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排球校本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文摘要] 体育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加快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推动学校课程的协调发展。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基于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主要采用课程调适、课程整合、课程创新等模式进行了体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并组建了学科委员会全面负责本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划、设计、组织和实施,保证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带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体育教学及实践研究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步得到贯彻实施。由于各地方、各学校的地域特征、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体育传统等存在差异,教育部制订的《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中只是将小学体育课程划分为5个领域,给出了课程总体目标、领域目标及各领域内的水平目标,并没有提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而是允许各地、各校和教师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这使各个学校进行体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可能。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自2004年底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经过系统学习及对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制订了学校体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明确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和步骤。经过4年的实践和探索,体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日趋成熟和完善,立足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初步形成。
一、体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
(一)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和多样化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利,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更充分和全面的发展。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根据国家课程标准选定、补充的内容及创编的新课程内容,充分考虑到了本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特点。经过连续几年对学生体质的健康测试表明:身体强壮的学生多了,肥胖的学生少了;在体育课及其他体育活动中,合作的场面多了,旁观的人数少了,学生都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地参与其中。
(二)加快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已经表明,校本课程开发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因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享有专业的自主权,而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松绑,让教师自主决策。这无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另外,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有各方面人士参加的合作和探究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在课程专家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答案。学校的每一个体育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而不是旁观者或随从,所经历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研究活动”,他们需要学习新的理论,自主构建体育课程体系,编写教材及教学方案,学习新的运动技能。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师的研究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思维能力和教学业务能力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样,专业发展就落到了实处。
(三)带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体育学科的校本课程不仅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开发和研究,也将课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等其他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到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的范畴,整体定位学校各类体育工作对学生身心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进行重新规划,逐渐形成了学校自己的特色,带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目前,学校的大型体育活动,如体育节、田径运动会、跳绳比赛、运动队的训练等各项体育工作已经做到了系列化和常规化。
(四)推动学校课程的协调发展
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课程相同,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都是针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适应性改造,同时也自主进行一定范围的特色课程开发,在此过程中发现和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使学校课程资源得到更充分、更合理的配置,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更加丰富和完善,推动学校课程的协调发展。
二、体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
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模式可划分为选择模式、调适模式、整合模式、创新模式。基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实际情况,体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主要采用了课程调适、课程整合和课程创新等模式。
(一)课程调适模式
课程调适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学科教学规律对课程的目标、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教学方式的修改、补充和调整。这种课程开发模式主要是以一种教材为蓝本,针对学科课程的某一领域或某个知识点,教师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通过增加、删减和改变顺序与重点等方式对已有课程加以修改,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班级的具体情况,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根据国家课程总体要求,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教材内容体系为参照,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着重进行了“跳绳”和“软排”两单元内容的补充和改编。具体的调适策略如下:
第一,完成课程内容的阶段划分。在年级的确定和内容选择上,确定“跳绳”在2-6年级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调整后的教学内容主要是2-4年级跳短绳,包括并脚跳、单换跳、单摇双跳、花样跳、合作跳等;5-6年级跳长绳,包括“8”字跳、正摇反跳、多人跳、双绳跳等。“软排”则参照排球的课程内容标准及教学要求,在1-6年级按照3个水平进行内容改编:水平一阶段的内容是玩软排,通过抛接球、地滚球等游戏熟悉软式排球的球性;水平二阶段的内容是学软排,即掌握发球和垫球的基本动作,学会下手发球、自垫和互垫球;水平三阶段的内容是赛软排,即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制订比赛规则,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比赛。
第二,进行了课时的总体调整与分配。经过试验和调整,将“跳绳”和“软排”确定为每学期8课时,同时为了解决总课时不变而这两个单元课时增加的矛盾,重新调整学期教学计划。例如:将一年级的软排内容与体育游戏内容有机整合,以软排作为游戏教具;将中年级跳绳内容与投掷内容进行整合,把跳绳卷起来当作投掷的教具等。这些新的调整与分配,为学生的技能学习提供了较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练习时间,确保了学生更扎实地掌握专项技能。
第三,编写“跳绳”和“软排”单元教材及教学方案。在确定内容、划分课时后,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学校体育教师集体研讨,编写了“跳绳”和“软排”两个单元各个年级的教材,并按照教材内容制订了教学方案,对各个动作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及操作建议,为学科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证。
第四,进行学科校本课程的实施,并逐步建立评价标准。学校体育学科根据调整后的教学内容,进行了3年多的教学实践,采用边实践、边反思、边修改的方式,对调适的内容进行完善,并初步建立了评价标准。例如:“跳绳”单元,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水平,制订了具体的评价量表,用以检测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情况。
学校在选择和确定课程调适内容及进行实践时,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学校体育课程包含多方面的内容,进行课程内容调适时,要充分考虑各个领域所占的比重,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另外,开发的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二是迁移性原则。学生在开发和调适的内容学习中所掌握的体育常识、获得的基本运动技能、身体和心理发生的变化等应有助于其更好地掌握体育学科其他相关技能,迁移到其他体育教学内容及活动内容中。三是实用性原则。在改编和补充新的教学内容时,要考虑经济条件、场地环境、时间空间限制等,所选择的内容应简单易学,适合于全体学生学习与掌握。
(二)课程整合模式
课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知识体系而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课程的开发活动。课程整合的目的是减少知识的割裂和学科间的隔离,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识体系统一联结起来。体育学科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也积极探索了课程整合模式,既有在体育学科内部进行的学科本位的课程整合,也有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行的社会本位的课程整合。课程整合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同学科异年级的课程整合。体育学科的教学内容由几个领域构成,一些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发展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同一个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需要在各个年级进行不同程度的学习才能熟练掌握,这就为学科内进行不同年级的课程整合提供了条件。例如:在学习“并脚跳远”内容时,让二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一起来学习,在五年级学生的帮助下,二年级的学生逐渐掌握了“并脚跳远”的技能技巧,而五年级也在对二年级学生的帮助和指导过程中对此运动技能进行了巩固和提高。
第二,同年级异学科的课程整合。同年级异学科的课程整合主要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来进行。例如:与数学学科整合完成二年级教学内容《认识10000》,在体育课上由教师协助,家中由父母协助,让刚刚学习并脚跳小绳的二年级学生每天累计跳小绳的数量,直至达到1万次为止。这个过程学生既加深了对10000这个大数的体验,更强化和巩固了并脚跳小绳的技能,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另外,体育学科还与音乐学科进行整合,在学生练习篮球运球动作的同时,加入不同节奏的音乐,体验节奏在运球中的重要性,使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得到发展。
(三)课程创新模式
课程创新是指创造性地开发全新的课程或者课程单元,它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以充分体现学校课程的特色。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调整已有学科课程内容的同时,加强了对学校体育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其他学校体育活动内容的研究,将这些内容作为学校体育学科活动课程的领域,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新的开发和探索。
第一,特色课间操及课间活动。课间操是增强学生体质、完成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目标的主要途径。由于学校学生人数较多、操场面积有限,所以将学生按年级特点划分为两组,在两个时间段分别做课间操,这就满足了不同年级学生的要求。另外,除了国家规定的广播体操和在全国推广的小交警韵律操之外,学校自主创编了时尚动感的搏击操、刚柔并济的武术操、活泼欢快的韵律操,在冬季还增加了各种形式的体能运动。学校将滚圈、捉尾巴等传统体育活动纳入到学生课间活动中,由学校制作和提供相应的运动器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并组织活动。这些形式多样的课间操和课间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间体育活动模式。
第二,体育节系列活动课程。学校本着“我参与、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的体育精神,对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及运动会形式进行了全面改造,已经形成了以“金秋体育节”为载体的系列体育活动课程。在每年九月最后一个星期进行的体育节中,充分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身体耐力、速度和柔韧性等特点,设计开发了适合全体学生参与、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儿童趣味的学生体育运动项目,如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穿越隧道”“春种秋收”“迎面接力”,适合中年级段学生的“手舞足蹈”“传递圣火”“喜获丰收”,适合高年级段学生的“中国龙”“龙腾虎跃”“寸步不让”等游戏项目,同时,增加了适合家长与子女共同参与的游戏项目,如“团结一家亲”“二人同心”“运球接力”等。形式新颖的游戏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与家长的参与积极性,真正实现了家校一体、共融同乐的体育运动精神。
第三,体育兴趣活动小组。学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需要,成立了体育兴趣活动小组10余个,包括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跳绳等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也包括独轮车、轮滑、跆拳道等近年来新兴的体育项目。兴趣小组的活动既满足了学生特长发展的需要,又能为各级体育竞赛做好准备。在这些兴趣小组里,独轮车、轮滑等项目备受学生们的青睐,已成为学校的特色体育活动小组。以独轮车这项运动为例,正因为它对锻炼学生的平衡协调能力、发展下肢力量、磨炼意志品质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虽然国内鲜有学校开展此项运动,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借鉴国外经验,大胆开发并设计了该运动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成功地使之在学生中推广。
三、体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的基本保障
(一)组建团队,赋权增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在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之前,先组建了学科委员会,各学科委员会被赋予课程自主决策的权力,全面负责本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划、设计、组织和实施,自主地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并进行内部的分工与协调,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科研引领,提升质量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体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学校承担的教育部“十一五”课题的子课题项目,聘请了课程专家和学科教学专家,指导和监督体育学科课程开发整体规划、方案的制订及实施过程,使校本课程开发沿着正确的方向有序地推进。而在所开发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科委员会也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详细制订实施方案、评价计划,跟踪记录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变化,随时调整实施进程,避免校本课程开发流于形式,从而推进了校本课程的深入实施,保证了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效益。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县20__年教育工作意见》;以教师的主动发展,促进学生的生动发展,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
追求理念
工作务实、管理精致、努力发展。
主要目标
加强学校规范管理;探索高效课堂新模式,营造科研氛围,突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继续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快学校特色建设;加大安全工作力度,追求优质服务。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实现新突破。
重点工作
一、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的规范、精致。
1.继续认真执行《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从小事做起,细化工作要求,将执行“三定一规范”作为工作重点。
2.充分发挥学校行政力量,继续将网行政例会正常化,努力提高行政人员管理能力,要求行政管理做到“两有”:有想法、有思路;“三勤”:勤查、勤说、勤做。
3.要求全体教职工认真执行学校已经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各类安排,积极参加镇教办组织的一月一片的“学校管理、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等巡礼活动。
二、以扎实举措,促教师的主动发展与学生的生动发展。
4.组织教师认真、反复学习《人民教育》20__年第21期所介绍的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的课改经验:解放“学习力” ——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背后, 思考高效课堂模式的建立,不让每一个学生的大脑偷懒,给孩子主动求知、自我发展的自由,把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彻底。
5.继续实施教科研一体化工程。推进“微型课题”的申报和研究,争取有一到两个县级微型课题结题,并组织年轻教师继续申报。推行课堂观察与诊断行动。认真组织好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工作,提高参与率。制定教师年度的教育科研成果目标,力争所有老师本学期都有文章发表或获奖。
6.抓好师德教育,贯彻落实新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继续深入推进丰利镇师德建设“三三四四”工程(三心——一颗诚心对事心、一片爱心给学生、高度责任心对工作。三讲——讲文明话,不讲粗话、脏话;讲真心话,不口是心非讲违心的话;讲热情话,不讲讽刺挖苦的话。四不失——不失言、不失礼、不失信、不失手。四不准——不准违背课程计划,随意增减变更课程课时;不准网不完成所任学科的教学任务;不准违反教学规律随意增加学生的在校时间;不准无计划布置作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7.抓实校本研修,切实关注全体教师成长。积极组织本校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行政人员参加镇“成长杯、成才杯、管理杯”教学比赛。
8.抓实教学研究,坚持教学“六认真”,及时做好月查,切实提高行政听课校长点评的实效。认真落实学校教学研究活动,使有效教学的研究常态化,积极迎接镇、县的视导工作。
9.在20__年这一“读书年”中,我校将积极推进“书香校园”活动,积极组织师生图书借阅,定期开展读书交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阅读考级,积极参与“新教育实验”,开展“晨诵、午读、暮省”活动。
10.丰富学生艺体活动,坚持少先队组织的每周一歌活动;扎实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具体落实体育艺术“2+1”工程,促进学生生动快乐的成长。
三、以校本课程开发,推进学校特色发展
11.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围绕“以排球活动为载体,促学生健康成长”这一学校特色建设目标,营造校园排球文化氛围,继续《快乐小排球》校本课程的开发,构建以排球为主的良好健身氛围,关注学生体本文 育精神的培养与发展,努力把学校的排球文化建设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精神家园。
四、抓作风效能建设,引领学校和谐发展
12.提高服务意识,倡导“校长服务教师,教师服务学生”的风气,行政人员要做到“知行合一”要知不足、知民意、知实情,要关注行动、突出实践。
13.厉行勤俭节约,力戒铺张浪费,倡导节约从小事做起,要求每天各办公室值班老师在每天下班时一定要做好“四关”,关灯关饮水机关电脑关门窗。
14.高度重视教育 宣传工作。立体展现学校各部门各个工作环节的情况,做到每周在××教育网基层动态中有信息报导。
15.加大学校安全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加强安全和法制教育,积极创建市、县“最安全学校”。
16.切实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明确责任,让师生满意,确保校内和谐稳定。
逐月部署:
二月份:
1、备课,互阅、评比教师寒假作业。
2、制定并公布学校各部门工作计划。
3、召开教师会,学习县局09工作意见,部署新学期工作。
4、迎接县开学检查。
5、校人签订安全等责任书。
6、迎接镇开学督导。
7、组织绩效考核。
8、书法考级报名。
三月份:
1、 根据本校情况申报镇级教研活动。
2、 庆祝“三八”妇女节。
3、 选拔运动员并进行训练。
4、 组织教师参加“黄海潮”优课遴选。
5、 收缴小学“黄海潮”论文。
6、 组织青年教师参加镇“成才杯”教学比赛。
7、 迎接镇教学视导。
8、 落实校本课程及学校特色建设相关工作。
四月份:
1、 举行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
2、 迎接镇教学视导和质量抽测。
3、 组织中年教师参加镇“成长杯”教学比赛。
4、 迎接镇丰利片“学校管理、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巡礼活动。
5、 镇运动会。
6、 期中督导、小结。
五月份:
1、 安排好“五一”假。
2、 组织教师参加镇“展师德魅力,塑幸福人生”演讲比赛。
3、 团队活动观摩评比。
4、 镇校分别组织读书考学。
5、 行政人员“管理杯”教学比赛。
六月份:
1、 组织节目参加镇中小学文艺演出。
2、 选拔学生参加镇中小学生“2+1”能力比赛。
3、 组织小学毕业考试。
4、 期末督导、小结。
5、 期末学生素质测试。
6、 读书考级。
7、 送缴学校行政人员读书、备课、听课笔记、校长点评课材料。
七月份:
1、 做好各项学期结束工作。
2、 期末质量分析。
3、 安排好暑期活动。
4、 教师考学。
5、 收缴各项资料、表册。
6、 慰问老干部。
一、课程建设和特色创建工作
值得肯定的:
1、学校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课程建设比较重视,各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和学校课程开发指导小组,并制定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和学校课程实施计划。
2、郭巨中学、白峰中学能长期坚持初一、初二、初三开展劳技教学,三山学校重视初一、初二的劳技教学。蔚斗小学、联合实验、灵山学校以德育作为校本课程,并有系列教材。*实验学校“五大基地”建设对促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3、在学校特色课程的带动下,多数学校的课程建设已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为满足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发展服务。如芦渎中学的航模,霞浦小学的古筝,白峰小学的书法,区实验小学的童诗教学,博平小学的电脑绘画,大碶小学的科普,新碶小学的棋类,华山小学的乒乓,绍成小学的钢琴,高塘小学的剪纸,淮河小学的动漫画,九峰小学的读书活动等在区内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存在的问题:
1、有些学校的领导,对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与认识还不到位,导致对这类课程的重视不够,出现课程虚设,课时挤占的现象。按照新课程课时计划和课程设置,一、二年级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每周2课时,三至七年级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每周4课时,八、九年级每周5课时,现在小学普遍从一年级开设英语,每周一般安排2课时,课时基本从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中拿,导致周课时突破规定课时。有些小学三、四年级数学增加1课时,也冠以校本课程名称——数学活动课,数学思维课等,实际上就在上数学课,初中更有这种现象,如科学探究课、英语口语课等,实质就是把课时分给予科学,数学老师用于本课程教学。
2、地方课程作为三级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个别小学和多数初中有被忽视现象,有的教材未订,有的订了教材也未正常使用。
3、学校(特别是初中)缺少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中的应建立的活动方案、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对课程开发方案,课程纲要等台帐资料不全。
4、部分学校对特色创建还未有长期规划。
几点建议: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作为课改的难点与亮点,需局领导多关心、支持。高中课改即将开始,可否成立区级学校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小组。
2、在调研中多数小学校长认为,小学一、二年级增开英语课没有必要;既增加了教师编制,又对学生今后发展不利,因此,建议下一个学期开始,教育局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3、全区各初中,对严肃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很难做到,例如数学、外语、科学按新课程计划都是每周四节,但全区所有初中,没有一所按此课程计划执行,多数学校开设六节,这从另一侧面反映新课程计划脱离实际。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计划征求一下各校意见,全区出台一个统一的标准。
二、体育工作
值得肯定的:
1、各校领导都比较重视体育工作,有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和总结。如芦渎中学、白峰小学、霞浦小学各种体育工作资料比较健全,白峰小学、三山学校等还制订了体育运动伤害应急预案。
2、各校投入了大量经费,改造了田径场地、篮球场、排球场,如霞浦中学、白峰中学、柴桥小学、霞浦小学、郭巨中学等。各校每年都能召开大型体育运动会,隔周进行一次小型的体育比赛。
3、九峰小学、华山小学、高塘小学、淮河小学等学校开设大课间体育活动,特别是九峰小学,每天二节课后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安排紧凑,并能按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设不同的活动项目,以切实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存在的问题:
1、郭巨小学、芦渎中学、城区学校运动场地较小,对于学校安排群体活动和运动比赛带来一定的困难。
2、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普遍有些不足,初中更为突出,要真正达到在校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有一定困难。
3、部分学校专职体育教师配备不足,教师结构不太合理,少数初中学校,体育课每周只开二节。规模较小的学校,开展校本体育教研活动相对薄弱。
三、卫生工作
值得肯定的:
1、大部分学校的教室采光照明符合规定要求,黑板和桌椅均已置换,厕所得到改造,卫生情况良好,尤其是郭巨小学配合本次专项督查,筹集资金进行专项改造,保证每个教室配置10个灯管,2个电扇,措施到位。
2、所有学校都比较重视食堂卫生工作,且制度和措施到位,实地察看情况良好。大部分学校都有专人负责卫生制度,有卫生检查制度,有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责任追究制度。
3、各校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卫生专题教育,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定期对学生进行一年一次的体检工作,建立学生健康卡,纳入学校学生档案中,自去年开始,各校均开展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数据及时上报,并建立了一人一卡制度,规范了学生体质健康管理。
存在的问题:
1、梅山小学、柴桥小学、三山学校、高塘小学等学校的教室只有4盏日光灯,且均为水泥黑板,既陈旧又反光,影响学生视力健康。
2、大部分学校没有供水设施,部分学校由班级自主管理解决,饮用桶装水。三山学校、柴桥小学、紫石中学、郭巨中学、郭巨小学、梅山小学、芦渎中学均无学生饮用水。
3、2005年未进行学生体检的:白峰中学、郭巨中学、梅山中学、霞浦中学、郭巨小学、梅山小学。目前未进行晨检的:霞浦中学、紫石中学。
4、学校的卫生室大多为摆设,配备简陋,常用器材和药品不足。部分学校仅有的卫生保健箱均为80年代初期镇海县教育局统一配置,早已失去实用意义。
几点建议:
1、对学校主要领导还需加强政策法规学习培训,尤其是对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培训,能正确掌握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措施等。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
2、专款改装教室用灯和黑板。
3、多渠道想方设法解决学生的饮用水。
4、统一配置卫生保健箱和常用药品。
四、艺术教育工作
值得肯定的:
1、城区学校基本按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艺术课程、学校领导重视艺术教育,舍得经费投入。
2、各校普遍建立了声乐、舞蹈、器乐、书画等艺术团队,并能定期举办综合性的艺术周、艺术节、文艺演出等活动。
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校艺术教育管理组织形同虚设或者没有,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临时安排。学校学期计划对艺术教育工作没有具体要求和安排,只是蜻蜓点水。把艺术教学等同于艺术节或艺术活动。学校普遍存在重赛轻教,重个别轻全体、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
2、农村学校艺术器材未能达到省一类配备标准。部分器材损坏不能使用,美术教学有器材尤其缺乏。柴郭地区12所中小学,只有4所学校的钢琴能正常使用,其余8所学校使用的教学用钢琴存在音不准、琴锤不能敲击琴弦,钢琴部件损坏和钢琴使用老化无法维修等问题。
3、柴郭地区7所初中,有5所学校整个初三年级音、美课表安排形同虚设,根本就没开课或被考试学科所挤占。使综合素质测评艺术与审美必测项无法进行。班额在18班以上的学校没有建立艺术教研组。艺术教师突击备课或电子备课从网上直接下载现象较严重。
几点建议:
1、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体育、艺术“2+1”项目》和区教育局〔2003〕31号《北仑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和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艺术工作的认识,使其全面认识,熟悉并能很好贯彻有关体艺教育的法规政策。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学校分管艺术工作的领导举行有关政策法规和业务培训。
这,便是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的“快乐星期五”,是“自然教育”理念观照下实施“玉芽儿”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侧影。
自然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的理解和追求,更是一种行动能力,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而综合实践活动无疑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我们根据自然教育的理念,尝试“为每一位学生设计课程”,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经验差异来开发适合学生个体生长的玉芽儿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地发展。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是课程的依据,学生也在创造着课程。“玉芽儿校本课程”是玉祁中心小学的学生课程,是在学校这一特定时空范围内,由学生、校长、教师、家长、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建构的课程。
内容――学生喜欢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为了确保玉芽儿课程能让学生热爱喜欢、教师力所能及,在确定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及内容时,我们印制了学生、教师调查表。结果发现教师的意见相对集中,大都是“书法”“排球”“阅读”等传统常规项目,而学生的建议丰富多彩,什么“街舞”“拉丁舞”“轮滑”“跆拳道”,还出现了“摩尔庄园”“英雄联盟”等电脑游戏。
孩子们丰富多元的需求要不要满足?限于师资、设备条件的局限,能不能满足?校长室组织了专题研讨。众说纷纭之时,“自然教育”最核心的理念“回归儿童”,让讨论一锤定音――理解儿童的需要,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有效地科学地引领儿童发展。
让课程符合并顺应孩子的天性,无疑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因此,我们基本保留了孩子们的意见,街舞、拉丁舞、轮滑等一个不拉,电脑游戏经过合理引导改为电子小报,另外增设了孩子们暂时没有想到却是相当有趣的抖空竹、篆刻等传统文化项目,甚至还成立好几个游戏班,就是以玩为学习内容……最终玉芽儿课程规划上呈现的课程项目及内容丰富多彩,有器乐、课本剧、泥塑、篆刻、剪纸等艺术类,有排球、街舞、跆拳道、围棋等体育类,有电子百拼、魔法车、遥控飞机等科技类,也有录播、诗社、英文剧场等学科类,形成自助菜单供全校学生自主选择,真正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方式―――开放自主
我们打破班级的界限,打破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界限,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真正实现“教育的无边界”。根据学生的自主申报重新编班,一是校级提高班,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与年级,为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培养后备人才的,主要有舞蹈、器乐、田径、儿童画、泥塑、线描、电子百拼等19个兴趣活动班。这些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坚持练习基本功,六年下来,孩子们都掌握了一技之长,很是了得。二是年级普及班,以年级为单位,根据学生兴趣与水平,重新组合成79个班。
这样一来,全校2500多名学生各得其所。但是师资呢?学校现有教师无法满足学生的全部需要。我们充分挖掘家长、社区资源,外聘了抖空竹、街舞、轮滑、跆拳道等10位指导老师,与无锡市惠山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红盾志愿者联手,首先从师资配备上保证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
星期五成为孩子们最为期盼的日子,下午1:20―2:55,这一时段成为孩子们享受丰富而精彩的玉芽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幸福时光:
“苗苗菜园”的同学,随着区工商局红盾志愿服务的叔叔阿姨们来到农贸市场,测试蔬菜农药残留,走进超市,学习商品包装上蕴藏的丰富知识,参观“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亲眼目睹了玉祁黄酒的整个工艺流程。
课本剧小组创编的课本剧表演《我是无锡人》,荣获惠山区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课本剧专场比赛创作一等奖,还到无锡电视台进行节目录制。他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正兴致勃勃地策划下一部新戏呢。
……
在有限的时间开放的空间里,引导经历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让学生自然地发展、快乐地成长。
评价――过程展示
玉芽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调查分析、翻阅资料、开展试验、动手操作,从而获得知识、技能,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
其评价,过程重于结果,强调关注学生的活动态度、参与度与效度,指导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每次活动情况(自评、他评、小组评)作好记录。方式上,以活动现场观摩、竞赛、演出等展示性评价为主,学校提供展示舞台(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促进每个学生特长的发展。学期末的又一次活动,家长们来了,兴致勃勃地参与并欣赏着,不时地举着摄像机记录下孩子的童年记忆;庆“六一”表彰大会暨玉芽儿展示活动,所有的孩子都登台,或一展歌喉,或热情舞蹈,或多媒体介绍……吸引着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也欣赏着彼此的多才多艺!
关键词:小学;气排球;可行性分析
前言
气排球是一项新兴的群众性体育健身娱乐项目,1984年由呼和浩特铁路局济宁分局离退休职工首创。为了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始初用气球代替排球在排球场上进行健身活动,后来逐渐发展成一项成熟的健身运动,并参照排球规则制定了比较统一的比赛规则。
气排球由柔软的塑胶制成,比赛规则与普通排球规则相似,但全国没有制定统一的竞赛规则,因此各地区会各具特色。以广西为例,除了比赛用球的重量、周长,比赛场地、比赛网高与全国比较通用的略有不同外,还衍生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绣排球。
气排球作为新型的群众性体育健身娱乐项目,以其特有的魅力迅速被广大群众接受,成为“全民健身”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在气排球开展得最好的广西,甚至能称为“全民健身”的“国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本校气排球教学校本课程。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检索国内有关气排球运动相关文献资料、书籍和研究成果,查阅《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由此对气排球的特点及其功能、教学方法进行了细致的学习和思考,了解国内对气排球各方面的研究现状。从而为本课题研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同时为本文的研究思路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课题的需要共设计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种,教师问卷是随机对教师进行调查,学生问卷是对选取学校的三年级至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教师问卷发放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学生问卷发放140份,回收131份,回收率93.51%,有效率为100%。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气排球可行性分析综述
2.1.1从小学生课外活动现象分析
课外体育活动场所上经常能看学生玩气排球的身影,特别是有老师进行气排球活动时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更高,虽然没有正式开展气排球教学,但学生通过看――模仿――自学――互学的学习方式也能做得有模有样,甚至小学高年级学生还能尝试比赛。这种现象说明:小学生对气排球运动非常感兴趣,且完全有能力学好气排球技术。
2.1.2从气排球特性与小学生发展身心特点分析
气排球具有球轻、体大、柔软且碰撞力弱、冲击力小的特性,运动中手臂的垫击无痛感也不易挫伤手指,即使击打到脸上、头上等重要部位,也不会有伤害。正好解决了小学生畏难怕痛的心理,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最有效的心理成分,因此气排球能适合小学的运动需要。
2.1.3从全民健身角度分析
把成年人全民健身中火热的气排球运动引入小学课堂,有助于扩大气排球的影响,使气排球运动成为有如日本的棒球和美国的三大球一样从成人到少年儿童都参与的真正的全民健身运动。
2.2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2.2.1学生对气排球的了解与看法的分析(问卷调查)
表1学生对气排球的了解与看法情况统计一览表问题调查结果(n=131)(百分比)你对气排球运动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2.29%比较了解15.27%一般47.33%比较不了解22.14%很不了解12.98%你从哪里了解到气排球?家庭14.5%学校73.28%社区4.58%其他5.34%不选2.29%你认为学习气排球难吗?非常简单2.29%简单14.5%一般51.91%比较难29.01%非常难2.29%你在哪里观看过气排球比赛?从没看过3.82%社区5.34%学校78.63%球馆9.92%其他2.29%如果学校开设气排球课,你会:非常喜欢27.48%喜欢35.11%一般30.53%不喜欢5.34%非常不喜欢0.76%如果你学会了气排球,你会把它
作为一项终身参与的体育活动吗?一定会27.48%不一定70.99%肯定不会1.53%从表1看出:
(1)学生对气排球了解程度调查中“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比例分别只占2.29%和15.27%,这说明,学生对气排球运动的了解和参与度还是比较低的,需要学校把气排球引入体育课堂,学生才能更好的了解并掌握气排球技术。
(2)对“从哪里了解到气排球”和“在哪里观看过气排球比赛”两项的调查“学校”所占的比例分别达到73.28%和78.63%,这说明,即使社会上气排球开展得非常火热,但学生要学习气排球技术主要还是在学校。
2.2.2教师对气排球的了解与看法的分析(问卷调查)
表2教师对气排球的了解与看法情况统计一览表问题调查结果(n=131)(百分比)您认为学校现行的体育教学内容中有无增加气排球的需要?急需要5%需要77.5%不需要0%不确定17.5%您觉得气排球教学活动能否增进学生的健康?能97.5%不确定2.5%您觉得气排球教学活动可否使学生的心情得到愉悦?能92.5%不确定7.5%您觉得通过气排球教学活动能否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能87.5%不能0%不确定12.5%您觉得气排球适合小学生吗?完全适合22.5%基本适合77.5%不适合0%完全不适合0%您有给您的学生或其他同龄儿童教过气排球的经历吗?如果有,您觉得他们能接受气排球技术吗?有32.5%没有67.5%;能100%不能0%您觉得气排球运动在小学中开展能否起到推动气排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能85%不确定15%从表2看出:
(1)教师认为急需要和需要增加气排球体育教学内容的比例分别为5%和77.5%,而不需要的为0%,这说明,气排球运动应该进入小学体育课堂。
(2)教师认为气排球教学活动能增进学生的健康的比例达到97.5%,能使学生的心情得到愉悦的比例达到92.5%,这说明,气排球教学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气排球入门容易,安全性好,娱乐性强,观赏性高,是学生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的运动,在小学体育课中开展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基础。
3.2建议
气排球引入小学体育课堂应该从水平二或水平三开始比较合适,并应该建立相应的少年儿童气排球比赛机制,使小学校园中刮起强烈的气排球之风。
“国培计划(2013)”―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
参考文献:
[1]杨峰.新兴的气排球运动[J].中国排球,1996,01:23-24
[2]华立平.对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程中实施气排球教学的可行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7
[3]周雨龙;张琳.中小学开展气排球可行性分析[J].内江科技,2010,01:141-187
[4]徐芳.对在高校开设气排球课的可行性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1):95-96
[5]李国东.气排球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开展的可行性探讨[J].青少年体育,2012,10(1):14
[6]柯正仁.小学体育教学中气排球运动的探索[J].新课程导学,2013,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