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希腊的民俗文化

希腊的民俗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希腊的民俗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希腊的民俗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红;色彩价值;现代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155-02

从人类学和文化学和意义上来说,色彩始终与人类的生产与装饰活动结下不解之缘,人类文明中色彩不仅仅是关于自然的印象与记忆,而是一种逐渐积累的审美经验,紧紧地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联系在一起。就象著名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所说的“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人类生命从最原始共有的色彩本能、色彩冲动中走出来,展示着人类一切色彩方向发展的能性,以及不同地域中人类文明进化成长的方向。”无疑,红色以它鲜明的性格特征,丰富的内涵向世界展现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人类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对物化的色彩有共同的标准和尺度,但在对色彩的情感表达和理解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区别。因为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产生的时间是不同的,且生活在不同地区,人们面对大自然的美景视觉感觉和内心感受存在着千差万别,每个民族会以本民族固有的独特的视野去观察和欣赏色彩,久而久之,色彩感受与认知积淀为本民族的艺术审美意识。无论是日出日落,朝霞晚霞,四季变幻中的春、夏、秋、冬交替,从春天的嫩绿,夏天的浓荫,秋天的金黄,冬天的白雪,美丽的色彩世界都会令不同民族的人们心花怒放,但对色彩现象的解说方式却迥然不同。加之每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在以其固有的方式遗传,形成了各民族的独特的色彩文化。

不言而喻,在艺术发展的历程中,“中国红”被烙上中华文化的痕迹。在中华艺术传承的轨迹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性,特别是中国哲学思想和民俗文化对它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解读“中国红”深厚的文化底蕴,将“中国红”的艺术张力和价值释放,并运用于现代设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性作用。

一、红色――艺术的生命力

艺术史表明,人类对色彩的喜爱首先是从红色开始的,在距今十五万年至二十万年前的冰河时代人类学会了应用色彩,这是非常了得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人类开启了色彩认识的端倪。人类能从红土中埋着的尸骨被涂上红色的粉末发现人的血液流完生命就会停止,于是对红色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和原始宗教情绪,以至在身躯和脸上,包括在石器上涂抹红土和黄土,借以红色的装饰功能和巫术功能,满足审美与祈神的需求。

红色在原始美术作品上进行艺术表现的典范自然是著名的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壁画以红色、黑色、黄土色等色彩描绘着野牛,马等不同动物。虽然是旧石器时代的产物,但如果没有对自然的深入观察与了解,没有对色彩的把控能力,是很难表达得如此生动的。这些作品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无疑彰显了红色的魅力。

红色在古埃及以文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金字塔、石雕、墓壁画及工艺品构成埃及独特的艺术世界。在引人注目的艺术中,色彩以它的独创性诠释了埃及艺术的真谛――以有限的色彩去表现无限的自然色彩。如果以现代装饰的视度和理念去分析评价,色彩的装饰尤为光彩夺目,而红色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著名的埃及的人面狮身巨像斯芬克斯的脸上残留着红色的痕迹,埃及人的风雅是以涂上红褐色引为骄傲和自豪。

同样是古文明代表之一的古希腊,其神殿建筑自然是古希腊文明的标志,它给人类带来了永恒的文化价值。红色无可争议地成为建筑的主要代表色彩之一,陶立克式建筑其柱头常被涂成红色或蓝色,即使是在陶立克式的建筑经典----巴底农神庙前的柱石群雕上的连续图案也由红蓝构成主要的色调,可见红色是古希腊文化象征的色彩。红绘与黑绘是古希腊陶塑和陶器的色彩装饰特征,在装饰上大量使用红色,一方是色料制作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显示希腊人对红色的理解与挚爱。

被誉为拜占庭艺术经典的壁画,红色具有一种非凡的力量。而在哥特式建筑中,壁画被彩色玻璃艺术取而代之。红色与蓝、绿、黄、褐等色彩组合构成形成了令人惊叹的玻璃艺术色彩美。

总之,在西方的艺术中,红色成为重要的艺术表现语言。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到巴洛克,罗可可艺术风格,红色是不能被遗弃的色彩,红色以它特有的色彩属性振动着人们的心灵。即使是在现代抽象主义的鼻祖康定斯基的作品里,还有风格派的代表人物蒙德里安的作品中,红色的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除了宗教的原因,应该说西方对红色的运用和表现,也与西方的民俗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不同的是,西方民俗的文化内涵因为东西方文化上的不同,与中国的民俗文化内涵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二、红色对民族民俗文化的彰显

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喜爱远在旧石器末期就开始了,北京山顶洞人用赤铁矿粉末进行装饰足以证明人类早期对红色的审美是惊人的一致。而在新石器时期,古代先民发明和制作的彩陶艺术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彩陶艺术既是研究中国艺术发展的起源,了解中国原始社会民族部落生活极其重要的方面,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

中国新石器时期彩陶艺术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驳斥了西方学者安特生的“文化西来说”的谬论。彩陶艺术在造型,装饰方面具有卓越的艺术成就,其图案造型既有原始的纯朴自然性,又有强烈的生活气息,达到新石器时期彩陶装饰的最高水平,就其艺术性而言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其中有些作品非常精彩,特别是在陶器烧造工艺上的重大突破,不仅使红色成为材料烧制后的转化色彩效果,更重要的是标志着氏族部落的民俗文化已经有了崇尚红色的宗教意识与审美意识。

在瑰丽多彩的楚文化中,古代楚人特别喜爱红色。这是因为楚国人自认是日神的远裔,火种的嫡嗣,其特殊的风尚是由于“日中有火,火为赤色”的说道所至,所以在楚国的民俗中崇尚赤色。《墨子・公孟篇》说:“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降衣博袍,以治其国,其国治。”实际上“绛衣”就是赤色的衣服。因此,楚人的建筑和器物的色彩同样是以赤为贵,且这种尚赤之风,相继不衰。在楚国的漆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随葬用的辟邪,镇墓兽和虎座立凤。在这充满着神秘、古怪、凶险、壮美的形象中,其色彩装饰自然少不了红色,红色成为楚漆器艺术标志性色彩,为后人留下了异样深刻的记忆。集色彩技艺与礼仪含义集于一体的楚文化漆器,不仅类别极多,且用途极广,从家具、容器、饰物、玩具,到乐器、兵器、葬具、杂器无不包容其中。楚漆器造型异常独特,且简练舒展,造型的细节多以描绘来体现。漆绘的纹饰既有凤纹和龙纹,又有抽象性的几何纹。因楚为多泽之国,抽象性水纹也是常见的纹样,还有漆鱼。在这些艺术性极高的漆器中,红色无疑是其最具象征性的装饰色彩,谓之“漆器红”。

当中国历史上实现全国统一后,中国的色彩观更进一步受到阴阳哲学观的影响,红色在西周时期就被列入“五方正色”成为尊贵的色彩,而在秦汉以后此色彩观更加强调。因此,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对红色的使用都赋予了极深的社会意义,开疆拓土、国富民安、社稷秩序、祥瑞和谐…,红色成为一种特殊力量的象征。在民间,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夜,其喜庆热闹的气氛都喜欢用红色去营造。足见红色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是一种吉祥、幸福、康宁的象征。

三、“中国红”的现代设计价值与文化符号作用

中国人对红色的特殊感情使设计师在进行相关设计活动时,无形中会有一种巨大的内在驱动力。实际上,每位设计师在进行设计表达时,都会不自觉地受到本民族文化和色彩审美观的影响,使其设计作品释放出独特而强烈的艺术张力。这种影响还会对设计价值产生决定性的作用。有意识的将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红色元素去阐述相关设计的文化内涵,并让“中国红”形成有意味的表现形式,从而使相关的设计成果更具创新理念。

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创意的表现主要是靠形和色来体现,特别是在建筑设计和展示设计中,建筑外观的色彩往往具有巨大的视觉吸引力。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其创意非常独特,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斗拱结构,斗拱“夸大其尺”的设计处理一方面塑造了中国馆的外观,另一方面体现了把传统建筑结构作为中国文化符号的现代设计理念。因此,这一建筑方案在所有的参展国的场馆设计方案中是最具设计挑战性的。设计方案以斗拱的主柱结构支撑起巨大的建筑体量,同时考虑到内部展示空间的综合要求,实现了设计方案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建筑色彩处理上,选择了“中国红”作为建筑的主色调。但是由于拱斗结构的横梁(枋)不是处于同一立面上,所以相同明度和纯度的红色会产生视觉上的差异,针对这一问题,色彩学家进行了半年多的分析研究,根据横梁的空间层次对红色的明度和纯度进行处理,终于利用色彩的错视原理获得了理想的色彩效果。无论从建筑的那个角度观察,红色在视觉上都是同一的。“中国红”不仅凸显了中国馆的民族艺术风格,更体现出中华民族崇高红色的精神风貌。

在服装设计中,红色的应用不仅可以获得喜悦感,如红色的唐装,旗袍使人感受到服装中的民族性文化。红色更可以起到振奋人的斗志,激发进取精神作用。如2012年英国伦敦举办的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运动服造型生动、简洁、充满运动感。在色彩设计上,充分利用红色的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将红色与黄色,白色进行组合。运动服上衣的色彩设计运用对比,呼应,变化等方法,获得了极为理想的艺术效果,将中国运动员的精神状态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使中国运动员的个人形象和整体形象得到完美的表达,并将中国运动员的活力四射创造奇迹的拼搏精神呈现给世界。

其实,“中国红”已经在许多设计领域展现它的风采。例如在平面设计领域,中国红就以鲜明突出的设计元素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无论是2008年夏季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会徽还是残疾人奥运会标志,红色以它巨大的感染力征服着受众者的心灵。还有中央美术学院刘波设计的武术博览会广告招贴,在图形创意上大胆的夸张变形,运用空间和错视的方法,使图形充满运动感,不仅形式新颖,而且还运用红色将设计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关设计例案繁多,不胜枚举。

所以,以“中国红”为设计元素进行现代设计时一定要研究其内在价值,只有深刻地认知“中国红”的文化内涵,才能从“中国红”中获得内在的设计驱动力,在设计表现形式上既有时代创意又能体现出“中国红”的文化符号性。切莫表面上相似而内涵上却相去甚远,以至形具神离。设计者只有对中国的哲学、文化、民俗有深刻的领悟,把对“中国红”认知凝冻为一种设计气质,才能将“中国红”的应用不断拓展到新的设计空间。

参考文献:

希腊的民俗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东北民俗 影视 意蕴

1905年的《定军山》,开创了中国本土文化影像创作的先河,使本土文化剧目创作成为中国影视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文化剧目,立足传统经典文化,依托地方文化和乡土文化,将地域积淀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影像为媒介重新阐释的艺术创作形式。新时期以来,随着民俗文化价值的被认可,基于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得到长足的发展。2000年以来,面对央视黄金时段电视剧严格的入选标准,东北题材剧作却出现了“来者不拒”的景象。随着《马大帅》、《希望的田野》、《老娘泪》、《圣水湖畔》、《插树岭》等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名列前三位(2006年),政府华表奖等电视剧评奖中频频榜上有名,屏幕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风”。 东北民俗文化内涵得到挖掘,东北民风民俗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实现东北民俗文化跨区域传播。

东北民俗文化题材剧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最近几年,屏幕上几乎看不到东北民俗文化题材的剧目创作。以2015年和2016年各大网站电视剧排行榜为例:谍战剧、偶像剧、古装剧等类型占据着前十名排名,成为受众乐于接受的消费类型。因消费的趋同性,剧目创作导向受受众消费影响并产生循环递进影响,形成一个时期的创作特征。近几年,影视消费类型的崇时尚化,使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面临生存挑战。如何在民俗文化价值被认可的基础上,挖掘民俗文化的时代内涵,结合社会需求完善民俗的影视创作,成为东北电影人面临的历史责任。

一.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现实需求

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以影像为媒介,立足东北民俗事象,展现东北地域文化,与其他类型剧作相比,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风格。现实主义本着古希腊人“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观念,以准确而不加修饰的描述,追求逼真性或酷似性,实现对自然或当代生活的据实摹写。

其一,与同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非民俗题材剧作相比。同是在对现实生活的复现中反思现实,东北民俗题材剧作极强的接地气特征,是其他创作所无法企及的。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生成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中,因地域个体的因袭,形成地域民俗文化,从而作为本地域的行为准则和伦理价值标准。民俗的地域性、历史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使民俗成为反映个体生存的最真实、最直接的媒介。

其二,与强调感官享受的剧作相比。新时期以来,因后现代主义对理性和秩序的解构,使创作理念呈多元化,创作者力图通过多途径寻求解构。于是,在过分强调影像外在形式的过程中,带来了对人文价值的忽视。恣意篡改历史的穿越剧、毫无节操的神剧、画面唯美的偶像剧,使追求感官刺激、注重享受的短暂性,成为影视创作的一种倾向。在这些剧作中,受众对“高大上”的娱乐追求得到满足,这是民俗题材影视作品所无法给予的。但是因“高大上”所产生的娱乐是短暂的,短暂的感官刺激之后,带来的是因娱乐作比照,更加凸显的解构困境。基于此,受众不得不去寻求被光鲜外在形式所遮蔽的人文价值,于是极接地气的民俗题材影视创作,就具有了极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二.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审美特征

影视与民俗的联姻,一方面为民俗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媒介,一方面民俗文化的意蕴审美增强了影视艺术的提升空间。

1.地域环境的意蕴审美

新时期以来,纵观东北题材影视创作,可谓是踩着时代的浪尖不断在困境中寻求发展。80年代,刚刚结束,文艺创作由“为政治服务”转为“对人的书写”,民俗由被诋毁被排除转为价值的被重新评估被重新认可,这无不为东北题材影视创作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90年代,在社会经济形式发展重大转型的过程中,东北题材影视创作紧扣时代的脉搏,大力提升发展速度。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进入21世纪,东北题材影视创作规模得到扩大,创作手法得到完善,成为影视创作中的一个构成要素。历数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从弱小到强大,从被搁置到话语权的拥有,这是影视从业者的不懈与坚守的结果,这更是创作深深扎根东北地域的结果。

影视创作是展现个体生存的媒介,因个体摆脱不掉对环境的依赖,所以对个体生存环境的影像关照成为剧作创作的可能和必须。环境是个体赖以生存的场所,影视中的环境或是注重对画面唯美的感官享受追求,或是注重不加任何修饰的质朴画面的原态展现,东北题材影视创作当属后者。无论是早期的《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篱笆・女人和狗》的农村女人三部曲,还是近期的《插树岭》、《一村之长》、《希望的田野》、《都市外乡人》,展现的都是东北纯而又纯的乡土环境。篱笆、随意堆放的篱笆院、院内的瓦房、瓦房里必不可少的火炕、串联各家各户的乡间小路,东北农村日常生活环境被毫无修饰地成为影像元素。影视作为一种艺术样式,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做必要的艺术修饰,于是东北题材影视剧作的这种近似于纪实性的场景复现,可以被看做是有违于艺术。但是也正是基于此,才越发凸显东北题材影视创作的艺术魅力。场景的真实质朴,带来的是情境的身临其境和情感的真诚坦荡。《过年》《智取威虎山》万物凋零之下的漫天白雪,让受众萌生别样感受。实景的再现,激发的是对地域生活的向往,近几年东北冰雪旅游、民俗村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不说与东北题材影视创作有一定的关系。

2.地域人性的意蕴审美

据分析,氢、碳、氧、氦是地球表面最多的4种元素,而人体里这4种元素占的比例也最大。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个体和环境具有相通性与一致性,即个体的生存、发展、变化,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亦也反作用于环境。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文化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而构建起来。所以,个体受环境影响所形成的性格秉志是乡土文化的构建要素。

其一,地域侵染而成的个性特征

东北题材影视剧大都立足东北地域自然环境,展现地域文化内蕴。白山黑水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资源,因不曾困于物质的匮乏,造就了东北人热情大方的性格特征。在《插树岭》、《希望的田野》等剧作中,当有客来访时,即便是心理有再多的怨言,招呼的热情是发自内心而不做作的。四季的分明,冬季的漫长与严寒,促就了东北人豪爽与耐忍的性格特征,造就了东北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差别并不明显。如果说江南人的性格是婉约派的话,那么东北人的就是豪放派的。所以在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中的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谢大脚冲破束缚的无所顾忌、敢爱敢恨,是东北人性格显著特征。

其二,异域融汇而成的个性特征

地域的偏安于最东北,使东北远离中原主流文化,按此看闭塞保守应是东北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地域的偏安,同时也为东北地域发展带来了机遇。东北物产的丰富,促就了闯关东精神的生成。《闯关东》以“史”的形式,展现了面对困境东北人及之后融入东北社会生活的新生东北人,勇于承担开拓进取的精神。地域战略的重要,使日俄等洋文化因素融入到东北人文精神中。因文化的多元性,促就了东北人虽保守执拗但却易于变通的性格特征。《女人进城》中面对因男人进城打工赚钱而抖起的威风,王红艳带领妇女离开固守的土地进城追寻人生价值。《女人的村庄》中面对留守妇女身份,张西凤带领大家在坚守与坚持中实现增收致富。《女人当官》中作为新任村主任的杨桂花,排除万难带领全村致富。这些人物面对环境的改变,没有一味地顺从,而是以“闯”的精神,迎难而上在转变中寻求生存、在生存中实现人生价值,彰显东北地域人文精神内质。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薛富兴.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J].文艺研究,2001(3).

[4]栾凡.东北传统民俗的生态特征及其启示[J].东北史地,2009(6).

希腊的民俗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乐 美学 民族独特性

由于中西文化大背景的差异,必然形成艺术思维方式、内容、概念、称谓、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甚至艺术范畴之界定也是不同的。我们中国乐的美学独特性,有这样三大特点:一是自然抽象之再造;二是自我情绪之控理;三是自我自宥之中心。

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百多万年,仰观于天,俯察于地,横观人化,到了伏羲时代总结出了第一部大书《易》,即宇宙变易的大学问。“圣人知天地识之别,故从有以至未有,以得细若气,微若声,然圣人因神而存之。”(《史记》)这就是因气设声律。“六律为百事根本焉。”故“太史公曰:在旋玑玉衡以齐七政,即天地二十八宿,十母,十二子。钟律调自上右,建律运历造日度可据而度也,合符节,通道德,即从斯之谓也。”中国人用乐所再造的自然世界,是相当复杂而又独特的。先祖把捕捉不到的气和流动变化的思维、情绪、无形的神韵等,都用数规定他们的律,再用测定的律铸成有形的器(也就是艺术符号),然后运用这些符号编织成艺术乐章。

先人用乐舞进入的抽象自然世界,不仅仅是用来做娱乐的,主要是:“以律和五声,施之八音,合之成乐。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顺以歌咏五常之方,听之则顺乎天地,序乎四时,应人伦,本阴阳,原情性,风之以德,感之以乐,莫不同乎一。”即通过乐舞的作用,以求达到“天人合一”之最高境界,并用它组成人性、情绪、伦理道德、社会行为的有机调控系统。运用这种调控机制达到社会的安治和谐。这种让人在快乐中自我完善的艺术构架,确是具有独异思维特点的东方美学。不管乐舞的作用是否可以达到:“律吕唱和以育生成化”(《前汉书》。或:“致礼乐之道,举而错之天下无难矣!”(《乐记》)但毕竟得承认祖先在数千年前寻觅出:以道中轴、以歌舞为载体的艺术调控机制,确实是值得自豪的一大创造,留给我们的艺术创作启示、法则,以及艺术道德,仍然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

从制律作乐,循章抃舞,诗歌以故事来看:中国人的创作主体意识是相当突出的,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艺术的科学思维,绝非“下意识的潜流”所能流成的滔滔黄河文化流,也非“非理性”所能理得清天、地、人这个艺术大世界的。这种用抽象符号编织成的艺术世界,唤起人们对大自然和社会的感知和深入认识,显示了中国人高超的艺术才能和独特的创作意识,其主体意识就是:有与无二字及其辩证关系。不仅在乐舞的虚拟表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主体意识的表现,即使书法、诗画的创作也无不明显地留记着中国人创作的主体意识,以无表现有,以有存其无。以达形、神兼备、兼美,表现出作者的人格、情绪和追求来。中国人的主体是有理性的物质体,中国人的艺术是在高度理性支配下创造的艺术。至于“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植柳柳成荫”的现象,可能正是律吕偶合,以致阴差阳错造成的偶然现象。要靠“守株待兔”去寻觅创作的成功,只有在“梦”里找到这种“潜意识”的满足了。至于“梦笔生华”的好梦,那正是理性辛苦寻觅,劳而获之的艺术财富。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理性的主体,怎样去制造生存的社会和人的艺术!我们的祖先正是由十分清醒的理性支配,才造出合乎天、地、人的艺术来,并成为自我完善和调理社会善恶的乐(戏)艺术思维的主体。

自宥于自我中心。这一特点在中华民族生存的全部历史过程中,都表现得十分突出。这是和我们民族的天圆地方的自然观不可分的,也是与其“人”居天地之中、“人”顶天立地的生存意识和自信心分不开的。我们民族具有这种自尊、自爱、自信的积极意识,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希腊的民俗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民俗语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5-011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语文课程安排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体现其应用属性,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民俗语汇对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及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也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深化语文教育本质属性的客观要求。

民俗语汇的涵义和特点

民俗语汇的涵义 关于民俗语汇的概念,曲彦斌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在《民俗语言学》增订版中指出:“一般说来,是指那些反映不同习俗惯制主要特征或民俗事象的词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俚语等俗语和一些江湖切口、行话、隐语等社会习俗语。”

民俗语汇的特点 民俗语汇具有自己的特点。如口语性、地域性、传承性、变异性等。在教育教学中,主要体现其口语特征、传承性以及地域变化。民俗语汇的特点决定了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民俗语汇的选择和应用,使语文教学在寓教于乐中实现教学目标的设计,丰富语文教学的实践内涵,提高语文课的课堂效果。

高职语文教学中民俗语汇的应用

课前导入引入民俗语汇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属性。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民俗语汇可以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作用充分体现,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发达,民俗历史文化更是数不胜数,尤其在当今世界各国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高校学生更应学习我国的各种传统民俗文化,接受传统教育,了解历史,了解国情,做一个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新时代高校大学生。语文课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在讲授语文知识的同时穿插民俗语汇对于营造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我们在学习美国作家洛克菲勒《天堂和地狱比邻》一课时,可以设计导语为“同学们,我们经常听说‘上天堂’和‘下地狱’两个民俗语汇,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天堂和地狱么?可以先给大家简要地说一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国作家洛克菲勒的《天堂和地狱比邻》。”通过这一导语的设计,教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语言重视民俗语汇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和教学内容选择民俗语汇。在大学课堂上进行语文教学,适当选用民俗语汇授课,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教学风格,使学生在有效的45分钟内注意力持续保持。民俗语汇是民俗和语言的结合体,在民俗语汇的背后承载着大量的民俗信息,这些民俗语汇绝大多数是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深刻的实践性,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民俗语汇,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的意义。比如,我们讲课时常提到“”,其实“鸦片”一词就是民俗语汇。罂粟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希腊人称其音为“”。后来阿拉伯人把罂粟传到了波斯,波斯人变“扁”音为“片”,称其为“阿片”。公元七八世纪罂粟传入中国,中国人把“阿”音又发成了“鸦”音,从此中国就有了“鸦片”一词。通过讲解“鸦片”一词的来历,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自然会对记忆深刻。

激发兴趣运用民俗语汇 大学语文是基础学科,是民族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继续。无论是理科学生还是文科学生,学习语文对于提高文学素养,提升人文修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讲授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守财奴》一课时,我们通过了解葛朗台典型人物性格分析其社会意义,教师可以在讲解时引用一些诸如“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钻到钱眼里”等民俗语汇更淋漓尽致地表现葛朗台吝啬的一面。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决定他们日后从事的主要是高级职业技术工作,所以他们对专业内容的学习比较认真扎实,但是对于基础课却稍逊一些,因此语文课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喜欢语文教师。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多研究课堂授课技巧,多用一些民俗语汇,多学习一些民俗知识,笔者认为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大有裨益。

高职语文教学中民俗语汇应用对教师的要求

汲取民族优秀文化 语文教师要在平时下工夫,在备课之余多看一些民族文化的优秀书籍,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养料,增加知识储备,为提升教学魅力做铺垫。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深深影响民众的社会文化心理,通过代代传承,对规范民众行为,加强伦理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语言的重要职能是记录文化现象。”语言承载的信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民俗语汇作为民俗的载体在现实社会中更具有直接的现实价值。教师要教育好学生,除了必备专业知识外,还要涉猎各种知识。现今的学生接受事物能力很快,个性意识比较强,要教育好他们,教师必须具备很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努力成为教学技能多面手。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论语・为政》中的“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三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直至今天我们仍特别重视,而且还提出要以人为本,重视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人成才。所以,身为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了解其成长的背景,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刀切”、“填鸭式”的教育早已不适用当今时代学生的教育实际,只有与学生建立一种融洽、和谐、平等的关系才能教育好学生,让学生信服,受学生青睐。

教学风格勇于创新 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教学风格不变,老式僵化,有的教师教学风格善于变化,富于创新。现今的学生求新求异,求变求另类,如果教师的教学风格几十年如一日,学生必然会抵触。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创新,可以结合民俗学内容、语言学内容进行语文授课,给学生更多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其注意力,可以把民俗语汇融入网络语言进行教学,避免学生消极对待,单纯为了考试而学习。

教学手段富于变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手段要富于变化,要学习一些成语、歇后语、俗语等民俗语汇充实到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教学中。学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语文教师可以巧妙地将民俗语汇的知识展示给学生,当成一种兴奋剂,把很多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成长。

语文教师是国家母语教学的承担者,是中华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在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民族文化的今天,语文教师更应承担起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历史重任。没有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我们要建设文化强国,就要把民族的文化展示给世界各国,用最直接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吸引世界各国。所以,语文教师要具备更多的民俗知识,懂得更多民俗语汇,让语文课变成融合知识、趣味和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成为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

参考文献:

[1]曲彦斌.民俗语言学(修订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4]王德春,等.社会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5]王涛.试论语言教学的文化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6]唐莹.语文教学需沐浴传统文化光辉[J].科学教育,2011,(4).

[7]闫晶.高职语文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8]史健.传统民俗文化中汲取语文教学营养的有效途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4).

[9]罗其精.鸦片传入我国前后――兼谈“鸦片”一词的来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希腊的民俗文化范文第5篇

2、丹霞山 是广东省四大名山之一,位于粤北仁化县城南九公里处,以“奇,险,美”著称,因“色如渥丹,灿若明霞”而得名。“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广东一丹霞。”这是人们对丹霞山的赞美之语。

3、大亚湾 是广东省沿海最优良的海湾之一,其中湾内以大鹏澳的自然条件最好,水深不淤,是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的优良港址。水产丰富,为中国水产资源繁殖保护区。

4、万绿湖 因四季皆绿、处处是绿而取名万绿湖。万绿湖距广州、深圳均在200公里以内,堪称是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

5、观澜湖 集运动休闲、商务休闲、养生休闲、会议旅游、文化娱乐、美食购物、长居短憩7大功能为一体的观澜湖国际休闲旅游度假区。其中包括:世界第一大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亚洲最大的网球乡村俱乐部、多家酒店、国际会所、国际会议中心、生态休憩园,以及丰富的运动、餐饮、文娱、游乐设施。

6、开平碉楼 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曾经也是多部年代剧和电影的取景点,其中包括《让子弹飞》、《一代宗师》,拍摄区留下的痕迹也给众人留下更多的回味。

7、白云山 由30多座山峰组成,登高可俯瞰全市,遥望珠江。每当雨后天晴或暮春时节,山间白云综绕,山名由此得来。白云山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风景胜地,“蒲润源泉”、“白云晚望”、“景泰归增”等均被列入“羊城八景”。

8、深圳华侨城 是华侨城集团继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后兴建的国内最新一代大型主题公园,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深圳华侨城充分运用现代休闲理念和高新娱乐科技手段,满足人们参与、体验的时尚旅游需求,营造清新、惊奇、刺激、有趣的旅游氛围,带给人们充满阳光气息和动感魅力的奇妙之旅。

9、南澳岛 及附近37个小岛屿组成,岛上风光旖旎,景色秀美。南澳位于闽、粤、台三省交界海面,濒临西太平洋国际航线,自古以来,是东南沿海一带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南澳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海、山、史、庙”相互交叉的特色,蓝天、碧海、绿岛、金沙、白浪是南澳生态旅游的主色调。

相关期刊更多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

搏击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体育局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