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西方文化概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西方文化概论

西方文化概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改教学方略

一、转变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改变学习方式,合作探究进课堂。

新课程理念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合作学习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新课程的实施中更注重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取进步,在互动合作中获取知识应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学之间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要教会把学生置于集体之中,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学会合作学习。

2、科学探究活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中,提倡和鼓励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操作,努力发挥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激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案,参与设计。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节教学中,讲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这一性质时,先把盐酸滴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又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让学生去分析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后,学生通过猜想与假设,收集资料,设计实验,交流讨论等环节,最终得出了科学结论。这样就成功地把书上的演示实验转变成了探究性实验,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接受式向互动探究式的转变。

二、培养和强化兴趣,激发求知欲。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

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教师在给学生开始上化学课时,以实验首先展示化学的奥秘世界:(1)?把一张已用酚酞溶液写好“化学”晾干的挂在黑板上,再用装有3%的氢氨化钠的小喷雾器喷射在白纸上,立即呈现“化学”二字。(2)?水中生火(将一小粒白磷投入盛装沸水的烧杯中,用小气筒通入空气)。(3)?清水变牛奶,白酒变汽酒。等上述实验使学生情绪高涨,渴望知道其中奥秘,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这些奇特现象的奥秘,将在初中化学中一一学习。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三、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发化学课程资源。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留给教师的空间很大,要求我们不仅能使用教材还要能驾驭教材、补充教材,开发一切可以开发的资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日常生活就可以成为化学学习资源;只有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设计成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从熟悉的周围事物中学习,理解知识,感受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我们的教学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是什么”、“为什么”上,还要更多地在“如何做”上下功夫,贴近学生的个体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改革化学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西方文化概论范文第2篇

在跨文化交际环境下,一些英文素养良好,英文水平较高的中国学者与博士虽然能就西方文化话题侃侃而谈,可一旦涉及到中国文化,他们便无法流利用英语表达出中国文化,彰显自己的中国文化底蕴与素养。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称这种中国文化英文表达障碍现象为“中国文化失语症”。中国文化失语症实际上等同于中国人母语文化身份的缺失(曾洪伟,2006)。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当今社会,我们不得不正视并严肃对待这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1]

二、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现状

文化的教学早于80年代就已提上日程。此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以及高等教育阶段的教材中就逐渐引入西方文化相关内容。随对着英语教学的交际功能的强调,文化教学亦愈发受到重视。但西方文化的相关内容在教材中占有着压倒性的篇幅。[2]

三、“中国文化失语症”成因分析

“中国文化失语症”不仅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同时也妨碍了中国文化的传播。经大量研究,其成因有如下几点。[3]

1.西方文化冲击与中国文化缺失

随着西方文化如洪流般注入中国,它对国人文化观,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有着深远影响,这加速了中国文化的陌生化(曾洪伟,2006)。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虽使国际交流更为紧密,但也为西方国家实行文化殖民提供了机会。在西方文化入侵的冲击下,中国文化渐渐被忽视,并处于弱势地位。[4]

2.英语教学政策对文化引入无明确界定与对“跨文化交际”的片面理解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而 并未对“跨文化交际”的实质,标准作进一步阐释。

继H.D.Brown提出母语负迁移作用后,学术界已经就此问题做了大量探讨与研究,却忽视了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受此影响,许多老师过分强调营造纯粹的英语学习环境来帮助学生彻底摆脱母语的干扰。而对母语负迁移作用如此狭隘的解读极有可能会引发老师在课堂中只讲英国文化而斩掉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

3.中国文化教学与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目前,我们仍缺乏完善的中国文化教学与评价体系。中国文化缺失已深深渗透入英语的教,学与测试中。教师课堂中大力补充讲解西方文化知识,会致使学生们忽视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与探究。其次,大纲词汇中并不包含与中国特色文化相关的词汇及表达,并且许多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表达在翻译界也尚无确切的界定。在教师无法判断表达正确性情况下,也无法教给学生。

四、对策

在当今多元文化充溢并相互撞击的时代,我们必须正视日趋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并寻找出相应的对策来减轻它,根除它。

1.中国文化身份意识的树立与正确跨文化交际观念的培养

国与国之间频繁的交流与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使得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放在英语教育目的的首位。跨文化交际教学既包含西方文化的输入,更包含中国文化的输出。中国文化的教学应该被予以足够重视并贯穿到英语教学的整个进程中。另一方面,正确的文化意识培养意义甚大。[5]

2.课程改革和师资培训

关于博士生的课程改革这一课题,从丛博士已做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和建议,这里将不再过多赘述。目前,英语语言技能课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不仅耗时,并且限制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李莉文,2010)。其实,英语专业中的语言技能课应当逐步压缩(孙中有,2011),而中国文化内容的加入也含有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功能(李莉文,2010)。英语专业要在更加重视原有的专业知识课程的前提下增设“中国文化概论”,“中西文化对比研究”等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张雅丽,2013)。与此同时,师资培训也要紧跟其后,以培养出一批对中西方文化教学游刃有余的教师队伍。[6]

3.英语教材的编写与英语出版物的丰富

现有英语教材所涉及的中国文化仅仅占有微乎其微的比例。相应的,适量比例的精选中国文化内容应被纳入未来的英语教材中。相关出版社可组织出版与各阶段水平相对应的中国文化英文读物。这样一来,也就为从小学至博士阶段的各种层次的学习者提供了另一条接触中国文化的途径,并能提高他们的外语阅读水平。[7]

西方文化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生态通识教育文化传承

在全球一体化形势下,西方文化单边主义和“西方中心论”甚嚣尘上,在此情形下,作为拥有悠久雄厚、博大深邃历史文化资源的中国,更应坚守民族文化阵地,充分保持民族文化自觉,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资源向世界推广,为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生态贡献智慧与力量。高校通识教育本就肩负着人文精神濡养的神圣使命,在此境遇下,更应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庄严责任,培育具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全球视野、民族情怀的复合人才。

一、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生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至世界各地,特别是20世纪以降,全球化到来之际,西方文化以更加强劲的态势席卷全球,在此进程中许多弱小国家甚至失却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加入西方文化运程中。[1]我国具有悠久雄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即便在强势冲击之下,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民族文化身份,然而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觑。当下,特别是青年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举例而言,街市中随处可见牛仔裤和露脐装,为数不少的青年人对阿迪达斯、耐克、LV、GUCCI等国外大牌趋之若鹜,看电影务求美国大片,手机非iphone不用,餐饮追慕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旅行非欧美不行。过度追求实用主义、功利主义,遇事先问“有什么用”“给多少钱”,若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成效,得不到随手即得的收益要么干脆不做,做了也是百般不情愿。言必称“民主”、行必追“自由”的大有人在,一些青年人不顾观点是否正确,必须争取发言权,不管师长的要求是否合理,必须追求绝对的自由。这些现象固然不是发生在全体青年人身上,但绝不应该视而不见。而提及原因,究其根本,不能不说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一些人对民族文化的评价是“土”“僵化”“过时”,而这些评价并不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的全面而准确的了解之上的,更谈不上深入研究和分析。西方世界希求全球一体西方化,这种企图既不合理,也不科学,世界文化本就应该百花争艳,丰富多彩,若单一推行一种文化,势必导致文化生态失衡。在此情境下,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民族文化自觉,唤醒民族文化记忆,传承、弘扬和推广民族文化优势资源,推进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促进全球文化生态的和谐稳健发展。

二、全球化语境下高校通识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首先,唤起青年学生的文化自觉。青年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喜欢刺激,爱冒险,很容易被陌生而新鲜的异国文化吸引,并不加区分地加以模仿,形成追求物欲、注重实利、逾越长幼界限、盲目追求自由等不良品行。当前,高校通识课程的着眼点应落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上。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发现传统文化经典的仁、智、和、美,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传统经典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唤起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鼓舞学生深入阅读和品鉴作品,并阐明全球一体化的利与弊,定能达到培养学生捍卫民族文化尊严、树立文化自觉的效果。第二,着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从本质上讲,很多学生之所以追捧异国文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一旦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了热情,有了深入了解,便会主动地捍卫民族文化尊严,坚守民族文化自觉。高校通识课程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通过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源流脉络,结合品读和鉴赏经典作品,学生自然会领悟到民族文化的智慧、仁爱与美,伴随着理解的不断深入,学生的精神与人格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濡染,民族文化素养日积月累间得以形成。第三,兼顾世界文化,培养胸怀天下、匡世济民的健全人格。坚定了文化自觉,丰富了民族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还应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通识课程中开设世界文化经典赏析,带领学生了解和接触异国文化,进行古典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观照,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科学意识和人文情怀[2],还有助于形成匡正天下的广阔胸襟和豪迈情怀。第四,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通识课程教学过程中,讲解心理学、哲学、美学、阐释学、读者接受理论等知识和原理,引入历代学问家对同一问题的相似和不同看法,带动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做出判断,从同一角度对不同事物做出比较和鉴别,启发学生增强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辨识能力,形成正确而独立的思考习惯,加强批判思考能力。

三、当前高校通识课程面临的问题与因应对策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统整性安排,在传承民族经典文化的同时,兼顾其他东、西方文化经典,帮助学生铸成心系民族、胸怀天下、匡世济民、胸襟豁达、旨趣高远的健全人格。[3]中国文化经典类课程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渊源流脉的同时,指导学生阅读前秦时期儒、释、道、名、法、墨各家经典作品,阅读各朝代诗词曲赋经典作品,其他东方国家文化经典课程可以有选择地安排埃及、波斯、犹太、印度、阿拉伯、日本、印度思想文化和经典作品讲析,西方文化经典类课程可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发生发展,指导学生阅读古希腊神话、哲学经典,阅读西方各国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时期、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典型代表作品。第二,课程内容采取“典”、线、面结合。[4]“典”即经典作品,线即时间脉络,面即空间线索。以往国内高校通识教育往往以概论课形式为主,即侧重关注“线”的脉络,而忽视了对作品原典的关注及同时期各国作品的横向比较,极易造成学生对经典作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只知其一,不闻其余的缺憾。实践证明,了解线、面的同时,对经典作品展开真正的阅读,才能切实体会经典的魅力,深切理解作品的内涵,并起到潜移默化的濡染作用。第三,教学模式方面,以往国内高校以课堂教学居多,导致任务繁重的通识课程在极为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很难达成教学目标,最终不得不直接采用概论法或碎片法完成教学,效果往往不容乐观。当前,我们不妨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将不足以在课堂呈现的内容以网络授课或视频教学的方式传达给学生,这样既增强了授课的容量又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更为关键的是,通过采用网络在线学习的方式,也可以实现在线讨论、线上答疑、专题研讨等交流互动,同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泛在学习能力。另外,基于通识课程传授的内容,可以组织相关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读书汇报活动等赛事活动,以赛带学,以赛促学。第四,教学评价方面,宜采用重过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价。改变“一张考卷定全局”的局面,将平时考核比例提高至70%-80%,平时考核由考勤、作业、演讲、读书质与量、阅读创见、品读深刻程度、小组合作情况、参加活动情况等部分构成,期末成绩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采取论文、音视频、创意作品等方式。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在授课之初将学生分组,小组的任务是互相辅助、监督、合作完成既定任务。考核形式包含教师打分和小组成员互评、自评三部分。这种动态的重过程考核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能力。

综上所述,全球化格局下,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世界化”进程,面对西方霸权文化企图单边世界文化的严峻态势,肩负着人文精神培养的高校通识教育更应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以中国经验和中国元素建构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理念和生命价值观[5],培养植根于民族文化传统,有本有源的新时代知识分子生力军[6],为创建和谐稳健的世界文化生态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力量。

作者:周景辉 聂英杰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岳川.“中国形象”在全球“国家形象”的地位[J].资治文摘,2012(6):24-25.

[2][3]周景辉,聂英杰.中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比较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42-546.

[4]聂英杰,周景辉.全球化语境下高校文学类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5):102-104.

西方文化概论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着不同的中西文化背景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使交流能顺利进行。本文论述了中美文化的主要差异,分析了导致中美文化差异的渊源。旨在说明:了解中美两种文化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东西方文化,更有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儒家思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人们的交往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例如,英语中的Blue Room ,如果不了解这是指美国白宫中总统接见至亲好友的那个粉刷成天蓝色的房间, 你就不可能准确地把它翻译成“内客厅”。这种由于不了解对方文化而造成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与损失,简直不胜枚举。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迥异的文化特征。

    一、中美文化的差异

    1.中国文化

    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 孕育了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形成了神秘而古朴的东方文化。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深深植根于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中国文化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由善到美,带有浓厚的人化色彩的文化。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哲学观,刚健有为的进取观,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崇礼重德的伦理观。其特点是相对内敛、温和、沉稳。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要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

    2.美国文化

    而相对历时较短的美国文化,是一个受到众多文化影响的多元文化,其文化特性受到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殖民文化的影响,也受到其他众多移民文化的影响。早期的清教主义思想居统治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本土宗教萌发并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要素。美国社会是比较开放的社会,其国民热切希望实现个人奋斗目标,亦即“美国梦”的文化特性也非常显着。

    此外,美国文化特性中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的“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美国人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力。在美国,父子、师生、不同职位的人并无尊卑之别。平等观念渗透到美国人的生活和思想领域,他们的行为、工作、娱乐、语言、政治等无不体现平等观念,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受这种观念的制约。在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熟人相见,不论辈分与地位,一律以平等的 “你好”(hello)表示问候。

    二、中美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任何—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最初时期都深受自然环境如气候、地理位置的影响,是自然环境给文化发展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框架。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们选择不同的生存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滋生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同时也受到政治、经济、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文化具有地域性、超地域性、时代性和继承性。

    中国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其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文化注重群体主义,而不主张突出个人。其历史文化传统强调群体意识,重视集体的作用,注重互相帮助,相互依靠,注重人际间的和谐。中国又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其自身利益,需要用伦理之说来教导人们忠于国君(家长),恪守本分,谨守礼数,平安相处,以利于巩固其政治统治,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传统的思想规则、方法延续至今,为大家所认同,变成了集体的意识,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儒家文化的影响一直占主导地位,受其影响的文化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基础。儒家伦理历来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这是造成中国文化中等级观念较强的根本原因。

    美国文化则为地道的滨海商业文化,希腊、罗马是这种文化的发源地,地处海滨及近海各岛屿。众多的岛屿使人际往来不如平原方便,故强调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形成了今天的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包括个人的作用,个人的独立性,自主选择,注重自立和独立;重视突出个人,追求个体差异。美国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力与自由。美国文化从一开始,就继承了欧洲文化(西方文化),而****观念正是西方思想传统的产物。****最早见于1628年英国议会向国王提出的权力请愿书,18 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天赋****”并使其理论化。1776 年,美国的《独立宣言》则用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美国文化强调****,因而等级观念淡薄。

    三、结语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其间必然存在着文化差异,有文化差异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东西方文化差异不可改变, 但可以相互了解。中西两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斗争、融合与发展的过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要进入西方社会,开拓西方市场就必须熟悉西方文化,了解差异的根源,以求知己知彼。因此,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我们和美国的文化交流,也有助于我们和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往来。跨文化交际研究帮助我们把本民族文化置于全球大环境中, 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比, 这样不仅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 同时也在研究中发现本民族文化需要健康发展,不仅可以拓宽视野,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池振航。英美习俗与社交礼仪[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7.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西方文化概论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于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现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本文拟从语言教学、真实语境、交际实践三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英语跨文化教育。 

 

一、引言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份强调语音、语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语言中体现的西方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现象的传授,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不强。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也是为了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和、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三方面着手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 

 

二、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 

 

 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是由文化的差异引起的,在教学中,要使学习者关注语言的运用上体现的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差异之处,把文化差异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文化的洞察力和跨文化意识。 

(一)词汇的文化差异 

1、词汇在中西文化中的字面差异 

龙在汉语中为图腾与吉利的象征,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却是罪恶、邪恶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中作为智慧的象征的owl与汉语中视为坏兆头的猫头鹰。汉语中农民无贬义,而peasant则是没有教养,社会地位低的人。红在汉语中常与喜庆相关,red则有多样化含义。red letter day 为“喜庆日子或纪念日”,to see red 为“使人生气”,wave a red flag为“做惹别人生气的事”,one’s face glowing with health为“红光满面”。to cast pearls before the swine则为汉语中的“对牛弹琴”。 

2、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联想意义 

涉及到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人物或事件的词汇,意义深远,要越过字面意义去了解联想意义。英语中shylock是《威尼斯商人》中的角色,意为惟利是图、心肠歹毒的小人。童话中灰姑娘cinderella指贫穷、善良的最终获得幸福的女孩子。willow是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奥菲莉、黛丝泰蒙娜的悲惨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成为悲伤命运的象征,“杨柳”形容离别与女子情感以及妓院等。林黛玉代表指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形象。 

(二)语用上的文化差异 

语言总是体现了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关注这些差异,有助于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汉语习惯以询问别人到哪里去作为寒喧语,西方则是对于天气的评论和预测。年龄、婚姻、收入等是西方禁忌的话题,属个人隐私,美国人对于称赞语一般坦然接受并回以“thankyou!”,中国人则谦虚地加以否定。再如对某个场所的表达。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商店等大建筑物中的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的房间,即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并非汉语中的“休息室”。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 

 

利用教材、多媒体、原版材料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方位感受语言,达到语言与文化的整合。 

(一)挖掘教材、充分使用多媒体 

以教材为核心,将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和故事传说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同时利用多媒体营造视觉、听力的真实语言场景,把教学中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加以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主动对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探询,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表达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选择原版材料进行补充 

选择适量能反映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的视听材料,了解真实语言环境下英语的运用情况,加深对中西文化内涵的理解,积累相关的材料。如体现了社会理念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介绍当前社会动态和社会问题的报刊,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和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的节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英语基础选择部分国外英语电视电台节目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更是展现了英语民族如何进行交际的真实情景和鲜活语言,这些材料既煅炼了阅读与听力能力,又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品味和体验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创造英语交流的机会。如定期开设中西方文化知识讲座,用媒介语或英语向学生全面介绍英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社会风俗等;以某个西方文化元素为主题开展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选择教材中故事性较强、情景性突出的文章进行情景剧表演等等;扩展交际空间,与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创造机会参与涉外工作的翻译与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