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人类学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探寻如何使得教育更有效地促进人类的生存发展,并试图揭示各种文化背景中不同民族的教育差异,力图探寻出消弭这些差异的对策,反对教育中的种族和阶级歧视。
一、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校本课程
教育人类学注重将校本课程的研究放置于民族文化和个体化文化的背景下,探索差异的文化下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在我国,新疆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但各民族都在努力保持着本民族的文化特色。[1]所以,在新疆校本课程建设要把差异性文化纳入重点内容之中。本文就是在教育人类学的视野下,探析新疆校本课程建设的实际效果,以期望发现其存在问题。由于乌鲁木齐是新疆的省会,无论其教育、经济还是文化的发展在全疆都处于领先地位,本文以乌鲁木齐为例虽然不够全面,但是不影响对本文的支撑力和说服力。
笔者在2011年11月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的部分有代表性的中学做问卷调查和对部分教师做了访谈发现,该市的校本课程建设景象繁荣,大部分中学包括重点和普通以及一些市郊中学都开设了校本课程,如:一中开设了近30门校本课程,八中开设了40门左右的校本课程,高级中学开设了16门校本课程,大部分校本课程都编写了教材,参与人员对待校本课程充满高度的热情和期待。但是同时,笔者也发现了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比如某中学设置了有关炒股的选修课作为该校思政课的校本课程,但结果因为选课人数太少而取消,该校正准备改为兵器知识方面的选修课。米东区某中学的校本课程负责人告诉笔者,该校在设置校本课程时主要参照上海的一些中学,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是阻碍重重。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的校本课程五花八门,但是很少是把民族文化的开发作为重点的,开发中也基本是以教师为中心组成教研队伍,很少有学生参与进来。鉴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虽然乌鲁木齐市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其实效性依然不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对民族文化和个体化文化的重视和开发不够,导致校本课程建设中的文化性和主体性缺失。
二、校本课程实效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校本课程”(School-basedCurriculum)的思想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针对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的弊端,为了适应不同的人群和实现教育决策的民主化,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
(一)对于民族学生而言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一些教育人类学者提出了文化中断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人出生后必然在家庭和社区习得了该族群的传统语言与文化,每个人都属于某种族群文化的人,少数民族学生在中产阶级学校里取得低学业成就,是由于学校中断了他们的传统语言与文化过程。[2]该理论表明,在基础教育的学校环境里中断少数民族学生的传统语言与文化对于他们而言是不利的。课程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对于新疆民族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而言,从小养成了他们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也在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中习得了与主流文化不同的多元文化和民族传统,这对他们在基础教育学校中接受国家统一课程是不利的。因为儿童进了学校接触的国家课程,是在一个脱离了原来传统文化情境的文本环境中学习的,这个环境是孤立的、人为的、不真实的,从而造成少数族群儿童在学业上的困境。同时,过于统一的国家课程重视社会主流文化,一贯性地把“法定文化”作为教材内容,向学生灌输国家意志和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意识形态,不利于多元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差异化培养和身心发展。
(二)对新疆的汉族学生而言校本课程除了差异性的促进其身心发展的功能以外,还担负着传递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平等意识、提升民族多元文化的融合、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在新疆这样一个文化多元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学校在传授以主流文化和“法定知识”为中心的国家课程时,应该注重结合非主流族群的传统文化,把他们有价值的传统文化纳入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之中,这样有利于避免发生跨文化之间的冲突,也有利于培养汉族学生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的价值观,有利于避免主流文化霸权观的滋生和蔓延。新疆地区生活着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风俗文化、等,这就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反映新疆民族多元、文化多元的社会现实,能够体现学生的生活现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更好发展。如果学校在建设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没有给予少数民族文化或者少数民族学生的个体化文化足够的重视,就会影响校本课程的实效性。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身心更好的发展而存在,在方式上注重国家统一课程要求的标准性与各地方人才培养多样性的结合。在民族和文化多元的新疆地区,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应该密切结合当地生活实际,将一些与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实用技术、风俗习惯、生活常识等纳入课程。就如同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过面包的生活,受面包的教育。在新疆,由于经济因素等限制,很多学生会中途辍学、失学,面临着谋生发展的道路。所以学校教育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学生进行“生存教育”,教给学生可以在边疆生存发展的知识和技能。比如,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乌鲁木齐市的个别中学将剪纸、刺绣、民族厨艺、民族舞蹈、民族乐器弹奏等纳入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专长,还教给了学生一些实用技能,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就业和生计问题拓宽了渠道,较好地实现了“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三、提高校本课程实效性的解决策略
关于民族,斯大林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这个定义表明民族的多样性也就是文化的多样性。美国的一些人类学家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价值,都是为自己的群体服务的。文化没有进步或落后、原始与文明之分。[2]1作为我国典型的多元民族地区,新疆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应该注重挖掘其多元民族文化资源,将校本课程与当地经济、文化、生活需要结合起来,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才能有效避免课程中的文化性和主体性缺失,进而提高其校本课程的实效性。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重视:#p#分页标题#e#
(一)明确在新疆开发校本课程的价值所在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先生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认为各民族虽然在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各具特点有别于其他民族,但是各民族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有着共同的民族利益。因此,在多民族聚居的新疆地区进行教育,不仅要立足于大一统的中华民族这个“一体”,还要顾及新疆地区多个少数民族的“多元”;不仅要传递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主导文化,还要尊重并传承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学习国家的主流文化知识,以适应现代化生活发展的需要,还要关注地方性的文化知识,以适应地方经济建设。
论文摘要:对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情况的调查表明,学校将这类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及特色创建联系在一起,通过校本课程实践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但同时这类课程也面临着观念、经费、时间、师资等方面的困难。科技类校本课程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为旨归,是其他课程类型所不能替代的。发挥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必须注意此类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机整合,处理好此类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也可采取课程化、制度化、个性化的工作思路来提升此类课程本身的质量。
随着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以下简称“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许多中学已经着手相关实践,但由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和经验积累,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对两所中学的科技类校本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意在了解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以期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实施
调查采取了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本研究选择了重庆市j中学和w中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代表性,能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二是出于对城乡差异性的考虑,选择了位于城区的j中学和位于农村的w中学;三是两所中学都申请了科技教育的课题,与本研究有相关之处,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交流沟通。
本研究采取半开放式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等方法。访谈提纲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总结,并结合中学科技教育的特点,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问题和困难等方面来拟定。实施时,我们邀请一线教师座谈,尽量保证访谈在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研究还辅之以非参与式观察和实物收集,以补充、完善、验证访谈材料。
(二)调查的结果
j中学是一所城区重点中学,科技教育开展较早,主要参与传统科技项目的比赛。j中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信息技术教育,到2000年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近几年又加入了机器人教学、无线电测向等项目。目前,j中学已将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科技教育的内容逐渐规范,目标逐渐清晰,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w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科技教育从早期的课外活动内容扩展为科技教育课程模块,并明确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打造,希望以此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近年来,w中学的科技教育更加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与学校资源,科技教育在生物学科方面成绩明显。
为了全面反映调查所得,下面笔者将调查结果用列表的方式来加以呈现(详见表1、表2)。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和资料本身呈现的特点,笔者采用类属分析方法,将研究结果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归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介绍。
1.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内容
调查发现,对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学校通常是从一开始的课外科技活动逐渐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来加以开发,即与学校的实际、学校的办学理念及特色创建、已有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科技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进行规范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最后成为正式的校本课程模块,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的—种课程类型(见表1)。
2.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目标
本次调查表明,学校开展科技教育之前,并没有从整体上单独预设目标,而是在开展科技活动时相应地涉及课程目标,这些目标形成于各种活动之中,并在这些活动中逐渐清晰(见表2)。
3.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施
调查发现,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时主要采用活动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科技活动以比赛项目为基础,备赛期间,平时的常规活动完全为比赛服务,如培训与制作、筛选作品等。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科技节、参观考察、外出调研等活动。科技教育也以课程形式来展开,如两所中学初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等;也有教师自己开设课程,如j中学的轻松发明实践课,而w中学正在组织编写科技教育教材。
就学校方面来看,两所学校都在尽量创造条件保证科技教育的开展:组织上由书记或副校长专门分管科技教育,建立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团队并由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担任领头人,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物质上学校提供经费支持,购买相关实验用品和器材;制度上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上课有教案。
在评价方面,j中学在初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有一个科技活动能力测试模块,主要通过课题报告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学校每年举行“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考、高考实行加分制度;此外,学校在中考招生中单独投放指标,招收“科技特长生”。w中学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生结业水平的评价项目,其中以非书面结业方式评价科技教育的成效,学生在科技比赛中获了奖,高考时可以加分。
二、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困难
(一)取得的经验
1.将科技类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在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对校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即由地方或学校选用或开发的课程占全部课程的10%-12%。调查发现,两所样本学校对这个部分的课程予以高度重视,将过去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加以建设,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课程化”“校本化”改造,使之成为目标清晰、内容规范的课程,而且能够更好地照顾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这类课程的适应性。
2.规范有序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
校本课程实践是一项目的性强、程序规范的工作,需要开展学情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办学经验总结、课程开发可行性论证等准备工作,然后围绕具体科目的科技教育课程,进行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与组织、相应学习活动方式设计等各项工作,之后才是付诸实践、效果测评等工作。以上所有环节都是规范有序的。
3.将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有机结合
两所样本学校结合学校已有办学成绩和经验,有意识地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打造,并通过规范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来形成和彰显这一特色。事实表明,这种扎根于学校土壤之中又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符合学校传统和特色定位的校本课程,往往具有内生性、适切性、稳定性、优良性等特点,能够成为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亮点”。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为学生认识世界、探求科学奥秘、锻炼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等,创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舞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能动实践,极大地激发起学科学的兴趣,不断增强科学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还申请了专利等,这些都足以证明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成效。
5.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工作,需要更新课程意识、学习掌握与课程开发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而实际的课程开发实践也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调查中,一线教师的收获体会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面临的困难
调查发现,两所学校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还面临以下困难,这或许也是其他一些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是思想保守。受升学考试影响,中学对非统考科目的重视程度往往不高,科技类校本课程也属此列。加之校本课程开发投入大、见效慢,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支持,表现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不够。由于对科技类校本课程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不充分,教师局限于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科技知识,忽视了这类课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导致科技教育处于低水平状态。
二是经费不足。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对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学校办学经费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相关需求,致使开展科技教育的设备、材料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如j中学连最基本的制作工具都无法购置齐全。
三是时间不够。由于学校一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周末开展活动和培训,学生因为补文化课或参加其他活动而缺席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是内容分散。由于科技教育涉及多项内容,其在内容的统整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致使课程内容较为分散;略显形式化和表层化,内容的难度、体系等尚待完善。
五是师资有限。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有责任心和教育理想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只是少数,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教育的实际需求。另外,对教师鼓励政策的不明确也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实践策略
(一)全面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
1.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因此,课程不应仅是工具性的存在,还应是文化的主体性存在,而“一种文化作为课程的价值主要在于育人”。科技类课程既要再现人类已有的科技成果,更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创设一条“通道”。由此,这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包含四方面内容:知识技能及智力、能力层面;观念精神层面,内含于科技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求真等精神气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批判精神、民主观念、献身精神等品质;道德规范层面,科技负载着价值,科技课程要扬善抑恶,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审美层面,通过科技教育来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2.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文化建设功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因此,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学校文化的途径,具有文化品性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必定离不开学校文化这个大环境。这类课程需要经历“校本化”的改造,必定浸润着学校本身的“文化养分”,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承载学校的历史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最终校本课程本身又成为学校文化的特定“符号”和“载体”。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真正享有自主权,带动课程体制、课程观念及学校文化的更新。
(二)正确处理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科技类校本课程又是校本课程中的组成部分,其比重更小,但任何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必定是因为这类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不能视其比重的大小来决定重视程度和实施深度。首先,科技类校本课程由于是学校自己开发的,所以能适应学校的现实条件,也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由于科技教育课程不以单纯的实用知识技术传递为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2010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这些要求正好与科技教育课程的旨归是一致的。为此,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重新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既然科技类校本课程有着充分的存在理由,它就不应该被其他课程“湮没”或“挤占”。在实践中,学校要注意这类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的关联。首先,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与科技类校本课程之间应该实现有机结合。国家课程保证科技教育的基础目标达成,如各科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科技类校本课程则重点关注扩展性目标的达成,如及时补充新的科技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综合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的有机整合。学校澄清办学理念、定位办学特色,并以此指导和规范校本课程实践是十分必要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不仅要符合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这类课程本身的文化特质,如民主、自主、合作、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师生在课程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等等,这些课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三)保证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效
针对中学开展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提高这类课程的实效。
1.课程化
课程化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把科技教育相关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科技培训、课外活动等统整为一个课程模块,即科技类课程。这类课程首先从科技文化育人的角度设定总体目标,然后分解出子目标。内容上,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以学科学习为主,通过学科内容的延伸拓展,开发一些既能体现学校特色又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在实施中,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减少投入,提高效率。评价方面,学校应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标准,采取他评与自评结合、书面与非书面评价结合等多种方式。
2.制度化
制度化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能将成员的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加强集体的内聚力,从而有助于形成团结进取的文化氛围。学校科技教育团队是由校长、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共同体,经过长期交流与合作,团队成员逐渐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确立共同的教育观念,形成相应规范以保证科技教育的有序开展。
3.个性化
个性化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弘扬教育的特色化。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显示着个性。校本课程是体现差异、形成个性的重要路径。对于学生,它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对于学校,它立足学校文化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就科技类校本课程而言,学校需要在具体项目的开发上认真分析学校内部需求,充分利用周边课程资源,开发出个性化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以特色项目提升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3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88
[3]于海波,科学课程发展的文化学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2
[4]吴支奎,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重建,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5):20-23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0-11-20],
一、课程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部分学校国家课程实施质量不高,教学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国家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以课程的视野来改变教学应该得到重视。还存在对课程认识的窄化现象,没有真正让学校一切教育因素成为课程,成为学生成长的有效载体。
对于建校三年以来的兰德学校,在蓬勃发展中,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学校三级课程建设形成体系,真正从宏观教育目标入手,构建属于自己学校、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且在构建过程中,形成规范、制度,进而形成完整课程体系。学校努力做到解决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问题,整合实施,提高国家、地方课程实施的实效性,最大限度完成国家课程育人目标。解决校本课程特色不足、缺乏实效的问题。依据学校育人目标、学生发展需要、学校实际,让校本课程更加科学丰富而富有活力,并形成体系。将学校一切因素纳入课程建设体系,必将带来学校文化、教师思想、教学行为的变化,提高育人质量。使学校课程建设规范化、制度化,进而形成富有特色的兰德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并以此为载体,促进特色学校建设。
二、深化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
1.部分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整合实施
地方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或强化。二者整合的首要关注点是确保科学。学校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删除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重复内容,整合交叉内容一并施教,提高效益。整合后的课程实施,应该是有机融合,而不是简单叠加。
(1)深层解读,科学整合
为避免重复劳动,学校将地方教材中的重复内容进行删除,将交叉内容整合进国家课程一并实施,另将22%的内容纳入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剩余16.9%作为自读内容。
(2)有机融合,高效实施
对于整合后的内容,要根据学生学习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有机融合施教。一是将整入内容作为其中一个教学环节或知识点使用。拓宽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二是将整合的内容作为课内拓展阅读使用。丰富课本内容,拓展学生思维。
2.学科内部课程资源有机整合
以课程目标为标准,确保课程目标落实。关注学生学习基础,保证整合的计划性与序列性。以教材内容为蓝本,找准整合点,有机整合拓展,提高实效。
学校突出办学特色,以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素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构建了必修、限定选修、自主选修三种类型的校本课程体系:有奠基人文根基的全员必修的兰德“阳光德育六育”校本课程、全员必选的“快乐沙画”、“形体训练课”、“魅力葫芦丝”、“传统文化经典诵读”、“阳光心理读本”等精品校本课程;还有围绕学生身体健康、人生成长、科学技术这些对学生未来发展大有益处的多种限定性选修和自主选修类的校本课程。例如,“快乐沙画”,学生与自然亲密接触。获得的不仅是艺术的熏陶,更是阳光、快乐的雨露。
以小学语文校本课程为例,教学中大力实施“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工程”。小学生语文素养,是字词句篇语文知识、听说读写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及品德修养、审美情趣、情感态度等的综合。学校实施小学生语文校本课程的主要措施是:
(1)练好读写基本功
增加阅读积累,丰富语文储备。明确规定各年级必读必背经典书目,将地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与阅读课整合使用,每周两节,同时做好阅读指导。充分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诵读经典,丰富语文积累。并通过“读书节”、“古诗词考级”、“书香满校园”等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增强学生积累的兴趣。
练好书写基本功。严格落实识字教学中的写字指导,提高书写基本技能。另外每周开设一节写字课,每天20分钟午练,定期组织硬笔字、毛笔字展示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2)加强校本课堂教学研究
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益,是实现学科课程资源整合的前提和保证。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分析式阅读教学的弊端,提出了阅读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语言为本,情感为魂,主动实践,发展能力。并提出了阅读教学的四个结合:第一,语言学习与人文熏陶相结合,做到语言学习扎扎实实,情感熏陶潜移默化;第二,阅读与表达相结合――凭借具体语境,展开表达学习,实现阅读与表达的相互促进;第三,阅读与发展学生思维相结合,在想象与体验中发展思维,认识世界;第四,阅读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相结合,让好的方法、习惯伴随终身。最终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提高。如抓好低年级常规教学。一二年级作为语文学习的起步年级,我们按照课标要求,利用现行教材,着重落实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三大主要任务:识字写字、朗读课文、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以后语文学习打好基础;三至五年级时,逐步提高课堂效率。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堂,及时补充相关内容的拓展阅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想认识在大量阅读的实践中得到提高。
(3)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实现课内外语文资源的有效整合
探索“知识树”的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以“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模式为引导,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按照计划适当补充阅读内容。找准单元整合点,如按文体整合、按人文主题整合等,实现整合的最大效益。这样,将精读与范读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听说读写语文能力扎实提高;将课外资源有机整合到课内,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得到提高。
(4)适当增加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下,每学期我们增加2~4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每次活动主题明确,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将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生活,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活动中。真正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成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锻炼能力、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3.科学设置校本课程
(1)以国家教育目标为基本准则
课程目标的确定以国家教育目标为基准,用共同的教育目标来规范和引导整个开发活动,以减少开发中的随意性。从而既保证了基础目标的达成,又充分发展孩子们的个性特长。
(2)以学校核心育人理念为支撑
在国家基础育人目标的统领下,依据学校育人理念,体现学校特色,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又一原则。“责任教育”是实验学校的核心育人理念。学校“阳光德育六育”体系之“责任”校本必修课――“有一颗种子叫‘责任’”,旨在在孩子们心中种下“责任”的种子,为培养能够担当未来责任的人奠定基础。
(3)以学生成长需要和教师资源为依据
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依据学生目前生活学习需要以及未来发展需要,设置了礼仪教育课程,作为校本必修课,间周进行。根据学生需要和校内外资源状况设立了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
依据目标,设计学习主题与内容。我们深入解读学校核心价值观“阳光教育”内涵,形成课程三级目标。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年段确定目标,并使之螺旋上升。在目标统领下,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的主题内容,试用稿“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必修课教材。
呈现方式注重实践与体验。区别于国家课程,我们的校本必修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与反思。教材中多有留白,填写学生的体会、感悟以及行动计划。及时把握问题生成,丰富课程资源。为增强生成内容的针对性和必要性。我们组织教师结合学生表现,整理生成性问题,作为课程内容进行实施。如班级事务靠大家、人人参与班级管理、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课间安全我做主等,这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都是最及时的教育资源。
在学期初设计教师、学生、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学生需求,根据学生需要和教师资源以及学校实际情况,开设了20门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选修内容。
尊重主体,实行双选。活动前,学校根据教师的个人特长确定辅导教师,同时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选修课打破常规班级界限,实行走班制。搭建平台,展示成果。结合学校开放日,搭建展示平台,展示选修课学习成果。
(4)校本研究的评价
只有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发展性评价机制,才能为教师提高更为宽松的工作环境,更好地保障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校本课程的评价对推进校本研究的发展,对激励研究者的研究热情与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翔认为,“注重过程性管理与评价,突出终结性评定的对比力度,尽可能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建立教研评价与其他教学评价相联系的评价方式”,“重视方式与内容的创新,过程性管理与评价的实效化,以评比性活动强化过程质量,用量化评比规范过程性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进校本课程。
开发校本课程是一个过程,一种积累。在这个过程中,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发展,积淀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学校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依托,促使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可以说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在更高的层面上落实兰德学校“阳光教育”办学理念,促进学生更好成长,促进教师队伍综合索质的提升。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学校及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发挥地方资源优势,自行设计和研究、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是开发本校师生潜能、发展师生个性的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课程;是一种提升学校品位的新型课程。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1、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是众多的,这些因素,既有促进方面的,也有阻碍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校本课程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因素;学校外部因素。以前对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存在的最大的疑惑是:当学校现有的利于校本开发的资源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冲突时,作为开发者我们该怎么办,侧重于哪方面比较合适?准备在讲座完后交流环节提出来,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而且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具有局限性,没有条件的限制。像崔教授说的一样,只要那位老师兴趣爱好,他的兴趣爱好就可以开设一门校本课程。以前我一直错误地把校本课程局限在一定的框框里,而且认为一所学校都要围绕某个主题去开发。所以教师正确的课程价值观,教师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合的角色观,钻研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行动研究的自觉性和行动研究的能力等都是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必备的素质。
2、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知识、技术、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因此,首先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充分认识基础教育阶段各科教学的水平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以强烈的责任心爱生、敬业、为人师表。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建有利条件。其次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课程理念的重新定位,对长期以来习惯于接受教材的法定地位、维护教材的权威性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是一种思想观念层面上的革命。这要求教师不能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必须转变角色意识,从教材的使用者转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第三要转变教学方式,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方法,面向课程改革。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使教师们对课程价值的认识,由关注知识向关注人的发展转变;对课程功能的认识,由给出结论向引出活动转变;对课程资源的探讨,要求老师们告别仅仅依*教科书教学的历史,充分利用和广泛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第四要提高素养形成研究意识: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钻研教育理论,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努力学会并运用教科研方法,培养探究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个有心人。通过对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教科研水平,开设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素养、培养完满人格的课程,使每个学生都成功,使每位教师都幸福。
走上讲台,家长志愿者当起老师,给孩子们讲起了莱州玉雕课程;
在李登海玉米试验田,孩子们在农业科研人员的指导下,观察玉米地生长……
类似这样的画面,经常出现在山东省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校本课上。
山东省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确立了以“传承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为主线的校本课程编排体系,通过“接地气”的校本课程,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转化为“儿童语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行动,扎实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巧设三条主线
艺术培养,弘扬传统文化。琴棋书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充满了文化的智慧与灵性,是培育人文修养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学校构建了以琴棋书画为主线的艺术培养模式,从琴(古筝、琵琶)、棋(围棋、象棋)、书(硬笔、软笔)、画(绘画、美工)入手,以情景氤氲,煅造特长,学生情感态度得到文化的浸润。
乡土教材,传承莱州精神。莱州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和地域优势,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这些资源也是爱国教育的良好载体。学校经过研究,开发出了“学习莱州时代先锋”“莱州孝德故事”“寻访莱州民居”“研究莱州民俗”“剪纸”“草编”“面塑”“软陶”等多门类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细化到具体内容,内化到道德信念。如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认识莱州、热爱莱州、热爱社会、热爱祖国教育中去,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在学生心中根植爱国的种子。
实践课程,树立正确价值观。社会实践锻炼,是学生践行道德信念的重要途径。借助社会力量,学校开发了多套社会实践课程。实践基地从机关社区到工厂矿山,从大企业到小作坊,从现代建筑到古朴村居,学校制定了周密的实践计划,让学生在校外实践活动中,感受社会发展的脉搏;通过对环境、人文、历史的多方面感知,提升自己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对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正确认识,从小懂得乐学敬业、爱家爱国、诚信友善。
建设三支团队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学校充分融合家庭、社会资源,建设三支强教学团队。
学有专长的教师团队。学校深挖内潜,注重发现、培养学有专长的教师,组成教师团队承担校本课程研究和实施任务。他们在实施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易于抓好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便于开展校本课程的拓展追踪和评价,提高校本课程的授课实效。
热心助学的家长团队。针对家长群体社会覆盖面宽、职业种类多样、特长人才众多、热心助学的特点,学校选拔组建起了一支优秀的家长志愿者队伍,负责包括家长行业授课、传承红色经典、听爷爷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等校本课程的授课。如六一儿童节,爷爷奶奶们走上讲台,他们与孩子们比童年,分享几十年来学习工作成长的故事,学生听得入了迷。孩子们在爷爷奶奶充满爱的语言里,吸纳着诚信、友善、乐学、敬业的正能量,向上向善成为了他们行为的目标和方向。
社会志愿者团队。学校坚持开门办学,每学期都聘请社会上的五老成员、各行业专家、先锋模范、爱心义工到校开设法制报告会、十宣讲、警校共建、团体心理辅导、先锋模范事迹宣讲等活动,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社会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弥补了学校师资、课程资源的不足,为校本课程拓宽了渠道、提供了保障。
开辟三处阵地
课堂教学,夯实道德基础。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实施,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为学生带来一个多彩的世界。如围棋、象棋课程充满挑战,学校秉承“教棋育人”的教育理念,注重棋品、人品、心智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品格修养;声乐、舞蹈、器乐等课程,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好熏陶,陶冶性情,宣传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又如莱州云峰山是全国书法名山,《郑文公下碑》全国闻名,莱州人引为自豪,也努力传承。学校通过教学生如何把字写漂亮,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同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专心致志的定力,细致入微的眼力,辩证思维的脑力和准确的表现力。学生在书法的学习中学习技能,学会“正心”。
社团活动,搭建成长舞台。学校成立了包括艺术培养类、体育技能类、科学素养类、社会实践类等24个社团。社团每周活动,定期竞赛展演。如每学期召开的软陶博览会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时刻,每到这一天,孩子们会拿出自己制作的软陶作品在操场上设摊售卖,他们大方地向老师、家长、同学介绍作品,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声声叫卖、一阵阵成交后的欢呼,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努力的幸福。此外,学校通过合唱比赛、科技创新大赛、班级艺术展演、阳光体育运动等多种形式,搭建起学生成长锻炼的舞台,孩子们在社团里、在舞台上、在赛场上勇敢展示,收获自信、学会做人,在锻炼中成长。
校外实践,在锻炼中成长。李登海是“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是全国道德模范,是莱州人心目中的英雄。学生们在一次次深入登海种业看农业发展,走进试验田了解玉米育种技术的实践中,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强国、科技富民的重要意义,从小萌发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