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茶文化中的创新意识

茶文化中的创新意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茶文化中的创新意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茶文化中的创新意识

茶文化中的创新意识范文第1篇

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工业设计协会陶瓷专业设计委员会、上海视觉艺术学时尚设计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广州市恒福茶业有限公司、广州市恒福茶文化博物馆承办的第三届“恒福杯”全国茶具创新设计大赛暨设计艺术作品展,就是为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关注这个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希望通过大赛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中国陶瓷文化和茶文化,展现21世纪茶具设计和饮茶方式的新理念和新创意。

这次第三届“恒福杯”全国茶具创新设计大赛暨设计艺术作品展依旧把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强调工艺创新、材质创新、审美形式创新、功能创新。以“创新”倡导茶文化,引领社会雅文化的新生活方式。其次,倡导“教学与生产实践相对接”的陶瓷艺术教育模式。以“教学改革”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进而对陶瓷产业、社会产生影响和贡献。

本赛事为两年一届,通过前两届大赛的宣传和积累,本次大赛自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大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四十多所高校及社会设计机构、设计师积极投稿参与。经过大赛组委会的严格评审遴选,评选出参展设计师共计185名,参展作品共计200件。

此次大赛评审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遊宇先生担任评委会主席,评委专家分别由专业院校及行业内拥有丰富的评审经验及专业技术知识的评委担任。本次大赛参展作品无论从艺术质量还是艺术水准都有明显提高,涌现出一些创意新颖的作品和优秀的设计人才。按照大赛“创新、易用、审美、环保、精致、有趣”的评审标准,评选出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优秀奖12名,鼓励奖35名以及优秀组织奖2名(特等奖空缺),以表彰参赛者对陶瓷茶具设计的创新和贡献,最终金奖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秦海燕获得。

在“设计、生活、未来”的学术报告会中,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副院长李遊宇教授以中国官窑为切入点,作题为“中国瓷器的衰与兴”的演讲;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宁钢教授从工业设计的产生与中国设计革命、“图案”“设计”之争与工艺美术的局限、现代设计艺术的新意、设计创新与品牌四个方面与大家交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张夫也发表了题为“艺术品的审美”的演讲;最后,由美国圣马艺术公司董事长邬春生先生以“中国陶瓷能成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吗”为议题,与大家探讨了中国陶瓷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次,备受瞩目的教学研讨会吸引了全国二十多所陶瓷设计专业院校的负责人、教师前来参加。就“陶瓷教育的现状与未来、陶瓷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探索与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时尚设计学院副院长李遊宇教授作了主题为“建立以工作室为轴心的教学模式”的发言,全方位地介绍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玻璃与陶瓷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的成果和教学实践经验。所有与会领导专家给予高度肯定,并认为该教育模式的推行将对整个陶瓷玻璃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有直接的促进,它是对全国工艺美术专业教学的一次探索性研究,而且对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有借鉴作用和指导性意义。

另外,在设计交流会上,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黄武秀女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李泓副教授、美国圣马艺术公司董事长邬春生先生、《中国陶瓷》杂志总编漆德三先生与参赛选手和艺术设计院校的学生分享了茶具设计的心得体会。

“茶以器呈现之味,器以茶呈现之用,茶以器呈现之韵,器以茶呈现之趣。”有鉴于此,大赛推出以“茶具与茶器”创新设计为题的设计活动,既体现了陶瓷创作所具有的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双重特点,又具体地推进了陶瓷文化与茶文化的紧密结合。同时,突出强调了创新和设计的宗旨和主题,使得创新和设计的自觉意识得到体现和提升。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尊重设计,尊重他人和自己的知识产权。

茶文化中的创新意识范文第2篇

摘要: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来影响他们和引导他们,从而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政教育活动,则可以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下来影响和引导学生。进而,这应构成了教育界所关注的思政教育领域。茶文化在这里的辅导作用包括:缓解大学生的心绪、滋润大学生的心性、规范大学生的习惯。实施方案,则可以围绕着:反思思政教育的现状、整合茶文化显性元素、扶持大学生社团活动、形成茶文化学习氛围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教育;辅导作用;高校

高校思政工作主要从两条渠道来开展,即课堂教学和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相关活动。从目前的相关文献中可以知晓,不少作者都聚焦于高校政治理论教学,试图通过教改的方式来破解高校思政教育困境。不难发现,许多教改成果已经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了。但在这里笔者也需要强调,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来影响他们和引导他们,从而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政教育活动,则可以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下来影响和引导学生。进而,这也就构成了笔者所关注的思政教育领域。经验表明,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时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载体上,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魅力来影响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为此,探讨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辅导作用,便成为改进当前思政教育模式的议题之一。

1高校思政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聚焦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思政教育活动,当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1思政教育的仪式感过强

本文聚焦高校学工部在思政工作中的实施效果,那么从调研的结果来看,思政教育的仪式感过强。学工部在开展思政工作时,往往根据高校党委指示并结合中央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以主题班会、集体活动等形式来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尽管上述形式能够在校园中营造出一定的思想文化,但活动的群体指向性决定其更加重视思政教育的仪式性,这种仪式性能够被外界所观察到,从而也就能成为考察学工部工作绩效的评价对象。

1.2思政教育的个体性较弱

上文已经提到,学工部在思政工作开展上存在着群体指向,即主要关注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以及校园文化氛围。诚然,这种工作目的指向能够感染和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但却难以量化到大学生个体身上,这样就容易导致思政工作难以形成落地效应。之所以强调这项问题归因于,当前存在于部分大学中的逃课现象、行为失范现象等,都需要借助思政工作的个体指向,这样才能做到工作上的有的放矢。但现实表明,思政教育在针对上述问题还显得力度不够。

1.3思政教育的植根性不足

这里的植根性主要指向,思政教育应与大学生的切实需要相结合,如职业素养的构建、职业观的塑造等。但反观学工部所开展的思政工作,其主要以抓意识形态建设为主线,这样就与大学生当前的切实需要不相适应。另外,在活跃大学生文化生活上,学工部也会以各种文艺表现的形式来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但这种工作方向仍未能切入到职业素养所需具备的关键要件。

2茶文化在应对问题时的作用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待茶文化的作用:

2.1缓解大学生的心绪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相互交织也相互竞争,而这些思潮也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校园文化。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群体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因此,各种思潮相互碰撞而使得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焦躁的心理特征。再者,就业压力逐年高企,这就直接使大学生陷入到了焦虑的情绪之中。针对这一现状,茶文化所蕴含的“雅、淡、思”的思想内涵,便可以通过作用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而缓解他们的焦躁和焦虑的心绪。

2.2滋润大学生的心性

高校目前的思政教育并不关注学生的心性修养问题,从而就在教育中无视了学生的“人性”特质。事实上,大学生获得良好的心性修养,这将极大的助力他们在接人待物上的心态,以及面对挫折和挑战时的态度。从思政教育的植根性来看,上述职业素养的养成是十分必要的。为此,茶文化中的品茶、赏茶等项目,便能较好的滋润大学生的心性,使他们在体验中逐步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感悟和反思来理性的认识身处的社会环境。

2.3规范大学生的习惯

规范大学生的习惯,关键在于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以及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操守。不难看出,这对于他们走向社会是极为重要的。那么茶文化在这里的作用表现是怎样的呢。很显然,茶文化中的茶道活动则可以在有形的操作流程中,和无形的思想感悟中,培养大学生的上述习惯。以上从三个方面所做的作用分析表明,高校学工部应充分挖掘茶文化在充实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以一种创新的姿态来面对今后的工作难题。

3高校思政教育引入茶文化的思路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引入茶文化的思路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3.1解构茶文化蕴含的要件

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思政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这就为引入茶文化教学提供了便利。但茶文化所蕴含的内涵和内容博大精深,所以这里需要根据思政教育需要来进行提炼和解构。从上文所指出的三大作用出发,需要着重考察品茶、赏茶、茶道等要件对思政教育的推进功能。而且,在解构茶文化要件时还需要思考的是,这些要件在教学转换中能够较为容易的去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中支撑学工部的思政教育活动。

3.2创立茶文化引入的载体

在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下,仍然需要考虑创立茶文化引入的载体问题。具体来说,载体便是以怎样的组织来承接茶文化教学。这里需要重视的问题是,茶文化作用于大学生应形成潜移默化的效果,而不能以演示和模仿的短期效应来影响大学生。这就意味着,所开展的茶文化教学需要延伸到他们的校园生活之中。那么承接茶文化教学的载体,便可以选择大学生社团。另外,学工部又直接领导大学生社团的活动,所以这就进一步支撑了以上结论。

3.3营造学习茶文化的氛围

在引入茶文化教学上,还需要营造出学习氛围来。这里的氛围可以被看做是激励机制,能够激励大学生在业余生活中主动去品茶和赏茶,在有条件的地方则可以参与茶道活动。那么如何来营造这种学习氛围呢。从学工部的职能范围入手,可以举行有关茶文化的征文和主题活动,从而激发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社团活动来给予跟进,继续推动学习活动的开展。

4实施方案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方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反思思政教育的现状

高校学工部门承担着思政教育职能,而且从其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来看,其应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好的教育效果。但在高校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当下,现行的思政教育模式或许需要得到改观,改观的重点在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应从过去重视意识形态教育,转变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则应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为着力点。可见,学工部工作人员应与思政教师一同,理清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实现途径。

4.2整合茶文化显性元素

上文已经指出,需要将茶文化中的“雅、淡、思”的思想元素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去,进而就需要整合茶文化的显性元素。具体而言,需要将品茶、赏茶、茶道等文化元素在恰当的平台上进行展示,并促使学生能从中获得精神层面的启示和感悟,最终来调试自身的内心世界。整合的方式包括,学工部可以与高校专业院系合作,借助专业院系的实训场地来进行展示和体验。另外,茶道作为富含精神内涵的活动,则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的方式来传递出去。

4.3扶持大学生社团活动

大学生社团活动直接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也是能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重要载体。为此,学工部需要扶持与茶文化传播相联系的学生社团的活动。扶持的主要方式包括:第一,学工部派专人担任社团活动的指导教师,进而能完善社团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管理;第二,出面邀请茶文化专家或德育专家,开设茶文化与职业素养相关的讲座;第三,帮助社团协调活动的场地。通过这样三个方面的扶持,便能延伸思政教育维度。

4.4形成茶文化学习氛围

形成茶文化学习氛围的方式包括:第一,在校园网站上茶文化与职业素质养成相关的文章,使得在校学生能理性看待茶文化的作用;第二,以院系为单位组建茶文化兴趣小组,搭建本系学生的茶文化学习平台;第三,借助学生社团的职能作用,向在校学生发放茶文化宣传单。

5问题的拓展

这里再结合课堂教学,来谈谈实现茶文化辅导功能的作用途径:

5.1增强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意识

在具体的强化中,应将人本主义思想引入到他们对教学方法的改造中来。当然,主要是通过集体教学研究的方式,来加强教师之间的心得体会的交流,并也可以此为契机进行课题研究。

5.2改变教师权威式的教学姿态

改变教师权威式的教学姿态,而以非权力性影响力来感染学生则是人本思想所要求的。不难体会,多个行政班一同上课,学生个体必然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也难免存在逃课的动机,当然部分学生确实请假另有事情安排。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与教师拉近距离。最终,通过行为规范引导就能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6小结

本文认为,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政教育活动,可以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下来影响和引导学生,这应构成了教育界所关注的思政教育领域。茶文化在这里的辅导作用包括:缓解大学生的心绪、滋润大学生的心性、规范大学生的习惯。最后的实施方案为反思思政教育的现状、整合茶文化显性元素、扶持大学生社团活动、形成茶文化学习氛围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巫明川,王中正.手机上网与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以温州地区大学生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4-35.

[2]武丽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谢文平,陆书建.关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2.

[4]周卉.双向互动的高校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理论导报,2010(12):43-44.

茶文化中的创新意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茶思维;数学教育;解题模式

在教育改革及教育创新中,高校数学作为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茶思维的融入,可以将其蕴含的丰富哲理与其融合,逐步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增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目的。但是,由于高校数学教学的特殊性,部分教育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茶思维融入的价值,导致课程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高校教育改革中,为了提高数学教育解题模式的运用效果,教师在教学指导中需要将茶思维与之融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理念,稳步创新教育模式,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

1茶思维的内涵及其运用

1.1茶思维的内涵

在茶文化中,茶思维是一种基于茶文化理解认知的思维观念,结合其具体内涵及认知理念,可以充分感受到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可以通过相关理念、内涵的融入,逐步完善教育理念的传承价值。将这种文化思想运用在数学教育解题模式之中,可以逐步完善教育指导方案,之后通过多样化教育资源的运用,细化教育整合机制,逐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以便充分展现教育指导优势,为教学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环境。

1.2茶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

结合数学课程的教学特点,通过茶思维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可以将教育内容作为核心,根据茶思维理念,进行教育方法的完善,之后再通过针对性教育指导方案的设置,让学生感悟课程价值,实现教育理念及教育价值传达的目的。在数学教育中,通过茶思维教育理念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环境之中,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兴趣,最终使学生的心理、认知状态得到改变。

2数学教育解题模式构建价值及启发

2.1数学教育解题模式构建价值

根据数学教育解题模式的构建特点,通过思路、方法的运用,可以充分展现教育模式的指导优势。由于高校数学课程的特殊性,对学生的解题逻辑及数学知识有着较高要求,高校数学教育中,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需要将教育创新、教育优化等作为重点,之后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的设置,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实现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目的。根据数学教育解题模式的基本特点,通过归纳演绎、分类套路及数形结合等方法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学习效果,从而实现教学指导的目的。

2.2茶思维对数学教育解题的启发

结合我国茶文化的基本特点,其经历了长久性的发展。在茶思维的背景下,通过采茶、制茶、品茶等工序的设置,可以加强人们对差文化发展过程的感悟,从而建立良好的茶思维模式。在实际的采茶过程中,人们为了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逐步提升茶的生产品质,会会根据茶的特点选择适应性的生产工艺。因此,将这种思维运用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将学生作为主体,利用茶思维的引导及运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认识,针对数学难题反复的进行探索,最终获取有效的解题途径。而且,在茶思维中,人们通过反复品茶,可以充分感悟到茶文化中的独特魅力。将这种思维运用在数学课堂上,学生通过专项知识的反复分析、反复联系,可以逐步掌握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解题思路,最终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避免数学知识混淆的问题,有效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

3数学教学的基本现状

3.1教学模式单一

高校数学教学中,课程教学主要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这种学习背景下,无法提升探究兴趣,最终会降低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也无法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在实际的教学指导中经常遇到以下问题:第一,部分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活动设置及探究中,主要以传统手段为主,导致课程设计的适应性不足,这种情况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二,根据高校数学教育的基本情况,课堂上以灌输模式为主,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的主体性不足,而且学习过程中缺少互动交流,最终会降低学生的主动性,无法实现教育指导及教育创新的目的。因此,在高校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在教学管理及教育创新中,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根据教育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将茶思维的融入作为核心,帮助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的同时建立正确的认知理念,逐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能力,从而实现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3.2文化性不足

根据高校数学课程的教育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较为重要的,通过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便充分展现课程教学的管理优势。但是,实际的教育中存在着文化性融入不足的问题:首先,在部分高校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数学教育中并没有渗透数学文化,这种情况会使学生的能力出现偏差,无法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其次,对于大部分高校学生而言,在成长过程中对茶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教师在实际的指导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加强对茶思维的认识,最终导致学习思维出现偏差。所以,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理念,之后通过茶思维与数学教育工作的有效融合,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实现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目的。因此,在教育改革中,高校数学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通过先进思想的融入、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活动探究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教育体系的改革及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支持,最终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4茶思维在数学教育解题模式中应用

4.1加强对茶思维的认识

为了更好的提高高校数学的教育质量,在教学改革及教学创新中,教师需要根据行业的发展需求,在数学教育解题模式设置中融入茶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理念,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通常情况下,在茶思维与数学教育解题模式融合中需要做到:第一,结合传统数学教育特点,在实际教育中,教师会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在课程教学中缺少创新,为了及时避免这种现象影响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认识到茶思维融入的必要性,根据高校数学教育的基本特点,逐步完善数学解题模式,使学生在茶文化结合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稳步增强课程教育的指导效果。第二,在茶思维应用中,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教育思维,全面分析茶文化与课程教学融合的价值,之后通过丰富性教育资源的运用,确定茶文化与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之后寻找准确的融合点,稳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保障。

4.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根据高校数学教育的基本现状,在教育改革及教育完善中,教师应该结合当前课程教学与特点,在数学教育中融入茶思维。对于大部分高校学生而言,在成长过程中对茶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教师在实际的指导中,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理念,之后通过茶思维与数学教育工作的有效融合,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实现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将茶思维于数学教育解题模式融合中,学习氛围营造中需要做到:第一,教师在教学氛围营造中,应该根据课程教学的基本特点,根据实际情况为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利用茶思维掌握数学知识所蕴含的价值,帮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实现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第二,在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营造中,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茶思维的运用,引导学生在问题分析中,通过案例分析、视频学习等方法的运用,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为教育体系的完善提供支持。

4.3利用茶思维进行解题教学

结合高校数学教育的接班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茶思维的融入,教师要及时改变以往的教学思维,通过多样化教学氛围的营造及解题教学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针对性的数学教育解题模式,逐步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最终实现人才培养及教育创新的目的。首先,在高校数学教育中,教师在教育管理中,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模式,通过针对性解题方法的运用,提高学生课程的教育效果,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展现教育思想的融合优势。应该注意的是,在茶思维与高校数学教育融合中,由于茶文化丰富多样,教师在数学教育解题模式设置中,可以结合不同的茶思维进行解题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学习的质量。其次,在进行某一题型的练习中,可以结合大量的习题对教师提供的思路进行反复训练。在此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强调创新。如,在茶叶生产及加工的过程中,生产者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以便在突破传统工艺的同时提升茶叶质量,所以,在数学教育解题模式探究中,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这一思维灵活运用新知识,从而突破传统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展现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

4.4强化学生的问题反思能力

通过对高校数学教育模式的分析,为了更好的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指导及教学改革中,应该帮助学生总结经验,之后通过先进教学案例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从而实现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目的。通常情况下,在茶思维与数学教育解题模式融合中,应该训练学生的问题反思能力:第一,结合茶文化的基本特点,由于茶叶品种不同、产地不同、生产工艺不同,在茶叶制作的过程中,通常会按照相似的手法在细节上创新,这种理念与数学解题思维相似,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指导中,可以利用经典案例进行讲解,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可以对解题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之后通过大量的练习、探究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在之后的问题探究中,通过多样化问题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最终实现知识拓展及人才培养的目的。第二,在数学教育解题模式设置中,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反思,根据数学解题模式的核心问题,利用茶思维进行教育内容与思想文化的融合,引导学生在综合角度上进行问题分析,逐步提升教育指导的针对性,从而实现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目的。第三,在高校数学教育中,通过茶思维的运用,可以在优化课堂氛围的同时,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需求,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指导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置不同的分组模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通过互动交流、问题分析等,可以反复的进行思考,之后通过问题的总结,确定最终的解题思路,有效避免机械性的学习模式,逐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5结语

总之,在高校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在教学管理及教育创新中,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根据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将茶思维融入作为核心,帮助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的同时建立正确的认知理念,稳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实现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的。通常情况下,为了更好的实现茶思维与数学教育解题模式的融合,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学生对茶思维的认识,之后通过教学氛围的营造、解题模式的创新及多样化互动教学模式的设置,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环境,逐步提高学生的主体探究意识,从而实现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伟.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思维能力的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07):175-175.

[2]杨志慧.茶思维下云计算视阈下高职共享课程资源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福建茶叶,2020(08):239-240.

[3]李海权,李春霞.从茶文化看对分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3):156-157.

[4]王福江.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9(23):243-243.

[5]郭素霞.浅析茶文化下本科院校数学教学方案[J].福建茶叶,2020(10):244-245.

[6]邓清,夏小刚.数学思维视域下"教表达"的再认识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9(05):47-50.

茶文化中的创新意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茶 文化 茶道 茶艺

一、引言

中国是茶的故乡,在中国制茶、喝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中国也是最早种植和饮用茶叶的国家。茶渐渐成为中国人喜爱的常用饮品。茶是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与日本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至今已成为包含艺术、哲学、宗教、礼仪的综合文化体系。茶文化已经变成中日文化交流的羁绊。

二、中国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饮茶一直是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茶在不知不觉间扎根于人们心中,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可以说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中心。

(一)茶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的国家,饮茶的历史已有5千年以上,被称为茶的故乡。据世界上最古老的茶神陆羽的著作《茶经》记载,人们熟知茶要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神农氏尝百草,偶然发现了以茶解毒之法。

一般认为,茶的发祥地在中国南方的四川省到云南省之间的亚热带地区。茶最初是煎来做药用或茶粥这样的食物的,汉代著成的医书《神农本草经》中留下了关于饮茶的最早叙述。

茶在中国历史上渐渐普及到寻常百姓家。随着封建王朝的衰落,茶叶日渐衰微。进入改革开放的90年代,中国茶又开始复兴,现今在一般家庭中也兴起了饮茶之风。而且不只是中国大陆,茶的栽培方法还传到了台湾,并在台湾培育出了优质茶叶。

(二)中国茶的种类

虽说中国茶的种类有1000种以上,但根据发酵的程度大体分为6种。绿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红茶。每种茶都以颜色命名,给人很美好的印象。

根据各地气候条件的不同,茶的品种、饮茶的方法也大相径庭。从地理上来看,长江以北的人们爱喝茉莉花茶,以南的人们则爱饮绿茶。另外,西南、西北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喜好。这些各色的饮茶、煎茶方法象征着各地人民与茶的关联。

(三)与中国茶相关的文化内容

之所以说茶是风雅的爱好,是因为制茶的工艺中,包含着很多的学问。茶树的栽培和茶叶的加工就不必说,茶具、水以及冲泡的水温都必须要精心考虑。

1.茶具

茶的专用器具的制作是从唐代开始的。在《茶经》中记载,除了金银的茶具,最后还发展到青瓷、陶器、玻璃、金属等大约20种的茶具。

不同的茶,使用的茶具也不同。乌龙茶要用玻璃杯,而功夫茶则要使用白瓷杯。

2.茶的作法

唐朝的茶以固体的“茶饼”为主,分为粗茶、散茶、抹茶和茶饼4种。宋代,新的制茶方法接连出现,茶的种类暴增。茶从固体的“茶饼”到“团茶”成为主流。元代出现了花茶。明朝时,各地的花茶贸易已经普及开来了。这时候的饮茶法,已从煎茶逐渐变成了泡茶。饮茶之处也从室内转到室外。

3.中国的茶艺

在中国,茶的泡制方法叫做“茶艺”。如今日本实行的中国茶艺就是在福建、广东发祥的“功夫茶”。功夫茶为了可以享受茶的香气,大多使用沸腾的水。但是,出来气泡的热水由于氧气不足而不适宜泡制茶叶。功夫茶是当今中国茶艺的主流。

泡茶的工序中作法和形式成为了中国茶艺的重心。据说客人们都被这种周到的招待和茶的香味所感动。

三、日本的茶道

在日本有很多诸如茶道、花道、弓道、剑道等的“道”。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茶道。

日本的茶道虽是产生于中国的,但传到日本之后,和日本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开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日本,茶道依然盛行。

(一)茶道的历史

把茶从中国带到日本的是平安时代作为遣唐使派到唐留学的僧侣们。当时的中国茶是类似于现在乌龙茶的半发酵茶。那时茶的颜色就是现在日本所说的茶色。当时的日本人很喜欢茶,把茶叶作为药服用,只泡制必要剂量的茶叶。

到了镰仓时期,名叫荣西(1145-1215)的日本禅师数度到中国留学,从南宋归国之际,把茶的种子作为消除僧侣困神的药物带回了日本。在日本,同禅一起发展起来。

室町时代,在村田珠光和武野绍鸥的主张下,完成了“闲寂茶”,茶之汤也升华成了“道”。

安土桃山时代,受到了秀吉重用的千利休,将至今为止的游戏性质很强的茶之汤提高到了艺术的境界,也因为这个功绩而被尊为日本的茶圣。

(二)与茶道有关的文化内容

茶道的灵魂是“一期一会”。在这里的意思是,“同客人的相会,一生中可能仅有一次,主人为了这可能仅有一次的相会,妆点鲜花,备上好茶,用最真诚的心思对待客人。”客人作为被招待的一方,如果对于主人的招待表示“感谢”的话,自然就能实践茶的作法。用茶招待客人的过程是复杂的,特别是有种种的“行礼”。品完茶后,也要尽量保持茶碗干净的状态,用手指拭去喝茶的痕迹。

(三)茶道的思想

日本的茶道,并非区分味道的浓淡、鉴别茶品质的优劣,而是通过一系列的饮茶形式,追求闲寂,加强和睦,陶冶情操。

日本的茶圣千利休大师将禅学调和到茶道中,提倡“和、敬、清、寂”,创造了今天的茶道。在与禅学结合的过程中茶道被不断地深化。“茶禅一味”已成为追求茶道的日本人的思想境界。

四、中日茶文化的不同点

(一)历史背景

1.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文人阶层

中国最初饮茶的人,一般认为是神农氏。魏晋以来,天下大乱,文人中盛行“清淡”的风气。陶渊明和竹林七贤等文人们用茶平静心情,提高了清淡的氛围。就这样,茶成了文人生活的必需品。清淡的风习中产生了玄学。玄学是儒、佛、道三教的思想融合后的学说。这时候开始,热衷玄学的文人们开始喜欢茶,创作了描写茶事的诗文。

到了唐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中国的茶文化业已成熟。唐中,饮茶之风普及到全国。这与唐代的诗作繁荣息息相关。明清时期,茶人们将茶艺推到了最高境地。

从历史上看,中国文人隐逸生活给茶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茶文化与中国的文人阶层有着很深的关系。

2.日本茶道的形成和社会阶层

茶的历史可追溯到奈良时代,从中国传来的茶叶首先是在贵族和僧侣间作为药用的。平安时代以后日本开始进行茶树的栽培,茶渗透到了武士中间,室町时代身份高的人相互之间用豪华的茶具开茶会。那个时代的茶道对于平民来说是闻所未闻的。战国时代,茶之汤被视作武士的乐趣。静静地点茶,可以安慰生于乱世的心灵。足利幕府的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能阿弥、村田珠光的结合拉开了茶和权力相结合的幕布。丰臣时代由绍鸥的弟子千利休完成了闲寂茶道,茶道成了上流阶级社交的手段。

也就是说茶道,即 “茶之汤”在日本的历史上,是由当权者和统治者形成的,是在武士阶层传播开来的。

(二)的影响

1.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茶文化

有三千年以上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是由儒、道、佛三教的精神形成的。儒家修茶的德,道家修茶的心灵,佛家修的是茶的性。三教一体化对中国的茶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茶在儒教,成为了践行社会伦理,感化社会精神,明确社会礼教的工具。对于佛教的僧侣来说,茶支持着来世净土的信念,是到达彼岸的手段。茶在道教里也是享受自然,到达自然世界的桥梁。三个教在茶文化中用茶的品性调和人类。

2.禅和日本的茶道

日本的茶道主要反映的是禅宗的思想。日本文化、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也融入其中。荣西第二次去宋留学的时候学习了临济禅,在日本的禅寺把抹茶法发扬光大。而且可以说这是“茶与禅”的关系的开始。禅中最根本的精神是“对一切有形物的否定”。所以,禅既否定文化,又否定生命性、主体性的人类,甚至连佛祖都否定。但是,禅思想本来的目的并不是“否定”。这种否定是为了指向“真实的人类存在”的手段。所谓真实人类的存在是自己感觉“无相的自己”。这里就产生了与茶的关系。茶道的精神也是“无我”。也就是解放精神,真正地自由。在四张半席的空间里,把身份、地位全部舍弃,从生活的烦恼中解脱出来,无限地解放自己。这些种种就是茶道和禅无法断绝的关系。

(三)思想体系

1.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精神是,饮茶时的道德,这便是所谓的“茶德”。中国自古就有茶道,但是没有受到宗教的影响。随后,中国的茶艺和儒教、佛教、道教的思想一体化,各阶层的人们也根据自己的要求和爱好选择不同形式和思想的茶艺,并将其展开。因此,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和规则。二十世纪以后,茶文化受到热捧,为了理解中国的茶道精神,更多人认为有必要总结“茶德”。现今,中国茶艺的基本精神概括为“清”“敬”“和”“美”。

这其中,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和”是天和、地和、人和的意思,代表着宇宙万物的统一后,从中生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有和敬、和清、和寂、和廉、和静等。而且,中国人说的茶德(清、敬、和、美)是通过茶艺饮茶时,将儒家的礼、义、仁、德等道德观念和中庸、协和的精神贯彻起来的品德。

2.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

在日本学术界说明日本茶道思想的时候,常常使用“和敬清寂”、“一期一会”这两个概念。其中,“和敬清寂”是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此理念的集大成者是千利休。千利休把“和敬清寂”当做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

另外,江户末期的茶人井伊直弼在《茶汤一会集》中说到了“一期一会”。 “一期一会”是指对于一生中仅此一次的邂逅,要珍惜对待。这是茶人在做茶事时候的心情。主人会对壁龛里装饰的挂轴、花以及茶碗等用心准备。另一方面,客人对主人的招待怀着感谢的心情。双方都可通过茶事感受生命的充实。

如果说“和敬清寂”表现出日本茶道的禅学思想;那么“一期一会”便可称为日本茶道的人文理念。

以上从历史背景、宗教影响和思想体系三个方面,试着探究了中日两国茶文化的不同点。此外,在其他方面,两国的茶文化也有诸多不同。比如,中国的功夫茶看重的是赏茶色、品茶香,因此对于茶的品质和口感更加重视。而对于饮茶的方法、顺序等没有日本那么繁琐和精细。另一方面,日本的茶道,更加重视喝茶的时间、空间及同席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严谨的饮茶顺序和形式,来追求幽玄,加强和睦,陶冶情操。

五、结语

本文以中日两国茶文化的研究现状为依据,站在比较文化的立场,从历史背景、宗教思想和思想体系三个方面对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进行了对照研究,试着探索了中日两国茶文化的不同点。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不同,推动加深两者的联系。正如仓泽行洋氏(日本茶道学会会长)所说,“日本的茶道是中国茶道之子”,意思就是没有中国茶文化的基础,就没有今天日本的茶道。另外,对于日本的茶道,仓泽氏说到“茶道生于中国,在日本开花、结果,是卓越的生活文化。茶道从单纯的饮茶习俗的领域脱离出来,成为了高度的精神文化。陆羽的《茶经》证明了这一点。茶道传到日本后,与日本文化传统相结合,实现了新的发展,终成具有深远的哲理和丰富的艺术表现的综合文化体系。”也就是说,茶道文化是中日两国相互补充创建完成的。

可见,茶文化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那么,茶文化是怎样将中日两国人民的文化心理结合起来的?原因何在?这些问题还不是十分明了。因此,结合两国人民不同的文化心理,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中日两国的茶文化进行更深的研究将成为我的下一个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仓泽行洋.艺道的哲学[M].东方出版社,1983.

[2] 川胜平太.茶的文化和文明[M].小学馆,1987.

[3] 芳贺四郎.闲寂的研究[M].淡交社,1978.

[4] 谷川厝.茶的美学[M].淡交社, 1984.

[5] 郭孟良.中国茶史[M].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6] 吉村亨.日本的茶[M].淡交社,1984.

[7] 久松真一.茶道的哲学[M].淡交社,1984.

[8] 棚桥簧峰.新版中国茶文化[M].紫翠会出版社,2004.

[9] 千宗室.<茶经>与我国茶道的历史意义[M].淡交社,1983

[10] 水宫秦彦.日华文化交流史[M].富山房,1987.

[11] 滕军.日本茶道文化概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12] 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书店,1997.

[13] 永岛福太郎.详说初期茶道史淡交社[M].2003.

茶文化中的创新意识范文第5篇

暑假的建瓯一中校园安静而恬然,只有阵阵鸟语花香轻轻袭来。然而教学楼墙上一张张醒目的由该校考上一所所全国重点高校的毕业生的照片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氛围。尽管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但从这里即将告别母校、走出菁菁校园的莘莘学子将投入一片更宽广的怀抱,将回报母校更大的荣光。

建瓯一中的前身是创办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的建溪书院,1906年改制为闽北第一所中学校“建郡中学堂”。1949年与“建瓯县立中学”合并为“福建省建瓯人民中学”,1952年合并私立培汉中学为“福建省立建瓯中学”,1956年改校名为“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

“公勇严勤”是建瓯一中的百年校训,这校训折射出建瓯一中百年的发展脉络,告诉人们建瓯一中如何在历史的征程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以学生为本,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让学生赢得自信,学会努力,超越自我,取得成功所走过的清晰而又坚实的足迹。

“公”,就是培养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心;“勇”,就是锻炼学生拥有过人的膂力和胆识;“严”,就是培养学生树立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人生态度;“勤”,就是让学生确立勤于实践,奋斗不息的精神。

正是在这百年校训的感召和引领下,建瓯一中始终不渝地以“追求卓越,立人为本”为自己的办学理念,百年来,学校培养了五万多名学子,英才遍布海内外。其中以杨峻德、刘葆彝、陈英、杨立、徐洵、熊则男、江上峰、叶淑巧、赵字沂、朱立彦、宋晓东、朱崇实、黄烽、李儒新、王碧秀、朱清、江涛、林中、李榕恒等为代表的英烈志士、劳模标兵、专家学者、政界精英、商界新秀成为建瓯一中闪耀的星光和引以为傲的财富。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建瓯一中高考成绩多年居南平地区榜首,先后涌现出两名省理科状元,16名南平市文、理科状元。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学子们屡创佳绩,其中有全国电脑机器人竞赛一等奖、全国信息学奥赛一等奖、2006年中国优秀特长生金奖……

仿佛是印证了建瓯这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18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的丰厚底蕴,建瓯一中的快速发展和她的不胜枚举的教学成果浓缩了建瓯一中一代又一代的园丁锲而不舍的耕耘。

“立人”,是建瓯一中的办学宗旨,让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挺立的人、目标远大的人是建瓯一中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终极追求。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学习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并使其成为精神的富有者。在建瓯一中,无论是校领导、老师,还是学生,在他们看来,成长与成才,做事与做人都充满了辩证法的深厚哲理。成材必然要经过成长的阶段,而成长却是为成材打下良好的基础。做事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体现,而做人则是为这种价值指明了真、善、美的取向。

建瓯市委书记卓立筑是一位老团干,在建瓯期间,他请我们吃饭。他是一位让人感觉亲切且没有架子的人,他曾到建瓯一中做过一个题目叫《走好青春之路,把握发展方向,实现人生梦想》的讲座,给建瓯一中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卓立筑书记认为,中学生的发展目标就是把自己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有几个关键词非常重要,一是素质,二是机遇,三是挫折,四是健康。素质是关键,机遇要把握,挫折不可怕,健康最重要。近两个小时热情洋溢、幽默风趣的演讲,赢得了建瓯一中师生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作为一位市委书记,到一所中学做专题演讲,这在建瓯一中百年历史上尚属首次,市委书记以个人成长的丰富经历和充满哲理的人生感悟,在让学生们享受到丰盛的精神大餐的同时。也启迪学子们去对自己的人生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特色是一所学校成功的标志,在建瓯一中,丰富的校园特色文化与活动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2004年,建瓯一中开始创建学生社团,历时仅半年便发展壮大,达到十个,涉及科技、文学、体育、音乐、社会公益事业类等诸多方面。校团委书记翁和老师向我介绍道:建瓯一中的学生社团建设具有自己的特色,它把学生社团建设与学校德育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

原本在大学才有的学生社团,现在已经在建瓯一中校园中广泛开展。高中学生与小学、初中生相比,相对独立,有着自己的见解,有着更为广泛的探索欲望;与大学生相比,虽然独立性差些,但有更稳定的班集体概念,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师指导,渴望得到更多的人生锻炼,从而实现对自己的人生设计。因此,为了全面提升校园软文化,实现德育工作新的突破,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建瓯一中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创新,支持鼓励学生创办社团。

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兴趣小组不同,学生社团是以学生为中心,是有着更高要求的学生组织,能锻炼学生多种多样的能力。几年实践证明,学生社团由学生自我组织,需要学生自我管理、宣传、策划、拉赞助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责任感、恒心与毅力、实干精神、创新意识、自我学习等综合能力。建瓯一中的目标很明确,高中学生完全有能力,也很有必要参与社团活动,学校提供这个先期让学生锻炼的平台,就是为了学生将来升入高等学府,能够更快适应大学的激烈竞争,更早适应社会需求。

实践证明,学生社团的建设可以变革学校传统的“第二课堂”;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提供交流的平台;可以让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分工,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的能力;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寻求群体认同的需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社团所蕴涵的文化气息甚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建学生社团是建瓯一中深化素质教育的尝试,也是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新方式。

在建瓯一中,有几个学生社团极富特色。例如茗韵茶社,这是旨在校园中推广茶文化,通过茶艺学习和生态茶园体验,让同学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的悠远神秘,从而树立同学们热爱茶文化,传承茶文化的学生社团。电脑机器人协会是许多学生向往的社团,每年一次的学校科技节均有开设电脑机器人专题科普讲座、组织电脑机器人协会成员做机器人的知识宣传和表演,使全体在校学生对电脑机器人的概念、应用、发展有所了解。电脑机器人_办会成员每星期有两个单位的学习时间。随着电脑机器人的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协同合作意识逐渐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进一步的提升。现有的电脑机器人协会有两间工作室:一间作为协会教学教室配有电脑、投影仪等设施,一间作为协会演练室,内有三个不同类型电脑机器人竞赛场地各一个,电脑机器人12套、专任教师两名。硬件设施完备、师资符合省级要求。

还有环保生态协会、科技创新社、摄影协会等等,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章程和活动计划,都有同学们自己设计的标志和口号,参加各类社团的人数超过500人,占学校学生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多。

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使建瓯一中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学生个性化的自我发展、自我成才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可贵之处是建立在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教育发展理念之上,是建立在和谐教育的基础之上。

梦想从这里起飞,希望在这里孕育。

走进建瓯一中的校园,你会看到几尊颇有创意的雕塑。“博爱”雕塑塑造了一个坐抱游子归来的慈母形象,给学子一种母爱深沉、广博的意蕴,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灵;同时,又体现了母校的深厚情意和拳拳爱心。还有“书山有路”、“饮水思源”等雕塑,色彩明艳,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求知和奋斗的无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