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科学校本课程开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
南澳中心小学地处深圳南澳办事处。南澳三面环海,环境优美,但地处偏僻,并且由于市政府限制开发,经济落后,政府及各事业单位人才流失严重,学校教师流失也无可避免,并一度发生 “南澳医生的家属不在南澳就医,南澳的老师小孩不在南澳读书”的情况,只要有能力家庭都希望把小孩送到外面读书。2010年9月,龙岗区教育局指定南澳中心小学参加“深港姊妹学校结对”活动,这给学校拓宽了视野,通过学习香港教育经验的同时,也给南小人尴尬与汗颜,更加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如果香港姊妹学校来南小参观交流,我们给他们看什么,交流什么?2010年底,帮扶南小的龙岗区实验学校领导到校指导,提出要把实验的管乐团带来南小演出,让南小的农村孩子见识一下什么是管乐,就算没有机会学,也要增长一下见识。如果南小人只是深感自身不强,师生永远不会有底气,我们培养的学生永远无法走到深圳教育的前列。
面对此种情况,南小人意识到,学校必须进行改革,特色立校、特色强校、特色兴校成为成为南澳中心小学发展的唯一选择。任何学校特色的形成都需要课程教学来支撑,否则难以建设学校特色。创建特色学校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校本课程开发则是以“个性化”为核心,关注差异,这完全符合建设特色学校的要求。2010年,南澳中心小学开始进行“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的研究,围绕“浸润海洋文化,先学做人后学艺”办学理念,依托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特色得以彰显和持续发展;经过6年磨砺,终于打造出市民称赞的身边好学校,培养出有特长、有个性、有担当的南小好学生。
我们理解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它既可以是学校对国家的预留课程空间进行开发的过程,也可以是学校“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过程,这使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学校成为可能。我们理解的特色学校是指,学校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引下,结合本校的办学理念,从实际出发,经过较长时间的办学实践,所形成的具有稳定性、整体性、独特性和成功性的学校文化,并被全校师生员工认同和内化,被社会公认的成功学校。
校本课程开发体系
南小的校本课程开发,围绕”浸润海洋文化、先学做人后学艺“的办学理念,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步建立社团课程菜单。2010年9月起,依托本土资源和学校现状,利用学校教师力量,引进有特长的社会人士,开设音乐类(吉他、葫芦丝、古筝、合唱、舞蹈)及学科类的学生社团,供学生选择,初步搭建起课程菜单。通过更新教师观念,让家长感受学校课程变化,感受学生对学校的喜爱,使教与学相融共进。
第二阶段: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南小人意识到,单靠单一少量社团活动,活动时间偏少,难于形成特色项目,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教育现实。2011年9月起,学校开始尝试国家课程校本化,全校开设“国学养正”课程,利用每周一节思品课,在一至六年级分别开设《弟子规》《三字经》《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增广贤文》《论语》等课程,每个年级使用《习惯养成教育实验教材》,让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使学生逐渐走向自治与自律的自我管理状态中。一年级音乐课开设识读乐谱;二年级音乐课开设竖笛教学;三至五年级实行音乐特长班模式,管乐班、舞蹈班、合唱班、葫芦丝班、竹笛班相继成立;一至三年级开设形体普及课,一年级每周两节跆拳道普及课;二年级每周两节网球普及课;三至六年级体育课实施分项教学,每周拿出两节体育课。学校还开设校园高尔夫、网球、跆拳道、跳绳、足球、篮球、形体等项目供学生选课,学生由此走到省、市大赛的舞台,参与区、办事处、社区各级各类文艺汇演,参加深圳市电视台歌曲录制,走进深圳音乐厅公益演出舞台。学校网球、高尔夫、跆拳道、帆船、跳绳被市文体旅游局、市教育局确定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被确定全区唯一“青少年素质教育示范基地”学校。学校艺术体育特色教学得到了市教育行政部门、周边学校及家长与社会的高度认可。学生自信了,家长们踊跃报名参加义工,期待与孩子共成长。
第三阶段:确立“容融教育”课程体系。经过多年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探索,南小人意识到,学校虽然进行多方位的校本课程开发,但是课程开发较为凌乱,不成体系。2015年,根据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南小人精心设计了“四类五域”的课程结构。四类分别是:德育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四类课程的构建,搭建起了课程模型结构的主干。
第一类:德育课程体系。以“做人教育”为基础,以“习惯养成”“责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德育课程体系,使得课程表上仅有的几节德育课程,实际延伸到学校的每个角落,教学时空得到了延展,形成了立体的、全方位的、富有实效的德育网络。
第二类:学科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艺体课程为突破口,实施“9+1”学分工程,构建南澳中心新型学科课程体系。学科课程主要是指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对此,学校一方面以课堂为主阵地,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另一方面以艺术、体育课程为突破口,探索国家课程特色化、学校化。
第三类:活动课程体系。以校本研究为依托,以社团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构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南澳中心活动课程体系。学校将活动课程分成了普及类与社团类,普及类又分全校普及类与年级普及类。通过普及类课程,每名学生都能在小学毕业阶段轻松完成国家艺体课程“2+1”的要求。
第四类:隐性课程体系。以文化建设为根本,立足校园,辐射家庭和社区,构建富有海洋文化气息,有容有韧的南澳中心隐性课程体系(表一)。
在构建“容融课程”四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感觉到学科门类庞杂、繁多、各自为政的问题比较严重。随即,我们以整体发展为思路,尝试将四类课程融合为五大领域,五大领域分别是: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运动健康、艺术素养、社会交往。在课程“四类五域”模型结构逐步构建过程中,南小人进一步确定了科学的课程内容与目标定位。
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好的评价能够促进校本课程不断完善。2015年开始,南澳中心小学开始统一对所有校本课程制定评价体系,从课程方案、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业三个方面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评价。
教师开发课程方案的评价 教师课程方案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材与教案(表二)。
教师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 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表三)。
学生学业的评价 学生学业评价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做出评价,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调查、测验、学习成果展示等。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计为学时学分(C)。出勤率低于60%无学分,超过90%,计满分。该项目占学业总成绩20%;
(2)课业完成情况评价,计为课业学分(P)。占学业总成绩的40%。包括平时上课听讲、学习态度、作业的完成情况;
(3)课程结业成绩。计为成绩学分(K)。占学业总成绩的40%。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C+P+K ;
(4)最后按A、B、C、D分四个等级。
校本课程开发效果
学生个性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张扬 德育、艺术、体育等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进程,使得学生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发展需要得到满足。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更多考虑的是学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课程是为学生的需要而开设,如同是把课程放在了开放式的货架上,学生可以自由挑选,一方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潜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特长,乃至促进整个个性的发展。
教师专业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发展 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专业的变革与发展。首先,教师的课程意识得到提升。在思维碰撞中,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开始从被动的拘泥、从属于教材,转变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主动去开发、寻找课程资源。可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构筑起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
更重要的是教育行为的转变。一方面,南小人为适应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努力参与课题研究、探索教育规律、反思完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教师之间的交流多了、合作多了,教师在合作中逐步成长起来。同时,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个开发与研究相结合的过程,激发和鼓舞教师强化学习,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完善和提升自己,以适应校本课程的要求,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构建校本德育课程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首先,预成性与生成性相结合。在实际教育环境中,教育过程中会产生生成性课程,这类课程是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虽然其具有非预期性,但是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是课程实践性质及创新取向的直接体现,对实现课程目标可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校本德育课程而言,其虽然具有生成性特质,但是其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必须以稳定的课程体系为基本框架。其次,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构建校本德育课程要在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关注学生个体个性的发展,适时引导,将个性化的创新、特立独行的探索发扬光大,课程既要包括共性的学习内容,又有个性化的指导内容。最后,单一性与多元性相结合。校本德育课程建设过程中,除了要根据年级、单项内容的特点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但是更要基于不同的角度、多个切入点将多元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单一性与多元性的有机结合,使得课程体系更加“立体”。
二、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一)建设生活德育课程
将品德教育融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帮助其在生活中树立道德意识,提高自身的品德行为,因此建设生活化的德育课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包括两个层面,即规则层面与问题层面。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设计要尽量避免盲目性、随意性的误区,不能在缺乏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学校、老师的主观意识任意设计,而是要根据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开设稳定的项目内容,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稳定的课程体系。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其德育更多的是规则化的道德教育,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建设符合公德及私德的课程内容,需要注意,课程内容仅限于规则层面,无需上升到原则层面或是理想层面。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注重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融入课程中来,使学生通过学习将其实践体验内化为道德认知及道德行为,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形成稳固的道德行为。问题层面的道德课程内容要充分考虑每个学校道德教育的实际情况。将现实中的道德教育现象作为问题层面的德育课程,可以大大提高校本德育课程的生动性、鲜活性。
(二)加强学科渗透的开发
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除了传授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外,还要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将学科知识通过德育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好的体现出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的有机统一,因此在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学科渗透,将学科教育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不仅接受知识,还通过潜移默化吸纳更多的道德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其中美育是实施道德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德良教育中有意识的将德育工作融入少儿美术活动中可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美术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美的事物,进一步创造美的形象,使其在情感上、思想上获得美的熏陶,对其思想品德形成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学习美术的学生对艺术的敏感度更高,对于美学文化更加热爱,并且学习美术的孩子更有耐心,也更易坚持,由此可见,美学教育对学生意志、品格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模式
首先要突出发展性评价。小学校本德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与习惯养成,学生的发展是动态性的、发展性的,相应的,德育教育的效果评价也要突出发展性原则,对学生参与课程实施的情况、形成的体验与感悟等进行重点评价,将其个人的情感取向、思维品质、德性品质的变化与发展作为侧重点,引导其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培养其道德意识,提升其道德素质。其次,侧重多个评价维度,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德育校本课程的形式主要包括活动课程、实践课程、隐性课程等,其最大的教育价值在于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因此课程评价也要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重点,不能一味的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层面,科学、有效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行为与习惯、情感与态度、思想与精神的变化情况。最后,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针对校本德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其评价主体不能局限于老师,而是要将学生、家长、社区、学校管理人员等均作为评价主体,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以便于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发展做出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老师要有意识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及学生间的互相评价,自我评价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学生间互评的目的则是互相指正对方的优点与不足,与其他同学互相取长补短。
三、结语
论文摘要: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今后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一种基本取向。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千人一面”的局限,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高中语文课程是极具人文性的课程,各地各学校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语文课程资源,有利于通过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突出自身的特色。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效果。
开发校本课程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计划,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同时,还能激活和丰富语文课堂,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展个性的广阔空间。语文校本课程是以语文知识为载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使学生热爱语文学科,并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的一门课程。它的开发为高中语文课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在前进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不少学校对于开发语文校本课程不够重视,流于形式。很多学校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但实际上很多学校只是流于形式,重视不够。不少学校领导干脆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制订的目标和内容并不是建立在对本校学生个性需求与本地资源特色的评估上,而是远离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本质,没有将校本课程开发落到实处,导致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出现了两种不良倾向:一方面,有些教师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却忽视了语文学科领域的学术性;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而不顾及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术性太强。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科目供不应求,而一些对学生要求较高的科目却无人问津。开发校本课程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门面,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在他们看来,和开发校本课程比起来,高考和竞赛要重要得多。
第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课程意识薄弱,知识技能准备不足。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的主体是广大语文教师,但是多数语文教师更适应以前的角色,即被动地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遵从学科专家编写的教材及教学要求,甘愿当一个“教书匠”。竞赛辅导和高考的压力使多数语文教师从来不想、也不愿意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就意味着要加重工作负担,从中又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他们甚至认为课程开发是国家或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与学校无关。即使与学校有关,也是极少数权威教师的工作职责,与普通教师无关。同时,长期以来,教师只有教学的观念,而没有课程的观念,在教育理论方面,也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既没有从事过开发课程的活动,也很少参加相应的培训。因此,绝大部分语文教师都缺少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素养。
第三,保障机制尚待改进。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保障。目前,带有共性的问题是对于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高中语文教师的数量少、负担重,学校的硬件不足,学校的场地有限,投入的资金有限,教学资源短缺,负责开发课程的教师一方面面临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及升学压力,另一方面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政策扶持,时间、经费、资源准备严重不足,校本课程的开发在重重现实困难面前举步维艰。
以上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势必会影响到所开发的语文校本课程的质量,进而影响开发语文校本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笔者通过参与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认为要取得预期的目的,就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要高度重视,以创新管理体制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校领导要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列入学校重点工作,在内部机制上进行创新,围绕新课程,制定开发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突出研究主体,挖掘研究潜力,提供支持条件,建立激励机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增强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责任心。学校可以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对老师进行精神及物质奖励,也可以跟教师的职称评定挂钩,逐步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部需要。教研的各项活动要有专人负责,时间地点要有保障,教研内容和主题要切合实际。学校和教育行政等部门应注意减轻承担开发校本课程教师过重的负担,给予其更多的人文关怀,以创新管理体制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发。为其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时间和精力上的保障,积极进行资料建设,尽可能地提供经费支持,努力创造与各层次专家、校际间交流对话的机会。
第二,加强校本教研培训,打造出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学校领导要紧紧抓住学校发展的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分析学校发展的优势、存在的不足,使全体教师达成“校荣我荣,学校与教师共同发展”的共识。同时,学校还要丰富校本教研的形式,以校本培训配合校本教研,使负责开发校本课程的每一位教师都按照自身的条件与兴趣在某些方面做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实现由单纯的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同时,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文化氛围,打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环境,切实为教师搭建充分发挥作用的平台,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让持有不同学术观点的教师畅所欲言,相互激励,破除学科界限,建立真正的学习型组织。
第三,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校本语文课程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多渠道地开设校本课程。在听、说、读、写各方面都设置相应的活动课程,努力构建一种切实有效的“大语文观”语文学习环境。同时,在开发语文校本课程中,应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样能更好地发挥语文校本课程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以及学校特色建设中的作用,使校本课程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与学生共同成长。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始终具有本校特色,从而满足学生发展的各种需要。
总之,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发展学生潜能、促进教师发展、学校全面发挥社会功能和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途径,是广大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争取开发出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就目前我国教育而言,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方向正在从原先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课程模式转变。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指的是学校根据本校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一、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校本课程开发受学校、地域、文化及经济环境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地方性,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途径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存在普遍性和共性。校本课程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升华,是课程改革追寻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但在开发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一)国家课程的设置影响了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新课改中,国家课程的设置在逐步完善过程中,本着科本位思想,就本学科又增加了许多课外延伸的知识,占用了很多课余时间,压缩了校本课程的质量,这无疑加剧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难度。
(二)教师课程观念陈旧制约了校本课程开发
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仍习惯于执行指令性的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开发从意识上没有足够的重视程度,从行动上不能很好地落实校本课程,很多学校与教师仍局限于为完成任务而完成的状态,对校本课程的真正含义与意义所在知之甚少。
(三)学生的需求被忽视
校本课程的开发属于课程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是自下而上的构建,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的落实。这种构建过程旨在尊重每个个体的需求和选择,然而现实中,学校往往为“开发”而“开发”,以老师的特长或社会的舆论导向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内容,不能完全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以领导或教师的个人意志为主,既失去开发校本课程的意义,又严重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
(四) 地方与社会支持力度薄弱
校本课程开发常常与地方或社会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地方与社会支持力度相对较为薄弱。很多学校的资源比较有限,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校本课程的发展。
(五)校本课程开发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改进的过程,所以,课程评价获得的信息可以成为下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决策基础。然而,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处在起步阶段,学校无法对开发的校本课程的方案、内容、效果等进行科学地评价,因此存在评价过程不严密、评价结果真实性差等问题。很难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一盘散沙,造成课程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改进措施
(一)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需求分析
校本课程开发应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对象是学生需求、学校需求、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首先,尊重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才能真正实现校本课程的意义,满足学生的心理和知识双重要求,高质量地实施校本课程;其次,学校、地区和社会是实施校本课程的主体,满足这三者的需求,才能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让校本课程行之有效。
(二) 提高教师的教学课程观
只有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一线教师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深刻理解国家课程改革意图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增强自身的课程意识,更好地落实校本课程。因此,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培训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课程观,如邀请当地高校教学课程专家进行集体培训,对学校主要开发者进行个别指导,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给予技术与资源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校本课程质量。
(三)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多元化
校本课程的开发本应是学校自主开发,但是在课程改革起步阶段,应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作用,组织课程专家、重点学校的骨干教师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搞联合开发,同时积极与地区和社会合作,鼓励教师创新,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再反馈到这些主体中,不仅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样性和自主性,而且将积极加快校本课程的进程。
(四)尽快建立校本课程科学的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的过程。只有建立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可以围绕校情――目标――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高度重视评价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郝保文.论教学质量的结构及教学质量的提高[J].内师大学报(哲社版),1994.
[3]郝保文.论教学质量意识的概念、结构及其形成[J].内师大学报(哲社版),1996.
[4]崔允t.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赵永柱.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J].中国农村教育,2007.
[6]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知识 隐性知识 课程开发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3)02-018-03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说是学校作为改革创新的强大动力,是学校办出特色与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在国家推行校本课程开发以来,许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十分缺乏,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使教师具备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的条件。
本文在成都市20所小学中兼顾重点与非重点小学,随机抽取300名一线教师作为问卷调查的样本,10名校长及教师作为访谈对象。问卷调查采用目前普遍认同的五个维度,即教师的课程意识、专业知识结构、课程开发能力、合作精神、研究能力。此外,又增添了对教师遇到的困难方面的调查。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整体情况、校内外各方力量的支持与合作情况、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教师在校本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以及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前景的认识等内容。通过对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为促进教师有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参考意义。
一、基本概念释义
本研究中,教师知识是指教师知识体系中有关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及经验、技能,是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所必需具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智慧,是构成教师课程参与的基本保障。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从事课程开发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智慧技能,这也是教师知识。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教师们相互交流、平等对话,共同分享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几乎没有学者主张以单个教师为单位的‘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绝大多数的学者倡导的‘参与’,其实都是一种合作的参与。”[2]因此说,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个人参与和合作参与的统一,个人参与是教师课程参与的初级形式和前提条件,而合作参与是教师课程参与的高级形式和必然诉求。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指教师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应该主动地、积极地、合作地介入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每个环节中来,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与其他合作者一同分享课程开发的经验。[1]
二、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小学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中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所调研的20所小学中,有91.6%的学校开展了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开设的校本课程门数共达几十种。有的学校自编了校本课程的教材,有的学校开展了具有校本课程属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许多学校的教师也可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开发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调查中还发现,部分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大致顺序是首先由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向学校申报,学校再依据现有的资源与条件来审批,然后再组织教师编写教材。这样的开发顺序就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校本课程开发应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首要条件来进行开发,而不是以教师的特长为依据。下面就问卷的调查结果和访谈情况,对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对基本概念的认识
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教师都表示能够正确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内涵。但是,许多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还存有一定的偏差,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认识还存在着诸多误解。当被问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内涵”的问题时,有31.8%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开发校本课程,11.7%的教师把校本课程开发等同于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见表2)。笔者在访谈中也验证了这一点,在学校中,教师们谈论校本课程要多于谈论校本课程开发。
(二)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首要的一个条件就是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教师没有学习课程开发知识,在参与的过程中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束手无策,有33.8%的教师表示“难以胜任”。在所调研的学校中,有两所小学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前没有组织过校本培训,只是邀请了一位专家到学校做了一场不到两个小时的报告,当时学校的教师并未全部到场。在这种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开发原则、开发形式以及要注意的问题等缺乏了解。一位教师在访谈中提到,在每次的校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培训上,都记录了详细的笔记,认真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于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信心。但是,在日后课程开发实践中,又不知从何入手,头脑中的这些知识发挥不了作用。
(三)合作水平
教师的合作的对象还局限于个人和同事间,只有7.9%的教师认为与家长合作比较重要,4.8%的教师认为与社区人士的合作比较重要。虽然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人,但并不意味着是孤军奋战,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课程专家等校内外各方力量的合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访谈中还发现,教师间合作也是流于形式。比如在编写校本课程的教材上,很多学校的做法是,召集学校教师,以年级组或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统一给教师分配任务,一人编写教材的一部分。由于教师专业水平有差距,编写过程中教师们也很少商讨和交流,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质量无法保证,内容上缺乏连贯性,难易程度上也不统一。这表面上看似一种合作,但这种合作也只是流于形式。
(四)研究能力
有近36.4%的学校对教师写教学日志没有硬性要求,7.1%的学校在开学或年终考察的时候偶尔会要求教师写教学日志。其中,26.6%的教师经常对自已的教学进行反思,并且绝大多数教师能够采用各种方式记录自已的教学反思,主要是将自已的教学反思记录在教案的背面或笔记本上,但很少有教师会将其再次整理。显然这样做的弊端在于没有及时地将自已的思考建成体系,虽然当时将一些问题和想法记录下来,却没有做到事后的“思考”与“反馈”。
(五)教师遇到的困难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有逆反心理,逃避工作,推卸责任。除了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足、课程开发能力欠缺外教师还面对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和困难。问卷调查中设计了一道开放型问题,“您认为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或困难是什么?”大多数教师表示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无暇开发。这也是笔者与教师的谈话中听到抱怨最多的一句话,也反映了广大小学教师的心声。因为国家课程就己经使他们忙的焦头烂额,再加上参加会议、评课、班级日常管理等一些事情,真正能用于课程开发的时间就可想而知。
三、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因试析
(一) 从教师职业特点来看
在教学这个特殊领域中,处于“首席”地位的教师在面对多种复杂的社会关系时就会显现其独特的职业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师个人与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关系、教师个人与同行个体或群体的关系、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等等。当个体面对丰富的社会关系时,在工作中就会陷入利益取舍的两难困境。在校本课程开发领域中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教师个人的劳动投入和劳动效益之间的关系。比如,所有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劳动能得到收获,包括学生的发展、同事的认可和社会的回报等。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当教师的劳动投入与劳动效益之间出现不平衡时,教师的行动就会有所倾向。二是教师个人与群体间的利益关系。教师作为学校中的一员,希望有个人的突出表现与“地位”的提升,但在个人能力突出的同时又希望与群体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学生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教师要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合乎社会需要的人才。学生及家长对教师都有期待,希望学生在教师的教育下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同时又不希望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压力。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每一个行动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和处理这些利益关系,当出现利益两难时,教师必然会潜意识地做出取舍。
(二)从教师知识来看
在校本课程开发盛行的今天,没有组织过校本培训的学校也屡见不鲜。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首要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求教师具备相关的课程知识结构。如果教师没有学习过课程开发知识,在这种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教师的课程参与过程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束手无策,甚至会出现教师“难以胜任”的结果。教师显性知识教师通过学习等其他途径所获取的关于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教师隐性知识则依赖于教师的经验背景,在复杂且不确定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地进行反思性活动而形成的课程开发能力、经验及技巧等。教师的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培训手段和自身的学习来加以强化和提升;而教师的隐性知识,并非通过学习就可以得到满足的。因为经验学习是别人将其自身内隐的知识显性化后,加以编码,与他人共享的过程。教师通过对编码后的经验学习,体现为是显性知识建构的过程。而教师隐性知识是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中,内在的显性知识与外在实践的转换、互增的结果。这也就是解释了,教师们参加校本培训后,但还是不知道怎么做的原因。
(三)从教师课程参与行为来看
教师知识体系中有关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及经验、技能,是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所必需具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智慧的统一,是构成教师课程开发行为的基础。教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作用于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行为。克兰迪尼和康奈利的研究发现,“是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而不是某种外在的理论、理念或思想在引导着他们的行动。外在的理论、理念和理想只有成为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一部分,才可能成为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一部分,才可能成为指导教师行动的力量”。[3]由此可见,教师也并非不想成为课程的主人,而是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他们的“教学”经验相差太远,他们缺乏课程参与的实践性知识。[4]教师的课程参与行为在很大程面上取决于教师个人化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水平和程度,取决于是教师内隐知识外显化的程度。也就是说,真正影响教师的不仅仅是那些能够清楚表达出来的、存在于教师意识中的知识,还有那些只可易会不可言传、较难改变的信念或观念。这也就解释了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层出不穷的问题原因。
四、促进教师有效参与的路径建构
有学者曾指出,当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知识成为思考学校教育和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教师教育会产生巨大的变化。[5]调查结果显示,校本课程开发的推进与教师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鉴于教师知识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教师知识为导向可以有效为促进教师的课程参与开辟一条新路径。
其一,建构合理的课程开发知识体系。教师课程开发知识体系的建构表现为知识的获取过程。知识的获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是知识的累加过程,教师在对课程开发知识获取过程中,要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并在记忆的基础上,加以分类和理解,以便需要运用的时候可以灵活提取。
其二,实现多元课程开发知识的整合。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从外界获取的知识必须要经过内化、整合过程,建构到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样才具有指导教师课程参与行为的作用。否则,就会出现尽管学习了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但知识体系还是零散的,在课程开发实践中还是不能够灵活运用。
其三,在共享中增长教师知识储备量。有些教师已经习惯专注于个人的教学领域,更多地表现为一个人的行为。实际上,教师间知识的共享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开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是增长教师知识储备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只有接受了契合的课程开发理论知识,建构到自身的显性知识体系中,与他人分享课程开发经验,并在实践中实现隐性知识的外显化,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其四,在知识应用中促进教师新知识的生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首要条件,但是教师知识所具有的“内隐”特性不容忽视,可以为有效提高教师课程参与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框架。知识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价值、创造价值。知识应用是实现教师课程开发知识外化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促进教师新知识的生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隐性知识是在这个往复循环过程中得以发展的。
五、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教师越能意识到自己的隐性知识对教学制约的存在,他就越能理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反之,他就越容易陷入教育教学的惯性与习俗中而难以自拔。[6]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课程参与行为在很大程面上取决于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的水平和程度。只有当教师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达到满足课程开发需要时,教师课程参与才会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 那明明.小学教师有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
[2] 王建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理念、效果与局限[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3]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88:25.
[4] 张立忠、熊梅.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参与――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9(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