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春季传染性疾病预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我国畜牧业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羊的饲养,在饲养羊的过程中,羊疾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十分重要。通常情况下,如果羊的体力强,身体素质好,那么,羊并不容易生病。原因就在于,羊的抵抗力很强。但是,在大规模羊群里,羊抵抗力会有所降低。羊群中一只羊生病,会导致整个羊群大规模疫病产生。所以,对羊疾病进行治疗和预防十分重要。加强羊疾病研究的力度,明确羊疾病的种类,对羊发生疾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找到预防和治疗羊疾病的对策,这已经成为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渠道。
1 羊疾病的种类
1.1 普通疾病
在人们饲养羊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饲养方式和管理方式不当等情况,这便会导致羊疾病发生。通过这类渠道发生的羊疾病被人们划分到羊疾病的普通病范畴中,原因在于,这类疾病并不具备传染性,一只羊发病不会引起整个羊群发病。普通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就是羊的前胃病,引起羊出现前胃病的重要原因是饲养人员的饲养和管理方法不恰当,也许是饲养材料发霉和腐烂,导致羊很难消化饲料,也许是羊饮用水存在问题,导致羊胃部出现积食情况。此外,羊营养过剩或者缺少营养,都很容易导致羊出现营养代谢疾病,另外,在喂养草料的过程中,如果不慎选择矿物质含量低的草料,会导致羊营养失衡或者营养缺乏,进而使羊新陈代谢紊乱,造成羊发生营养不良的情况,使其发育十分缓慢。只要羊的生理机能下降,那么,一定会导致羊抵抗力有所下降,使羊很容易感染其他传染性的疾病,提升了羊染病率和死亡率。与此同时,很多杀虫剂残留在羊草料里,这些杀虫剂会导致羊产生中毒反应,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羊群中很多羊出现死亡。以上种种均为羊普通病范畴中。
1.2 羊的寄生虫引发疾病
在羊身上,会出现一些寄生虫,一旦寄生虫得以寄居,不仅会将羊身体中营养吸收掉,还会为羊传染滋生毒素,从本质上降低了羊的抵抗力,使羊生理机能减弱,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羊出现死亡。在羊的疾病种类中,寄生虫引发疾病十分常见,比如肝片吸虫病,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原因就是羊身上的肝片吸虫。
1.3 羊的传染性疾病
发生羊的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为,羊群里有些羊被外界的病毒传染,而后,这些羊将传染的病毒带到羊群里,导致整个羊群都出现这一类型的疾病,为养殖人员和养殖机构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比较低,但是,其却在高海拔地区中普遍发生。原因就在于,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条件比较特殊,因此,会导致细菌感染的发生,进而引发了羊的传染性疾病,比如,羊的破伤风。
2 羊的疾病预防和治疗
2.1 羊疾病的预防
2.1.1保证羊圈卫生
想要从本质上预防羊疾病的产生,必须要对羊圈进行定期的清理和消毒,对羊圈卫生和羊群卫生进行保证。在建筑羊舍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其建立在地势比较高的地方,保证羊圈的环境干燥,杜绝潮湿。除此之外,还要对饲养羊的水和饲料实施严格控制和管理,保证水和饲料的安全和干燥。所有人在进入到羊舍之前,都必须要实施消毒处理,禁止饲养人员以外的人员进入到羊舍内,这样可以将羊群病毒和病菌的来源切断。在对羊自身营养需求进行保证的前提和基础之上,饲养人员要注重将羊群整体营养价值提升,注重搭配饲料营养。目的在于促进羊群健康和全面成长。
2.1.2羊群内部实施繁殖
在羊饲养的初始阶段中,在不得不购买羊的情况下,必须要购买没有病菌和身体健康的母羊,利用这些母羊来实现繁殖,对羊群质量进行保证。在羊群的发展和繁殖过程中,可以实施羊群的内部繁殖,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羊群后生疾病的概率,降低羊患有外部传染性疾病的概率,从本质上保证羊群整体得到良好发展。
2.1.3落实羊群防疫
羊群防疫工作是羊群疾病预防的重要手段和方法,通过羊群防疫工作,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羊群疾病,更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意外情况。想要保证羊群免疫工作的质量,要求饲养人员必须要对羊群实施统一化、科学化、全面化管理。在羊草料中,要杜绝出现发霉草料,杜绝草料上出现农药残留。此外,还要对羊饮用水实施监督和管理,使羊可以喝上清洁的干净水,防止疾病从羊的口中进入到羊的身体。还要在防疫的过程中,对羊群中健康隐患和疾病源进行及时的发现,在第一时间解决。比如,检查羊舍卫生,明确卫生是否达标,抽查羊舍消毒情况,这样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而后,最为重要的羊疾病预防工作就是,定期对羊进行驱虫,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寄生虫,避免因寄生虫引发疾病。更可以有效杜绝受到感染的羊传染其他羊,甚至整个羊群。在羊群轻度感染以后,避免出现更加严重和更加恶化的情况,通常情况下,要求饲养人员最好在秋季和春季开展羊群的驱虫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春季和秋季以及春秋季节交换的过程中,传染疾病高发,杜绝寄生虫对羊进行侵害。
2.2 羊疾病的治疗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需要治疗,治疗羊疾病不仅要依靠专业的医学知识和专业的技术,更需要饲养人员的全力配合,同时,饲养人员还要有专业的羊疾病的治疗相关知识。平日里,要求饲养人员要保证羊圈的卫生,做好羊的相关隔离工作,并且为健康羊接种预防疾病的疫苗,以便有效避免对健康羊进行传染,从本质上降低饲养机构和饲养人员的经济损失。在治疗肺吸虫病的时候,饲养员必须要为感染疾病的羊灌输药物,包括驱虫类的药物,还要注意放牧的过程中,杜绝羊进入到低洼的地方。在治疗普通病的时候,比如前胃病,要求饲养人员要为羊服用泻药,使羊所食用的不健康食物得以排出体内,而后几天时间内,杜绝羊进食,最后,为感染疾病的羊准备一些容易消化食物。如果羊群出现了传染病,饲养人员杜绝过度慌张和紧张,要运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和措施,有效将疾病带来影响减弱。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的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该病有一定的季节性。2000年以来,该病疫情愈演愈烈,报告病例数量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为此,本文试用秩和比法分析我国2004年――2010年该病按月报告病例数量,以阐明新时期布鲁氏菌病的季节性分布特点,为疾病的防制提供客观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3讨论
季节性是指疾病发病率随季节而波动的现象,布鲁氏菌病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呈现季节性升高现象,即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一定季节其发病率升高。既往的研究表明[1],我国北方牧区羊群布病性流产高峰在2-4月,人间发病高峰在4-5月,夏季剪毛和奶食多,也可出现一个小的发病高峰;牛种菌则夏季稍多些。
从季节性的定义和人们通常理解看,反映布鲁氏菌病季节性分布特点的综合指数秩和比应该越高,其季节性升高现象越明显。由此可知,对于不同年度各月份发病人数应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编秩,才能较好地进行月份和季度季节性分布特点分析。
综合全国2004年――2010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情况看,月份季节性分布特点为:季节性升高的高峰为6月和7月,次高峰为5月和8月,低峰为1月和2月;季度季节性分布特点为:季节性升高的高峰为夏季,次高峰为春季,其他依次为秋季和冬季,由于两两季度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与文献[2]的分析结果比较,本文所获得的2004年――2010年全国布鲁氏菌病的季节性分布特点基本一致,但与既往对布鲁氏菌病的季节性认识有所不同。分析原因可能为,本文没有对布鲁氏菌病的致病菌进行分类所致,亦可能为布鲁氏菌病发病变化的长期趋势,如果真如此的话,值得人们进一步去探讨和分析。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根据一定时期内布鲁氏菌病季节性分布的新特点,有的放矢地制定疾病防制的近期和中长期规划,为减少疾病对人身心健康的损害和经济损失、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李晔,余晓华,贺天锋.2004――2010年中国人间布鲁杆菌病疫情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2,27(1):18-20.
经过医疗卫生部门以及广大医务人员几个月的努力,我省非典型肺炎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非典型肺炎康复出院人数增加,新发病例大幅回落。事实表明,非典型肺炎完全是可防、可治、可控制的。
为了进一步消除广大市民的疑虑,加深对非典型肺炎的认识,我们特别组织了这一非典型肺炎防治的专版,希望能够对防治非典型肺炎以及其他的传染性疾病有帮助。
学校、托幼机构预防“非典”:
一.加强课室、午休室和活动场所等室内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尽量不使用空调,确要使用空调设备的场所,必须要定期换气。
二.认真做好学校室内外的环境卫生。
三.建立晨检制度,每天进行晨检,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学生、教职员工有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要及时送到医院检查治疗。
四.经医院诊断为疑似或确诊非典型肺炎的学生、教职员工,要按有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治愈出院后要留在家中休息1周,病情确无反复方可回校。
五.对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同班、同室)要加强观察,凡有可疑病症(发热、头痛、咳嗽)者,要及时送到医院检查治疗。有寄宿的学校,对病人的同宿舍人员要隔离,进行医学观察2周,观察期间不能参与集体活动,隔离场所要选定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房间或区域。
六.家庭成员中有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学生、教职员工,建议学校动员其留家观察10天,无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后再回校上课(班)。
七.对缺勤的学生、教职员工要进行调查,如果医院诊断为疑似或确诊非典型肺炎的,要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
八.对出现非典型肺炎患者的学校,该患者所活动过的室内场所要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指导下进行消毒。
九.加强宣传教育。可利用墙报,校内广播、上卫生课等多种形式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只是宣传教育,让学生掌握了解春季多发疾病的预防知识,明白非典型肺炎可防可治,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心理,要注意勤洗手,搞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营养
社区综合性预防措施:
1.开展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科普宣传,使群众了解此病的特征与预防的方法,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避免群众乱投医乱服药。
2.户内经常通风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勤打扫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3.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4.对出现一例或多例病人的家庭,应进行医学监测,并由当地疾病控制机构采取消毒措施。
5.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
6.注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7.出现病例较多的局部地区要加强卫生宣传,还要在病人周围加强监测,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群众性集会。
【关键词】 猩红热;发病率;特征分析
猩红热是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经空气飞沫传播,儿童普遍易感,传染性较强,是儿童常见好发的传染性疾病。为了掌握乌鲁木齐市猩红热发病流行情况,分析疾病分布特征,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现将乌鲁木齐市2012年猩红热发病流行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病例个案信息。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中的人口数据。
1.2 诊断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BG1598――1995)《猩红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1.3 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数据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作图。
2 结 果
2.1 流行概况 2012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猩红热病例662例,发病率为20.61/10万,占全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47%;与2011相比下降21.48%。无死亡病例和暴发疫情。
2.2 地区分布 全市七区一县均有发病,报告发病数在前三位的是新市区167例(占25.22%)、天山区166例(占25.08%)、沙依巴克区117例(占17.67%),发病率较高的有经济开发区、天山区、新市区,分别为28.02/10万、23.09/10万、22.24/10万。
2.3 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病例发病,呈波浪形分布,有两个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6月和11-12月,见图1。
2.4 人群分布 662例报告病例中,男性419例,女性243例,男女性别比为1.72:1,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X2=38.45,P
2.5 职业分布 报告病例中发病最高的是托幼儿童,占发病总数的46.83%;其次为学生占37.61%,散居儿童占15.11%。
2.6 病例分类 报告的662例病例中只有2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他均为临床诊断病例。
3 讨 论
2012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报告发病与2011年比有所下降,以散发为主,未出现暴发疫情。猩红热的发病存在周期性的特点[1],需要通过长期的监测分析来判定其流行周期和规律。乌鲁木齐市2012年猩红热病例分地区发病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这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学校托幼机构多、人群流动性强而容易引起传播有关[2]。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已成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应因地制宜地研究和制定针对中心城区流动人口猩红热预防控制的有效策略和措施。
从乌鲁木齐市猩红热发病季节分布来看,猩红热发病有两个高峰,5-6月、11-12月,这与国内其他地区猩红热发病规律基本一致[3]。符合猩红热作为呼吸道传染病在春季和秋冬季是发病高峰期的特点,而在2月和8月的寒暑假期是发病的最低期,与学生相互接触机会少有关,也说明在学校、托幼机构的密切接触能够造成疾病的传播。
从猩红热发病人群来看,主要集中在托幼机构的儿童和中小学校的学生,提示在人口密集的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是猩红热的高发场所。不同年龄猩红热发病显示,病例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年龄人群,以3-7岁年龄组最高,表明此年龄儿童为猩红热高发人群;这也与发病职业主要是学校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相符。学校和托幼机构是儿童密集的场所,一旦出现猩红热病例,常引起聚集性疫情和暴发疫情[4],因此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监测和预警,及早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和暴发流行是防控工作的重点。
目前还没有预防猩红热的疫苗,预防控制猩红热应采取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传染源,通过保持卫生清洁、消毒、开窗通风等方法切断传播途径,开展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等措施,降低猩红热的发病率,保障儿童健康。
参考文献
[1] 马丽平,邓巍.2005――2011年管城区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2,7(18):255-256.
[2] 刘慧,赵立平.2005――2011年北京市通州区猩红热流行特征.首都公共卫生,2012,6(5):223-224.
[方法] 用1990―2006年上海市人口及疫情报告资料,按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结合时间序列分析本市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
[结果] 1990―2006年乙型肝炎成为本市人员发病的主要型别肝炎。本市人员急性病毒性肝炎存在冬春季发病小高峰;地区分布以崇明县最高;发病以青壮年发病为主,20~49岁组占病例总数的69.58%;职业构成以工人、农民和干部、职员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6.63%。
[结论] 本市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年下降,但乙型病毒性肝炎仍是防治重点,应采取乙肝疫苗接种等综合防治对策。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 时间序列 中图分类号:R 181.8+1 文献标识码:
A
Analysis on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acute viral hepatitis in 1990―2006 Shanghai JIN Bi-hong, LI Yan-ting, GU Bao-ke, et al.(Shanghai Municipal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hai 20033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patitis from 1990 to 2006 and to analyze its time-sequence in Shanghai in order to supply foundations for establishing preventive policies of the disease.
[Methods] The population and epidemic surveillance data of Shanghai city of 1990―2006 was used.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 and time-sequential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cidence of hepatitis.
[Results] HBV was the main type of hepatitis in 1990―2006 Shanghai. There was a small peak during winter and spring in this city.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was clear and highest in Chongming county. Most patients were 20―49 years of age, which was about 69.58% of the total patients. Their occupation consisted chiefly of workers, farmers and staffs, accounted for 66.63% of the total cases.[Conclusion] Incidence of acute hepatitis descends year by year. Hepatitis B is the main disease which should be prevented and controlled. Compositive countermeasures including vaccination of hepatitis B should be taken.
Key words: Viral hepatitis; Epidemic trend;Time sequence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性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型别多、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和发病率高等特点,是本市重点防制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分析近年来上海市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研究发病趋势,及时掌握肝炎的发病情况和各型肝炎构成的动态变化及其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1.1 人口资料 收集1990―2006年上海市人口资料,资料来源于上海市公安局。
1.1.2 疫情资料 收集疫情数据库1990―2006年上海市急性病毒性肝炎总疫情资料,及1990―2006年上海市急性病毒性肝炎时间、人群、地区分布数据。
1.2 数据分析
按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上海市1990―2006年病毒性肝炎疫情。
1.3 时间序列分析
运用时间序列分析软件分析上海市1990―2006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和发病趋势。
2 结果
2.1 流行特征
1990―2006年本市共报告急性病毒性肝炎198 762例,发病率为88.90/10万,死亡1 322例,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0.59/10万和0.67%。疫情特征如下:
2.1.1 比例变化 甲型肝炎在病毒性肝炎中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1993年全市21个监测点共检出确诊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例12 063例,血清分型结果甲型肝炎占52.00%,乙型肝炎占2l.97%,丙型肝炎占0.65%,戊型肝炎占1.90%,其他型肝炎占23.48%[1]。2006年全市监测点血清分型结果甲型肝炎占5.95%,乙型肝炎占56.43%,丙型肝炎占1.55%,戊型肝炎占11.29%,其他型肝炎占24.78%,提示乙型肝炎成为本市发病的主要型别病毒性肝炎。
2.1.2 季节分布 1990―2006年本市居民急性病毒性肝炎季节高峰较明显,1―3月份高峰期的发病占全年病例总数的34.99%,提示本市冬末春季发病小高峰。1990―1995年1―3月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总数的38.96%,病例数最多的月份为3月,占发病总数的13.98%。1996―2000年1―3月病例数占总数的32.05%,但2000年以来,冬春季发病小高峰峰值降低,每月发病占全年总病例数的构成波动为7.49%~9.83%。
2.1.3 地区分布 采用GIS软件空间分析[2]1990―2006年上海市居民急性病毒性肝炎地区分布,全市平均发病率为88.90/10万;郊县发病率最高,发病率为103.54/10万,郊区(浦东新区、宝山区、闵行区、嘉定区)为93.93/10万,市区为78.48/10万;累计发病率居前5位的区县分别为崇明(137.90/10万)、金山(133.15/10万)、嘉定(124.67/10万)、青浦(122.29/10万)、松江(116.68/10万);累计发病率较低的区县分别为静安(70.28/10万)、杨浦(78.09/10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1.4 性别、年龄分布 1990―2006年上海市病毒性肝炎男女发病率显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数比值为1.79∶1。发病以青壮年发病为主,20~49岁组占病例总数的69.58%。分阶段分析显示,1990―1995年、1996―2000年累计发病率最高的前3位年龄组均为25~29岁、20~24岁、30~34岁年龄组;2001―2006年累计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分别为30~34岁、25~29岁、35~39岁年龄组。提示各阶段病毒性肝炎发病亦以青壮年发病为主。1990―2006年本市居民病毒性肝炎年龄分布见图1。
2.1.5 职业构成 1990―2006年上海市本市居民病毒性肝炎职业构成以工人、农民和干部职员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6.63%,其次为学生和离退休人员,占病例总数的17.03%。发病职业构成较少的分别为保育员和牧民,构成比分别为0.03%、0.06%。职业分布中工人病毒性肝炎发病构成逐年下降;农民1990―2004年发病构成较稳定,波动为21.96%~30.31%;近2年农民发病构成降至20%以下。干部职员发病构成基本维持在9.51%~14.46%。
2.2 时间序列分析
使用T4253平滑序列法对原始值时间序列化,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指数平滑法分析上海市居民1990―2006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图2)。预测方程为t+1=∑∞[]j=0α(1+α)jz(t-j);α为平滑参数,在时期t时,t+1=αzt+(1-α),只需知道实际数值Zt和本期预测值t就可以预测下一个时间的数值t+1。因研究数据有明显线形趋势,且要求预测今后多年的数值,故需使用霍尔特双参数线性指数平滑法予以修正,以便对趋势直接进行平滑。公式为:t+1=αzt+(1-α)-bt,bt+1=γ(t+1-
t)+(1-γ)bt,Ft+m=t+btm;b为修正趋势项,γ为线性回归系数,m代表需要预测第m个时间,F是修正趋势后的预测值。求得α=1.0,γ=0.6,残差检验t=0.715,P=0.485,说明该时间序列模型平稳性好。
1990―2006年病毒性肝炎发病逐年下降,发病率由1990年的177.12/10万下降到2006年的34.04/10万。2007―2010年病毒性肝炎未来预测:2007年发病率为30.70/10万、2008年发病率为27.35/10万、2009年发病率为24.01/10万、2010年发病率为20.66/10万。
2007年本市病毒性肝炎实际报告发病率为24.09/10万,误差为-6.61/10万,相对误差为-27.44%。
3 讨论
1990―2006年本市急性病毒性肝炎经过多年防制,发病呈下降趋势,发病率由1990年的177.12/10万下降到2006年的34.04/10万。本市居民1990―2006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时间序列分析显示,未来4年病毒性肝炎发病趋势在无外来影响因素情况下将继续走低,预测发病率控制在30/10万左右。
1990―2006年1―3月份冬春季高峰期的发病占全年病例总数的34.99%,提示本市冬春季发病小高峰。针对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存在冬春季节发病小高峰特点,在流行期加强疫情监测,分析流行趋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各级医疗机构在诊疗中发现局部地区、集体单位出现肝炎就诊病人异常增多时,应立即向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电话报告,并做好相关病例诊断、治疗、报告、检验等工作,防止疫情蔓延。
甲型肝炎在病毒性肝炎中构成比呈明显下降趋势,监测点血清分型由1993年的52.00%下降到2006年的5.95%;乙型病毒性肝炎构成增加,由1993年的21.97%上升至2006年的56.43%。提示乙型肝炎成为本市发病的主要型别肝炎,降低乙型肝炎发病即能全面降低本市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分析甲型肝炎疫情下降可能原因:随着经济水平逐年提高、环境卫生状况供水改善、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甲型肝炎总体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自1994年以来甲型肝炎疫苗的广泛接种使甲型肝炎疫苗接种群体的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从而使甲型肝炎总报告发病率进一步下降;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达到良好的防制甲型肝炎的效果。
针对乙型肝炎传播途径,本市采取综合性防治策略:对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是控制乙型肝炎的主要策略。对本市近20年来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显示,上海市1992年在全市开展乙肝疫苗接种以来,0~4岁组、5~9岁组乙型肝炎发病率明显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全人群乙型肝炎发病率亦随之下降,近年乙型肝炎高发均为成年人,显示免疫干预对疫情的降低起了巨大的作用。
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管理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保证所有儿童拥有充足的和均等的机会及时获得乙肝疫苗接种。在自愿的前提下,提倡免疫规划儿童以外人群,尤其是重点人群接种。本市居民病毒性肝炎职业构成以工人、农民和干部、职员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6.63%,其次为学生和离退休人员,占病例总数的17.03%。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乙型肝炎防治干预工作。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要采取严格措施,杜绝乙型肝炎病毒经血途径的传播。坚持全民健康教育与重点人群教育相结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工作。向群众宣传乙型肝炎的危害和防治方法,让群众了解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与正确的预防方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各部门、社会团体和大众宣传媒体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宣传乙型肝炎防制知识和防制工作,形成全社会防治乙型肝炎的氛围。
根据本市肝炎年龄和地区发病特征,结合本市地理区域分布[3],每年在市区、郊区(县)中选择部分健康人群进行肝炎免疫水平监测,检测人群抗体水平,预测发病趋势。
此外应加强戊、丙、丁型等其他型别肝炎综合防治,继续降低本市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水平。
4 参考文献
[1]李燕婷,张爱香,董浩,等.上海市病毒性肝炎监测点病原学分型[J].上海预防医学,1995,7(1):7-8.
[2]林涛,姜庆五. 地理信息系统在流行病学领域的应用[J].海峡预防医学,2002,8(4):35-36.
[3]郑英杰,钟久河,刘志德,等.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洲滩钉螺的分布[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8,10:69.
(收稿日期:2008-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