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职学生电子应用技术专业核心素养校本课程
课题:本文系温州市教科规划立项课题“基于职校生核心职业素养培育的选择性课程开发研究”(立项批准号:WK2016093)的研究成果。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培养和发展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职业教育影响力的迫切需要”。《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已推行选择性课程改革多年,但各校的选择性课程设置比较随意,未经调研或未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和学校特色办学的现象比比皆是,存在选修课程课时严重不足、实施效果差等现象。调研显示,社会和企业对用人的标准有了全新的要求,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精湛的专业技能、创新的思维能力,除此之外还对应聘者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要开展核心素养视阈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培育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职场适应能力,实现三全育人的需要。
一、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一)了解企业与学生的需求
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以下简称“本校”)成立课程建设小组针对样本课程开发进行调研。
一是调研企业。课程建设小组通过对当地企业及相关人员的调研,形成了电子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基于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改革调研报告。调研显示,企业更关注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是调研学生。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真实学习兴趣和个性需求,为选择开发教学项目奠定基础。校本课程开发主要以满足学生个人学习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提供充足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
(二)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条件
本校的电子应用技术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拥有省级电子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及市级创客基地、市级中职“双创”示范实验室等资源。现有本专业实训室、工作室共34个,本校为实训设备投资两千多万元,能够充分为本专业教育教学提供服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以以专业和实训基地为基础,充分挖掘并利用实训场所、设备、媒体、软件及专业教学资源,发挥现有资源优势。
(三)发挥师资队伍优势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开发的必备条件。本校择优组建了一支素质优良又能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团队,包括校内外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及青年教师。其中,主讲教师是关键成员,他们能真正地内化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并能将这些核心素养进行适当的表达,为完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任务创造条件。
(四)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保障机制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一是校本课程开发是科研项目,本校教师对其接触较少,对课程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二是教师个人能力有限,缺少组织与引领,信心不足;三是本校缺少校本课程开发激励保障机制,动力不足。为此,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激励保障机制,规划校本课程顶层设计,适时组织开展校本培训与评选,以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教师发展,就显得很重要。
二、核心素养视阈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
(一)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分解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培育中职學生核心素养的指导意见》,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可分解为品德优良、人文扎实、技能精湛和身心健康四大方面,其中“技能精湛”主要包括匠心文化、专业技能、“双创”意识等。进一步分解显示,培植匠心文化的途径主要有学科教学渗透、能工巧匠进校园、工匠文化宣传、优秀作品展示等;强化专业技能的途径主要有打造核心课程、强化专业课程、参加技能大赛、推行选修课程、顶岗实习;渗透“双创”意识的途径主要有完善创新创业课程、渗透创客课程、举办创业创客大赛、组织社团活动等。
(二)课程设置
课程是核心素养培育的载体,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围绕“精湛技能”核心素养下所推行的匠心文化、专业技能及“双创”意识培育,需要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门化课程及选修课程。以电子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培植匠心文化需要设置大师进校、作品展示、社团活动等公共活动课程,还要在电子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匠心文化;强化专业技能需要设置电子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双证制”课程、专业拓展类选修课及顶岗实习课,并开展技能竞赛;强化“双创”意识需渗透创新教育教程、创业教育教程、创客类课程,开展“双创”竞赛活动,开展创客成果展示活动等。其中,专门化课程和“双证制”课程的校本开发,一般由专业名师、骨干教师及企业行业的技术能手联合进行,结合本地产业与地区特色,以职业素养为核心,引入行业企业标准,注重职业资格鉴定,确保“1+X”证书制度实施。
(三)课时分配及比例调整
依据电子应用技术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三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及课时比例。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为1020课时,专业核心课程为374课时,专门化课程和选修课程为918课时,顶岗实习为1160课时。可见,公共基础课程课时不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专业课程、专门化课程及选修课程的课时占比较多。
三、核心素养视阈下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路径
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分工协作,着手课程方案研究,确立课程目标;实施课堂教学,生成典型教学流程;研讨教材编写体例,形成特色样本;建设课程资源,丰富学习平台。基于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一)研究课程方案,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方案是课程开发的指南。课程建设小组应认真研究课程方案,领会本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与课程标准,结合核心素养培育目标,对照纲要进行补充、拓展,确定课程方案、类型及专业内容。同时,重视选修课程的育人功能,强调“德技并重”“课程思政”,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选案例、素材,融知识、技能、德育为一体。此外还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突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确定课程目标。
(二)实施课堂教学,形成典型教学流程
形成课程基本方案后,课程建设小组分工合作,搜集课程教学的相关资料,选派业务骨干教师担任主讲,按照项目化课程教学特点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时,教师反馈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形成典型教学流程。实施理实虚一体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兴趣为起点,以任务为主线,虚实结合、学做合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三)研讨教材编写,生成特色样本
特色与创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之一。在内容方面,课程要能体现创新性、趣味性,具有可操作性,此外还要编排合理、有序、科学,要充分考虑青少年学习特点、适合目前青少年学习规律;在形式方面,教材编写体例要体现以问题为中心。
(四)建设课程资源,丰富学习平台
开发“学生选课管理”和“资源库”平台。“学生选课管理”平台供学生自主选择选修课程,相关方要根据选修课程来搜集、积累、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习平台。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导学案、微视频、课件、学生作品等,教师把课程教学资源上传至“资源库”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
四、校本课程评价机制研究
(一)组建机构,制定制度
为了落实学校课程结构改革方案,全面实施选择性课程改革,本校由校办牵头,建立了由教务处、科研处、实训处联合组成的校本课程评价机构,出台了《校本课程开发制度》和《科研奖励制度》,增加了选修课时费,大大激励了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热情,保障了开发者的权益。
(二)丰富测评,反馈效果
测评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一环。对课程,主要从课程方案、教材编写质量和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价;对执教教师,主要从课堂教学质量和选课人数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对学生,主要通过学生作品和问卷调查等进行评价。通过多种评价方式,验证开发课程的成效。
(三)研究评价,促进提升
为了衡量课程质量,应参照精品课程评比量化要求分解评价内容,要对教学内容、学生收获、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及教学管理等合理分配分值。明确说明指标内涵,让课程建设团队在建设过程中明确标准,促进质量提升。
五、研究成效
(一)学生方面
1.增强了专业学习兴趣(来自问卷调查)
为了解专门化课程,专业拓展类、特色类选修课程实施一年来的效果,笔者对本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6.35%的学生对专业学习有较大兴趣。
2.提高了专业成绩(来自学业水平测试与技能考试)
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并提高。学生在温州市专业课学业水平测试中通过率达94.3%,其中优秀率达28.5%;在温州市无线电装接工技能等级考试中,学生合格率达85.3%,特别是参加“双证制”课程的学生,通过率达95.5%。综合起来,比上一年级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3.渗透了双创意识(来自学生竞赛与创客作品)
学生参加了创客活动、科技创新、创新创业大赛等项目,并在各类大赛和评比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不仅让参与者有了“双创”带来的实践体验、经验与收获,也让“双创”意识、“双创”理念影响了更多学生。
4.提升了实習就业能力(来自企业的声音)
学校对高二后学生实行分流:参与实习就业,或进行高三复习准备高考。对部分参与实习就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一方面,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学生找到了对口的专业实习单位,并受到肯定而直接就业;另一方面,专业能力较弱的学生只能进行短期实习,不能顺利就业。
(二)教师方面
1.增强了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意识
对于大多一线青年教师而言,课程开发是一块空白。两年来,本校电子应用技术专业共有75%的教师参与了校本课程开发或实施。这些教师亲历校本课程开发,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要求及方法,提高了课程开发能力和意识。
2.提高了发现学生的能力
一方面,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选修课程,表现出一定的学习热情和好奇心,展现了个性和特长;另一方面,实施小班化、多样化教学后,教师易于跟学生交流沟通,并发现学生的潜能。如通过无线电装接工实训课程发现技能操作强的学生,通过创客电子课程发现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学生。
(三)课程方面
1.生成了系列优质校本课程
教师开发选修课的同时,生成系列选修课程,确定课程标准,积累教学资源,以此来编写教材。其中《无线电装接工实训教程》《创客电子》《维修电工(初级)》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无线电装接工(初级)获浙江省中职精品选修课程一等奖,创客电子获温州市中职精品课程一等奖;家庭电子电工基础成为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课程项目,青少年电子制作成为温州社区教育特色课程项目。
关键词:经验情境;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思路;策略
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已逐渐成为教育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具备良好的基础、广阔的空间和强大的需求,并形成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及现状
1.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目前的情况为一方面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大环境,另一方面却是难以适应高中生信息技术学习发展需要的统编教材。因此,设计和开发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不仅能作为课程的一种有力的补充,还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成长,也可依托学科竞赛平台,打造信息技术特色品牌课程。
2.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处于典型的“草根”半模仿模式,基于流行的“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情境模式”,经过“实践―开发―反思―改进―再实践―再改进”循环式设计。这样会使得信息技术教师处于更被动地位,陷入“以教师为中心”的开发状态,缺乏激发学生问题的情境,缺少刺激学生兴趣的意境,课程生命力比较短暂。
对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1.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理解
校本课程是发生在学校层面的、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内容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内部因素。高中信息技术主要分成三种课型:基础知识课、应用软件课、程序设计课。应用软件方面给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2.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主要特征
(1)情境真实性
在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中,无论是基本的符号学习还是技术模仿,都具有经验情境性。信息技术能力与信息素养两者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学生一定的交互场合和沟通真实情境中。
(2)整体连续性
本课程立足于生活经验的情境,以问题为核心,注重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连续探究。
(3)学科整合性
高中信息技术属于非考试科目,但其旺盛的生命力与现代信息社会密切相关。因此,本课程综合各学科载体知识形成研究课题,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情境中寻找学习素材,教育情境化、情境课题化,关注全体学生。
(4)地方特色性
本课程在本着尽可能满足每位学生自我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彰显地方特色文化。
(5)竞赛切入性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一般会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特长创设不同的比赛平台,让学生在作品的设计过程中融合创新意识,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基于经验情境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总思路
1.以培养全面发展与综合型信息素养为导向
基于经验情境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侧重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需求,符合学生的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打造培养全面发展与综合型信息素养的现代化社会公民。
2.以真实的经验情境进行主题生成
本课程开发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来引出主题,校园、社区、社会问题等都可以进行思考。通过教师引导,形成阶段性主题进行研究,从而带动系列化与序列化学习内容。
(1)基于学生兴趣爱好的随机型主题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设计和开发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时,可通过整合各种学科知识,创设不同的校本课程课题。比如,兴趣社团类校本课程:摄影社、计算机作品创作协会、动漫社等;特长类校本课程: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二维、三维)、网页制作等。
(2)基于学校地域特色的资源优势型主题
一般来说,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小社区、小环境。通过分析调查,会发现有很多资源与文化可以融入到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中来。比如,我校地处沙湾古镇,有众多的资源优势,课程可以不断地循环利用,笔者以沙湾古镇资源优势开发为主题进行了设计(如下图)。
(3)基于完整情境的生活型主题
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生活情境,情境具有完整性与连续性,一个完整的生活情境就可形成一个校本课程主题。
(4)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时事型主题
高中生具备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和好奇心强,能敏锐地抓住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通过信息搜集和交流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内心形成具有一定观点的立场。因此,可以从学生自身经验情境出发,设计开发基于社会热点问题的时事型主题。
3.以真实问题为思维刺激进行课程组织
本课程的组织是以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组织课程的核心,提供众多学习机会让学生做选择和规划,提供给他们真实的问题解决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发展实用的、有意义的知识与技能。
基于经验情境的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的设计策略
本课程按照“三阶段九任务式”进行,分别是第一阶段:情境交待―问题引入―讨论研究;第二阶段:练习提高―操作要点―上机实验;第三阶段:课后评价―要点总结―反思提高。其中每项任务可依据不同的主题活动而有所增减。
1.坚持以“表现性目标与生成性目标结合”为目标导向
本课程确立的主题目标在于引导、启发,使教育过程形成一种发散式的动作机制。本课程的目标呈现方式以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为主。因此,在设计校本课程目标中,要注意把握不同的经验情境侧重不同的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体现表现性目标、生成性目标与预设性目标的统一(如下页表)。
2.坚持以“兴趣为先,资源为本”为课程内容
本课程应以学生兴趣为主,以“发现兴趣―经验情境―刺激思维―个性成长”来设计课程内容,如可以选择微博问题、手机问题、动漫时尚问题等,进而开发成一个个主题。另外,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同样要以学校所处的资源条件作为主要依据,如我校所处的沙湾古镇的地域秀美文化、古镇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环境、民间艺术、饮食文化等,通过深入挖掘和合理设置后都可成为开发和可利用的校本课程内容。
3.坚持以“经验情境―问题引入―探究实践”为设计主线
(1)挑起学生基础与情境生成的矛盾
在设计本课程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结合特点创设问题,挑起兴趣经验与学习情境两者之间的矛盾,激发学习情境。
(2)激发经验问题与思维学习的情境
本课程设计要通过创设与现实情境一致或类似的情境,提供相关解决问题的线索和任务,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生成目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设计问题引入时,除了考虑问题本身的设计,还应该考虑问题引发新问题的策略。
(3)形成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的模式
本课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经验情境与问题引入后,接下来应注重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探究。课程设计的第二阶段属于学生探究与实践过程,“练习提高”可以给出范例让学生进行延伸,如图像的处理介绍了一种方法,学生操作另外的方法等。“操作要点”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填写,如前后一些步骤、相似软件的迁移,或者给出一半要点学生完成另外一半要点。
4.倡导网络环境下多维度、多层次评价体系
本课程应基于网络环境,学生可直接在网络中对每个作品进行小组内与小组间进行评价,按照每个评价的系数,最后在教师评价上自动生成总评价。
5.打造“彰显地方特色文化”与“学科竞赛突出”的品牌课程
本课程应通过不断地整合各学科知识,挖掘不同的地方文化特色资源。例如,沙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在我校近两年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实践中,学生创作出各种体现岭南古镇文化气息和本地乡土韵味的作品,在不同的学科竞赛中获奖达80余项,增强了其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提升了学科品牌课程。
参考文献:
[1]简子洋.小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知识体系构建探究――以广州市白云区方圆实验小学为例[J].中小学电教,2010(06).
[2]刘艳玲.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J].华章,2011(34).
[3]杨春.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开发探究[J].发展,2011(08).
[4]郑茜.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个案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0(03).
关键词: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阅读能力
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中,初中语文课程建设必须做到全方位、立体化,校本课程建设可以让教学内容走向开放化,有效提高语文课程质量。为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和教师需要加强校本课程的建设工作,不断拓宽语文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优质阅读文本,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扩展阅读教学的空间。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能够有效推动语文教学内容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语文阅读教学走向开放化、专题化。
一.基于提升阅读能力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价值
1.有助于改革教学内容
语文校本课程能够对传统课程起到补充作用,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改革,改善课堂教学方法,让语文教学内容更加开放,给予学生更加广阔的阅读平台。在以往的教学中,阅读教学内容是干瘪的、单一的,所以课堂教学以语文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为主,语文知识主要包括名著阅读、古诗词默写、词语、课内外阅读理解、文言文翻译等,语文技能包括阅读能力、总结梳理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教师重视这些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没有关注学生的阅读思维,忽略了阅读中的思考、合作、探索,学生缺乏创新能力。通过建设语文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能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引入更多的新方法,融入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料,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等方法解决问题。比如七年级上册有《世说新语》二则、《论语》等内容,这些都和国学知识有关,阅读校本课程可以融入国学的经典阅读内容,教师可以对国学经典知识进行加工,引导学生诵读、品味,丰富教学方法,让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由内而外的改变。
2.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针对初中语文学科而言,教师需要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念等方面培养学生,明确语文教学内容的目标指向。通过建设阅读校本课程,学生可以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整合起来,构建阅读和写作的联系,提高语文学习能力,通过阅读增强自身的情感态度,开拓自身的视野,增强语文核心素养。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教师可以设计专题阅读,让阅读教学成为一个整体,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价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比如七年级下册有《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等课文,这些课文与人物相关,教师可以在校本课程中进一步丰富人物资料,搜集与这些人物有关的文章,让学生全面了解人物,开展专题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3.有助于辅助国家课程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针对初中语文课程而言,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凸显出学校在语文教学方面的特色,提高语文课程的内涵。基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初中语文校本课程需要在课程内容上满足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凸显出阅读内容的个性化特征,用丰富的课程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校本课程的价值。在国家课程中,课程内容主要关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课程内容是一般性的、普遍性的,具有较强的共性特征,但校本课程则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能够对国家课程进行延伸和拓展,保证学生的语文知识总量和阅读总量达标,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教师需要关注课程的弹性,整合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耳目一新,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交流等方式,不断增强个性化的学习能力,促进个人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基于提升阅读能力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路径
1.引经据典,激发名著阅读兴趣
文学名著不但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更是历史的结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校本课程的建设也要高度重视名著阅读,对名著阅读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引经据典,当前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经典阅读内容,比如《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这些内容都属于名著阅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融入名著的相关资料,加强学生对名著的赏析,提高学生对名著的评价能力。传统语文教学容易忽略名著阅读部分,学生阅读量较少,主要采取自主阅读的方式,难以适应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文学素养发展的要求,教学过程存在盲目性。在语文教材中,很多与名著相关的内容都以片段的形式存在,这是由于教材本身篇幅有限,只能呈现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教师可以做好名著导读、名著赏析等教学,这样学生就能提高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从而在课后阅读名著,学习与名著相关的知识,开拓自身的视野。除了名著阅读之外,初中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外国短篇小说、古诗文赏析等内容,这些都可以成为校本教材开发的重点,教师可以开辟出专题教学内容,引经据典,让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旨和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从古诗文、文学名著中吸收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增加学生的阅历,帮助学生开阔心境。
2.贴近生活,增加学生生活感悟
阅读是学生与阅读文本实现精神交流的过程,只有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文本中的内容,联系现实生活产生联想和想象,在阅读中增长见识,深化思想,才能实现原有的阅读学习目标。语文学习源于现实生活,校本教材的开发也要选择贴近生活的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强对生活的感悟,提高生活情感,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不断增强阅读积累,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比如七年级有《秋天的怀念》《荷叶·母亲》等内容,这些内容都和母亲有关,教师可以在校本课程中增加与母亲有关的阅读文本,让学生从阅读中感受伟大的母爱,体验母亲对孩子的感情,认识到母亲的辛勤付出,通过阅读与作者产生共鸣,增强学生的生活感悟。在这一阅读主题下,教师需要开展孝心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孝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思考孝道的文化内涵,从而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个人品质。八年级教材中有《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内容,这些与中国传统建筑有关,教师可以搜集传统园林建筑相关的资料,为学生提供视频、图片等学习资源,进一步丰富阅读文本,让学生拓宽阅读视野,增强学生对园林建筑的鉴赏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文化输入,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写作等增强文化输出,大胆表达思想,提高阅读学习效果,发挥校本课程的价值。生活化的阅读内容能够有效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自我认知,通过阅读来增强创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丰富写作技巧。
3.引导实践,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籍是学生的精神食粮,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在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中,教师需要结合课内外的阅读文本,开展主题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增长见识,在活动中深化认知,不断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量,提高自身的阅读素养。例如七年级教材中有《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等关于人物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内容创设校本教材,在校本课程中引入人物的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增强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习人物身上具有的精神。邓稼先对中国国防科研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一位无名英雄,多次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在最危险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甘为无名英雄,在核武器的研制方面贡献巨大。鲁迅先生在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领域具有十分卓越的贡献,在之后,鲁迅先生的思想对整个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一直同黑暗和落后的传统作斗争,取得了卓越贡献。闻一多先生在一生当中刻苦奋发、上下求索,曾经在西南联大担任教授,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是一位积极的民主斗士,不屈不挠,昂首挺胸,留下了许许多多爱国诗篇。在校本课程的创建中,教师可以引入人物的传记,结合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拓展阅读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范围,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发展。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永远的英雄,永远的榜样”阅读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对爱国英雄进行歌颂,学习这些英雄人物的爱国精神,广泛搜集课内外的阅读资料,通过演讲、诗歌朗诵、阅读品评等方法提高活动效果。
三.基于提升阅读能力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途径
1.提高阅读教学的针对性
基于提升阅读能力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需要把全部目光集中到学生阅读能力上,教师首先应该明确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全面应用阅读素材,设计出专题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校本课程需要和原本的语文课程紧密结合,一方面要丰富阅读教学素材,增强学生的阅读学习内容,另一方面要凸显出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对阅读文本进行分析,着眼于阅读教学目标,优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流程,鼓励学生对重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比如在学习《背影》时,教师可以按照“设疑———析疑———释疑”的方法,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增强对问题的探索,感受文章的主题和内在情感,把握好文章的精髓。教师可以提问学生:“铁道买橘子”的经典片段有什么特点?哪部分词句最富有表现力?”通过这种疑问来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让学生分析阅读文本中对父亲的服装描写、动作描写,增强学生的阅读感悟。通过提出疑问、解析疑问,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学习热情也能被快速点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解决疑问,也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全面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加主动。总而言之,校本课程可以将重点的阅读段落提炼出来,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抓住阅读文本的精髓和重点内容,强化阅读教学的针对性。
2.体现阅读教学的综合性
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应用通常要以活动的形式呈现,教师需要彰显出阅读教学的综合性,通过多种手段呈现课本内容,利用校本课程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阅读文本在类型上保持多样化,明确不同专题的阅读任务。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考虑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性和综合性,阅读教学和其他方面的语文学习活动是分不开的,教师一方面要关注学生阅读的范围,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另一方面还要注重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开发出多种阅读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有科普类文章、名人传记、小说、散文、神话等,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文章类型选取校本课程的阅读素材,将校本课程编撰为阅读范本,让学生的阅读活动有明确的方向。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本解析、背景介绍、名著导读、写作练习、知识拓展、小组合作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延伸阅读内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选择和运用,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综合性。在文本解析方面,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自主解析文本内容,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背景资料,结合课内资料和网络资料,深入解读文本。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体两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文本开展小作文写作,用较短篇幅阐明观点,整理为阅读笔记,引导学生不断积累阅读知识,通过小组开展阅读合作学习,提高阅读学习效果。阅读是一项综合的能力,阅读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还能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根据阅读文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基于阅读主题开展写作练习,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校本课程可以将不同的阅读文本综合起来,也可以通过多元化的阅读问题、练习方式,将阅读教学融合,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全面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3.彰显阅读教学的活动性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活动性,阅读活动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让学生深入了解阅读主题、阅读思想、阅读情感,使阅读活动更加鲜活有趣。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需要设定阅读教学活动的方案,记录活动开展过程,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价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活动的创设中,教师必须明确阅读活动的开展形式,确定活动的主题、内容、学生任务等,让阅读成为一项交互性的学习过程,完善阅读交流,提高阅读学习效果。比如八年级下册有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摘抄能力和做笔记的能力,教师可以开展“读书笔记交流会”,为学生提供交流探讨的平台,引导学生互相沟通读书笔记的写作方法,分享阅读中的感悟,增强阅读学习效果,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按时做读书笔记,记录自己在阅读方面的成长,通过阅读笔记锻炼写作能力,拓展阅读的深度,增强阅读学习效果。阅读是一项自由的活动,学生会在阅读中融入较强的主观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与作家开展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在读书论坛中抒感,撰写评论,吸收他人的思想,增强自己的阅读见解。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融合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开发阅读空间,搭建出良好的阅读平台,让阅读延伸到课外,这样才能促进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丰富阅读教学效果,为学生开辟出新的阅读空间和阅读内容,让阅读教学以专题的形式展开,使阅读方法更加先进,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发挥阅读的价值。阅读是学生吸收语文知识、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阅读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改变学生对世界的观点和看法,与他人交流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在阅读中探索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产生强烈的民族情感。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经典阅读内容的挖掘,联系现实生活元素,增强阅读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活动性,深入钻研新课改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立琼.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优化措施[J].语文建设,2021(15):79-80.
[2]曹刚.学科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21(06):23-27.
[3]赵来坤,赵红彬.初中语文教学点选择的四个要素[J].语文建设,2020(15):75-77.
[4]李传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同文体审美特质的呈现[J].教学与管理,2020(07):55-58.
[5]张福林.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40-42.
关键词:农业科技;校本课程;学科融合;价值取向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6-0029-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6.008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有关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的知识使年轻的一代人产生莫名的疏离感,并使更多的年轻人对生养自己的这块土地、其蕴藏的文化、坚守其上的人民,在认知和情感上越来越陌生。此外,新农村建设、乡村特色旅游发展对区域内乡土特色资源的整理、挖掘、提炼、整合、融创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吴俊明教授也提出了“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要注意整合和利用优质的育人教学资源”[1]。
鉴于此,结合我校所处地域现状,融合生物、化学两门学科,以培养学生热爱乡土、理解乡土、接纳乡土、认知乡土等为主要目的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在“农业科技”与“育人功能”上进行了前期尝试和探索。
二、开发背景及目标
农业科技主要是用于农业生产方面的科学技术以及专门针对农村生活方面和一些简单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包括种植、养殖、化肥农药的用法、各种生产资料的鉴别、高效农业生产模式等几方面。中学范围内,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一定的化学生物知识,对以农业为背景的生产和实践中所形成的知识或技术方面的内容,能够应用一定的生物化学知识或原理去加以理解和思考,并形成一定的间接经验。以农业科技为主线的校本课程建设是中学范围内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
这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可改变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应试导向、千校一面的现象,更可以纠正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的现象,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多样化特色化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实践潜能和创造潜能。但是,农业科技类校本课程内容庞杂,与生物化学知识结合点混杂,由于观念和应试的限制,此类课程的开发甚少。现有的开发,也存在内容价值取向不明、课程开发目标不清。因此,如何确立农业科技类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进行这类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的主要问题。
三、农业科技类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
1. 课程内容开发视角
通过对“一个核心”、“三个层面”的深度挖掘,而达到对农业生产的“四个维度”的认识。
校本课程建设紧紧围绕“农业科技”为核心,紧密结合中学生所具有的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学科知识,进行对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资源的深度挖掘。例如围绕无土栽培,开发、“蔬菜、花卉种植的无土栽培”、“试管苗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等课程。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对生产、生活有用的技能,注重培养学生农业科技实践,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在关注种植业和养殖业两个传统视角以外,还特别关注“学生看待问题的视角”。因此,在校本课程内容设置中,特别设置“你怎么看?”栏目。此栏目所研究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无答案、无标准的特点。如“耕地改为草地,你怎么看?”,学生在进行观点阐述之前,需进行相关数据、材料的搜集;厘清耕地和草地的概念、特点以及现状等一系列信息,然后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搜集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的提升;思考问题的广度深度也得到了拓展;倾听别人的述说,也让学生清楚自身的优缺点、别人的闪光点,学会包容和接纳别人,与人融洽相处。
学生通过对农业生产活动中所设计的“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的贮存”、“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产品及生物环境监测”四个维度进行深度理解,渗透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可以起到丰富学生的立体认知,培养学生严谨、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2. 课程内容
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农业科技”类化学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挥乡土农业资源的育人功能。通过劳动参与和科学体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素养的中学生。
由此,确立了我校“农业科技”特色课程内容。
四、农业科技类校本课程的价值
化学学科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只要我们有德育意识,始终把立德树人渗透于化学知识的教学中,就一定会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在品格上收获更大的进步。
1.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在农业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迈进奇妙、神圣的科学殿堂,让学生去经历、体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体会学习中的乐趣。
2. 以“学科融合”思想培育复合型人才
农业科技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具有这样的几个特点:第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到指导作用;第二,面对的问题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但又高于生活实际;第三,学科融合,涉及生物、化学、美术等各个学科知识的融通;第四,思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和各种形式的交流。学科融合思想的渗透,可带动其他类学科的融合,如数理化的理科融合,文史哲的文科融合,乃至文理科的大融合,甚至与艺术的融合。
学科融合性的学习可以是采用基于问题或者基于项目的学,可有机地与现有课程进行整合。关键在于其与学科课程内容融合,是否有利于学生开展研究,将知识与技能应用于解决问题[3],以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意识,有利于发展核心素养。学科融合,将农业资源转换成课程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和空间、突破陈旧的知识学习模式、拓宽学习途径和方式、革新了教学模式;学科融合,可有效促进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扩展创新思维、加强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新型的复合人才。
3. 以“动手实践”为目的培育科学素养
开发农业科技类化学校本课程从上层设计就围绕“开发视角”、“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价值”构建课程体系,旨在为学生成长创建个性化、有品质、有逻辑的学习资源。注重乡土资源的整合、提炼与融创。有效地活跃学习过程、深化知识与农业科技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践意义的角度,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亲自探究生物、化学学科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
同时,可达到培养学生劳动兴趣,树立正确劳动观,掌握一定的农业劳动技能;获得参与研究农业科技、农产品基础知识;发展学生发现农业问题、提出农业问题和分析农村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4];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从而实现科学素养的综合提升。
4. 以“乡土资源”养育乡土情怀
乡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是民族的魂魄,是华夏民族精神寄托之所。乡土社会是以血缘、地缘为基础,以自己人认同为纽带构成的熟人社会。其根源可追溯为祖先文化的崇拜,是对乡土深深的眷恋而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文化的弥散性特征,从内在决定了乡土文化核心的文化价值观――乡土情怀和同根意识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5]。
乡土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可拓宽学生认识家乡的途径,深入了解身边的乡土资源。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利用所掌握的学科知识,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并能在过程中发展自我意识,培养社会规则意识、全面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间接了解家乡淳朴的民风、浓厚的乡土人情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发学生灵魂深处的思考,激发道德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吴俊明.初中化学的育人功能与观念渗透[J].化学教学,2017(2):15
[2][4]张发坤,陈平生,林如翰.基于农场的农业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8):137
关键词: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原则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开篇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提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由此,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本研究认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兼顾
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切实体现学校办学的哲学思想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从课程管理的角度来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改变了过去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时代,赋予了学校一定的课程管理权利。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从学生培养的层面来说是为了补充国家课程的不足,进而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发展。由此,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必须基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切实遵循发展性教育教学理念,在最近发展区内多元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和潜力。因而首要遵循的是《课标》,以作为小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准绳。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属于课程管理三级体系的落脚点,其目的是实现从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材观到课程观的转变,实现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有效运用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实现综合发展。这里所要把握的是教师的课程标准依据,改变只有教学大纲,只有教材现实中语言学意义上的不同文本解读式教学,而走向培养核心准则的多样化选材。因而,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的需要。从当前的发展现实来看,校本课程开发其体现的是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现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从分散教育实践到课程化
事实上,学校教育教学中一直都很重视音乐对学生的教育性作用,除了国家规定的音乐课程之外,还有其他的各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电台、广播、文艺活动等,形成现实性的音乐教学现实,一种更多指向政治权力活动化的音乐教育作用,虽然能够起到培养学生的作用,但实质上是背离音乐教育教学的本真目的,培养学生的基础音乐素养――音乐审美感或者说音乐律动感。反思这样一种现实,就是没有将学校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形成体系。其中,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进一步可以明确认为是“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对学校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进行选择、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过程。”由此,为了推动音乐教育的最大育人目的,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首先实现将分散的教育实践活动做系统性的课程化体系构建,围绕着核心教育目标建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不仅仅将其停留在实践活动层面或者是音乐课程资源选择层面,而应确实按照课程的开发程序实现规范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中学校在评估学生需求、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地方资源等方面也尤为重要。
三、传统与现代的多向交汇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化也是人具有的社会属性,人总是历史地存在的,传统的文化衍生过程是人的复杂性所在。在现代社会教育中,其中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在传承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进行持续发展创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因为传统中具有丰富的营养,能促使我们更好地发展,正如“读史使人明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涵盖内容繁杂,无法做到一一兼顾,而音乐校本课程正起到了补充作用,将其中的部分内容实现课程化体系的开发,从而促使有效学习。传统音乐对现代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流行音乐中有一股中国风的潮流,正是在现代音乐中加入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从而使音乐呈现出新的文化取向。同时,传统音乐要想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存在的土壤,与现代音乐进行有效融合,互相汲取营养,方能找到新的市场环境。因而,在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和关怀传统音乐、民族历史音乐的传承过程中,探讨其与现代音乐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精英化发展与大众化需求的协调
当前的音乐教育实质是以精英化发展为主流,很多课程设置特别是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不是基于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而是为少部分学生服务的,或者是为了音乐而音乐,或者是为了某种活动的需要,抑或是为了显示某种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而进行的教育教学。实质上,任何课程的开设都有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作用,其成效的关键在于是否让人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基础,而非是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的软性冲突焦虑。在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首先应是在弥补国家音乐课程上的不足,过于偏重课程的学科性意味和强烈的音乐知识渗透,忽略了音乐作为人生活需要本能性对美追求的自觉性,从而失去了音乐该有的创造性培养功能。同时,各种为了完成学校或社会赋予的表演性群体练习或组织参与给音乐课程事实上造成了一种技能训练的意味,而失去了本身的音乐味。在多种因素作用下,更致使形成了虚假繁荣下的伪精英化发展路线,而作为培养具有普遍音乐律动感的课程窄化了,非主动功能性需求的精英化发展在音乐的创新发展上也差强人意。所以,从课程管理角度出发,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调节精英化发展与大众化需求之间的协调。其一,国家课程也需要在发展目标上趋向不同天赋需求的学生提供基础音乐平台,由此,在具体的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国家音乐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也提出了要求;其二,正因为每个学生的天赋不同,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能力也不同,所以丰富的音乐课程领域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能够对培养相同能力设计不同的课程内容架构,从而为学生基础音乐素养培养提供可能;其三,对于音乐天赋出众的学生,通过灵活多样的校本课程选修,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从而实现音乐精英人才的发展。
五、注重多元文化音乐的融合
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文化、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所需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卡西尔也说人是符号化的动物,而符号的体现就是文化。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融合、相互尊重的社会,各种文化都应受到应有的适应社会的尊重和有效的传承。音乐作为传承久远的历史文化之一,也是不同文化的重要载体。《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了音乐课程中要体现“理解多元文化”。在现代音乐教育中也较为重视多种音乐文化的融合,强调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学习国外音乐文化等等。甚至从当前的现实来看,我们的音乐教育体系几乎是以西方音乐为主导的,如,钢琴、五线谱、小提琴、吉他等等,而作为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在聚变的社会中越发失去生存的土壤,更别说一些少数民族音乐和“冷”音乐了。可喜的是,在一些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也逐渐重视起民族音乐和地方特色音乐传承,如厦门地区就有学校将闽南地区的童谣、南音等开发为校本课程。然而,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其成长经验中的地方音乐文化显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也忽视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和文化多元交融的可能。因此,如何基于多元文化融合的视角出发,发掘多样性的音乐校本课程资源,从而为学生的经验性成长提供可能。
六、活动化与学科整合的课程模式
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是当前关于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理念。《课标》中提出学校音乐课程要“重视音乐实践”“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鼓励音乐创造”。不管是音乐审美、唱歌、演奏还是其他形式的音乐课程,都强调音乐课程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在活动化课程中让学生培养兴趣、体验音乐情感、掌握音乐感知能力等,同时在活动化的探索中有助于学生培养丰富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具有较大的自,因此课程灵活性较强,从本质上也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活动中学习或者游戏中学习无疑是愉快的,将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要实现活动化的音乐课程体系,可首先根据学生需要和课程标准设计活动式音乐实践活动,目前的各种学生音乐社团、合唱队、管弦乐队等都是基础形式;进而发展到主题式音乐教学活动,有效地初步整理形成主题式课程资源包,为教学提供辅支持;最后再过渡到音乐校本课程化过程中。从综合影响或综合音乐素养培养和多元的学生个性化需求角度来实现逐步音乐课程体系。综合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音乐,加深对音乐的认识,也有助于将音乐情感、知识、技能等应用到其他学科中去。
音乐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仅仅以国家课程标准中的课时安排来进行音乐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在结合学校自身情况下,满足学生个性化音乐学习的需要,不断探索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
参考文献:
[1]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40-42.
[2]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32.
[3]谢燕慧.复旦二附中“中国打击乐”校本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与实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