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市场的功能

旅游市场的功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旅游市场的功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旅游市场的功能

旅游市场的功能范文第1篇

一、旅游市场机制的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市场的功能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所谓旅游市场机制,是指旅游市场中的交换各方在交换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形式,具体讲就是各旅游市场主体在旅游市场上进行经济活动而形成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因素有机结合的方式,其表现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的共同作用过程。

(一)旅游供求机制。旅游供求机制,是指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之间通过竞争而形成的内在联系和作用形式,也就是旅游供求关系在旅游市场中的规律性反映。旅游供求机制不仅对旅游供求的均衡起着调节作用,而且对旅游者的合理流动也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旅游供求机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旅游供求机制及时、灵敏地反映旅游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反映旅游市场上供求双方的变化及发展态势,从而为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提供信号和指示方向,调节旅游市场的供求平衡;二是旅游供求机制依靠其他机制的配合作用,有效实现合理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功能,从而调节旅游市场供求结构的平衡;三是国家通过旅游供求机制对旅游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旅游价格机制。旅游价格是旅游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既是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进行旅游产品交换的媒介,又是衡量旅游经营者生产和经营旅游产品的劳动耗费量的尺度。因此,旅游价格机制是旅游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机制,是旅游供求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价格机制对旅游经济运行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旅游者而言,旅游价格机制是调节旅游需求方向和需求规模的信号,即通过旅游价格的涨落,反映旅游供求的变化,影响着旅游者的购买欲望,并调节旅游者的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对旅游经营者而言,旅游价格机制是旅游市场竞争和调节旅游产品生产的重要工具,即旅游经营者通过价格变动来占领市场,调节旅游产品生产和供给的数量和结构。对政府宏观管理而言,通过旅游价格机制的作用,一方面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的运行提供必需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自发地调节着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三)旅游竞争机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哪儿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哪儿就有竞争,“竞争的实质就是消费力对生产力的关系”。因此,旅游竞争机制就是指旅游市场中,各旅游经营者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互争夺客源,从而影响旅游供求及资源配置方向的运动过程。

旅游竞争机制作为市场机制的基本要素之一,其核心内容是争夺旅游者。因为争夺到的旅游者越多,表明旅游产品的销售量越大,从而为旅游目的地国家、地区或旅游企业带来的收入越高,经济效益就会越好。同时,争夺旅游中间商,即对从事转销旅游产品,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和个人的争夺,也是旅游竞争机制的重要内容。因为各种各样的旅行社和旅游经纪人,是销售旅游产品的重要分销渠道,争夺到的中间商越多,得到的支持越大,旅游产品销量就越多。争夺旅游者和中间商的目标集中表现为提高旅游市场占有率,因而旅游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变化对旅游供求和旅游价格产生着影响和决定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竞争机制是客观存在的,是同旅游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紧密结合并共同发生作用的。

(四)旅游风险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都面临着盈利、亏损和破产的多种可能性,都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因此,旅游风险机制就是指旅游经济活动同盈利、亏损和破产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作用的运动形式。

旅游风险机制作为旅游市场机制的重要部分,是一种无形的市场强制力量,促使每个旅游经营者承认市场竞争的权威,从而自觉地对市场信号做出灵敏的反映,形成适应旅游市场竞争的自我平衡能力。同时,旅游风险机制也利用市场利益动力和破产压力的双重作用,促使每个旅游经营者行为的合理化,并按照旅游市场需求提供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旅游产品。

二、旅游市场机制的特征

旅游市场机制既有一般市场的共同特征,又有符合旅游市场特点的特殊性,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旅游市场机制的客观性。旅游市场机制的客观性,是指其发挥功能作用的条件是客观的。在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旅游市场机制会自然地发挥作用;而当条件不具备时,旅游市场机制的作用也就不能发挥。例如,旅游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旅游价格围绕旅游产品价值而上下波动,从而自动地调节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使之趋于平衡。但是,如果旅游价格不能自由变动,或者其变动形成刚性,即只涨不降或只降不涨,那么旅游价格机制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旅游市场的功能范文第2篇

科塞的冲突理论强调的是冲突的积极方面,“即社会的整合和稳定作用。他认为,冲突对解决西方社会学中的社会秩序问题,不但不应被排除,而且应该完全承认社会冲突能为现存社会制度服务。”1、冲突理论有助于制度和规范的建立与完善。科塞认为冲突会促进法律和条款的制定与修改,并且会激发出潜在的相关规范和规则,从而进行制定出新的法律,促进新的制度结构的发展。另外,在经历冲突的过程中,冲突双方必然会找到解决冲突的方式,即会逐步建议起调整冲突方式的规则和步骤,从而形成习惯性的模式和程序。虽然结构是静态的而冲突是动态的,两者在社会学理论中的地位历史地看是矛盾的,但如果通过权力改造共同利益实现制度,通过权力完成共识规则更新,就可以建立一种能够吸收冲突中正能量的功能结构,适时提高效率和公平,使冲突不至颠覆既有结构,或造成效率和公平发展的倒退与停滞。2、冲突理论的内部整合功能。科塞认为,“冲突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社会或群体的身份和边界线。”在冲突面前,对于可以共同维护自身利益的群体,可以暂时或者永久地结合起来,来抵御他们所认为的冲突。虽然有的时候这种冲突并不真实地存在,但是一旦冲突存在的时候,利益群体会自然聚合,使之群体团结增强。3、冲突理论的稳定功能。冲突对于社会和群体都具有稳定的功能。冲突理论认为冲突有利于社会结构变得灵活,而不会变得僵化和停止不前。科塞认为,具备冲突制度化的体制正是因为允许矛盾和冲突可以直接地表达出来,使冲突的根源不断得到调适与修正,从而有助于消除不满,避免分裂,对整个的社会关系具有统一和稳定的功能。

二、社会冲突在旅游市场建设中的表现

在旅游市场的建设中,旅游者与旅游企业之间有时难免会发生冲突的事件。这种冲突的性质和演变规律不但决定于所在市场内部,也会受到个人和群体在相关市场中利益属性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非市场因素的影响。1、经营者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冲突。监管者与经营者之间,由于对利益的关注视角不同,价值取向的差别,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经营者之间会发生一些冲突,如旅游经营者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的保护,损害公众的社会利益;旅游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提供的产品质量与管理部门的要求不符,从而损害旅游者的利益。为了维护旅游消费者的利益,保证市场秩序,也使旅游产业稳步健康地发展,在问题出现的时候,两者之间必然会形成冲突。2、旅游消费者群体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冲突。在旅游的过程中,当旅游者消费者群体对其快乐体验的需求与旅游资源经营者所提供的设施与服务之间发生不一致的时候,即旅游企业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其期望不能得以完全实现的时候,就会发生冲突。3、旅游消费者个体之间在满足其旅游体验中的冲突。任何现存的功能结构都面临群体之间冲突导致被颠覆的风险,这种风险根植于市场中的个人以及个人组成的各种群体对利益的追求,因此,这种风险是常在的,只是形式和程度不同。4、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利益分配冲突。旅游业的经营者之间重复性高,尤其是同业之间,旅行社、餐饮业、交通行业同业之间的产品往往存在雷同,无论是在形式和价格上都会出现一致的情形,在有限的市场范围内,市场的利益分配存在着冲突,竞争显得尤为激烈。尤其是在价格方面,不惜牺牲自身的利益来一味地降价,从而扰乱市场秩序,造成市场上的恶性竞争。

三、社会冲突理论对旅游市场建设的启示

旅游市场的功能范文第3篇

Abstract:Theyoungpeopletravelhasitsspecialmarketformmechanismandthetravelingcharacteristics,tocultivatetheyoungpeopletravelmarketvigorously,hasvitalsignificance.Inrecentyears,theyoungpeopletravelhasdevelopedvigorously,butalsohasmanyproblems,sothattheyoungpeopletravelmarketinthetruesensehasnotformedyet.Tocultivatetheyoungpeopletravelmarket,shouldtoformanorganizationoperationpatternof“theserviceprovider-travelingorganizer-travelingtenderer-travelingnumerouscommunities”andallquarterscoordinate.Thetravelingproductsshouldmanifestcharacteristics,suchasentertainment,healthily,educational,practicality,securecharacteristic,etc.Andtoformagoodpolicyenvironmentsupportsystem.Thus,thespecialtravelingmarketabouttheyoungpeoplewillobtaindevelopdeeplyandtoexpanddaybyday.

Keyword:Teenager;Travelmarket;Mode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旅游活动日渐普及,中国旅游业进入到了飞速发展时期。在日益壮大的旅游队伍中,中国2.5亿青少年,占全国1/3强的旅游人口,则是一个庞大的极具诱惑力且尚未被深度开发的旅游市场。如何结合青少年旅游特点,创造各种条件,将青少年旅游打造成一种理想的“寓教于乐”的休闲和学习方式,大力培育青少年旅游市场,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青少年旅游市场形成机制

旅游市场是由众多单独旅游者个体组成的,而个体之所以产生旅游活动成为旅游者是由旅游动力决定的。旅游动力包括内动力(旅游动机)、外动力(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中间条件(收入、闲暇时间和交通条件)三个方面。青少年旅游市场的形成有赖于以下几方面条件:

1.旅游动机强烈而复杂

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青少年旅游动机主要有:(1)放松身心的动机。青少年学生课业繁重,学习压力大,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几乎所有学生都有外出旅游,寻求乐趣,放松身心的愿望。调查资料显示,16~26岁年龄段的青少年有35.16%的旅游目的在于寻求乐趣。(2)增长见识的动机。现在的青少年对知识的渴求早已突破了单纯课本知识界限,而乐于向社会和生活学习。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16~26岁年龄段的青少年的旅游目的,46.29%在于增长见识。(3)运动的动机。青少年生性活泼好动,而平日里忙于学业,缺乏运动锻炼的机会,因此,许多青少年有利用旅游机会进行登山、滑雪等运动健身的动机。(4)交际的动机。现在的青少年多独生子女,平日里社会交往较少,因此,许多青少年有通过旅游活动与同龄人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加深了解、建立友谊的愿望。

2.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众多的名山大川、流泉飞瀑、珍禽异兽、奇花异草……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壮景。我国历史悠久,留下了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壮丽辉煌的古代建筑,多彩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构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满足青少年多种旅游需求、开展多种旅游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培育开发青少年旅游市场的物质基础。

3.闲暇和经济条件允许

要把旅游动机变成旅游行为,需要闲暇时间和经济基础作保障。我国大、中、小学都有较长的假期,寒暑假加起来大约有三个月的时间,另外还有“五一”、“十一”黄金周的长假。因此,青少年有进行旅游活动的充裕的闲暇时间。

虽然大多数青少年还只是纯粹的消费者,经济来源主要来自父母,但由于家长对子女成长教育的重视以及家庭收入的提高,一般家庭都能满足孩子正常旅游消费的需求。据一份资料表明,一个普通家庭中有60%的消费开支用在了“小太阳”身上。另外,许多家长也愿意节假日带孩子出去旅游,或将旅游作为子女取得某项成绩的奖励。因此,青少年旅游有一定经济保障。

二、青少年旅游的特点

作为特殊的旅游群体,青少年旅游具有不同于其他旅游市场的旅游特点。

1.旅游功能的教育性

青少年旅游除具有旅游普遍意义上的放松身心、增长见识等功能外,还具有突出的教育功能。青少年旅游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具有开拓眼界、增长知识、在实践中验证课本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的学习功能。同时,通过畅游祖国锦绣河山,可以陶冶情操,唤起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游览革命圣地,可使青少年受到爱国主义、优良革命传统教育;通过体验旅游,有利于青少年熔铸坚毅的性格、顽强的意志、培植节俭的作风和集体合作精神……因此,青少年旅游是进行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2.旅游时间的集中性

青少年旅游者一般利用比较集中的节假日等闲暇时间出游,具有明显的集中性。一项对游客旅游时间安排的调查统计分析显示:有近65%的旅游者将旅游安排在“寒暑假”和“节假日”,只有9.3%的人把旅游安排在“大周末”。有组织的冬、夏令营活动和以专业学习为主要目的的修学旅游一般选择在时间较长的寒暑假。

3.旅游主体的地域性

青少年旅游主体以大中城市青少年为主,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据国内一调查资料显示,城镇青少年外出旅游的比重占整个青少年旅游市场的85%以上,这与城镇青少年的消费观念、经济实力、消费环境和消费水平是相适应的。而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子女,因为收入低而不具备旅游消费的经济条件,即使经济条件允许,由于旅游观念落后,许多家长也不愿意在旅游上多投资。

4.出游方式的团体性

目前,青少年旅游的主要形式,一是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的参观、野营、集训等旅游活动;二是旅行社或旅行社与教育机构联合组织的夏令营等活动,出游方式多是团体旅游。出于安全性考虑,青少年尤其是年龄偏低的中小学生,单独或小群体旅游一般不会得到学校和家长的允许。

5.旅游市场的拉动性

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有互相攀比的心理,当听到其他伙伴出游回来后的炫耀后,也会产生强烈的外出旅游的愿望,从而带动同龄人的旅游;另一方面,出于安全的考虑和达到教育目的,学校组织的集体出游往往有教师团伴随。青少年单独出游时家长则紧紧跟随,一个孩子出游可带动两个家长甚至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到旅游中来,形成所谓“一拖二”甚至“一拖四”模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青少年是旅游的动力源,对旅游市场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三、青少年旅游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视,青少年旅游人数迅速增长,使青少年旅游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但是,由于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的旅游市场开发还处于起始阶段,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旅游尚未形成,青少年旅游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旅游观念存在误区。一方面是学校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禁止学生出游。另一方面,有的家长将旅游看做是浪费时间和金钱的单纯游玩,怕影响学习限制孩子旅游。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不愿让孩子参加吃苦型、磨炼意志型的旅游活动。(2)旅游企业缺乏规范。有些旅游组织机构为了赚取更多利润,采取一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和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影响青少年旅游的质量,引发了一些负面效应。(3)旅游存在安全隐患。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素质偏低,安全意识不强,加上活泼好动和新鲜感较强的个性特征,构成了青少年旅游安全隐患的主体因素。同时,旅游接待部门存在着组织不力、缺乏正确引导以及旅游产品安全保障系数低等问题。(4)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目前,针对青少年的旅游产品基本没有形成,缺乏为青少年设计、量身定做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5)旅游消费水平偏高。有的旅游组织部门为了获得较大的利润空间,对青少年旅游收费偏高,脱离学生的实际消费水平,也令学生家长望而却步。如一个十天的大学游,住6~8人间学生宿舍,吃学生食堂,加上几个常规景点,竟收取高达3000元的费用,还不包括交通费。较高的旅游消费,使青少年受众群体难以普及。

四、青少年旅游市场培育模式

根据青少年旅游的特点和目前发展现状,研究青少年旅游市场培育模式,对于开发青少年旅游市场,发展青少年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1.旅游组织运作模式

我们可将青少年旅游组织运作模式归纳为“服务提供者—旅游组织者—旅游提供者—旅游受众群体”(见图)。从产品提供者的角度,逻辑组织运作走向为“服务提供者—旅游组织者—旅游提供者—旅游受众”;从产品接受者的角度,逻辑组织运作走向为“旅游受众—旅游提供者—旅游组织者—服务提供者”。

青少年旅游具体的服务提供者可划分为交通、食宿、旅游资源和专项活动四部分。从产品构成上讲,四者是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从组成性质上讲,前三者是一般因素,专项活动是青少年旅游的特有活动项目,如科普知识、革命传统教育等讲座、军令营中实战演习、科技场馆动手操作等活动,从而实现青少年旅游的娱乐教育功能。

目前,青少年旅游组织运作主要有三种形式,其一是由学校组织,学校自己操作;其二是由学校组织,交由旅行社操作;其三是旅行社或者电视台招徕青少年,并操作其旅游活动。

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旅游的供给者。青少年虽然是参加者,但家长是旅游费用的承担者,旅游行为的决策者。学校则是联系学生与旅行社的纽带,通过学校的帮助,旅行社能更真实地了解到学生的需要和特点,有助于更有效地开发学生市场。

青少年旅游的直接受众群体是儿童和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群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旅游行为倾向,相应组织者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

青少年旅游的组织运作涉及到家庭、学校、旅行社、旅游地、交通等各部门,青少年旅游市场的开发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协同运作,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2.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是开发青少年旅游市场、发展青少年旅游的物质基础。

青少年旅游产品应体现以下特征:(1)娱乐性。青少年尤其是年龄偏低的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对游乐场等娱乐设施倍感兴趣。娱乐性旅游产品能够激发青少年的旅游热情,起到娱乐身心的作用。(2)健康性。为青少年身心发展考虑,青少年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应具有健康的内涵,要绝对禁止涉及、赌博等不健康的内容。(3)教育性。青少年旅游产品要体现教育理念,使青少年旅游实现寓教于游,寓教于乐,以轻松活泼的形式进行知识传播和思想道德教育。(4)实践性。青少年阅历简单,缺乏社会经验,具备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书本。参与具有实践性的旅游活动,体验不同生活情境,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深刻地领会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5)安全性。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对青少年旅游来说更是如此。旅游产品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免除家庭、学校和社会安全顾虑。

另外,旅游组织部门还应针对青少年的不同兴趣和学校、班级团体的教育或活动主题,量身定做具有个性化的旅游方案,设计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以达到组织活动的预期目的。

3.政策环境支持模式

要使青少年旅游得到充分的发展,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尤其是更多的政策扶持。第一,要从社会效益出发,旅游景区景点、旅游交通部门应给予青少年以最大优惠和方便,科技馆、博物馆应免费向青少年开放;第二,有关部门应对经营青少年旅游的旅行社和旅游企业给予税收、线路安排等方面的优惠和照顾,激发他们对青少年旅游市场的兴趣;第三,加强青少年旅游市场的组织建设和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青少年旅游市场;第四,进一步加强旅游安全建设,完善旅游保险机制;第五,旅行社等活动组织部门对家庭困难的青少年应适当减免有关费用,使更多的青少年从旅游中受益。

针对青少年旅游特点和需求动机,设计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通过多方协作、有效组织、健全政策支持体系等途径,日益壮大青少年这一特殊的旅游市场,在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日益显现出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良好社会效益。

摘要:青少年旅游有其特殊的市场形成机制和旅游特征,大力培育青少年旅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青少年旅游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旅游市场尚未形成。培育青少年旅游市场,应该形成“服务提供者—旅游组织者—旅游提供者—旅游受众群体”各方协调合作的组织运作模式,旅游产品开发应体现娱乐性、健康性、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的特征,并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体系,从而使青少年这一特殊的旅游市场得到深度开发并日益壮大。

参考文献:

[1]黎莉.从教育角度探讨青少年旅游市场发展[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70-72.

[2]王庆仁.我国青少年旅游市场开发初探[J].消费经济,2002,(1):56-58.

[3]陆大道.中国环渤海地区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旅游市场的功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新常态;市场非优区;乡村旅游;广德县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3016404

1引言

我国旅游逐步摆脱非常规发展模式,出现需求多样化、散客主流化、旅游全域化、产业融合化和服务智慧化等常规现象,开始进入长期稳定的发展状态[1~4]。乡村旅游也呈现出产品需求升级、自驾自由行主导[1]、整合集聚发展、产业形态创新和线上营销加速的常态化特征[5~8]。新常态拉大了乡村旅游市场非优区与优区的差距,而普遍存在的市场非优区应是乡村旅游研究重点。

乡村旅游的消费主体是城市居民,而旅游客源市场优劣的衡量标准是出游能力[9]。基于此,笔者将乡村旅游市场非优区界定为本地市场出游能力弱,缺乏高引力景区,且2 h交通距离范围内缺乏可依托的三线及以上城市的乡村旅游地。法国学者Beteille R早在1992年已将乡村旅游看作非优旅游,研究其起步到走向繁荣的演变[10]。Ross G F[11]、Opperman M[12]等多位国外学者在相关研究中都涉及到旅游非区的概念,但缺乏深入探讨。国内旅游非优区的研究始于旅游资源非优区[13,14],后拓展到区位非优研究,其中市场区位是重要板块[15~18]。要轶丽[9]和陈婷[19]提出市场非优区的特征是旅游目的地的居民本身出游能力低,且远离主要高出游能力的客源市场。对于市场非优区发展,陈传康认为应重点解决交通问题[20],朱国兴提出从市场空间、行为结构和客源结构的定位弥补不足[21],徐升艳探讨产品、合作等具体措施[22],孟清超阐述了推-拉理论开发模式[23]。

综上所述,我国市场非优区研究集中在2000~2010年,国外的更早,所以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解读;目前市场非优区是作为非优区位或者旅游非优区的部分进行研究,缺乏专题研究,尤其缺乏乡村旅游市场非优区研究。本文以广德县为例,揭示新常态背景下乡村旅游市场非优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讨其发展路径,以期为相似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借鉴,丰富非优区研究的理论。

2案例地分析

乡村旅游市场非优区的主要表现是资源禀赋较好而市场响应较弱。据此,通过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的数据对比分析,选择广德县作为案例地。

广德县符合乡村旅游市场非优区的定义。2015年,广德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952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县内4A级及以上景区只有太极洞,且与其交通距离在2 h以内的只有2个三线城市。

乡村旅游市场非优区资源禀赋较好,体现在资源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影响力等方面。广德县旅游资源涵盖了旅游资源国标中的主类,且数量丰富。县内拥有丰富的蓝色水库资源、溶洞资源和养生资源,也有航天军事研学资源,旅游装备制造资源和佛道文化养心资源等独特人文资源。县内拥有国家重点镇2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绿色名镇、中国传统村落和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各1个,乡村旅游资源得到国家认证。

市场响应较弱,主要体现在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和社会对区域景区的关注度等方面。2015年,广德县接待国内外游客396万人次,不到黄山区国内外游客接待量的一半;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1.7亿元,不到黄山区的1/5。社会对广德县景区的关注度较低,县内产品引力有限。太极洞自2011年以来的百度搜索指数平均值为274,而黄山为6887。

3乡村旅游市场非优区分析

3.1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乡村旅游市场非优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从一日游走向过夜游,实现真正的乡村旅游。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产品引力不足。传统乡村旅游产品以农家乐接待和景点观光为主,缺乏乡村性和体验性;缺乏营地驿站等新业态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缺乏夜产品。

(2)廊道设施欠缺。广德县交通暂不具备主题体验和串联散点的旅游功能,缺乏慢游道、旅游引导、服务驿站和廊道景观等旅游服务设施。

(3)品牌尚未确立。广德县乡村旅游中有许多国家认证的农家乐或景点品牌,未形成统一鲜明的区域品牌,市场认可度低。

(4)支撑体系较弱。该县乡村旅游的支持政策、人才支撑、智慧化建设以及包括厕所、厨房、环境卫生、道路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都较弱。

3.2市场非优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乡村旅游市场非优区主要是指乡村本地居民出游能力弱,而周边缺少规模大且出游能力高的客源市场,是与五大城市群核心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优区相对的。旅游新常态使得乡村旅游非优区的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资源小散缺乏整合、品牌市场响应小和支撑体系弱等问题更加突出,提质增效更为迫切(图1)。

对乡村旅游市场非优区的发展路径,本文从产品、整合、品牌和支撑四个角度解读。首先,产品是乡村旅游市场的核心卖点。要贯彻生产、生活、生态和生命融合理念来提升产品的体验性,开发休闲业态、研学业态、旅居业态和互联网+等新业态产品,补充慢游、体验和文化三个主题的夜休闲产品。其次,整合才能全面提升产品引力。勾勒框架、打通脉络、塑造视点和宣传造势是逐步整合廊道周边小散特乡村旅游点的四个重要步骤。再次,统一明确的品牌是让乡村旅游产品打入市场的关键。品牌建设体现在游前塑造宣传、游中体验服务和游后反馈分析的旅游全过程中。最后需要体制、人才和环境等方面的支撑,需要乡村旅游协会来统筹,推进政策畅通、人才培育和旅游环境建设行动。

4广德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4.1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质

4.1.1增加产品体验性

提升产品体验性的关键途径是生产、生活、生态和生命理念的融合。生产理念指农渔业生产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形成主题产业链,打造生态观光休闲产品。生活理念是指挖掘乡村文化,提供乡村民俗风情体验和田居耕读的生活方式。生态理念是指贯彻低碳理念,重现青山绿水田园炊烟的乡村记忆,于生态环境中养疗。生命理念是指乡村旅游产研结合,通过科普研学提倡回归本真,人与自然、自我的交流和感悟。四生理念深化旅游体验,丰富产品的体验层次和维度。

4.1.2开发新业态产品

开发满足市场升级需求的新业态产品,主要包括面向都市人群的休闲业态,面向学生和亲子市场的研学业态,面向养生养老市场的旅居业态,以及功能性新业态在线旅游产品(表1)。

4.1.3补充夜休闲产品

针对乡村旅游接待的都市游客市场、自驾自由行市场和度假市场的需求,将乡村旅游夜产品分慢游、体验和文化3个主题打造。慢游主题可利用灯光艺术包装村落小镇,提供夜景步道。体验主要依托于乡村夜市和小镇老街的美食体验和购物体验,还有景区开发的夜场体验。旅游演艺和节日是文化主题的典型代表,主要包括实景演出、民俗演艺、体育竞技和杂技等。

4.2加强廊道串联整合

用廊道整合资源串联小散特乡村旅游点,聚小成大,聚弱成强,形成新的廊道型乡村旅游综合体。根据广德县现状,建设水廊桐I画廊,陆廊各乡镇内5条全域环线风景道。廊道通过勾线、通脉、点景和渲染的方式进行建设。

勾线是定位廊道的主干线,实现畅通畅游。建设水上航线或陆上自驾风景道,实现水陆畅通、联通;完善旅游集散接待中心、基营接待村落和服务驿站等旅游集散体系;宏^定位廊道主题和功能,规划设计空间布局。

通脉是打通廊道的脉络,建设廊道支线和漫游体系。要明确可连接的旅游支线,扩大廊道辐射范围;建4.4.1体制机制保障体系

政府引导摸清乡村旅游资源和土地存量,开展乡村旅游信息普查行动;出台乡村旅游宏观调控政策,包括相关土地政策,旅游扶贫政策,乡村旅游企业的市场准入、规范、监督、评价、运行和发展的系列准则,实现政策畅通。

建立由当地龙头企业管理者、政府旅游人才来领导,旅游局与村部管理人员、广德县企业管理者和高校旅游规划管理人才共同组成的乡村旅游协会。协会组织制定和评审广德乡村旅游标准,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组织竞技比赛发现作品和人才,协助乡村旅游项目策划营销,管理监督并保障协会运行,保障消费者与村民的权利义务。

4.4.2乡村旅游人才培育

通过校村联袂机制,建立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和乡村人才培训基地,科学培育三级人才梯队,即面向协会会员的管理型人才,应届毕业生和引进的产品设计和营销等专业人才,当地群众和当地专科院校人才组成的文化传承人才。

在乡村旅游人才培训基地进行订单式培育,制定一套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课程,培育基本素质、专业技能、旅游理论知识、旅游文化素养和自学能力,并进行淡季实地考察和定期考核。同时,开展乡村旅游创客行动,申请广德县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积极融入现代互联网众筹项目,创立广德乡村旅游创业基金,建立广德县乡村旅游创客联盟和交流平台,不定期组织创客大赛。

4.4.3乡村旅游环境建设

环境建设行动通过乡土保护和旅游导向的山水林田村道的景观整治,以农旅融合为路径,完善道路体系、智慧工程等公共服务体系,为村落物质和文化遗产建档,创意创新传统资源并利用垄上行等新型旅游交通塑造新旅游吸引物,保护和重现乡景、乡味、乡音和乡俗等乡村记忆。这从电商化行动和农家乐改造抓起。

在各村镇全面普及电子商务的意义和技术,保证经营者熟悉网络营销及预订支付。搭建政府乡村旅游官网,提供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选择代表乡镇定点实验示范,实现乡村旅游电商化。农家乐改造行动以乡土化、院落化、特色化、精致化、生态化为提升原则,基础与服务设施完善为基础,对村落景观进行整体乡土化塑造,健全游憩要素与功能,统一民宿建筑风格,挖掘各农家乐特色,围绕“一院一主题”进行风格设计。

参考文献:

[1]徐明正.认识新常态,推动陕西乡村旅游转型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6-7-11(4).

[2]Quansheng G E,Jianchao X I.新常态下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若干思考[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7):793~799.

[3]张广瑞.中国旅游发展新常态的发展理念与战略选择[J].旅游学刊,2015,30(4):1~3.

[4]张祖群,林姗.首都城乡建设的文化品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建设――基于北京乡村旅游八种新业态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S2):143~149.

[5]李湘云,杨占东,郭璇.基于体验视角的北京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4):118~120.

[6]林涛.浙北乡村集聚化及其聚落空间演进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7]Qiyan W,Ling X U.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北京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研究[J].旅游学刊,2013,28(8):102~110.

[8]毛峰.“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6(3):74~77.

[9]要轶丽,郑国.旅游区位非优区的旅游业发展研究-以山西运城为例[J].旅游学刊,2002,17(5):58~61.

[10]Beteille R.La Valorization Touristique 1’Espace Rural[J].Inform,geogr,1992,56(5).

旅游市场的功能范文第5篇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大学生旅游消费正在成为大学生消费的热点,大学生旅游市场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其旅游市场的规模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旅游市场在营销和开发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大学生旅游市场存在问题

1.大学生在旅游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大学生一般选择与朋友出游或者独自出游,当离开学校时很少有人会向学校报告,有的甚至连朋友都不知会,在旅游中出现问题时与学校处于脱节状态,加大了学校的管理难度。

在校大学生平时与社会接触少,缺乏社会经验,在旅游过程中很容易上当受骗。在大学生旅游组织者中,有小旅游行社、学生社团、甚至一些没有从业资格的个人,也通过非正常途径到学校来联系业务,赚取中间费用,当旅游中出现问题时由于管理不规范,很多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大学生只能自己吃亏。

大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在旅游在为了节省费用,再加上在熟悉当地景点同学的建议下,往往会选择逃票进入景区,这样在节省了费用的同时也埋下了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2.大学生旅游市场中产品设计存在供需矛盾

大学生旅游市场由于存在利润小、风险大,难管理等问题,再加上由于价格因素,导致很多旅游企业放弃了大学生旅游市场,使得目前国内旅行社对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得不够,大学生旅游市场由于旅行社的不愿涉足而受到忽视。组织大学生出游的旅游产品并不多,而且这些旅游企业没考虑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只是简单的把一些普通的旅游产品用在大学生身上,大部分都是距离较近的旅游产品,产品缺乏特色,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3.旅游相关部门对大学生旅游支持严重不足

我国对大学生旅游实施较少的优惠政策,凭学生证一年最多只能坐四次火车,且局限在家庭和学校所在地之间;国家对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企业也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旅游景点、景区对大学生游玩的优惠条件有限,相关行业如交通、信贷、保险等部门对大学生旅游也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

二、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与推广对策

1.大学生旅游市场营销对策

大学生旅游市场营销需要与大学生旅游需求、趋势相结合,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营销对策。

(1)、定制营销。旅行社在营销时应当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需要,灵活组合、变换旅游产品。自助或半自助设计旅游线路以满足大学生不同的旅游需求。如针对新生的城市景观一日游,大学生情侣的自助游等。

(2)体验营销。大学生在消费中既关注产品本身功能又追在体验中得到满足。因而,互动性的项目往往更容易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和接受,例如现在大学生中较受欢迎的素质拓展训练营。

(3)、文化营销。通过旅游发掘产品内在的文化价值和旅游目的地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大学生旅游的真正目的所在。旅行社在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时必须以文化为媒介,开展文化营销才能取得成果。如参加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民族风情游。

2.大学生旅游市场产品开发策略

大学生由于其与众不同出游时间、旅游方式等,使得他们无法接受一般的大众化旅游产品,为此,旅游企业应当根据大学旅游市场的特点,开发相应的大学旅游产品,以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第一、根据大学生的旅游时间以及整个旅游市场的旺淡季节来开发大学生旅游产品。旅行社可以将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重点放在暑假上,适时引导大学生在暑假出游,这样不但可以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而且能够收到旅行社业务在淡季不淡的效果。

第二、根据大学生的兴趣来开发旅游产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受好,也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如自助游、素质拓展训练毕业旅游等等。

3.大学生旅游市场推广策略

第一、打通高校旅游信息通道,网络获取相关信息是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主要的渠道,现在国内现有的大学生相关的旅游网站和论坛,但是大部分的旅游网站都是非营利性质的自发组织,旅游企业与网站相结合的形式非常少,旅游企业应当利用网络为自己扩大宣传力度,拓宽自己的销售渠道,获取更多的市场。此外产品的宣传应当多元化,采用宣传单、报纸、海报等宣传形式,在大学校园大学生频繁出入的场所(如教学楼旁边、网吧、食堂等)进行广告宣传,利用大学生旅游市场集中的特点来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第二、借助网络的影响,扩大营销的广度和深度。旅游企业可以利用大学生偏好网络、追求新奇的特点,建立立体化、多维度、全方位的旅游销售网点,增加大学生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的便利性,并能够使大学生旅游者及时获得相关的旅游信息。旅游企业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容量和沟通优势与高校学生建立长期良好的互动关系,如在自身已开发的旅游网站或校园BBS系统设立专门的学生旅游网页或版面,及时更新出游信息,并设置定制化订购和即时反馈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