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市场竞争

旅游市场竞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市场竞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旅游市场竞争

旅游市场竞争范文第1篇

[关键词]政府职能;旅游业;市场竞争;全球化

[作者简介]温锦英,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广东 广州510065

[中图分类号]175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7―0008―03

一、引言

随着我国入世以后对服务业市场准入的逐步开放,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问题。例如,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如何实现和保持我国旅游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等等问题,是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系列重大课题。全球化时代的一个特点是时空距离的大大缩减,从伦敦到北京也只不过十几个小时的航空距离。旅游业的竞争,就是旅游目的地间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目的地的竞争趋于全球化,且态势日趋激烈。

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采取了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但在旅游产业市场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究竟应居于什么样的地位、该行使何种职能、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起何种作用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值得作深层次的探析。政府对旅游行业的全面管理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90年代中后期进入比较系统和完整的阶段,到目前管理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展。近20年来,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经历了由开拓者向规制者的演进。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在中国已是WTO成员国的情况下,旅游行业管理手段应该更多地转向间接引导和宏观调控,政府部门的作用也应逐步由规制者向协调者过渡。中国各级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必须从管理旅游经济微观环节中抽身出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行政管理的职能集中指向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把一些属于企业自治权内的事情交还企业,把一些政府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交由社会管理,真正实现“小政府、大市场”。

二、政府在发展旅游业中应该发挥的基本职能

在旅游市场竞争全球化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创建一系列制度安排来规范市场、稳定市场和引导市场发展,并通过提供必要公共产品的形式来弥补市场供应的不足,政府不一定要自己来生产某种产品。可见,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不比市场小,而是具体的分工不同。政府的职能不是要去做大事,而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即政府和市场要做到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行其权、各得其利、各担其险,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1.制定一系列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政府政策的推行会引起社会成员对其切身利益关系的考虑,从而引发其意识和行为的改革。当这种考虑和改变形成群众意识时,就可能影响社会发展的趋势,体现政府的政策目的。所以,科学的、经过严密论证的法制化政策过程,可以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稳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宏观调控的规范化运行。政府执行政策具有强制性、直接性、权威性等特点,政府主导推行的过程,也是旅游业方面的政策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旅游业在政府政策推动下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从长远看,旅游业发展需要一个高水平、全方位的集目标、组织、规划开发、促销等要素于一体的政策支持体系,从而形成旅游业发展的最佳环境。

2.制定旅游总体规划。旅游业是由核心旅游业和辅助旅游业构成的综合性产业,其持续发展必须有赖于一个具有权威的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必要的规划、规范、指导和调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旅游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政府不仅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更重要的是应按照总体规划的目标与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旅游业,宏观调控仍是政府管理旅游业的重要职能。

3.制定旅游市场法规、条例和规定。对旅游业的规制旨在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这是宏观调控的一种根本手段。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政府旅游部门在旅游业中所起的作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开拓者阶段、规制者阶段和协调者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即政府主管部门对旅游业的管理正由直接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

4.提供公共,收集和旅游信息。目前旅游市场中介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因此,旅游产业的许多公共还需要由政府来承担,这些服务主要包括旅游市场的宣传与促销、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旅游服务的评定与检查、旅游人才的培训与考核等。

中国旅游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导致经营者和旅游者的某些非理性甚至非法行为的存在。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旅游信息系统、强化旅游服务供应商披露真实信息的义务等途径来改善这种情况。

5.合理开发与保护当地的旅游资源,走可持续发展旅游的道路。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兼顾旅游经济效益、人文效益、环保效益。因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各级政府应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发展要以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并能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资金支持,使其得到可持续利用,满足旅游者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需求,并能保持对未来旅游者的吸引力,还必须能满足当地居民长期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6.通过政府资金启动社会投资。从而有效地刺激市场。政府投资旅游市场并不意味着政府的财政拨款包揽一切,而是通过政府资金启动社会投资,从而更有效地调控经济、刺激市场。在旅游业发展初期,政府利用较强投资促使旅游业超常发展,能迅速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和供给能力。政府在这方面的角色表现为:一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主要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牵头开发旅游线路。二是重大项目的启动者。政府对重大建设项目的投资可以拉动私人资本的更大投资。三是浓郁氛围的营造者。主要是通过宣传促销活动刺激旅游动机,扩大旅游市场。此外,政府可以组织策划一些影响力巨大的主题活动。如昆明世博会、杭州的西湖博览会都是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成功范例。

三、政府发展旅游业存在的误区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似乎都乐意把旅游业确立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龙头产业。这种政府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定位,是符合时展的基本趋势的。政府力量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无疑十分重要,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政府在旅游业中的职能也应得到恰当的界定。WTO的本质是进一步的市场化。加入WTO

后,我国还有很多制度、规则、行为与市场经济不相符,现在要把它们改过来。一些地方在这方面会出现一些误区,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1.误把政府的职能作用理解为政府主宰。沿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有些地方仍存在由长官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干扰旅游市场对旅游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导致决策失误,旅游供求失衡,造成很大的浪费。误把政府的职能作用理解为政府主财,即由政府的财政拨款包揽一切,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只盯着政府的口袋,或等或靠或要,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丧失了抢占市场的有利时机;或者超越政府财政实力,大包大揽,误把政府的职能作用理解为政府主干,即由政府投资兴办并直接管理骨干的旅游企业,给予它们各种各样的优惠与保护,造成事实上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限制了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政府对旅游企业干预过多、管得过死。一些地方政府对旅游企业管得太死,充当一切具体业务的决策者,其结果是政企不分,旅游企业无法自主发展。政府并不天生是旅游专家。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违背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仅没有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反而还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并不是万能的,那种什么事情都靠政府解决的观念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阻碍,应从这种错误观念中摆脱出来。

3.政府成为部门利益的分享者,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自身利益的伸延。从理论上来讲,政府代表着社会整体的利益,它追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事实上,政府由众多相对独立的部门组成,它们若追求各自的政绩、形象和其他各自相对独立的利益就会出现误区。由于旅游业的综合性,旅游业几乎与政府的各个部门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一项旨在改善旅游公共利益的政策可能对多数政府部门的利益产生影响。因此,旅游政策的实施与否以及实施效果的大小取决于政府各个部门的权利博弈。与政府其他部门相比,旅游局拥有的权力较为有限,由此决定了旅游局缺乏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与驾驭的能力,决定了旅游产业政策难以落实与实施。

由于以上误区,使得政府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过多地介人饭店、旅行社等竞争性的旅游行业,而对于道路、环境等公共领域却投入不足。总之,无论是旅游产业在市场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是政府主导型战略在推行中出现的误区,都与政府行为是否合理密切相关。市场缺陷要靠合理的政府干预来弥补,而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更要以合理的政府行为为前提。

四、旅游业市场竞争全球化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和保持旅游市场的高度自由化,具体体现为职能的转变。政府由现在的对旅游的经营参与、经营指令、经营指导的角色,过渡到产业服务、市场纠偏、信息、市场普遍性原则引导的角色。

要克服以上误区,科学合理地发挥政府对于旅游业的职能,就应该实现以下转向:

1.在行使职能的范围上,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为主,把握好干预范围和干预程度。旅游业是一种涉及面极广、关联度极高的综合性产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政府主导”不是“政府主干”、“政府主财”,也不是“政府主宰”,更不是事无巨细全由政府进行管理。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推动、领导和协调,但政府不能直接参与企业微观的生产经营活动,而要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交给企业。要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宏观调控,作好引导工作,促使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把握好干预的范围和干预程度。旅游产业现代化要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干预目标仅仅局限于对市场普遍性原则的纠偏和引导。因此,干预的范围,也就仅仅局限于对经营者的经营、消费者的消费的度内,干预的程度仅仅局限于对市场普遍性原则的纠偏,不干预市场主体的行为策略、不干预行为主体的行为细节、不干预市场主体的行为结果。

2.在行使职能的性质上,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真正实现由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的变革。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管理企业的“长官意志”色彩浓厚,不是政府服务企业,而是企业服从于政府,以致旅游企业在市场面前,往往茫然不知所措,不但没有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反而失去了许多市场机会。面对中国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加入WTO对旅游业的冲击,政府部门尤其是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创造一个有利于旅游发展的大环境,服务于旅游业。在职能行使的手段上,应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法律手段为主,用法律法规而不是“长官意志”管理规范旅游产业,以避免旅游管理的随意性和旅游发展的不确定性,使旅游产业在法律法规的规制下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如,在推进企业跨国经营方面,政府应完善企业走出去的法律、法规,简化审批制度,增加审批的透明度,为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放宽对外汇出境的限制,取消政策上的所有制歧视倾向,向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培训、业务指导等方面的服务。

旅游市场竞争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inbound tourism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2001-2014, takes inbound tourists from Hong Kong, Macao, Taiwan and foreign countr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by mean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bound tourism market in Guangdong Province from the time dimension and space dimension by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 annual distribution,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dex, primacy degree and market competition state etc..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in the year of 2001-2014, the annual number of inbound tourist market of Guangdong Province is on the rise, but from 2012, it began to decrease and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dex showed a greater intensit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urist market tends to be relatively dispersed from the relative concentration, and the first advantage of Hongkong compatriots is particularly obvious; the inbound tourist market in Guangdong is mainly based on the Hongkong compatriots, and the tourist market structure of Guangdong Province is not balanced; the number of children market in the competitive state increased from South Korea children market into the star market.

P键词:入境旅游;旅游市场;广东省

Key words: inbound tourism;tourism market;Guangdong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2-0053-03

0 引言

近年国内学者就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进行了一些研究。赵征[1]从广东省旅游客源地时空动态变化规律角度对广东省入境旅游近三十年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程双[2]从人口统计学特征对广东省入境游客旅游行为进行了分析;陈书星[3]分析了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营销环境;郭琴分析了广东省入境旅游客源地时空演变规律,结合入境旅游影响因素提出提升广东省入境旅游发展的措施[4];俞彤运用地理集中指数、亲景度、市场竞争态模型,定量分析了广东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时空变化特征[5];陈勇、刘莉莎利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2005-2011年广东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6];李景宜对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进行了分析[7]。

到目前为止,以外国人、港、澳、台作为细分市场进行全面的研究的并不多,所以本文通过采集2002-2015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对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进行分析,为广东省旅游业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论文所用数据来源于国家旅游局的网站及2002-2015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研究数据的时间范围之所以确定为2001-2014年,是因为2000年以前的旅游统计中,入境旅游市场划分为外国人、华侨、港澳台三部分,而2001年后入境旅游市场划分为外国人、港、澳、台四部分。

1.2 研究方法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采用年际变动指数、首位度、地理集中指数等指标和市场竞争态理论研究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时空变化特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时间结构变化分析

2.1.1 年际数量变化特征

根据 2002-2015 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广东省入境旅游人数,整理计算得出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年际数量变化图1。可见,广东省入境旅游人数由2001年的1292.38万人次增长到了2014年的3355.37万人次,期间增长了2062.99万人次,年均增长147.36万人次。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出现了下降,2002年为1394.48万人次,到2003年为1196.96万人次,期间下降了197.52万人次。到2012年达到最大值(3489.43万人次),但从2012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说明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年际数量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但近些年出现下降。

2.1.2 年际变动指数变化特征

根据 2002-2015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广东省数据整理计算所得广东省年际变动指数图2。可见,广东省年际变动指数呈波动增长趋势。2001-2006年间增长较为明显,出现一个低点(2003年)和一个高点(2006年),由56%增长为113%,增长了57%;2007-2012年呈现平稳增长趋势,年际变动指数从2007年的107%增长到2012年的151%,增长了44%,并在2007年达到最稳定值107%,从2012年开始出现下降,2013与2014年均有下降,其余年份均有较大的偏离,说明广东省入境旅游规模持续增长,但是年际变动指数整体呈现较大的变动强度。

2.2 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2.2.1 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空间结构

①地理集中指数。

根据2002-2015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广东省数据整理计算所得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地理集中指数图3。可见,2001年至2004年广东省入境旅游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呈现增长趋势,2001年值为43.76%,2004年值为48.73%,值由低向高,逐年增加,表明2001-2004年广东省入境旅游客源地趋于相对集中;2004-2014年值呈下降的趋势,说明客源地游客空间分布相对分散。2001-2014年这十四年来地理集中指数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说明广东省入境旅游客源地空间分布从相对集中趋于相对分散,体现了广东省旅游发展趋于均衡,广东省入境旅游发展有利。

②首位度。

2001-2014年广东省各细分市场的首位度变化见表2。可见,在2001-2014年首位一直是香港,其首位度处于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4.34下降到4.00,受“非典”影响在2003年达到最小值(4.01)。2004年之后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并在2013年达到十四年最大值为7.42,说明香港的优势非常明显。由此可知,2001-2014年间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游客规模首位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且香港的首位优势特别明显。

2.2.2 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客流类型结构

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游客类型以香港同胞为主,香港同胞是广东省最大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2001-2014年,香港同胞占广东省入境旅游客流比例每年都在50%;外国人在广东省入境旅游客流市场中位列第二,平均占比为22.79%;台湾同胞在广东省入境旅游客流市场中位居第三,平均占比为11.4%,澳门同胞平均占比为6.4%。

2.2.3 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客源地结构

由表3可见,港澳同胞在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中所占的比例最大,为0.66,日本(0.34)排名第二,美国(0.16)位居第三,接下来为台湾同胞、韩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所占比例为0.11、0.10、0.09和0.07,泰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均为0.03或0.04,俄罗斯所占比例最少,为0.01。由此可知广东省客源市场结构不均衡。

2.3 市场竞争态变化特征

根据 2002-2015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整理计算所得图4与图5。为了更加准确清楚地反映2001-2014年间广东省各细分市场的市场结构的变化特征,运用SPSS21.0软件做出2002年和2014年市场竞争态模型。由图4可见,在2002年处于幼童市场的有俄罗斯、泰国、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而瘦狗市场的有英国、菲律宾、法国、德国、澳门、澳大利亚和新加坡,金牛市场的有香港和台湾;明星市场有日本、美国。由图5可见,2014年处于幼童市场的有俄罗斯、泰国、菲律宾、英国、澳门、法国、德国与台湾,瘦狗市场的有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与马来西亚,金牛市场有日本与香港,明星市场有韩国与美国。比较2002年和2014年的市场竞争态结果得出:韩国由金牛市场进入了明星市场,说明韩国市场的优势明显;幼童市场的马来西亚与加拿大在2014年进入了瘦狗市场,市场增长率变小;菲律宾、英国、澳门、法国、德国由瘦狗市场进入了幼童市场,市场增长率变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及建议

①广东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年际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从2012年出现下降,年际变动指数呈现较大的变动强度。广东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年际数量呈上升趋势,但2012年开始出现下降,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和促销力度,以保持稳定的客源市场。

②客源市场空间分布从相对集中趋于相对分散,香港同胞的首位优势特别明显。广东省旅游发展趋于均衡,对广东省入境旅游发展有利。在旅游发展方面应全面协调,积极开拓东南亚、南亚客源市场。

③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游客类型以香港同胞为主,广东省客源市场结构不均衡。港澳同胞作为广东省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由于距离临近关系或是政策原因使得港澳同胞人数较多。但是广东省客源市场结构不均衡,东南亚、南亚距离广东省较近,但是客源市场人数较少,东南亚、南亚市场潜力巨大,应该积极拓展东南亚、南亚市场,将其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实行优惠政策。

④市场竞争态中幼童市场数量有所增加,韩国由幼童市场进入了明星市场。日本、韩国、美国处于明星市场,明星市场占有率与增长率较高,应该加大促销力度,保持市场增长率,提高占有率,不能使其处于饱和状态,停滞不前,加强竞争地位。对于占有率高、增长率低的金牛市场,应该减少投入,保证收益。对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增长率双低的瘦狗市场,应该逐渐撤退。对于幼童市场应该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拓展市场,努力提高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赵征.广州入境游客结构特征及时空动态规律研究[D].广东:广州大学,2012.

[2]程双.广东省入境华人旅游行为特征及市场开拓策略研究[D].广东:暨南大学,2013.

[3]陈书星.广东省入境旅游营销策略研究[D].广东:暨南大学,2011.

[4]郭琴.广东省入境旅游时空演变分析[D].广东:广州大学,2011.

[5]俞彤.广东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时空变化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04):36-40.

旅游市场竞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市场;满意度评价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8256.2013.06.012

1 引言

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业的一项高附加值产业,对于旅游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

要作用。我国作为全球五大旅游国之一,旅游纪念品市场潜力尤为巨大。同时,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地区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地域差异大,旅游纪念品具有丰富的符号价值。因此,打造地方旅游纪念品品牌,设计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对于传播各地乃至我国的地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健康发展还会增加旅游业的经济收入,活跃和繁荣旅游市场,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顾客在购买旅游产品时的心理感受情况,即顾客消费满意度,是城市旅游纪念品市场开发及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从20 世纪80年代始,国内外就有许多学者借助顾客满意度来进行企业、行业、产业乃至国民经济运行质量水平等的管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顾客满意[1]的定义主要涵盖了三个基本要素,即顾客感知的产品或服务的功效,顾客对这类功效的期望,以及顾客对获取和使用产品及服务的成本的认知。所以,“顾客满意度”产生于顾客对这三个因素的主观比较和权衡后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和情感感受。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针对北京旅游业发展现状,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2]构建旅游纪念品市场消费满意度测评理论模型和测评指标体系,通过对北京故宫、颐和园、鸟巢、水立方、等重要特色景区的实地调研和问卷访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AMOS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评价了北京旅游纪念品市场消费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上述理论体系,着重对北京市优秀项目“北京礼物”的满意度影响因素深入分析,探究其商业模式的优越性。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规划和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深化旅游纪念品消费满意度测评方法的研究。

2.1 北京旅游纪念品市场消费者基本情况

图1 旅游纪念品市场消费者基本情况

从图1中可以看到,外地游客占景区受访者87%,而其中的87%又选择了自助旅行,可见外地自助旅行游客在北京旅游市场中占有较大比重。受访者的年龄多集中于25岁以下,其中20-25岁占总体的55%,游客年轻化将会对旅游纪念品的设计风格产生很大影响。由于中低收入人群(5000元及以下)是外地自助旅行游客的主体,并且在纪念品单价可接受范围上,73%选择了100元以下,所以价格仍是影响旅游纪念品营销的主要因素。在购买纪念品原因方面,83%受访者选择了赠送亲友或是自己留作纪念,可见纪念品的馈赠价值与收藏价值对总体感知价值有着重要贡献。此外,接近50%的人认为做工质量和景区特色体现度是纪念品的重要特征,消费者的特征偏好应作为商家在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生产、定价方面的重要参考。最后,购物地点和消费者了解旅游纪念品的信息渠道也会为旅游纪念品的营销方案设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2 测评模型及指标体系

美国ACSI满意度模型科学地利用了顾客的消费认知过程,将总体满意度置于一个相互影响的因果互动系统[3]中。该模型诠释了消费过程与整体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并能揭示出满意度不同水平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赋予了整体满意度前向预期的特性。借鉴ACSI模型,同时结合相关消费满意度模型研究成果,根据北京旅游景区的特点,通过SEM[4]模型构建了旅游纪念品市场消费满意度评价体系。

图2 旅游纪念品市场消费满意度SEM模型路径关系图

图2中,椭圆形表示结构变量,长方形表示观测变量,单箭头表示假设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箭头从原因变量指向结果变量。旅游纪念品消费满意度理论模型包括4个结构变量,即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感知特色和游客满意度。感知特色、感知质量、感知价值共同影响着消费满意度。满意度模型中的4个结构变量分别对应着10个观测变量,结构变量的测量通过观测变量来间接完成。

模型的第一层次,“服务质量”对感知质量的贡献程度要大于“购物环境”,解释能力最低的是“纪念品质量”,说明绝大多数顾客在质量评价体系中优先考虑的是服务质量,其次是购物环境最后考虑纪念品质量。但是在衡量感知特色时,“纪念品设计新颖程度”的重要性要大于“纪念品景区特色体现程度”,解释能力最低的则是“纪念品种类多样性”。由此可知,纪念品的设计新颖程度是大多数受访者较为看重的一个元素,而次重要的测量指标“景区特色体现程度”路径系数与前者相差较小,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该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消费者对纪念品设计元素的有效需求。模型的第二层次,其中“感知特色”对“纪念品感知价值”的贡献度要大于“感知质量”。由上述分析可知,“感知特色”主要代表纪念品的设计水平,结果再次说明了纪念品设计的重要性。模型的第三层次,以实测的显变量“纪念品总体满意度”为基准变量,“感知价值”的路径系数为1.03,与1较接近,说明感知价值可以很好的代表顾客的实际消费满意度。综上,我们对基于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的旅游纪念品消费满意度指标测评体系结果做了简要说明。

2.3 旅游纪念品营销方案设计建议

通过对北京人文旅游景观的旅游纪念品消费满意度进行评价,从旅游消费的真实需求出发,对北京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市场现存问题,探究适合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的新模式,为城市旅游消费与服务体系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2.3.1设计融入景区特色元素,注重提升产品新颖度

感知特色指标测量中,景区特色体现程度与设计新颖度对上级指标的路径系数基本相同,并且两者均显著大于种类多样性指标。由此,旅游纪念品消费的感知特色应着重于景区特色的融入和设计新颖度的提升。一份独特的旅游纪念品应该带着一个景区的徽记,赋予较高欣赏价值的同时,也承载着极具代表力的文化特色。良好的品牌有助于消费者建立起消费偏好,有助于经营者实施促销手段。品牌创造[5]的核心元素就是要提升产品辨识度,使消费者能够理性判断出各种纪念品的特殊之处,通过在设计中注入景区特色元素,形成品牌独有的感知特色优势,非常有利于生产商定位自己的目标市场。为提高旅游纪念品的辨识度,企业要全方面了解和利用景区文化的独特性,结合市场竞争状况,着重突出自身产品的景区独特元素,紧跟流行时尚和文化主流。

2.3.2着重提升外部感知质量

感知质量[6]指标测量中,实证发现纪念品消费的“外部质量因素”对其得分影响更为显著,即购物环境和服务质量对总体的贡献要显著大于纪念品本身的制作质量。由于旅游纪念品属于非生活必需品,根据弹性消费的概念,纪念品消费的随机性很高,因此只有较好的购物氛围与环境才能刺激消费者产生出需求和热情。所以,良好的购物环境与服务质量也是旅游纪念品销售的大前提。旅游购物,是一个特殊的审美活动,尤为需要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景区所在地的旅游纪念品销售需要整顿规范,商品陈设及店铺装修也要符合景区文化基调,贴近当地人文特色。销售人员需要通过一定的服务技巧和纪念品专业知识的培训,优质的购物环境才能引起顾客强烈的购物欲望,力图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

2.3.3“特色>质量”,有效提高感知价值

在旅游纪念品满意度指标评价体系中,感知价值是顾客消费满意度的决定性因素。从本文实证结果来看,收藏价值、馈赠价值与价格元素对感知价值的贡献程度并没有非常显著的优劣差别,但是如果考虑到产品的消费者人群定位,一款物美价廉的旅游纪念商品最好在三者里有显著的侧重点,以某一元素为主打品牌以吸引目标群体。此外,在感知特色与感知质量两个结构性元素方面,特色对价值的路径系数要显著大于质量,即前者对总体满意度的解释能力较高,说明了旅游纪念品消费感知特色的重要性。对于弹性消费行为,顾客更容易对品牌独特、设计新颖的纪念品产生较高的购买欲望,这种关注度会远远超过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诉求。由此可知,纪念品感知特色元素的融合可能成为未来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重点。

3 结论

目前我国旅游消费特别是旅游纪念品消费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旅游纪念品市场发展不完善,旅游资源的符号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旅游纪念品质量低劣、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旅游纪念品所具有的美学价值、收藏价值、馈赠价值较低,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为了改善国内旅游纪念品市场环境,对影响纪念品消费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建模分析非常有实证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伟文,吴庆田,李明清.顾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模糊综合评价[J].技术经济,2001,14(4):62.

[2] 周炜.昆明市社区警务工作居民满意度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7.

[3] 杜亚灵.第三方物流企业顾客满意分析及其实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5.

[4] 刘逢春.旅游纪念品营销策略[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29-37.

[5] 金勇进.统计数据质量评估:误差效应分析与用户满意度测评.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4

[6] 岳晋萍.生产性企业内部服务质量测评与改进策略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7.

Research in Consumer Satisfaction of Souvenir Market in Beijing

ZOU Yi 1,LI Shimeng2,DAI Weixiao 1

(1.School of Informatio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2.School of Statistic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

旅游市场竞争范文第4篇

一、整顿管理的范围

整顿和管理以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办公室为主体,旅游局牵头,相关部门及景区密切配合,对各旅游区环境、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设施安全进行全面整顿管理,以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二、时间安排

3月30日:召开全旅游工作会议,对旅游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

4月3日—4日: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综合执法办公室进行培训。

4月5日—9日:旅游市场综合执法办对各景区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4月10日:由旅游局牵头集中培训各景区旅游经营者。培训内容:《旅游景区综合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业务知识。

4月11日—14日:各旅游企业自行组织从业人员业务培训。

4月18日前:各景区及经营者对各自所辖范围的环境卫生进行全面清理,并达到要求。

4月20日前:完成墙面粉刷,破旧店名牌匾的更新。

4月22日前:各旅游企业要进行旅游设备的检修,并取得相关部门的检验合格证。

4月24日:综合执法办对各景区和经营单位进行检查验收,景区和各经营单位要具备接待游客的条件。

4月26日:各景区和经营单位全面开业。

4月27日—10月10日:依据《旅游景区综合管理办法(试行)》对各旅游区进行长效管理。

三、整顿内容

(一)哈素海旅游区

1、哈素海旅游公司要负责责任区内的环境卫生,着重对牌楼周围、旅游公路两侧、蒙古祯、小油路两侧、宾馆周围、停车场、游船码头周围、水面的环境卫生进行彻底清理。继续清理建筑垃圾。做好牌楼周围、大门北侧、管理房原址、酒家原址、游船码头周围花池的绿化美化工作。入区旅游车辆要统一停放在停车场,保证交通秩序有序畅通。要严厉打击拉客、宰客、尾追兜售等不文明行为,建立健全质保金制度。绿化、美化工作在5月中旬完成,其它工作长效管理。

2、哈素海旅游度假村负责做好夫雕像基座的维护,金山玉海楼前花坛的绿化、美化工作,清理所辖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做好木屋的粉刷维修,旅游设施要经有关部门检修达标后方可运营。同时要配合执法办打击拉客、宰客、尾追兜售等不文明行为。

3、索道管理处负责搞好龙榭门以内及周围的环境卫生,整修花池并进行绿化美化。旅游设施要经有关部门检修达标后方可运营。绿化、美化工作在5月中旬完成,其它各项工作要在4月24日前完成。

4、旅游个体经营户按照门前三包的要求负责环境和秩序,八家房后种植的花草,要统一美观。绿化工作要在5月中旬完成,其它工作长效管理。

(二)喇嘛洞宗教旅游区

1、保持景区内环境卫生干净,并设置专人全面保洁。加快白塔翻新进度。组织举办三月十五的庙会活动。

2、加强旅游公路的日常管理、维护及路面清洁工作

3、做好旅游公路从毕克齐至高速路桥洞建筑设施的统一规划,并搞好周边环境卫生。

(三)白石头沟生态旅游区

1、按照规划要求,加快旅游区开发建设进度,尽快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冲厕所和垃圾处理厂,提升服务水平及档次。加强景区日常管理,确保景区内环境整洁、秩序优良。

2、“五一”水库公路两侧建设用地要进行统一规划,不得私搭乱建,保持路面和环境整洁。

(四)夫故居红色旅游区

旅游市场竞争范文第5篇

关键词:过渡性买方市场;旅游企业;竞争战略

市场是相互作用、使交换成为可能的买方和卖方的集合,所谓买方市场,就是某种商品或服务供大于求时,商品或服务的价格由买方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格局。但是,现阶段的“买方市场”并不成熟,只是一种过渡性的买方市场,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特征。在这种过渡性买方市场条件下,旅游企业采取恰当的竞争战略,对其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市场“供大于求”状况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在政府主导型战略支持下,由接待事业转变成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不断扩展,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旅游车船公司等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数目增长率超过了旅游接待人数的增长率,使旅游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特征。这一状况从入境旅游人数增长率与星级饭店和旅行社数目增长率的比较中可见一斑,2001~2006年六年间,除了受2003年“非典”影响,2004、2005年入境旅游人数出现大幅度反弹增长外,旅行社和星级饭店数量的增长率均高于入境旅游人数增长率,如表1所示:

旅游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反映到日常经营中,表现为旅游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由“暴利”转入“微利”时代。以饭店行业为例,自1998年开始,饭店全行业进入亏损状态,之后是连续六年的低谷,星级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一直在60%左右,增长速度缓慢,我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中一直缺少利润指标。

二、当前旅游业买方市场的过渡性特征

“供大于求”是买方市场的基本标志。但是,真正的买方市场不仅仅是市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而应该是经济运行已形成了由买方行为引发的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过程,即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和终点都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和需求。因而,我国目前旅游业的“买方市场”是不成熟的,只是向真正的买方市场过渡的一种形态,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一)“有闲”、“有钱”阶级尚在形成

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是旅游活动发生的两个重要条件,旅游业要形成真正的买方市场,必须形成一个有效需求强劲,“有闲”、“有钱”的中产阶级,以对旅游供给形成持续拉动。然而,受消费观念、房价和子女教育费用、医疗费用等看涨、股票和基金等投资项目普及以及带薪休假制度不完善等一系列原因的影响,尽管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有强劲旅游需求的中产阶级仍在形成中。同时,随着基尼系数的扩大,旅游市场还呈现出高端和低端的极度分化。

(二)旅游理性消费行为尚在培育

消费者的理性消费、理性投资和对市场的理性预期,对形成常态买方市场有重大意义。但受低消费能力、国民素质等因素制约,目前我国旅游消费者行为理性还不足,不能对旅游供方产生持续正确的影响。典型的是旅行社的“价格竞争”,由于旅游消费者选择旅游产品时盲目追求低价,旅行社只要稍微改变价格策略,就可以占有企业生产剩余,导致低价成为旅行社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从而从源头上诱发了“零负团费”等无序竞争现象。

(三)合理的旅游供求结构尚在调整

真正买方市场上的“供大于求”,应该是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自由选择,使边际效用最大化的“供略大于求”,即产品的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相适应。而我国旅游业的增长方式尚处在由“粗放式”向“集约式”的调整过程中,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现象仍然存在。一方面旅游产品严重同质化,在同一低水平上过度竞争,局部旅游产品相对过剩;另一方面能满足高端旅游市场的创新型、个性化产品却十分缺乏。

(四)旅游企业创新能力尚在培养

在买方市场上,卖方为了在激烈竞争中胜出,必须有不断满足买方即期需求、开发潜在需求、创造崭新需求的创新能力,从而使买方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但我国旅游企业尚处于“弱、散、差”的整合阶段,还没有树立起开发和创造旅游需求的意识,也没有形成相适应的产业组织和行业结构。尽管近年来开始逐步关注旅游消费者行为和需求心理,在开发旅游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创造崭新需求并将之转化为消费的能力上,还是十分欠缺的。

三、过渡性买方市场条件下旅游企业的竞争战略

“供大于求”意味着竞争,买方市场的根本性质就是“竞争”二字。在当前旅游业过渡性买方市场条件下,旅游企业要赢得竞争的胜利,必须采取恰当的竞争战略。

(一)确立旅游需求导向,完善差异化产品体系

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应该是旅游产品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企业必须看到,过渡性买方市场上旅游消费需求呈现出的层次性和差异化。首先,处于形成过程中的“中产阶层”日趋关注健康、舒适、便捷、丰富等情感元素,注重旅途的安全、舒缓,讲究旅游体验的美好,对旅游消费质量和档次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其次,农村等中低端市场的旅游需求上升,但这一部分市场对价格的追求行为还很不理性。

面对这些特征,旅游企业应该致力于提升服务差异化市场的能力。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景区(点)等旅游企业,应在旅行社的组织下紧密合作,形成完美的“旅游体验”生产价值链;同时,要努力降低成本,完善面向高、中低市场的差异化产品体系,以保持企业的市场份额。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显示,产品差异是形成市场进入壁垒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由于产品差异的存在,使得买者对某些企业的产品形成偏好,从而使差异化产品提供者取得定价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价格竞争。因此,走产品差异化道路,也是旅游企业获取成本优势的非常有效的竞争战略。

(二)适应战略环境变化,培育核心竞争力

根据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中的要素,当前旅游业的过渡性买方市场中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环境因子:一是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的继续存在,使得国内有大量替代品生产者;二是旅游消费者的理性在逐步培育,讨价还价的能力在迅速提高;三是我国践履“入世”承诺,对外资全面开放旅游业,存在强大的潜在竞争者进入威胁,“供大于求”的状况将进一步强化。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旅游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应该学会在进行准确战略分析的前提下,寻找自身在产业中的竞争地位,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适应环境变化,实现企业长期的生存与发展。

关于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学界已有较多研究成果。各个学者在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上虽存在较大分歧,但普遍认为,旅游企业的服务性决定服务竞争力、企业文化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缺少的要素(郑超,2004;邵金萍,2006),旅游企业应该从集团化、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皮垂燕,2006)等方面提升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运用“定点超越技术”,尽快实现规模经济

“定点超越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新的经营管理方法。其主要思想是:在客观分析本企业内部行为及运作过程和管理过程的基础上,选择一个竞争对手为参照点,将本企业的竞争实力与目标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并将竞争对手已取得的成就作为本企业的竞争目标,并将其成功的经验引入本企业竞争战略,以超越目标竞争对手,促进企业的发展,并实现企业追求完美的愿望,如图1所示。

“定点超越技术”是一种用于迎战竞争者的有效战略手段。在过渡性买方市场条件下,我国旅游企业作为供方自身尚不成熟,普遍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条件,可以运用“定点超越技术”来促进发展。大企业可以选择跨国旅游企业集团公司为目标,学习其先进的产品开发理念、服务理念、营销理念和管理理念,以及它们在组织设计等方面的经验;而大量的中小企业则可以选择大企业为目标,逐步发展壮大,从而加快整个行业发展壮大的步伐,尽快实现规模经济。

(四)提高创造旅游需求的能力,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在传统的对旅游需求的研究中,旅游者是旅游需求产生的主体,旅游需求表现出旅游者的主观创造性,旅游企业不可能创造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但在旅游产品极为丰富的现在,旅游者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需求的最优筛选,消费往往表现出困惑性、迷茫性、可改变性;同时,在过渡性买方市场条件下,旅游产品局部过剩、旅游消费力度不足,旅游企业要在激烈竞争中获得抢夺市场和获取利润的“两全”,只有开发潜在(隐性)市场或回头(二次)市场。

但提高创造旅游需求能力并非是说到就能做到的,它需要旅游企业积累丰富的市场经验,具有敏锐和长远的市场眼光。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建立起适应竞争战略的企业组织结构。根据战略管理学的观点,企业战略决定企业组织结构,而企业组织结构又影响企业战略,因此,旅游企业应该加快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建设“学习型组织”,以及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推进组织的“扁平化”,提高整个企业在发现潜在旅游需求、开发旅游新需求方面的反应速度,是旅游企业占领市场先机、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