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方课程管理的管理主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学校对教学工作实施管理,从而完成教学计划、大纲规定的教育任务。正确解读有关“三级课程”的基本概念,有助于对校本课程管理概念的理解。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国家、地方、学校各司其职。国家制定总体规划;地方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制定地方需要的课程指导纲要,开发与选用;而学校则在国家、地方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与实施。因此,校本课程的管理必须首先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其次,每所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合理地开发和组织校本课程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需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主管理权,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以尊重师生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等。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将校本课程管理定义为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和学生需要,而对课程进行的安排、实施、开发和评价等一系列的自主管理活动。体育是学校各类课程当中最能反映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
由于体育课程教学环境、教学空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特殊性,这对地方和学校来说,各自的地域特征、体育传统等,都是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在积极施行国家制订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因地制宜进行体育类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过程中,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周边和学校体育资源的基础上,所设计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方案。由此可见,体育校本课程不仅指学校体育教师自行开发设计的新课程,也包括学校和教师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再创造得到的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在我国,关于体育课程的理解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为,体育课程是指学校根据社会的教育目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规定的,或可由学生选择、规范了的体育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内容、学习操作程序和方法,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教育标准的总体设计。因此,本文结合以上论述,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定义为:体育校本课程管理就是对体育类以校为本的课程管理。
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贝塔朗菲曾说,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而各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系统,强调的是整体性。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依存,每个要素在系统中起着一定的特定作用,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否则,脱离整体,各要素将失去要素的作用。管理就是对于系统的管理,而体育管理就是对体育系统的管理,是以系统科学作为理论基础,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校体育管理系统进行详细的部署,进而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学校体育管理的组织。而方法体系则是以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作为学校体育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实践方法。根据学校体育管理系统的特点,综合运用系统技术方法,形成一套科学合理且层次分明的方法体系,以实现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
2.后现代主义哲学
所谓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形成,是同现代西方哲学中各个流派的升降沉浮密切相关,并随后结构主义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提倡多维视角和多元方法,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为基本特征,它表现出反本质主义倾向对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冲击。目前,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要求实施校本课程管理,培养创新意识。为此,在我国课程改革中,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为学校课程改革实现了质的飞越。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鼓励人们怀疑一切现有的知识权威,这对于教育理念的嬗变是一种触动。同时,后现代思想家倡导不同观察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教师和学生自由地通过对话来建构他们自己的课程,教师是学习情境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除此之外,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倡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和多元主义方法论,提倡以多种方式探究课程知识,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
3.教育未来学理论
教育未来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未来学及其相关科学为依托,探索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从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到教育的培养目标、内容、手段以及教育管理等都属于这门学科范围,从中探讨学校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以适应社会的变革步伐。因此,面向未来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之一。就学校体育校本的研究者来说,应该以适应未来需要为突破口,力争把未来体育教育引入到现在的教育,从而为实现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
1.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体系
弄清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价值是管理工作的首要前提。校本体育课程管理的价值追求应该包括健康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三个方面。首先,健康性。“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要求。因此,必须把健康作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体育教育必须围绕五个领域目标展开,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并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发展。其次,创造性。所谓校本体育课程所追求的创造性是指参与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主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体育工作管理者的创造性主要包括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管理方式等;体育教师在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做好实现者、组织者、探索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断地修正校本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方法。而作为学生,要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学习,使体育学习达到最优化效果。再次,专业性。主要强调的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扎根于教学,要积累、观察、记录并通过对教学材料的研究,使体育课程更好地发挥课程的实质。
2.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以学生发展为原则。体育校本课程管理要求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学生的全面主动地可持续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决策中要让学生参与。同时,体育校本课程要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张扬提供了现实条件,从学生的差异及经验出发,提供差异性教育。其次,自主性原则。依照课程管理中的权责分配,体育部门要积极地组织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权职的统一。并根据自身的实际,确保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化实施。再次,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管理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学生有权对所学的课程项目提出建议。可见,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校体育课程管理体系,需要学校各方面人员的广泛参与。
3.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机构与内容
就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框架来看,需要构建有效的管理运用机制。而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组织与设计,就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机构主要包括建立“体育校本课程评议委员会”、设置专门的体育校本课程管、成立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组等。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课程管理计划,对课程定期诊断、评价、修改和校正,使课程系统最大限度地接近课程目标。在体育校本课程管理的内容方面,要紧扣体育校本课程目标。第一,体育校本课程计划管理;第二,体育校本课程标准管理;第三,体育校本课程编制管理;第四,体育校本课程实施管理;第五,体育校本课程条件管理,如教学设施配备、保管及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等。除此之外,对体育校本课程评价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指导纲要、教学大纲、课程开发等。
4.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体系的模式
学校的课程管理模式是在实践中发展,传统课程管理模式主要有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其中,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模式对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模式的学校把学校看作是社会文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场所,充分重视教师的专业自。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管理模式是把整个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进行劳动分工,不同等级的课程管理者角色有很大差异。这种等级制结构和缺乏弹性的规章制度限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忽视了学校中人际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一轮教育课程教育需要全新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管理模式。而全新的模式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最大化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课程管理手段上,尽可能地满足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关注教师理性和非理性在课程管理中的作用。同时,现代模式的学校课程管理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能够让相关人士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管理,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
一、学校管理改革亟待新课程价值观的厘清
学校管理改革的脚步从来没有也不会停止,因为它是与我国的各项体制改革休戚相关的。经过了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大量的实证研究不断地给教育管理理论界吹来新鲜空气,学校管理改革也由激情时期进入到理性反思时期。
我们知道,目的是指行为主体根据一定需要,借助于价值观念的中介作用,对行动目标或后果的预想。这种预想充分反映主体的价值追求,并能够引导人们按照预想控制与协调行动,来实现其价值追求。那么在教育领域,任何时候,任何团体或个人,共同的教育目的与关于教育行动的独特追求,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目的的不同选择,亦受不同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20世纪以后,随着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教育目的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不管是何种倾向,其共同的目的就是: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等相融相通、相互促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当然新课程改革势必遵循这一目的的要求的。
新课程改革力求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地发展,在课程体系中能够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管理平台,体现新课程指导下新的价值体系。
二、新课程价值观的诠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价值观,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其根本价值就在于把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置于教育的首要任务,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以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本,达到新课标的教育目的。
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关注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当我们开始进入科技高度发达的新经济时代,竞争的激烈,使学生们一踏进校门就开始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或是被选,教育目的随之进一步具体化。每一名教育管理者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个体主动、健康发展的能力是基础教育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最本质的任务,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
人只有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创造人生,才会活得有意义、有智慧、有尊严、有深层次的快乐和幸福。[1]而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不断发展,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加之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新课程价值观念体系。新基础教育课程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它的主要内容不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通过教学活动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我们的基础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内容和要求既应该是基础性的,又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新课程价值观与学校管理改革的关系
新课程价值观在课程改革中,特别是学校管理改革中处于核心指导的地位。究其本身来说,它既是新课改“三位一体”中的重要的一个维度,也是教育价值本位的构筑基石,追本溯源,通过层层剥离新课程改革的各种活动行为,新课程价值观自然浮现。课程改革进程中,其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新课程的变化是否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观点和评价标准。教育工作者们在理解新课程标准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尺度出发,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进行相应的教育行为和管理。我们知道,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阶级有不同价值观,同一事物不同人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训,还是教学体制的改革,凡此种种教育行为的实践,只有与适应时代形势的新课程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的推动学校管理改革的成功进行。
因此,新课程价值观的构建,改变了以往过多强调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僵化状态,纠正了以往教学实践中对价值观的教育尺度把握不准的情况,解决了以往思维单向渗透的问题,使各个学科从根本上真正有机的结合,促进和优化了课改过程中学生个体个性发展,并糅合平和民主的学校管理氛围,提高了学校管理改革层次和水平。
科学的管理必须以学校为龙头,只有学校的管理者真正动起来,教师们真正动起来,学生们真正动起来,新课程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我们提倡:以学校管理促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创新学校管理,充分挖掘和开发学校存在的潜力,释放学校生命活力。
目前我国学校管理改革出现两种价值发展方向:一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从单纯的传递教科书上所呈现的现有知识向促进人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二是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从批量生产式的集约化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精细化小班教学或个别化教学的转化。[2]鉴于此,笔者认为,学校管理改革必然要遵循这种态势,而新课程价值观恰好也直接表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这种趋势,这就决定了学校管理改革必然与新课程改革密切相关。没有学校管理改革的支持和推进作用,新课程改革就无法得以进行,即使其价值观再先进,再完美,也只是空中楼阁,无法企及。同样,学校管理改革也必须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倡导新课程价值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激发教师的课改热情,改进学校的教育生态,发展学校管理的良性运作。
我国的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不同的地区,包括许多偏远地区,学校管理改革是否能够进一步顺利进行,新课程改革能否完全普及实施,很多人都心存疑虑。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课程以其价值观为纽带,携领学校管理改革,可以较好的改善在我国非知识经济地区的教育状况。只有以新课程的价值观为目标导向,新课程才能在解决问题中前行,学校管理改革才不会在质疑中成为纸上谈兵。
如上所述,新课程价值观核心地位的确立表明:新课改提供给学校管理改革的不仅是方法,更是态度;不仅是树立责任意识,更是树立机遇意识。
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价值观
基于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价值观。其突出特点就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特色的学校管理。
1.人本管理观
教育的本性是人文的,教育工作的目标是生命的成长,而不是机器的生产、生物的克隆,因此教育管理也必须是人本管理,新课程要求教学要有的放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样,管理是也应具有靶向性,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行为将直接影响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因此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挖掘教师的潜能。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3]学校管理正是围绕教职员工和学生,所不同的是需要更多的责任心和有效的管理行为。它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整体提升,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尊重、发展师生的个性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时代的潮流中生机蓬勃,奋发有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推动社会的发展,真正体现学校管理的功能。
人本管理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服务。承认人的发展能动性,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从生命的视角去确立我们的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法,使学校成为师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摇篮。因此,学校管理坚持人本管理观,必须坚持以下五个基本观点:一是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二是交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三是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四是强调个性发展;五是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4]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育真正回归到关注人类自身,把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序曲旋律,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突出了对学生主体或教师主体的关注和尊重。学校管理者充分认识这一点,把管理的重心真正转移过来,把人本管理落到实处,积极推行人本管理,有利于学校管理的良性发展。
2.校本管理观
我们研究教育改革理论也好,课程改革理论也罢,其核心都是围绕具体的学校实践,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使得“校本”逐渐也必然纳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任何课程改革,若忽视具体的学校实践,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反过来,只有经由学校这一环节才能践其言,成其行。[5]
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问题就在于没有在学校尤其是具体的学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忽视了课堂,忽视了教学,忽视了师生关系的调整等,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是外在于学校的。此外,相对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而言,学校是教育中的正规的、独特的机构,突出学校在各类教育中的作用,把具体的、特殊的学校实践作为具体的操作核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的主体,体现在学校的所有制形式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包括课程管理的其他各个方面,提出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其中学校课程在中学阶段可以占到课程总量的16%,这实际上给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契机,也是给校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管理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校本管理观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主要包括管理权力下放,自主决策、特色课程开发等,给学校以管理的自,针对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工作是校本管理的基本主张,让教师参与到校本管理中来,使教育研究成果和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得以实施是校本管理观的基本命题。校本管理统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是一切校本研究的灵魂和统帅。综合而言,校本管理观是学校管理价值观的首要问题。
3.文化管理观
文化是最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载体,通过文化管理,创造一种自然、民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学校组织氛围,使学校的每一分子都能以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产生归属感、使命感、责任感。最终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即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和谐发展的人。[6]教育文化管理不仅仅指知识的传播方式和培养学生修养的目标,还包括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对课程改革环境的关注。教育文化管理理念的提出,意在释放文化育人功能的原动力,以其先进的思想浸润于校园、作用于师生的情感,培养出适应主流社会文化取向的优秀人才。教育文化的提出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取代过去知识育人观念,以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新课程改革。因此,学校应依据本组织的个性特征,因地制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4.开放管理观
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有序的管理系统。在学校管理改革过程中,建立比较稳定的社区联系网络和校外教育基地,完善的校内信息反馈系统,形成开放管理的格局,是现代学校必须的外部条件。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日趋紧密,与外部环境的能量交换日趋充分,管理活力更加充沛。
以人为本身就是一种民主开放的管理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人文性,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自创性,加强学校的开放管理,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2]中国教育报,2004-12-20:3.
[3]成达如.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2).
[4]朱永新.教育小品[J].黑龙江教育,2003(27).
[关键词]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改;地方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01-05[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整体、持续、有效: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推进新课程的特殊性研究――以广西龙胜县为例”(09XJA880001)。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科学研究工程”2011年度一般项目“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持续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复杂性研究”(YB2011006)。
[作者简介]蒋士会(1967―),男,广西全州人,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
教育部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新课改的目标内容,一场轰轰烈烈的新课改在各地上演十余年。作为地方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改是十分重要但又最为薄弱的一环,其新课改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新课改的地方适应性问题。“新课改地方适应性”指新课改能否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否满足当地广大师生发展的需要,能否体现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实情这样一种状况。
一、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改地方适应性的弊端
(一)课程观念存在偏差,课改认识存在误区
课程改革涉及不同的群体,不同群体对“新课改”本身的认识就存在误区。教育领导部门认为新课改是一项国家教育工程,地方在其中只起辅助作用,地方只是忠实地执行国家的课改政策与方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只能在地方课程的开发上才能起主导作用。而教师则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上好课,应对考试,争取高分,提高升学率。学生对新课改的内涵认识则更加模糊,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表面的“新课改”,就是配合教师上课的要求,做些表演活动,营造课堂教学气氛,努力表现自己“积极参与课堂”,但对课改的深层理念与内涵要求,则茫然无知。
广西龙胜县本身作为全国极少的各族自治县之一,其社会文化具有独特性。通过调研发现,基础教育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对龙胜县的这种独特性认识不到位:相当多的教师认为涉及民族与农村的地方性、民族性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没有实际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基于对未来生活的设想,也认为开设具有地方性、民族性与农村特色的课程没有必要。他们的理想是将来进入城市,融入现代城市社会,对自己的民族身份认知不敏感,也不坚持要保持这一身份。
(二)课程目标追随主流,地方定位不明显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部门忠实国家新课改的目标,并严格按照国家目标要求实施新课改,紧随课改主流,但又暴露出偏差性。首先,形式上遵循国家目标的要求,但实际操作上这种遵循又表现出某些偏差。新课改提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构建课程目标体系。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仍然较多地关注“知识与技能”维度,淡化其他两个维度的目标,而且在这单一维度的追求上,重知识甚于重技能。
其次,地方课程的目标缺失使得地方课程难以开发、实施。龙胜县各中小学基本上未开设任何地方课程,很大原因在于地方课程目标体系尚未建立,起不到对地方课改的导向作用。龙胜县教育局相关人士认为,由于专业力量的匮乏,设置有特色的地方课程相当困难。尽管课程资源十分丰富,但龙胜县至今尚未开发出自己成熟的地方课程。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以能够脱离本地区,走向城市等发达地区为强烈目标,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三)课程结构不太合理,课程内容城市化倾向严重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方面的问题有:课程结构不合理、数量多、内容杂。学校之所以不希望增加有关少数民族与农村的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课程,很大原因就在于新增课程耗费课时,增加负担。龙胜县中小学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基本上可以说一片空白。学校只是在规定课程中适当增添某些民族文化的内容,比如说在音乐课上教授山歌,在体育课上教授竹竿舞,但这充其量只能算教师在教学中的个人行为,没有上升到课程的范畴。龙胜县作为旅游和农业大县,其课程设置却没有充分地考虑这两个优势。拥有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的龙胜县在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上表现出地方特性的缺失。
当前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使用的教材存在突出的问题:城市化倾向严重。如龙胜县各初中的教材除语文教材为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外,其余均为人教版。大部分教师认为现用教材偏难,知识信息量太大,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没有教材选择权,教师无能为力。现用教材几乎都是以城市的视角进行选编的。从整体上看,这些教材着重体现城市文化,表现少数民族与农村生活的内容少之又少。
(四)课堂教学盲目模仿,“穿新鞋走老路”
首先,教学过程中存在简单化、形式化倾向。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多在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成功经验,探索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本身是一大进步。但这种“学习”只停留在盲目模仿与机械照搬的层面,未实质掌握其内涵,也未能将其先进经验进行地方性的改造。比如,龙胜县许多中小学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讨论与问答在课上占用了大量时间。课堂教学在表面上与形式上非常“热闹”,师生“互动”频繁。但只要认真地观察课堂,就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更多只是座位安排上的更换,满足于形式上的“气氛热烈”,教学的实质和内涵并没有根本性的变革。在运用讨论与问答的教学方式时,教师仍旧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回答与讨论尽管井然有序,却明显受教师左右。讨论成了虚假的交流,对话变成了语言的游戏。
其次,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改最能体现民族特色的本应是民族语言的教学,但笔者发现民族语言教学恰恰成为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改中问题较多的地方。许多学生已不会说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民族语言在学校中处于被淡化的地位,许多学校没有采取双语教学。
(五)课程评价缺乏创新,评定价值不高
第一,课程评价观念仍旧比较落后。对学生的发展而言,尽管教师肯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但当面临升学压力时,教师更看重学生的学业成就,确切地说,是追求学生的学业成绩(考试分数)而不是学习能力。对教师的发展而言,教育行政部门的考核标准也是教师的教学成绩(考试分数)。
第二,中、高考仍然是课程评价的指挥棒。中、高考时的升学率、重点率仍然是课程评价的唯一标准,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仍旧是以中、高考的成绩为基准。许多教师对新的评价方法,如档案袋评价等,比较陌生,很少去选择这些质性的评价方式。
(六)课程管理体制不完善,课程资源开发不力
在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改中,教育行政部门处于绝对领导地位,对各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发号施令,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体地位丧失。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领导地位过强,一切与课改有关的决定都由教育行政部门做出,各校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决定权。由于学校的情况各不相同,不同学校占主体的学生民族成分构成不同,这种片面强调集中的教育行政模式极大地削弱了学校在新课改中本应具有的主体地位。而对教师新课改培训的实施与管理目前也处于简单化、模式化的状态,缺乏结合地方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资源,致使不少教师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处于尴尬境地,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状况形成了强烈反差。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可供开发的课程资源厚实,很多民族文化可作为地方课程开发的元素,但现阶段民族地区的地方课程开发较为鲜见,仅有少数教师将一些民族文化元素整合于课程教学之中。
二、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改地方适应性不足的应对策略
(一)树立多元的课程理念,引导走特色课改之路
首先,必须及时纠正新课改的参与者存在偏差的课程理念。国家在地方课改中不应该大包大揽,应该只起指导与监督作用,让地方充分发挥课改的主动性。地方的主动性也绝非只能体现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上,涉及地方课改的所有问题其主体都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教育实体(学校),应该由他们主导地方课改的方向。教师认为“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改在现阶段最好跟随主流文化,不要突出差异性与地方特殊性”的观念看似进步,实则落后。差异是和谐的基础,没有自身特色的地方课改实则是丢掉了“根本”,课改地方化是完全必要的。学生与家长认为课改中的民族的、农村的等地方知识对今后工作与生活无用的观念也应澄清与纠正。
其次,教育者要树立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改的正确理念。要树立多层次的课程理念,要在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上体现地方特性。要树立多元的课程理念,实现从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的转变。必须在多元文化课程视野下,重新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情感,为其提供在多元文化中选择本民族文化的权利和机会,实现课程文化的多元化。
(二)处理好国家与地方的关系,建立地方课改目标体系
构建地方课改课程目标体系,首先要处理好国家课程目标与地方课程目标的关系。地方课改应始终坚持不断实现国家课程目标,但由于这些目标对于地方课改而言并不具体,因此,地方要在课程目标规划时充分细化国家课程目标,使其更具有操作性。也即是说,设置地方课程目标一定要是最能体现地方人才培养需求的目标。
构建地方课改课程目标体系,关键要设置合理的地方课改课程目标。地方课改结合地方实情设置的地方课程目标可用“三、六、多”来概括。“三”既新课改所倡导的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是指新课改的六项具体目标;“多”是指多元文化的课程目标。这三个方面并非各自独立而必须是相互联系、紧密配合的。
(三)不断构建和谐的课程结构,丰富多样化的课程内容
首先,对整体一贯的课程进行重新考量,认真分析各种课程类型的权重与关系: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尤其要强调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的重要性,积极开设这些课程以弥补地方课改课程结构上的缺陷。
其次,要突出地方课改课程内容的地方性,丰富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增加课程内容的地方性,需要将地方文化与知识纳入其中,如民族文化、农业知识、生态环境知识、民族生存智慧等。将这些知识纳入课程内容中主要有两条途径:第一是在各门课程中适当增添这些内容,如在数学几何课上纳入侗族鼓楼、风雨桥的建筑几何内容,在地理课上多介绍一些本地区的地质景观、各民族的民风民俗;第二是开设专门的地方文化课程,诸如“某民族简史”“农村与农业”等,既可以作为必修课纳入中考体系中,又可以作为选修课丰富学生的本土知识。开发地方教材与校本教材才是教材地方化的根本出路,也是地方教育部门可以有所作为之处。在现有条件下,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应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元素编制教材,而不是一把抓,不加区分地将地方知识全部纳入教材中。这一过程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探究与摸索。
(四)走符合自身需要的教学之路,不盲目机械照搬他人经验
走符合自身需要的教学之路,必须重新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尤其要明确: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不是一用就灵的万能药,不同地区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选择。教育条件十分落后的地区连基本教学都很难保证的情况下不要盲目追求教学时尚。复式教学等适合当地的教育现状,满足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的教学组织形式仍然可以坚持使用。避免盲目崇拜、机械照搬先进教学经验与方法的错误行为,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进行教学改革。盲目效仿新的教学经验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但必要的借鉴是不可缺少的。
走符合自身需要的教学之路,要特别强调语言教学尤其是母语教学的重要性。以单一民族为主体的地区可将民族语言课程设为必修课;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则可将民族语言课程设为选修课,学生根据其民族成分来修习不同语言,对其他民族语言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修习其他语言;没有条件进行民族语言教学的地区也可以利用兴趣小组、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学习母语。民族语言的教学组织形式则更适合运用小组合作等新的教学方式进行,采用生活化的活动方式将民族语言及文化融入其中,能更好地增加学生民族语言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五)综合考量各种课程评价方法,改革地方考试评价制度
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改的课程评价改革要立足地方实际,构建满足地方需求的评价体制。要加强评价改革的宣传教育,破除对传统人才评价标准的迷信,尤其要对相对缺少文化素质的家长进行正确人才观的教育;要设置合理的地方课改课程评价标准与实施办法,地方教育部门要结合地方实际有针对性地设置地方课改的评价标准,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与学校评价提供依据。尤其是在改革学生评价时,要慎重选择“人才”评价标准,充分体现人才标准的地域特性。
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的课程评价改革要与完善高考、中考及其他考试评价制度同步实施。由于中考制度的相对独立性与完全的地方管理,更适合作为改革考试评价体制的着眼点。要设立相应的中考制度改革机构,加强对中考制度的研究,设置切实可行的中考制度改革方案。改革中考制度最重要的是改革中考的升学制度,不应以中考成绩作为入读高中的唯一标准,应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诸如民族文化、民族素养、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均可作为中考升学评价的一部分。教育部门还应加强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两个阶段的课程评价衔接问题,这就要求三个阶段的评价者之间要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六)进一步完善课程管理体制,大力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充分发挥地方课程管理的作用,积极筹措课改经费,加强课改投入。市县级教育部门应该建立专门的地方课改经费管理机构,对地方课改各项活动经费的管理做到落实到位,要适当增加地方课改经费投入,为地方课改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学校方面也可通过各种方法自筹课改经费。
充分发挥地方课程管理的作用,要不断完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尤其要重视学校一级在管理体制中的作用。新课改要在以县级管理为主导的情况下加强学校的管理,让学校这个课改实施主体能真正成为课程管理的主体,调动其课改积极性。加强学校课程管理需要在发挥校长领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地改革管理方式,构建学校新型课程管理体系,让普通教师也参与学校管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各校的合作,形成课程共同体,共享课程资源。
充分发挥地方课程管理的作用,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并做好其管理工作。可以说,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决定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新课改能否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现阶段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需要在总结课程资源开发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开发策略,提升课程资源开发技术,完善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制度,在进一步开发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要更加关注要素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要关注课程资源开发的物质文化层面,更需要关注课程资源开发的精神文化层面。在重视物力资源的同时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培养符合地方课改需要的教师,推动课程开发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2]夏志芳.地域文化 课程开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教育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杨建忠.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7(3).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学;实效性
《财务管理》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一级学科下主干专业课之一,是企业决策和日常管理,甚至是社会大众日常经济生活中理财时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由于《财务管理》课程既有理论性又具实践性,需要学生掌握较扎实的会计业务、统计学业务和经济数学相关知识,要学好本课程内容确实有其特殊的要求.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企业竞争的白热化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各类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不断出现新的内容,财务关系更趋复杂,对从事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高校《财务管理》的教学带来了很大挑战.2014年国务院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新部署,涉及到一大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重要任务,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一大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本科阶段的《财务管理》教学工作,为培养适应现代经济活动的财务管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1高校《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
财务管理课是专业主干课程中难度较大的一门,又是相关专业课程体系中彼此联系比较密切的核心主干课程,要应对宏观背景下社会对管理人才的培养需求,提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就有必要认真思考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给教学所提出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考虑改进财务管理课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1财务管理具有综合性
财务管理的综合性表现在该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尽管财务管理课程主要研究公司的资本运作问题,内容主要涉及资金筹集、投资、运营和分配,但它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行为学、数学等学科相关知识的基础之上,要研究经济活动主体的财务问题,不能就财务而财务,必然要综合应用货币银行学、金融学、经济法、税法、投资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知识统筹考虑,而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早就超脱了过去单纯的狭隘的财务管理,已经是关乎财务主体整体运营、发展的综合性管理.从财务管理的内容看,筹资、投资,运营和分配,都需要依靠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才能实现资本的有效运作;从方法角度看,综合运用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与分析等方法,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完成财务管理任务,科学合理进行理财活动时经常所采用的必要技术和手段.从财务管理的环境看,理财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经济活动主体只有在综合理财环境的各种因素的前提下,努力实现财务活动的协调平衡,才能使之生存和发展.从财务管理的目标看,整体目标和具体目标,都需要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各种财务活动,综合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才能达到目的.财务管理的综合性特点,就对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关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综合应用知识的应变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2财务管理具有应用性
财务管理属于应用学科,解决现实中经济活动主体的具体财务问题、金融问题.无论其内容、方法与手段,还是管理目标与外部环境的学习与研究,其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科学有效地运用于财务管理的实际活动中,为经济活动主体创造最大的价值.应用型高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立足地方,服务社会,根本要看培养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财务管理教学来看,培养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质量,应该是具有较强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胜任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岗位,为供职单位经济活动提供高效的财务服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是衡量教育教学成效的核心要素,因此,实际能力的提升问题,就是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必须面对的重点问题.财务管理课程体现出的应用性,并不意味着否定其理论性的一方面,因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形成,是以对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基本前提,这些知识是前人无数实践经验科学总结、系统归纳的理性认识结晶.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形成较强的职业能力,必须实现学习者理论知识和实际能力的有效结合.从教学实践来看,需要就财务管理课程知识的完整性与应用性的关系,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应用实践的关系,教师自身教育理念及专业发展的转型等问题,进行总体思考.
1.3财务管理内容涉及领域广、知识点多
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是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学科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研究和处理具体财务问题时也必然会借助这些学科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这种学科基础知识的广泛性、交叉性决定了财务管理内容所涉及的领域异常广泛,大量的公式推导,知识抽象,公式繁多,不易理解掌握,给系统学习和掌握财务管理知识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从财务管理实务来看,财务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链条中牵涉的领域十分广泛,实际上处于核心地位,需要熟练掌握并能综合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师教学任务也尤其繁重,教学改革越深入,其推进难度愈加艰难,教学学时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与知识巩固、能力训练之间,教师专业素养现状与财务管理教学实际需要之间,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需要协调解决的矛盾问题.
1.4知识更新快
一方面,与财务管理相交叉学科相关理论知识不断丰富发展,带来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的总量迅速增加;另一方面,随着财务管理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新的管理知识和理念不断出现,知识更新的步伐日趋加快,系统化、柔性化和个性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和特色凸现;同时,就业政策、就业环境的调整变化,需要强化应用型高校人才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都给高校财务管理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于以上财务管理课程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学习者要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形成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职业能力,对学习者和教学者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现实中,往往教师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学习效果仍不理想,综合起来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内容安排不尽合理
普通地方高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大力调整培养计划,对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的教学培养目标也都能结合专业岗位需求来进行调整,但就财务管理课程而言,还存在着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不够清晰,教学内容尚不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受课时少而内容多的限制,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二,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有部分重复,各门课程与知识之间递进衔接关系不明了,缺乏相关课程知识之间的整体整合.第三,教学内容往往局限于教材,部分教材内容陈旧,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二次研究处理不尽合理,没有合理增删,尤其缺乏对学科前沿知识的及时跟踪.第四,财务管理理论简单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理论,教学内容脱离国情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第五,相关财经法规配套课程开设不足,财务管理教育教学内容安排设计有纰漏.
2.2教学方法比较死板,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不够
由于财务管理知识面广,涉及的财务原理较多,需要讲授推导的公式多,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教师不愿做过多的课堂讨论,主要采用讲述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模式大多为“一言堂式”的教学,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因此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理解仅限于文字知识,学生被动地听老师讲解.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已成主流,但计算机辅助教学及电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较为有限,计算机的应用在教学中仍未得到完全普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大多也不过是电子教案和PPT,多媒体教学只不过是教材内容的简化复制展示,尤其是涉及计算的内容和一些公式的推导,缺乏计算和公式推导过程,无法真正达到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的效果.整体看,课堂学习气氛不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相对比较吃力,学习兴趣不高,甚至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表现的结果是学生仅仅成为了教师的传声筒和速记员,放弃了应该完成的预习、复习、课堂讨论的准备,仅仅把财务管理的学习当做是知识的学习,缺乏对相关知识的链接整合和融会贯通,把学习本门课程简单定位在通过考试拿到学分,没有充分认识到学习本课程对于将来职场所具有的作用.
2.3课程应用实践性特点不突出,实践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实际需求
财务管理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课程应突出实践性,要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提升职业素养作为主要任务,应该把实践教学当做培养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基本要求来抓好落实.因为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企业的财务活动.深刻认识企业的财务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必须要让学习者深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形成对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切身体验和直观感受,这是从专业角度了解企业和社会,形成感性认识的必要阶段,也是为加深理解课堂理论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内化学习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和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学习方法和途径.然而现实中,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存在着教学管理部门对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校内实训少、校外实践活动少,教师实践指导能力不强等问题,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也制约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2.4考核方式不尽合理,不能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效果
目前,多数高校财务管理课程考核主要以考勤、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为主,其中最基本的考核依据是期末考试成绩,其内容依赖于教材记忆性的知识.这种考评方式的特点和存在的弊端是“三重三轻”,即重记忆、轻理解;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这种考核方式过多地突出了知识的记忆,变相鼓励学生注重期末突击,淡化了学习过程中运用知识探讨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力度,基本是从书本到书本的学习考核过程,不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能真实地检测和反映学生能力提升状态,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因此,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加强和改进财务管理课程的整体教学.
3增强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3.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提出,教育改革出现了新的布局,尤其是大量高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使高等教育格局出现了新的调整和变化.如何明确自身发展定位、自觉调整培养目标和任务,适应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新趋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高校管理部门和教师共同需要认真思考加以解决的问题.从应用型高校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来看,需要重新确定或调整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调整教学内容,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大调整改革的力度.第一,教学目标方面.应用型高校的发展定位、财务管理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决定着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要以实际应用为目的,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宗旨.这就需要开展课程设置调整、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式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丰富、考核模式完善等方面的系统改革.第二,教学内容方面,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在调整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强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体现典型案例材料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呈现、传授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鼓励支持和组织教师,在吃透教材内容、深入了解我国财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编写教学讲义,并在课堂上实施教学.第三,合理安排开设一些相关配套课程,使各门课程之间知识传授、能力提升方面形成内在衔接和递进的有机体系.
3.2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要培养出既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一定的适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应用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作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因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有效性不足的原因,除去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以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大制约性因素.教学是一个教师主导、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多从方法手段上进行新的思考和关注,教学改革中教师仅仅注重自己“怎么做”是不够的,还要倾心关注学生“怎么学”,要通过有效的引导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现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讲”的内容,更要注重对内容的“练”,不仅要慎重决定“讲什么”、“练什么”,更要科学探索“怎么讲”、“怎么练”的问题,这些就是方法手段的改革问题.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可以带动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引起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化,推动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方面,国内外高校已经形成和积累了很多成熟且有效的方法、手段,关键难点在于教师的掌握和熟练应用上,尽管划分方法不同,比如有的认为有讲解式、问题式、参与讨论式、案例式、讲练结合式、实验式、体验实践式等不同的方法,有的认为讲授法、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财务模拟、专题研讨、公司访问、专家讲座等教学形式,手段上大多主张应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些都是可以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活动服务的方法和手段,运用的目的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训练和形成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教育教学培养的目标.
3.3突出实践教学的环节,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实践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模式,是专业课程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完善、支持、补充单一的理论教学,实现应用性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积极意义.应用性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所有的教学改革,其核心始终是如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既重视必要的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基本素质的培训,就是要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配合、相互补充.从更高意义上讲,实践教学是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保障.从加强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来看,首先应该完善和落实实践教学的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检查,强化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要设置必要的实验教学课时,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购置必要的相关设备、专业软件,配备相关管理人员;建设适应学生培养需求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甚至校企联合办学的方式推进实践教学向深度发展.其次,要加强校内的模拟操作和体验式学习,让学生模拟操作财务管理的实务工作,课堂内可通过模拟现场情景,对财务管理的各项职业技能进行示范与演示,又可对随堂单元知识进行实训,课堂外可利用实验条件进行财务管理的模拟仿真实践,通过课堂内外实训实践,让学生初步体验并熟悉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职能.再次,要广泛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和扩大校外实习、实践学习,以顶岗实习、助岗实习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践活动,在接触真实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和分析实际问题,结合自己的专业基础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生的财务综合运用能力,还可以从专业角度深入了解社会了解职业,提高专业学习的针对性.
3.4改进完善考试考核方法,服务课程教学改革
鉴于现有考试考核方法存在的种种弊端和不足,既不能真实反映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能反映出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真实问题,考试考核不能发挥对教学的评定、导向、反馈和激励作用,侧重期末成绩考核学习情况的一次性的终结性考试考核方式易于使学生过分关注考试的结果而轻视学习的过程,教学目标容易被分数所左右,失去了考试本身应有的检验学习效果、整合知识、激励进步的积极作用.财务管理课程考试考核办法的改革完善应该坚持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服务的原则,坚持有助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原则,坚持有助于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原则,实行综合性的考试考核办法.在具体的考核中应该侧重从两个方面加大改进完善的力度.第一,考核评价上实现结果性考核与过程性评价的统一,将单纯的期末书面考核向学期末的书面考核与平时实践考查相结合,将平时出勤、课堂学习表现、作业完成、阶段测试、实践教学参与状况纳入到最终考核之中,加大平时考查在综合性评价中的权重比例,使考核过程化、全面化,实现考核的动态与静态的统一.第二,考核内容上实现理论内容与实践能力考核的统一,将过于偏重知识考查为主的测试,引进非知识性评价的形式,适度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查考核力度,将知识、方法与实际能力结合起来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在于对基本概念、知识点、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上.第三,考核指标上实现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的统一。
3.5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
财务管理课程作为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与管理学密切相关的基础课程,兼备各学科的学科特点和要求,要承担好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应该具备融汇相关学科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对不同学科下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作出不同侧重的教学改革实践.同时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与社会现实中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对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承担好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组织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不但要以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更要以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为支撑,财务管理教师要尽可能通过不断社会实践活动来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丰富职业经历,积累案例资料,扩充教学内容,增强课程教学的现实感,密切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促进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总之,应用型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当前地方院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制约着相关专业的持续发展,立足课程教学现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的尝试,不但有益于课程建设,也有益于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是十分值得探索的现实课题.
参考文献:
[1]王一平.应用型教学模式下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1):83-86.
事实上,即使招生规模减少,就业压力也不会减小,因为中国的就业压力大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招生数量与质量也不是反方向的。现在的问题是,众多企业从该专业的毕业生中难以找到合适的管理人才。所以,问题的本质是该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结构与市场接轨的问题。在此情况下,必须深入分析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以求其生存与发展之道。
一、民办高校办学特点分析
民办高校的历史成因及所处生存环境,形成了以下特点:
1.应用性
与公办院校比民办高校办学层次偏低,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录取的生源知识基础较差;二是民办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如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少等;三是科研力量薄弱。尽管许多民办高校在科研上有大量投入,并有相应的激励政策与措施,但终因民办高校的这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教学科研底子薄,加之师资流动性强、知识资源存量少、社会支持性资源少等因素,使民办高校的教学研究与科研工作维艰。这些都决定了民办高校在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办学将定位于“应用性”。
2.生源地方性
民办高校生源地方性特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招生体制的限制,民办高校一般在本地招生;二是费用高阻挡了外地考生。如广东培正学院在2005年批准在全国招生后,在四川与重庆等地录取了6名学生,但其家长不辞辛劳与成本,亲自到学校取走档案,结果只报到了两名;三是即使招到了外地的学生,等这些学生毕业后也会有相当的同学留在当地工作。如海南财经大学2004年从内蒙古招了约120名学生,结果在2007年毕业后大部分在海南或广东工作。地方性特点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及就业定位。
3.就业面向中小企业
广东培正学院对多届毕业生就业的统计表明,约有90%以上的学生就业于广东中小企业。出现这种现象,表面上与民办高校办学层次有直接的关系,但更深层次的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趋向于大众化教育所致。这种趋势相对与传统观念来看,似乎更加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发展。
二、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管理人才,但近年来,许多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与办学特点不够一致
民办院校在其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均存在模式单一和雷同现象。在实践中,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往往以全国著名大学为榜样,参照其办学模式和培养计划。这种做法使得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体现不出“地方”及“民办”的特色与优势,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与地方工商企业需要不吻合。
2.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定位不够吻合
当今经管类高校一方面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又要突出“一技之长”,这就使工商管理的概念或专业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商管理涵盖工商企业中的一切管理范畴,包括已经独立成为专业的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这样形成了有“一技之长”的带有“方向性”的管理类专业群。狭义的工商管理则侧重强调的是计划管理、战略管理、组织管理等职能管理。由此引起了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不明确。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作为一级学科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涵盖了二级学科的工商管理专业,而且还成为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二级学科的核心课程,致使作为二级学科的工商管理专业缺乏自身专业特长。因此,出现了无论从广义还是从狭义的角度看似很多人都认为“就业适应性广”的工商管理是“万能”专业,变成了“工商管理无专业”的“万不能”专业。
3.理论联系实际落到实处有差距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应用性现以达成共识,不论是培养哪一类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无论怎么强调其“实践性”也不过分。但不得不承认,民办高校中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尽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已经普遍认识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但课堂教学过程中“空对空”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为:一是课题教学中基本上采用老师教、学生学的“说教式”的方式,情景模拟操练少,忽视学生的参与;二是缺乏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概念或做法就是加重案例教学。大部分学生也呼吁多加一些案例。为此,许多教师也加大了应用案例分析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解释或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课堂上大部分案例教学形式一般停留在解析应用题层次上,表现为格式化与文本化。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有“隔靴挠痒”的感觉,缺乏亲身体验与操作练习的效果。
(2)实践教学环节不健全。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一般只设置了毕业实习,没有设置阶段性的认识实习和专业实习,这就使得学生对专业及其课程目标与意义的认识缺乏连续、渐进的过程;另外,专业课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性的课程设计环节。对此,许多民办高校也建立了模拟实验室及相应的模拟实验软件,但大部分软件由软件开发商研制,与专业课程内容练习需要有相当的差距,使模拟实验设施得不到充分发挥。其它的社会性实践或教、学、研相结合的相关活动设计的目的性、效果评估及实施控制等工作也有待充实与提高。
三、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思路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办学模式应从实际出发,注重市场的需求、结合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以新的视角审视其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
1.明确民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
办学定位是高等学校发展战略的内容。就民办高校中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而言,首先要坚持以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的服务方向。这是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发挥实际作用的社会基础;其二是明确为工商企业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为重点任务,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升工商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服务;其三是追求特色,即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集中有限资源,瞄准地方的特殊需求,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和创造品牌。这才是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如广东培正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在制定该专业培养目标时,就明确规定了办学要面向广东经济、重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针对民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办学定位,广东培正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对于民办高校来看,应用型的特点应体现在:第一,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企业基层管理的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实用知识的掌握;第二,这种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强调与一线生产实际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管理技能的重要教学内容。这些特点正是管理专门人才职业生涯的起点。所谓高素质应用性人才要区别于大专层次的技能应用性人才。首先应该具备应用能力,但同时必须具备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进行探索研究,其使命是对应用的研究、对技术的创新和对各类技能进行有效组合和优化。
2.形成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市场定位及培养目标出发,科学地设计课程体系,形成适应的课程体系是民办高校立足的保证。
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提倡建立“厚基础、宽口径”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模式,这种模式导致工商管理专业不能体现专业的优势。广东培正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则根据办学特点及条件,其课程体系以“厚基础、重特色”为指导原则进行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课程优化组合的特征,实行了“模块-平台”的课程优化体系。
其中,厚基础表现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所必备的通识性知识和基本的专业知识,在课程中由公共必修课模块和专业必修课模块形成;重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置能够体现符合地方外向型经济特点的专业课。如设置了相当量的各类英语基础课与专业双语课程,以适应广东外贸型企业的特点;二是设置了组织行为学、中小企业管理、文案写作等职业特色课程,以适应中小企业基层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侧重整合职能管理的教学内容。应用能力上要开发理论加实践的综合性课程,将实践教学课程化,在专业课程教学计划中要配比一定量的实践教学(如实验、设计、调研等)的内容,以形成办学特色。
当然,在保证了“厚基础”的同时,要设置大量的专业选修课,选修课的选择也应突出“特色”,如可以设置“家族企业管理”、“创业学”等课程,以适应家族企业学子及创业学子的需要。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拓宽知识与技能范围,鼓励学生跨专业学习和吸收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的教育必须针对中小工商企业的实际要求,强化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习、模拟实验、课程实践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第二课堂等环节。
实习环节在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于实习教学环节,一是要健全实习内容,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二是要加强对实习基地的建设投入。进入工商企业实习是让学生在校期间了解企业运营状况的最佳途径。大部分民办高校都是通过与企业合作或契约的方式建立实习基地。这种方式无可非仪,但问题是企校双方对毕业实习的认识和要求不是很一致,其任务与责任也不是很明确,往往是企业很少履行毕业实习课程教学的任务,而是把学生当成劳动力来对待,学校则认为是把学生委托给企业去“实习”了。这种情况使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学校应加大对实习基地的投入,要将实习基地纳入学校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中,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实施。另外,学校建立实习基地也需要投入,为学生实习时配备所需要的师资、设施与资料。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保证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有良好的实践基地。
其它类型的实践环节可以安排在课程教学、假期社会活动、校园活动中进行。当然,在组织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中,要有周密的实施方案。如教学大纲、指导书、考核方式与标准等。应该注意的是,在进行各种实践性训练活动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其方案设计,既实现实践活动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专业策划与组织能力。
四、强化课程教学改革
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是由课程教学“作业”过程形成的。所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质量。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教师的职能与工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不再限于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空中课堂”获取大量知识与信息。作为学校与任课教师首先要知道和理解当今的课程是什么,还必须应明白学生的期望是什么。
1.实施人性化教学管理
对于未来管理者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首先应置入“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因为当今的管理已经由“效率第一原则”,转变为提高相关关系人满意度的“人本第一”原则。教学管理中的人性化应体现为:一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角色关系问题。应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互动教学方式;二是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等技术将课程制作成“空中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灵活掌握自己的上课时间与地点,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改变教师的职能。在获取知识的多渠道化的信息化时代,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为他们搭建学习的平台,提供服务;四是改变以前那种交作业、记考勤、闭卷“背”、开卷“抄”的考评方式,要为学生提供方式灵活、能发掘学生的创意、体现学生获取、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评方式。
2.科学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的课程教学设计应体现管理过程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特点,要用系统的、开放的思维去分析课程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课程的教学策略、教学方式和教学步骤。具体内容为:
首先,要在分析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并确定教学任务。
其次,要确定教学过程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模式经历了“以教为主”、“以学为主”,现在要转到教学互动的模式上来,实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模式。当今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设计应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来驱动的教学策略。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设计时,要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生活与社会实际,综合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体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把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过程中。
3.开发综合性课程[3]
综合应用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开设基于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的内涵体现在:第一,实施企业深度参与专业培养计划及教学方案的制定,使培养目标与定位契合实际;第二,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出发点,要力争在真实环境中或仿真环境下实施综合性课程实践教学;第三,要开发反映企业实用管理技术和模式的典型综合性项目和相关教学方案,建设开发相应综合性课程教材、实践指导书等系列教学资源;第四,尽量引入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实施项目式案例教学;第五,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4.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与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