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第1篇

众所周知,中国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可从中不断的挖掘出民俗文化资源的教育性能,将其逐渐融入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当中。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并且可拓展学生知识范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与此同时,还能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及教学成效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民俗文化走进校本课程

我国的每一个节日都具有其自身的历史意义及独特的乐趣,并且展现出日常生活的节日特点,让学生能够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励起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为此,不少学校相继开展各类传统文化学习活动。而我们的校本课程不但需要对民俗文化做出全面的讲解,并且要深挖民俗文化的精神意义。

(一)提高课程目标的具体定位

日常生活当中,传统节日是非常多的,但不能让广大学生仅仅停滞在对民俗文化的外在形式的理解上,需将民俗文化的实质性精神挖掘出来,将提高广大学生对民俗节日文化的深层次认识及浅析作为我们的教学目标,为此,作为教师不但要增加学生对节日的认识,并且要利用多姿多彩的活动深挖民俗节日文化的真正意义,促使学生能够在身心上感悟到民俗文化的魅力所在,为学习丰富的民族文化创造良好的前提性条件。

(二)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拓展学习广度与深度

1、对节日的理解对节日的理解主要是针对节日相关知识的认识,譬如:节日的来历、相关传说、节日习俗、地区特色、节日歌词。同时可有效的利用网络知识、书籍、家中老人的口述等方法来进行自主性学习,学生之间及时的沟通,或者通过教师来进行课堂传授。2、对节日的探究可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对习俗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譬如:纪念、美德的颂扬、祈福等等,进行相关的归类整理。并且,节日习俗也存在不同的利弊,可让广大学生针对传统节日进行讨论,组织学生对移风易俗来表达自我认识。譬如,一些家庭在过年的时候选择全家外地出游、一些家庭选择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学生可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同时探讨的过程当中教师可进行相应的专业性指导。3、对节日的体验节日民俗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此,可让广大学生去体验一些地区的节日,这样才能够从中感受到节日的独特之处,感受到节日的真正内涵。譬如:端午节、元宵节到来之前,教师可组织学生共同包粽子、包汤圆,即便在手艺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可是能够激发起学生非常大的兴趣,还可以向自己的爸爸妈妈请教,传授给其他的同学。这样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去体验到民俗节日文化带来的乐趣。

(三)配套校本教材的编订为课程教学供应借鉴指导

具备配套的校本教材是做好校本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校本教材一定要与学生的基础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水平相吻合,具备显著的趣味性与知识性,图文并茂,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校本教材当中包含了节日知识的相关介绍、拓展性知识问题等,侧重于让学生对民俗节日文化的思考、提问、研究,同时为学生供应相关学习材料,并且校本教材能够为教师今后的素质教育教学供应借鉴性指导。

三、民俗文化走进校园文化活动

(一)教师作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参与者

学校负责人要举办各类节日文化校园活动,为广大学生供应良好的平台及做好相关服务。学生与教师作为文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同时还可邀请一些家长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并且做好表演与观众的划分。

(二)举办多样化的文化活动

民俗文化活动包含了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在集中式文化活动的过程当中,我们可编排舞台剧、节日诗歌朗诵,由师生自导自演,同时可利用节日知识趣味问答,邀请师生与家长一同参加;在分散式文化活动的过程当中,可进行现场比赛。譬如:包粽子、艺术剪纸。亦可进行现场趣味游戏,猜灯谜。将民俗节日活动与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有效的综合在一起,令广大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民俗文化所创造而来的乐趣。并且这种师生、家长一同参与的方式能够增进师生、家长相互间的感情。

四、结语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陕南民俗文化;传承;变迁;影响

陕南位于汉水流域上游,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地处西部和中部地区南北交会之处,由于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的独特性,以及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文化,既交叉融合,兼容了中原和西北地区的许多特点,又形成了自成体系、别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年节习俗、婚姻习俗、民间活动、其他习俗等。

民俗是人们(包括不同民族、阶级和阶层)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创造、孕育和传承的风俗、习惯、心理、观念。[1]民俗文化即民间风俗文化,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人们普遍认同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有着浓厚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认知和思维判断都有一定影响。

时代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后,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传媒以其强大的传播速度、力度和新兴的传播方式,加深了报道内容,也加大了民俗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了民俗的跨民族、跨地域和跨文化传播,给传统民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极大地影响了民俗文化传播。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陕南民俗文化日渐受到新传播环境下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随之出现变化,一些传统民俗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或被简化,而一些新的民俗文化慢慢被人们接受并融入当地传统的民俗文化中,像结婚穿西式婚纱、礼服,但仍保留了陕南当地的特有风俗,如公婆化妆等,只是其中也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

一、陕南民俗文化的变迁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大众交往、信息传播的工具,其诸多的传播优势使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运用大众传播媒介这种工具来反映、记录、描述和诠释民俗文化,其对民俗文化变化产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传播环境下,传统的民俗文化正发生变迁和整合。

民俗文化传播环境的变迁。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讯息:任何技术都在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环境并非积极的包装用品,而是积极的作用进程”。传播环境是存在于传播活动周围所特有的情况和条件的总和,如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媒介环境、教育环境等,是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共同构筑而成的整体环境。传播环境往往以特定的时代、民族、区域等为传播背景,民俗的变迁是一种客观规律,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民俗文化往往和特有的传播环境紧密相连,传统的相对稳定的传播环境保证了民俗文化传承的纯正性,但也带来了传播范围小的弊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进步、交通的便利、地区交往的频繁、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群体范围和地域范围不断扩大,旧时的较为封闭的以言传身教为主的民俗传播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传播环境的改变相应地带来了民俗文化的变迁。

民俗文化传播媒介的变迁。传统的民俗传播,大多为口语传播、小范围的群体传播、仪式活动传播及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使得记录、反映和传播民俗文化的媒介日趋增多,如2011年汉中本土电影《迷途》就是通过电影这种媒介宣传了本土文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手机等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近年来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已深深渗入民众中,带来了信息传播领域的全新变革和媒介空间的扩大,新的传播媒介日渐成为民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传播途径,加速了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下民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一般而言,传统民俗文化只在特定领域流行和传承,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可打破这种时空局限,在较大范围内实现较长时间的传播,且媒体化的民俗文化更易于被反复复制、加工,不断活跃于传播领域,影像传播中,民俗文化已渐渐成为其中重要的传播元素,只是这种民俗是被加工、改造过的“民俗”。

民俗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变迁。民俗在数千年的传播和传承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会根据时代、环境、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变化而不断变迁、融合和创新。如陕南旧时兴盛的赶庙会,多设在寺庙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时间举办,以寺庙的名称为会名,赶庙会也被称为“赶会”。这类庙会,其实就是在过去交通不方便的情况下,人们进行物资交流的一个场所。随着交通逐渐便利和物质的丰富,现在的庙会已经不是传统形式上的商品买卖场所,而是庙宇确定的会期,以进行敬神祈祷、许愿还愿等仪式性活动为主,有时还会安排一些当地的戏剧、杂耍或颇具特色的民间活动。再如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结婚时接亲、送亲都是走路或骑自行车,如果在路上遇见另一个结婚的,叫“冲喜”,是不吉利的,新娘之间要互换腰带、手绢或提前准备好的小礼物,而现在都是坐汽车结婚,路上遇见另外的新人也不必下车互赠礼物。

当然,这种民俗文化的变迁和受众心理变化也有一定联系,受众的需要和选择心理也会促进其有意识地选择保存和传承一些和自己生活紧密相关或自己能理解、记忆的民俗,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民俗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变迁。

二、大众传播媒介对陕南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

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具有广泛性特征。民俗文化有了大众传播媒介这些新兴载体,其传播广度和速度、便利性有了极大改善,大众传播媒介和民俗文化两者的结合,极大地增加了民俗文化的传播速度,跨地域、跨媒介传播,使传统的民俗文化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构建了一种基于现代化传播环境和传播手段下的全新的民俗文化氛围,增强了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性、迅速性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民俗文化成为大众传媒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扩大了民俗文化的传播范围,使之具有广泛性的特征。大众传播媒介对民俗文化的传播,大多是通过对民俗内容报道、民俗文化意义的解读等方式表现出来,如媒体对于褒河栈道、汉中社火、饮食小吃等的报道。

根据钟敬文先生的观点,民俗具有四种主要的社会功能: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此外,它还可以在一定时期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外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民俗传播,就是利用大众传媒传播民俗文化,使人们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与民俗生活,同时反映其时代变迁。”[2]陕南民风淳厚,历来有着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民俗,2010年8月,陕西城固县博望镇在新农村建设中首创以“知足知恩、知荣知耻、知法知德”为主题的“六知”农民教育活动,评选“好婆婆”“好媳妇”,引起社会、政府和媒体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新华网、网易等纷纷予以报道转载,正面且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和推广了陕南优良的民俗文化。

大众传播时代,陕南民俗文化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时期,大的社会环境赋予了民俗文化传播活跃的氛围,因此陕南特有的民俗文化要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与传承,应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强化并泛化其自身的传播。

大众传播媒介的技术手段和民俗文化的艺术性相融合,使民俗文化更具传承性。传统的传播环境保持了民俗文化传播的稳定和纯正,但也限制了其在大范围传播,其传承的范围往往越来越小。传承是文化的代代相传,大众传播媒介先进的技术性和良好的存储功能,使民俗文化得以形成纸质、影像资料或电子文档保存,避免了某些民俗文化在某一时期的小范围传播中遗失。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大众传播方式破坏了传统的传承氛围,对民俗文化传承并不能起到显著作用,但我们必须看到,大众传播通过技术手段很好地保存、推广、宣扬了民俗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了一些不利于口语传播的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任何民俗文化,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受众知道、了解、关注,才能激发人们去保护、传承民俗文化的欲望。另外,随着博客、播客、拍客的兴起,手机媒体和互联网的结合,使得更多的民俗文化得以被人们(更多的是青年一代)发现、挖掘并随时进行传播。

如汇聚了巴蜀文化、秦陇文化、吴楚文化,极具地域民俗文化特色,作为陕南民俗文化重要传承的汉中社火,本是由民间发展而起,起初为群众拜神祭祀的活动,后逐步演变为群众吉庆的集社活动,多为民间自发行为,汉中日报、汉中电视台等媒体相继对汉中社火进行相关报道,将这种传统的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的陕南民间艺术融合了大众传播媒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去研究、保护,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每年都由政府组织协调,或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3天,由乡镇轮流入县城进行社火游演,或组织参加陕南首届民歌节、汉中市文化艺术节、南郑县“两节一会”等活动,社火在传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媒介欣赏到这种独特生命力的民间艺术,深受群众青睐,增强了民众的历史文化感。

传播的片面性和选择性。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从陕西的汉中、安康等地方媒体看,对于陕南民风民俗的报道还是较为频繁,如社火、皮影戏、桄桄戏、丈头木偶等,这些都是艺术传播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也是目前地方媒体文化报道的内容之一,但遗憾的是,地方媒体的影响力不大,难以形成大范围传播,而国家级媒体对于此类报道是有限的,报道内容也更多选择一些知名度较高的民俗文化,而且报道过程中,往往融入编导、主创等媒体从业人员对民俗文化的理解,易使民俗失去原生态的面貌,传播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而且这样的传播内容和传播范围也会逐渐影响受众对于地方民俗文化的认知。

大众传播媒介的兴盛,一方面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但在一定程度上,大众传媒在对民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为受众提供的是一种典型的媒体环境,传播的是一种影像化或媒体化的民俗文化,弱化了民俗文化传播中的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如过年时人们不再走亲访友拜年,甚至也不再写信、寄贺卡,而是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MSN、微博、微信等方式拜年,一些传统的年节民俗文化逐渐被人们所遗忘或忽视,媒体化的年节民俗更多地被人们接受并成为一种新的民俗。而且传媒在传承民俗、创造新民俗文化的同时,民俗文化的大众传播慢慢脱离了传统民俗活动特有的氛围,未能有效发挥民俗文化独有的感染力效果,且媒体化的民俗文化传播的传受双方缺乏面对面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俗文化的现场性,难以引发受众的认同感,降低了民俗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大众传播媒介时代,传播环境和传播媒介的变迁,使得大众传媒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和媒介手段影响民俗文化已成为一种必然和无法更改的趋势,这是社会发展的潮流所在,民俗文化是需要传播的,只有在传播中才能焕发其新的生机。应当看到,大众传媒在民俗文化和受众间构建了沟通和传播的桥梁,我们在尽可能利用大众传媒发挥其传播、传承民俗文化的优势的同时,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善设议程的功能,更要注意维护陕南固有的民俗文化传播、传承的原生态环境,让更多的民众了解、认知陕南特有的民俗文化,让其在时代演进过程中,在保持陕南民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具有越来越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

[本文为陕西理工学院“汉水文化”省级重点学科资助课题《传播学视阙下陕南民风民俗变迁研究》(SLGH1241)]

参考文献:

[1]李乔.谈谈民俗的特点[J].道德与文明,1985(5).

[2]葛苑菲.新闻报道中的民俗传播及其功能[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1).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旅游社区;社区参与

一、相关概念

民俗旅游,实际上就是“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人们暂时离开自己惯常居住的社会文化环境,到异地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以观察、感受、参与、体验异文化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旅游活动,包括寻根访祖游、异国风情游、民族风情游、乡村风情游、古村古镇游、胡同老街游等以民俗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旅游活动。游客参加民俗旅游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不断发展的结晶,它体现了一种异国、异地的文化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往往是唯一的。这种文化不可转移,只会呈现在它所缘起的特定区域,这个特定区域就是“旅游社区”。

旅游社区是指在民俗旅游景区这个较大的地理空间范围之内的人群活动区域相对独立、社会组织结构相对完整、拥有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传统的一个人口聚落群体[1]。它可能是一个古镇、一个村寨,也可能是一条老街、几座院落。旅游社区具有社区的基本要素:人口、地域、文化和生活。与旅游景点最大的不同是——这些社区里仍然有居民居住,仍然有居民在此生产生活,而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正是“民俗”的生动体现,游客希望看到的也正是他们独具文化特色的生产和生活。近年来我国蓬勃兴起的民俗旅游催生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旅游社区,这些社区也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不但自身获得发展的机会,还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

所谓社区参与,既是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介入社区发展的过程,也是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发展计划、项目等各类公共事务与公益活动的行为及其过程,体现了居民对社区发展之责任的分担和对社区发展之成果的分享[2]。

本文所指的社区参与民俗旅游发展是指在民俗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开发和参与主体,以在促进社区全面发展的前提下保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

二、社区参与民俗旅游的必要性

(一)社区参与是实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1997年在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理事会与地球理事会联合的《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提出了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社区参与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要做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保证旅游发展与当地环境、文化、社区协调发展,特别是要让社区参与到民俗旅游的全过程,要让社区居民认识到发展当地民俗旅游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同时,当社区居民看到游客对他们的民俗有很大兴趣时,会产生一种文化自豪感,对民俗旅游发展也会更加支持。对于切身利益的关注,使得社区参与到民俗旅游发展时会提出更可取的建议,着眼于环境、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二)社区参与民俗旅游发展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旅游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服务业,相比于其他产业可以容纳更多的劳动力,且对劳动力的要求不高,因此发展旅游也成为了一种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旅游社区以自身的文化特色为资源加入到民俗旅游发展中,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虽然经济相对落后,但是这些地区往往保存着富有吸引力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吸引众多游客。这些社区不仅可以用独特的民俗吸引游客,还可以通过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等相关服务,比如开办社区旅馆、传统手工艺品商店等,既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活动内容和服务内容,改善旅游环境,也可以解决社区内成员的就业,带动整个社区经济增长。

(三)社区参与能够为民俗旅游提供更加浓郁的民俗氛围。

与传统旅游相比,民俗旅游更加注重对于社会文化的体验,而不是普通的观光和娱乐。对于一个民俗旅游社区来说,当地的居民就是当地传统民俗的创作人和继承者,他们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和节庆活动,将独特的民俗文化再现给游客,比如云南摩梭人的生活习俗“走婚”,新疆哈萨克族的娱乐活动“姑娘追”等等。这些文化习俗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引人入胜的文化感染力。由社区居民再现的民俗活动,向游客展示当地的文化习俗,让游客能够真实地体验当地民俗文化,将会超越传统的导游讲解或者图文描述,形成更加浓郁的文化氛围,提高民俗旅游的质量,推进民俗旅游的发展。

三、社区参与民俗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成员参与意识薄弱,缺少主人翁意识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只懂得逆来顺受,而不会去表达真实想法。社区在参与民俗旅游也是一样,一些社区成员会认为旅游开发建设只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与自身无关,而不去关注社区民俗文化的发展。社区成员作为民俗的创作者,不仅不理解民俗旅游的真正内涵以及自己在民俗旅游中的地位,也没有参与民俗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将会从本源上影响民俗旅游发展。

(二)缺少保障与激励机制

目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还是一个新现象,发展不够全面,没有目前的法规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做出详细的说明。但是,在社区旅游中,只有完善的机制,才能保证社区真正能够参与到旅游的发展建设中,有了激励机制,也能调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

(三)文化冲击,阻碍民俗旅游发展

一些俄偏远的农村社区,居民长期不与外界沟通,保存着浓厚的传统习俗,对于外界文化不能理解。外界人的进入,会对他们的传统文化造成干扰,影响他们中一些人的情绪,产生不满或敌视看法。进而也会出现不愿意外人进入的现象,阻碍民俗旅游发展。

四、有效提高社区参与民俗旅游的途径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第4篇

    现代设计则是充分体现着当今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脉搏,广泛地应用于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随着科学不断发展,社会的进步开放,以及国际文化的频繁交流,加之现代人的还旧思潮,传统的国粹民俗文化在时尚的浪潮,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面对现代的设计,我们不仅要升华是外表的形式,也要更新其内在的气韵,要赋予设计更深层次的审美享受,现代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能够满足消费者追求艺术的心理需要,同时也体现了历史文化的永恒魅力,下面就民俗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我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民俗美术寓意的延伸和沿用

    民俗美术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积淀,通过形象之间的组合、蕴含着更加深刻的内容,并用概括、简练的自然与抽象形象象征着人们的意念与感情。在民间广泛流行的“老鼠嫁女”,以狮喻“男”,绣球喻“女”,“石榴”象征多生贵子,“桃子”代表长寿,以及“莲”(连)生贵子,蝠(福),鹿(禄)等文字谐音的运用,都反映劳动人民朴素的思想感情及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同样,这种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至今一直是现代人所向往。既有装饰性又有深刻的寓意是现代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正如司徒虹老师所说:“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它具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包含科学合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体现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向往。”所以说传统图形背后的吉祥意味同样也适宜用于现代广告设计之中。如松下“爱妻号”洗衣机,从情感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了寓意的优势,把品牌的寓意与产品使用的对象结合起来,使得消费着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广告的品牌,从而引起消费的欲望。

    二、民俗美术图形的提取和衍生

    民俗美术图形是人类通过视觉形象传达民俗文化的一种形式,是劳动者集体民俗观念和审美意识的产物。民俗美术种类繁多,造型千姿百态。在反映的题材与内容方面,不仅体现事物和生活本身,而且把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鸟兽虫鱼以主观的想象,通过形象组合安排。构图上通常用散点透视的表现手法,采用主要人物画得很大,次要人物作为陪衬画得很小,形成大小对比。另外,遍布大江南北的剪纸艺术和民间广泛流行年画艺术,都充分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概括力,她们抓住生活中最动人的、最能表达内容的形象,用夸张、写实、寓意等等手法和简练的线条,创造富有装饰性的艺术形象。这些等等都为现代设计提供很好的参考价值。

    而现代广告设计中的民俗图形符号大多来自民俗美术图形,他们在保留传统本土民俗艺术的特点基础上,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经济文化的元素。这些民俗图形符号的运用不仅丰富了现代设计作品的内涵,而且使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如在礼品糕点、糖果包装上,人们也通常借助民间美术中有祝福愿望的吉祥图案,来增强礼品中的“礼”的含量。另外,泥塑、陶瓷、脸谱艺术不仅把花纹巧妙的用于现代的广告设计上,而且还用于现代包装容器的设计中。可见,民俗美术的图形符号已成为现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民俗美术色彩的借鉴和巧用

    民俗色彩是源于原始本身的反映,色彩象征意味浓厚。如红色含有吉祥喜庆的寓意;黄色象征着富贵尊荣。民间艺人一向重视色彩的象征寓意带来的精神力量,因此喜用红黄这样单纯、浓烈的吉庆色彩。民间剪纸多表现为单色红色;木版年画以黄与紫、红与绿等强烈对比色并置一起,造成鲜艳的色彩调子,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民间彩塑玩具多以红、黄、绿、蓝为基色,黑或白为底色,形成了活泼强烈的色彩对比,极富个性。巧用民俗色彩,充分地利用它,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代设计中借鉴这些民俗美术的习惯用色和配色手法,可以使传统商品和民间老字号的包装色彩更具视觉冲击力,民俗特色更加一目了然。

对民俗文化的看法范文第5篇

灵山胜境是著名的国家五A级风景旅游胜地,位于江苏省无锡市的太湖之滨。景区的规划、设计、营建经历了十多年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三期工程的竣工,特别是2009年世界佛教大会在灵山梵宫的成功举办,使灵山获得了更大的关注。

景区的规划格局是以佛教三宝“佛”,“法”,“僧”为主题的三条主线构成,其中中央的“佛”轴线以讲述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经历为主,由一期工程88m高的灵山大佛、祥福禅寺,二期工程的九龙灌浴、阿育王柱、佛足坛、五智门等构成,一,二期工程已于2003年完成。三期新建的“法”轴线与“僧”轴线分别位于“佛”轴线的东西两侧,三期的主体建筑即梵宫建筑面积达7万m2,位于“法”轴线的北端,作为2009年世界佛教大会的中心会场之一(另一处举办地为台北市的小巨蛋体育馆),它既是灵山景区的重要景点,也是无锡市的重点工程。

梵宫建筑具有不同于一般建筑的特殊性。一方面是为世界佛教大会提供满足其会务功能的理想会址,另一方面需考虑会后成为游客参观的景点,适应多种功能的使用要求。功能主要包括佛教艺术展览,佛教题材演出,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为游客提供佛教特色餐饮等等。究竟是宗教建筑还是旅游建筑,是景点还是会场,是要体现建筑文化、佛教文化还是民俗文化,项目初期设计团队与业主、佛教人士、旅游策划专家、艺术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一段时间,设计组存在审美,价值及方法上的迷失。随着项目的深入,对各种类型“文化”要求逐步分析,形成对项目较明晰的认识,我们认为作为一个相当特殊的建筑,承担着不同层面的文化要求,无论是作为神圣的佛教建筑,还是民俗的宗教主题的公园,建筑师了解建筑的文化本质,分析佛教文化与民俗文化都是十分必要的,也就能够将体现文化带来的压力转变成为设计的源泉。

建筑文化实质的讨论

谈论建筑文化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通常而言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引自《现代汉语词典》)。文化包含了人类社会的知识,行为和物质存在以及凝结在这些存在中的思想意识。

一般来说,文化有精致文化与民俗文化之分。对于建筑文化,西方人在1 9世纪将建筑视为三大艺术之一,将建筑归于精致文化范畴。而20世纪中叶的另一种看法是以拉普普为代表的建筑研究者,把文化视为民族文化的文化。在民族学中,文化的定义较接近民俗文化,把文化看作生活的方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信仰、思想与行为模式,建筑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生活方式的具体呈现,所以可视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

所以我们崇尚的建筑一方面是新技术、先进观念的体现,而这些为建筑师熟悉的技术与理念大部分来源于西方现代建筑的成就,而另一方面佛教建筑在中国自唐宋达到高峰之后,明清时期形成的固定型制使其建筑的多元性和艺术性大大降低,特别经历了浩劫,佛教建筑与当代建筑技术与思潮的发展完全割裂开来,佛教的思想与活动与现代人生活的距离也进一步拉开(有别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所以当灵山业主和佛教界人士建设大尺度的佛教风格建筑时,视线指向不是现代建筑而是佛教建筑顶峰时期的菩提加耶塔(印度),吴哥窟(柬埔寨)与婆罗浮图(印度尼西亚)。正由于缺乏自古代佛教建筑到现代佛教建筑的发展历程,所以用现代建筑来诠释佛教文化不为大多数佛教界人士、佛教徒乃至普通的游客所认可。当建筑师痛苦地被要求以古代,甚至是异域的佛教建筑的形态、装饰元素,佛教艺术品来反映佛教建筑的文化性时,建筑的文化性也就逐渐向民俗文化的属性倾斜。在对建筑文化性的思考中我们逐渐认识到不论是建筑的精致文化和还是民俗文化,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价值观,对于建筑的认知,这种价值观是不分层次的,这也是在具有宗教和民俗双重名片的灵山梵宫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建筑师去研究和重新认知的。

佛教建筑文化的基本属性

非常少的专家学者将亚洲的建筑作为一个体系进行研究,特别在近现代西方的建筑技术、思想,美学全面占据统制地位的背景下。东方建筑传统的研究以及风格的衍化相对缓慢。佛教建筑是一个相对特殊门类的东方建筑。一方面亚洲文化为佛教建筑赋予浓郁的东方属性,另一方面古代佛教文化也为亚洲及东方建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我们先以塔作为一个例子。

塔是佛教特有的建筑,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得道成佛,死后遗体火化,烧出上万颗舍利,由弟子将这些舍利拿到各地去安奉,把舍利埋入地下,上面建筑圆形土堆。在印度梵文中称为“堵波”(stupa,也称“浮园”,也译为“塔婆”),即是“塔”的由来,以后成为佛的象征,成为供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形式。佛教的兴盛促成塔这样一个建筑门类在东方各地兴建。如同出了一个命题,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建筑传统有各自的答案,从而形成普遍存在于各个亚洲国家,形态千变万化的塔的样式。单中国一地就有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喇嘛塔、金刚宝座塔,缅式塔等等。并且不仅受地域的影响,塔也逐渐与佛教宗派联系在一起,如藏传佛教的巨塔(喇嘛塔)可以出现在藏区也可以出现在江南,这种建筑的样式随着藏传佛教的流传而在各地兴建,并与当地汉传或南传佛教建筑很和谐地建在了一起。

从各地塔的形态的关联与差异中,我们可以得出佛教建筑的几个共同的特征,首先对于大部分国家它是外来的建筑文化,其次是与当地的建筑文化相融合,其三是与佛教本像或者几大门派如藏传、南传、汉传的基本教义密切关联。从本质上来说是亚洲建筑文化相融合的典型实例,并且当其多元文化的特性充分展现的时期也是其建筑形态最丰富,艺术价值最高的时期。佛教建筑的另外几个基本类型如窟、佛殿,经幢等的发展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佛教建筑的另一个特性是它的政治性,比如汉传佛教始终与皇权统治若即若离,所以汉传佛教建筑与宫殿建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敕建大寺,具有琉璃墙瓦,庑殿顶的雍容气度,也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禅寺别院(通常禅宗的思想和禅宗庙寺的风格更接近当代建筑师对于佛教建筑的审美)。又如藏传佛教的布达拉宫,反映了政权和神权的高度统一,而许多以佛教为国教的东南亚国家,其建筑的恢宏也显示了政教合一的特点。

除了建筑本身,佛教建筑文化还包含其它方面如佛像、、莲花、光相,万字符,念珠,菩堤树、曼陀罗,六色旗等,这些佛教象征物或作为建筑组成的一部分,或是建筑内外装饰,与建筑一起成为佛教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佛教艺术永恒的表现载体。

民俗文化在旅游建筑中的体现

非常多的人士反感将灵山胜境与旅游建筑联系起来,仿佛如此就将灵山的文化层次贬低了。何况如果将灵山胜境以旅游学的范畴归于主题(佛教)公园的人造景观则更是业主,政府。佛教界和建筑师避之犹恐不及的。但作为项目建筑师应该清晰地去认识项目的旅游属性,自觉运用其设计的原则来实现建筑文化性和功能性。

旅游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的文化性也是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旅

游与文化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从古代文化到现代文化都可以成为吸引游客的因素,游客不仅汲取游览地的文化,同时也把所在国的文化带到游览地,使地区间的文化差别日益缩小。绘画、雕刻、摄影、工艺作品是游人乐于观赏的项目,戏剧、舞蹈、音乐,电影、电视又是安排旅游者夜晚生活的节目,诗词,散文、游记、神话、传说,故事,又可以将旅游景观描绘得栩栩如生”。(《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

按照旅游科学的分类,灵山胜境应属于主题公园(Theme parks)范畴,当前世界范围的主题公园有以几类。

①儿童神话故事:迪斯尼乐园(美),Gluck王国(日本)。

②微缩城镇:锦绣中华(深圳),Minidom(瑞士)。

③未来与科技:Futuroscope(法国)。

④原始西部:Fort Fun(美国),OKCorral(法国)。

⑤乡村世界:花卉:Flevohof(荷兰),昆明世博园(云南)。

⑥电视系列:芝麻街(日本),三国城、水浒城(中国)。

创建主题公园是一项高数额、高风险的投资,曾一度成为我国各地旅游发展的重点之一,灵山胜境周边就有唐城、水浒城、三国城等,这些景点多依赖于电视文化(作为外景基地)的需求,通过一段时间内热门电视剧的播出而成为旅游热点,应该归于电视系列主题公园的类别之中。但这些主题公园均有走下坡路的趋势,其原因是这些主题很难长久地成为旅客关注的热点,随着热点的转移,景点旅客大量减少。灵山胜境在目前阶段比同处无锡的其它主题公园,较成功的原因首先得益于佛教的悠远历史和广大信众。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佛教信徒超过一亿人,从各民族来看,除汉族信徒外,藏、蒙古、裕固族信仰藏传佛教;白族、壮族、布依族、侗族,番族、纳西族、彝族,羌族、满族、朝鲜族、信仰大乘佛教,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何族信仰小乘佛教。同时作为一、二期主景的88m大佛,九龙灌浴从形象上都摒弃粗制滥造,较能符合广大信众和游客的审美。

主题公园通常对具有民族性,宗教性、独特性,珍奇性、神秘性、故事性、地方特色等景点的营造,来获得游客的兴趣,取得商业成功。灵山胜境的设计中应更多地采用主题公园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如形制符合佛教教义以获得广大游客尤其是信徒的认可,创造个性鲜明、独特的建筑形象以满足游客的好奇和认知的需求,以具有故事性、神秘性的佛教图案和艺术品来装饰建筑,提升旅游景点的价值等等。并且需要指出作为主题公园的灵山胜境的开发,无论是整体规划还是单体设计,都应该有萁系统的设计框架与程序。符合现代旅游开发的规律。通过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应该充分在设计中反映这一更多体现大众民俗文化的需求,同时以细致的分析研究,科学的设计方法作为手段,使旅游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

多元文化在设计的运用

1、佛教文化的运用

最终方案是以退台的建筑主体上设置五塔屋顶作为基本的形态特征。第三节关于佛教文化的论述中我们知道塔是佛教特有的建筑形式,它是佛的象征,所以以塔的形式来突出佛教建筑的特征,获得信众的认同是开发商和建筑师首先达成的共识。但采用怎样的塔与佛法的主题应和,又能与建筑共同形成统一的形态是设计的关键之一。在对各种资料的查阅中,一种名为华塔的较特殊的亭式塔逐渐为我们所注意。现有的华塔,最早的一座是山东历城九顶塔,此外尚有敦煌华塔,河北寿禅寺塔等十余座,通常下部是单层亭式,上面耸立巨大塔顶,表面饰有很多莲瓣,每瓣上立一座小塔,尖顶立一座较大之塔,含义是表现《华严经》所说的”莲花藏世界”。中间的大莲花,花中心为毗卢舍那佛,周围每一莲瓣代表“如微圣殿”的一个小世界,整体共同构成的“莲花藏世界”是对佛界的立体表征。

因为华塔为中国特有,形态简洁而有标志性,并且易于与建筑相结合形成室内空间的穹顶而成为塔的样式的首选。至于顶部设置五座塔的形态是因为五塔可以代表佛教金刚界五部主佛即中央的毗卢遮那佛、东方不动如来、南方宝生如来、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如来。由于关于“五方五佛”在佛教教义和各类艺术品中都有详尽的描述,所以为建筑形态设计和室内的装饰都提供了设计的主题和依据,形成了特有的故事性。

2、民俗文化的运用

民俗文化的运用主要通过建筑中装饰,为旅游提供了大量故事性的素材。非常幸运的是梵宫设计邀请到大批各地的工艺美术大师参与,特别是一些有悠久的历史却濒临失传的艺术门类也在梵宫中找到了创作的舞台,使梵宫成为陈列、保护这些珍贵作品的博物馆,对于提升梵宫的民俗文化品位与旅游价值起到极大的作用。

3、建筑文化的运用

通常而言简洁是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和价值取向的,但灵山梵宫的设计无论是对佛教文化还是民俗文化的阐述都需要通过大量具象的建筑形体和装饰来实现,无论是塔,,莲花、光相,还是蔷提树、祥花瑞兽,如何与建筑相结合,建筑师都缺乏相应的经验,怎样做都相当别扭。所以,我们首先形成共识的是对于作为具有佛教文化和旅游文化双重特性的梵宫建筑,装饰不是罪恶而是适宜的构成元素。其次,粗制滥造或者是与建筑不相适的装饰才是罪恶,如何来控制装饰使之成为建筑的有机组合是将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结合到建筑文化之中的关键。具体采用了以下方面进行设计控制。

(1)建筑构件的单元划分与装配

由于梵宫建筑采用了大量传统的建筑构件和装饰元素,如立面墙体、柱,门,窗的石材装饰构件。顶部的铜瓦、莲花饰;室内的木柱、斗拱,雕塑等等都非常复杂。我们将这些建筑装饰构件和图案与建筑主体脱离,成为可装配的建筑构件。无论内外立面都进行标准单元,转角单元等模数化的划分,将复杂的立面转化为数十个基本单元,既符合建筑美学的原则也为深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便利。

(2)室内艺术装饰先编号再创作加工

由于梵富室内装饰艺术品数量多,尺度巨大,试图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艺术装饰是不可能的。同时艺术装饰只有在深入创作,精美加工下才能杜绝粗制滥造。这就需要在创作过程中先期规划而后分步实施。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将规划的艺术装饰进行编号与尺寸控制,对作品的风格、手段及色彩进行初步的规划,然后由业主委托相关的艺术家进行创作,以保证佛教文化、民俗文化的艺术品味,并与建筑相得益彰。如设置在廊厅两侧的讲述佛教传法历史的油画组图,廊厅尽端的琉璃作品《华藏世界》,千人佛教餐厅的瓯塑浮雕,以及东阳木雕。手工壁画,扬州漆器,景泰蓝须弥灯等等都是在先期规划下逐渐变为现实,并且工艺美术大师们的作品也使将梵宫成为民俗艺术殿堂的构想变为了现实。

(3)舞台设计与建筑声学

梵宫的剧场部分――圣坛,是为佛教专题演出“吉祥颂”量身定做的。剧场建筑为曼陀罗形式,观众厅为高耸的圆形覆钵形,室内高度达到近40m。观众席居中,共设约1200个蒲团形式的坐席,而舞台环绕观众席设置,以营造特殊的情景氛围。为更好地配合佛教场景的创造,观众席中央设置了转台和升降台,同时局部可变化以满足各类会议的要求。

由于圣坛剧场独特的室内形体,带来较为特殊的建筑声学问题,如混响时间长,容易产生声聚交,回声等。这类声学特点对于佛教演出较适合。但会议时却是音质缺陷。所以会议时采用闭合八扇活动的弧形大门缩小空间体积同时在门上做吸声处理的方法,将混响时间控制在2s左右,并在穹顶结合装修方案(千朵莲花),做强扩散处理,有效地避免声音的聚焦。

灵山梵宫是一个特殊的项目。虽然我们并不熟悉更谈不上擅长此类项目的设计,但是作为综合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团队,总会面对文化浸染与建筑师差别巨大的主管部门、业主和使用者以及他们的文化层面要求。灵山梵宫的设计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佛教文化,民俗文化以及重新审视建筑文化的机会,相信这一个案会为今后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项目设计单位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 2006-2007年

竣工时间 2008年11月

建设地点 无锡马山

总建筑面积 70200m2

设计总负责人 王文之、钱健

建筑 钱健 黄金甲 曲国峰 姚广宜 张欢

结构 傅汉民 李时

给排水 陈宁

电气 刘剑

暖通 黄益伟 赵磊

动力 史宇丰

弱电 蔡增谊

室内设计 陆嵘 蔡鑫 鱼晓亮

声学设计 章奎声声学设计事务所

规划景观 陆伟 刘瑾

舞台机械 总装备部设计院

作者 钱健,洲联集团、五合国际上海公司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项目设计阶段为华东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