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与语文有关的校本课程

与语文有关的校本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与语文有关的校本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与语文有关的校本课程

与语文有关的校本课程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今后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种基本取向。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千人一面”的局限,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高中语文课程是极具人文性的课程,各地各学校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语文课程资源,有利于通过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突出自身的特色。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效果。

开发校本课程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计划,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同时,还能激活和丰富语文课堂,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语文校本课程是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使学生热爱语文学科,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的一门课程。它的开发为高中语文课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在前进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不少学校对于开发语文校本课程不够重视,流于形式。很多学校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只是流于形式,重视不够。不少学校领导干脆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制订的目标和内容并不是建立在对本校学生个性需求与本地资源特色的评估上,而是远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没有将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导致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出现了两种不良倾向:一方面,有些教师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却忽视了语文学科领域的学术性;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顾及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术性太强。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科目供不应求,而一些对学生要求较高的科目却无人问津。开发校本课程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门面,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在他们看来,和开发校本课程比起来,高考和竞赛要重要得多。

第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课程意识薄弱,知识技能准备不足。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的主体是广大语文教师,但是多数语文教师更适应以前的角色,即被动地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遵从学科专家编写的教材及教学要求,甘愿当一个“教书匠”。竞赛辅导和高考的压力使多数语文教师从来不想、也不愿意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就意味着要加重工作负担,从中又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他们甚至认为课程开发是国家或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与学校无关。即使与学校有关,也是极少数权威教师的工作职责,与普通教师无关。同时,长期以来,教师只有教学的观念,而没有课程的观念,在教育理论方面,也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既没有从事过开发课程的活动,也很少参加相应的培训。因此,绝大部分语文教师都缺少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素养。

第三,保障机制尚待改进。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目前,带有共性的问题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高中语文教师的数量少、负担重,学校的硬件不足,学校的场地有限,投入的资金有限,教学资源短缺,负责开发课程的教师一方面面临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及升学压力,另一方面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政策扶持,时间、经费、资源准备严重不足,校本课程的开发在重重现实困难面前举步维艰。

以上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势必会影响到所开发的语文校本课程的质量,进而影响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笔者通过参与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认为要取得预期的目的,就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要高度重视,以创新管理体制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校领导要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列入学校重点工作,在内部机制上进行创新,围绕新课程,制定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突出研究主体,挖掘研究潜力,提供支持条件,建立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责任心。学校可以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对老师进行精神及物质奖励,也可以跟教师的职称评定挂钩,逐步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需要。教研的各项活动要有专人负责,时间地点要有保障,教研内容和主题要切合实际。学校和教育行政等部门应注意减轻承担开发校本课程教师过重的负担,给予其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创新管理体制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为其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时间和精力上的保障,积极进行资料建设,尽可能地提供经费支持,努力创造与各层次专家、校际间交流对话的机会。

第二,加强校本教研培训,打造出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学校领导要紧紧抓住学校发展的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存在的不足,使全体教师达成“校荣我荣,学校与教师共同发展”的共识。同时,学校还要丰富校本教研的形式,以校本培训配合校本教研,使负责开发校本课程的每一位教师都按照自身的条件与兴趣在某些方面做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实现由单纯的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同时,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打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环境,切实为教师搭建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让持有不同学术观点的教师畅所欲言,相互激励,破除学科界限,建立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第三,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校本语文课程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多渠道地开设校本课程。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设置相应的活动课程,努力构建一种切实有效的“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环境。同时,在开发语文校本课程中,应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能更好地发挥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以及学校特色建设中的作用,使校本课程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与学生共同成长。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始终具有本校特色,从而满足学生发展的各种需要。

总之,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发展学生潜能、促进教师发展、学校全面发挥社会功能和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径,是广大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争取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与语文有关的校本课程范文第2篇

2003年秋季起,新课程、新教材在甘肃省张掖市五县一区陆续实施和使用,从这一年开始,高台县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始大规模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教师培训和高效课堂的打造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各学校也开始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借鉴优秀学校的成功经验并付诸行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一大批校本教材走进课堂。综合性语文校本课程作为语文校本课程的形态之一,它以语文学科为中心,侧重语文学科,同时又兼顾其他学科,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是多年来开发较多的校本课程形态之一。学校从学生与文化、社会、自然、时展等几个方面,以开发研究学习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站在创建学校特色的角度,着眼学生的兴趣、需要,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逐步实现了学校课程体系的完善和特色发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当然,我们不能被“胜利”遮住眼睛,为了更好地开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不仅要以语文学科为中心,还要覆盖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

叶圣陶提出:“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而这生活中的语文是通行的国家课程所不能提供的。以浓郁地方特色为基础的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其选材贴近生活实际,从而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中使学生融入地方生活发展的历史文化过程之中,对于拓展补充和有效衔接语文校本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针对性、生动性,结合当地实际培养和提高本区域内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我们在开发《北凉古都骆驼城》时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感受河西走廊文化(饮食、 山水、传说、语言等)的博大精深,提高人文素养;(2)掌握初步的探究能力(搜集、整理、归纳、利用网络、实物资源,形成研究成果);(3)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开发过程中,即有研究方法的指导(如何确定研究计划、如何搜集教学资料、如何共享研究成果),其中有骆驼城人物研究(了解对本地的发展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从其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提纲我们可以看出,课程要求学生获取大量河西走廊文化有关的信息。为此,学生必须搜集大量的与河西走廊有关的资料。有的信息的获取很可能需要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个章节都以书面的研究报告作为课程的阶段性总结。《北凉古都骆驼城》校本课程中既包含了大量语文学科的读写,又覆盖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河西走廊文化是历史学科的内容,河西走廊山水则是地理学科的内容。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了丰富的学科知识,还受到了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从而挖掘出民族文化的信息,挖掘出优秀的文化传统美德。

二、以学生能力为依据,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重视实践的价值,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真正的语文能力。而这种能力更适用于未来的社会实践。《北凉古都骆驼城》一书中就有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涉及各学科知识的问题,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才能解决。而在《北凉古都骆驼城》的学习中,学生综合运用了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而且每一阶段资料的收集、整理不是学生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多人共同合作,只有学生之间的细密分工,协调配合,才能写出每个阶段的研究报告,在研究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又会面临一些问题或困难,学生要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学会同伴间的合作。所以,《北凉古都骆驼城》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合作、探索、创新的实践过程;当然,中学生写的报告有些稚嫩;但是,他们却学会了研究的方法。

通过科学探究,自己的研究报告,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探索的欲望,还实现了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需求,大语文的教学观也易于形成,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相结合,共同服务学生发展的功能得到初步体现,有效促进了师生共同进步,且有利于形成内容丰富,结构均衡,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家校配合,以研促教,拓展研究主体

从学生角度来看:一方面,综合语文校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不仅要有各学科的知识,还要有其他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且只有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才能体现出具体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要到校外进行一些调查,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因此,学生自身能力,学校、家长的支持,都将影响课程的学习。

从教师角度看:《北凉古都骆驼城》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河西文化知识,要熟知骆驼城的历史人物、山水等河西文化。教师要知道怎样搜集骆驼城的资料,并会分析且能形成有一定价值的论文。

与语文有关的校本课程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20―0054―01

一、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国学资源开发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新课改建设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校本语文课程的内容建构,应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新课程建设的目标,建构与学生兴趣及爱好相对应的校本课程。在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设置具有课程特色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努力构建一种切实有效的“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环境。但是,工具理性对语文教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国学似乎脱离了中学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的视野。本应该自觉承担国学重任的语文教育,在现代人格建构,优秀文化知识传承,民族情感建构等方面,远远没有到位。也就谈不上系统的“人格对话”、“知识对话”、“情感对话”语文教学环境的建构。所以说,在开发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中,如何发挥语文校本课程国学教育的资源性优势,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色建设的重要意义所在。也是现代社会转型中,民族文化认同的教育途径所在。我校高中语文组在近五年来,一直积极探索和改进校本课程的建设,从课改前开设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导读》、《论语》诵读、《诗经》诵读、《美文欣赏》等课程,到教改后增设的《红楼梦》导读、《唐宋家散文赏析》、《唐宋诗词鉴赏》等课程,无疑不是在努力运用和发挥国学教育的资源优势,以灵活多样的内容和形式让国学资源最大化地为语文学习服务,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自觉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的传承。

(二)从课程资源建构来看,国学教育资源有利于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动态发展建构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国学教育,是极具人文性的课程。从课程资源建构来看,国学资源是语文课程建构最基础的文化元素。所以,从民族文化价值认同的角度出发,语文教学也应成为国学传播的主阵地。鲁迅说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并行的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国学精髓的“仁、义、礼、智、信”是当代中华民族共荣发展之本,这种信念可以使人以健康的心态来适应社会变迁。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任何民族既立足在自己的经济实力里,更立足在自己独有的文化中”。因此,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那种宏大气象和对道德完善的价值追求尤其值得代代相传。在文言文学习中,更应重视《论语》、《庄子》、《老子》、《孟子》、《墨子》、《周易》、《春秋》等先秦元典的学习。因为,文化元典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不断发展的理性产物,也是民族精神所在。所以,反复为学生诠释文化元典,对该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模式、人际关系等会产生久远影响。所以说,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效性与课程资源的拓展是共同生成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国学教育资源有效施教,在初中语文和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所选先秦诸子与历史散文的基础上,选修教材可以进一步对这些先秦元典进行拓宽与挖掘,有利于满足学生对原生性人格成长的需求,对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要求,以及情感内化和归属的诉求。通过研究性学习方式,把国学教育资源作为提高学生参与性学习活动的发展常态。

二、国学资源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中的转化与创造

校本课程建设的创新,来源于课程内涵的文化属性;同时,也是育人的本质要求。国学教育资源是中华民族不竭的思想动力,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将国学资源纳入到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中,也是高中语文学术研究活动永葆生命力之关键。文化的本源是立足于传统,功能是启发和引导后来人的文化自觉性。因此,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学方式来发掘传统、超越传统,其关键在于传统德育资源的生命本质――育人。中国传统的德育思想,虽然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作为一种伦理规范,一经提出,其思想性包含着一般性、普遍性和超时代性。吸取其精华,就是国学资源在语文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中的转化与创造过程。

(一)国学资源在育人功能上的文化自觉性认识

道德价值的直接教学在促进个体道德学习的效率和建构新的道德原型方面具有独到的作用。国学在育人功能上,具有构成道德意识活动先在形式和倾向性的资源特征。它是祖先精神遗存和个体后天经验的凝结。作为心理形式的道德原型,通过先天制约与后天的建构与统一,完成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例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其主体化的价值形象,在中国传统德育资源中,其思想性在育人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道德价值作用。这样的国学教育实例还可以举出很多,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等。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利益关系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社会问题。舶来的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因此如何利用国学资源中关于义利关系的价值判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文化观,其道德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如《论语》中“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然后取”、“君子思义而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等,这些思想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精华的传承,是民族文化自觉与发展的基本社会责任。因此,国学资源传承的正确方式是:将中华民族传统德育及其思想性,看成一个可以超越时代的价值认同的资源有效体。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结合时代特征及审美价值需求,将国学资源的教育功能实现现代转化。提高学生历史文化知识,以及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社会主义新型德育建构,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建设的问题。

(二)选修课程的目标创新,也需要校本课程国学教育资源的补充与丰富

1.国学教育资源有利于加强语文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衔接。国学教育资源融入选修课程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出语文作为母语课程最大的特点,即“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特性。因此,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突出了语文学习与民族文化、现实生活相关联的内容,这一特征在教学环节设置上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小说和戏剧系列目标的学习设置,就是要实现“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2.国学资源在不同文体的系列学习中,有助于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方法的掌握。高中语文课程的选修课,分为五个系列。这是因为不同的文体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学特征。针对不同的文学体裁,指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例如,古典诗歌和古代散文的学习,选修目标要求“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这实际上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国学教育基础,才能完全达到该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因而在教材选择上,可以侧重选择先秦两汉的文章指导学生理解文意,选择诸子散文指导学生诵读与理解,选择唐诗宋词要求学生以背诵鉴赏为主。所以说,国学资源在不同文体的系列学习中,有助于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方法的掌握。《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习方法的重视,依然渗透进选修课程目标之中。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举一反三,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与语文有关的校本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校本课程资源 教师专业发展 自然环境资源 学生家长 主动学习

近年来,我校秉承“发挥地方特色,创建学校品牌”的办学理念,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充分挖掘本校后山自然资源,打造出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像赞花赏花做花系列--《丝袜花》和《十字绣》等校本课程,连续参加了市县镇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得到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学校也先后获得了济南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平阴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县才艺培养三项活动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2011年6月平阴电视台生活广角栏目对我校校本课程开况进行报道。同年12月,济南市教育电视台到我校进行揭牌仪式,著名主持人张宇同孩子们同做丝袜花,还将丝袜花课堂搬上市教育电视台“动感校园”栏目。可以说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一路走来,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迷茫与困惑。

一、学校课程开发的背景与基础

1、资源概况

济南市平阴县博士小学地处黄河岸边的济平干渠旁,俗称平阴县城的北大门,博士小学因其坐落在老博士村而得名,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座落在山腰上),使我们博士小学拥有一座得天独厚的适合学生实践活动的场所——后山。尤其2006年至今,几届学校领导班子都致力于后山基地的打造,现已后山格局已初步形成“南校北园;东菜西果”的布局。南边是校区,北边是园区;园区东边是蔬菜园,西边是果木园,果木园内果木已达近3000株,种类三十余种,经过连续几年几次修缮,现在堰坝整齐美观,道路曲折通幽,既尽力保留自然原始状态,又穿插少许人工雕琢。尤其在春夏季节,后山简直就是一座百花园,桃花、杏花、迎春花争相开放,漫步园内,神清气爽,令人无比舒畅。秋季后山就成了丰收的乐园,核桃、柿子、石榴等果子高挂枝头,让人感到有收获的喜悦和惬意。

2、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六条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为学校校本课程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了法规上的依据。我校在2007年就开始开发校本课程,这也是构建我校校本课程的一个基础。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秀的传统文化,强烈地吸引着博士小学的师生们。使他们产生了愿意走进后山了解后山的的强烈愿望。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的育人目的,学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开拓创新,多次问询学生,征求家长意见,多次和老师们交谈。确立了“学校发展,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开发利用学校自然资源,尝试打造学校特色品牌”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思路。

3、学生需求

学生需求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学生对什么感兴趣,最希望学些什么,校本课程开发就应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在校本课程设置过程中,我们向每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所需,征求家长意见,经过商讨与反复研究,通过这种方法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4、教师特长

校本课程开发,充分考虑教师业务专长问题,发挥教师的专长优势,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我们详细了解老师,了解他们的专长,讲清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所在,鼓励他们大胆尝试,积极探索。

二、学校课程开发的过程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我校实际,结合学生发展需求的调查,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依靠本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开发校本课程。但面对资源丰富的后山,开展什么样的活动?该怎样有效的开展活动?活动如何与国家课程加强关联,这又成了一个个棘手的问题。老师们集思广益,出点子、找路子。精心的研究,激烈的讨论,终于定下了发展的大致轮廓……经过了多少个义务的星期天,失去了多少个繁忙的寒暑假……我们硬是靠着肩挑人抬,靠着掀挖锄刨让荒芜的后山,成就了我们博士小学现如今的风景优美、令人神往的后花园。这样博士小学的孩子们不用出校门就可以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发现美、探索美、创造美。后山——为我们做好“校本课程”,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我们充分的开发后山自然资源,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体系。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的特点和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美在基地”的活动主题,又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兴趣筛选出“认识植物”、“走进叶子的世界”、“花的研究”、“植物的果实”、“草的研究”这五个子课题。学生分年级段参与其中,收获颇丰,乐意无穷。各项分课题的活动开展,让学生们不但认识到了基地内植物的特点,懂得了一些植物的生活习性,还由此懂得了一些和植物有关的科学知识。尤其是2012年4月,凭借外出学习校本课程的先进经验,我们对以往的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方面的思路进行了重新认识和重新整理,制定了《学校校本课程实施纲要》,对以往的活动进行规范、细化。学校研究确定了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总体目标和大致结构。教师根据学生和学校实际情况,确立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评价方法采用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四结合的评价制度。再就是我们对参与学生进行按兴趣分组,成立了学校“绿色社团”,对花、草(包含中草药)、叶子、果以及区内植物的认识等五方面进行研究,开展活动,学生根据兴趣可以申报不同社团,每个社团都有指导教师,每个板块都有自己的活动纲要,暨活动的指导意见。内含各自的课程目标、背景、内容体系、策略、活动评价及时间安排等内容,可操作性强。每个版块下又有不同的点,比如刘化云老师指导的《绚烂多彩的花》板块中,又有季节适宜的樱桃花、海棠花、桃花等点,既独立成单位活动,各点之间又紧密相连,成一个大的“花的欣赏”板块。内容也较为丰富,如涉及“手抄报”、“诗词配画”、“我当后山设计师”、“收获”、“欣赏”、“习作美文”等。这一系列环节下来,同学们收获颇丰。其他版块也是如此。这样我校原来的校本课程《丝袜花》和《十字绣》也找到了出处,就是先赏花,再赞花,最后做花。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探索和实践,我们完善了原有的活动体系,探索了新的模式。我们没有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边实践,边学习,鼓励教师们自设活动内容和方式,并积极寻找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点,围绕主题,认真思考,把握联系,从而围绕一个主题,尽可能地将诸多内容融合其中。比如在“走进叶子世界”板块,学生收集叶子,研究叶子,美化叶子。研究叶子就和科学学科紧密联系,用到科学学科中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国家课程知识。再如语文学科,我教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意图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和秋天的收获,我就联系校本课程中观察秋天的植物和果的研究,让学生很轻松感受到秋天的美丽和秋天的收获,紧接着让学生写出秋天的美,大多学生就以后山资源为原型。这样既把握好了校本课程甚至三级课程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关系,又做好了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力。

三、学校课程开发的实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几年来,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以探索自然为主题校本课程在我们学校发展中已生根发芽,尤其是赏花做花系列中“美丽的丝袜花”和“漂亮的十字绣”已在我们学校开展的有声有色。实效表现在三个层面:

学生层面:在知识技能上,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视野开阔了;在学习方式上,学生主动搜集信息、学习知识的积极性高了;在能力发展上,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课外的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在情感态度上,学生的环境意识、人生态度等也随之逐步树立。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出一批学有特长的学生。

教师层面:在教育观念上,新的课程理念逐步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教学方法上,给教师提供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过程性,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态度的实践空间和时间;在师生关系上,他们成为学习的伙伴,协作的朋友,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浓厚;在自身素质上,教师知识储备、教学技能、专业化水平等都有较大提高。

学校层面: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我校能初步构建起合理的课程体系;促进了我校校本教研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校的特色日渐鲜明。更重要的是,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我们增添了活力,树立了信心,积累了经验。

四、学校课程开发的前景

几年来,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发和利用上,在上级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下,虽一路艰辛,但也一路欢笑。我们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的同时,也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品味。但我们知道,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我们对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方面还只是刚刚起步。所面临的困难也会接踵而来,如何合理安排学生开展校本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由于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展受季节时令的局限性很大,如何拓展思路,能在一年四季中都能开展不同的校本课程?如何能让学生真正喜欢实施的校本课程?如何做到内容丰富、趣味性强?

2.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校本课程相辅相成。如何及时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养?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克服的难题。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不断挖掘新的资源,持续地研究并不断地扩充校本课程内容,让教师在校本研究中专业化得到最大发展。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校本课程形成的沃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不断修改、补充、完善校本课程。下一步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开展研究,在课程开发中不断积累材料,总结经验,使学校充满浓郁的研究氛围,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的探索、实践和反思中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

与语文有关的校本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基地;校本课程;活动化;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6-0069-02

【作者简介】王公月,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江苏徐州,221005)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我校“高中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旨在整合相关学科,为学生创设做中学、学中做的环境,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其人文素养。怎样才能实现学科整合最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呢?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构建活动化校本课程是切实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落实课程宗旨的有效途径。

活动化校本课程与传统的课程有所区别,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活动化校本课程”更有利于学生动手体验、更有利于课程基地物化平台的利用、更有利于“课程基地”核心目标的落实。

一、开设特色活动课程,凸显人文特色课程内涵

“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的经验是:人文精神在历史的长卷中,在学生的生活里,在学科课程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徜徉在历史中,生活在现实里。通过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化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亲近历史、走近社会的平台,有效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从实践的层面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冲击,为人处世的基本“德行”“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的教育比较薄弱,许多应该有的学校活动往往因为要给高考让路而取消了,因此,解决好“学科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成为能否落实“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建设宗旨的关键。

自“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建设至今,徐州三中各学科围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这一要求,开设了许多活动化校本课程,如“徐州民俗”“走近名人”“与父母亲谈话”“礼仪规范”“徐州精神”“数学与生活”“理性思考”“鼎铭民乐课程”等等,这些课程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乃至日常行为,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镜头一:基于学校围墙文化的“徐州民俗文化典故”演讲活动课程

校园的围墙上,分布着一组24幅反映徐州民俗的铜版画,一群学生正围在一幅铜版画前,一名女生正在做着讲解,学生们的行为还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五省通衢”是指哪五省?戏马台有什么故事?“镇河铁牛”有什么作用?钟鼓楼是什么时候兴建的?……这些承载着徐州悠久历史的民俗版画带给学生们一种新奇的同时,也激起了他们心中许多的疑问。于是衍生出了许多与徐州民俗有关的社团组织――“徐州古地理”考察队、“废黄河的过去与未来”研究团、“徐州历史名人”雕塑组、“徐州烙馍”研究社、“徐州精神”传唱团……这些都是自徐州三中成为江苏省“高中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以来高一新生的必修课程,调查、走访、查阅资料等等,也成为学生经常的活动。

镜头二:基于课程基地体验中心、研发中心的课本剧活动课程

每到周末,课程基地体验中心的剧场、研发中心就会成为学生聚集的场所,剧场上有表演者,研发中心有阅读讨论者,诗歌中心有朗诵者……更多的是观看、评价者。这是徐州三中高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

实践证明:活动化校本课程对学生有吸引力。因为这符合学生的表现欲,学生总是希望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做一回导游,讲一讲徐州的典故”,“上台表演一下学习的课文”,“亲自评价一下观感”等等,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活动化校本课程能够让学生经历、体验过程。因为活动化的课程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我组织活动,因此可以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体验、感悟的机会与场所。

活动化校本课程能够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活动化”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操作为特征,需要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做的技能,去解决真实的问题,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能力增长的过程。

活动化校本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由于参与活动化校本课程需要学生研读、选择、准备,对社会现象的评价、分析往往成为学生探究、评判的核心内容,这样的活动无疑将大大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

活动化校本课程能够促进学生的人际关系。“活动化校本课程”不是一个学生能够完成的,需要小组合作、需要班际联系、需要与社会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获得提升,人际关系会趋向和谐。

总之,活动化校本课程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很好地处理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较好地解决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德、智、体、情等各方面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二、学科整合,分段实施,落实校本课程

从人文学科特色课程基地的内涵看,如何处理学科与人文特色的关系,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以活动化校本课程为载体落实基地建设,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因为,活动化校本课程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操作活动,生活问题、认识问题、方法问题等的解决都需要联系运用高中阶段各学科的主干知识。所以,活动化校本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并引导其对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从实践经验看,以往学校开设的许多校本课程,因为学段不分明、随意性强,所以多数如昙花一现,没有生命力。基于课程基地的活动化校本课程,因为其学段分明、指向明确,便于实施和落实。如高一年级以“行为规范”为主线的系列化校本课程,高二年级以“价值判断”为主线的系列化校本课程,高三年级以“素养提升”为主线的系列化校本课程,不仅便于实施,而且还逐步形成一条特色鲜明、多样化的学生自主成长之路。

三、改革教学与评价,充分发挥课程基地的效用

有人说,课程基地建设硬件易,软件难,发挥效用更难。徐州三中近几年的探索证明:基于课程基地的活动化校本课程,由于能够有机地联系学科与校本两类课程,从而更有利于课程基地效用的充分发挥。

在实践过程中,为保证各种课程基地平台利用的最大化,徐州三中采取了两大措施――

一是构建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共享・成长”学科教学模式,鼓励使用各种平台开发适合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教学模型和教学环境,促进学科教学多样化、特色化、个性化。

“共享・成长”学科教学模式是基于人文特色课程基地建设进行的教学研究,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科教学多样化、特色化、高效化。如语文学科把学科教学延伸到“诗社”“朗诵团”“课本剧社”“名著诵读班”等等社团活动之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加大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度,还增加了“基地平台”的利用率,吸引了一些对语文有特殊爱好的学生。又比如学校自己组织的“模拟经济法庭”,把许多不同的学科联系到一起,既探讨实际问题,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二是鼓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定期评测奖励,提升校本课程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