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商管理的相关专业

工商管理的相关专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商管理的相关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商管理的相关专业

工商管理的相关专业范文第1篇

1.优化产业结构成为必然早期的珠三角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得益于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和较低的生产技术成本。第二产业虽然发达,但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打击沉重,导致企业陷入困境,出现了大量加工贸易型企业破产和非正常撤资现象。因此,2011年成为了珠三角企业转型升级的分水岭,传统代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牺牲环境的污染企业逐渐遭到淘汰。发展科技型、服务型等中小企业成为时代的必然。2.人才竞争愈加激烈珠三角企业提高生产力水平,产业的转型升级必然导致更高的劳动报酬,以及日益加剧的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企业更加注重自身长远规划和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对珠三角中小企业而言,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型、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使得企业人才竞争愈来愈激烈。通过对珠三角465家中小企业未来1—5年对管理人才需求的调查发现,未来供应链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是珠三角中小企业管理人才需求的重大缺口。[5]

二、珠三角经济发展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一)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环境及企业人才需求分析1.人才培养应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一般而言,与中高层管理人员相比,基层管理人员要具备更强的技术技能来完成对工作任务的管理,相对而言,对人的管理技能的要求弱一点。目前,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只能在课堂上完成专业知识的传授,即知识的储备,知识无法转化为技术技能,造成毕业生很少具有特定的行业和岗位技能,从而导致其就业困难。因此,高职工商管理专业通过专业技能和实践培养具有行业背景或特定技术的管理类毕业生,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2.中小型企业青睐通用型基层管理人才从笔者所在学院历届毕业生的调查数据看,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90%以上都在珠三角的中小企业就业。这些企业一般规模小、人数少,基层管理人员经常充当多面手,其职责划分并不十分清晰。因此,企业要求基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通用管理能力,即不仅要全面了解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3.涉外型管理人才将备受青睐珠三角从号称“世界工厂”之时,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趋势就一直在加速发展。近几年,利用外资优势,企业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档次。调查结果显示:珠三角具有优势的内资企业不断加速国际化进程,外资企业纷纷实行人才本地化策略,这些变化趋势对外语水平较好,初具国际经营理念,能与中外工作人员协同工作的新型基层管理人才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就业契机,这样的毕业生将更具就业优势。(二)珠三角经济发展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必须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因此需要发挥企业和行业人士的专业指导作用,如发挥好由大学教授、企业经理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等。具体而言,应以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为导向,以珠三角经济发展趋势为指引,同时兼顾学生未来的职业成长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进行课程设置。具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以提升学生通用能力为主的课程,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哲学、思想政治、艺术史、产品制造;二是以形成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课程,如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中小企业管理、商业环境、财务管理与决策、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管理沟通和战略管理。(三)珠三角经济发展对知识和能力关系的影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学生就业单位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50到200人规模的企业占了70%。将近55%的用人单位认为其比较适合基层管理者和行政助理的工作,有20%左右的企业认为可以在市场营销和文员的岗位发展。最受重视的岗位工作基本能力包括:行政管理能力,商品销售能力和客服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能力,产品质量管理能力,基层生产或服务管理能力及仓库管理能力等。毕业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排名前五位的是管理学、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基础、英语、经济学。毕业生必备的专业知识排前三位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行政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由此可见,用人单位既重视管理素质,也重视思想道德品质,还看中心理承受和调适能力以及洞察和分析能力。此外,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吃苦耐劳、奉献精神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等也是企业非常看重的。由此可见,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完成的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再从能力中提炼出知识的理论学习和能力学习的过程,既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完成知识学习,又必须通过各种实习实训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然后通过报告、考试让学生从工作实践中抽离出具体的理论,重新形成其对理论的认知。

三、珠三角经济发展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组织的影响

(一)对专任教师的选拔与培训优化师资结构,提高队伍素质,使之能够胜任专业教学任务,从而更好地服务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目前,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生态现状看,“双师”教师比例较小,有企业工作背景和创业经验的更少,难以适应高职教学的需要。通过分批对教师进行行业岗位技能培训,使专业课教师都能够既上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践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每位教师都能够承担1至2门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珠三角相关企业对应专业岗位进行锻炼,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具体可以通过脱产实习、寒暑假实习、影子实习等方式实现。此外,通过提高企业专业人士兼职的比例,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实训部分的教学,是保障实践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二)对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的管理1.虚拟实训软件构建以“工商管理实训软件”为基础的校内实训项目,用于学生的校内实训模拟,把主干课做为模拟实训的主要课程,使教学更加贴近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掌握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2.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室模拟实习和校外实习两部分,它不仅是高职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手段。校内利用场地打造学生创业基地,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带薪实习都是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主要途径。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使学生敢动手,能动手,会动手,真正掌握操作技能。(1)实验、实训、实习开出率必须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比例。(2)利用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完成一到两个产学研结合项目,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广泛参与,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3)专业课要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完成课内实训任务,切实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向启发式与互动式的教法转变。(4)努力提高学生课外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查、企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3.课程建设(1)精品课程。加快精品课程建设速度,形成工商管理专业精品课程核心体系。根据市场需要和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将职业证书教学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对理论课时偏多的专业课程进行压缩,增开新的有助于就业、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课程,按照能力模块调整教学计划。(2)教材。尽量选用近两三年出版的省部级优秀高职高专教材作为教学使用教材。(3)现代化教学手段。近年来,多媒体及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效果。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促进了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取得了极为突出的教学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整合各任课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做到资源共享,实现教师多媒体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三)对教学质量的控制1.内审制度。组建工商管理专业内审小组,建设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按照统一要求完成授课和对学生的考核,保证毕业生的质量。2.外审制度。由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委派外审专家对各学校进行审查,包括抽查、审核学生学习成果的情况以及教师评价的情况,提出整改建议等。3.企业反馈制度。珠三角中小企业定期向毕业生所在学校反馈毕业生使用情况,学校及时对相关教学环节和过程进行调整。

四、结语

工商管理的相关专业范文第2篇

工商企业管理学什么 工商企业管理主要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能熟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管理技术。例如:开拓公司业务、进行销售统计、对客户关系进行维护,合理规划人员安排、为公司节省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公共关系理论与策划》、《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电子商务概论》、《商务谈判》、《连锁经营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文化与形象策划》。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1、企业管理:各类工商企业、银行、证劵公司等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已经征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已经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

2、市场营销:到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从事管理决策、营销管理、销售、公关、品牌传播、理论研究与教学,或者是实际操作与管理性工作。

3、会计小额:主要导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事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工作。

4、财务管理: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学术研究,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征服与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从事财务管理、咨询服务及其他相关经济管理工作。

5、人力资源管理:到企业、事务单位及征服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

工商管理学专业介绍 工商管理专业(英文:Industry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工商管理的相关专业范文第3篇

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定位的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该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来适应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企业管理理知识,掌握生产、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具备企业管理能力,能胜任工商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该专业的教学方法上有它自己的特点。

一、工商企业管理定位目标和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有如下的共同特点:

(一)在步入校园的时候,工商管理专业基础知识几乎为零。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为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基础、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质量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而这之前的教育与现在的大学教育内容有很大的不同。

(二)他们从高中直接进入到大学,开始接受新的知识的培养。对一切的新鲜事务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开始慢慢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的选择就是他们发展兴趣爱好的第一步。但是由于在报考大学对一些专业了解的不够深入,可能真正进入大学所学的专业与自己理想的专业不相符合,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三)很多学生在大学这段时期,都还是属于青春叛逆期,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个性特点。特别是现在的学生,接触的面广、深,有自己的想法和思维。所以需要正确的方法才能对他们的想法进行引导。

(四)学生学习的专业就是工商企业管理,对于学生来说,面对的以后大环境也是企业本身。但是由于对企业这个大环境的陌生,学生对于企业实体环境还处于一个模糊概念。那何况于企业的工作,更是知之甚少。这也也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提出了内容和要求。

二、教学方法上,应讲究社会的需求与职业教育的结合

教育部的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倡工学结合,就是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按照企业的需要对学生开展相适应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同时,也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中来,培养出校企合作创新人才。达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目标。这就决定了学生所处的课堂除了学校的教室,还有企业的这个大环境内,因此,在实际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上也应从两个角度去考虑。

第一,理论和职业技能两方面内容的教学方法。针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些就业方向: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基层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秘书及文职人员、信息系统管理,企业信息系统的操作、维护、管理与实施,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操作等。决定了在理论方面,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学生需掌握企业管理一些基本和基础的理论知识。在相应的教学上,主要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采用启发式、发现式和讲授式等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过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实物引导法、实验教学法与合作教学法等。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情景式项目教学、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课堂讨论。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在职业技能教学方面,结合现在学习的理论知识,多给学生下厂锻炼实习的机会。也可以模拟工作中的真实场景来进行教学。同时,提高创造性技能的比重,弄清专业覆盖的岗位应具备的能力,以突出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对学生进行更多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

除了这些专业技能也就是硬技能的培养,教师对学生还要注重软技能的培养。软技能主要表现在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等方面。在软技能培养方面,教师通过以身作则的个人影响和介绍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真实案例的间接影响,以及通过介绍一些理论知识和企业中的一些规章制度守则等全面的去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职业特性、技术要求、岗位能力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指导实践。从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融合。

第二,校内课堂(理论课堂和实训课堂)和校外(企业课堂)的教学方法。在校内教室课堂上面,除了必要的工商企业管理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要突破课堂的实体的限制,结合现在一些工商管理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或者展开课堂大讨论的方法,在相互交流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以及按照个人的观点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另外,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训课主要有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ERP实训,市场调研实训,生产计划与控制实训等。教师在上实训课时,应和学生一起操作,一起做项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实训的内容真正能应用于今后的企业岗位上。对于校外课堂,可以根据学生发现问题,教师解答问题的方法进行教学。因为在企业课堂上,学生真正融为企业的一份子,从事着真实的工作岗位。在岗位上,往往出现很多学生自己从来没有碰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师就可以通过解惑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技能。

工商管理的相关专业范文第4篇

基于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的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完成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也会造成较大影响,进而学生的就业与前途也会受到波及。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中,积极在日常教学中引人项目教学法,实现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能有效提高学生管理能力,取得较好效果。

一、项目教学法认识

(一)内涵

项目教学法,教学的展开是借助“项目”这一载体。这种“项目”拥有好多门课程知识,有利于学生处理问题时感觉到这种方式的完整性。这种教学法,教师只是起到指导作用,学生是相对独立的项目的承担主体,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项目和评估结果均有学生独立负责。学生借助独立负责项目实施,可以熟悉项目开展全过程和所有环节的基本要领和要求。

项目教学法,学生是实施主体,教师是实施陪衬;学生要先练先学,教师再后讲后教;学生要积极主动,踊跃参与,敢于尝试和练习,创造性开展活动;教师要有全局观、大局观,科学把握项目开展进度,及时分析项目实施难题,科学点评项目实施效果。这样,教师的教学主角被学生替换,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锻炼。

(二)作用

在项目教学全过程中,重要的是学生都能全过程参与项目实施并展开创造性活动,最终的结果并不很重要。项目实践的展开,学生从中可以逐渐熟悉课程规定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创新活动的辛劳和开心,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得到熏陶。比如:生产与运营管理课程教学,适当采用一些项目让学生完成计划制定、现场调度、物流管理等生产流程,从中学习和掌握各种管理知识的应用条件和方法。当然,项目的展开,参与人员不一定只有本专业学生,可以吸引不同专业、工种和职业领域的学生作为项目教学小组成员,借助项目的有效实施,能提升实际工作中学生与专业、部门不同的同事有效协调、协作的精神和能力。

(三)特征

1、目标指向的多重性

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中,好奇心和创造力得到激励,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得到锻炼。对于教师,借助对学生的引导,教育理念和模式得到升华,角色从单一的传授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引导者和掌控者。对于学校,课程观念得到更新,办学思想和目标得到提升,借助实施项目教学法,积极改革教学的组织方式、课程内容、管理特征、考评标准、支撑要素等,使学校整个课程体系得到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2、培训周期短,见效快

项目教学法,通常实施时间较短和开展的空间范围有限,教学效果能够进行良好的测评。

3、可控性好

项目教学法,全过程由学生与教师一起参加,教师全过程指导学生活动。这样,学生可以全神贯注进行技能训练。

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项目的完成,一定先要懂得实施办法。这样,学生拿到项目就要思考需要用什么原理,再运用这些原理对项目进行剖析,然后制定项目实施过程步骤。而实践所得的结果的正确性和与书本的差异性又要考问学生。

(四)核心

教师不再追求传授已有的知识技能给学生或者说并不是依照现成的路径和方法让学生求得答案,而是基于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寻找路径和方法求得答案,并展示结果和自我评估,注重的是学习全过程并非知识学习最终结果。全过程中,学生认真参与,各种能力得到全方位培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已经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师成为教学的穿针引线和有效监督人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得到激发。

二、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条件与程序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基于项目这个中心、把培养能力作为为目标。因此,项目的存在是项目教学法生存基础,课程离开了项目的支撑很难实施。同时,项目必须具有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的综合性特征,否则,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

最后,项目教学法作为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性质,组建一个相关完整的研究媒介同样重要。比如,学生项目工作室、学生调研基地和情报资料中心。只有这样,学生小组的讨论、一手资料的调研和文献资料的收集才能顺利进行。

许多专业教师研究多年的、较传统的“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现在转变成广泛应用的“诱导学习机动一感知知识一理解知识一运用知识一检查反馈”五段教学模式,同时构建了“教学实施一旧知温习一新课传授一作业安排”的课堂操作流程。多年的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之路,比较成熟的实施程序已产生:项目选择一项目研究方案设计一项目组织实施一项目效果评价一项目展示和教师成绩评定。在项目选择阶段,如果教师有受托的研究项目,直接分解下达给学生小组即可。如果没有,还需要教师明确选题方向,学生小组和教师协商研究题目并明确每位学生在项目小组中的角色。在项目研究方案设计阶段,学生小组讨论形成的方案,同样需要教师的审查并提出修改意见。在项目组织实施阶段,学生组长的作用非常关键,既要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也要注意和教师的沟通,确保项目任务按时高质量的完成。在项目效果评价阶段,首先是学生小组的白评,通过自评,发现工作缺陷和专业知识运用的缺陷,进一步夯实相关理论基础和完善项目研究报告,其次是引人企业评价。即使不是企业委托的项目,也可以邀请企业相关的管理人员对学生研究项目进行评价,提出修改意见,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项目展示和教师成绩评定阶段,每一学生小组必须提前向全班同学公布项目研究报告,教师发动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批评,项目小组做好陈述和答辩的准备,在充分展示和交流基础上,教师对各方面意见进行有效整合,对各项目小组的表现予以差异性评估。

三、完善工商管理专业中项目教学法若干建议

(一)课程特征与项目设计的要求应深入理解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包含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通常,项目教学法更青睐专业课,而与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结合比较难,试试效果不稳定。因此,建议项目教学法可以作为专业课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明确下来。

(二)专业特征与项目设计的要求应深化

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方面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显著,同时,项目的产生途径和来源较多,可以把项目教学法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法明确下来。而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方面课程项目产生途径或来源不多,可以在有条件的课程中提倡推广和应用,不要作硬性的规定。

(三)人才培养定位与项目教学法运用的差异性应引起重点关注

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定位差异很大,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程度和范围也不相同。研究型大学的项目教学法主要应用于管理基础理论的研究领域,目标着眼于理论创新,许多项目可能来源于国家重大管理类攻关课题。因此,学生很少参与,占用不多的教学时间,基本在30%内。教学型大学由于和地方经济联系密切的特点,容易获得来自企业委托的横向课题。同时,它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定位也要求学生需要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实践中去。因此,项目教学法所需要的各种实践性项目较多,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的时间可能占到教学实践的50%左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的在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对理论学习关注度不高,所有的专业课程均可采用项目教学法。许多项目可以直接来自于学校开办的实验性教学性公司,学生应当全部参与,教学时间的占用应可高于总教学时间的70%。

(四)项目教学法规范和管理制度应逐步完善统一

如何避免项目教学法教师放羊而流于形式,避免学生南郭吹竿的现象,真正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的目的,是当前项目教学法普遍面临的问题。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于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课程,必须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项目小组规模、项目研究支持和考试办法等环节统一标准和要求,并纳人常规教学监控与管理之中,以确保项目教学法的目标顺利实现。

(五)处理好教师角色的转换

能适应项目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能力和素质。双师型教师应是基本要求,教师角色原来是主导教学过程,现在是教学全过程的指引者和导向者,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大伙伴、大朋友、总导演、大专家等角色,教学方法原来强调如何教而现在关注如何学;当然,教师要搞好现在的教学需要比原来付出更多幕后工作才能换来课堂的轻松。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体现了“任务贯穿全过程,教师引导全过程,学生主演全过程”的特点。因此,专业教师应进行角色定位变化:从“讲解、主导”向“导演、监控”转变;从“站在讲台洋洋洒洒”向“走进学生沟通交流”转变;从“教学的主角戏”向“教学的配角戏”。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专业教师必须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明确学生知识应有自己主动获得;教师的重要性更胜以前,更加不能少,更多的功夫是在幕后;教师要积极走进学生,与学生都沟通和交流,为学生解疑答难,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学生多引导少指挥;项目实施完毕,教师应善于及时进行总结。

此外,教师要善于活用教材。也就是说,教师应该针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不仅要依据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适当增减教材内容,而且教学设计过程中本着提升应用效果目来完善具体项目内容,按照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规律重组教材结构,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小总结”的思路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进行再设计。

(六)学习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要得到肯定

1、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课堂上采用项目教学模式,教师会给每个学生布置具体任务,学生带着压力上课,就会集中精力主动去听教师讲解、去参与项目活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既可以自己查找资料解决,也可以同学间沟通解决,还可以请教师启迪。这样,学生学习之和技能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激发,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引导,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

2、提高学生发现和处理问题以及综合应用能力

采用项目教学,学生承担的具体任务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也就是学到知识和技能并得到及时的应用。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根据需要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锻炼处理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讲究方法和创新的观念

工商管理的相关专业范文第5篇

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各类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2014年10月14日晚,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工商管理专业居然榜上有名。这个结果也大大出乎很多人的预期。有相当多的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在双向选择中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这么多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是什么原因?是现在劳动力市场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供给过剩,还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的需求泡沫?答案是否定的。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企业比较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工商管理类的相关专业毕业生一直处于比较好就业的状况,因此很多学校也因此纷纷开办相关的专业,特别是在1999年高校大扩招以后,几乎每所大学都开办了工商管理类的相关专业,致使近几年的毕业生呈几何级数增长,但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对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相对萎缩,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供过于求。

但我们经过充分调研、分析后确实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人才供给过多,也不是企业需求太少,而是现在各个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的素质与企业的需求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而现在本科院校培养的大部分是研究型人才;企业需要的是具有比较强的综合能力的人才,而我们现在的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弱,能说不能做,甚至是既不能说也不能做。对于此现象,作为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需要从学生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出适销对路的管理人才的视角出发,对工商管理专业改革进行探索。

2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管理者的素质就是一个人担当管理者后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借助的、来自于先天和后天而凝结于该主体内部的主体质和量,应该包括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一般素质和充当一个管理者的特殊素质,总体上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2.1基本素质

作为一个学习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创业精神,自己有想干一番事业的冲劲,而且要具备由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2.2业务素质

单有想干而没有真本事,事业还是不能取得成功,因此作为工商管理的毕业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要懂得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要懂得生产技术和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本行业的科研技术发展方向;还要懂得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人才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2.3业务技能

管理者单具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概括和决策的能力;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能力;能够沟通、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还需要具备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即创新能力。

3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现状

我校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于2001年开始开办,至今已经培养了十届的毕业生,毕业的学生也普遍反映目前所学的知识能力不够,在找工作的过程遇到了与用人单位要求的能力不符的情况。那么,我们现在工商管理专业普遍是怎样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呢?

3.1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现在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与其他文科类的专业一样,都是由教师进行课堂的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必要的实践场所,在企业现场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就更少,而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的教学必须要有实践场所和实验室,来完成情景模拟、素质测试以及体验教学。当前这种教学方式重理论说教,轻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必要的实践性环节,学生的实践应用的能力就非常差,也无法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不利,而这也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用人的要求不相符。

3.2选用的教材重理论轻实务

工商管理专业本来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我们现在很多学校所用的教科书都只是介绍基本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的方法,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学习题、管理案例与管理学游戏方面的内容非常少,介绍实践性的实务内容就更加少得可怜,所以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表浅的理论内容说得头头是道,但并没有深刻领会管理的艺术和管理的真谛,如何将这些管理的知识在实践中正确应用和灵活应用那就差得更远。

3.3教师观念落伍,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各个高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大学到大学,即研究生或博士毕业后直接留校或到其它大学任教师,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基本是这样,这些老师基本上都是属于理论研究型的教师,自己本身并未在企业或相关团体组织进行过管理实践工作。现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很多教师中存在错误的观点,认为把教材讲授完成,学生考核通过,完成相对应的学分后拿上毕业证就算是培养了合格的人才。因此,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够照本宣科,没有办法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这样培养的学生质量怎么会符合企业的需要?所以,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人才,在具备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要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的从业经验或实践经验。

4基于能力培养视角的工商管理专业改革建议

4.1全面重新设计课程体系设计

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如何设计?设计的依据是什么?在市场经济背景条件下,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企业对管理人才的要求是什么?答案就是: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能力要求就是我们课程体系建立的依据。

现在的企业都对毕业后进人企业工作的管理专业毕业生有哪些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主要还是基本素质、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那么,我们的课程设计也围绕这些要求展开,建议课程体系设计为必修课程、模拟实验和拓展课程和现场实践课程,必修课主要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模拟试验和拓展课程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课程分为实验课程和户外拓展课程。模拟实验主要是ERP实验、进行案例讨论或案例重现等,户外拓展课程是将课程搬到户外,开展一些例如管理游戏或者趣味活动,在课程上将体能活动与智能活动有机结合,在游戏中更好地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力、坚忍不拔的毅力、优秀的品质,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共事的能力。现场实践课程是将学生放到企业去进行现场的操作,在企业里聘请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老师,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课程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践相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亲自参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管理活动,这不但能让学生系统地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能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

4.2彻底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彻底打破传统的整堂课由老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老师每节课将时间分为两大部分,前面大概30分钟为理论讲授时间,后面大概巧分钟交由学生支配,可以是对刚才讲授的内容进行提问、质疑或辩论,也可以是对刚刚讲授的内容进行实务模拟,通过大量实务模拟的办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并将模拟过程中的感悟在实践中加以验证,老师只要在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必要时给予指导即可。

建议专门开设案例教学课程,选择那些既能体现管理学科的理论价值,又具有管理实践意义的典型案例供学生学习与讨论。教学之前,学生课前要仔细阅读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思考,据以做出自己对案例中管理问题的决策和选择,并归纳总结出相关的结论。课堂上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辩。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理论知识,同时能使学生把管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最终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弱化思维定势,打破传统文化对创意思维的制约。

为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提高学生实际管理能力,坚持开放式教学,老师可带学生深人企业,与企业家和相关管理人员座谈或者对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进行诊断;可鼓励学生结合企业实际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可吸收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和咨询;可鼓励并帮助学生开展各种创业企划活动。

4.3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引进双师型或企业人员为指导教师

打铁还靠自身硬,要想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比较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学生的老师要先具有比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型的特点决定了我们需要的师资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经验,又能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复合型教师,往往这类教师都是属于双师型的教师。所谓双师型,就是教师除了具有教师的相对应职称如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以外,还具备经过考试或评定取得的经济、工程、会计、法律等其他职称,或被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聘任为相应职务。因此,我们提倡教学和实践要相结合,要求专业教师逐步具备双师素质。其目的是鼓励教师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率先将自己造就成知识广博、能文能武的适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尽快地在实践中应用,建议在培养过程中聘请一些优秀的企业管人员作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指导老师,在学生学完相对应的课程以后,让学生到相关的企业,在这些企业导师的指导之下,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最后由导师给予实践环节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