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投标项目实施方案

医疗投标项目实施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投标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投标项目实施方案

医疗投标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第二条债券资金收支实行预算管理。债券资金的使用方案经区政府研究后,及时提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区财政部门要根据人大批准的债券资金使用方案,将债券支出指标及时下达至各项目单位。各项目单位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计划和项目实施方案,合理安排使用好债券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第三条债券资金主要用于中央投资地方配套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和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基础设施、生态工程建设以及其他涉及民生的项目建设。

第四条债券资金的使用要坚持“一个项目一套方案”,由分管副区长(或指挥长)负责审定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方案,报政府同意后,组织实施。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要认真执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

第五条区财政部门要根据债券资金预算安排、项目建设进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及时划拨债券资金。严格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办法>的通知》,安排专人、设立专账,加强债券资金核算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项目责任单位要加强债券资金项目推进和管理工作,定期向分管区长(或指挥长)汇报项目进展情况,按月向区财政报送债券资金使用情况明细表。

第七条区财政在每年年初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额的偿债准备金,按时足额偿还债券本金和利息。各相关单位要加大对上争取项目力度,所争取项目资金原则上优先用于偿还债券资金。

第八条区监察、审计和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债券资金收支的管理和监督,定期对债券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提高资金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严禁挤占、截留和挪用债券资金。

第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医疗投标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一)坚持依托规划策划项目。一是依托已有的规划策划提炼项目。立足已经制订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等各类规划,结合试验区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城乡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等,策划包装一批能源、交通、水利、市政设施、技术改造、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污染防治、生态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及基础设施项目。二是对尚未规划的领域要抓紧做好规划。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抓紧编制完善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县级医疗机构建设规划,养老机构建设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实施规划等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力争在20*年上半年完成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并认真做好与国家、省相应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对接,以利于项目的争取和策划包装。

(二)完善项目储备库。储备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市发改委负责全市项目储备库的管理;各区(市)县政府、市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建立本地区、本行业的项目储备子库;要将规划策划项目,申报中央、省支持项目和对外招商项目均纳入项目储备管理。储备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全市项目储备库常备项目不低于500个,各区(市)县项目储备子库常备项目不少于50个,其中精包装项目不低于20个。未纳入全市项目储备库的项目不得使用市本级政府性资金。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项目是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重要载体,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的思想,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围绕项目策划包装,加大规划实施力度,加快规划实施进度,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工作,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落实责任主体。市发改委是全市项目工作的总牵头部门,各区(市)县政府和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和项目具体情况,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项目管理、协调服务和组织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实施效果。市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要做好项目的指导、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动项目尽快实施。

(三)完善决策机制。要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完善决策程序,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社会咨询中介机构及专家的作用,对规划实施的项目进行充分论证和评审。要建立重大项目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重大项目实施方案需经联席会议审议后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讨论审定。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要通过听证、公示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实现民主决策。

三、加大项目争取和对外招商力度

(一)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要对照研究国家和省确定的投资方向和投资规划,综合平衡项目申报基础和实施条件,筛选符合规划、前期工作深入、建设资金落实、具备开工条件的成熟项目,积极向国家和省衔接汇报,力争使我市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的投资计划,实现20*—2010年争取国家和省支持资金(含灾后重建资金)300亿元以上的目标。同时,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级有关部门、中央和省属大型企业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布点成都。

(二)加大对外招商力度。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抓住我市产业链发展特别是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推进产业链招商和相关配套项目招商,特别要在高新技术、现代制造业、农业产业化、金融、信息、物流、会展、文化、旅游、商贸等领域,加大招商力度,力争20*—2010年签约亿元以上重大产业化项目100个以上。

四、加快推进项目实施

(一)建立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机制。要按照规划和轻重缓急,对项目前期工作分类安排,有序推进。对新规划和新策划项目,要进一步做好项目论证和方案细化,及早开展可行性研究、资金筹集方案及效益测算等工作,尽快形成实施方案。对已形成实施方案的项目,要积极开展规划选址、勘测设计、环评、节能评估等工作,做好可研报告的编制及评审,尽快报批。对正在报批的项目,要抓紧落实资金、土地、环保、道路、供电等配套条件,加强对上衔接和争取,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市发改委要会同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研究确定一批重点前期项目,落实专门前期工作经费,予以重点推进和支持。

(二)建立项目前期工作保障机制。要深入推行并联审批,加快完善申报项目用地、规划、环评、施工等许可手续,尽快完备项目开工条件,推进项目实施或对上争取、对外招商。对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要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先行推进。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人员和经费保障,确保前期工作深度和进度。对项目前期工作深入细致、取得成效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从市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中给予经费支持。

(三)加快项目实施步伐。对已争取到国家、省资金支持的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全力推进项目实施,努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形成实物工作量。对在建项目,各级城管、建设、环保等部门要做好沟通衔接,确保项目施工的连续性。

五、强化项目资金保障

(一)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要统筹安排市本级财政建设性资金和各类产业化发展资金,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直接投入等多种手段,发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投资的放大效应,20*年安排市及区(市)县两级财政性建设资金1*亿元。要进一步整合政府性融资平台,提升信用等级,为落实信贷资金创造有利条件。

(二)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20*年争取各驻蓉银行机构对我市新增2000—2500亿元信贷资金。鼓励企业通过上市融资、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非上市公司发行企业债券、保险资金债券投资、并购贷款、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信贷资产证券化、金融租赁、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发行信托产品等方式融资,积极争取设立西部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力争20*年全市直接融资规模达到400亿元。

(三)积极鼓励民间投资。鼓励和引导民间以独资、联营、参股、特许经营、委托开发、合资合作等方式投资参与我市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多层次创业投资和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机构整合等多种方式支持我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现代农业担保公司、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加快发展,吸引社会资金建立健全担保体系,缓解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通过金融机构对相关项目开展理财、信托等业务,吸引社会资金。力争20*年实现社会投资2800亿元。

六、加强项目协调和监管

(一)加强项目协调服务。各区(市)县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做好本地区、本行业项目的协调服务,加快项目推进实施。充分发挥重点项目VIP服务室作用,为重点项目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各级发改部门要会同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对项目投资进度、工程进度、资金来源和使用等进行全程动态监管,完善项目信息报送机制,及时为各级政府项目推进工作提供快捷准确的决策信息。

(二)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要按照国家规定,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各级发改、财政、国土、建设、规划和环保等职能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作好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工作。各级监察、审计、稽察办等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使用和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监督检查,从严查处项目工程建设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七、完善奖惩激励机制

医疗投标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开展挂钩试点的主要做法

1 坚持规划先行,优化资源配置

按照科学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乡镇总体规划调整,先期对农村宅基地利用情况现状进行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会同土地规划咨询公司编制了《仪征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方案(2006-2008年)》与《2006-2008年度仪征市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确保了挂钩试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

2 坚持过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召开群众会议、广播、电视、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把挂钩试点工作的意义、措施、进度,特别是将市里的相关补助政策讲清、讲透、讲到位。在项目实施前,进行了抽样调查,征得了项目区大多数农户的理解和支持,为顺利开展挂钩试点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前提。结合农村建设用地现状特点,对安置区的用地,统一由试点所在乡镇政府按现行征地补偿标准,给予原集体经济组织经济补偿,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并结合当地实际和农民的意愿,统一组织编制安置区的建设详规。为搬迁户进点建房提供便利条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规范管理

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国土、发改、财政、建设、农业、民政、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实施,还印发了《仪征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意见》,全面指导挂钩试点工作。各挂钩试点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专门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协调项目实施建设中各种矛盾和问题。

4 突出建章立制,实行阳光运作

在挂钩试点运作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管理,建立项目实施公告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工程监理制、档案管理制等制度,确保项目工程建设与管理始终处于“阳光”监督之下。

5 坚持尊重民意,保障群众权益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强制拆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在取得相关土地所有权人的同意后,与其签订搬迁协议,切实维护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经过科学测算评估后,在保证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基础上,制定了楼房搬迁补助标准,并确保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位。要求监理单位严格质量监督,并要求各试点乡镇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进驻现场进行跟踪检查,维护工程规划设计的严肃性,同时认真开展拆旧区土地复垦。

6 实行封密运作,把好资金使用关

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的原则,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仪征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专项资金报账制管理意见》,明确资金管理的具体要求。一是由我局和财政局对项目资金实行双渠道监督、管理、审批、支付;二是对资金的拨付使用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先报后审再批用”原则;三是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和安全;四是规范入账票据,入账票据必须是正规的税务发票,报销发票抬头要一致,避免出现多种名称;五是严格现金支出管理,对农户搬迁补偿实行“一折通”,避免现金支付或挪作他用,保证农户搬迁补助资金足额及时支付到位。

挂钩试点取得的主要成效

1 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施挂钩试点工作以来,我市先后撤并自然村庄400多个,搬迁农户1041户,建设12个新型农民居住示范小区,在小区建设时,除了同步规划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外,还结合农村实际,配套建设以农贸、商贸、医疗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便民服务中心。同时,我们还将项目实施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农村绿化造林,河塘清淤整治和垃圾集中处理等实事,努力建设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的新农村,有效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2 节约集约用地意识不断增强,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通过挂钩项目的实施,项目区的土地使用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如刘集镇六巷村试点项目区,从收益上来看,原有农户121户,居民点用地246多亩,项目实施后,居民点用地缩减到不足60亩,实现净增耕地180多亩;从质量上来看,原有近百个自然村庄分布零散,公用设施配套困难,通过重新规划布局,现只保留了一个集中居住区,公用设施配套齐全,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医疗投标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从价值链角度来看,企业具体业务分属于不同部门,各部门职能也会有所不同,大体可分为直接职能和辅助职能。其中,直接职能包括研发与设计、加工与制造、市场和营销、物流与配送、售后与维护;辅助职能包括:财务与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后勤服务、信息技术与系统平台。出于对劳动力成本、市场拓展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企业选择将不同部门的非核心职能业务转移出去,委托给承揽单位完成。在劳务承揽中,按照人力资源与具体业务职能的结合,可将劳务承揽分为直接职能劳务承揽和间接职能劳务承揽(如图1所示):

在直接职能中,劳务承揽主要涉及劳动力密集环节的相关业务,例如,加工制造等环节。在辅助职能的劳务承揽中,则是将售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商品流通和财务管理等非核心功能业务,以及保安、保洁、餐饮等辅业务委托给承揽企业,让其全权控制和管理。辅助职能的劳务承揽没有直接与商品或服务制造联系起来,其业务范围包括为客户单位提供后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审计与税务管理、金融支付服务、医疗数据管理等服务;承接客户专业数据处理、分析和整合服务。直接职能劳务承揽的业务范围包括:为客户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销售及批发服务、产品售后服务(售后电话指导、维修服务),以及其他业务流程环节的服务等(如图2所示)。

劳务承揽优在何处

劳务承揽具有四个明显优势:

节约管理成本

在劳务承揽中,委托单位受制于自身资源能力、运营效率等,将部分业务委托给承揽单位,借助其商业经营模式、劳动力资源和信息化精益劳动力管理工具,来完成相应的产品或服务。通过这种资源再配置,可直接或间接节约委托单位的资源和成本;而对于承揽单位来说,这种基于人力资源“活劳动”为核心的业务,也使其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此外,委托服务还可减少委托单位的固定成本。这是因为《合同法》规定,在委托业务执行中,需要承揽单位为此投入相应的设备、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委托单位在提供委托业务时可以灵活调整,根据企业和行业形势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而无须考虑自制该业务时可能引起的成本及后续管理成本。

降低经营风险

在劳务承揽中,委托单位通过承揽协议将业务委托给承揽单位来完成,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延伸了目前的产业链条,能有效缓解来自外部的影响,提高企业对业务领域周期性循环的缓冲力。同样,对于承揽单位而言,因其拥有优势的劳动力资源调节能力――人力资源蓄水池,可以随时通过蓄水池内劳动力资源的动态调节,与相关生产要

素结合起来,应对多个委托单位的业务调整,从而使承揽单位在内部就能实现对经营风险的直接分解,避免了承揽多项业务活动可能产生的重复性资本损耗,分散企业可能面临的非系统风险。

提高运营效率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独立企业,由于需要将资源配置在自身业务的不同环节上,不仅易造成资源配置不均衡,也会造成相应的浪费,不利于形成竞争优势和打造核心竞争力。通过劳务承揽,委托企业可以将受制于劳动力短缺、经营效率低下的非核心业务委托给承揽企业,进而完成自身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资源整合到更具成本效益的业务上,有助于提高委托企业的专业化能力,使其在特定业务范围内的组织管理也会变得更有效率。而承揽企业,则可以运用自身优势的劳动力资源,以及信息化精益劳动力管理方案和其他生产要素,将特定的“业务项目”形成相对较高的运营效率,并获得规模效益和速度效益。

避免连带责任

在《合同法》中,涉及承揽活动的相关条款都是规定委托单位和承揽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承揽单位执行承揽合同,并按照委托单位的要求来完成一定的工作成果,在委托单位接受成果后支付劳动报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承揽人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损害或者造成自身损害的,定作人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定作人对定作、指示或者选任有过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在委托业务完成的过程中,委托单位并不与从事该项业务的具体责任人建立法律关系,仅仅需要支付相应的业务费用,完全由承揽单位独立承担所有委托业务完成过程中涉及劳动用工的全部法律风险,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委托单位的连带责任。

具体操作模式

在劳务承揽中,委托单位和承揽单位签订承揽合同,构建成委托定作与承揽关系。

承揽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在所承揽的业务中通过信息化精益劳动力现场管理解决方案,对劳动者的出勤、交接班、排班、生产或服务提供组织、设备巡查、安全巡查等活动,进行精益管理和产品或服务的计量,并以不断创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提升劳动者工作效率,从而获得利润。

在承揽合同中,委托单位所需要的不仅是承揽单位的劳务服务,还有其物化的劳务成果,提供劳务仅仅是完成工作成果的手段,承揽单位为了完成委托任务,不仅需要提供劳务服务,而且还要体现在其完成的工作成果上,只有与工作成果相结合,才能满足委托单位的需求。

委托单位应对承揽单位的成果完成过程和成果质量进行监督,其过程和结果都将影响到承揽单位能否依约获得收益。

劳务承揽带来组织管理变革

随着劳务承揽的开展,无论是委托单位还是承揽单位,都会为工作开展而进行一些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方面的变革,使得内部运行流程协调转变为企业间的市场交易协调过程。

对于委托企业来说,当部分业务以承揽的形式对外委托后,其内部业务部门的组成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调整,同时,相关部门的职能也会出现变动。组织结构中的层级会从传统的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三级组织结构拓展到由高层管理者、质量控制管理者、项目团队管理者和基层员工组成的四层组织结构。每一层级也会出现“质”和“量”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质变”发生在管理者层次,即原来的中层管理者逐渐转型,出现以质量控制和项目管理为职责的管理者。此外,一些内部职能开始向外部转移,一些基于购买服务的岗位直接转化为承揽单位的直接工作岗位。而所谓“量变”,首先体现在高层管理者的数量减少,部分高层管理者的岗位

职能下移,转而从事企业事业部或者项目团队的管理工作,同时,承担中层管理职能的人员数量则有所增加(如图3所示)。即使企业员工总数不变,但内部直接雇佣员工数却有所减少。在管理范围上,委托企业也会从原来涉及生产要素的控制管理职能,转向对外部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制度规范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职能,如此,则生产运营成本降低,而管理成本则有所增加。

对于承揽单位来说,其内部组织结构、部门管理职能等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以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企业为例,原来仅需要做好人员管理工作,现在则要从事综合的项目管理工作。在劳务承揽执行过程中,承揽单位要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投入相应的生产要素,以确保最终的产品或服务过程能达到委托企业的要求。同时,还要对受委托业务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和流程管理。为此,承揽单位一般也要进行流程再造和结构变革,包括嵌入事业部或项目部制的组织结构形式,并针对特定项目来组建相应管理团队、招聘相关人员,员工数量也会出现膨胀,为此,承揽企业也开始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现代企业制度,来推动组织管理变革。

委托方如何“委托”

劳务承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周期节点开始于委托单位的委托决策发起,结束于工作结果(产品或服务)的验收。总体而言,劳务承揽的基本流程共包含五个阶段,即:委托决策提出――承揽单位资质评价甄选――劳务承揽协议签订――劳务承揽过程监督管理――劳务承揽交易完成。

在劳务委托决策提出阶段(具体步骤见表1),委托单位首先要弄清自己需要何种劳务承揽模式。为了适合不同委托单位对劳动力服务的差异化需求,劳务承揽从模式上可分为部分劳务承揽模式、整体劳务承揽模式、综合劳务承揽模式三种,不同模式具有不同特点,适用范围也不同。委托单位须通过市场需求分析,明确自身需求以及期待的结果。在不影响商业持续性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委托项目和模式,并制订较为详实的劳务委托决策方案。

在决策准备工作完成后,进入第二阶段――承揽单位评估和选择。在评价和甄选承揽单位时,委托方要注意以下事项:

1.充分调查候选承揽单位的合法性;

2.充分调查候选承揽单位的劳动力素质、企业资质、技术实力等;

3.考察候选承揽单位以往劳务承揽的经营情况、社会声誉和口碑;

4.综合考虑承揽单位内外部因素,对委托业务的劳动力成本、营销成本、业务收入、人力资源管理等指标进行测算分析,合理确定委托价格,严格控制成本。

5.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标的方式来选择承揽单位。

6.按照严格的程序和权限从候

选承揽单位中作出选择,并建立严格的制度条例,避免出现法律风险。

由于委托项目模式不同,委托单位选择承揽单位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在选择承揽单位时,委托单位不仅要对其实力、客户群体、专业背景、财务状况、专业水平、行业知名度、企业文化兼容性、服务质量、管理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了解,更要衡量承揽单位能否在完成委托业务活动中找到合适、充沛、多样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劳动力管理的专业能力。

委托单位从市场上寻找到可以提品生产或服务的潜在承揽单位后,经过筛选,向其中部分潜在目标承揽单位发出委托需求信息请求(Request For Information,以下简称“RFI”)。如果RFI不理想,则可实行邀请投标方式(Invitation To Tender,简称“ITT”),选择出合适的承揽单位。

此后,双方进入商谈承揽合同阶段。此时的委托单位需要全面对承揽单位的条件和方案做出回应:

1.及时与选定的承揽单位签订劳务承揽合同,约定委托的内容和范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保密和违约事项,以及解决途径等。

2.充分考虑委托方案并识别出重要的风险因素,通过合同条款予以有效规避。

3.在合同内容和范围方面,明确承揽单位提供的劳务产品和服务类型、数量、成本,明确界定流程环节、作业方式、作业时间、费用等细节。

4.在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方面,明确委托期间所具有的过程监督权,有权督促承揽单位改进业务流程和方法。

5.在合同的服务和标准方面,应当规定承揽单位最低的服务标准、要求,以及未能达标的补救措施。

6.在合同的保密事项上,对涉及本企业机密的业务和事项、承揽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做出具体规定。

7.在费用结算标准上,合理确定业务价格,严控成本。

8.严格规定违约责任、责任界定、解决方式和途径等。

为了确保劳务承揽合同的有效执行,需要对劳务承揽过程进行监督管理(见表2)。在劳务承揽合同执行过程中,委托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和业务委托部门应根据合同约定,指定具体人员参与承揽合同和方案的实际执行,共同实施监督管理。劳务承揽双方通过协商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定期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和沟通,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定期

审查承揽单位履行合同的情况,并做出客观的评价,具体工作包括:设计合适的监督、评价与激励机制;对承揽过程进行风险控制,抑制可能存在的风险环节点;对各种问题和潜在风险及时察觉并做出回应;避免机密信息外泄,保证劳务承揽活动的有序进行。

劳务承揽交易完成后,委托单位根据劳务承揽合同约定,结合日常绩效评价基础,对工作成果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标准进行基础评价,以确定是否对承揽单位提交的最终产品和服务进行验收;如可进行验收,委托单位应根据承揽单位的工作成果交付方式,采取合适的质量评价体系对其进行检验,既可以一次性验收,也可以分阶段验收;依据所签订的合同和服务水平协议,组织有关业务委托部门、财会部门、质量控制部门等相关人员,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承揽企业交付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审查和全面测试,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合同约定的要求;验收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查明原因,并视问题的严重性与承揽企业协商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依法索赔;根据验收结果对劳务承揽整体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做出总体评价,进而决定委托活动的终止或延续。

承揽方如何“承揽”

劳务承揽业务的承接,主要以两种方式开展:一种是接受委托企业招投标邀请,另一种是由原来的劳务派遣转型为劳务承揽模式。模式不同,其应用范围也各有不同。

承揽单位在接受委托企业招投标邀请后,须做足准备工作。首先,要对委托业务进行调研,包括工作地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每月工作量、原人均工作量、服务单价以及安全状况、工伤事故发生率、设备运行情况等;其次,根据投标邀请函要求和调研掌握的情况,拟制投标书,包括对投标项目进行分析,承揽企业优势介绍,过往承揽案例介绍,以及对承揽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等;再次,按邀标企业规定的时间,呈交标书;而后,制作述标PPT,选择好述标人选。

由劳务派遣转型为劳务承揽的,由于双方在劳务派遣合作中已建立信任关系,承揽单位对委托单位的业务也比较了解,在由劳务派遣转型至劳务承揽过程中,由承揽单位向委托单位提交一份劳务承揽具体实施方案,在双方友好协商沟通的基础上,以项目形式确定劳务承揽的合作模式。

对于承揽单位来说,承揽业务始于委托企业的投标邀请,终于工作结果即产品或服务的提交。总体而言,劳务项目承揽的基本流程共包含六个阶段:

1.承揽企业接受委托企业招标邀请后,应迅速对招投标项目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拟制和呈交投标书;

2. 述标洽谈合作事宜,签订业务承揽协议;

3. 组建项目管理部,根据项目要求招聘劳动力资源,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培训;

4. 按项目任务要求将劳动力编成数个班组,进入现场,组织班组开展生产或提供服务(见表3);

5. 在现场管理中,运用精益劳动力管理软件系统,对劳动者的出勤、交接班、排班、安全巡查、设备巡查、完成业务的数(质)量,以及培训等活动进行精益管理,使之达到预期效果;

6. 在完成项目任务交易后退出。

在整个流程中,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是承揽合同的签订。在双方确定实施劳务承揽合作后,开始商谈承揽合同。此时,承揽单位应对委托单位提供的承揽合同做出回应,并在法律专家确认后签署劳务承揽合同:

1.劳务承揽合同应尽可能选择正式的法律文本,约定承揽项目的内容和范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保密和违约事项,以及解决途径等;

2.合同中涉及承揽项目任务、预期效果、实施计划、阶段考核、信息安全、损失赔偿等方面的条款应明确详尽,确定责任承担;在合同内容方面,应明确人力资源使用、具体项目、工作流程、方案报价、产品或服务质量监控指标、激励与约束条款、产品质量或服务水平/级别等细节;

3.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承揽单位有责任按照合同约定方式,将业务实施的进度和现状告知委托单位,并对存在的问题与之进行有效沟通,明确承揽单位对承揽项目是否再次分包;

4.合同的服务和标准方面,应当规定最低的服务标准、要求,以及未能达标的补救措施;

5.在费用结算标准上,双方应合理确定业务价格,实现共赢。

二是劳务承揽项目人员的招聘配置。承揽单位应按项目要求招聘配置员工队伍,对于由劳务派遣转型

为劳务承揽的项目,应将劳务派遣人员变更为劳务承揽员工;组织新招录员工进行上岗培训,淘汰不合格人员;组建项目部,配置项目经理和班组长,并进行项目管理培训;组织项目经理和班组长深入项目现场,熟悉现场环境、工作条件和设备、设施情况。

三是组织编制承揽项目各项管理制度。主要包括3个方面:1.项目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交接班制度、排班制度、产品(服务)质量制度、安全制度等。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员工培训制度等。3.后勤保障制度。

根据劳务承揽合同的约定,承揽单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向委托单位一次付产品,或在一定期间内持续提供服务来完成交易活动。在此环节中,承揽单位应配合委托单位对最终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验收,验收方式既可选择一次性验收,也可在一定时间内分阶段进行验收。根据劳务承揽合同的约定,承揽单位应主动配合委托单位,并依据评价验收结果做好两件事:1.针对评价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工作流程和改进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员工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效率,向委托单位提交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成果;2.依据评价验收结果与委托单位进行阶段性费用结算,以延续下一阶段工作任务的开展和完成。

当整个承揽业务完成交易后,根据验收结果对劳务承揽整体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作出总体评价,进而决定交易双方是否延续委托活动。

精益管理提升隐性竞争力

精益劳动力管理,是指在劳动力管理活动中,通过运用精益劳动力现场管理软件系统,统筹计划、分配、执行和分析劳动力,有效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降低非计划缺勤,从而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简而言之,精益劳动力管理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把劳动者输出能力的过程定量化、标准化、信息化、可视化。

精益劳动力管理有4种解决方案:

劳动力计划管理。按照企业业务需求量或生产计划、吞吐量、销售数量、预约数量等,计划劳动力需求,实现数量、技能与业务的最佳匹配,减少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分配管理。依据员工出勤、工伤情况,设备信息,产量数据,以及员工技能、偏好与可用性等约束条件,科学分配劳动力,提高运营效率与降低成本。

劳动力计划分配执行管理。通过自动化考勤、智能排班、安全巡查、设备巡查和产量统计,为现场管理者提供实时的执行信息,及时掌控业务与服务交付,降低非计划缺勤。

管理活动统计分析。劳动力管理是一种循环体系,解决的不仅仅是现场运作的效率问题,更重要的是为现场管理者提供数据分析,通过实时分析劳动力活动,突破瓶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和服务交付。 责编/张晓莉

表1 劳务承揽委托决策提出详细步骤

1.根据年度计划、经营范围、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劳动力情况制订实施方案。

2.建立和完善劳务承揽管理制度。根据劳动力需求、各类业务与核心主业的关联度、业务的控制程度、管理成本、外部市场成熟度等因素,建立评估评价体系,确定适度的委托业务范围。并根据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的程度来对委托业务实施分类管理,突出管理重点。同时,明确规定劳务委托的执行方式、条件、程序、实施等相关内容。

3.严格按照劳务承揽管理制度规定的委托范围、方式、条件、程序和实施等内容来制订实施方案,避免高价值的核心业务流失和外泄,同时确保方案的完整性。

4.根据年度计划对实施方案的重要方面进行评估和复核,包括承揽企业的选择方案,委托业务的成本、效益、风险、期限、方式、管理、控制等方面,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5.认真听取外部专业人员对劳务承揽的意见,根据相关合理的意见进行修正,完善实施方案。

6.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来审核批准业务委托的实施方案。

7.建立和完善劳务承揽的审核批准制度,明确授权批准的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各级人员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权限审批。

8.对业务对外委托进行可行性研究,建立风险管控机制来分析其中的风险点。

表2 劳务承揽过程监督管理步骤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相关要求,组织劳务承揽过程中的人、财、物等方面资源配置,建立与承揽单位的合作沟通机制。依据承揽合同条款,落实双方应投入的人力资源、资金、硬件和专有资产等,明确承揽单位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工作流程、模式、职能构架、项目实施计划等。

2.按照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相关要求,制订劳务承揽实施的全过程管控措施,包括资产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机制。

3.做好与承揽单位的对接工作,通过文件转移、技术标准、培训学习等方式,确保承揽单位了解委托业务的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从价值链的起点开始控制产品与服务的工作成果质量。

4.梳理有关的工作流程,提出每个环节上的岗位职能分工、运营模式、管理机制、质量控制水平等要求,建立对接及时监控机制,及时检查、收集和反馈委托业务实施过程的相关信息。

5.在承揽单位制造产品或提供业务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承揽单位的实际工作、履约能力,采取动态管理,对承揽单位开展日常绩效评价和定期考核。

6.对承揽单位履约能力的评估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承揽单位在委托项目上的劳动力投入能否支持其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否达到合同规定,承揽单位的财务、资金、生产能力、技术水平等综合要素是否满足该项目要求。

7.建立即时监控机制,一旦发现偏离合同目标的情况,即时要求承揽单位进行调整和改进。

8.建立风险预防的危机处理机制,制订临时方案,避免可能存在的风险,降低损失。

9.如果出现承揽单位重大违约行为,并导致委托的业务无法履行,则及时终止合同,同时启动法律程序。

10. 加强对业务流程中商业信息资料的管理。

表3 组织开展承揽业务活动的具体内容

1.由项目经理、班组长组织员工队伍进入工作现场,依据工作任务要求,将员工编成班或小组,或按岗位配置人员,并下达工作任务;

2.由班长或小组长带领员工按工作流程和相关要求,开展业务活动;

3.班组长运用精益化劳动力管理软件系统,对每一个员工的劳动过程进行动态精益管理,包括出勤、排班、交接班、生产或服务过程巡查、安全巡查、设备使用与维护巡查、工作场所清洁与整理巡查,以及生产的产品或服务数/质量的适时记录和拍照入档;

4.由班组长召开班后或晨会,小结当日生产或服务情况,表扬先进,查找、纠正存在问题,并依据岗位下达次日工作任务;

5.由班组长组织召开班组周例会,小结一周工作情况,检讨存在问题,评选周先进工作者;

6.由项目经理组织召开班组长周例会,小结一周工作情况,检讨存在问题,下达次周各班组工作任务,并评选周先进班组;

医疗投标项目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一、政府购买环卫服务背景

2013年,平邑县城区卫生保洁面积约318万平方米,划分为四大责任区管理,即:城管执法局责任区、平邑街道责任区、经济开发区责任区、园林绿化局责任区。四大责任区每天需清理生活垃圾248吨,由于各责任区相关人员、设备、资金投入及管理经验等各有不同,卫生管理质量参差不齐,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城区整体卫生质量不高。镇(街道)、村的环境卫生质量更是乱象丛生,没有专门的垃圾回收站和保洁人员,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不但在全市城市管理中排名靠后,而且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高。为改变这一现象,充分整合利用资源、减少中间环节、节约经费投入、集中人力财力,全面提升环境卫生质量,平邑县积极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市场化运作管理体制。

二、政府购买环卫服务主要做法

1、高门槛准入,全面推进环卫作业市场化。平邑县委县政府坚持“政事分开、管干分离、公开招标、合同管理、以费养事、提高效能”的原则,建立起了“市场化、全覆盖、高标准”的环卫作业运行机制。在充分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确定环卫作业服务通过政府采购确定专业企业负责,采取招标承包、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一是全覆盖招标承包。将全县四个区域和镇(街道)、村的所有道路、街巷小区、绿化带及其配套设施保洁打捆承包,统一由一家专业公司运作,范围明确,职责明晰。二是高标准限定准入。全面推行公开招投标制度,规范招投标管理,要求竞标企业必须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少于人民币1000万元、环卫专用设备类固定资产不少于500万元,具有环卫行业认定的从业资质、承担过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市场化作业3年以上,并提供连续两年以上为职工办理社保缴纳费用的证明等条件。经过公开招标确定由昌邑康洁环卫公司负责2014-2016年全县环卫工作。三是推行管干分离、职能明晰的作业模式。在合作模式上,优先考虑按照国家目前推行的PPP(公私合作关系)模式进行操作,在作业外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全县环境卫生行业的合资合作,即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利用中央和省政策资金支持,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

2、高效能作业,全面推进环卫保洁优质化。将全县环卫作业服务全面推向市场,整体招标承包,推行公司化运作,社会化服务。一是强力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改革,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以费养事、管干分离,建立定岗、定员、定时、定责、定质、定量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环卫作业新机制,将环卫作业置于市场化规则中运行,实施环卫保洁市场准入制度。二是道路作业实行“机械化清扫+定期冲洗+全天人工保洁”模式,彻底改变了以“人工清扫为主”的传统落后作业方式。在县环卫处原有机械设备的基础上,昌邑康洁环卫公司配备扫地车、冲洗车、洗扫车、洒水车、全密闭垃圾收运车等大型作业车辆,并先后建成20吨生活垃圾中转站22个,配套垃圾方箱、垃圾桶近2万个、小型勾臂车55台、25吨大型专用钩臂运输车7台,配备村级环卫保洁员2716名,提高了道路清扫作业的清扫力度,使环卫保洁作业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三是实行环卫管理一体化。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方式,推行城市道路、街巷小区、绿化带清扫保洁一体化,将多把笤帚变为“一把笤帚”,实行一支专业队伍统一清扫保洁、统一管理运行,从根本上理顺管理体制,实现作业方式统一、作业标准统一和作业质量统一。

3、高标准监管,全面推进环卫考核科学化。实行环卫保洁作业市场化之后,市场监管成为各级环卫部门的主要工作。按照权责统一原则,平邑县城管执法局和各镇(街道)将精力放在对承包方的日常质量监督上,实行严格考评,加强市场监管,推进环卫作业监管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一是强化前置监管。先后出台了《平邑县农村环卫市场化运作实施方案》《平邑县城区环卫作业考核办法》《关于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意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等环卫管理标准规范,明确作业标准和考核细则,搭建了标准化管理平台,做到工作流程化、标准可量化,推进定量定标环卫建设,环卫的市场培育、行业管理、质量监督、产业发展等走上规范化轨道。二是强化过程监管。狠抓环卫管理精细实施,力促工作过程常态长效。制作了道路机械化清扫、人工保洁、绿化带保洁及垃圾桶、果皮箱等环卫设施管养保洁一系列工作流程,细化到每一个部件,建立规范化操作流程。公司实施规范化管理,使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建设车辆GPS卫星定位、对讲机通话定位、有源电子标签自动考核等平台,实现分级考核,提高作业质量。公司对项目部每月一次考核,项目部对管理人员每周一次考核,管理人员对保洁员每天一次考核,确保作业质量。三是强化结果制约。乡镇成立环卫所负责辖区的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和监督;监督考核按照4:4:2的比例由县、镇(街道)、村(社区)对日常管理进行打分,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抽查比例不低于20%的自然村;财政部门根据城管执法局和镇(街道)的考核结果,按月拨付费用。

三、政府购买服务取得成效

1、降低了行政成本。在未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之前,由于各责任区相关人员、设备、资金投入及管理经验等各有不同,管理混乱。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实施后,环卫工人统一考核、统一着装、统一薪酬,县城管执法局和镇(街道)只对昌邑康洁环卫公司的各项政府服务事项的流程标准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考核,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还降低了行政成本,有效根除了“多头管理”的弊端。

2、提高了环境卫生质量。平邑县环卫作业面临着点多线长面广量大、清扫保洁人员不足、投入相对不足、作业方式相对落后等诸多困难,环卫作业质量和效果无法保证。在试行城区环卫购买服务一年后,2015年7月份,平邑县将全县1825平方公里、984个自然村和12个镇驻地的环卫保洁、垃圾清运整建制交由昌邑康洁环卫公司接管,自8月1日试运行,保障了全县无缝隙、无盲区、无死角的卫生保洁,全面提高了环卫工作效率和清扫保洁水平。

3、实现了管干分离。环卫工作市场化运作后,县环卫处实现政企分开,建管分开,管养分离,主要承担行业监督管理、业务指导考核等工作。镇(街道)从原来的组织、实施的工作者转变成单独的监督管理,打破原来管干一体的模式,进一步解放了政府职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环卫保洁公共服务优质化、高效化。

4、改善了民生。随着全县环卫市场的全托管,村容村貌明显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民生活卫生习惯进一步转变,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提升了乡村文明水平。2015年年初,平邑县以9.14分的成绩一次性通过全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首批认定,列全省第40位,成为全省首批被认定为城乡环卫一体化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达标率为100%的县区。

四、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购买服务的动力不足。政府购买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公共服务供给方式,虽然我县政府非常重视该方式的运用,但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存在思维惯性,习惯于大包大揽,使得政府购买服务的动力不足。

2、购买服务制度规范缺失。虽然平邑县城乡环卫市场化运作模式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全县层面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仍没有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操作流程尚未形成,政府购买服务整体处于局部探索阶段,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和可持续的财政基金保障。

3、社会力量发展不足。在培育和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方面,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参与热情不高,服务水平也不够。如环卫市场化操作只能依靠其他市县的环卫公司。

4、购买服务的领域有待拓宽。目前平邑县政府部门在购买服务方面做得较多的是将部分职能转移给相关的社会组织,向社会组织支付一部分经费,而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扶贫济困、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领域的购买服务有待拓宽。

五、下一步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是要转变政府执政理念。政府要在提供公共服务,履行服务职责上转变观念,确立新的执政理念。政府购买服务必须重视公益性,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二是要继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体系。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出台具体服务领域的实施细则,明确购买范围,规范购买流程,创新购买方式;财政预算中设立财政专项资金账户,实现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化、法制化。三是要拓宽政府购买服务的领域。除应当由政府直接提供,不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公共服务,以及不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服务项目外,逐步在公共服务各领域全面推开政府购买服务工作,重点加大向民办教育、民办医疗机构购买服务的力度,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提升政府购买服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四是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要大力扶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尤其是那些服务于弱势群体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组织。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缩小社会各阶层在卫生、医疗、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差距。

下一步,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探索编制公共服务清单。结合集中清理“僵尸”事业单位工作,对事业单位的职责进行全面彻底的梳理,立足于解决事业单位职责任务交叉不清、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促进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资源优化整合,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探索编制公共服务清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做好政府购买服务范围的审核。县编办将会同县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结合公共服务清单编制,适应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对政府购买服务主体及其所承担的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履职所需服务事项,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岗位种类、数量等进行科学合理审核,确保购买服务事项更加规范。

3、拓宽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平邑县目前仅在环卫、园林绿化、公共交通等领域进行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探索,下一步将总结经验,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紧迫、最急需的公共社会需求出发,设计、实施一批社会公共服务项目,逐步拓展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和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