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文化概论

中西文化概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文化概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西文化概论

中西文化概论范文第1篇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讲清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

为了深刻领会概念的含义,教师不仅要注意对概念论述时用词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同时还要及时纠正某些用词不当及概念认识上的错误,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例如,在讲“单质”与“化合物”这两个概念时,一定要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三个字。因为单质或化合物首先应是一种纯净物,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然后再根据它们组成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判断其是单质或者是化合物,否则学生就容易错将一些物质如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因它们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时又可误将食盐水等混合物看成是化合物(因它们就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又如在初中教材中,酸的概念是“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其中的“全部”二字便是这个概念的关键了。因为有些化合物如NaHSO4,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是既有阳离子H+产生,但也有另一种阳离子Na+产生,阳离子并非“全部”都是H+,所以它不能叫做酸。因此在讲酸和碱的定义时,均要突出“全部”二字,以区别酸与酸式盐、碱与碱式盐。

二、剖析概念,加深理解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如“溶解度”概念一直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不仅定义的句子比较长,而且涉及的知识也较多,学生往往难于理解。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若将组成溶解度的四句话剖析开来,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其一,强调要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其二,指明溶剂的量为100g;其三,一定要达到饱和状态;其四,指出在满足上述各条件时,溶质所溶解的克数。这四个限制性句式构成了溶解度的定义,缺一不可。

又如在学习“电解质”概念时,学生往往容易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甚至同金属的导电性混淆在一起,导致学习中的误解。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可将“电解质”概念剖析开来,强调能被称为电解质的物质①一定是化合物;②该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有导电性;③条件是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二者居一即可,所以概念中用“或”不能用“和”。如NaCl晶体虽然不导电,但①它是化合物;②NaCl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能导电,所以NaCl是电解质。而NaCl溶液和Cu丝虽然能够导电,但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单质,所以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在教学中若将概念这样逐字逐句剖析开来讲解,既能及时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误解,又有抓住特征,使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能严格区分开来,从而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三、正反两方,讲清概念

有些概念,有时从正面讲完之后,再从反面来讲,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不致混淆。

中西文化概论范文第2篇

作者:朱春霞 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东林镇政府

由于人们不断增强的健身活动意识,以及不断提高的全民参与度,充分地发挥了一些群众文化载体(广场、校园、社区等)的功效,目前,在群众文化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今天,群众文化随着人们不断丰富的物质文化追求,其重视的已不仅仅是量,其更强调的是质的飞跃。同时,部分地区群众文化活动既包含纵向交流也包含横向交流,即这些群众文化活动主体除了本体外,还包含有其他群体,这种活动形式不仅丰富了本体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其活动质量,同时使增加的参与成员可以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涵。

由于群众文化工作好比一套软件设施,它不如一些专业团体等比较容易拿业绩,它的业绩在短期内不能够明显的表现出来,因此低效率与低成果性容易使人们忽视对其的关注。致使曾在一段时间内,因为没有宽阔的思路、没有灵活的方法以及没有足够的办法招数使得群众文化工作只能流于传统以及形式,不能够得到较大的发展进步。然而,相关部门忽略了一点:只要有群众,群众文化便能够得以存活,群众文化存活了,群众文化工作便能够得到实施。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就必须要坚持以“群众”为中心,以这一点为基础来推动公共文化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其中群众是文化最直接的来源,文化最原始的存在便是群众的生产生活。群众文化工作最主要的任务便是赋予文化最原始的存在以艺术色彩,然后将其展现在舞台上,展现在大众的视线里,将最原始的群众生活以文化的形式来展现,以此来愉悦心境、陶冶情操、歌颂美德。此外,由于不同层次的群众的需求各异,而其作为文化享受的主体,因此对文化的需求也因人而异。因此,有必要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文化工作。对于不同的主体,开展不同的工作,比如要对农村群众供给充足的文化数量,对城镇社区群众则要提供公共文化产品,而对校园群体要增加对主题的教育引导等等。同时要确保群众文化真正植根于群众中,只有植根于群众中的群众文化才能有效地发展壮大,并且取得有效地成果。因此,在群众文化工作开展中,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调查、搜集信息,信任并依靠群众,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挖掘出散落在民间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以及优秀的传统礼仪等。并且在进行调查搜集民族文化时,要以尊重文化原创性为准则,将群众本意原封不动的表现出来。同时要以群众易于接受并且有兴趣参与的活动进行整理创作。在管理过程中对搜集到的民间的有效资源要善于整合研究,并要与时俱进,对管理中的理念要开拓创新,争取对群众文化由“办”向“管”转变。比如,可以把在农村普遍存在并且深受大众喜爱的乡村剧团以及乐队等进行整合培训并且对其加以拓展,为当地群众提供就近的精神文化生活。并且要及时地归类入档每一个成功的群众文化内容,这样方便对群众文化工作进行积累总结,并学习经验进行更好的提升。由于群众文化工作需要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对其进行组织、沟通及管理,所以,政府应当对群众文化进行合理地管理,并配置完善其机构编制,并且对群众文化工作中需要的人才与设施设备做好配备,同时完善对人才的管理制度。

由上文的分析可知,群众文化事业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它是与时俱进、不断前进。同时它是一项长期的光荣事业,因此,文化工作者们应该任重而道远,这项事业既不能够一蹴而就,也不能够一劳永逸,它需要几代人甚至是几十代人的坚持努力与奉献才能够成就。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群众文化的特点,并充分利用好其特点,同时要加大对其的发展力度,使群众文化扎根群众,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此外,面对新的形势,群众文化也要体现出新的发展姿态,既要体现时代特征又要营造多样性的活动主题,奋力追赶当下的人们物质生活水平。

中西文化概论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素质教育必修课程,如何能在有限的学时内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兴趣,这对教师传统教学方法形成挑战,本论述试以思想文化中的道家思想为例,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来阐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拥有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的文化创造和积累。这些历史性的文化遗存,既真实记录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生存、成长所走过的漫长历程,也为我们今天乃至将来创建新的文明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因此,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阐释和研究我们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过程,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规律,以及提高全体人民的人文素质,都将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青年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1999年,教育部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研究中国文化现象、体系和规律的综合性学科。它是“高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具有其他专业性课程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文化概论课程的基础性,将传统与现实结合,开拓学术视野,延伸思维触角,一直是文化概论课程努力的方向。其中,中国思想文化作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如何让学生把握先哲思想的精华,领会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并能融汇到自己的人生思维中,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思考的。笔者试以道家哲学中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作为个案,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课堂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道家思想以老子为初创,《道德经》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老子以深邃的智慧,探讨了宇宙的形成与自然的规律,国家的治理与人类身心的修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给人们以无穷的思想启迪。两千多年来,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学、科学家乃至普通平民,纷纷从《道德经》中汲取智慧。如果学生文史功底薄弱,在理解上容易出现似是而非的状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首先明确“无为而治”的思想内涵。

无为而治最早的出处源自《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常被误解为消极避世,无所作为。其实,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无”,表面上守弱处静,无所作为,实际上遵循万物的本性而不违逆,顺应自然之道而知足知止,就已经是有所作为,也能无所不为。老子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最生动的说明了“无为”与“无不为”的关系:治理国家犹如煎小鱼,煎小鱼乱搅就会搅烂,不乱搅,就是无为。用这种“无为”的办法煎好了鱼,治好了国家,就叫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这样也就达到了“无不为”的目的。

在解释清楚“无为而治”的基本内涵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其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对“无为而治”的最好实际应用。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例如图片与科教片结合以此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学习兴趣,之后进行相关的总结。这里我们进行简单的说明。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灿明珠。李冰创建都江堰,2260余年来,川西10余州县“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成为天府沃土。故史称之为“川西第一奇功”。而今,都江堰也是正使用着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地区1010万亩良田和提供7市36县的城市、乡镇的工业用水、城市用水,养殖业用水,旅游业用水。如此通古贯今,造福于人类的大型农田灌溉水利工程,全世界唯此一处。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坚持以和谐为本。表现出来就是“无为而治”、“因势利导”。都江堰无坝,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结晶。都江堰主要功能是灌溉农田。李冰修建都江堰时是为“避沫水之害”、行舟、溉田。防洪排涝,是那时保全川西居民性命,改造川西湿地,发展农业的当务之急。都江堰建成后,创造出了川西平原“江村事事幽”的优美人居环境。

通过介绍都江堰的文化意义,学生在无形中对“无为而治”的抽象思想就有了形象的把握。但是如何与自身、和现代生活相结合,让自己能够智慧生存,我们可以适当的举例,引领学生举一反三。

用现代管理学的事例来让学生感受“无为而治”的奥妙。老子的思想是管理哲学,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却是将管理引人新的境界的“大道”。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治大国如烹小鲜”,直至无为而治,是管理的至高境界。将老子的无为思想运用到现代管理艺术中,结合现代科技的发展,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虚拟空间的存在也日益渗透到管理实践中。美国管理专家毕可斯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未来企业的办公室工作,有人在外面拜访客户,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这种趋势,恰恰也为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打破了传统的权威管理和严格管理,意味着组织的分权,把权利从领导者手中分散到组织成员中,成员获得了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领导支持、指导、协调成员的工作,激发成员的智慧。这时领导就是集体智慧的网络,大家通过网络分享信息,形成一种“无为管理”的管理理念。所谓“无为管理”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进人更高层次和更高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领导者摆脱日常事务,面对未来,纵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貌似无为,事实是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老子的自然无为之道,是一种高度的政治智慧,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方式,反复体味这一思想,从终汲取政治智慧和管理智慧,可以使我们减少失误,少走弯路。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图标与动画结合的方式来说明无为而治的现代管理学应用,形象生动,便于说明。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初接触中国文化理论的学生,大都会因其茫如烟海和博大精深而产生畏J嗅心理,故而教师必须始终做到把自己真正消化的知识和体悟用最简单明了的形式表达出来,必要时辅助采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打消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困难和顾虑以后,就可以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性上倾注心力。我们认为,文化情怀的熏陶和文化生活的创造,是该门课程的最终目的之所在。通过研修课程,希望学生都能过“一种有文化气质、有文生情调、有生命意义的生活方式。在这种文化生活里,华贵而不可有铜钱臭,简朴清素而不可遨遏无礼数。”。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师生课堂讨论(按各重点、难点章节安排):在上课时事先提出讨论任务,学生听完课后,专门安排一节课进行课程讨论。事先指定个别同学带头,其他人自然跟上。教师和学生坐在一起,听完一位发言后,先让其他学生提问,然后作出点评。随后下一位学生发言,照此进行下去。每学期可以安排2次一3次课堂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演说辩论能力。

(2)多媒体演示、参阅网络:尽量结合学生自己的专业,思考文化现象,在作业中体现出来,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中西文化概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 中西文化比较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人们在外语学习和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学习一门外国语,如果只掌握其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虽能够产生众多合乎语法和语义规则的句子,但在与外国人的实际交际中,常常会表达出一些不恰当或不得体的句子,从而引起一些误解。究其原因,缺乏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近年来,我国许多外语专家学者在语言与文化、中西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等领域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果。如邓炎昌和刘润清的《语言与文化》,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等。同时我国外语教师及外语教材编著者在外语教学与学习中如何引入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方面做出了很多积极的探索,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根据人类文化学的观点,文化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6]。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人类的知识是由语言来记录、保存的,人类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都是通过语言来积累、传承和发展的,可以说语言就是文化的折射。作为文化的一种折射,语言本身也深受文化的影响,因此语言的学习不可能离开文化。外语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文化教学。著名的语言学家罗伯特・拉多(Lado.R)在他的《语言教学的科学的方法》(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5]中国语言学家邓炎昌和刘润清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也对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作出过相近的论述“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1]我们学语言,不只是学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更主要的是用英语进行交际。要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就必须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掌握一定的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熟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比较得体地使用英语,避免误解和错误。

三、中西文化比较

英语和汉语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语言交际方面还是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在友好往来方面,两种语言都有这样的问候语,如“How are you?”(你身体好吗?)“How are you getting on?”(你过得怎样?)。在表示问候、祝贺等时,“Give my regard to your mother.”(代我向你母亲问好。)“Wish you a happy birthday!”(祝你生日快乐!)“Congratulati ons on your success!”(祝贺你成功了!)。在别人提供了帮助时,都会说声“Thank you!”(谢谢!),也都会说“You are welcome.”(不客气。)作为回应。在引荐两个互不相识的人时,引荐者可以根据不同场合使用不同文体,如“May I introduce Mr.wang to you?”(请让我给您介绍王先生。),这较正式;“This is Mr.wang.”(这是王先生。),这较为随便,两个人在被引荐后都会说“How do you do?”(您好!)等用语。在询问对方姓名时,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着用于各种场合的文体,“What’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这较随便。“May I ask your name?”(请问您的姓名?)这较为随意;“Would you mind telling me your name p lease?”(请问您的尊姓大名?)这是很正式的用语。

当然,由于地理环境、政治因素和风俗习惯的不同,中国人和英美人在语言交际方面还有着很大的差异,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有时交际方式上的差错比起语言错误(如时态不对,用词不太恰当等)更严重。对这一情形我们都会这样的体会:该说的话没说或不该说的话却说了,该笑时不笑或不该笑时却笑了,这都使人很不好过,结果轻则使自己或对方感到尴尬,或双方感到尴尬,重则无意得罪或惹恼了对方。如中西方人在称呼上有很大差异,在美国家庭,一个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这种做法没什么不得体的,在校园里,大学生直呼教授的名字也是常见的,在西方人眼里,他们觉得这样称呼显得亲切、平等、融洽,但这些在中国人看来有违情理,认为不礼貌,没有教养。在接受赞扬时,中西方人的反应也有很大区别,按照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而中国人则比较委婉、含蓄,即使心里很高兴,也不会立即认同,爽快接受对方的赞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如有一位英语很好的大学生在一次与美国来宾交谈时,该来宾对他说:“Your English is pretty good.”(你的英语非常好。)他立即回答:“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语非常差。)来宾听到这样的回答有点不知如何回应,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有点不诚实。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英语中有一句谚语“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就是说,一个人的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未经许可,不得入内[1]。涉及个人的私事也是如此,不希望与不太熟悉的人谈论自己的私事,自然也不愿意被人问及与其有关的问题。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How old are you?”,“How much do you make?”,“Are you married?”等涉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问题的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西方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 fine,isn’t it?”,“It’s raining hard,isn’t it?”,“Your dress is so nice!”等。而中国人在见面常常说“你到哪儿去呀?”“干什么去呀?”等,对不太熟悉的人还要问一些诸如“结婚没有?”,“工资是多少?”,“多大岁数了?”等以表示关心。而所有这些问题都会令大多数西方人感到不高兴,会认为“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

四、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6]。我们在前面讨论了英语和汉语在语言交际方面的相似之处,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文化的这种偶合现象,在我们英语学习中起着积极作用,可以促进我们的英语学习,因此被称作“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上述还讨论了英语和汉语在语言交际方面的不同之处,这种文化差异在我们的英语学习中起着消极作用,会干扰或抑制我们的英语学习,因此被称作“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然,由于中西方社会风俗习惯、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很多这种负迁移,这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高度重视。笔者在一次听力课练习时看到英语教师让学生听一个打电话的英语对话:

A:Hello,this is Peter speaking.Who is speaking?

B:Hello,George is speaking.

英语教师在学生听了一遍后,又一句一停让学生重复每一句,直到学生听懂该对话,然后英语教师让学生俩俩地做一个模拟英语打电话对话练习。过一会,英语教师让学生表演他们做的模拟英语打电话对话,其中有好几对学生的对话开头是这样的“Hello,who are you?”,“Hello,my name is ×××.Who are you?”明明英语里打电话的开头是“Hello,this is Peter speaking.Who is speaking?”,“Hello,George is speaking.”,可是这些学生并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而是采用了中国式的打电话方式。笔者后来了解到学生并非没有听懂英语打电话的对话,而是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英语和汉语在打电话时用语有所不同。既然老师让我们做对话,我们就按自己想的方式去做。在做购物对话练习时,有时也出现这种情况,扮演售货员的学生对扮演顾客的学生说“What do you want?”,而没有说“Can I help you?”或“What can I do for you?”,类似现象还不少。要解决这些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需要我们统筹计划。首先,我们在编写英语教材时要考虑英美文化背景,要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语语言知识同时潜移默化获得一些跨文化交际所必需的基本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其次,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手段,如多媒体、小组讨论等使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最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课后学习英语时间,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阅读一些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材料,营造英美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多与讲英语的外国人交流等。

五、结语

语言、文化和跨文化交际是英语教学中的三个重要概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文化,文化制约语言,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当以英语为媒介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交际者就要遵守英语的文化语用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给英语学习者造成很大跨文化交际障碍,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基本知识,还要帮助学生跨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鸿沟,克服跨文化交际障碍,最终使学生在实际交际中能够得体地运用英语。当然,要有效达到这一目的,我们仍需对跨文化交际等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探索在英语教学与学习中如何导入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Lado.R.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McGraw-HillInc.US,1964.

[6]百度百科.

[7]马永辉,刘凤辉.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价值观之比较[J].学术交流,2007(7).

中西文化概论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教育;语言教学;真实语境;交际实践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于注重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现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本文拟从语言教学、真实语境、交际实践三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英语跨文化教育。

一、引言

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过份强调语音、语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传授,忽略英语语言中体现的西方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现象的传授,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不强。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也是为了加强中西文化交流和、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三方面着手对大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

二、寓文化意识于语言教学中

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是由文化的差异引起的,在教学中,要使学习者关注语言的运用上体现的母语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差异之处,把文化差异融入到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文化的洞察力和跨文化意识。

(一)词汇的文化差异

1、词汇在中西文化中的字面差异

龙在汉语中为图腾与吉利的象征,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却是罪恶、邪恶的象征。as wise as an owl中作为智慧的象征的owl与汉语中视为坏兆头的猫头鹰。汉语中农民无贬义,而Peasant则是没有教养,社会地位低的人。红在汉语中常与喜庆相关,red则有多样化含义。red letter day 为“喜庆日子或纪念日”,To see red 为“使人生气”,wave a red flag为“做惹别人生气的事”,one’s face glowing with health为“红光满面”。to cast pearls before the swine则为汉语中的“对牛弹琴”。

2、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联想意义

涉及到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人物或事件的词汇,意义深远,要越过字面意义去了解联想意义。英语中Shylock是《威尼斯商人》中的角色,意为惟利是图、心肠歹毒的小人。童话中灰姑娘Cinderella指贫穷、善良的最终获得幸福的女孩子。willow是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奥菲莉、黛丝泰蒙娜的悲惨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成为悲伤命运的象征,“杨柳”形容离别与女子情感以及妓院等。林黛玉代表指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形象。

(二)语用上的文化差异

语言总是体现了某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背景,关注这些差异,有助于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汉语习惯以询问别人到哪里去作为寒喧语,西方则是对于天气的评论和预测。年龄、婚姻、收入等是西方禁忌的话题,属个人隐私,美国人对于称赞语一般坦然接受并回以“Thankyou!”,中国人则谦虚地加以否定。再如对某个场所的表达。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商店等大建筑物中的设有厕所、盥洗设备等,供顾客、雇员等使用的房间,即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并非汉语中的“休息室”。

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理解西方文化

利用教材、多媒体、原版材料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通过情景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全方位感受语言,达到语言与文化的整合。

(一)挖掘教材、充分使用多媒体

以教材为核心,将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背景和故事传说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其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同时利用多媒体营造视觉、听力的真实语言场景,把教学中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加以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主动对英语语言文化进行探询,引导学生关注同一事物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表达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二)选择原版材料进行补充

选择适量能反映西方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的视听材料,了解真实语言环境下英语的运用情况,加深对中西文化内涵的理解,积累相关的材料。如体现了社会理念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介绍当前社会动态和社会问题的报刊,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和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的节目,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英语基础选择部分国外英语电视电台节目观看,英语原版电影更是展现了英语民族如何进行交际的真实情景和鲜活语言,这些材料既煅炼了阅读与听力能力,又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

四、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品味和体验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创造英语交流的机会。如定期开设中西方文化知识讲座,用媒介语或英语向学生全面介绍英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特点、社会风俗等;以某个西方文化元素为主题开展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选择教材中故事性较强、情景性突出的文章进行情景剧表演等等;扩展交际空间,与在中国学习和工作的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直接感受到文化的差异;创造机会参与涉外工作的翻译与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