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行业估值方法

医疗行业估值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行业估值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行业估值方法

医疗行业估值方法范文第1篇

王亚伟看好保险、银行、环保三大领域,对于创业板和互联网+,他却持谨慎态度,认为机遇与风险并存,互联网需要深刻理解,不能盲目跟风。王茹远则全力拥抱互联网。

深圳千合资本董事长王亚伟首先表达了自己对保险、银行、环保三大领域的关注,对于创业板和互联网+,他却持谨慎态度,认为机遇与风险并存,互联网需要深刻理解,不能盲目跟风。

王亚伟

看好保险银行环保三大领域

主持人:过去创造了十倍的记录,现在新的牛市过来了,开门见山说说你现在关注哪些行业和哪些领域?

王亚伟:我说三个领域,可能这三个领域都不是那种给大家感觉一定是会十倍的投资机会。投资最重要是一个复合收益率,复溢的力量是比较强大的,如果时间一长自然会获得比较高的收益率。这里比较好的我是看好保险,从保险的深度和密度来讲都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从2014年的情况来看,全年的保费收入是2.02万亿,按照规划到2020年这个数将达到5万亿,未来五年会保持16%以上的增长。还有另一方面来讲,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也在不断拓宽,投资领域在不断拓宽。一方面保费收入在持续增长,领域又在不断拓宽,现在又处在牛市当中,可以判断保险会有比较好的提升,所以保险股是比较看好的。

主持人:确定?

王亚伟:比较确定。第二个比较看好银行,银行的机会来自于估值的提升,现在银行估值太便宜了。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无风险利率的下行,我觉得对于低估值的银行弹性最大,理论上来讲无风险利率下降50%,银行的估值应该提升一倍。第二个方面来讲,中国经济企稳以后,大家对于银行资产的担忧会缓解,在这种情况下也会促使银行股的估值提升。第三方面,现在银行有很多业务,未来比如在业务的分拆或者进入新的领域,有一些突破,也是有利于银行股的估值提升。还有一方面,如果从分红收益率的角度来讲,现在银行也是有吸引力的,现在分红收益率是5%左右,我们知道居民存款现在总额是50万亿,这50万亿放在银行里,无论是定期存款还是活期存款一年只能得到2%的利率。

主持人:银行和保险都是稳定、确定的有投资价值的收益率。

王亚伟:从风险收益比角度来讲比较有吸引力的投资。第三行业是环保行业,环保过去欠帐比较多,投入不足,现在环保是非常受重视的一个行业,未来在这方面会大力投入,我们知道,今年以来增收的燃油税也会投入到环保建设当中,所以环保领域未来的前景非常看好。

主持人:这三个领域前两个给大家的感觉相对确定性比较强,也比较稳定,环保可能弹性稍微会大一些。最近几位嘉宾每个人都没有回避创业板,也没有回避互联网+,但是这两个你都没有提到。

王亚伟:对。

主持人:怎么看创业板,怎么看互联网+?

王亚伟:创业板可以第二个谈吗?

主持人:第二个谈也是一种态度。

王亚伟:如果非要谈的话,每个嘉宾都必须要谈一下创业板的话,我觉得从一个侧面说明创业板热度过热了,现在整个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达到了80 倍,这个估值水平无论放在国内外哪个市场,或者哪个历史时期去考察,都是很高的水平。当然单从一只股票来看,不要说80倍,哪怕有几百倍,甚至不盈利,或者没有收入,但是只要未来的增长空间足够好,都不能说是高估的,但是如果作为一个板块的整体80倍的市盈率,靠几只这样的股票去支撑,是无法长期维持的,毕竟好的股票、达到这个标准的股票是凤毛麟角,可遇不可求的。

主持人:互联网+现在变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似乎比纯粹去年炒作互联网公司还要热,是不是机会也会比较多?

王亚伟:互联网有很多的投资机会,现在有一句话说你没有触网就意味着错过,这种说法有点绝对,因为这么说的话,我觉得体现了一种对于机会的贪婪或者说对于错失机会的一种恐惧,但是如果在这种或者贪婪或者恐惧的心理下去匆忙做投资决策是不明智的。互联网里面是有好的机会,但是从个人投资来讲怎么样把握,要排除这种浮躁的情绪,要静下心来仔细去考察,静下心来多做功课,充分理解互联网行业的特征还有企业的盈利模式,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找品种。比如说大家现在说的互联网+,更多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的结合,有一个能力圈的范围,一个是对互联网理解,第二要对传统行业理解。因为更多的是传统行业为主,互联网是一个工具,只有传统行业有深入的理解,理解这个模式,才可以预判到这个行业引入到互联网以后会带来哪些变化,有哪些突破口,在这个突破口当中找到有竞争优势的公式。

主持人: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范围和对公司的理解去考虑,互联网+的品种是你该炒的还是该投资的?

王亚伟:我觉得最好是投资的。

主持人:最好是投资,不要是带着浮躁的心态去炒。

王亚伟: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王茹远

“互联网投资女王”最看重移动医疗

素有“互联网投资女王”的上海宏流投资公司董事长王茹远相当看好“互联网+”。其中,移动医疗是她最看重的。

主持人:大家也知道,这几年你挖掘出来的比较好的股票,可能都是几倍或者是几十倍的升值,挖掘它们的逻辑是什么?用通俗的话讲,你挖掘牛股是怎么样的逻辑?

王茹远:这个可能就是不同的投资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每个人的方法都不同。我自己,是因为我最早从业的背景就是学互联网,学计算机做互联网出身的。所以我看来的话,应该是两方面最重要。第一个就是说这个公司从事的行业空间是不是足够大,比如说互联网金融,比如说移动医疗服务,大家想一下就知道这是面向一个很大很大的市场,是可以出万亿市值公司的一个领域。

然后第二个角度其实在人,因为互联网很多取决于人,所以包括VC什么的投资公司,可能更注重的是这个带头人,公司的核心灵魂人物,他是不是有远大的报复,是不是持之以恒不偏离你的主业,能踏踏实实的做这一件事情。另外一点,我们A股选个股,大家也可以看到,我们有一些优秀的公司,一些平板股的互联网公司在海外上市,所以A股的上市公司可能有一些在细分领域的一些东西,那么就是说我们还要考虑,这些垂直领域的这些公司,它的业务是不是会被平台公司很容易的把饭碗抢掉。所以从现实角度,其实在细分垂直领域可以选择非常好的龙头公司。

主持人:互联网向各个传统行业的拥抱和改造是一个过程,很多是刚刚露出一个苗头,股价已经飞到天上去了,那这个成长性是盈利水平和股价之间短期的巨大涨幅之间的关系,你怎么去评估。我们现在看了很多知道这个东西好,但是不敢买,这个你敢买,这个就是区别。

王茹远:其实这个跟,比如说当年和当前的市场分析偏好有关,这个是一方面。另外一个是,大家在讨论互联网公司怎么估值的问题,我经常讲,我说这个互联网的估值是按它可能的潜在盈利能力去估值,也许它的盈利不是去年赚的,也不是今年赚得到的,是按照它现在拥有的用户,它的业务模式什么的,可以推算出来它的一年、两年、三年以后是什么盈利水平。它最终市场给的这个估值,可能是结合了它未来两三年潜在的盈利能力等一些考虑。所以如果是真正好的互联网公司,它一定是高成长的,意味着它一定是高估值的,你看它的静态(TE)一定是非常高估值的,甚至就是没办法能够用这个。

主持人:几百倍到几万倍的。

王茹远:对,你没有办法评估它的安全边际。可能在投资消费角度来说,和我们过去的投资理念比如说投消费股相比,这个是一个巨大的颠覆,未来发生的事情就存在不确定性。

医疗行业估值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球资本市场;债券;投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9-0070-01

1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剧烈波动

1.1全球资本市场随着经济波动剧烈起伏,债券市场波动小于股票市场

2005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也经历了“高速增长”、“深幅下跌”和“迅速反弹”三个阶段。美国股市最高较2005年年初上涨了130%,上证综指更是大幅上涨了500%。但随着次贷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各股票市场也应声下挫,从2007年5月到2009年2月美国股市跌幅达53.5%;中国A股跌幅更是达到71%。债券市场波动幅度远远小于股票市场,但在经济危机爆发后,长期债券的波动性也显著上升,波动性几乎增加了1倍。

1.2周期性行业波动大于非周期性行业波动,投资相关行业波动大于消费相关行业波动

在经济危机时期,周期性行业的波动率更是显著大于非周期性行业。观察全球按板块划分的MSCI指数波动情况,能源、原材料、金融和可选消费品等周期性板块波动幅度远远高于其他板块,例如,在2008年10月“次贷危机”突然深化时,能源和原材料板块的30天波动率分别上升到了104%和89%,而必需消费品和医疗板块的波动率最低,分别只有52%和56%。

1.3经济剧烈波动时投资者心理和行为也与经济平稳时迥异

在市场剧烈波动时,投资者更容易显现“羊群效应”和“正反馈效应”等对市场追涨杀跌的非理。例如,在2007年A股大涨时期,A股市场总体估值(PE)也从25.83倍上升到了最高点42.95倍。2008年后随着市场走弱,PE估值也下跌到12.16倍。经济危机会使得投资者更加趋于保守,难以接受高估值高溢价的投资产品。

1.4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市场估值

为应对经济危机而采取的频繁的宏观调控政策,如投资、金融、财政、税收等,对市场估值无不产生重大影响。例如,2010年4月中旬国家出台房地产行业“国十条”调控措施后,房地产行业估值应声下跌,房地产板块的PE值也从2008年平均27.5倍快速下调到2010年预期的13.5倍,下挫50%。

2 三大估值方法在经济剧烈波动下面临严峻的挑战

2.1收益法在经济剧烈波动条件下面临全面的挑战

收益法中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预测周期三个因素实现全面、客观的预测困难重重。对企业未来现金流的预测,通常采用“历史趋势推演”方法。当经济出现剧烈变化,依赖于过去的推演可靠度大为下降,收益模型与因经济剧烈波动引发的经济周期变化产生了脱节,“推演”的基础已面临挑战。对折现率选取时,权益成本的测算中主要涉及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价、系统风险三个参数。在经济剧烈波动下,参数自身已出现剧烈变化,难以进行选择和判断,特别是风险溢价的估算有事前估算和依据预期估算两种方法,对于前者而言,在市场出现大转折时,历史收益率数据已不可信;对于后者而言,管理层或投资者对于预期收益率的判断在经济环境稳定增长期和经济环境剧烈波动时存在着很大差异,甚至是“反差”,数据可能失去使用基础。

2.2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的可用性降低

在巨大经济波动、市场失灵、无法寻求到公允市场或交易时,市场法也就面临严峻考验甚至难以应用。首先,经济剧烈波动下,市场必然大幅的波动,市场价格往往严重偏离企业价值,在相当程度上已失去了可信度。其次,一旦可比对象的市场信息存在缺陷,信息扭曲就会对公允价值计量产生很大影响。

2.3成本法在经济剧烈波动条件下适用性进一步变差

此次经济危机前,美国上市公司的市值与其有形资产的比例通常在4:1左右,即有形资产只占公司整体价值的20%左右。这充分表明了以有形资产的加和作为公司价值的成本法的巨大局限性。在经济剧烈波动下,主要大宗商品的交易价格均出现大幅波动,企业成本的获得本就难以得到合理估计,对于进而引起资产的闲置、收益下降等,资产的经济性贬值和功能性贬值更难以估计。

3 经济剧烈波动下调整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思考

3.1更加关注经济行为

不同的经济行为要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经济行为如引进战略投资者、主动增资扩股、积极合并等,这一类经济行为应当考虑以企业未来长期收益内在价值为根本,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评估中应首选收益法,辅之以市场法(或成本法)。经济行为如产权转让、被增资扩股、被兼并等,经济行为完成后将丧失对企业控股(或实际控制)地位,通过实现企业外在价格最大化,才能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首选市场法,辅之收益法(或成本法)。

3.2选用收益法应关注的问题

(1)灵活确定“可明确预测期”。收益法中通常可明确预测期限为评估基准日后5年左右。在经济剧烈波动下,应根据企业本身收益趋于稳定的条件和外部环境――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两个方面合理确定企业进入稳定收益的时间区段,使其有足够的长度覆盖企业波动、复苏、回归、稳定阶段。

(2)在未来收益预测中应考虑经济周期以及行业和地域特点,以便在宏观经济前景、区域政策环境和行业经济前景发生变化时,对现金流量的这些相关要素能作出必要的调整,获得企业在不同经济状况下,如经济快速复苏、经济缓慢复苏、经济保持低谷等状态的估值水平。

(3)在折现率预测中体现对风险的控制,在计算加权资本成本(WACC)时,可考虑在折现率中合理增加经济波动风险溢价。

(4)慎用“永续模型”,可考虑“收益预测”加“退出倍数法”混合模型。并可考虑搭建滚动的退出倍数模型,对于长期持有的企业进行价值持续评估。

(5)积极利用“敏感性分析”技术,对变化最快、影响最大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判断和说明评估结论的合理性。

3.3选用市场法和成本法应关注的问题

医疗行业估值方法范文第3篇

Abstract: In this paper, real option theory is applied to make investment decision of private equity, we analyze the defects of traditional valuation methods and the o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besides, we construct the option valuation model of binomial tree under risk neutral condition and carry on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the new investment decision model.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实物期权;二叉树期权估值模型

Key words: private equity;real option theory;binomial tree

中图分类号:F83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03-03

0 引言

私募股权投资的对象一般是非上市企业,投资周期长与经营不确定性强是其显著特性,这就对估值方法产生了新的需求。首先,对被投资企业进行估值,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是企业的发展动态,特别是不能简单地把企业过往的业绩作为估值的唯一标准;再次,由于私募股权的投资周期长,就必须要将风险、经营不确定性等因素合理的引入到估值方法中。然而传统的估值方法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价值的动态变化及经营不确定性,因此很难对企业进行准确的估值,而实物期权法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对私募股权投资目标企业做出准确估值。

1 传统估值方法及其局限性

传统估值方法主要有现金流量贴现法(DCF)、相对估值法、资产评估法,其在短期、低风险、较低不确定性情形下能较准确的对目标企业进行估值。但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移动互联飞速发展,使得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及不确定性显著增加,传统估值方法也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了。例如现金流量贴现法(DCF)局限性在于[1]:首先,投资活动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其次,将投资活动视为一次性和静态的思想也显得不合适宜。另一方面Dixit和Pindyck[2]认为DCF法隐含了错误的假设:投资是可逆的(Reversible)、无法递延的,即停止或放弃投资是没有成本的,已经完成的投资可以全部收回或者得到相应的补偿。而事实上,如若投资失败,先前的投资不仅不能全部收回,大部分将会直接转化为沉没成本,因此大部分的投资是不可逆的(Irreversible),而且是可以递延的(Deferrable)。Hayes和Gavin[3]指出使用DCF方法容易低估企业的价值,导致过于短视的投资决策。同样相对估值法、资产评估法也存在着对风险及不确定性难以度量的问题。

从时间坐标来看,传统估值方法大致是从三个不同时段来分析企业资产的。如图1所示,主要分为三个时间段:

显而易见,传统估值方法是站在某一时点上对企业价值进行估算的,是一种静态、刚性的评价方法,忽略了企业的经营柔性、管理弹性和战略性等问题,没有考虑到公司对投资时机的选择,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十分真实、准确地评估企业的价值,进而可能导致私募股权投资的决策出现偏差或错误。

2 私募股权投资中的期权特性

2.1 实物期权含义

实物期权(real options)的概念最初是由Stewart Myers教授197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是金融期权理论在实物(非金融)资产上的扩展,把金融市场的规则引入私募股权投资评估决策中的一种思想(实物期权与金融期权对比,见表1所示),即投资者进行投资时所能拥有的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改变投资行为的一种权利。

实物期权首先考虑了目标企业的发展潜力。即作为后续投资必要前提的初始投资,将不以能立即产生可观的现金收入为目的,先以部分的前期投资建立期权,这样企业就拥有了做后续投资的权利。因此,前期的投资机会可以看作是原始投资加上对企业未来成长潜力的买权。其次考虑了投资的灵活性。如果投资过程中有多种可选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确定性程度将逐渐降低,那么就可以依据市场条件选择比较有利的投资方案[4]。第三考虑了管理柔性。当考虑投资一个项目时,投资者可以对投资时机进行选择,即马上投资、延缓投资或者放弃投资。如果市场状况不明朗,则可等市场明朗后再投资,即延迟期权;如果市场条件没有预期的好,则可放弃投资,缩小项目的投资规模,即收缩期权;如果市场情况良好,则可履行投资的未来支出,扩大投资规模,即扩张期权;如果市场状况相当恶化,则可选择放弃投资,即放弃期权[5]。正是由于实物期权法充分地考虑了目标企业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及战略性,因此更适合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项目投资进行决策评价。

2.2 实物期权理论在私募股权投资中的实用性

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3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共新募集完成349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国大陆),共计募资金额345.06亿美元,同比增长36.3%;在被投资的23个一级行业当中,地产行业最为热门,累计交易105起,热门投资第二梯队主要以新兴产业(生物技术/医疗健康、互联网、清洁技术等)为主,,投资数量均超过40起(按案例数,见图2所示;按投资金额,见图3所示)。

不难看出,2013年私募股权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行业、互联网、电信及增值业务、清洁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这此产业大多属于长期性、战略性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同时私募股权投资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具有不确定性特点,投资者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更改投资决策,即所谓的管理弹性,这使企业投资具有典型的期权特征,因而适于采用实物期权理论进行投资决策分析。

私募股权投资中,由于风险性及不确定性程度比较高,传统的估值方法,越来越难以对目标企业的实际价值作出正确评估。与传统估值理论恰恰相反,实物期权方法认为,未来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越高,则期权价值越大,相应的投资获得的回报也越大。另外实物期权还具有选择权的灵活性、收益的不确定性、标的资产当前价值的波动性等特性,这些特性与私募股权投资非常相似,也符合私募股权投资的特点。实物期权思想逐步被引入到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体现了在不确定条件下价值评估的优势。

Stewart Myes[6]指出一个投资方案所带来的利润,来自于企业当前所拥有的资产(S1),再加上一个对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S2)。即:S=S1+S2。故而在私募股权投资中,目标企业的价值是由DCF法计算的净现值(NPV)与期权价值二者之和组成的,即:目标企业总价值=NPV+期权价值。这时的判断方法为:目标企业总价值>0,投资可行,但不表示马上投资。在私募股权投资过程中,投资机会常常取决于目标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未来发展预示着风险与机会同在。风险越大,期权价值就越大。因为如果项目发展势头良好,行使期权,增加投资,就会提高私募股权投资盈利的可能性;如果项目发展势头不好,放弃期权,就限制了私募股权投资的亏损。

3 私募股权投资中二叉树期权估值模型

该模型假定起始阶段投资项目的价值为V,在每一个时间段内,投资项目的价值可能有两种变化趋势,即以概率p上升到uV或以概率q=1-p下降到dV。这样,在每一期的期末,投资项目的价值只能取两种可能结果中的一个值。在下一阶段,投资项目的可能价值为u2V、udV、d2V。如图4所示,上下两个方向的运动变化列出了可能的路径[7]。

二叉树估值模型主要有两种方法:①动态复制技术。期权定价的核心思想就是动态复制技术,其关键在于找到一个与被评价项目具有共同风险特性的可交易证券,然后将该证券与无风险债券组合,复制出相对应的实物期权收益特征。②风险中性假设。风险中性假设前提是投资者对不确定性持风险中性态度,其核心是出风险中性概率的构造。期权定价属于无套利均衡分析,适合于风险中性假设,许多文献在运用二叉树模型时都采用该方法。动态复制技术与风险中性假设分析的评估结果一致,本文将运用风险中性假设分析对项目投资进行评价。

设定无风险利率为r,初始时刻可投资的额度为I,V0为项目的当前现金流入值,V+是项目成功的期望现金流入价值,V-是项目失败的期望现金流入价值,D是项目的期权价值,Du是项目成功时的期权价值,Dd是项目失败时的期权价值,按照离散模型方法可得:

4 私募股权投资二叉树模型算例分析

我们以一个含有延迟期权的私募股权投资项目为例, 某从事新能源开发的公司于2013年6月初获得私募股权投资机构500万元投资,预计产品投入市场后,每年能产生现金流量220万元(税后),现经过公司市场部门考察、调研,发现该项目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市场对新能源的反应情况,现估计产品未来现金流量波动率为30%。私募股权投资期望回报率为16%,国债利率为5%(3年期),分析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是否投资该项目。

结果表明,由于项目总价值大于0,所以值得对该项目进行投资。又因为马上投资的价值-5.90万元,小于0,所以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应持有该项期权,推迟到第3年再进行投资。

5 结论

实物期权隐含在投资项目中,它充分考虑了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的价值,除了现有现金流价值外,还考虑了经营柔性、战略性以及不确定性带来的价值,因此可以更科学地评估目标企业的整体价值,帮助投资者做出最好的决策,这就是实物期权法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杨春鹏.实物期权及其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Dixit,A.K.and Pindyck, R.S.. The option approach tocapital investment[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5,73:105 -115.

[3]Hayes RH. and Garvin D A. Managing as if Tomorrow Mattered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2, 60: 77-79.

[4]Lucia Santos,Isabel Soares ,Carla Mendes,Paula Ferreira.Real Options versus Traditional Methods to assess Renewable Energy Projects[J].Renewable Energy,2014,68 :588-594.

[5]蔡晓钰,,蔡晓东.房地产投资的实物期权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J].管理工程学报,2006,20:108 -112.

[6]Stewart Myes.公司财务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医疗行业估值方法范文第4篇

历经20多年的发展,中国平安由蛇口的保险公司成长为总资产超过5万亿的金控集团。1988年5月27日,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平安保险公司”成立。1995年10月平安证券成立,中国平安实现保险以外的金融业务的突破。1996年4月中国平安收购中国工商银行珠江三角洲金融信托联合公司,并更名为“平安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平安实现了信托业务的拓展。2005年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于上海成立,2006年7月中国平安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之后更名为平安银行,2011年7月中国平安成为深圳发展银行的控股股东,之后深发展吸收合并原平安银行,并更名为平安银行,建立起了全国性的银行业务布局。2012年中国平安成立陆金所,开始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全面布局。2013年1月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中国平安的金控布局基本完成。

互联网金融推动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化

近年来,中国平安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围绕“医、食、住、行、玩”五大需求,打造“财富管家、健康顾问、生活助手”三大功能,相继推出了陆金所、平安好医生、壹钱包、金融一账通、平安好房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业务。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推动公司收入结构更加多元化。根据2016年半年报,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约407亿元,其中约227亿元来自于保险业务,占比约55%,这一比例较2015年同期下降了约14个百分点;而互联网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由2015年同期亏损转而贡献利润约71亿元,占比达到18%左右,成为一大亮点(图1)。

陆金所致力于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投资理财的金融服务。截至2016年9月末陆金所累计注册用户达2550万人,较2016年年初增长了约39%,2016年前三季度零售端交易量达到10772亿元,同比增长约239%,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平安好医生聚焦健康管理和移动医疗两方面服务。平安好医生在线上提供在线咨询、预约挂号、慢病管理等服务,在线下提供健康到家、送药上门等服务,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圈的生活服务功能,截至2016年9月末平安好医生累计为1.1亿用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日咨询量峰值超过25万,月活跃用户数峰值突破2600万。

壹钱包公司明确以“壹钱包”APP为主体、“积分+支付”共同发展的新战略。2016年前三季度支付及积分业务交易规模达20057亿元,同比增长达107%,累计注册用户6498万,月均活跃用户达620万。

金融一账通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开放式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截至2016年三季度金融一账通已经完成C端和B端的覆盖,在C端方面,一账通为用户提供账户、财富、信用、生活管理四大类用户,用户规模达1.5亿,月活跃客户超2200万,在B端方面,一账通云服务平台已经累计与174家银行及996家非银金融和准金融机构开展合作。

中国平安通过布局陆金所、平安好医生等上述业务,互联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9月末中国平安互联网用户规模约3.37亿,较2014年末增长了约1.4倍,年活跃用户量2.29亿,较2014年末增长了约2.3倍,移动端累计用户量2.22亿,较2014年末增长了约10倍(图2)。

构建以客户迁徙为核心的金融生态圈

以客户迁徙为核心的金融生态圈建设推动中国平安业绩稳健增长。自2004年中国平安H股IPO以来,除2008年外,公司每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几乎都保持在20%以上,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平安凭借金融全牌照的优势,依托逐步完善的综合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布局,以个人客户作为主要对象,构建起了具有较强风险抵抗能力的金融生态圈,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和客户流的协调,在生态圈内,客户在不同业务之间的迁徙及转化成为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平安金融生态圈内的客户迁徙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方面是纵向迁徙,即综合金融公司客户向互联网用户的转化以及互联网用户向综合金融公司客户的转化。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平安互联网用户转化为新增客户人数达到823万,约占同期新增客户量的30%,同时有1339万综合金融公司的客户“触网”转化为线上客户,约占同期新增互联网用户量的14%。

第二方面是M向迁徙,即传统金融公司互联网平台的用户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用户间相互迁徙以及传统金融公司客户间的相互迁徙。2016年上半年,综合金融公司之间迁徙客户760万人次,中国平安集团内各子公司新增客户中有43%来自客户迁徙,其中平安寿险、零售银行成为两大重要的迁徙起点,分别向其他业务板块迁徙客户355万人次和158万人次,而平安产险则成为最大的客户迁徙终点,达到220万人次。

估值方法有待调整 市值仍有上升空间

中国平安的金融生态圈建设大幅提升公司价值。根据惯例,如果企业开展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比如房地产+制造+零售等),那么在各个产业分部估值汇总基础上应进行折价处理,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跨行业多元化经营容易分散公司资源,降低经营效率,催生决策失误。但实践表明,金融机构利用多牌照优势进行混业经营往往会提升自身价值。在台湾等地区的关系型社会中,上市的大型金融机构大多是金融控股集团,金控集团往往能够促进业务协同,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提高客户粘着度,相对单一金融机构享有估值溢价。

2004年中国平安H股IPO时,由于当时中国平安集团的收入大部分由寿险业务所贡献,因此投行对中国平安的估值使用了内含价值估值法。但如今中国平安已今非昔比,2016年上半年保险业务利润贡献占比已经下降至55%,寿险业务利润贡献占比下降至40%以内,传统的内含价值估值法已不大适用于对互联网金控集团进行估值。

据媒体报道,中国平安正在筹备集团旗下陆金所和平安证券的IPO,此前2015年陆金所B轮融资估值达185亿美元,2016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A轮融资估值达30亿美元。如果假设中国平安旗下寿险业务、非寿险综合金融业务(包括银行、证券、信托、租赁等)以及互联网金融业务全都分拆上市,粗略估算,2016年底这些分拆上市的子公司总市值有望达到8500亿元(表2)。

截至2016年12月26日,中国平安A股收盘价35.12元/股,总市值约为6364亿元;中国平安H股收盘价38.4元港元/股,总市值折合成人民币约为6368亿元。相较假设中国平安分拆上市后8500亿元的估值总和,中国平安的市值仍有上升空间。

2016年8月下旬以来,中国平安H股最高涨幅21%,中国平安A股最高涨幅16%,H股最高涨幅要比A股最高涨幅大,其主要原因在于港股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更能理解中国平安金融生态圈的价值,也更能认可假设分拆上市估值法。

医疗行业估值方法范文第5篇

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资本的追逐与离去,则决定着一个行业是繁荣,还是冷清。移动医疗行业,同样如此。投资人如何看待移动医疗行业呢?他们的观点和声音,至关重要。

这里,《中外管理》采访了三位投资人,分别是戈壁创投合伙人徐晨、赛富基金医疗领域L姓合伙人、睿康资本合伙人沙伟,我们来听一听他们对移动医疗行业的独特见解。

观点之一:既是趋势,也是机会

《中外管理》:你对目前的移动医疗行业有什么看法?

徐晨:中国的教育、医疗有区域性差异,移动医疗能很大程度缓解资源缺乏、资源不均或患者超自己需求的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程度加快,移动医疗的慢病管理、远程提醒,包括移动医疗设备,都有较好的应用场景;智能手机覆盖率,网络传输速度,已基本满足主要服务人群要求。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或传统服务的结合是大趋势,移动医疗同样如此。

L:移动医疗平台争抢的是医生的入口和时间,但知名医生的时间,是用互联网传统补贴手段买不动的。因为这些医生在线下,面临的是非常复杂且多面的环境,一个中层以上的医生,要出门诊、管病房、写文章、晋升,要跟药厂和器械厂打交道,还要在学会有一席之地,可能他99%的时间基本都被占据,剩下1%的时间,用多少代价都买不了。因为他要留给家人和自己。永远无法有一种商业模式,能将这些医生叫出来放到移动互联网平台上,但老百姓看病还是喜欢找知名医生看。所以不能用互联网手段彻底改变这个行业的现状。

沙伟:新技术发展很快,像VR、AR都是人类在有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发展的,而现在对数据的处理,数据计算能力的速度、效率,我们对知识本身的理解都在飞快发展。那么随着医疗技术的数据增长,移动医疗会潜藏很多机会。

观点之二:移动医疗模式有想象空间

《中外管理》:目前这些移动医疗的模式,你看好哪些?关注哪些?

L:从模式上谈,有几家挂号平台有一些希望,但希望并不在挂号业务,而是要将支付全都打通。现在有些平台可以做到通过微信挂号、缴费,凭借二维码到医院取号,到了缴费口,刷手机就可以完成支付,并且所有的检查都在这上面呈现。而原来去医院开药要缴费,做检查要缴费,缴费都要排队。但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没有跟医保打通,不过现在个别地区可以试点,因而他们在试着将这个地区的医保打通。如果这一点能够实现,所有支付都通过互联网手段去做,我觉得还是有想象空间的。

沙伟:移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产业结合,能产生哪些新的模式,哪些新的产品?对现有的管理、服务模式能进行哪些改变,能产生哪些推动?这是我们关注的核心。另外,我们最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医疗,而非可穿戴设备以及与运动、睡眠、生理疾病等相关的模式。虽然它们也和医疗挂钩,但是不一定要有病才使用,不是刚需,而这方面的专业含量也相对较低。

徐晨:我认为主要有这几方面:一,围绕大医院和小医院的关系做文章,很多小医院硬件条件并不差,只是缺乏好的医生,如果能将医生资源进行系统性调配,会很大程度缓解医患关系。二,对医院进行进一步信息化,有效地分流,包括给不同人群提供合适的医疗解决方案。举个例子,如果将挂号变成抢号、卖号没有太大意义;但如果将它变成高端服务,比如提供的家庭服务、保险,包含挂号服务,不仅能提高产品价值,也让更多人进入健康管理体系。那么,很多人通过第三方医疗机构进行预诊,通过一些方法使家庭医生进入可以负担成本的家庭,进一步分流医院的流量。三,使新兴一代的人群,能够帮助老一代做更多的自我诊疗和自我诊断,这样能更精准地和医生沟通,缩短医生会诊时间,这是比较有意义的。

观点之三:政策壁垒,不能阻止行业提升

《中外管理》:医疗行业跟国家的政策息息相关,而医疗行业不只涉及医生、医院和患者,还涉及支付方,也就是保险。移动互联网要进军医疗行业,这两方面是无法绕开的。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L:我本身从医院的体系出来。医疗在中国非常封闭,从医到药,监管在所有商业领域最高,市场化程度最低。以互联网手段撬动这个领域,是以卵击石。

移动医疗链条很长,有人做挂号,有人做导医导诊,有人做随访,有人做慢病管理,还有人做医院的工具,但是哪段可以产生变现的方式?现在大家还没看到。关键是为什么付费?你能够给他提供什么来付费?如果变成医疗的支出,各部门都会管,在医院你交的每一分钱都要拿出来,这一点很难规避。你是间接增加医生收入还是直接给医生收入?这个问题也很敏感。

徐晨:从金融行业来看,金融科技或者互联网金融也有很多令人诟病之处。但是,不论是在欧美还是在中国,这肯定是长期的需求,因为移动金融满足了传统金融机构不能满足的,不能服务的一群人以及不能服务的一些产品。移动医疗也是在提供核心医院体系以外的、相对比较零散但要求不低的服务。

我认为支付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反而对移动医疗非常有利。比如:保险公司强烈希望获取用户的数据,移动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数据帮助保险公司做产品。保险产品数据越多,对问题解决就越有效,很多国外的保险公司,有先进设备,保险费用就可以降低。

医保或者国家医改,政策方面的风险是永远存在的,但我们不能将它作为行业发展不起来的理由。我们必须相信所有的系统背后,最后必然是在有序、安全的情况下提升行业的效率,不管你愿不愿意,趋势就在那里。改变需要时间,但不能以现状判断趋势。

沙伟:国家推行多点执业,但如何让医生真正地从公立大医院到民营医院,如何让医生真正地创业?国家的社保,如果全支付,那么能够支付的人群很明显少很多,商业保险正好在中间起到兼容的作用,通过一些精算使更多人享受这样的服务,解决很多支付的问题。但是现在的商业模式,包括医疗商业保险如何真正做起来?这些都是要考量的问题。

现在一些创业公司,在试点性地做很多他们觉得灰色领域的东西。这也是一种探索,可以先做,不要出大问题,再根据经验定制,从而根据行业规则推广。其实,很多行业都在做这样的工作,只是过程中比较慢,规模也不能起来,因而没有一定规模的收入,其他人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但这个过程一旦过去,就会有一些先锋企业出现。而核心在于构建的服务,如果越来越被认可,就有机会获得更大发展,只是这个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观点之四:资本遇冷是正常的

《中外管理》:移动医疗为什么在前两年被资本热捧?而在今年却回归理性?

L:大家总要去试一试,不死一波也不知道水有多深!看看O2O上门洗车,虽然活下来几家,但死的更多。现在有些移动医疗平台,估值很高,但它们能不能变现,需要市场验证。

徐晨:中国整个互联网领域的业务,在2013、2014年达到一个高峰,用户对互联网的接入程度达到较高临界点。中国人口基数大,中国医疗资源现状决定这是高毛利市场,既然移动互联网已经做了电商、O2O,那也可以进入核心领域,比如医疗、金融。

原来互联网创业者缺乏对医疗行业本身的理解,业务模式有缺陷和不足,但当医疗进行移动互联网行业时,产品逻辑、服务逻辑变得更清楚,因而催生了资本相对密集地进入。

2014年,整个市场都偏贵。2015年上半年,不论什么行业都是投资高峰期,投资积极性大,资金量也大。现在不只是移动医疗行业问题,整个移动互联网都是如此。到2015年下半年,市场本身产生了问题,整个市场下降厉害,特别是2015、2016年移动医疗的项目在往下调整,往更加理性化的方向去走。

沙伟:投资的“寒冬”,主要原因在于投资人。一,一些企业的估值高得让投资人望而却步;二,企业要价很高,投资人就会想,你怎么赚钱?就需要更理智地管理风险,如果这时移动医疗企业很难有明确的商业模式,没有真金白银兑现,就没人愿意投资。现在就是这样一个状态。每个行业都有这样的阶段。

观点之五:创业者要提升自我认知

《中外管理》:现在看移动医疗,似乎正处于一个瓶颈期或者说阵痛期,那么创业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调整方向?

沙伟:人最容易以原来的行业想象别人。一开始带着固有的思路,所谓一马平川、不可一世的态度进入这个行业,自然会碰壁。保持学习、思考的态度,才能让自己的认知不断向前。所以,创始人需要保持一个相对保守的心态,降低期望值,更加精准地管理企业的资金链,更加专注地做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有能力活着,走下去。

徐晨:所有行业都一样,后进入者如果跟先入者保持同样的传统模式,是没有太大的意义的,必须有新技术和新模式。因为有人已经拿到不少钱,而且做到一定的规模,如果现在进入,难度就会比较大。从这方面来看,现在这个市场的确不太好做。但移动医疗行业现在并非饱和期,还有待提高,欢迎新进创业者,但新进创业者需要有新技术和新模式。

L:移动医疗如何去探索,不是投资人该替他们想的。投资人付出资本溢价,买的就是创业企业的思路、创新、运营等。

观点之六:所有新兴互联网行业都有共性

《中外管理》: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走向,与其他新兴互联网行业有哪些共性?对其他新兴行业有何启示?

L:移动医疗和新兴互联网行业肯定有共通之处,就是给人们提供方便和高效,提供快乐的经验,从而颠覆以往不快乐、不方便的模式。启示的话,应该还是要尊重行业特点,不能一概用第一批互联网企业那种靠流量、注册量、活跃度等指标来衡量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