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创新意识

大学生创新意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创新意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创新意识

大学生创新意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意识;自我培养;大学生

作者简介:雷鹏,1984年8月,男,陕西合阳县,在读硕士,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袁奕峰,1989年5月,男,陕西富县,在读硕士,西安工业大学思政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一、影响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的影响

创新意识产生的内在因素就是心理因素。也是非智力因素,所以说有积极的心理因素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取得成功的关键,因为内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相反消极的心理因素也会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起到反作用,制约其发展。

创新意识产生的前提就是思想觉悟。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要从思维方式的转变来开始,所以说思维方式是与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思维基础就是具有灵活的,广泛的思维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所熟悉,习惯的思考模式,形成了一种格式化,当应对新事物是总是以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来进行思考,特定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形成了定势,一种思维定势。正如人们所提到的“妨碍人们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二)、外部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就是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的总和,也就是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包含了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就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受到了洗礼后滋生出来的,与此同时,它也就是对复杂的社会环境的一种挑战。复杂的社会环境不光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提供了环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社会的一份子,而家庭的构成就包括每一个大学生,所以说大学生的一举一动影响这这个家庭,家庭进而影响着社会。大部分学生远赴外地进入大学学习,大学生的教育主要已经逐步过渡到以高校和社会,大学似乎渐渐的远离了家庭,但实际上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仍然是和家庭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家庭教育的途径和目标,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都有着正面的或负面的影响。这是不可忽视的。

二、大学生自我培养创新意识的条件

(一)端正学习态度,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许多的大学生都生活没有热情,学习没有动力,“出勤不出力”的消极的状态。也有的学生目的不明确,上学只为了那一纸证书,如今的大学生无论是在精神条件,物质条件,科学研究和实惠环境都有前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然而许多的大学生对人生没有了规划,对生活没有了目标,对知识没有了兴趣,对发明创造没有了兴趣。对他们来说,首先就是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健全自己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心态和习惯。其次,大学生应该努力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陶冶自己的情操。

(二)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创新意识。

对在校大学生应该努力的学习,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就很难激发学习上的兴趣,其次,正确的学习方法,广阔的知识视野对学习兴趣的培养也非常重要。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越扎实,就越能发现和观察问题,越能开阔知识视野。广阔的视野能开拓学习思路,并秀发学习上的兴趣,也是创新意识自我培养的前提条件。在学习方式上,可以选修也可以通过学术讲座,也可以采取学和研相结合的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应该敢问“为什么”敢于打破陈规,向权威质疑,始终保持学习上的浓厚兴趣,不断地激发创造性的求知欲,努力培养自我创新意识。

(三)细致的观察生活,全面捕捉创新灵感

创新意识的形成并非仅仅来源于学习中的专业知识,更多更普遍的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创新基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来源生活却服务与生活。热爱生活,关注生活,仔细的观察身边的每一件事物,观察她发展的规律,对看似平常的自然现象也要常怀好奇。阿基米德在一次洗澡中发现了浮力的原理,鲁班不小心被路边的小草割伤手后发明了锯……。像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这些伟人若不是细致的观察生活,也不会有伟大的发明。来源于现代生活的例子也越来越多,它们都是以各种专利的形式广泛的应用于生活中。

(四)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创新技能

创新不但需要付出艰苦的思想劳作,它也是一种探索、一种尝试,有时还可能献身。对于如今的大学生,当然不是要求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追求创新,而是要立足当前的环境和条件,充分地利用它们,并有效地采用实践和学习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创新意识培养。这种方式,不但可以培养坚韧不拔、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还可以提高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的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信息加工、动手操作和技术运用相互协作的过程,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三、结束语

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还在不断发展创新意识培养相关领域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也处于不断发展和逐步深化的过程之中。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不是一簇而就的,涉及多个复杂的规划,需要全方位的协作与进步共同制定出一个适合人才培养的综合方案。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新意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独立院校 大学生 创新意识 调查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25-02

独立学院是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到市场经济时代、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产物。然而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与其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息息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以及众多研究文献中都有比较统一的认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应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是独立学院的认识,也是一般本科院校甚至部分重点大学以及专科层次的职业学院的认识,这无疑给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独立学院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要注重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正是社会之需求。为了更好地了解独立学院大学生是否具备创新意识,本文开展了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目的

调查广东省独立院校大学生是否了解创新的含义,是否具备创新意识,以及是否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本文将根据调查过程收集的数据以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主要为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本科专业学生,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等其他独立学院学生为次要对象。

(二)资料收集方法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网上填写问卷及派发纸质问卷。

(三)调查方法

共发放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50份,其中印发纸质问卷60份发放于华农珠江等院校,回收50份,占发放问卷的83.3%;网上问卷回收200份,有效收回率100%。纸质问卷回收50份,有效回收率约为83%。其中被调查对象中男生占60%,女生占40%;理工科专业学生占78.4%;其他文、艺体等专业占21.6%;大一至大四年级各分别占23.2%、47.2%、20.8%、8.8%。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主要从创新认识、创新情绪、创新动机与创新准备四个维度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于创新的价值与本质有较理性的认识

在调查学生是否觉得创新在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时,有80%的学生选择“重要”,有16%的学生选择“有点作用,但不重要”,有4%的学生选择“不重要”。而在调查学生是否赞成创新对推动专业领域的学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时,高达92%的学生选择“赞成”,选择“意义不大”与“不赞成”的仅为6.8%与1.2%。在调查学生是否赞成具有创新性的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时,选择“赞成”的占64%,选择“不一定”与“不赞成”的分别占32%与4%。此外,在调查学生是否认为创新可以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时,有82%的学生选择“当然可以”,有16%的学生觉得“问题太深奥”从而“没想过”,仅有2%的学生认为“不可以”。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学生对于创新所体现的个人、学术、社会与国家价值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在调查学生是否赞成在旧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也是创新的一种形式时,有76%的学生选择“赞成”,18%的学生选择“不确定”,6%的学生选择“不赞成”。在调查学生对公认与权威是否曾怀疑(质疑)时,选择“经常”的学生为26.8%,选择“偶尔”的学生有72%,选择“从来没有”的学生为1.2%。当被问到是否赞成当前社会最需要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不是时刻想着创新时,有16%的学生选择“赞成,完成学业就好”,56%的学生选择“完成学业后有余力才能创新”,28%的学生选择“不赞成,创新更重要”。由此可知,学生对创新本质的认识较为全面,已经具有创新的微小意识。但认为创新为独立事物,与学业较难融合,这说明大学生对独立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情绪较正面

对创新情绪的调查采用二分法: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分成6个情绪梯度,能够准确地表达学生对创新的第一感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兴奋”的占66%,选择“愉快”的占24%,选择“与我无关”的占2%,选择“厌烦”的占1.2%,选择“害怕”的占2.8%,选择“不确定”的占4%。在调查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问题的难度越大时候会带给学生更多的乐趣时,选择“能带给我乐趣”的为76%,选择“乐趣不大”的为20%,选择“没有乐趣可言”的为4%。

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创新的情绪大部分倾向于正面,但不能忽视还有2%的“与我无关”、1.2%的“厌烦”以及2.8%的“害怕”这部分群体,因此正确引导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势在必行。

(三)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动机较端正,渴望得到个人提升

在调查学生在实践中好奇心是否为主要动力时,54%的学生选择“是”,42.5%的学生选择“有时会”,3.5%的学生选择“不是”。而学生在被问到是否希望通过学习或工作创造更多增长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时,62%的学生选择“希望,并这样做了”,37%的学生选择“希望,但是没有付诸行动”,仅有1%的学生选择“没有想过”。在调查学生对于实践的回报意愿时,31%的学生认为“是”做了事情一定要有回报,53.5%的学生认为“有时会”需要回报,15.5%的学生认为“不是”做了事情一定要有回报。而在调查学生是否认为如果事情做了别人不知道,那么做得再好也没有意义时,有19.5%的学生选择“是的”,44%选择“有时会”,36.5%选择“不这样认为”。

由上可知,独立学院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获得结果的动机较端正。此外,以上数据也说明,好奇心旺盛而且敢于质疑的大学生有较高的创新潜质,所以对学生进行创新的鼓励、引导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很有必要。

(四)独立学院学生创新准备充足

被问及“是否会在平时作业或工作中,加入您的个人设计或者想法”时,68%的学生“会这样做”,29.2%的学生“有想过,但是没有付诸行动”,只有2.8%的学生“没有想过,作业和工作完成就好”。本次调查中,对小发明、小创作“感兴趣”的学生有76%,“兴趣不大”的学生有20%,“不感兴趣”的学生只有4%。由此可以看出,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较为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有充分条件发展个人兴趣,而且学生对于个人意愿的行为有较高的主观能动性。可见,学生对于创新的准备已经充足。

四、总结与建议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显示独立本科院校学生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但也存在认识片面的问题,导致学生创新意识得不到发展和转化,学生创新能力普遍较低。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

1.增加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渠道。学习知识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传统的课堂教育便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大学课堂只能让学生学习到基础知识。而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建立,需要更有深度的引导。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渠道不能仅仅限于大学课堂,应该拓宽其他的渠道。

2.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创造性思维之父EdwarddeBono特别强调创造性努力和创造性态度。他认为与其奖励创造性的成果,不如奖励创造性努力本身,这会使人对创造力的态度产生改变,更有利于激励其产生创造性成果。然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常把学业成绩放在第一位,校方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常常只是纸上谈兵,导致学生创新意识受到压制。要想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高等学院必须从课程的增设到资源(师资、奖学金等)的增加,全方位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

3.建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它关系着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及方法的有效性。特别是创新意识的提升,意味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与人才培养的理念,在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上有所改革,这就必须要有整套的评价体系作为保证,这样才能保证培养目标的落实。

[ 参 考 文 献 ]

[1] 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

[2] 李林,周震.独立学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4):25-26.

大学生创新意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主体性;创新意识;激励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2-0153-03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总体目标。”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主力军,从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意识已成为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过程中,要坚持以大学生主体性为导向,突出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既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又能正确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

因此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的相关原则,并且建立和完善以大学生主体性为导向的创新意识培养机制,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一、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

认为主体性是人本身的能动性规定,反映出人从自我出发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动性。创新意识是一种精益求精、不安于现状的意识,是一种勇于尝试的开拓精神。主体性和创新意识有内在的一致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确立主体性地位是形成创新意识基础;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增强主体性意识。创新教育中,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高等教育必须尽快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历史重任,认识到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而对于未来国家建设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激发主体性,培养高度的创新意识,为国家的制度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奋斗,才能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2.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是高校教学内在规律的客观要求

高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习与创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其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创新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实现教学相长,从而可以充分体现教学的内在规律与目的。

3.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有利于促进学风建设和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会创造一种积极的学风氛围,引导其他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多出科研成果,从而也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为以后大学生就业增添了砝码。

二、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原则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应试教育。虽然大众已经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制约,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学校只重视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求知精神;忽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重视创新实践活动。针对当前大学生创新意识存在的问题,建立相应的机制、寻求正确的路径已成为当前教育者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建立相应的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机制则必须要遵循科学的创新意识培养原则。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原则对于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育者必须要遵循和灵活掌握这些原则内容。

(一)主体与激励相结合

主体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用各种激励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正强化的信息反馈,激发其创新的兴趣和欲望。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肯定和赞扬,从而对学生的内在需求进行刺激,促使其产生满足需要的欲望和冲动,这样就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的动力,让大学生成为教育过程的主体,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受教育者在进行创新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成果的正确性。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新的想法、观点不会自发地产生,一方面源自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更有赖于社会实践。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要求大学生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相关理论为指导,获取新的经验和知识,并且通过多次反复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在实践中既激发了创新的兴趣,获取了新的认识,又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所得观点和认识的正确性,进而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发展和成熟。

(三)评价与指导相结合

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原则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原则、标准,对大学生创新过程与成果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定,使大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与教育,同时教育者要积极参与整个创新过程,并把评价的结果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认识,从而给大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和新的要求。教育者只有对大学生的创新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并且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指导性建议,才能使大学生了解其自身的长处与不足,才能更有效激发其动力,并且获得更高层次的认识;同时,教育者要与大学生形成有效互动,主动了解并且指导其创新实践活动过程。

三、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机制

形成持续发展的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的长效培养机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国家要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施行新的政策,而且高校要努力探索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实行创新教育。这个机制要求国家和高校共同建立和完善,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有效地培育大学生的自主精神,并以此为导向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传统的应试教育,存在严重的思维标准化的现象,这会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起到阻碍作用。因此要摆脱传统教育的弊端,国家要积极进行改革,营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性创新意识的社会文化环境。

1.转变社会教育理念

当前我国的教育理念亟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从就业教育转向创新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国家教育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指导高校进行有效地改革,树立起既要注重传统理论教育更要重视创新教育的大学生成才模式的新观念。

2.将创新教育融入国民教育

目前,高校的教育体制基本不包含正式的创新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有效整合高校现有的各种创新教育资源,将创新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当中,从体制上保证创新教育的重要地位,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创新教育

高校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力军。高校一方面要认真执行国家教育部门的方针、政策,另一方面也要自主地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寻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法,不断探索和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

1.整合教学资源,转变教学方式

周广礼教授指出:“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考试方法以教学管理进行系统的整合和优化。”首先要实施民主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积极营造学生质疑争辩、自由互动讨论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大学生思维的发散、自主独立人格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从而可以引发“头脑风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其次要引导学生参加知识创新实践活动。对此,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探索灵活多样的课内外的专业实习、技能训练、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新模式,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2.改革课程结构,转变学习方式

教育者应引导大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优化课程体系,重视课程的综合化。各种课程交叉学习,相互渗透,这种课程打破传了统领域局限,其内容都是新颖的、综合性、交叉性的,从而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通过开设逻辑学等思维训练课程,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思维意识的训练,教授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大学生学会逆向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等,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思维基础,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3.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建立专业型的创新教育师资队伍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离不开高素质的创新教育师资队伍。高校要组织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理论培训,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能力;并且高校要认真执行聘任制度,积极引进创新教育方面高素质的教师,使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要求。只有高质量、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要求教师自身具备创新能力,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地创新教育和指导,这样才能有效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三)完善高校评价机制,鼓励自主创新

长期以来,教育者和教育机构惯用整齐划一的内容和固定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把学生的行为引导到标准化和程式化的轨道上来,而很少给学生留出创新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将评价的重心向创新意识倾斜,都应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目标,使评价体系体现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导向和过程。对学生的评价要从考查学生对知识了解和掌握程度方向转移到考查学生综合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强弱、道德素质高低的轨道上来。

在学生评价的内容上,不能只重视学业成绩,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其创新能力的强弱应作为评价内容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将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有效结合,科学严谨地对学生的各项素质进行评价。同时,要将指导与评价有机结合,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创新过程和创新成果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在学生评价的模式上,不仅需要教师的评价,还需要学生积极自主的自我评价。只有对自己的活动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善于分析自己的活动,才能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创新型人才。

(四)建立健全创新意识培养的保障机制与激励机制,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高校应该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完善创新实践活动的保障措施。一方面设立专项大学生创新基金,同时也可以寻求社会资金的投入与赞助;另一方面也要多方面培育创新实践基地。学校要拓宽校外实践渠道,扩展学生的创新实践的空间,企业、公益机构、基层社区、政府部门等,都是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和创新的实践基地。通过高校的保障措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还需要由相应的激励制度来保障,激励机制是推动大学生创新活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创新意识培养的激励机制是建立在相应的评价体系上,对具有创新性的成果进行奖励的制度。高校可以将创新意识培养的激励机制与学分设置、学生评价制度等进行挂钩;对具有创新成果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这些措施都有益于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因此构建学校对学生的全面激励创新机制,是高校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机制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彭远威.主体性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0):162-164.

[2]刘述进,郭延飞.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主体性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3):82.

[3]赵欣.创新意识培养机制的探索[J].教书育人,2000(4):4-6.

[4]谢志远,刘元禄.大学生创业创新精神培养的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1):144-146.

大学生创新意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规划大赛 创新意识 培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一报告精神于高校而言。就是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创新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而由教育部指导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则是在高校中推行创新教育的有益尝试。大赛成功地把行业企业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真实面试、就业实习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参赛选手通过使用大赛职业规划支持系统生成对个人生涯发展十分有参考意义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思考,形成集独创性、个性化、可行性于一体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作品。学生参赛的过程,其实就是接受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

一、举办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双重意义

1.大赛的举办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

“传播普及职业规划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大学生学习掌握职业规划的一般方法,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是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初衷。为了提高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热情而采取的竞赛形式,为了便于学生主动学习生涯规划知识而设立的职业规划支持系统、与之配套的网络技术等,都使大赛相对于高校以往的以第一课堂为主体就业指导形式有了很大的创新。依托互联网为平台,使用先进的测评工具,通过体验式的实践方式,引导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作了~次深刻的思考。大赛的举办在全国高校学生中反响热烈,大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一种新的职业教育方式,作为推动高校就业工作发展的方式之一,大赛无疑是成功的。

2.大赛促进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大赛的又一成功之处,在于促进了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于参赛选手通过职业规划支持系统自动生成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只是一个基于个人职业测评的基本框架。要成为一份可参赛的职业生涯规划书面作品,选手必须对《职业生涯规划书》进行润色加工,通过进行生涯人物访谈、再测评、寻求指导老师意见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更多相关材料来不断对作品进行充实,最终完成人职匹配度较高的、可行性较强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因此,职业规划大赛作品的润色加工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基于原始材料创新的过程。大赛的举办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了可供创造的原材料,推动了国内发展相对滞后的创新教育,促进了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创新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1.创新是大赛的需要,也是适应就业环境的需要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不是以个人魅力、口才和文件编辑技术定胜负的比赛,规划大赛看重的是选手的规划能力或是对职业生涯的驾驭能力。参赛选手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展示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在于其树立了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并具有良好的职业规划意识。职业规划意识体现在作品之中,就是基于个人情况进行分析、职业世界探索而得出的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个人兴趣、性格相近的A与B由于自身所学专业不同,职业目标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工作的目标地区不同,会有差异很大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就是比赛的迷人之处,每位参赛者的职业规划都是独一无二的,无可复制的。

2.以职业规划大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

(1)通过培训加强职业规划指导老师的创新精神

教师是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想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必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通过培训加强指导老师的创新精神可分两步走:首先,是熟悉大赛的基本情况。如流程、测评工具的使用和作品设计的基本常识及当下国内外就业环境、各类职业的前沿信息;其次,培训要引导教师要在职业规划作品的指导过程中贯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观,帮助指导教师树立起利用职业规划大赛提供的原始材料(即对个人和对职业的认知)帮助学生将参赛过程转变为参与创新活动的学习过程,善于在比赛中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2)学生参赛要敢于张扬个性,开拓创新

创新意识呼唤敢于标新立异、改革创新的精神,职业规划大赛给予了大学生良好的发挥平台。来自不同专业教育背景、不同性格特征、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个人的职业生涯作规划,要求的就是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作为参赛选手,必须要深刻领会到大赛的这一特点,善于张扬个性。根据自身特长、专业特点来撰写个人的职业规划书,在上交职业规划作品及展示个人作品的时候突出特点、展现亮点。此外,由于职业规划作品强调可行性,因此参赛选手在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目标及实际情况进行详尽的规划。总之,参赛过程就是同学们“不走寻常路”但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明确指向个人职业目标的创造过程。

大学生创新意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岗位创业者;创新创业意识

实行创新创业教育,是新的时展和现实给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21世纪社会经济越来越需要更多运作灵活的创新企业,也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如何有效对大学生实行创新创业教育,是每个高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中面临诸如创业教育价值取向等瓶颈问题。培养岗位创业者,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新取向,能有效地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内容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达到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企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而达到大力推进高等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一、创新创业教育:时展的必然要求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始于20世纪末。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成为第一所将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引入亚洲的高校。2002年,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正式启动,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这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从自发探索到教育部门引导下的多元探索阶段。

此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2008年教育部通过质量工程项目,又立项建设了30个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区,扩大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范围。2010年,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文)明确指出,“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由高教司、科技司、学生司和就业指导中心联动,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政策支持和创业指导服务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格局。2010年5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要求,大力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教育部成立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至此标志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展开。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拓展就业新视野,确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新理念,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就业素质,将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将会为社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为促进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是时展的新要求。

二、何去何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瓶颈

首先,从观念上,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要培养扶持学生开公司,当老板;也有人觉得大学生创业是个别现象,是学生毕业后的事情,因此在校内开展创业教育的需求与意义都不大。这些认识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只停留在怎么树立学生开公司创业的典型,怎么快速培育开公司的学生老板这样的功利性层面,而看不到其背后的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来开创事业的理性层面。

其次,在实际推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过多局限于创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且往往只针对部分精英学生,而忽视全体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再次,由于受到“第二课堂论”制约,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不可否认,第二课堂的开展对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激发、动手能力的锻炼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如此据此,就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于第二课堂完成的事情,那就不可避免的会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开来。

这样的功利主义价值倾向想将每一位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都培养成为未来的企业家,这是不切实际的。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盲目的创业冲动,把创业过程理想化、简单化。体现在创业项目上就是失败率高、低科技含量、易复制的项目多,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展现学生专业特长的项目少,转化成功率低;表现在创业效果上就是创业与社会实际联系不够密切,为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创新型人才的动力不足。

三、“岗位创业者”: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的新取向

岗位创业是指在岗位工作的同时,利用自身专业技能知识以及所掌握的资源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开创一份新事业。以培养岗位创业者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体系的本质是将创业教育理念与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升全体在校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这一探索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把加强创业教育作为今后10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精神,符合教育部一贯倡导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为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提供了新思路,也能比较有效地解决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局面。

岗位创业者,就是要让每一位大学生在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培育起利用专业知识与技能来开创一份事业的意识与能力。这一份事业,可以是开创一个企业,也可以只是以一个老板的心态在普通的岗位上工作。如果说当老板只是少数大学生才可能选择的人生梦想的话,那么,从事一份职业是所有大学生目前或今后必须面临的现实选择。以不同的心态与投入从事工作,每个人能达到的职业目标与境界也会截然不同。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开展以岗位创业者为导向的实践探索与尝试,既能使一部分有条件进行创业的同学创成业,也能使大部分暂时还没有条件的同学的心中埋下一颗创业的种子。

高校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人才的最重要手段。然而,岗位创业者的培养为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了一条新思路,高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先尝试以就业者的身份融入到企业中,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特长和创新意识,在几年的时间内逐渐进入企业的管理层,进而在企业内部亲自率领团队进行创新和创业。这样的内创业者,往往是企业内部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最佳体现者和实践者,将来还可能是企业重要部门的领导者甚至是最佳CEO(首席执行官)人选,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内创业者的培养,要求高校更加注重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将重点从关注少数人的创业活动转移到针对多数人的创业教育上来,拓宽学生知识面,注重通识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积极处世观,注重培养人的创造价值观,培养复合型的实用创新与创业人才。要使各种专业、各种特长的学生都可以在其中接受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锋.我国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4).

[2]陈耀,等.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J].高教与经济,2009(1).

[3]孙静月.我国高校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4]易玉梅,等.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

[5]关晓辉,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