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孕妇建册;基本情况;患病情况;高危因素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4208(2009)11-0014-02

妇女怀孕后即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保门诊接受孕期保健服务,孕12周建立《孕妇保健手册》,进行常规体检,测量基础血压,完善各项化验检查,在检查中及时筛查出的高危孕妇及时转至上级医院监测,现对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门诊2007年1月-2008年12月所有建册孕妇情况作全面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户籍在上海市闸北区彭浦街道社区的已婚并符合生育条件的上海户籍孕妇,2007年1月~2008年12月建册登记1000人,其中常住户籍地364人,外区居住挂靠户籍636人。居住在上海市闸北区彭浦街道社区的已婚符合生育条件的非上海户籍孕妇,2007年1月~2008年12月建册登记336人。

1.2 检查方法 确诊妊娠的孕妇凭结婚证、户口簿(非上海户籍人员凭准生证)到彭浦街道的所在居委会开孕妇联系单,到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门诊做孕妇建册的相关体检和化验检查。孕妇到社区卫生中心建册需测血压、称体重、量身高,检查心、肺、肝等脏器有无异常,查血常规+梅毒筛查、尿常规、白带常规及妇科检查。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孕妇年龄在24―29岁有863人(占64.5%),其次是年龄在30-34岁有280人(占20.9%),最少是年龄≥40岁有4人(占0.2%)。按户口类型情况看户籍挂靠636人(占47.6%),户籍常住364人(占27.2%),临时居住的非沪籍336人(占25.2%)。按孕妇的文化程度情况看大专学历最多有471(占35.2%),其次是大学及以上学历有360人(占26.9%),最少是小学及以下文化有12人(占0.8%)。

2.2 检查情况 孕妇做妇科检查发现有宫颈炎516例(占38.6%)、阴道炎308例(占23.0%),做化验检查发现血红蛋白100g/L有1329例(占99.3%),发现RPR(梅毒筛查)阳性3例(占0.2%)。

2.3 孕妇的高危因素 高危评分A级221例,其中高危因素中人工流产≥2次,有137人(占10.3%),其次是BMI24,有100人(占7.5%)。高危评分B级34人,其中高危因素中疤痕子宫26人(占2.0%),其次是BMI≥28有24人(占1.8%)。另外同时具有2种及以上高危因素达47人(占3.5%)。高危妊娠的范围及评分标准是参照上海市“高危妊娠评分标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范文第2篇

1 基本情况

慈溪市自开展社区卫生工作以来也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列入主要工作来抓,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1.1 签订双向转诊协议 一是全市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市内3家市级医疗机构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二是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下属33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了双向转诊协议。

1.2 规范双向转诊工作 出台了一些制度来规范双向转诊工作,要求转诊必须出具转诊单、同时做好转诊登记、接收转诊登记等工作。卫生主管部门还把各社区卫生服务的转诊工作列入考核。

1.3 转诊的基本情况 2009年1-12月上转:服务站转中心5899人次、中心转市级38例,下转:市级转中心29例、中心转服务站6911例:2010年1-5月份上转:服务站转中心1787例、中心转市级40例,下转:市级转中心20例、中心转服务站3144例。

2 存在的问题

2.1 社区内转诊相对突出 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转诊社区内为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之间的转诊工作占了很大比例。全市2009年双向转诊共计12 877人次,社区内的转诊占总转诊数的99.48%:2010年1-5月份社区内转诊也达到总转诊数的98.8%。由此可以看出慈溪市的双向转诊基本上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开展,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级医疗机构的转诊严重偏低,数据表明双向转诊工作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

2.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级医疗机构转诊率极低 按照医疗机构的功能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级医疗机构的转诊应该占到转诊的相当部分的比率。而从统计数据来看,却少得可怜,慈溪市2009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级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数占总转诊量的0.52%,2010年1-5月也仅为总量的1.20%。而现实的市级医院机构的门诊病人绝大部分来自各基层乡镇。但是如此低的转诊数,表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级医疗机构的转诊工作并没有比较规范的开展起来,存在很大的管理漏洞。

2.3 转诊相关制度的缺失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上初步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也能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但是在具体配套的制度上还有不足。如转诊流程上还存在不规范地方。社区开具转诊单后,病人持单转到市级医疗机构后,没有相应的对接机制。市级医疗机构也没有接收后的反馈制度。也就是说社区转出后就不能掌握到转诊病人的任何信息,除非病人或家属主动回原来就诊社区进行告知,事实上这样的情况很少。

3 原因分析

3.1 社区内部转诊突出的原因 社区卫生服务站与中心转诊率相对较高,主要原因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转诊制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内的服务站每月有一个月会制度,在这个月会上中心对所有的公共卫生工作和基本医疗工作都有一个双向的互动交流,通过这个平台,双向转诊工作落实的较好,从数据来看,基本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服务站之间的转诊机制已经建立并真正开展起来了。

3.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级医疗机构转诊不畅的原因:

3.2.1 转不畅 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愿转诊,目前慈溪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是在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转变而来,实施的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模式。过去的卫生院发展模式偏离了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预防保健为主的宗旨,也就是发展方向出现偏差。往等级医院发展的较明显。导致慈溪市大部分卫生院在人员、医疗设备、基础设施的方面投入巨大。而单靠国家的投入不能解决其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卫生院必然通过依靠大力发展医院各项业务,通过业务的提高获得发展资金。导致基层单位为了自身的发展,不管本身是否具备条件,对来院就诊的病人来者不拒,留住本不应该在卫生院诊治的病人,导致转诊率低。只有病人主动要求转院或者本院实在是不行而且易引发纠纷或事故时才会往上级转诊。

3.2.2 向下转诊不畅 市级医院很少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主要是目前的医疗机制有问题,突出的是投入问题。按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功能划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本来应当承担各自辖区内的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治,也就是基本医疗,而市级医疗机构作为负责本地区的急诊、急救、医疗中心,分工应该很明确,事实上是市级医疗机构人满为患,解决的疾病绝大部分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解决的,市级医疗机构应该把这部分病人转到社区就诊。但是市级医疗机构由于不能从其他途径获得资金,只能通过多诊治病人,来获得更多的资金,所以市级医疗机构不愿意放弃一切能得到的经济利益,出现了与社区卫生机构争夺病源,从而导致转诊制度的名存实亡。另一方面也有病人不相信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进一步加大。不同于原来的缺医少药的年代,人们希望获得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虽有所提高,但与人们的实际需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导致病人宁愿舍近求远,多花钱看小病的现象不断重演。

4 对策

双向转诊,简单地来说就是一个转诊过程。它有上下转诊、横向转诊两种形式。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角度来看,主要是落实好纵向转诊即是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转诊。双向转诊被世界上大多数先进国家广泛使用的模式,也被认为是目前化解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一剂良方。按照制度本身的要求,双向转诊即社区卫生机构遇到本身无法救治的患者,即根据病情将其转到条件便利且具备相应治疗条件的医院去,待到病情稳定至可以在社区卫生机构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时再将其转回到社区卫生机构。然而从慈溪市的转诊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基本上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分流病人的作用,达不到制度本身的设计要求。要达到制度规定的要求,实现转诊的目标。必须从政策和制度、社会保障以及改变群众的就医观等多方面来开展工作。

4.1 从卫生布局的角度要科学规划、职能划分要明确 对县(市)级的三级卫生网要科学、统一、合理规划,县(市)级医疗机构应该设置三家左右。等级医院负责辖区内的急诊、医疗业务为主,社区则负责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限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往等级医院的方向发展。

4.2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双向转诊工作 现在开展的双向转诊其实也是转诊机构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有些社区医院由于担心影响收入,不愿意主动将病人转向大医院:而一些大医院也不愿将应转到社区医院康复的病人转走。这也要求卫生主管部门如何对转诊带来的经济利益重新分配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对市级医疗机构。可以考虑国家实施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接受转诊的县(市)级医疗机构支付资金。设置三家县市级医疗机构的目的是保持一定程度的竞争,防止一家垄断。导致转诊工作落不到实处;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政府要落实保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定岗定编,核定工作成本,保证运转资金充足,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必通过牟利来维持生存发展。通过政策落实,可以斩断医疗机构的利益链条,有利于转诊工作的顺利实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范文第3篇

>> 企业医院延伸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转型现状分析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分析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 高校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关键问题分析 上海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探索 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及对策 构建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与思考 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和对策 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的研究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现状与策略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刘利群,周小军.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08):65-69.

[4] 刘朝杰,David L,裴丽昆,等.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振兴城市初级卫生保健[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3):1047-1049.

[5] 杨恒宁,周文武.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探索、实践与思考[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3,91(1):32-35.

[6] 唐珊珊,庹焱,徐洪莲,等.上海市造口治疗师职业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护理,2012,12(4):24-26.

[7] 陈建中,汪长如,夏晓,等.关于“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供方调查[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1-2.

[8] 黄浩,黄仕春,林绍英,等.社区卫生服务的量化管理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7):226-227.

[9] 汪云,陈霞,程勇,等.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绩效评价框架构建[J].医学与社会,2008,21(2):29-31.

[10] Fredrik N.Recent Advances in performance Management:The Nordic Case[J].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2,20(3):235-244.

[11] 刘莉.医疗机构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4,2:5-8.

[12] 雷晓盛.英国全科医师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06,9(11):902.

[13] 龚幼龙,鲍勇,陈雄熊,等.上海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探讨[J].中国卫生资源,1999,2(5):13-15.

[14] 刘利群,吕春雷.澳大利亚社区卫生服务的提供体系及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40-42.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范文第4篇

**区卫生局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工作总结

为贯彻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构建“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卫生服务模式,满足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区卫生局结合卫生工作实际,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相关部门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配套文件精神,对辖区内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行规划,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成7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现已建成6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已达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建成率达100%,现将工作进展情况以及今后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社区卫生工作进展情况

(一)精心部署、统筹规划。

结合**区实际,我局多次召开会议,传达自治区以及乌海市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建设的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研究部署**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极整合现有卫生资源,制定《**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项目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20xx年建设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区铁路医院转型为新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中医院转型为凤凰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xx年,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转型为新华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转为滨河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千钢医院转型为千里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沟医院转型为卡布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筹建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即:千里山镇团结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凤凰岭办事处新城社区卫生服务站、海北办事处东山北社区卫生服务站、海北办事处狮城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海北办事处青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滨河办事处镇北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渠南社区卫生服务站。

(二)制定标准、明确目标。

《实施意见》明确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房舍规模、科室设置、设备装配、人员配备等标准,按照“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原则进行改、扩建。按照《<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结合**区实际,我局制定《**区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从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社区健康教育、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社区慢性病预防控制、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社区妇女保健、社区儿童保健、社区老年保健、社区康复服务、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其他公共卫生服务等12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评价考核,建立奖惩制度,实行绩效挂钩,健全基本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满足居民的基本卫生需求。

(三)前期准备、加强培训。

为了解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去年4月底,我局对辖区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初步调查,从基本情况、人员情况、卫生服务量以及房屋情况等4个方面33个项目进行了详细地摸底;5月初,选派2名工作人员参加了自治区举办的社区管理人员培训班;同时,选派34名医护人员参加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培训,今年将选派42名医护人员参加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培训,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四)考察学习、借鉴经验。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是项新工作,我们赴临近地区组织参观学习,借鉴银川、成都、武威、包头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区的实际,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开展我区的社区卫生服务建设项目。

(五)摸底调查、认真落实。

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区铁路医院、区中医院积极行动起来,依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室设置、人员配备以及设备装备等,对本单位的人员和科室进行了部分调整;从7月份开始,辖区内的6所医院(区中医院、区铁路医院、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社区医院、千钢医院、平沟医院)和7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城社区卫生服务站、东山北社区卫生服务站、狮城社区卫生服务站、镇北社区卫生服务站、渠南社区卫生服务站、青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千里山镇团结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抽调专人,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到各办事处的社区开展摸底调查和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截至目前,共建立健康档案5.1万余户,建档率达69%,慢病管理人数1.8万余人次、妇女保健查体人数1.5万人次,产前检查人次数近5千人,60岁以上老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2%,并逐步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

(六)加强督导、严格考核。

按照《**区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办法》,去年12月和今年9月底,我局组成考核小组,对20xx年前3季度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各医疗单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督导考核评价。考核结果显示,各社区服务机 构对本社区进行诊断和统计分析,卫生信息较完整;社区健康教育形式多样,健康教育处方、宣传讲座、入户宣讲、托幼机构学校等影像资料齐全;传染病报告卡和门诊登记完整、网上直报及时;对社区慢性病人进行了筛查和分类登记,正在开展入户随访工作;其他工作如社区妇女保健、社区儿童保健、社区老年保健、社区康复服务等工作也在逐步进行中。

(七)落实政策、保证经费

认真落实对社区卫生的补助政策,保证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必要经费,并加强了资金的使用管理。根据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服务人口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数量,按照每人每年8元标准的70%预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194.696万元,剩余30%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作为奖励基金,共计128.768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激励先进。各项资金专项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设备配置、房屋修缮的方面的支出。

二、妇幼保健

一年来,妇幼保健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及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以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为核心,加大了工作力度,开拓进取;以保障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以为儿童妇女健康服务为宗旨,优化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提高了我区妇幼保健工作的服务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使全区妇幼保健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一)、实施《母婴保健法》,依法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加大学习力度,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

以两个《纲要》卫生保健目标为核心,全面落实妇幼保健工作。为了落实新时期两个纲要,今年我区在预防保健工作中大胆创新、任务层层分解、健全妇幼网络,提高"以妇幼保健为重点,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的服务理念,开拓了妇幼工作新局面。

1、加强网络建设、加大妇幼工作力度

我局对妇幼信息统计网络进行了规范,对三级网络服务划片明确,妇幼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同时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妇幼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实施中的重点与难点,及时调整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同时防保人员对15个三级网点进行了摸底调查,重点对新地乡、千钢办事处、卡布其办事处等偏远地区进行了业务指导,对筛查出的体弱儿、高危孕产妇进行了特殊的管理,为准孕妇女及早孕期妇女免费发放叶酸及宣传资料,以早期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得到了市级领导及群众的一致好评。在早孕保健情况及产前、产时、产褥期保健和**区3岁以下4、2、1儿童体检工作中,抓重点、抓落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心系儿童、强化管理

对**区托儿所管理实行划片负责,责任到人,并签定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全区托儿所总数32个,入托儿童5096人,幼教人员302人,我区各医疗卫生单位为3819名儿童进行了健康体检,检查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儿童4人,其中乙肝大三阳儿童2人,扁桃体生理性肥大儿童324人,其中影响生长发育扁桃体iii°肥大儿童5人,沙眼205人,龋齿743人,并进行了健康咨询及指导工作。

3、妇幼双系列管理及三网监测工作

我区妇幼保健工作承担全**区27万人口的妇幼保健业务指导及三网监测工作 ,15个妇幼保健三级网点所辖46个社区,21个自然村的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及内蒙古卫生厅"三网监测"信息数据统计的工作,并承担4个社区计划免疫,妇女双系列管理工作。孕产妇的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新法接生率100%,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达100%以上,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了100%的管理,儿童的系统管理覆盖率达100%,管理率90%以上,体弱儿管理达100%;加强了计划生育节育手术技能的提高,继续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全年无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无孕产妇死亡。

活产数为2652人,孕产妇建卡率为90.8%,产后访视率为89.7%,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为88.3%,住院分娩率为99.2%,新法接生率100%,高危产妇管理率为100%,孕产妇死亡0人,低体重儿发生率为1.7%,死胎死产数13人,婴儿死亡9人,死亡率3.8‰,新生儿死亡9人,死亡率为3.3‰,5岁以下儿童死11人,死亡率4.3‰,新生儿访视率为88.9%,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86.7%,3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为86.8%,海区出生缺陷21人。

(二)、出生缺陷防治项目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针对全体人群开展预防出生缺陷的健康教育,以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在宣传教育中心的阵地作用,围绕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遗传,孕期及早期保健等知识重点,利用文图宣传品培训讲座、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墙报专栏、群众活动等宣传形式,大力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普知识,宣传内容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文图宣传品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让群众看的懂、记得住。

2、发放宣传资料及竞赛试题,精心组织全区开展宣传活动。

三、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任务

为积极推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规范开展,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路和措施:

(一)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重点进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确保考核目标的完成。

(二)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更多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更多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推广科普知识,使广大群众树立科学的保健意识,形成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良好氛围。

(三)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水平。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岗位培训,大力推广社区卫生适宜技术,继续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和百名医师进社区活动,提高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水平。

(四)社区卫生机构将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主动进入社区,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范文第5篇

1基本情况

1.1网络结构

卢湾区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区,面积为7.5km2,人口约为30.9万。作为上海的一个开放性商务、贸易中心城区,卢湾区具有与其经济持续发展相适应、与人口比例相协调的预防保健网络。目前,辖区内共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4个(图1)。

1.2服务站点设置

根据市卫生局要求,辖区内4个社区服务中心已按街道配置站点的地理位置和居民人口的分布情况,划分为14个社区服务区域,每个街道划分为3~4个区域。全区10.9万户居民,30.9万服务人口。社区卫生服务点服务人口在1万~3万之间,分配较平均的街道服务人口约2万左右(表1)。

1.3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配置

根据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实施“户籍制预防保健服务”的通知》要求,按辖区以每1 000户配置1名临床医生,每2 000户配置1名社区护士,每3 000户配置1名防保医生的配置标准,本辖区为社区卫生服务站配置的医护防的基本组成比例为3∶1∶3。14个服务站共配备了44名临床医生,14 名社区护士和44名防保人员。与市卫生局下发通知的配置标准比较,每个街道服务点医生、护士配置比例都未达到要求,20%的卫生服务站防保人员配置比例未达到要求。五里与打浦街道每个防保人员相对于其他街道承担的户数较多,其中五里街道比例为1∶3 070(表2)。

2人员结构分析

2.1基层预防保健人员结构

辖区内基层防保人员共44名,以50岁以上年龄为主,占56.8%;学历以中专为主,占81.8%;职称以初级为主,占93.2%。

2.2社区负责人结构

在每个社区团队中配置1名团队负责人,共14名,其中临床医师为绝大多数。年龄以

3社区疾病控制工作

目前卢湾区疾控中心共有业务条线20个,涉及并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防团队的业务条线有15个。

3.1常规工作

“户籍制预防保健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以“团队”形式上门服务,疾病控制工作主要是进行传染病管理、妇女儿童和老年保健、慢性病管理等。目前,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等常见病随访已成为团队工作的重要部分,除高血压重点组病人管理外,其余大部分工作由防保人员承担。若采用“医护防”团队服务的模式共同完成工作,每人承担的工作量即相应减少(表4)。

3.2常规工作报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疾控中心相关电子报表共有62份,需要服务站完成的有36份(表5)。

4讨论

4.1观念转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街道防保人员与户数的配置比例较其他社区低,但是在同样的工作负荷下,他们却能按时完成各项工作,并且工作人员的抱怨也较少,因为该街道部分工作已采用“医护防”团队服务的模式去完成各项工作。因此,打破传统服务形式,树立团队服务新理念[1]是目前的首要工作。社区卫服务站医护防团队是以全科医学为基本理念,以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政府规定的预防保健任务为主,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一个新型团队。医护防团队的建立是社区卫生改革的需要,是社区预防保健工作从“条管理”转向“块管理”的重要工作模式,它的不断完善必须依靠医务人员观念的转变,结合“以块为主,条块结合,条抓块管”的工作原则,辅以人员结构的调整和管理机制的完善等各种途径得以实现。

4.2工作整合

随着《上海市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方案》实施的深化,建立健康档案以及肿瘤、眼防、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管理工作不断渗入社区,而且在目前社区疾病控制工作占主要地位。然而目前慢性病的防治仅仅体现在高血压分级管理中,如果将卫生服务站作为医院诊疗的延伸,那么医生、防保人员的配置比例难以完成当前的社区预防保健服务项目。调查表明只有社区团队共同参与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才能满足公共卫生服务的需要,落实“六位一体”综合防治目标。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团队防保人员除承担的疾病控制工作外,还承担着精神病患者康复访视,对特殊人群进行康复评估、医疗咨询、上门健康保健服务等工作,同时还要接受区卫生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他保健站所和所属街道的工作布置。因此,应该以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为切入点,以区卫生局为主体,各个部门统一任务统一标准,定期召开工作例会通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试点工作情况,尤其对涉及多方的突击性任务或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完成的任务,最好以各个部门联合发文的形式进行部署。这样既可避免多头布置造成的管理混乱,也可避免基层医务人员的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2]。

4.3人才建设

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向“以块为主”的团队式服务新模式转型, 面临着结构改造、功能完善和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难题,而人才的匮乏, 则是转型中遇到的“瓶颈”。目前基层预防保健人员年龄偏大,学历职称偏低,这种高年龄、低学历、低职称的情况,直接导致防保人员无法适应电子化报表工作,从而难以适应当前快节奏信息化的工作,同时对身兼数个条线的“以块为主”工作模式适应能力也较差。

当前社区各项工作都要求防保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现有医护防服务团队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以及人才梯队建设等都已不能满足本身工作的需要。因此提高现有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已经迫在眉睫。同时为适应综合防治工作的长远发展,为团队培养新生力量,做好人才梯队的建设也应该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重视。

5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