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医疗优惠对象
凡户籍在本县范围内的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农村五保及城镇“三无”对象和重点优抚对象,可凭《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救助证》、《县重度残疾人救助证》、《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供养证书》、《县困难家庭救助证》或《抚恤优待证》在县惠民医院就诊,按本办法享受医疗优惠。
二、医疗优惠减免内容
1、低保对象医疗优惠。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农村五保及城镇“三无”对象按《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低保和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给予分段优惠。
2、抚恤优待对象医疗优惠。为本县城乡居民户籍,且在本县行政区域内领取定期抚恤金或者定期生活补助费的抚恤优待对象,根据《县抚恤优待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实行医疗优惠。
3、根据“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结合资金筹集和实际优惠情况,适当调整医疗费用减免范围。
三、定点医院
县中医院为县惠民医院,按照“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模式运作,实行动态管理。县人民医院为惠民医院指导医院,妇保所、乡镇(街道)卫生院、张氏骨伤医院及城东医院为惠民医院协作医院。
四、就诊规定
1、医疗优惠对象凭《县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救助证》、《县重度残疾人救助证》、《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供养证书》、《县困难家庭救助证》或《抚恤优待证》和本人身份证到县惠民医院就诊可享受减免优惠政策。
2、下列情形之一发生的医疗费,不属医疗优惠范围:(1)犯罪或违法;(2)酗酒、打架斗殴;(3)自杀、自残;(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五、优惠资金筹措
对县惠民医院所发生的医疗优惠减免费用,由县财政统一筹措安排。
六、优惠资金管理
1、县惠民医院应根据优惠减免费用的实际需要和财力可能,合理提出资金预算,经县民政局、卫生局复核后,报县财政审核,最后提请县政府批准,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优惠资金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2、各种医疗优惠措施严格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检查、治疗、用药的规定执行,严格控制医疗费用。
3、医疗优惠对象在县惠民医院就诊时,医院给予直接减免。医疗优惠对象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先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报销,再给予优惠减免。县惠民医院每季度据实向县民政局结算优惠资金。
4、优惠资金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管理,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七、组织机构及相关部门工作职责
1、县政府成立由县府办、发改、民政、财政、劳动保障、卫生、审计、残联、慈善总会等单位参加的县惠民医院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惠民医院工作的协调、管理、监督及资金的筹措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负责日常工作。
2、县民政局负责医疗优惠对象的动态管理,并将医疗优惠对象的变动情况及时抄送县惠民医院。
3、县卫生局负责惠民医院的组建、审批、管理和医疗救助工作的组织实施。加强对医院的管理,督促医院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为惠民对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多的关怀,做到“救助不歧视,低价不低质”。
4、县惠民医院负责制订《县惠民医院管理实施细则》,成立相应组织,设立专门窗口,方便医疗优惠对象就诊和费用结算。
八、医疗服务管理
1、强化医疗服务。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医务人员“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为低保、特困、优抚对象提供人性化、个性化医疗服务,切实做到“真心惠民、诚信服务”。
2、加强质量管理。加强业务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督促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诊疗技术规范,保证医疗安全。
一、社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4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新农保、新农合等九项主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达4.32亿元,比上年增长19.7%,社会保险基金财政补助收入达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社会保险支出达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各项社保基金收支计划的完成,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提供了财力支撑,夯实了经济发展基础,促进了我县社会和谐稳定。据统计2014年共有33.4万人参加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率占97%;发放城市低保2036.3万元,农村低保2249.5万元,发放五保供养资金410.1万元,孤儿生活补助及临时救助175.5万元,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840.6万元,发放优抚资金794万元。2014年公共卫生投入达1360.37万元,基本医疗保障投入11238.8万元,农村公共卫生投入9511万元,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395万元,推进了7个乡镇卫生院、15个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
二、城镇职工养老金提标全部发放到位
2014年我县城镇职工退休人员10383人,其中企事业离退休人员8244人,失地农民2139人。其中企事业离退休人员提标月人均230元,其中正常离退休人员提标月人均269.7元,小集体及退休知青一次性缴费人员提标月人均186元,失地农民月人均提标96元。城镇职工退休人员及失地农民养老金全部按照规定要求发放到位。
三、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完善
2014年城乡居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由人均年280元提高到320元,城乡居民抵抗大病能力增强。2014年新农合首次开展新农合大病保险,即对参合农民因患大病治疗费用除新农合报销外,年度累计个人负担的合规费用减去起付线9000元后的自付费用,分别按50%-70%比例进行补偿,年最高封顶线为25万元,同时继续开展住院支付方式改革,在新农合基金住院补偿总额控制的基础上,县、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行按床日付费、按病种付费,严格控制目录外药品使用比例(村卫生所不允许使用目录外药品,乡镇卫生院控制在5%以内,县级医疗机构控制在10%以内)。将精神病、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病、慢性肾病、脑卒中后遗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帕金森氏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病、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等12类疾病列入门诊大病补偿范围,同时将恶性肿瘤、肾衰透析、血友病输血(含Ⅷ因子)、器官移植后抗排斥治疗的门诊医药费用按住院补偿办法进行补偿,门诊大病的补偿比提高到40%。按照市级统筹下推行新农合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将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75%,统筹基金使用率达到85%。继续巩固乡级定点医疗机构“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服务模式改革成果。
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今年,我们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完善基层卫生院和推进172个村卫生所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统一使用全省政府采购的基本药物及零利润销售等医改措施实行多渠道补偿,累计拨付公共卫生、基本药物补助等医改资金达1339.2万元,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覆盖全县21个乡镇卫生院和172个村卫生所,乡镇医院和村卫生所按照时间节点,推进药品零利润销售,统一网上采购为内容的改革,让农民从基本药物制度改革中得到实惠。
五、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顺利实施
今年,我县完成2013年农村危房改造户770户的检查验收工作,并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及时将改造资金383.25万元打入危房改造户一卡通存折。确保了770户贫困农民居有所住。
六、稳定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2014年度财政投入1427万元帮扶困难群体及城乡居民就业创业。其中政府购岗及政府购买金蓝领培训获得省财政表彰。2014年度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447.4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663万元,解决了566人创业人员资金困难难题;用于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公益性岗位补贴等150万元;帮助1676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506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劳务收入2.63亿元;拨付2014年购岗资金248.3万元,为全县乡镇购买399个城乡基层公共服务岗位。
七、完善免费救治重大疾病长效机制
为解决困难群众重大疾病治疗费用负担,我县继续实施“光明·微笑”工程及“儿童两病”免费救治工作,开展困难患者尿毒症免费血透、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救治等民生工作,1-10月份,完成光明微笑56例次,救治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儿童9例,免费血透147人次、重性精神病救治140人。均较好地按时间节点完成下达的目标任务。
八、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
针对基层社保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今年,我们按照社保资金管理规定,对社保基金收入户资金进行按月催缴,各经办单位及时将基金收入上交财政专户。今年各经办单位缴入财政专户资金达2.26亿元。平时我们按照有关资金管理办法,更加注重对项目资金附件的审核及上报文件的相关原始资料,确保资金审批有据可依;其次对社保有关重大民生工程,我们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涉及到补助范围、补助标准及相关政策,督促相关部门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
九、社会救助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自2014年起,我县农村低保财政补差标准月人均达145元,比上年增加20元;城市低保财政补差标准月人均达270元,比上年增加3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月人均达275元,比上年增加30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月人均达260元,比上年增加40元;优抚参战对象补助标准月人均达435元,比上年增加35元。各项救助标准的提高标志着我县社会救助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十、退役士兵生活补助全部兑现
2014年度我县财政投入227.71万元,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124人按4500元/人年标准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实现了退役士兵生活补助政策全覆盖,解决了退役士兵因生活补助不到位长期上访的问题。
十一、社会保障工作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社保资金难以监管。社保对象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到经办单位审核、项目确认等各个环节,社保股日常工作人手少事情多,监管工作难以周全。
十二、2015年工作打算
2015年度,我股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上级财政对社保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保就业、重民生、促改革、强管理为核心,以实施民生工程为重点,全力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积极做好社保各项改革工作。一是配合农医局做好大病医疗救助的监管,二是配合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药品零利润销售为主的新医改工作;三是配合有关部门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程序,推进全县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业有所就等。
二、加强社保资金预算执行管理,确保执行进度更趋均衡。
以社保资金执行进度为抓手,充分发挥财政社保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各项社保政策有序的实施效果。2015年,实现了第4季度支出占全年支出的比重连续第3年下降1.3个百分点,确保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合理性在不断增强。
关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是党和国家赋予各级政府的职责,为群众排忧解难、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是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为充分体现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切实解决我区低保对象、困难群众和其它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医疗、入学、住房等“四难”问题,根据上级有关扶贫精神和《**扶贫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扶贫范围、审批程序、发放
第一条扶贫范围包括本区户籍的低保对象、困难群众和其它特殊困难群众。低保对象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320元的群众,困难群众指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320元但低于400元的群众。以上对象致贫原因包括家庭人员无劳动能力、因病长期服药、重大疾病、家庭人员残疾等。
第二条审批程序
(一)区级扶贫资金的审批程序:由居民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社区居委会加意见盖章,区社会事务办调查核实,填写有关申请审批表,金额在5万元以下的由区分管领导审批,金额在5万(含5万元)至10万元的须经区党工委书记、主任批准,金额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由区党工委班子讨论决定,最后由区分管领导和分管财政的领导共同审批。
(二)社区扶贫资金的审批程序:按各社区经费开支审批权限执行,专款专用。
第三条区级扶贫资金由区社会事务办发放,社区扶贫资金由社区居委会发放。
二、生活补助
第四条为进一步扩大生活保障范围,除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外,将接近保障线、人均月收入高于320元但低于400元的家庭列入困难群体,按贫困程度给予一定生活补助。
第五条对重度特困残疾人每人每月给予150元残疾补助金;对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每人每月给予100元生活补助金;对家中有两名或两名残疾人员的家庭,给予每户每月200元生活补助。以上补助不得重复享受,按标准从高予以发放。
第六条对低保对象的水电费,给予每户每月15元补助,年底一次性兑现。
三、医疗补助
第七条对本区户籍的低保对象、困难群众及其它特殊困难群众因患有重大疾病需入院治疗的,住院费用除合作医疗补助外,区给予医疗救助。
(一)对低保对象的住院费(除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外)给予城乡基本医疗救助(按城乡基本医疗救助管理办法具体实施),救助后仍不足支付住院费的,给予特殊医疗救助。
(二)低保对象的门诊费用由城乡基本医疗救助金给予每人每月42元定额报销。门诊费用在100元以下的报销42元,门诊、住院费医保报销后费用在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按80%给予救助。超出5000元以上的,根据家庭贫困情况给予酌情救助。
(三)对困难群众和其它特殊困难群众门诊、住院费(除医保报销外)在2万元至5万元之间的,救助3千元至5千元;在5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救助6千元至1.5万元;在10万元以上的救助1.5万元至3万元。
四、助学
第八条凡我区低保对象、困难群众家庭子女考入本科、专科、中专、中技或高中等学校,未接受上级政府、学校和其它单位资助的,对其学杂费给予资助,标准如下。
(一)对低保家庭学生按学校收学杂费的收据给予资助80%。
(二)对困难家庭学生按学校收学杂费的收据给予资助50%。
(三)对低保家庭、困难家庭的高中学生(在本区学校就读)给予学杂费100%资助。
五、慰问
第九条对我区户籍的弱势群体,因病住院或出院后由社会事务办、红十字会组织人员进行探访慰问,慰问金每人每次500元。
六、住房
第十条对低保对象家庭住房出现危房、渗漏或居住面积不足的,经区社会事务办、城管办调查核实后,给予改造、修缮或补贴,具体标准按市危房改造标准实施。新晨
七、附则
第十一条资金来源
(一)区扶贫资金。
一是高度重视。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政治工作和底线工作来抓,定期召开碰头会议,研究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强化责任。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股室、乡镇财政所长为成员的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领导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周密部署。局党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调度财政扶贫工作,财政评审每两月出台一次小型公益工程项目预算最高限价表,对村级扶贫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理,对2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村级自行组织实施,对40万以下的项目实行“四自两会三公开”模式,确保扶贫资金用得下、用得快、用得准、用得好。特别是2017年8月以来,对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进度,做到一月一调度,一周一通报,督促项目单位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四是强化制度建设。为确保统筹整合工作顺利开展,我县出台了炎陵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炎政办发[2016]8号)、《炎陵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实施方案》(炎政办发[2016]24号)、关于推广小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四自两会三公开”建管模式的指导意见(炎政办发[2017]44号)等一系列文件。
二、资金的整合和监管情况
2016年-2018年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共计59118.3383万元,其中2016年8511.12万元,2017年32446.3334万元,2018年18160.8849万元。
2019年计划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5810.65万元。
在资金监管方面,县财政部门严格按照上级决策部署,抓细制度建设、抓好资金筹措、抓准资金投向、抓严资金管理、抓实监督管理、抓紧问题整改,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抓细制度建设
——出台了《炎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创新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的意见》(炎政发[2016]18号)文件,成立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年度统筹方案的确定、项目实施、督办检查、验收考评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的落实和监管,制定统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财政资金有序统筹、有章可循。
——制定了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的实施意见》(湘政办法发[2016]5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每年制定了《炎陵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方案》,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明确了资金整合的范围及整合程序。整合的范围包括中央、省、市、县财政安排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中央层面主要包括: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持补助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等20项;省级层面主要包括:扶贫专项资金、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一化四体系"建设的资金除外)等19项。
——制定了资金管理办法。先后下发了《炎陵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炎政办发〔2016〕8号)、《炎陵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炎政办发〔2016〕75号)和《炎陵县精准扶贫产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炎扶发〔2016〕2号),就扶贫资金的分配、使用、审批、拨付、管理和监督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同时,简化资金审批和报账流程,确保扶贫资金用得下、用得快。财政评审每2个月制定一次小型公益工程项目预算最高限价表,对村级扶贫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管理,对2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村级自行组织实施,对40万以下的项目实行“四自两会三公开”模式。
(二)抓好资金筹措。严格按照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范围,应整尽整。
(三)抓准资金投向。严格按照《湖南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湘财农〔2017〕21号),围绕培育和壮大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改善小型公益性生产生活设施条件、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等方面,确定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出范围,2017年明确统筹整合的资金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 “七个一批”和“六大工程”安排使用,落实定资金、定项目、定责任、定时间的“四定”原则。整合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转移就业、农户补助等方面,不得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各项支出、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等与脱贫攻坚无关的支出。2018年以后,整合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发展两个方面。
(四)抓严资金管理。一是实行专人、专户、专账核算。二是建立了项目资金台账。各乡镇、县直相关单位依据下达的扶贫资金使用计划,按照项目文号、项目地点、项目名称、项目内容、资金规模、支出金额等要素,建立了项目资金使用台账。三是全面推行公开公示制度。县级方面,炎陵县涉农整合年初方案、调整方案和全年下达的整合资金计划均在炎陵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站长期公示。村级方面,村级实行扶贫项目行政村公示制度,切实提高脱贫攻坚工作透明度。在贫困村村部设立脱贫攻坚公示专栏,明确专栏的扶贫政策、扶贫资金项目、贫困对象管理等公示公告内容,同时公布项目监督单位及监督电话,并留影像资料备查。四是加大培训力度。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让全县相关财务人员、扶贫帮扶工作队员和村干部知晓熟悉财政扶贫政策。
(五)抓实监督检查。一是严格纪律监督。扶贫、财政、审计每年对统筹整合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二是严肃追责问责。对全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使用进展情况实行一周一排名、一周一通报。县人民政府对乡镇和县直有关单位当月各个项目进度排名倒数第一及整体进度排名倒数第一的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三是扎实开展股所共建。局班子成员和相关股室每月下乡镇财政所,对乡镇扶贫资金支出的合理性、合规性进行核查,指导乡镇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掌握乡镇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动态,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六)抓紧问题整改。一是严格按上级要求抓整改。三年以来,国家、省、市级多次对我县扶贫资金管理、分配、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各类问题,县财政局根据反馈意见,列出问题清单,下发整改督办通知单,要求相关单位按时整改到位。二是审计抓整改。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审计组,对所有涉及扶贫资金管理、分配、使用的县直单位、乡镇、部分村进行全面审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并反馈给相关单位,相关单位按时进行了整改。三是全面自查抓整改。县财政局组织局纪检、监督股、乡财服务中心对所有贫困村扶贫资金、财政涉农统筹整合资金管理、使用进行全面自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即查即改,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同时,对群众举报问题进行专门调查,一个一个核实,及时回复举报人,并将核查结果及时报告省财政厅。
三、统筹整合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及取得的成效。
炎陵县始终以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首要责任、第一民生、苦战硬仗,举全县之力朝着脱贫摘帽目标扎实推进。2014年,全县建档立卡初始贫困人口8164户26761人,贫困发生率16.57%,贫困村66个(建制村合并后调整为54个);2014-2017年,全县累计脱贫6633户22881人,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6%。2017年12月,通过市初审;2018年2月,通过省核查,在全省5个同类县中,贫困发生率最低(0.6%)、群众认可度最高(98.49%);6月,通过国务院专项评估检查,错退、漏评均为“零反馈”;8月3日,经省政府批准宣布脱贫摘帽。主要围绕“五个字”做文章:
(一)驱“贫”——让产业收入多起来。牢牢把握发展绿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这个脱贫的关键,千方百计让贫困户的“钱袋子”鼓起来、“腰杆子”硬起来。文化旅游方面。打好炎帝牌、红色牌、生态牌,基本形成“一心一环三大版块”旅游格局,炎帝陵创5A进入冲刺阶段,标语博物馆成功创4A、云上大院成功创3A,神农谷旅游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带动39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48家休闲山庄、412家农家乐加速发展,帮助5600名群众就业创业,其中贫困人口2112人,人均增收1.8万元。绿色农业方面。“一带八基地”成为群众脱贫致富“主阵地”,带动6096户18846名贫困人口,户均年增收6800元。特别是炎陵黄桃连年产销两旺,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湖南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炎陵县获评“中国优质黄桃之乡”。生态工业方面。“一区两园”扩大到11平方公里,炎陵工业集中区进入全省园区综合排名20强。把握贫困县IPO“绿色通道”机遇,成功引进欧科亿、国声声学、全康智能家电等3家投资10亿元以上的预备上市企业,入园企业发展到14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6家,安置就业1.4万余人,带动2692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5万元。
(二)治“穷”——让内生动力活起来。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他们的心更热、腰更直、手更勤。“扶志”。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和正向激励,引导和帮助贫困户从精神上立起来、强起来、硬起来。“扶智”。突出抓教育扶贫,开展“千名教师扶贫大走访”活动,通过教师进村入户比对确认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信息,做到精准资助“一个不漏”、控辍保学“一个不失”、条件改善“一所不差”,全县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无1人因贫辍学。“扶技”。大力开展就业援助,免费培训农村贫困劳动力和“两后生”, 帮助缺技术的贫困劳动力掌握致富技能,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开发生态护林员、生态管护员、乡村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728个,引导和帮助群众实现就业增收。全县农村贫困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6658人,占59.5%。
(三)解“困”——让基本保障强起来。坚守底线,突出重点,政策始终向贫困户聚焦、向贫困人口叠加。保障“房子”。扎实推进“三大工程”,实现“居者有其屋”。坚持定户、定点、定标、定期、定责、定业的“六定”举措,分2年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34户4013人,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按照“一提三分一统”的思路,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327户,其中贫困对象农村安居工程2543户;兼顾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完成6122户农村土坯房集中整治,拆除5366栋闲置、废弃、空心破败的农村土坯房。保障“身子”。大力开展健康扶贫,形成了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险、特殊医疗、便民服务“六重保障”。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患者县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90%以上,5452人纳入国家健康管理系统实行分类管理和救治,有效降低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几率。保障“底子”。针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实行农村低保制度兜底脱贫,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全县农村低保对象1349户2940人,其中兜底对象294户516人,兜牢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最低保障网。实施生态扶贫,投入补偿资金6568万元,让贫困群众既守住身边的“绿水青山”,又从“金山银山”中分享红利。
(四)提“质”——让村容村貌美起来。实施“六大工程”,贫困村、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交通更通畅了。投资14.59亿元,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提质改造161.51公里,建设农村公路808.22公里,危桥、渡改桥25座,客运站场224个。饮水更安全了。完成水利设施投资3.67亿元,100%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其中91.7%的行政村通自来水。网络更发达了。光纤宽带和手机4G信号全覆盖,农户100%通生活用电,农网改造全面达标,51个村级光伏电站建成并网发电。环境更优美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4.38%,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及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文化更丰富了。全县人均文体设施面积2.07㎡,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文体器材等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全覆盖,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成效显著。乡村旅游更兴旺了。纳入全省“神奇湘东”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39个贫困村纳入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星级乡村旅游点42个。
(五)担“责”——让结对帮扶实起来。全面压实“五个责任”,严格遵守“五项制度”,坚决兑现“五个不论”,结对帮扶做到“身入”“心入”“深入”。“身入”,就是贫困村、非贫困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贫困户帮扶干部全覆盖,累计开展“大走访”21.46万人次。“心入”,3641名帮扶干部深入千家万户,开展“三同五好”2.59万人次,成为最感人、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深入”,根据“贫困户所需、帮扶干部所能”,实打实为群众解决问题,帮助贫困户实现各类“微心愿”2.16万个。“大走访”经验获省委《工作情况交流》刊文推介。
四、涉农整合资金中农林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成效典型案例
炎陵县发展黄桃产业推进精准扶贫
炎陵黄桃生长于炎陵县海拔300-1200米的深山之中,得益于充足的阳光、凉爽的气温、昼夜温差明显的独特气候以及松软肥沃的土壤条件,“炎陵黄桃”具有果形周正、颜色橙黄、甜度适中、酥脆可口,香气浓郁等特点,受到市场的青睐。该产业已经成为炎陵县带领广大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主导农业产业,炎陵黄桃线上线下热销,并带动炎陵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对促进农民脱贫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2784户8152名贫困人口因黄桃种植直接受益,年人平增收约8500元左右。获“湖南十大农业品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优质黄桃之乡”等荣誉和称号。它集精致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互联网+农业等多个现代农业元素,是炎陵农业发展史上一个成功的范例,“炎陵黄桃”也成为了炎陵县一张响亮的名片。
为了全面准确把握扶贫项目顺利实施,总结项目管理经验,提高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不断推进和提升下赵村扶贫开发工作,我村对2016年实施的扶贫项目进行了“回头看”,现将扶贫项目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下赵村有5个自然村,现有农户168户72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241人,其中今年新纳入1户5人,2014-2015年累计减贫37户205人,2016年底剩余未脱贫户9户41人,计划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于2020年底全部脱贫退出,使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清零。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资金使用情况:全村实施旱作农业建设项目,落实全膜双陇沟播玉米种植28户,补助0.1176万元;落实扶贫对象收支调查补贴3户,补助资金0.212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户,补助资金16.05万;落实2015年第二学年“两后生”培训9人,每人补助1500元,落实2016年第一学年“两后生”培训6人,每人补助1500元,总计补助2.25万元;落实2015-2016年度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到户贴息3.53万元;实施了2016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内道路硬化,落实补助资金49.896万元;落实精准扶贫“三户一孤”人员大病救助保险全覆盖项目,补助资金0.54万元;实施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项目,落实资金10万元;落实2016年度农业保险能繁母猪、奶牛保费县级配套项目1.44万元;落实公共维护项目3万元。
(二)资金管理情况:严格执行《清水县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切实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一是严格坚持财政扶贫资金“三专”管理,即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不挤占、挪用、截留财政扶贫资金。二是对直接兑付到户的扶贫资金,如产业扶贫资金、危房改造、庭院硬化及旱厕改造等资金,一律通过惠民“一折通”兑现到户。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是严格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制度要求将资金分配落实到位。二是认真组织项目实施,项目完工后由村级及时开展验收。
四、项目绩效评价情况
2016年总计落实各类项目11个,其中到户项目7个,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及公共维护项目4个。下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7.036万元,其中:实施旱作农业建设项目,落实全膜双陇沟播玉米种植28户,增加了农户产业收入;落实扶贫对象收支调查补贴3户,时时监测贫困户收入,保障收入稳步增长;实施农村危房改造7户,减轻建房户经济负担,改善了居住环境;落实“两后生”培训补贴,减轻了因学开支人,增加了贫困户就业渠道,实现了劳动力稳定转移;落实2015-2016年度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到户贴息3.53万元,减轻借款户经济负担,促进了脱贫致富;实施了2016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内道路硬化,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方便,改善了人居环境;落实精准扶贫“三户一孤”人员大病救助保险全覆盖项目,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实施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项目,提升了贫困村村容村貌;落实2016年度农业保险能繁母猪、奶牛保费县级配套项目1.44万元,保障了养殖业稳定增收水平;落实公共维护项目3万元,扩大了新农村绿化面积,改善了人居环境。
以上项目均已完工,资金拨付到位率100%。在资金管理上,严格按照规定实行专项支出管理,操作阳光透明,实施有序高效,群众满意度高,较好地解决了我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了社会安定。
五、主要做法
一是紧盯农户“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指标和产业发展,将扶贫项目与其他项目统筹安排,做到长短结合,合理布局,统一规划、统一论证、统一管理、统一验收。二是进一步规范村级公示公告制度的落实,实行“两个公开”即公开扶贫资金计划分配和使用情况,公开项目实施情况。三是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与监督,切实保障财政扶贫资金的安全与效益。在扶贫项目、资金的安排以及扶贫资金管理和使用上,保持政策法规的一致性,杜绝模棱两可或相互抵触;同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扶贫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加强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防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规违纪现象发生,确保资金安全完整,最大限度发挥扶贫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存在的问题
资金投入难以满足需求。现有的村基础条件和资源条件较差,基础设施建设点多线长面广,任务重成本高,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缺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