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材料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浦东新区10个经济相对发达并完成了15岁以上居民健康档案的城市化社区为研究现场,按居委会数的10%抽样,共抽取了26个居委会,其中全部1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样本。
1.2方法
1.2.1主要干预措施本次社区卫生定向服务管理模式的主要干预措施包括:① 建立社区慢性病防治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确定社区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慢性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各种问题;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实施管理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及定期收集资料,评价和调整慢性病管理措施,进行质量控制。② 经培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专业人员对纳入此社区卫生定向服务管理模式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立患者的专病档案,定期跟踪随访,给予针对性较强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行为管理和心身管理,控制慢性病的进一步发展。③ 各居委通过举办社区健康教育讲座,志愿者活动以及专业人员上门随访宣传,发放宣传小册子等方式普及高血压、糖尿病的保健知识,提高健康教育覆盖面,促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
1.2.2评价内容及指标采用同一问卷分别于基线及干预1年后进行随访调查,了解被管理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行为、血压及血糖控制等情况的变化。高血压和糖尿病相关知识均分别设置了10个问题。血压值和血糖值的测定均按统一方案进行。高血压分级以1999年WHO的高血压指南为依据。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标准按上海市心脑血管防治办公室颁布的“高血压病有效控制率标准”进行评估。
1.2.3数据管理与分析全部数据采用SPSS 11.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与分析。率的检验采用χ2检验,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纳入COPC管理模式的26个居委,均位于新区沿江区域,人口190 290人,老年人口比例为18.34%,建立健康档案的人口103 594人,占54.44%。居民所患的主要慢性病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胃炎、心脏病、胆结石、中风等。其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1.97%,糖尿病患病率为1.72%,分列第一和第二位。纳入COPC管理模式的高血压患者共5 630人,糖尿病患者共1 388人。接受COPC模式管理的患者主要是老年人,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女性为主,占总人数的60%;70%是离退休人员,在职人员中以工人、干部比例最高;平均患病8~9年。
2.2干预前、后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变化
2.2.1高血压相关知识干预1年后,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的10个问题的知晓情况明显改善。除“不会发展为肿瘤”、“高血压患者应按医嘱服药”外,其他方面知晓率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1)。
2.2.2糖尿病相关知识干预1年后,糖尿病患者对相关10个问题的知晓情况明显改善。除“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症状”、“糖尿病饮食控制”外,其他各项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2)。
2.3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接受COPC管理模式的高血压患者中,各级高血压(一级、二级、三级)的管理率均达87.0%以上。与同一社区其他未接受COPC模式管理的高血压患者比较,采用COPC管理模式管理1年后各级高血压的控制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3)。
2.4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行为、血压、血糖等指标的变化
接受COPC模式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基线调查时血糖控制理想的只占19.2%,约35%的患者已有并发症。管理前、后患者规则服药比例、轻中度体力活动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定期监测血糖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4)。实行COPC模式管理1年前、后,糖尿病患者体重、臀围、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随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6项指标无明显改变,但收缩压、舒张压及空腹血糖等指标略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5)。
3讨论
COPC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作为家庭医生的工作模式引进的管理经验,其意义是重视公共卫生和社区医疗相结合的以社区为定向的基层医疗,把以个人为单位治疗为目的的基层医疗与以社区为单位重视预防保健的社区医疗相结合的基层医疗工作模式[2]。它比较符合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多元化、多层次防治慢性病的基本要求。
COPC模式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运用的国内文献报道较少,仅见李惠娟等[3]于2000年4月至2001年3月在上钢社区进行了COPC模式的慢性病管理。本研究将COPC管理模式应用到10个社区26个居委的1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干预1年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防病意识和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行为有所改变,高血压规范管理率达到87.3%,显著高于非COPC管理模式的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43.3%)。高血压控制率也高于实施前和非COPC模式管理组(P
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是指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由卫生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慢性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指导等防治活动和健康促进活动[4]。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社区综合防治的理念,组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以签约家庭为单位开展“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卫生服务。目前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在各社区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现成的经验和成熟的工作模式还不是很多。COPC模式应用于社区综合防治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如偏重于患病人群的二、三级预防,对卫生服务团队要求较高,社区协调成本高等, 但本次探索开展COPC模式进行慢性病管理着重于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卫生资源为基础,以社区人群为管理对象的持续性、规范性慢性病管理模式并初步证实了其有效性,仍然可作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探索社区疾病综合防治方法的有效尝试和有益补充,对今后的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首先,开展慢病综合防治,必须进行社区发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创造社区综合防治的支持性环境。在COPC项目实施过程中,以社区为单位,在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帮助协调社区各方面关系,定期组织居民接受健康教育培训,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和干预等有关场所,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运行。
其次,卫生服务团队的综合素质是影响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质量的关键。从COPC模式对慢性病管理团队的要求看,社区全科医生和公卫医生是慢性病患者的直接管理者,他们必须形成工作团队,将个人服务和人群服务结合,临床服务和预防服务结合,共同实施疾病综合防治。因此他们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效果。
同时,开展以志愿者授课的群组慢性病自我管理可以成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中的重要抓手,这样做可充分发挥社区慢性病志愿者的作用,使慢性病患者由被动管理走向主动防治,从而增加病人管理的依从性和提高管理率。
本次研究采用的是前、后自身对照设计,基线及1年后随访时有些指标有较多失访,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次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但本研究样本相对较大,仍能初步证实COPC模式对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4参考文献
[1]Tollman SM. The Pholela Health Centre-the original of community oriented primary health care (COPC). An appreciation of the Work of Sidney and Emily Kark[J].S Afr Med J, 1994, 84 (10) : 653-658.
[2]顾缓,吕繁.全科医学理论与实践[M].第三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86.
[3]李惠娟,刘昊,季正明.社区导向基层医疗模式在慢性病系统管理中实施效果[J].上海预防医学,2002,14(7):317-319.
[4]姜立民.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综合防治模式[J].疾病控制杂志,2003,7(7):341.
关键词:社区;护理能力;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508-01
社区护理是整体现代护理学、预防医学、管理学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新型护理专业。作为护理学科的分去学科已构成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全科的和完整的业务工作,提供连续性,而非片段性的服务,运用现代护理学、预防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减轻伤残,维护和促进社区人群健康,提高社区人群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综合服务[1]。由于其服务模式是灵活方便、连续、收费低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社区广大居民的欢迎和信赖。我院从1999年建立第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建立了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了一支较为壮大的护理队伍。配备有专门的医生和护士,并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目前我院还处于社区服务的发展阶段,专用从事社区护理专业护士较少。我院社区护士大多来自于临床护士,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对社区护理工作不了解,缺乏社区护理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将直接影响到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人群的健康。为此,我院采取了一系列的在职培训制度和定期考核制度,从而提高我院社区护理工作能力,使社区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现将提高我院社区护理能力的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如下:
1 实施方法
1.1 社区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首先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理念的灌输,使护士能充分认识和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工作范围有以人为本的社区护理服务理念,从而更加的扮演社区护士的角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积极、主动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真正的体现护理人文关怀,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
1.2 院前急救技术能力的训练:社区卫生服务同时担任着社区的院前急救任务,护士的应急能力和急救技术水平,它直接影响到社区急重病人转诊前的抢救。为此,我院对每位进入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的护士都进行了为期一到二期的院前急救技术能力的训练。必须达到基础急救操作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服务站工作。以保证社区危重病人及时、有效、先进的护理服务。
1.3 社区卫生服务岗前培训、学习:我院还对社区护士在上岗前,参加上级医院及卫生局举办的社区卫生人员的岗前培训班,并取得社区卫生服务上岗证才能上岗,它包括六为一体的服务。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平台的建立,我院还及进组织社区护士进行专门电脑信息培训,指导正确使用电子处方,下达药方,信息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等,从而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1.4 不断提高全科医学知识和社区护理知识:为了使社区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我院社区护士还应掌握更多的社区服务知识和技能,紧跟医疗、护理发展新趋势。根据每位社区护士的个人知识结构层次,组织相关知识学习,定期举办社区护理知识专题讲座,组织学习新的社区护理和卫生防病知识,一般每月1次,还应定期邀请上级医院的专家亲临指导,听取县医院的成功经验,因为县医院是全县范围内的临床医疗、医学科研和教学中心,要成为全县社区卫生服务的技术后盾和技术指导中心[2]。
1.5 社区护理“三基”训练和考核制度:我院对每位社区护士都建立了个人档案,每年按计划进行培训考核,一般每年2次进行基础理论考核,还每季度1次进入社区全面的实践考核和指导,并组织社区护士进行基础技能训练考核。并将所有学习、考核的结果均记录在个人档案内,作为续聘、评优和晋升的主要依据。我院还积极鼓励符合条件的护士参加专业技术晋升考试,大力提倡好学精神,利用各种形式鼓励大家进行自学,提高专业水平和专业学历,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到目前为止,我院100%社区护士参加高等学校的护理专科和本科学历教育,并且有80%的社区护士已取得了护理大专以上学历。
2 效果评价
我院社区护士通过全面系统的培训、考核。无论是从社区护理服务理念的转变,到社区全科护理知识的掌握,还是从实际技能操作能力到社区独立工作应对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除能独立完成社区卫生服备站的各项日常治疗、护理操作外,还熟练开展了家庭访视、妇幼保健、儿童计划免疫、计算机操作等工作。还特地为一些慢性病人,临终病人提供了特殊照料,使社区居民真正体会到了老有所托的含义。不仅从身体上解决一些社区居民的痛苦,而且从心理上都给广大居民以极大的安慰。真正的把“促进和维护社区居民健康”落实到日常护理工作中,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维护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社区的卫生服务;课题研究;对策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1037-02
当今,全世界在综合国力和经济等领域都存在着很明显的竞争。而这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以及科学技术水平间的竞争。要想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教育以及科研水平的提升。而社区的卫生服务也是民族经济、科技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合理的进行课题研究,通过项目进行实际研究,从而来带动社区的卫生服务整体上的发展,这也将会是现今这段时间发展的重要环节。[1]本文结合了2011年――2012年国家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以及经验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并对课题研究提出了建议,以便正在从事有关工作的同事能参考借鉴,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由于我国社区服务起步较晚,结合目前社区服务中心的现状,需要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的课题研究设计并及时完成,总结归纳各医务人员设计的课题研究。
2 结果
指出各医务人员在设计课题研究时的问题,并针对如何提升医务人员的课题质量和综合素质提出实质性的建议和意见。
3 讨论
3.1 社区服务人员的课题研究原则 ①认知更新的原则:施行“课题研究设计和科研兴卫”的工程项目是当今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最重大的事件[2]。上级领导以及基层干部应扭转以前的传统观念,要树立社区中心不仅能为患者提供卫生服务,也可以进行课题研究的观念;要求社区服务人员勇于实践创新。加强学习和指导能力。②领导重视的原则:政府应该加强对该工程项目的支持和领导,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课题研究建设时政府的重要责任,应当将其纳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张的文明建设的规划中来,作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以及号召大家实施。③专家指导的原则:由于该工程项目具有较高的理论性,所以,需要利用专家进行指导工作,可以是得卫生服务具有很好的创新性以及在科研方面能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可以在课题的研究、设计、评价等各方面进行专业的指导工作和把关,使得课题研究具有更高的可能性和可行性。④协同发展的原则:该工程项目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多部门的重大工程,需要个部门进行合作配合才能实施,例如,科研教育的工作需要高等的医学院校和各地卫生服务中心的协作。卫生服务则需要保险部门、行政部门以及卫生部门等多部门之间的合作。因此,在社区进行多部门之间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设计和科研兴卫”的工程建设工作。[3]
3.2 社区中心卫生服务人员设计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①课题研究可以培养综合素质更强的义务人员:现今的社区医务人员,不只是需要了解和精通生物医学以及心理医学,还应当很好的掌握人文医学、卫生管理学以及社会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义务人员不能只在教室和病房学习知识,也要通过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来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4]②课题研究能提升医务人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完整的课题研究设计首先需要通过现场的调查以及资料的收集,在此过程中,医务人员除了要进行表格调查之外,还应当较多地应用焦点小组的讨论和个案调查。尤其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本人不仅需要事先准备讨论的话题指南,更重要的时要具备作主持人的能力:a、先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氛围,互相信任;b、提出相关建设性问题的能力;c、积极调动小组成员参与到讨论中来,鼓励大家优越发言;d、把握讨论的时间问题和带节奏的能力,经过这么一系列的实践经历,医务人员在社会实践的能力上也将取得长足的进步。③课题研究同时也是有效提升社区的卫生服务整体水平的重要环节:社区的卫生服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由于现在还在起步阶段,因此,运作起来可能会暴露很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医务人员一定要认真的投入其中,不断的研究、归纳、总结,把科研项目先投入到一个点,通过以点带面,为课题研究提供铺平前进的道路。课题研究能有效地提升社区的卫生服务的具体表现在①课题研究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②课题研究能够促进创新意识的激发;③课题研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社区服务中心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同时也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只有社区的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了,人们的看病就医也方便了。因此,如何有效提升社区的卫生服务水平,是现今以及未来几年需要深入探讨研究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林贵,等.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6,(11):49-52
[2] 吴秀云,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及服务对象构成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2,(12):5-6
1“五星级医生”概念的提出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人力开发教育处Boelen博士提出了“五星级医生”(five star doctor)的概念,在医学教育界引起较大反响。该概念反映了医学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大众的需要,亦为医学教育指明了方向,目前已经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接受。所谓“五星级医生”,即指未来医生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
(1)卫生保健提供者(Care Provider):即能根据病人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需要,提供卫生服务;
(2)医疗决策者(Decision Maker):即能从伦理、费用与病人等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和合理选择各种诊疗新技术;
(3)健康教育者(Health Educator):即医生不只是诊疗疾病,更应承担健康教育的任务,主动、有效地增强群体的健康保护意识;
(4)社区领导者(Community Leader):即能参与社区保健决策,平衡与协调个人、社区和社会对卫生保健的需求;
(5)服务管理者(Service Manager):即协同卫生部门及其他社会机构开展卫生保健,真正做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2目前的社会背景和改革的必要性
夏真芳(海南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传统的医学教育观以医学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唯一标准,培养目标及教学方法与2l世纪人才要求不相适应。在培养模式上不注意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强调共性,忽略个性,对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扶持不够。体现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很少有让学生独立思考、开拓思路的时间和机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不相适应,抑制了大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医学生的评价体系不适应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教学管理模式不适应时代需要。
马金凤(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医疗费用猛涨,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首先是资源的浪费,很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顾患者经济上是否能够承受,无节制地滥用医疗资源,开大方、用贵药、让患者做昂贵的检查或检验,这些最直接的负面影响就是造成医药资源的极大浪费。其次是滥用药物,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极易形成耐药菌株, 使得细菌性感染越来越难对付。再者,在当前经济体制转型时期,把医院推向市场,这给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很多人“小病拖,大病抗,重病等着见阎王”。这种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非患者身心的康复行为与现象的泛滥,无疑把这些不良现象与行为推向了极致。这是一种医学价值观的扭曲, 是医学教育的悲哀。
正是在这种现状下,首先第一个直接后果就是百姓对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信任的危机,医患关系中的合作性与和谐性被弱化了,医疗纠纷与诉讼层出不穷。第二个后果,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很多不健康的风气也在盲目滋生,很多人在选择医生这个行业时,不再是所谓的“救死扶伤”,而是盲目追求高昂的经济收益。
谢娟(天津医科大学):
进入2l世纪以来,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营养不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再燃及新发现的传染病等世界疾病流行模式均在我国有所体现,我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软肋”。特别是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的爆发和肆虐,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SARS危机突显了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我国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所表现出的不足和缺陷,特别是医护人员的预防意识欠缺、应急处理不当、疾病人群意识淡漠以及发病早期的高感染率,迫使我们对过去的预防医学教育特别是针对临床医学生开展的教学进行认真的全面的反思。面向21世纪,我们究竟以培养什么样的医学人才为宗旨,才能适应高科技时代和瞬息万变的公共卫生形势呢?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医学正日益变成一个复杂的、依赖器械设备、按患病器官划分的专业性科学。医师所关心的是病人的某个器官的病理过程,即疾病而不是患病的人。临床分科越来越细,技术越来越先进,但医疗的过程被“物化”,整体的预防医学观念被逐步淡化。基于提高临床服务质量的良好愿望和理念,确立适合我国21世纪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如何培养的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王任群(沈阳医学院):
在高等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摆在第一位。近年来,“以人为本”、“医乃仁术”的呼声渐高。在国外,医学被看成是最高尚、最美好的技术;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医乃仁术”是一种人道的技术。随着医学服务模式的变化,也对人才培养模式适应这种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生物、心理和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医疗卫生服务将彻底走出学科和服务高度分化的“象牙塔”,向多样化、社会化、个性化、终身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迈进。我国的医学教育要顺应卫生服务发展的特点以及未来医生应具备的能力,可参照“五星级医生”的要求,培养未来的医生。
3“五星级医生”的特点
周少平(湘南学院):
我们所倡导的“五星级”服务标准是,以医生为首的医疗服务人员,都应当是人们的“健康保护士、健康管理员、健康指导师、健康理财人、健康协调者”,给所有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高水平、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除了治病救人,还要通过自己的宣教和服务,让健康者永葆健康,生命之树常青;使亚健康者重返健康,再铸生命辉煌。同时还要考虑到客户的经济承受能力。可以借鉴汽车4S店的理念为客户提供终身全方位的立体服务。所以作为医生还应该是人们的健康管理员,为每位到访的客户建立永久健康档案,随时与客户联系,如随访征询、提醒提示、资讯传递等,为客户(甚至其亲友)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任何一位负责任的医生,对前来就诊的患者都要全面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除了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外,特别要了解其与体质和健康相关的信息。除病史外还要了解既往病史、婚育史、家族史等。这些费时耗财得到的重要信息,我们医院和医生为什么不能给予记录整理而保管保存呢?近来经常谈到“资源共享”,如此记录保存在案,不但复诊时本医院的首诊医生方便, 同时也为其他接诊医生提供了方便。现代社会中, 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对许多国家人们的死因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像目前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都和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如何保健,如何养生,特别是如何看病等问题,作为医生都要经常不断地给前来求助者以耐心的讲解,所以医生还应该成为人们的健康指导师。
李嗣生(安徽省巢湖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教育必须面向社会。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培养的医师能全面系统地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认识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并能根据病人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需求,提供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
社会的发展要求医师培养必须向广度与深度拓展。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医师具备有创造能力、专业能手的深度,更要求医师具备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基础(包括数、理、化、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外语知识和电脑化情报信息知识)。
“五星级医生”的培养目标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五星级医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广度与深度并重,知识、素质、能力并重,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未来的临床医生,不仅仅要精于医术,同时应胜任服务于个体和群体的,承担集疾病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综合服务的职责。
吴磊(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健康的心理素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合理的认知、良好的情绪和适应的行为。其中交谈是主要形式,而交谈又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必备条件。病人对医生是否满意往往并不根据医生所给予治疗的优劣,而是取决于医生是否具有同情心、良好的服务态度和高尚的医德。良好的沟通可使病人感到受到重视、亲切、有信任感。
许珊丹(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对学生的评价要打破传统的“分数挂帅”做法,将掌握大纲要求的知识水平与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结合起来。一要考试方式多样化,采取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综合评定课程成绩。二可试行自主选择考试,即学有余力者可免修直接参加考试,打破课程结束统一考试模式。三要大力推行非考评价,即通过写专题报告、创新思维测评、撰写学术论文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要使考试测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使教学评价成为创新教育的外在着力点。根据学习态度、思想品德和操行表现对学生综合素质所起的巨大作用,探索一套科学的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指标体系,以正确的导向来指导学生学习和综合发展。新的评价体系不能把“一切量化”当成绝对原则,因为有些方面是不能靠量化来说明的,如学习态度等,尤其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影响尚未彻底消除的情况下,它易引起误导,不利于学生素质评价观念的更新。
马金凤(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02年初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出台了《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包括“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和“批判性思维”7 个领域的60 项反映教育结果的指标,在承认各国家、地区和医学院校自身特殊性的基础上,强调了全球医学教育的核心内容。
目前,我们在总结初级卫生保健的经验和引进全科医学的观念基础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健全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人们基本的卫生服务需求为目标,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高效、经济、方便的基层服务体系。加快培养和建设一支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队伍,这是社区服务持久、深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认为“全科医生”的培养目标就是对“五星级医生”的培养要求的形象化。
向兵(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
要遵循全科医疗的原则,全科医疗是根据初级卫生保健的需求和社区可能利用的卫生资源,开展以个人为主体,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基层医疗服务,是集预防、医疗、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服务,是持续性的、协调性的第一线医疗服务。要遵循面向社区、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原则。
刘婷婕(杭州师范学院):
根据对专家及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一线的医生的访谈结果,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最需要和最缺乏的业务力量是既精通临床又熟悉预防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在“环境与健康”方面,社区临床医生对居室内空气污染感兴趣比例较高;“营养与健康”方面,大部分的调查对象对特殊人群的营养、营养与疾病感兴趣;其他感兴趣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老年保健,尤其是老年人的居家安全、慢性病的三级预防等方面。该结果表明了现代临床医生对预防医学知识的需求。
【关键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
【作 者】孙鲁毅,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D6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6)06-0025-007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国家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城市的经济、教育和医疗等优势,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凸显并开始自由流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增长加快。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流动人口规模是2.2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58%,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为1600多万人,占全国总流动人口的 6.34%,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4.29%。历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从1990年到2000年这十年间,汉族流动人口的年均增加15.61%,略高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4.9%的年均增幅。而从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汉族流动人口的年均增长率6.03%低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年均增长率7.21%。①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在明显提高,而且还有较大的流动空间。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在享受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服务时遇到较多障碍,同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生活的融入性较差,与城市社会生活几乎处于隔离状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快速增加,及其给城市的社会管理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家民委已先后分四批在全国选取28个城市开展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并起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等文件,积极探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措施办法,积累分类指导的经验,对加强和创新民族事务服务与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在学术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李俊清 [1 ]分析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融入困难及其原因,主要表现在经济融入困难、社会融入困难、城市认同困难、公共服务困难、公共文化困难和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的困难五方面。 李吉和、卢时秀[2 ]等研究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建设,通过在浙江、南宁等地开展试点,建议形成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共同作用的服务主体,并将专业社会工作、公共服务机制、法律保障机制等嵌入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鼓舞管理体系内。陈晓娟 [3 ]、刘立祥 [4 ]等研究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模式的创新工作,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作为城市社会管理工作的一部分,针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中存在服务主体单一、服务能力有限、服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城市管理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风俗习惯、和实际需求,采取灵活、有效的服务模式。
根据2015年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据统计,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省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省内流动人口的17.88%,跨省流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跨省流动人口的15.96%,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出地和流入地都位居全国第一位 [5 ]。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最多和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创新南宁“13456” 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对其他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及服务现状
(一)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
1.人口数量多、民族成分多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至2014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29.66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20多万,占总人口的59%左右,壮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超过55%,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居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之首。2012年末,南宁市的登记在注册流动人口达到了131.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超过了四成,高达53万人,其中西北地区流入的少数民族每年就高达3000多人,回族、维吾尔族等流动人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由此,南宁市也成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最多和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量多、民族成分多成了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特点之一。
2.居住分散
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中心下设的10个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站主要依据少数民族流动人群的聚居地区和活动集中区域来选址,分布在全市东、西、南、北、中各个区域。调研组走访了西乡塘区中华中路社区和良庆区大沙田街道银海社区,这两个社区处在不同市区,相距较远。服务站的分布范围反映了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居住分散的特点。
3.受教育程度低
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主要来自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落后地区,其中来自西北地区的占了很大比例。大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受教育程度偏低,多数从事务工和经营本民族特色饮食、手工艺品、土特产等文化水平和科技含量要求较低的行业。总体上看,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来源地、文化水平、就业方式等方面上都呈现出较为落后的特点。
(二)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现状
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结合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针对在实际生活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员遇到的问题,南宁市建立了“13456”民族事务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模式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南宁模式”,与北京牛街模式、上海模式、广东模式、武汉模式并列为中国五大民族事务服务体系。通过对南宁市西乡塘区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中心、西乡塘区中华中路社区和良庆区大沙田街道银海社区的实地走访,我们了解到南宁市主要为来邕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六大服务,分别是:劳动就业服务、文化体育服务、卫生健康服务、法律援助服务、临时困难补助服务以及清真食品服务。
1.劳动就业服务
服务中心利用各辖区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平台,定期更新用工信息,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介绍职业、提供劳动政策咨询、提供房屋商铺租赁信息、协助解决劳动纠纷等。在辖区街道建立创业街,实行统一管理,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商铺、摊位等创业场所,实现其就业。目前,服务中心在南宁市西乡塘区的大同二里、翠堤湾、石巷口、中草药行建立了创业街,优先考虑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入街入市。目前已有上百户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创业街摆摊做生意,其中,中草药行创业街共有少数民族经营户27户,占整个中草药行经营户的51%;翠堤湾创业街共有20户经营户,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经营户占整个经营户的56%,主要经营水果、蔬菜、早餐等。对经营中有困难的经营户,每年还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服务中心在个体工商户中建立了少数民族创业孵化站点,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在创业孵化站里既能解决基本生活费用问题,又能学习到实用技能技术,为今后创业打下基础。此外,服务中心还与辖区内的职业技术学校等相关机构合作,向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无偿或低偿的劳动技能培训以及举办科技知识讲座等,以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职业技能,为他们实现更好的就业打下基础。
2.文化体育服务
服务中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来活跃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业余生活。一是举办专场文艺晚会,中心专程邀请专业艺术团队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献上文艺演出;二是组织专场电影晚会,开展了“情系少数民族――优秀电影进社区”公益放映活动;三是开展读书活动,服务中心利用辖区职工书屋、社区文化室等文化设施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文化服务;四是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免费提供活动场所、体育器械、健身器材等,方便他们进行活动。此外,在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节日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定期开展座谈会、汉(英)语角、讲座等交流活动。文化体育服务丰富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体会到了服务中心的贴心关怀,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的生活,从心理上认同所居住的环境。
3.卫生健康服务
服务中心着眼增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身体素质,开展卫生健康服务。一是开展医疗保健服务,服务中心依托辖区医疗诊所,对少数民族特困流动人员实行免上门服务费、免健康咨询费、免挂号门诊费、每年免费进行一次体检、免费建立个人医疗档案、酌减药费等“五免一减”服务。定期或不定期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免费体检、康检、妇检;二是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生理健康,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通过制作健康宣传板报,邀请专家开展知识讲座,提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等形式宣传和普及健康知识。
4.法律援助服务
服务中心成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法律援助站,协调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免费的政策法规咨询、无偿或低偿的法律援助。该项服务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开展法律普及宣传活动,提高流动人员的守法、用法维权意识;二是提供法律援助活动,通过城区法律援助中心、街道司法所等机构,为遭受不幸的困难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无偿或低偿的法律援助。
5.临时困难援助服务
服务中心以少数民族人员需求为导向,将少数民族弱势群体作为重点服务帮扶对象,帮他们出谋献策,排忧解难,渡过难关。一是开展联系帮扶活动。开展领导干部“联一帮十”结对共建活动,定期联系定期走访,及时帮助解决结队少数民族人员的实际问题和生活困难。二是制作服务联系卡。联系卡上公布有中心服务内容和热线电话号码,使少数民族群众的问题通过便民联系渠道得到及时发现,困难得到及时帮助,忧愁得到及时关心。三是协调解决困难补助。为帮助特困母亲、特困儿童、特困家庭的少数民族流动群众而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帮助特困家庭的子女上学提供困难慰问和补助;为特困家庭成员的死亡提供殡葬费用;协调教育部门,为入学困难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适龄儿童提供受教育机会,对于那些新考入中学、大学的困难少数民族家庭子女,向上级部门争取金额不等的助学救助,以缓解这些家庭的负担。同时,对遭受意外伤害、突发重大疾病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抢救费用垫付,帮助他们及时应对困难和渡过难关。
6.清真食品服务
为了尊重和维护回族、维吾尔族等穆斯林民族流动人员的饮食习惯,服务中心为他们提供清真食品标志牌申请,清真肉类供应点以及清真饮食店铺地点的指导,协调超市采购清真食品等服务。该项服务尊重了穆斯林流动人员的宗教、民族风俗习惯,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三、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南宁市“13456”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具有相当多的优势,在推动南宁市的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在实地调研中我们也发现该体系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体系的更加良好地运转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舆论引导不到位,宣传渠道不广且力度不足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必须置于相互帮助、和睦相处、真诚合作的良好社会舆论引导下。一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虽然十分重视民族工作,但对于做好服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开展仍单靠南宁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推动,未在社会上形成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的舆论引导。调研人群中,69%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13456”服务体系了解不全面。在了解“13456”服务体系的人群中,70%的人是通过社区的工作人员和与他们关系比较亲密的亲人、朋友或同事等得知如何获得服务,只有少数人是通过网络、报刊和宣传单的等途径获知。
(二)服务体制不完善,服务主体能力有限
受多种条件约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的主体部门未能提供良好的服务。第一,服务中心职权不对称,人员短缺。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涵盖了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协调部门包括体制内的社区、街道和学校,体制外的私营业主和社会团体。服务中心所处理的事务均由上级部门决定,其自身没有决策权,这就造成服务中心事务缺乏统筹协调、调度指挥的功能。加之目前服务中心专职人员少,进一步阻碍了服务中心事务处理能力的发挥。第二,社区服务专业性不强,服务能力有限。基层社区除了要完成其本职工作外,还承担了“13456”服务体系中大部分的基层事务。社区的工作人员数量少且受教育水平有限,缺少民族工作的专业能力,语言不通、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了解,都降低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有效性。第三,创业孵化站和民族联谊会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运行机制。由于创业孵化站和民族联谊会缺乏由有效的运行机制,参与服务的民营企业家和少数民族社会团体数量少,提供的志愿服务有限,仅仅依靠这些民营企业家和少数民族志愿团体成员的热情,造成日常的服务和培训活动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第四,少数民族技能培训基地的课程设置不科学。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少数民族同胞的生产经营关系不紧密,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有冲突,培训基地提供的各类培训项目受欢迎程度反差较大,如市场营销和月嫂等培训课程受欢迎的程度很高,法律知识等一些培训课程很少有人参加。
(三)基本公共服务不足,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不足,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开展。一方面,目前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偏少,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据对100名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调查统计,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在就业、子女教育、住房支持和困难补助五个方面,但他们进城后接受的相应服务却远远低于他们的需求(见表3)。另一方面,现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就业方面,服务中心网站和社区所提供的就业和政策信息少且更新慢,也未能搭建好平台,造成企事业单位的劳务需求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劳务供给相脱节。同时,服务中心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所需的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大多流于形式,未真正发挥作用。在卫生服务方面,南宁市未建立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网络,未将流动人口的预防保健工作纳入当地的卫生服务范围。调查者中有45%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公共卫生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传染病预防、妇女儿童免费体检等项目在流动人口中缺失,流动人口到医院看病难、异地报销难等问题加剧,这一系列问题都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活和工作埋下隐患。在生活居住方面,未能有效地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调研发现,几乎所有进城务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没有固定居所。基本公共服务的缺失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存发展带来极大的障碍。
(四)政策法规不健全,服务维权缺少依据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政策法规不健全,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维权行为和服务主体的管理工作缺少依据。由于政策法规定义过于抽象,管理工作缺乏具体的政策依据。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南宁市主要依据2012年出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是对整个广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宏观指导,在具体操作时缺少力度和效度,缺乏配套的政策法规细则,更未涉及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难以解决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的实质性问题。
四、提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水平的建议
南宁市是目前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中,唯一获得国家认可服务模式的民族地区城市。通过调研,我们针对南宁市“13456”服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完善该模式,并向其他民族地区城市进行推广,以便更好地推动民族工作的开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一)加强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通过媒体、网络多种渠道,加强舆论引导,提高社会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关注和服务意识。在社会舆论引导上,通过制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关的访谈类电视节目、建立流动人口服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播放公益广告和发放宣传册等方式,让公众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意义,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时获取服务信息,在全社会营造各民族互相包容、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6 ]在相关行政部门舆论引导上,通过定期的培训班、多种形式的学习、服务模范的宣讲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的宣传工作,加强服务人员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重视。
其次,结合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和需求,加大宣传力度,突出社区在宣传中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不高,主要靠劳动力或手工艺挣钱,进城务工时,一般会分批次、同地域的进行,他们社会资源和交往范围相对有限,其交往对象常限于同一区域内的同乡同民族的人。进入城市,他们比较依赖的就是社区组织及其工作人员。针对这些特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的宣传工作要以社区为切入点,通过社区的网格化管理等模式,及时掌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状况和服务需求,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部分地服务工作能够在社区中得到有效提供。
(二)建立合理分工机制,提高服务主体的服务能力
首先,明确各服务主体的关系和责任,通过多种措施,实现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根据南宁市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对现有工作和人、财、物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和分配,避免出现工作职能的重复叠加或将工作全部积压到社区和服务中心的局面。同时,放宽并加大相关的政策支持,引入非营利组织和市场机制,将政府、市场主体、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个人的力量激发起来,形成一个互动、多样的社会网络组织,更加有效地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服务,实现真正的多元化服务格局。[7 ]
其次,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需求,提高服务的有效性。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服务的项目、开展的培训项目,要适合服务对象的时间、适应服务对象的需求和习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社区等组织可以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初次来登记的时候,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了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真正的需求,并及时进行汇总、进行数据分析,有针对性的为其提供服务,不仅能够更为直接有效,且能够避免资源浪费。
再次,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使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困难在基层得到有效解决。在进行民族工作的时候,社区工作者不仅要注意维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权益,还要协调好社区固定居民和少数民族流动居民之间的关系。日常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也要真正走入少数民族流动人群,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并给予帮助。[8 ]在管理方法上,社区工作者可以动员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流动少数民族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群与社区的融合,提高其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首先,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率。一是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如:建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信息平台,包括报纸、电视、站牌广告、网络等平台,定期向社会辖区劳动力供求变动情况。二是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技能,如:通过提供免费或低价的就业培训服务,增强流动人口的就业能力;成立免费学习普通话的培训机构或学校,扫除语言障碍。三是设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发展资金,鼓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开展创新创业,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其次,提供平等的公共卫生服务。一是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将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小病在社区得到解决。社区也要积极帮助协调卫生部门和医院,解决其看病难问题。二是疾控中心、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流动人口疾病预防控制,在流动人口聚居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效预防重大传染病发生。三是积极主动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提供免费的基本卫生服务,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群的健康水平。
再次,多种渠道改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一是相关管理机构需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居住问题,积极开展对特殊困难人群的救助工作,加强对流动人口常住的宾馆饭店、旅馆、出租房屋等地的管理,改善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二是实行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强化出租房屋居住人口登记和管理制度。依据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辖区私营房主、房屋租赁公司、物业公司等实体的权利和义务,积极配合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
(四)健全政策法规,维护流动人口权益
首先,细化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法规内容。根据服务工作需求,将现有的政策法规具体化,丰富政策法规的内容,健全服务管理办法。流动人口的政策法规,需对服务体系中各服务主体的职权进行限定,将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评价规范化,指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9 ]如对流动人口提供法律援助的政策法规中,具体化不同情况的援助方式、方法、内容、尺度和标准等。
其次,加强维护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执法力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的建设,完善日常巡视检查制度和责任制度,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加大对招收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的企业的监管,依法严厉查处用人单位损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的违法行为。对有拖欠、克扣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工资报酬等不良记录的企业,列入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在市场准入、招投标资格和新开工项目许可等方面进行制约。
再次,健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维权举报投诉制度。认真受理并及时调查处理流动人口举报投诉,积极探索和推广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工会等组织对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监督作用。加强和改进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建立健全基层调解组织,简化流动人口的申诉程序,加快案件审理。对涉及劳动报酬和工伤待遇的要优先审理,并视情况免收、减收或缓收案件仲裁费用。
参考文献:
[1] 李俊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与问题[N].中国科学报,2014-4-1.
[2] 李吉和,卢时秀.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的建构与完善[J].行政科学论坛,2015(4).
[3] 陈晓娟.南宁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
[4] 刘立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模式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2).
[5] 段成荣,肖锐,王伊文.中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形势分析与展望[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
[6] 宋健,何蕾.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困境与探索――基于北京市管理实践的讨论[J].人口与研究,2008(5).
[7] 郭秀云.大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管理模式探析――以上海为例[J].人口学刊,2005(5).
[8] 陶斯文.嵌入与融合: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融入与文化适应[J].特区经济,2012 (5).
[9] 张田甜.民族地区流动人口的管理与权益保障[J].社科纵横,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