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阳朔旅游市场;分析;定位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080-02
阳朔素有“中国地球村”的美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阳朔的自然风光。阳朔百里山川,处处奇山秀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被誉为“中国旅游名县”,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人。
1 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1.1 广西旅游市场分析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列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和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随着旅游的逐步发展,其已成为广西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为全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6年广西全面启动泛北部湾旅游合作,深化了与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的合作,构建由广西、广东、海南和越南共同组成的环北部湾旅游合作联盟以及由北部湾及中国南海周边国家组成的泛北部湾旅游合作联们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广西和同盟双方正积极加速发展在旅游交通、旅游项目投资、旅游促销和人力资源开发、旅游者往来便利化、旅游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合作。国内方面,广西加入“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同周边省份的合作日益加强。按照已经实施的《广西高速公路网规划(2006年―2020年)纲要》,到2020年广西将构筑形成“4纵6横3支线”的路网格局,对建立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桂林旅游市场分析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有着被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两顶桂冠,被誉为国际旅游明珠。桂林是国内旅游发展最早、最成熟的旅游目的地。自1973年发展旅游业以来,桂林旅游日益成熟独立。特别是近几年来,桂林旅游持续稳定增长。
表1 2004-2008年桂林市旅游接待人次与旅游收入一览表
年份
项目
20042005200620072008
接待总量(万人次)1111.431205.081337.9515251600
增长率(%)――8.4311.03145.5
旅游收入(亿元)50.1457.9568.7585100
增长率(%)――15.7518.6323.2%18
资料来源:桂林市旅游局
1.3 阳朔旅游市场分析
阳朔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的方式已由过去单一的观光游发展到今天的乡村游、修学游、生态游、文化游、访古游、探险游等多种休闲游览方式,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近几年来,阳朔旅游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阳朔旅游已驶入“快车道”,旅游接待量持续快速上升。
表2 阳朔县旅游接待人数统计表
年份项目2004年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同比(%)同比(%)同比(%)同比(%)
接待人数(万人次)320.2353.510.4%41517.4%516.324.4%558.28.1
其中入境人数(万人次)38.563.865.7%8228.5%86.65.56%88.21.8
接待过夜人数(万人次)63.368.878.29%138.54101.2%142.720.2%165.315.9
其中入境人数(万人次)13.8718.331.9%26.4844.7%26.425%----
资料来源:阳朔旅游局
2 国内游客调研统计
2.1 抽样说明
本次调研采用简单随机不重复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的调查方式,运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地点选择在阳朔西街,调查主要针对游客市场。调研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09年11月24日和11月25日,在调查期间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1份,其中有效问卷183份,无效问卷8份,回收率达95.5%,有效率达91.5%。
2.2 游客人口统计因素分析
2.2.1 性别和年龄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阳朔游客中男女游客比例相差无几,其中男性95人,占52%,女88人,占48%;年龄主要集中在21-30和31-40两个年龄段之间,占总数的78%,其中21-30岁58%,31-40岁20%。
2.2.2 受教育程度和职业
从统计结果来看,高学历游客占总体的比例很大,游客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本科学历所占比例最高占39%,其次是大专占34%,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5%,高中及以下占22%;职业构成以公司职员和学生为主,分别占34%和30%,其次是政府工作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均为6%。
2.2.3 收入水平
统计显示,各收入阶层分布相对均衡。其中,游客的月收入在800-1500,1501-2500元所占的比例最大,均为22%,其他收入阶层中800元以下19%,5000元以上15%,250100-3500元12%,3501-4500元10%。
2.3 游客行为特征分析
2.3.1 旅游方式和重游率
统计显示,旅游者出游方式分别为团队游客57%,散客43%,两者比例相当。且大多数游客是第一次来阳朔西街旅游,其中第一次占51%,第二次38%,三次及以上11%。这说明阳朔旅游产品种类丰富,产品参与性较强,旅游重游率较高。
2.3.2 认知途径
调查显示,游客对阳朔的认知途径主要是通过亲友或同事介绍,占48%,这说明口碑介绍在旅游宣传中的重要性;样本中网络占18%,说明阳朔要加大对网络的投入和重视;其余为电视广播占15%,报纸杂志占8%,广告/宣传品占2%,其他占9%。
2.4 游客需求分析
2.4.1 旅游吸引物和旅游目的
根据统计,各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分别为山水风光占62%,乡村风情占21%,建筑艺术占7%,歌舞表演占5%,地方土特产占5%。这说明山水风光和乡村风情等自然淳朴元素为吸引游客的主要吸引力。很大一部分游客到阳朔旅游的目的是为了观赏山水景观,占44%。没有特定目的放松心情的占20%,品尝民间饮食占11%,欣赏民族工艺品占8%,体会民间习俗占7%,体验歌舞表演占5%,体验农家生活占5%。
2.4.2 最喜欢景区和印象最深的溶洞
通过分析,漓江为最受欢迎的景区,受欢迎程度为41%,其次是西街32%,印象•刘三姐18%,遇龙河15%。在较著名的溶洞景区中,银子岩最具特色,给游客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占49%,其次是七星岩19%,芦笛岩11%,丰鱼岩11%,聚龙潭10%。
2.5 修正参考
鉴于市场调研时间相对较短、地点集中等原因,此次调查没有设计英文问卷,并且调研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故在对问卷进行了调研统计分析后,还将参考《阳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遇龙河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10)》和《十里画廊总体规划(2006-2020)》的市场调研结果进行市场分析预测。根据历年统计数据和调研结果:阳朔的入境游客以港澳台、日韩、东盟(特别是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为主,欧美客人相对较少且主要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由于这些国家的游客占据了最主要的地位,所以在进行市场地位时,应充分重视这些市场。且阳朔观光游览仍占绝对多数,而度假休闲游客也占到相当比例,并且绝大多数游客表示对中国的农耕文化感兴趣,特别是对月均收入超过3000元的高收入的国内游客群体,以度假休闲为目的来到阳朔的占到了调查总数37%。在游客消费趋向上,则主要集中在景点游览,其次为饮食。游客的消费情况与景区的旅游资源与产品结构、服务档次紧密相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快景区的形象推广和基础设施建设。在阳朔各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上,排名前五位的景点为大榕树、印象刘三姐、西街、月亮山、遇龙河,说明大榕树、月亮山、遇龙河在市场上已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有了一个较好的市场声誉的初步基础。在旅游项目设置方面,大部分的游客已不满足于传统的游览项目,而更愿意参与到带有一定体育锻炼性质的休闲类的旅游项目中,强调参与性。
3 旅游市场定位
3.1 客源空间分布
阳朔的游客以广西区和广东的旅游者为主,特别是桂林本地和临近的南宁、柳州、玉林等地的旅游者以及广州、惠州、深圳。其中桂林本地游客占全部广西游客的比例高达48%,其次是柳州16%,玉林13%,南宁11%。而广东各市县中前三位分别是广州60%、惠州12%、深圳10%。
3.2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2.2.1 国内主要客源市场分析
(1)广西。广西区内的客源市场是整个阳朔县的最重要的客源市场之一,特别是桂林和附近的柳州、玉林以及首府南宁。桂林至阳朔高速公路于12月19日竣工通车。桂阳高速路使桂林交通网更加完善,缩短了阳朔与桂林、南宁、柳州等的交通距离。柳州城镇总人口200万人,是广西乃至整个西南的工业重镇,而且毗邻桂林,居民收入较高,来龙胜旅游较为便捷。玉林人口547.17万人,经济发展迅速。南宁是广西区的首府,市区人口245万人,居民收入高,出游市场庞大。这四个广西城市是阳朔最重要的区内客源市场,此外,除这三个地市之外,邻近桂林的河池以及广西东南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市也应被视为近中期需要重点开发和渗透的客源市场。
(2)广东。广东,特别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在内的珠三角地区,是广西最重要的国内客源市场,同时也是桂林重要的客源市场,游客量仅次于广西区内的游客量。广东和广西不仅在文化上有很大相似和相同之处,经济和交通等方面联系亦很密切。
广东是国内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广东居民不仅收入高,而且有出游习惯,且重游率相当高。近几年,来自广东的自驾车游客也逐渐增多,成为桂林自助旅游市场上最重要的客源流之一。特别是2008年12月19日,桂林至阳朔段高速公路竣工通车,使桂林市与珠江三角洲的距离进一步缩短。桂林高速公路网的日趋完善,将使桂林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为加快桂林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阳朔都应该把广东市场作为最重要的区外客源市场进行宣传和开发。
(3)京津唐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京津唐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等大中城市是国内旅游主要客源地,尤以京津和沪宁杭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居民收入水平较高、出游能力较强、出游距离较远。
虽然这两个地区距离桂林距离较远,但和桂林交通联系方便,桂林到上述地区均有数条航班开通,根据最近几年桂林旅行社行业所反映的情况看,这两个地区是目前桂林国内旅游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基于以上分析,上述两个地区是阳朔县今后需要重点渗透开发的旅游市场。
参考文献
关键词: RMP分析法;养生旅游产品;终南山地带
中图分类号:F529.7;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8-1976-04
Developing Wellness Tourism Products in Zhongnanshan Area Based on RMP Analysis
DONG Xiao-ying,ZHAO Huan,LAI Bo-nian
(Xi’an Fanyi University,Xi’an 710105,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wellness tourism,the wellness tourism resources, market and products in Zhongnashan area were analyzed by RMP analysis. Some prospects and advice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wellness tourism product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RMP analysis; wellness tourism products; Zhongnanshan area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对旅游产品结构的要求更加多样化。加之亚健康人群比例的急增,养生旅游作为一种以养生为目的,满足旅游者追求身心放松、康体健身、参与体验、医疗护理等要求的新型旅游形态,顺应市场要求应运而生,发展迅速。
1养生旅游
养生旅游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墨西哥,以健身活动与医疗护理项目为特征,满足旅游者追求放松、平衡的生活状态和逃避工业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1]。“养生”一词在中国最早由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提出,他强调人类要主动按照自然规律去调理心身、养护生命[2]。中国现代养生旅游始于2002年海南三亚保健康复旅游和广西南宁中药养生旅游,随后在四川、山东、安徽、湖北等地迅速发展。但关于养生旅游的理论认知,学术界尚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
2RMP分析法
RMP分析模式是关于旅游产品开发的系统理论,主要对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和产品(Product)3个方面进行评价,如图1所示。这种模式既考虑了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分析,也同时兼顾了对旅游产品创新环境的分析。
3终南山地带养生旅游的RMP分析
3.1终南山地带养生旅游资源分析
终南山的称谓很多,有终南、南山、周南山、中南山、太乙山、太一山、橘山、楚山、秦岭、秦山、泰山、地脯山、地肺山、斛斯山等14种以上不同的名称,而以“终南”、“南山”最为普遍。关于终南山的范围也有多种说法,本研究认可的终南山范围东起陕西省蓝田县,西至周至县,横跨蓝田-长安-户县-周至等县。
3.1.1资源评价终南山地带山形险阻,峰奇林秀竹修,深谷幽雅,景色优美,集山林、温泉、宗教等自然人文景色于一体,养生旅游资源种类多样,且资源质量等级较高(表1)。
1)山岳、森林养生资源。山林是古人生计的源泉,亦是审美、文艺创作的源泉;游览山林景观陶冶性情,修身养性;山岳型景区以负氧离子浓度高,紫外线充足,强身健体而养生。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中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为1 000~1 500个/cm3,当负氧离子浓度达到4 000个/cm3时可以满足人类疾病预防及治疗和健康长寿的要求。终南山地带众多山岳资源的负氧离子浓度均远超该标准,具有极大的养生价值,太白山空气负氧离子日均浓度为15 000个/cm3,最高值为25 000个/cm3。森林养生旅游资源富含臭氧、过氧化氢等杀菌消毒气体,具有生态保健、调节心理的功能。古人云“终南千峰耸翠”,诗人李白亦赞叹道“出门见南山,引领意无限。秀色难为名,苍翠日在眼”。可见终南山山清水秀,植被覆盖率高。楼观台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3%;翠华山自秦汉唐王朝起被辟为皇家的“上林苑”、“御花园”;太白山被誉为“亚洲天然植物园”。
2)温泉养生资源。《论语》有云:“暮春者,春眠自无成,冠者五六人,童者七八人,浴手沂,风手午云,泳而归。”可见温泉养生早被人们所认可,“唐华清宫”就是唐代温泉沐浴文化的代表。汤峪温泉温高,含有硫酸盐、氟、铁、钼、碘、锰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水疗有效率达91.6%。太白山天然矿泉水井水温达70.9 ℃,水中含2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成分和微量元素,对各种皮肤病、风湿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有很好的疗效。
3)宗教养生资源。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强调人类要主动按照自然的规律去调理心身、养护生命。儒家倡导人本主义之学,养生理论蕴含在其生命观和人生价值观之中,体现在“人为贵,珍爱生命”的思想中。佛教认为生命无常,生老病死在所难免,倡导远离贪嗔痴等烦恼,重精神的修炼。终南山地带是儒家思想的萌生和弘扬光大之地,是中国佛教宗派9宗中三阶教、三论宗、唯识宗、净土宗、律宗、华严宗、密宗的祖庭或中心寺院所在之地[3]。终南山地带亦是“天下道林张本之地”和修真养性的“洞天福地”。
4)美食养生旅游资源。唐代医圣孙思邈《千金方》卷二十六“食治”一卷专讲食疗。药食同源是我国食养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养生是我国养生旅游中至关重要的内容。美食以其绿色无污染,健康营养搭配得当而养生。终南山地带山珍资源丰富,食用菌、野菜、野果种类繁多,绿色无污染,是食养的绝佳之地。
3.1.2资源转化终南山地带养生旅游资源向产品转化能力较弱,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但是旅游产品比较单一,以观光、休闲旅游为主,多为初级旅游产品,缺乏深度开发。同时养生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还不完善,特色精品旅游产品稀少。目前养生旅游产品多集中在温泉养生和道教养生。楼观台的道教养生旅游产品已基本形养生、温泉养生、生态养生、有机养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旅游产品,其中温泉养生旅游业发展迅速。
3.2终南山地带养生旅游市场分析
3.2.1旅游市场分析陕西省2012年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2.33亿人次,其中境外旅游者接待人数比2011年增长23.9%,国内游客接待人数增长26.5%。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已成为衡量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陕西省作为旅游大省,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终南山地带各景区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以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2009-2012年游客接待量及旅游收入增长迅速(图2、图3)。
3.2.2养生旅游市场分析经济学理论认为,旅游产品需求具有需求弹性大、需求季节性明显等特征。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弹性较小的旅游产品以中短途的观光旅游产品和周末短途度假旅游产品为主,而长途旅游和文化旅游的需求弹性较大。因此养生旅游要与观光、休闲、度假等产品相结合,增加其体验性,降低文化养生产品的弹性。目前来终南山地带的旅游者以国内游客占绝对优势[4],受旅游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国内游客多集中分布在陕西省和相邻省区。由图4可见,终南山地带游客的出游动机多集中在观光旅游和休闲旅游,占总体的比例为63%;以养生保健为主要目的的游客比例较少,仅占18%,且对养生旅游方式的选择多集中在温泉养生和山林养生方面。
3.3终南山地带养生旅游产品分析
终南山地带是一个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紧密结合的旅游区,在养生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将此优势发挥出来。
3.3.1专项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1)山岳、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山岳养生类旅游产品的开发要结合丰富的森林、水系、日光等资源,开发生态保健、日光浴、食疗餐饮等旅游项目。森林养生类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以森林溪谷为生态本底,以负氧离子、绿色环境、湿润空气和舒适的温度为基础,开发森林浴、雾浴等养生旅游产品。可在林中空地上增加瑜珈、道教功夫演练,以增强森林旅游的可参与性。终南山地带是山岳旅游资源与森林旅游资源的完美结合,山岳养生与森林养生相得益彰。
2)温泉养生旅游产品。温泉养生项目的开发要注意文化深度的挖掘及主题的突出性。可以开发度假康体沐浴产品、康体保养沐浴产品、疗养沐浴产品、异国体验沐浴产品、文化体验沐浴产品等。度假康体沐浴产品以休闲、度假、康体为核心,围绕不同的客源群体设计不同主题的沐浴产品,如新婚蜜月汤池、朋友小聚汤池、结婚纪念汤池、个人空间汤池、全家福汤池等。康体保养沐浴产品以保养为核心,形成各个系列的保养沐浴方式,如美容养颜汤池、养心安神汤池、强身健体汤池、机能改善汤池、调和阴阳汤池等。疗养沐浴产品以治疗和养护为核心,以温泉配合现代化的疗养设备、诊所、治疗设施和专业的疗养医师来达到对特定疾病的医疗效果。异国体验沐浴产品主要让客人感受世界各国不同的沐浴方式,体验各国的文化特色。如日式汤池、韩式汤池、瑞士汤池、土耳其式汤池、芬兰式汤池、古罗马式汤池等。文化体验沐浴产品以温泉文化体验为核心,融当地资源、文化为一体,要建设地域文化特色明显、具有创新温泉服务文化的养生旅游产品。
3)宗教养生旅游产品。宗教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精神与物质并重。可以建立宗教文化博物馆,将宗教文物、文字、图片与科学艺术手段有机结合,以多种形式系统展示宗教文化的起源发展,传达宗教养生思想,使人们深刻体会和理解宗教养生的精髓。可以开设宗教养生餐厅、宗教养生茶馆、宗教养生会所、宗教养生医馆、宗教音乐养生馆、道武术馆等。
4)养生美食旅游产品。美食养生是游客根据自己的体质特性选择适合自己的特色饮食或药膳达到食疗养生的目的。因此美食养生要针对游客身体状况,采取医师、药师、厨师三者相结合的方式,为游客量身定制个性化养生美食产品,使游客大饱口福的同时,达到保养身体的效果。同时美食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应和其他相关旅游产业联合发展。
3.3.2综合养生旅游产品开发养生旅游产品从大的方面可分为形体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层次。形体层面的养生产品有:登山探险,徒步骑行,强身健体;温泉养生与水疗相结合,治病防病;饮食养生,达到食疗养生的目的;武术养生,延年益寿;康疗养生,康体保健等。精神层面的养生产品主要有:音乐养生、文化养生、养生生活体验等项目,放松身心,解除心理负担,通过精神修养来实现养生目的。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讲究动静结合、古今融合、渐入佳境,而终南山地带自然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可以形成旅游带,适宜开发一个集宗教养生、体育养生、医疗养生、饮食养生、武术养生、温泉养生、环境养生等为一体的综合养生旅游产品。
4终南山地带养生旅游产品开发设想
4.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多功能养生旅游产品
基于对游客的调查,以养生保健为主要目的的游客为少数,但是具有养生旅游需求的游客人数较多。因此要注重开发观光、度假、休闲、养生、科普等多功能性养生旅游产品。
4.2确定目标客源,开发针对性养生旅游产品
银发市场、中年知识分子、商务人士及女性市场是养生旅游客源市场的生力军。和其他年龄组相比,老年人较富裕,经济支付能力强,闲暇时间多,退休前后有出游的欲望,同时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对养生旅游需求较高。中年知识分子及大型企业员工在市场经济中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频繁的知识更新使其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之较强的经济承受能力,是中国养生旅游重要的客源市场。而健康、天然的美容养生产品则吸引着广大的女性客源。
4.3拓展产业链条,促进养生旅游产品开发
要想全面发展终南山地带的养生旅游,必需相关行业的大力配合,资源共享,合作互利。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政策的扶持,更需要景区与企业的合作。景区与旅行社合作,推出相应的养生旅游线路;与旅游地产商合作,构建养生基地;可以和旅游开发公司共同打造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各种俱乐部、酒店、航空公司等能够提供大量潜在客源的企业合作,以促进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催热养生旅游的发展。
5小结与建议
终南山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优美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养生旅游资源质量等级高,资源禀赋好,且陕西省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人数持续增长,这些均给养生旅游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目前终南山地带除温泉养生旅游及楼观台道教养生旅游发展较为迅速外,整体养生旅游产品单一,多为初级旅游产品,特色精品旅游产品稀少,缺乏深度开发。终南山地带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在对目标市场群体进行透彻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将专项旅游产品和综合旅游产品开发相结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养生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 王俊青.楼观台景区道教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2] 周作明.中国内地养生旅游初论[J].林业经济问题,2010,30(2):141-145.
关键词:辽宁省城市间 工业旅游开发 RMP(昂普)分析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2007lslktjjx-40).
一、城市间工业旅游概念、特征及意义
(一)工业旅游、城市间工业旅游概念界定
工业旅游是指以一切可利用的与工业有关的资源为吸引物,通过政府、企业、民众的推动和参与,以考察、参观和学习的形式,促进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性旅游活动。城市间工业旅游则是指一定区域内各城市间利用其特有的工业旅游资源进行联合开发,加深城市间深化合作,提出城市间资源优化整合新理念。
(二)城市间工业旅游特征
1.旅游产品依附性强。每一个工业企业开展旅游活动所依赖的吸引物只能是企业本身及其环境,但是工业企业有其自己的经营宗旨和使命,它并不是为旅游而单纯存在,企业所服务的对象并非旅游者。所以,工业企业办旅游只能是附属产品,不能作为主业,从而决定了工业旅游产品具有依附性强的特征。
2.对企业的资质和消费者的素质要求高。一方面企业在技术、规模、产品质量、管理水平等行业资质标准上具有优势,决定了工业旅游的科技知识含量较高,从而对旅游消费者的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另一方面旅游者对企业的旅游倾向力较强。后者才是决定工业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据。
3.效益多重性,要求城市间合作。对开展工业旅游活动的企业而言,其直接的经济收益主要表现为门票收入、向旅游者提供餐饮等服务的收入;更多间接收益表现为无形的免费企业推广广告,树立企业形象; 根据游客对工业产品生产全过程认知需求特征,将各个城市关联企业联合起来,产生集中和多赢效应。工业企业在与旅客互动交流中掌握市场动向,推出城市链旅游项目和特色服务,来增加工业企业的美誉度。
(三)辽宁省城市间工业旅游意义
首先,工业旅游可以立足于辽宁省整体范围,重点挖掘核心工业城市的资源潜力,兼顾开拓其他城市的工业资源闪光点,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全面探索省内城市之间共赢的工业旅游发展模式。
其次,工业旅游可以进一步完善旅游产品结构。目前,我省旅游产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产品类型单一,旅游市场细分化程度低。
最后,工业旅游带动了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工业旅游作为全新的旅游项目,不仅能增加目的地客源,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别地区旅游资源不足的压力。
辽宁省工业旅游开发模式单一,缺乏有效整合与深度开发。依托我省已有的丰富工业资源和区位优势,开发工业旅游这一新产品,可以增加新卖点,获得竞争优势,从而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辽宁省城市间工业旅游开发的RMP分析
(一)R性分析(Resource Analysis工业旅游资源分析)
工业旅游资源是指能吸引大众进行旅游消费的工业生产场所、生产过程、生产成果、管理经验和工业企业文化。辽宁省有一大批有特色的、高科技的、管理经验先进和工业企业文化厚重的企业。
1.工业生产企业分布
截至2008年,国家旅游局分四批共授予全国345家企业“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其中辽宁省有21家企业入选,位列全国第五,次于山东、江苏、浙江和安徽。2004年7月,辽宁省的9家企业当选为首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和2006年分别又有7家和5家企业当选。
2.工业企业文化及优质的管理经验。人们对于那些经营有方、管理有序的企业往往有着浓厚的兴趣,成功的企业向游客敞开大门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提高工业企业在行业间的影响力,促进自身企业的发展。
(二)M性分析(Market Analysis工业旅游市场分析)
从旅游的构成人员身份看,主要来源于学生、企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离退休人员。从年龄上看,中年游客居多,约占总量的一半左右。这些学生、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等都具有较高的文化学历、游览时间短的特点。同时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较单一,游客对于工业旅游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地方新闻,以及同事亲友间的口头宣传。
(三)P性分析(Product Analysis工业旅游产品分析)
1.辽宁省工业旅游产品特征。工业旅游产品是以工业旅游资源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产品,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个性特征:(1)以“工业”为旅游产品的主题;(2)工业产品生产与旅游产品生产同步进行;(3)科普教育功能的突出地位;(4)相对稳定而又明确的市场;(5)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2.辽宁省工业旅游产品的开发重点。对工业旅游资源丰富的沈阳、大连地区的新兴工业企业进行联合作为发展工业旅游的一个重点加以培植,在科技引领潮流的现代工业中,将新兴产业与新兴产品作为工业旅游的科技重点也必然可以更好地从满足工业普通旅游者对工业科学知识求知欲的角度吸引旅游者。同时还要围绕辽宁省的“五点一线”发展策略,将包含的重工业与轻工业联合开发。
三 辽宁省城市间工业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政府主导
1.形成正确的工业旅游发展观。在工业旅游发展初期,政府主导体现出观念上的引导功能。使人们有一个健康正确的认识,即发展工业旅游不仅是工业企业涉足第三产业的问路石,同时也是城市经济和产业经济的一个推动器,这是工业旅游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为开展工业旅游提供发展政策和营造有序的发展环境。工业旅游作为城市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分支,政府部门应对资源统一进行规划,将其作为城市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工业旅游开展提供配套设施。强化政府管理主导职能,积极扶植工业旅游,加强统一协调能力。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完善城市间工业旅游市场开发
首先以沈阳、大连作为重点区域发展,他们是辽宁省内最发达的工业旅游城市,其中沈阳和大连分别具有6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占全省工业旅游示范点57%。其良好的工业经济基础和完备的旅游基础设施以及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也促使其能够在辽宁工业旅游的联合开发中发挥带头作用,领跑全省。
其次,发挥沈阳的核心作用,以沈阳―辽阳―鞍山―大连、沈阳―铁岭、沈阳―锦州―葫芦岛、沈阳―阜新―朝阳、沈阳―抚顺、沈阳―本溪―丹东六条辐射线作为发展轴线,实现工业旅游的辐射式发展。
再次,将其它拥有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城市间相同资源进行整合,相互连接,相互补充,打造出同类工业旅游产品的精品。同时将低级别的工业企业与相关行业高级别的工业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工业旅游将逐步转向较低级别的发展轴和发展中心,率先发展次级节点城市内最有特色、最有地位、最重要的工业企业或工业历史遗迹。
最后,我省城市中不具有工业旅游示范点的朝阳、葫芦岛、盘锦和营口四个城市借其资源和设施优势,向就近工业示范点城市靠拢,完善辽宁工业旅游开发系统,最终带动不发达的工业旅游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带动这些城市的工业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小安,刘赵平,张树民.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大趋势[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一、研究区背景
(一)旅游资源状况。路桥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1994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建市,从此路桥从一个建制镇跃升为中等三大主体城市之一。全区内陆面积274km2,海域面积212km2,辖10个镇(街),总人口近41万。2003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0亿元,增长15.1%;实现财政总收入12.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3亿元,增长27.2%;全社会固定投资53.2亿元,其中工业性投入32.9亿元,增长41.6%;农民人均纯收入6640元,增长81%。总体来说,路桥的经济发展是迅速的,综合经济实力跻身浙江省前列。路桥的旅游业发展速度也是较快的,路桥的旅游资源数量较为丰富,其中以人文资源为主。
1、人文旅游资源。作为一个商业性城市,路桥区自古以来就以人杰地灵、商贾云集而名闻遐迩,有“百路千桥万客市”之称。早在汉代,路桥的制瓷手艺就已经很著名,宋代置镇以来,人才辈出,商风渐盛,逮至明清,盛况空前,成为浙东南著名商埠。改革开放使古商埠生机勃发,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全区共有71个专业市场,涵盖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商品辐射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1999年成交额达192.30亿元,自建区以来,路桥的经济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递增,成为富甲一方的经济强区。市区内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国日用品商城、小商品市场、花鸟古玩市场、商业街、快乐大世界、石滨公园等人文景观,还有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十里长街”。市区外有“中国枇杷之乡”桐屿的枇杷观光园、新桥的五凤楼、横街的陈安宝烈士陵园、金清的浙江高科技农业观光休闲园、剑门港、黄礁岛等,这些都是路桥区较为有名的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旅游资源。路桥区是一个沿海城市,相对于人文资源,路桥的自然资源较为匮乏,其中以山与海为主。市区内有一座较高的石滨山,这是市区人常去的一个旅游景区。此外,市区大部分都是建筑类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旅游基础设施。路桥的旅游基础设施较好。市区内的宾馆酒店和旅行社数量较多,其中以宾馆酒店的发展为快。酒店的建筑设施较完善,接待能力已初具规模,配有相应的服务设施,发展潜力较大。交通设施也正在逐步完善。2003年11月,一条高等级公路,路桥至金清滨海大道一期工程建成通车,它的建成进一步提高了路桥千线路网的综合服务能力,完善了台州公路网络,带动了沿线经济及台州东部沿海工业新城建设的快速启动,对加快台州城市化进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交通设施的完善,同时也促进了路桥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产业现状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随着旅游活动逐渐成为大众的一种常态生活方式,旅游业也在搞新技术革新。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国际环境相对缓和等因素的催化下向前飞速发展。有关数据资料显示,旅游业已跃升为世界上经济产出最大的产业,而且,伴随着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它还会以令人惊叹的加速度继续向前飙进。
我国旅游业当前正处在一个持续发展的良好时机,特别是我国2001年的申奥成功和加入WTO,进一步强化和促进了这种发展趋势。国家旅游局在对我国的旅游前景规划中,已经将发展目标从现在的世界旅游大国确定为未来的世界旅游强国。世界旅游组织也预测我国将在2020年自由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世界十大旅游客源国。在这种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是令人期待的。发展旅游业将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方案。路桥经济发达,实力雄厚。2003年全区的第一产业增加值6.5亿元,增长0.5%;第二产业增加值73.3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50.2亿元,增长15.8%,其中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较大。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大大促进了路桥经济的发展。
路桥现今的旅游业发展已渐趋成熟。2003年7月底到8月中旬,路桥区旅游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旅游资源普查。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和评价路桥区旅游资源现状、拓展旅游资源的范围,培育旅游资源新的增长点,实现旅游产品优化组合,最近路桥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经普查,路桥旅游资源单体80余个,其中有55个品质较高的资源被列为开发对象。其中,建筑和设施类所占比例最大,达到75.86%;其次是人文活动类,达到12.07%。(表1)“中国枇杷之乡”和“桥商贸文化”被评为四级旅游单体,同时有29个旅游单体被评为一级旅游资源单体。
(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路桥区内的旅游资源大部分都已经陆续得到开发,开发的状态良好,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路桥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以人文资源开发为主,自然资源开发为辅。区内现已开发的主要景区有“十里长街”历史文化保护区、南山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园、桐屿风光(枇杷观光园、凉溪景区)、黄琅新闸水利工程、海上长城(十塘海堤)等。以上这些是路桥区内旅游资源开发较好的。不过我们可以对这些已开发的资源再进行深度的专题规划开发预测,以丰富景区的资源内涵,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
路桥区现今的旅游配套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星级酒店和旅行社的数量较多,交通设施在逐步完善,旅游者人数和旅游收入也在增加。虽然路桥现在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发展较好。但也还是存在不足之处,路桥规模较大的旅行社不多,星级酒店档次高的也不多。因此,我们也要重视旅游配套设施的发展。
(三)存在问题
1、环境破坏问题。“旅游业是资源产业,一个依靠自然禀赋和社会遗赠的产业”,吸引旅游者最基础、最根本的力量仍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并经由旅游规划开发者、旅游经营者将之整合,形成旅游产品的核心构成要素。因此,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主要根基。
路桥现在旅游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问题,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人为对景区的破坏。旅游者由于缺乏环保意识,乱扔果皮纸屑,在遗址遗迹上刻字,破坏文物等,这些行为都直接或间接的对旅游资源造成了破坏。除此以外,汽车尾气等因素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坏,影响了旅游资源质量。对此,我们应当重视环境问题及环境破坏所产生的影响,并实施相应的措施。
2、风景旅游资源匮乏问题。路桥是经济发达的开放性城市,虽然人文、社会和经济环境良好,但区位优势不明显,文化氛围不浓厚,风景旅游资源也明显不足。因此,开发其风景旅游资源应针对性地增建风景旅游资源,并尽可能地发挥人文资源的吸引力,完善旅游行为结构,并有针对性地开辟“远郊一日游”活动,以增强旅游区域的吸引功能,以弥补区内风景旅游资源不足问题。
三、市场分析
(一)旅游市场的现状。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入境旅游者的年增长率均达到两位数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市场中的“热点地区”,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接待入境旅游者的数量将达到13710万人次,成为世界上入境旅游者接待量最大的旅游目的地。面对着如此大的市场,路桥区必须重视旅游业,提高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为此,路桥区政府在积极发展人文资源的同时,兴建了智能化的会展中心及与之配套的设施,发展会展旅游可以提高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因此,路桥的商贸旅游在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之位,出境或入境的大部分游客也带有商业性特色。
(二)旅游市场的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旅游市场的内部因素主要是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丰富状况、利用程度及开发水平,直接影响到其旅游业经营的规模和与之相关的旅游消费水平。所以,旅游资源的质量好坏、内容的丰富与否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市场为导向,重视旅游者的需要及消费变化,开发适应游客需要的产品,激活路桥旅游市场。
2、外部因素。路桥旅游市场有环境设施、交通设施外部因素。路桥的交通设施较好,海陆空交通十分便捷,境内拥有全国第一个县级民航机场,吐量位居浙江第二的深水良港海门港距城区仅14公里,104国道、75省道穿境而过,甬台温高速公路毗邻地区。路桥区政府对路桥的环境也十分重视。为把路桥建成一个文明城市而实施了许多与此相关的政策措施。这对在游客心目中的树立路桥的良好形象和对游者的吸引力起了一定的作用。
四、路桥旅游开发战略
(一)发展会展旅游。会展旅游是指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招商会等,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洽谈贸易,观光旅游,合作沟通,人员互访和文化交流,遗传带动交通、旅游、商业、餐饮等多项相关产业的一种旅游活动。会展旅游的特点和优势主要表现在组团规模大、消费档次高、客人停留时间长、产业关联性强、成本低,利润丰,见效快等特点。
路桥,一个人文资源丰富的新兴的商贸城,新建的智能化会展中心,为其会展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举办的第二届塑胶会和第四届日交会为其铺垫了会展旅游发展的前景。发展会展旅游可以成为路桥旅游的一个新亮点,增加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台州市政府也非常重视台州会展业的建设和发展。台州将高标准地加强会展环境建设,积极引进发展会展团体、加强会展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以展会商,使台州成为发展设施完善、会展功能齐备、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会展名区,为台州的商贸繁荣和特色产业扩张作出贡献。所以,路桥发展会展旅游是有基础的,并且具有优势的,更是可行的。
(一)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念
想要做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下的旅游产品开发,那么必须要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念予以掌握,以达到针对性、全面化的设计开发。目前对于旅游文化产业的定位,欠缺一个精准化的定义标准,仅能为其赋予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国内外专家,针对旅游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方面,也存在着颇多的争议。
1.国外学者对于旅游文化产业概念的认识。从旅游文化产业概念的发展来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国外文化经济研究学者便提出了开发旅游文化创新产业,能够广泛地向人们提供来自艺术、文化及娱乐消费层面的产品和服务,这种类型的文化、艺术服务,可能是书籍、视觉创意产品、艺术表演形式、影像文件制品,也可能是时尚的游戏及玩具等,存在着明显的经济消费特征。至上世纪90年开始,西方学者开始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真正付诸于开发设计,并对旅游文化产业的概念,做出了更为细致的划分诠释,将旅游产品的开发纳入到了旅游文化产业范畴之内。其中包括旅游产品的文化结构差异、旅游传递功能、舞台真实层次、旅游文化标志等。对旅游文化产业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的归纳,并指明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即是通过不同的、恰当的方法与符号系统,对旅游产品展开研发设计,以传递地域文化特征,凸显旅游产业社会地位作为根本目的。
2.国内对于旅游文化产业概念的不同观点。国内学者对于旅游文化产业的概念标准分类相对多元:大致为下述几类观点:(1)旅游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旅游类别,现实中能够将该产业分为古代遗迹旅游产业、人文节庆旅游产业、建筑遗址旅游产业、商品旅游产业四大类别。(2)旅游文化产业,是消费者个人所具有的一种旅游文化产品消费目的的旅游行为的表现过程。(3)旅游文化产业即是民俗旅游产业。(4)旅游文化产业是旅游景区为了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向游客提供旅游产品,促使其在旅游的过程中,对所游览景区的文化进行了解。直白来讲即是对传统文化及历史民俗文化的一种现代营销手段。(5)旅游文化产业是对游客异质文化渴求憧憬的一种满足,将虚化的文化转变为了具象的产品,令游客自觉进行消费,促使游客内在的文化介入心理、参与冲动及占有情结在消费的过程中得以满足。从以上国内外经济学专家学者对于旅游文化产业概念所持的不同观点,能够看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并非是固化的,其具有极强的动态化特征,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衍生出不同的文化载体。
(二)国内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背景分析
目前国内重视旅游业发展已近逾30余年,所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对于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这一点从旅游业1998年被列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即可窥得一二,同时国家为了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政策及发展环境上均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但是在这一宏观环境之下,旅游经营者猛增,在景区人文景观的营造及旅游文化产业构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也出现了大量雷同的建设。诸如在杭州西湖被颁定为国内首批自然风景文化遗产之后,全国各地陆续涌现出近50多处名为西湖的景点,这些景点有本来名为西湖的景区,但更多的是模仿改名后的景点,导致景区混淆,各地区景点之间产生了不同层次的恶意竞争,阻碍了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客观而言,各旅游区域内均存在着不同的优秀人文资源及自然环境优势,只是在开发层面未曾做到精准定位而已,如果站在长远发展的视野进行规划,开发出系列并具备文化推广意义的旅游产品,那么景区寻求发展的目的自然会得以较好实现。在这一理念促使下,诸多景区开始意识到构架品牌的重要性,纷纷开始打造自身对外的旅游品牌形象,这也是国内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背景。但若想取得持续化的发展,单纯依靠品牌的创新并不现实,还需要开发属于自身景区的人文产品,才最稳妥,这也是多数景区管理者深刻体会到的一点,由此旅游文化产业链条才能在发展中逐步形成。
(三)旅游文化产业及旅游产品开发的关系
旅游文化产业是通过多元的文化产品予以构成,假定一个旅游文化产品是一个单位,在多个文化产品单位聚集成为一个集合的情况下,便形成了旅游文化产业。旅游产品是旅游企业及个人,为了满足旅客游玩过程中的需求,向游客展开的产品销售及服务的行为。旅游产品开发则是指旅游单位在综合游客需求下,对产品及服务所展开的市场分析、产品调研、设计创新、产出过程。对于旅游文化产业中旅游产品服务功能的划分,能够从食、住、行、购、娱、游六大因素予以展开,这六大因素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文产品,贯穿于游客整个旅程之中,是保障地域旅游经济产业发展和品牌文化塑造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产业内的各类文化产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每一个地域的旅游产品均不相同,往往因为一个旅游产品的瑕疵,将影响到整个产业集合内产品的声誉。因此在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之中,必须要制定出一整套开发的原则和标准,有针对性开展对每一项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避免因个体产品的失误,造成整个旅游文化产业链的形象受损。
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旅游产品开发基准原则之探讨
(一)旅游产品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对于旅游产品开发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具体是以生态经济学及社会伦理学作为根本理念,是为了保证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既能够保持产品资源的现代化需求,又不危害到后世的发展所需,所提倡的是一种人类和谐化协同发展的关系。此理念的提出遵循了社会人文视野下“和”的观念,是对日益消极发展的旅游消耗模式提出的警示。因为现代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很多旅游企业为了谋取利润,而过度地对产品资源予以消耗。诸如目前多数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并不是依赖新型的媒介技术进行设计开发,而是通过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但是从可持续发展视角而言,众多传统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频繁地开发会导致生态结构的破坏。例如,目前景德镇瓷土资源、浙江嘉兴紫砂壶泥料、新疆和田玉籽料,均在频繁的开采中挥霍殆尽。这种为了利益不惜一切的资源开发方式,可以称之为极不理智的行为。所以当前通过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现代旅游产品设计中的贯穿,能够进一步促使人类文化活动同生存环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深化提升旅游经济效益。
(二)旅游产品开发的系统化原则
旅游产品的系统化开发,提倡的观点是在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从一个方面着手,应坚持整体发展的原则,从旅游文化的大局着手予以开发。因为系统作为若干个体的有机组成,具有整体性的显著特征。旅游行业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游客活动涉及各个方面,上文中所论及的六点旅游产品要素即是良好的证明。完整的旅游产品服务系统,是由客源系统、目的系统及文化产品系统予以构成的。客源系统是来自于不同地域的游客所组成,目的系统则是由景区所在地各方面资源及服务主体所构成,文化产品系统即是通过不同的文化资源衍生产品所组成。三个系统各自独立却又彼此关联,在效能作用上存在着关联性。游客系统是主体,目的系统是服务客体,而旅游文化产品系统则是支撑二者的基础。所以在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整体系统的需求,对主体系统与客体系统予以烘托支持,以此达到全面综合的服务。尤其是在旅游六大要素层面,必须践行全面兼顾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循环共赢的目的。
(三)切合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的开发原则
旅游产品市场理论是三项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因为对于产品的开发,需要面对旅游消费市场而展开,如果旅游市场对于旅游产品不予接纳和认可,那么上述两项原则践行再为标准也是徒劳的。对旅游产品市场理论进行分解可得出如下结论:旅游市场的构成包括了游客消费行为、旅游市场类型和旅游市场预测调查、产品营销管理策略、市场开发、价格机制等因素。其中旅游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习惯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根据旅游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可以将产品市场进一步细分成不同的销售市场,就目标市场进行确定,制定相对明确的产品营销体系,以最少营销资金投入,攫取最大销售利润。所以在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即是切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践行人本消费原则,一切以消费者的需求作为根本,在不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理念及系统化发展原则之下,构建具体的市场分类导向,结合市场特色需求及创新原则,以前瞻性的视野拓展市场方向,激发游客的认同感,满足其消费需求,从而从文化层面带给游客以更深的知识内涵体验。
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下的旅游产品开发方法策略分析
(一)充分发掘文化资源,做好旅游产品的开发定位
针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各地区旅游单位必须以全面发展的视角研究开发定位,深入理清本地具有的旅游文化资源,综合市场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依据合理的表现方式转化成为可直接投放于市场的旅游产品。另外在整理出的诸多文化精品中,需筛选出具备文化代表性的产品,进行前期市场的投放,观察市场效果,市场反响较好的便能够继续进行后续产品的投放,以此形成梯级化产品结构,提升旅游文化品位。而在市场效应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也能对后续产品做出暂停市场投入的行为,认真分析前期产品投入市场所获效益较低的原因,了解产品是否存在文化代表性不足、产品形态美观缺失、抑或载体选择不当等问题,在确定具体的原因之后,展开进一步的变化整合,重新进行文化定位和市场定位,以此避免盲目开发产品,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及经济效益流失。
(二)准确定位旅游文化载体,突出产品文化主题
在旅游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开发旅游产品,必须把握好对于旅游文化载体的选择,因为旅游产品开发并非单纯停留在纪念品开发的角度,其能够依托的载体及表现形式极为丰富,上文中也曾提及旅游文化的外在表现和传播,能够依托书籍、音像制品、艺术表演、视觉产品等形式进行扩散。所以在文化载体的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以免因为选择的失误,导致优秀文化资源被糟蹋,影响地方旅游品牌。在针对旅游文化载体的开发方面,古徽州旅游局所展开的定位即尤为精准,众所周知古徽州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宏村、西递、南屏等诸多旅游胜地的烘托下,徽商文化、古徽派建筑文化被广泛推广至全国各地,乃至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资源。但是如何就这类文化主题,通过合理的文化载体予以表现,则是徽州旅游部门所需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在综合文化资源表达效果及文化载体经济投入的前提下,徽州旅游局选择了以地方丰富的竹资源作为文化表现的载体,古徽州境内气候湿润,极为适合竹子的生长,将竹子作为文化的载体,徽州旅游局所看重的首先是取材方便,开发生产旅游产品简单,能够极大地节约开发过程中的经济投入。但是最为主要的因素还是竹子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象征。众所周知竹子属于古代文人喜爱的物品,代表着刚正不阿的品格,本身即具有文化的内涵,将其作为文化资源表现的载体,可想而知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也是其他文化载体无法媲美的。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地选择旅游产品载体,对于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经济性与人文性,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贴合旅游消费者心理需求,注重文化审美与市场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