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齐鲁文化概论

齐鲁文化概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齐鲁文化概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齐鲁文化概论

齐鲁文化概论范文第1篇

――编者

文学地理学是一门有机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的新兴交叉学科。当今时期,在源远流长、积淀丰厚而又背负着沉重历史包袱的中国文学研究不断面临学科交融、学术创新的严峻挑战之际,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学科意义

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尝试与探索,是基于对目前中国文学研究现状诸多缺失的反思以及如何构建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双重选择的结果。

文学地理学,顾名思义,即是融合文学与地理学而成的跨学科研究,其学科定位可以有以下多向选择:1、从属于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2、从属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3、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交叉学科;4、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5、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跨学科研究方法。鉴于目前文学地理学学科尚处草创阶段,难免见智见仁,我想不妨先从中抽绎出若干核心要素,然后重新排列组合如下:

1、文学地理学是文学与地理学的跨学科研究;

2、文学地理学并不是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有机的交融;

3、文学地理学之文学与地理学研究的地位并非对等关系,而是以文学为本位;

4、文学地理学研究主要是为文学提供空间定位,其重心落点在文学空间形态研究;

5、文学地理学既是一种跨学科研究方法,也可以发展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乃至成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据此,大致可以将文学地理学扼要概括为:“融合文学与地理学研究、以文学为本位、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的新兴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方法,其发展方向是成长为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文学地理学中的“地理”,依次包括:1、作家籍贯地理;2、作家活动地理;3、作品描写地理;4、作品传播地理等四个层序,通过对这四个层序动态的、立体的、综合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使我们更真切地了解文学家的生态环境,复原经过文学家重构的时空场景,揭示隐含于文学家意识深层的心灵图景,而且还可以由此探究文学传播与接受的特殊规律。这里,需要特别关注一下文学地理学中“地理”之于“文学”的“价值内化”作用,所谓价值内化,就是经过文学家主体的审美观照,作为客体的地理空间形态逐步积淀、升华为文学世界的精神家园、精神原型以及精神动力。有感于《红楼梦》又名为《金陵十二钗》,且反复出现“金陵”意象,我曾作过一次粗略的统计,结果发现《红楼梦》一书中出现“金陵”(或南京)竟达42次之多,足以表明“金陵”在曹雪芹精神世界中非同寻常的重要地位,因童年时代居于金陵,于是金陵便附丽着美好的童年生活在与曹雪芹坎坷一生的强烈对比中,不断内化、升华为具有精神原型意义的理想世界,积淀为具有精神原动力作用的“金陵情结”。再如鲁迅先生的系列“故乡”小说,则为我们提供了由地理上的“故乡” 价值内化为“故乡情结”的另一经典案例,也同样具有普遍性的启示意义。

文学地理学以文学空间研究为重心,其目的首先在于重新发现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文学空间,其次是从文学空间的视境重释与互释文学时间,最后则是重新构建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这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无论在个案研究的微观方面,还是在文学史研究的宏观方面,都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正如一切物质都是时间与空间的同时存在一样,文学的存在也离不开时间与空间两种形态,而文学的研究也同样离不开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文学史,只有当其还原为时空并置交融的立体图景时,才有可能充分重现其相对完整的总体风貌,因此,文学地理学对于文学空间研究形态的拓展与深化,既在理论层面上更符合构建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新型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内在需要,同时也可以在现实层面上反思与补救当前中国文学研究现状的明显缺失。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文学史研究,是19至20世纪之交在中国文学变革与西方文学理论传入的双重作用下兴起的。尔后,经过代代学人持续不懈的努力,中国文学史――无论是通代文学史还是更为精细的分类专题史研究,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与成果,成为中国学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纵观百年以来不断涌现的中国文学史研究著作,其中最为流行的是注重时间一维的单向度的线性范式――姑且称之为“藤瓜范式”,即文学史的时间进程为“藤”,作家作品犹如结在“藤”上的“瓜”,大家大“瓜”,小家小“瓜”,然后依次排列,循时而进。这种“藤瓜范式”看似提纲挈领,脉络清晰,实则往往是对文学史研究范式的单向度的片面构型,其根本偏失就在于过于注重时间一维的线性演进,而普遍忽视空间形态及其与时间形态内在交融的立体图景,结果不能不以牺牲文学史本身的多元性、丰富性为代价。

今天,当我们面对百年以来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巨大成就与不足,面对学术界关于“重写文学史”的学术争鸣与期待,我认为有必要重温一下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所提出的意见:“苟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考定时间先后,空间离合,而总汇于一书,如史家长编之所为,则其间必有启发。” 这里,陈寅恪先生特别强调编著文学史应做到“时间先后”与“空间离合”的两相融合,的确很有预见,也很中肯,对于克服长期流行的“藤瓜范式”之弊、重构一种时空并置交融的理想的新型文学史范式颇有借鉴意义。

文学地理学注重从文学空间的崭新视境,从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的崭新平台,重新审视一切文学现象、形态与规律,其意义远不止停留于文学的空间研究,它将直接或间接地催化中国文学研究视野、理论与方法的重大变革,为其注入新的精神养液与活力。

理论创新

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建立与进展,首先有赖诸多具体研究成果的累积,但最重要、最核心的是需要具有原创性意义的理论创新的支撑。

追溯中国文学地理的研究实践,可谓源远流长,比如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所论《诗经・国风》的地域特点,注重以风俗为中介探讨地理环境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堪称早期地理与文学交叉研究的典范表述。此后,关于文学地理或区域文学的论述,在历代的文集、诗话、笔记等中屡屡出现,但多随感而发,缺少必要的逻辑推绎与理论阐述。到了20世纪,在首尾两次略为相似的“文化热”的激发下,传统的文学地理研究先是在世纪初伴随西方文化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传入而发生近代转型,其代表性成果主要有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汪辟疆《近代诗派与地域》等;继之则在世纪末再现复兴局面,除了日益增多的单篇论文之外,还陆续出现了以曾大兴先生《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胡阿祥先生《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李浩先生《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术专著。袁行霈先生《中国文学概论》也曾列专章《中国文学的地域性与文学家的地理分布》予以讨论。此外,杨义先生新近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图志》,虽然不属于纯粹的文学地理研究著作,但在文学与民族学、地理学研究的结合上有新的拓展之功。这些都对中国文学地理研究的成果累积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从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科要求衡量之,学术界对此还须付出更多的努力。概而言之,目前的相关研究普遍存在着两大根本缺陷:一是理论创新;二是体系建构,需要同时加以重点突破。其中理论创新是文学地理学学科得以建立和发展的生命与灵魂,但严格地说,迄今为止尚无具有原创性意义的理论建树,因此,这方面的重点突破,最为迫切,但难度也最大。鉴此,本文率先提出了“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作为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

“场景还原”说的要义,就是从文学概念或对某种文学现象的概括向具体鲜活、丰富多彩的特定时空场景还原,向更接近于文学存在本真的原始样态还原。真正的文学研究如同文学创作,切不可舍弃那些具体可感的特定文学时空场景,更不可舍弃发之于那些生动鲜活而蕴义深远的特定文学场景的真情感动。兹举两例:一是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自东阳赴上饶拜访退闲在家的辛弃疾,二人同游鹅湖,共饮瓢泉,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陈亮小住十天后,两人又同去紫溪拜会朱熹,未见,陈亮先行东归。别后第二天,辛弃疾为挽留陈亮,一路追去,至鹭鸶林,雪深泥滑,独饮小村,夜宿吴氏泉湖四望楼,忽闻邻笛凄凉,不能成眠,感慨系之,作《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五天后,陈亮奉原韵赋词《贺新郎》(老去凭谁说)以答。别后,辛弃疾又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寄之。两人都在词中寄寓壮志难酬的悲愤和一致主战的心愿。二是清代顺治十五年(1658)四月,吴兆骞因丁酉科场案为仇家所诬,长流宁古塔后,顾贞观、徐乾学、徐元文等多方奔走,终以文才打动纳兰容若,援手相救。康熙二十年(1681)十一月中旬,吴兆骞在历经长达二十四年的流放之后,自宁古塔返还京都,徐乾学大设宴席,亲朋纷纷前来相贺。酒过数巡,徐乾学起身赋诗一首,徐元文、纳兰容若、潘耒、冯溥、陈其牟、王士祯、吴树臣、尤侗、毛奇龄等次韵奉和,吴兆骞本人也当场赋作《奉酬徐健庵见赠之作次原韵》诗:“金灯帘幕款清关,把臂翻疑梦寐间。一去塞垣空别泪,重来京洛是衰颜。脱骖深愧胥靡赎,裂帛谁怜属国还?酒半却嗟行戍日,鸦青江畔度潺。”……此景此情,的确令人感叹不已,感奋不已,它不仅留给我们一幅幅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文人生活图景,而且也一同赋予我们一种震撼心魂的信念与力量。所以,所谓“场景还原”说,既是对一种鲜活生动、多彩多姿的原初文学样态的回归,同时也是对浸透其中的人文精神的回归。

然而,就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来看,特定的具体的文学场景毕竟仅仅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单元,无数个文学场景的组合与演进,才能构成整体的文学时空图景。鉴此,我认为有必要在“场景还原”说的基础上,再提出“版图复原”说,版图之“版”,意为户籍,《周礼・夏官・司士》有“掌群臣之版”云云,即为户籍之意;版图之“图”,意为地图。版与图组合为版图,既可通指一国的疆域,同时又可分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地域分布状态,如政治版图、经济版图、文化版图,等等。文学地理的核心关系是文学家与地理的关系,其中文学家是主体,是灵魂;地理是客体,是舞台。文学家的“户籍”之所在,也就是文学活动空间与舞台的中心之所在;而文学家的“户籍”又非凝固不变,而是始终处于活动之中的,因此以文学家为主体与灵魂、以地理为客体与舞台的文学版图也就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文学版图的复原即是通过文学家的籍贯与流向,还原为动态、立体、多元的时空并置交融的文学图景,此即“版图复原”说的精髓所在。

“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是相互贯通、相得益彰的。整体的文学版图是由无数个具体的文学场景组合而成,作为文学版图中的主体与灵魂的文学家无不处于具体的文学场景之中,具体文学场景的变化必然会引发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而整体文学版图的变化又决定着具体文学场景变化的方向与节律。如果说,文学版图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整体的概念,那么文学场景则为具体、特定的时空组合,它是不可替代的,也是不可重复的,是高度个性化的时空组合。因此,把握了文学“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精神实质,并将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相信可以在微、宏观两个层面上为建构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术体系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并可以克服缺乏文学地理与中国文学地理独特性的模式泛化现象与倾向。

体系建构

对于中国文学地理学而言,理论创新与体系建构就如灵魂与骨架,无魂不活,无骨不立,两者缺一不可。以“场景还原”与“版图复原”的“二原”说为两大理论支点,然后通过重点提炼“本土地理”、“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区系轮动”等一系列工具性概念与范畴予以密切配合,这就为“理论创新”之“灵魂”与“体系建构”之“骨架”的融会贯通与逻辑转换铺平了道路。

体系建构既是建立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另一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所在,也是标志中国文学地理学学科形成的核心成果。从决定和影响中国文学地理的最为关键的要素来看,首先是文学家籍贯分布,然后依次为流域轴线、城市轴心、文人流向,最后归结为区系轮动。这如同一个哑铃结构,文学家的籍贯分布是整个文学地理的基础和始点,但它是静态的、平面的、单向的,与此相对应的区系轮动则是动态的、立体的、多元的,而中间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分别相当于“动脉”、“心脏”、“灵魂”的功能与作用。

1、流域轴线在中国文学地理中犹如“动脉”的作用。黄河、长江、珠江、运河四大流域三横一纵的展开,犹如四大动脉贯通于中国文学版图之上,彼此在伴随中国文学版图自西北向东南的依次移位中相继发挥主导作用。其中黄河流域轴线具有先发优势,长江流域轴线具有次发优势,珠江流域轴线具有后发优势,而运河流域轴线则在沟通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而构成中国文学版图中的“黄金水网”中,具有交而通之、凝而聚之的特殊功能。然后由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三角洲与京杭大运河相配合,一同构成环东南沿海的弧形“黄金连线”,此与运河与黄河、长江三河交汇的“黄金水网”一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家最密集的分布区。

2、城市轴心在中国文学地理中犹如“心脏”的作用。城市轴心,意指具有一定空间结构和行政关系的城市序列在中国文学版图的构成与演变中所发挥的最为核心的作用――不仅城市本身成为最活跃、最重要的文学活动舞台,而且也是进一步驱动文学版图演变的核心动力所在。由于黄河、长江、珠江、运河四大流域在中国地理上的重要地位,中国城市群落也主要分布在这四大流域轴线上,流域轴线为城市轴心的形成提供了地理条件,而城市轴心的转换又带动着流域轴线的移动,彼此连为一体,密不可分。与此同时,城市轴心也在行政建置的设立与调整中,推进城市轴心体系的完善与轴心功能的发挥,然后在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上最大限度地吸纳和积聚各种文学资源,发挥文学轴心作用,成为文学版图的“心脏”所在。其中始于西周首陪都制所开创的“双都轴心”源远流长,别具一格,是城市轴心体系中的核心所在。由“双都轴心”将不同等级的城市网络连为一体,并通过“京都情结”的内在引力,最大限度地将各地的文人群体吸纳其中。

3、文人群体在中国文学地理中犹如“灵魂”的作用。作为文学活动与创作的主体,文人群体的流向随时都在改变着并最终决定着中国文学版图的整体格局,决定着文学区系轮动的方向与节律。文人群体的整体地域流向,总是围绕不同级次的城市轴心,从外邑流向都城,从边缘流向中心。其中最重要的,一是由求学、应举、仕进、授业构成的向心型的地域流向,主要表现为以向心力为动力的正向运动;二是由隐逸、贬流构成的离心型的地域流向,主要表现为以离心力为动力的逆向运动;三是由游历、迁居构成的交互型的地域流向,主要表现为以向心―离心力为合成动力的交互运动。以上三者,以前者为主导,以后二者为辅助,在“极化―扩散”的对流与互动中,不断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文人群体也因此而历经不同的排列组合,然后逐步成长为不同的文学社团与文学流派。

以文学家籍贯地理分布为基础,然后依次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向走向多元,最后便进入对文学地理区系轮动的动态模型建构与规律探讨。综合中国文学地理的空间分布与时间演变来看,大致可以将其归结为“内圈”文学区系与“外圈”四大文学区系的轮动与互动。“内圈”文学区系,即指秦陇文学区系、三晋文学区系、齐鲁文学区系、巴蜀文学区系、荆楚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燕赵文学区系、闽粤文学区系。前六大文学区系分别座落在黄河、长江流域轴线上,燕赵文学区系、闽粤文学区系则分别座落在运河流域、珠江流域轴线上,然后环绕东海岸线而完成区系之间的连接、过渡与转换。这文学区系既在空间上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又在时间上依次轮动,不断演化。“外圈”四大文学区系,即指东北文学区系、北部文学区系、西北文学区系、西南文学区系,这是“内圈”文学区系轮动过程中不断向外扩散并由此构成内外互动的结果,也是各代文学“拓边”运动的重要成果。

从“内圈”文学区系与 “外圈”四大文学区系的轮动与互动态势来看,处于核心层面、构成核心动力的,则是“内圈”文学区系 。其在总体趋向上,是从西到东,从北到南,先后经历了五次循环往复运动,也由此划开了中国文学地域区系轮动的五个阶段。第一次运动始于五帝传说时代,终于商代,依次从秦陇文学区系向三晋文学区系、齐鲁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落在齐鲁、燕赵、三晋三大区系的三角地带。第二次运动始于西周,终于战国,同样依次从秦陇文学区系向三晋文学区系、齐鲁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落在齐鲁与荆楚文学区系。第三次运动始于秦汉,终于南北朝,依次从秦陇文学区系向三晋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落在吴越文学区系。第四次运动始于隋唐,终于南宋,同样依次从秦陇文学区系向三晋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再次落在吴越文学区系。第五次运动始于元代,终于清代,依次从燕赵文学区系向齐鲁文学区系、吴越文学区系轮动,最后重心仍落在吴越文学区系。

以上各文学区系五次循环轮动的轨迹与规律,作为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的最终结果,是始于文学家籍贯地域,中经流域轴线之“动脉”、城市轴心之“心脏”、文人流向之“灵魂”三个关键环节的接力与互动而逐步形成的。

齐鲁文化概论范文第2篇

20世纪80年代末,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一书指出:“中国文学一个时期地域性相当突出,另一个时期地域性又淡化下去而融入文学的民族特色之中,并为民族特色增加新的成分,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条规律。”[3]42应该说,这是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明确提出文学的地域性命题并加以学术性探讨的开始。在这之后,学界也出现了诸多探讨地域和文艺关系的著作,但大多数集中在古代文学领域。至于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对此问题带有明确的方法意识进行研究的则寥寥无几,只有在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研究和现代文学流派研究中,会涉及到地域文化对于文学的部分影响,比如严家炎在上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一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论者对地域文化和现当代文学之间关系的初步思考。20世纪90年代中期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从书”是地域文化和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严家炎在该从书的《总序》中,对过去的地域文化研究作出了精辟的总结后指出,过去人们“对于地域的理解,注意力似乎过分集中在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条件上,而对形环境的诸般因素则相对忽视”,在他看来:“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决不止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更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的种种因素,例如该地区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而且越到后来,人文因素所起的作用也越大。确切地说,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实际上通过区域文化这个中间环节起作用。即使自然条件,后来也是越发与本区域的人文因素紧密联结,透过区域文化的中间环节才影响和制约着文学的。”[4]2与以往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相比较而言,地域文学研究多关注的是地域文化对于文学相对静态和封闭的影响力,文化地理学则更多强调文学发展的动态性及其文化生态、文化景观、文化扩散等对作家创作的渗透性。此后不久,王富仁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这些观点实际上将“地域文化”扩大到了文化地理学的层面上,并将之和“20世纪中国文学”联系起来,为“地域与文艺”这一古老命题注入了新的学科内涵和时代意义,而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本身也是一种思路和方法上的超越与突破。文化地理学与文学的研究在2000年末前后抵达最活跃的时期,出现了大量有关文化地理学与文学的评论文章、著作。

中国文学研究———文化地理学的视域

(一)文化地理学对文学史发展的建构。文学史的研究一般都与历史发展研究是紧密相连的,但文学的构成并不只是与时间与关,其产生的空间对文学的发展也有着不容忽略的巨大作用。因为文学并不是纵向单时态发展的,还有横向的因素如环境的变迁、文化、宗教等等都影响、生发了文学的发展,所以从纵横的双时态去研究才能反映文学史的全貌。如文学的中心转移而造成文学版图的改变。纵观中国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文学版图的形态是不同的。袁行霈在《中国文学概论》一书中论述中国文学家的地理分布时说:“在某个时期、同一地区集中出现一批文学家,使这个地区成为人才荟萃之地;在某个时期文学家们集中活动于某一地区,使这里成为文学的中心区。”[3]43最明显的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解放区延安文学现象,众多的文人作家在陕北丛聚创作,形成当时解放区特有的文化心理、文化性格。

(二)作家的地理分布研究。即通过对作家出生地与分布地的分析,研究各地的文学人才的分布规律。文学人才群体的形成与特定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密切联系。如我国文学史上山水田园诗的作者多生活在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曾大兴认为:“中国历代文学家分布重心的形成,与京畿之地、富庶之区、文明之邦、开放之域等地域环境有密切关系。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地理环境对文学家的分布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文化这三者都以地理环境为依托。但真正对文学家地理分布格局起决定作用的、最直接与最稳定的因素是文化。文化重心在哪里,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就在哪里,文化重心向哪里移动,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就向哪里移动。”[5]501-505由此而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海派、京派作家的出现都与文化重心有关,而西部自古以来作家作品数量就少,整体区域创作水平偏低的现状也与其所处文化边缘地区有关。

(三)文化地理对文学风格形成的作用。文学创作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产生与发展均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时间意义上讲,不同时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社会秩序的稳定程度,主流话语的价值取向,风俗民情的演变状况等因素均在不同层面上构成了个体生存的特定环境与创作背景,且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制约、影响着作家的观照视角与创作取向。从空间意义而言,作家的创作总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进行的,地域界限直接决定或间接影响着作家写作的空间范围,尤其在地域环境造成的文化隔离现象之后,个体的创作因为显示了地域文化的性质与特征从而成为该文化系统的表征[6]2。在中国文学多元共存的发展格局中,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学创作总是彰显着风格各异的艺术魅力。(四)研究作品的空间特征。文学作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在一定时空内对自然、社会的现实反映。作品是作家头脑中对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认识,作家营造的空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当地文化地理的烙印,也是作家寄托思想情感的一种地方意象。从作家笔下的空间描绘中,读者可以认识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语言特色,风土人情,习俗等等。不仅如此,研究者还可以透过作品对当地的政治、经济等有一定的体察。研究作家笔下展示和建构的空间意象,可以发现作家的创作心理历程及其空间的美学意境,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研究角度。

文化地理学视域下中国文学研究的关键词———空间

“空间”是文化地理学研究范畴中的关键词,一切物质的存在都离不开时间与空间的范畴,文学的存在也是如此,离不开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文学研究介入空间维度,关注民族、家庭、信仰、风俗、制度在地域间的流动和相互关系,从而展示更立体、更全面的文学脉络。中国文学以文化地理学作为研究文学的原点,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相交融,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学解释体系,其独到的解释能力,能从文学的文本及文学现象中解释出更深层的意义,探索和揭示出人与地理之间充满感情的关系,诠释出原创性的文学价值。文学与文化地理的结合,使空间成为文学研究的重心。空间的地理因素是产生文学的条件之一,所谓地理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河流、海洋、山地、交通、地理位置、森林植被、自然风景等。这些地理因素以“人”作为中介,构成了文学直接描写的内容与对象,使地理因素与文学产生了十分密切的关系。王瑶在论述东晋的玄言、山水和田园诗歌的流变时曾谈到地理因素对文学的深刻作用:“当文化中心和名士生活还滞留在北方黄土平原的时候,外间风景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刺激性,能够使他们终日在‘荒丘积水’畔逗留徘徊……中国诗从三百篇到太康永嘉,写景的成分是那样少,地理的原因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楚辞诗篇之所以华美,沅澧江水与芳洲杜若的背景,也不能不说有很大的帮助。永嘉乱后,名士东渡,美丽的自然环境和他们追求的自然心境结合起来,于是山水美的发现便成了东晋这个时代对中国艺术文学的绝大贡献。”[7]261可见自然地理是影响文学风格乃至思潮的一大原因。“地理要素是文学想象力的源泉,是文学风俗画的远景,或者是价值世界的地理象征和认同的隐喻,具有精神地理的意义;它也可能是真正塑造文学地域风格的无形之手,赋予了文学以独特的地方色彩,使之成为某种文学风格的‘注册商标’。”[8]176-177在谈及自然地理条件对文学的影响的时候,人们对“人化的自然”或人文地理因素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更为关注,自然地理的因素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结合而作用于文学生产,自然透过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气质性情影响了文学。因此,在空间中的文学,并不是单一的自然地理因素形成的,而是受其人文环境的诸多因素所制约的,如空间维度下丰富的文化层面对文学的影响。

(一)文化区。齐鲁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岭南文化和江河源文化、塞外文化、文化等众多的文化区域源流多异、风貌互殊,由此生成的文学也千姿百态。这种地域文化因素长久地影响着文学的素质和气质。如樊星在《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一书中精辟地概括了我国当代文学的地域特色:“齐鲁的悲怆,秦晋的悲凉,东北的神奇,西北的雄奇,中原的奇异,楚地的绚丽,吴越的逍遥,巴蜀的灵气”等。他在该书中还分析说明了当代城市文学的地域差异,论述了当代京味文学、津味文学、汉味文学、海味文学、苏味文学风格上的地域差异,认为地域文化小说是当代文坛最富于民族文化意味的一大景观[9]。

(二)文化扩散。通过家族的联姻、分支和迁徙,并带着家族文化的基因在文学领域承传和旅行,最后涉及到作家的人生轨迹、作家文学群体的形成和文化中心转移等等,也即为文化整合。地理空间的维度是我们考察文学的发生和变异重要的因素:“如文学发达程度的地区差异(以文学家和文学作品的多寡为主要指标),各类文体的区域异同及受地理环境影响的深入浅出,文学题材与风格的地域特色,个别地区的文学背景,地理环境对文人灵感的培育与文人创作的影响,形成文学地域差异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人文地理环境因素等等。”[10]174这些对于我们解释文学的深层文化意义,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依据和智慧源泉。

(三)文化景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对作家的生命感觉和写作形态起了不同的模塑作用。这种作用体现为:第一,可以提供作品的创作素材;第二,激发作者的创作灵感;第三,文化地理环境特有的地域民风、民俗、语言影响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与风格;第四,作为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塑造着作家的心理素质(如气质、性格、性情等)与审美情趣,尤其是对作家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的作用最为重要。由于地形地貌乃至整个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的差异,造成不同地区人群的体貌、性情乃至趣味习尚的不同。如我国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自然环境不同而形成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审美心理素质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景观形成了作家各异的美学风格和文化精神。对作家而言,自身所处的文化地理环境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其个性气质与审美心理进行刺激,形成了作家在审美风格方面固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如汪曾祺生长于苏北的下河流域,此地归属吴文化圈,虞友谦先生在《吴文化传统之政治解读》一文中认为:吴地自古的政治弱势,形成了吴文化心态产生疏离、逃避政治的倾向,或自处于政治边缘地位,或将政治追求深埋于潜意识之中,而把现实的目光和心智投入非政治的其他层面,促成吴人从尚武向崇文的转向,也造成吴地经济、学术、科技、教育、宗教以及偏于世俗、享受生活的各种艺术形式的繁荣[11]。置于吴文化圈内的汪曾祺的作品中有着浓厚的吴文化特质,形成与吴文化内核同构的精神气质、审美观念和人生价值取向。在文化精神方面,“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同样涵盖了对地区生活经历的分析,文学作品中充满想像的描述使地理学者认识到了一个地方独特的风情,一个地区特有的‘精神’,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家深深感动并在作品中描写了对地区大吃一惊的理解[12]41。文化地理塑造了作家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是一地区文学所独有的内核。从文化地理的视角下对文学精神进行分析,对文学创作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作家所处地理人文环境,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这些文化因素决定人的生命意识、生存意识、人生意识,并构成了作家综合性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识的核心,由此决定了作家的文化精神特征。如西部文学是在特定的西部地理人文条件下产生,体现典型的西部特征。西部精神中体现着西部文化结构:广阔的地域空间与严酷的自然条件,虔诚的,独特的边疆意识,高度的英雄意识、积淀深厚的孤独意识。这种西部文化在西部文学创作中体现出西部独有的文化精神,如对民族自信心的张扬、对人性的发掘、对底层生活的关注、对英雄主义的呼唤[13]。

相关期刊更多

齐鲁医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东省教育厅

齐鲁珠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财政厅

齐鲁艺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