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校本课程体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延续和补充,是学校及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发挥地方资源优势,自行设计和研究、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是开发本校师生潜能、发展师生个性的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课程;是一种提升学校品位的新型课程。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
1、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影响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是众多的,这些因素,既有促进方面的,也有阻碍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校本课程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因素;学校外部因素。以前对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存在的最大的疑惑是:当学校现有的利于校本开发的资源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冲突时,作为开发者我们该怎么办,侧重于哪方面比较合适?准备在讲座完后交流环节提出来,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而且校本课程开发并不具有局限性,没有条件的限制。像崔教授说的一样,只要那位老师兴趣爱好,他的兴趣爱好就可以开设一门校本课程。以前我一直错误地把校本课程局限在一定的框框里,而且认为一所学校都要围绕某个主题去开发。所以教师正确的课程价值观,教师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合的角色观,钻研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行动研究的自觉性和行动研究的能力等都是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必备的素质。
2、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知识、技术、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因此,首先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准,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要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充分认识基础教育阶段各科教学的水平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要以强烈的责任心爱生、敬业、为人师表。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建有利条件。其次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课程理念的重新定位,对长期以来习惯于接受教材的法定地位、维护教材的权威性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是一种思想观念层面上的革命。这要求教师不能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必须转变角色意识,从教材的使用者转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第三要转变教学方式,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方法,面向课程改革。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使教师们对课程价值的认识,由关注知识向关注人的发展转变;对课程功能的认识,由给出结论向引出活动转变;对课程资源的探讨,要求老师们告别仅仅依*教科书教学的历史,充分利用和广泛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第四要提高素养形成研究意识: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钻研教育理论,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努力学会并运用教科研方法,培养探究意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个有心人。通过对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教科研水平,开设满足学生需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素养、培养完满人格的课程,使每个学生都成功,使每位教师都幸福。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情况
1.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情况不好
在所调查的44所学校当中,有43.18%的学校以不同形式、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其中重点中学6所占调查总数的75%;完全中学6所占调查总数的37.5%;初级中学7所占调查总数的35%。表现出重点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况好于完全中学学校,完全中学学校好于初级中学学校的状况。这说明,体育师资、场地器材条件、经费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部分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展。但是从调查过程的实际访谈中得知,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是为了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教学检查而仓促准备实施的,且在实施过程中脱离学校实际、缺乏科学的评估、严密的设计和科学的论证,如此一来,校本课程开发或开设成了“一次性工程”,形同虚设,不少校本开发纯属短期行为。
2.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及呈现形式单一
在对19所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学校所开发的项目调查中,所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项目共15类项目,其出现频率分别为健美操9次;武术(操)6次;游戏4次;高跷竞速2次;毽球5次;篮球4次;三人板鞋4次;抛绣球2次;器械拓展训练类2次;跳绳3次;田径3次;形体2次;乒乓球2次;竹竿舞2次;打陀螺1次;珍珠球2次;羽毛球1次;理论课类1次。由以上调查可见,大部分体育校本课程项目集中在了健美操、游戏、武术(操)等项目上,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项目范围比较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体育新兴项目及体育理论内容课程较少,课程大多数是以体育大课间的形式出现。另外在实际调查的访谈中还了解到,各学校所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基本上都没有向上级部门上报,而且对课程本身的评价还停留在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评价,仅有两所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评价是通过学校课程领导小组来实施的。
形成以上原因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由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规定学校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而开发健美操、武术操校本课程则有利于课间操的实施;二是由于开发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为校本课程所需度人力,物力,时间相对较多,因此各个学校都在回避这样的校本课程开发;三是开发新兴体育项目、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和体育理论课程需要教师有更多的理论准备和前期的工作准备。
3.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学校选择开发项目依据与实现形式不合理
新一轮课程改革所颁布的《课程标准》逐步改变了过去《体育教学大纲》统得过死的局面,以目标统领内容,只确立了一个内容结构框架,确定了不同学习领域、不同层次的基本目标,至于具体采用什么内容、什么方式和步骤去实现这些目标,各地、各校有充分的开发空间,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校本教材,因此,如何选择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各个学校体育教师关注的问题。调查显示开设体育校本课程学校中,以学校体育特色为依据的有10项;以教师特长为依据的有9项;以学生体育需求为依据的有8项,而综合考虑的仅仅有4项。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来源和活动方式,可以把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校本课程,即所有的课程内容都是新开发的,没有依赖现有的课程材料,是较高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另一类是隐性校本课程,即从现有课程材料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并稍加改进,如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等。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现形式的调查结果显示:出现最多的是选用已有课程和拓展已有课程作为本校的体育校本课程,而能够体现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补充课程和新编课程则排到了第4和第3的位置,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广大体育教师在课程开发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主要原因是:第一,教师缺乏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第二,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量过大,很少再能抽出时间来搞校本课程开发。广西少数民族及民族体育项目众多,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合广西特殊地理及人文环境的体育校本课程。
4.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体仅以教师为主
在所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当中,有14项是由学校的部分教师开发的;占开设体育校本课程学校的73.68%;分别有7项是由个别教师或全体教师开发的,占开设学校的36.84%;由学生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则仅有两项;而由课程专家、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为零项。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由全体教师开发的全新的校本课程被称为“高级的校本课程”,它是集中着教师集体的智慧、经验和能力,体现了最新的学术动态和课程发展理论。由学生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是学生体育需求、兴趣爱好的积极表现,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课程的学习。而由课程专家、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开发的校本课程则体现着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良好互动,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打好基础。因此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中应该加强全体教师的合作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协调各方面力量,使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向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相关学习、培训及后勤保障情况
1.体育教师参加课程改革学习、培训较少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132人的调查中,有47人从来没有参加过关于体育校本课程的学习或培训,占调查教师的35.61%;仅参加过一次学习或培训的教师38人,占调查教师的28.79%;参加过两次学习或培训的教师19人,占调查教师的14.39%;而参加过三次或三次以上学习或培训的教师只有28人,只占调查教师的21.21%。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广西体育教师新课程标准学习或培训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存在着培训内容安排与参训人员的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例如:学习或培训内容过于笼统,针对性不强。因此,在教师学习与培训方面应通过职前师范教育和在职教师进修,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使学习与培训工作灵活多变,增强适应性。
2.教学设施不能满足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教研室建设滞后
在对学校现有教学场地、器材设施能否满足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的调查结果中,仅有12人选择能够满足,占调查人数的9.09%;有52人认为不能满足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占调查教师人数的39.39%。体育场地器材影响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一个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直接决定着这个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因此对体育校本课程进行足够的投入是保证课程开发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吸引教师积极参与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学校经济状况的制约,体育场地、器材不能满足体育教学及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
学校教学任务完成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研室的工作。调查显示有9所学校已经成立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教研组且取得一定成效,仅占调查学校的20.45%;有17所学校还没有将教研组建设列入计划,占调查学校的38.64%。说明广西中学体育校本教研组建设情况不尽如人意,各学校应该加紧成立相应的校本课程开发组织机构,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体育教学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进行。
3.开发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对开发主体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仅有15.79%的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有充足的经费投入;而没有经费的学校则占31.58%;在对待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奖惩这一问题上,仅有2所学校有奖励措施,仅占调查学校的10.53%。因此学校应该在有限的经费投入上进一步加强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力度,同时对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实施相应的奖惩措施,从而进一步调动开发主体的积极性。
4.体育校本课程与其他学校缺乏交流
在调查的19所学校中,与其他学校经常交流的只有3所,仅占15.79;与其他学校偶尔交流的9所,占47.37%;没有交流的7所,占36.84%。
校本课程开发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开放的、民主的决策过程,旨在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它以学校为本,但并不把目光局限于本校,拒绝与外部的对话合作,而是要超越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以本校教师为主体,但并不是教师孤立的个人行为,它更需要借助外部力量联合开发。校本课程开发决不是学校自我封闭、学校和地方间相互割据,它需要与不同学校、不同的机构、不同的群体进行沟通、启发激励、交流分享与竞争合作,需要吸纳不同的智慧,倾听多种声音与诉求,借鉴不同的经验以及方法策略来创造性地生成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方案与策略。同时要善于发挥条件较好学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既可以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又能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提高现有校本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以加快薄弱校本课程建设的步伐,进一步挖掘、激活学校课程开发的潜力,丰富、扩充校本课程的内涵,增强校本课程的活力。
5.时间、场地设备资源及具体做法成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要困难
校本课程尽管有国家课程不可代替的优点,但也存在不可否认的弱点,再加之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起步较晚,而且缺乏充分的规划与组织,使得我们至今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还十分薄弱。尤其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教师,已习惯于利用已有成果,对于自己去选择课程内容,并进行课程设计已不太适应,尤其是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每周近20学时的体育课,再加上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及课余运动训练等,几乎再难以抽出时间去精选、改编、创新体育教材。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所遇到的困难的调查中,体育教师认为在课程开发中遇到的最突出的困难就是工作量大,教师的时间和能力不够,有89.66%的教师选择了次选项;其次是体育场地设备资源不足,有81.03%的教师选择;第三是整体规划不足,具体做法模糊,有75.86%的教师选择。
三、结论与建议
1.广西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整体情况不太理想,所开发的校本课程项目不均衡且比较单一,体育新兴项目校本课程较少,尤其是广西少数民族特色项目的校本课程开发有待进一步加强。建立以高校、广西体育教研中心及其各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为主体的校本课程开发机构,加强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指导和服务。
2.学校领导对体育的支持力度不大、经费投入不够、场地器材不足制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工作量较大,教师的时间,能力不够、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不足、整体规划不足,具体做法模糊成为影响已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的主要因素,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教研室及校本课程开发机制不完善。改变学校领导观念,加强资金投入。学校要在保证基本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基础上,投入校本课程开发专项资金,实施相应的奖励措施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3.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近几年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接受与体育教学相关的培训较少,难以适应课程结构改革的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与学校教研制度。加强对在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突出目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难点,把教师能力欠缺的方面作为培训核心内容。同时应该提倡一种自下而上的“实践——评估——开发——反思——改进”的课程开发模式。
4.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比较单一,课程开发内容不能满足学生体育需求。因为课程开发主体基本上均为教师,而作为课程具体实施对象的学生基本没有参与课程的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也参与到校本课程开发之中,鼓励其他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参与校本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 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9).
[2]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3] 李秋初,李艳萍.体育校本课程的价值目标.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4] 阎智力,商伟.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科学2004(5).
【关键词】小学体育;健康;新课程;基本理念;身体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4)01-0073-01
首先,健康第一的理念,涉及的是基本教学态度的问题。要求教师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是通过教学技能去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而是更要关注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达到身心的全面发展,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在整个的教学计划里有一个整体的规划,然后具体到单位计划里,甚至在教案里面都有所体现。当然并不要求每一节课都要体现所有目标,每一节课可以以一个目标为主,例如通过一个单元教学主要是发展学生身体机能,而下一个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再下一个单元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健康第一的原则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在健康第一这个指导思想下,我们要考虑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那么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在观念上必须进行改变。
其次,激发兴趣。在中小学里,激发兴趣是体育课非常重要的一环。兴趣指的是对某种事物的积极的持续的评价和态度,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是我们体育教学中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还是以中长跑为例,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通过中长跑要达到什么目标,使学生获得什么,必须要有明确的认识,并且体现在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中。要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培养起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的训练方法太枯燥单调,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还没有开始就充满了畏惧情绪,教学目标的实现就会很艰难。因此教师在备课上要下很大的工夫,从小学阶段起就要通过有效的手段来激发兴趣。这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如在小学低年级通过游戏的方式,在高年级通过情景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实际上学生是很喜欢体育课的,关键是教师把激发兴趣的理念牢牢地记在心里,这样才能设计出好的方案来。
第三,学会学习。只有引导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使学生对体育课有了基本的认识,才能达到第三个要求――学会学习。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激发兴趣的目的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而这只能通过教学去实现。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同样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这些要求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解要准确,如何主导,与以前的认识不一样,学生的主体性更宽更广,并且这种主体是在学生已经有了兴趣的基础上,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动力,就有了自主学习的可能。第二个方面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必须要有方法,有手段,不能生硬地去教,要通过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师生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顺利地接受。例如在教学组织中,我们通常是教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练习,而现在,在练习过程中很多老师加进了学生讨论、然后创编和展示的过程,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态,并亲身体会练习给他们带来的身体变化以及对自我不断的超越。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喜欢体育活动,并转为一种终身的持续的对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的态度。
第四,关注差异。教师要随时掌控课程的过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方向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新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贯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培养,把学生的健康意识、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对于同一教学目标、教材内容,采用新颖独特的教法,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使一些单调枯燥的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快、和谐的情感与气氛,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既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又让他们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增强体力和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确保人人皆有所获,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我们把这些称之为“快乐体育”,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着重围绕《新课程标准》进行改革,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的选择。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应该让学生喜欢并且会进行体育锻炼。看看我们传统的体育教学,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计划、内容是否完成,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出现了喜欢体育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
体育健康新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因此,新的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完全符合国家对教育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五,注意课前准备。每一堂体育课,体育教师都应该有完整的课时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不仅要写在教案本上,还要把它印在脑海中。体育教学计划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计划,非体育学科教师可以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教案去上课,如果体育教师拿着教案边看教案边上课,那么这节体育课的效果肯定不是很好。把教案熟练记在脑海中,同时还要制定好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充分利用30分钟基本教学时间,调动学生上课积极性,主动性,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达到育人为本,提高质量的目的。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
体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条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而没有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由各个学校进行选择。这一方面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发展的区域性差异较大,在体育课程学习内容的确定方面应具有充分的变通性,以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使课程更符合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学生发展个体差异性较大,在课程内容方面给学生以选择的空间,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原则。
体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过程中,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尊重本校的体育传统而开发出的具有特色的课程。要特别说明的是,体育的校本课程有两层含义:第一,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学校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校自己的体育课程开发,如有的学校将舞龙舞狮作为本校的体育校本课程,也称特色项目,与国家和地方的体育课程相对应,形成一个独特的板块。第二,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国家的体育课程进行校本化的适应性改造,从而使国家的体育课程更加符合具体的学校体育教学情景。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二、价值取向的含义
何谓价值?托马斯?霍布斯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或所值,像其他一切东西的价值或所值一样……即他的能力被人使用时应获得的报酬。”其决定性因素有三个:一是事物本身的构成和性质,它决定了价值的可能空间;二是人们对事物的属性及其能满足自身需要的认识,它决定了人们对某一事物的价值取向,影响价值的期望空间;三是实现事物价值的外在条件,它决定了实现价值的现实空间。其中,期望空间或更进一步说价值取向,既是可能空间向现实空间转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能由人来控制的、影响价值大小的环节。从认识角度而言,其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方面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的认识;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事物满足自身需要和利益的认识。
价值取向(valueorientation)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它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价值取向也是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加以研究,也可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予以探索。人们在工作中的各种决策判断和行为都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前提。管理心理学把价值取向定义为“在多种工作情景中指导人们行动和决策判断的总体信念”。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工作态度和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心理学家西蒙认为,决策判断有两种前提:价值前提和事实前提。说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
三、体育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的特点
(一)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对体育课程实践的指导性
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体育教师所具有的一整套关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的取舍、价值判断的信仰体系,属于价值观念层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对体育教师关于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的取舍和价值判断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是影响体育教师教育行为的动机因素。在贯彻教育发展思想理念和教育实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和“桥梁”作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表明,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行为起支配作用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层次、类别的体育教师由于其成长背景、教育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异而导致了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与自己教育价值取向相一致的课程价值判断及相应的带有稳定特征的教学行为方式。
(二)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与体育课程改革的非同步性
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和教育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明显的历史性和聚类性特征。我国教育改革前的历史时期内曾在学校体育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的“注重纪律培养”、“注重体质发展”及“技术主导”等多种取向的形成、发展和占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校体育发展的教育价值取向主流即说明了这一点。由于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及教育状况的阶段性影响,在相同或相似年龄层次的体育教师中其教育价值取向又呈现出一定的聚类性特征。同时,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及调整均是一个发展的过程。那些曾经主导过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方向的教育价值取向与现今的体育课程改革要求相比已显滞后,与现在社会与教育的发展已不相适应。但对这些教育价值取向的过分注重仍然在不同类别的体育教师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并对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用与体育课程改革思想相一致的理念对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进行积极的引导,以促进体育课程改革和学校体育的发展。
四、影响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因素
体育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因素对体育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着影响作用,如教师自身的年龄、性别、学历、教学经验、运动经历和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及课程标准、计划和教材、学生的体育需求变化等诸多方面对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着较大的影响。以往就教师的教育价值取向论价值取向的认识是不全面和系统的。而只有充分认识和重视这些影响因素,全面系统地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提高引导教师教育价值取向的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职业能力”导向;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先于教学活动而设定的育人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它由与课程教学相关的要素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包括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评价、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管理等要素。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课程体系是以社会需求为前提,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开放的、循环的课程运作系统。鉴于此,本文构建起“依托学科、面向职业”的“学科—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knowledge & competence based curriculum system,简称为K&C课程体系),该体系融合了学科本位课程模式及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的各自优点,在强调学生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在某一领域中职业岗位群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K&C课程体系的目标
K&C课程体系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种模式,其目标是对实现这一功能的具体描述,因此,K&C课程体系的总目标必须服从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规格要求,其价值取向也应以就业导向的社会需求、能力本位的职业需求和终身发展的个性需求为前提,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促进人格的发展。
根据布鲁姆的思想,完整教育目标应该包括三个部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K&C课程体系的目标在此思想的指导下着重培养学生具有某一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以及价值观。因此,目标的选择与确定必须建立在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职业分析的目的是确定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明确职业岗位工作的范围与层次;工作分析的目的则是针对职业岗位群中各项工作的范围与层次,明确各项工作的要求、内容、过程、方法,并分析完成各项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通过对各项知识、能力、素质的梳理和归纳得到能够胜任职业岗位群各项工作的职业能力。
二、K&C课程体系的结构
K&C课程体系功能的发挥、目标的实现与合理的体系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合理的体系结构,由于具备了完整的课程要素,能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得到发展。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既包括建立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又包括建立课程的具体结构,前者是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后者指对每种课程或每类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安排的优化。K&C课程体系的结构也将从整体结构和具体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学科本位的课程模式强调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视知识的记忆和传授,有利于课程体系的编制。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强调知识、技能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注重课程系统结构的模块化和个性化。K&C课程体系整合两种模式的优点,以学科本位课程模式的思想为基础构建其本身的框架,以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为指导,构建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课程内容。
(一)K&C课程体系的框架
K&C课程体系的框架主要由基本素质平台、学科基础知识平台、专业知识平台、拓展素质平台四部分组成。
1.基本素质平台
基本素质平台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即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素质、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基本的人文、科学、艺术素养以及包括高度的职业责任心、严谨认真的态度、强烈的进取精神,善于合作和协同工作的素质等。基本素质课程主要是指通用课程,包括英语、计算机、体育、德育、政治理论、职业生涯规划等本科教育的必修课程,侧重培养作为当代大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同时依据各个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以将应用文写作、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物理、化学等课程纳入基本素质平台,培养学生作为某一职业领域的从业者所应具有的职业素养和基础知识。一般情况下,基础素质平台侧重于传授陈述性知识,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而言,也需要通过实践环节加强对应用能力的培养,比如合理设置政治理论课、德育课的社会实践学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通过与社会中相关工作的接触,初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
2.学科基础知识平台
学科基础知识平台主要提供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旨在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解决某些应用问题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为了突出对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个性化”特征,学科基础知识平台的课程可依据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不同而进行设置,各类学科课程的学时比例、授课方式等方面可以有所不同。应用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知识面较宽,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学科基础知识平台的课程依据该学科面向的职业群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加强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并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
3.专业知识平台
专业知识平台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其建构需要根据行业用人需求,在对未来职业岗位群分析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该专业需要培养的能力,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也更加专业化,专业知识平台可以按照未来工作的不同来设置专业方向课程。从知识的类别来说,专业知识平台侧重于传授过程性知识,即主要解决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的问题。课程的编排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工作过程进行整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专业知识平台的课程应该具备“目标明确”、“配套运行”、“综合开发”的特点,目标明确指专业知识平台的课程应该明确要培养学生哪些职业能力,配套运行是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相互支撑,着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综合开发主要是通过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毕业设计、专业性社会调研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单项理论、原理和单项专业技能创造性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素质拓展平台
应用型创新人才在进行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的过程中, 专业知识的运用、技能的发挥往往与个人的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非专业方面的素养关系密切, 这些非专业素养直接影响专业工作完成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在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之外, 我们还要构建素质拓展体系。K&C课程体系将规范化的素质拓展要求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作用以及科学精神的启蒙对成人、成材、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素质拓展平台的主要形式有设置选修课、开展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学生社团活动、讲座和学术报告、专业技能竞赛、各种文化节和主题教育活动等。选修课的设置应重视职业道德及增强人际沟通方面的技巧与艺术的教育,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能力、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并增设新兴、交叉和边缘学科课程,鼓励将必修课程中的新知识,新进展作为限制性选修课针对专业开设。第二课堂可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逐步地规范、完善,并纳入教学计划中,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扩展知识面、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的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
总之,这四个平台在课程体系中相互补充,有机结合。随着学科知识地断发展和社会经济飞速前进,对未来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的要求不断变化和发展,K&C课程体系中的四个平台同步进行,相互促进,各平台内课程相互衔接,课程内容依据社会发展要求,精选、提炼、充实和重组,充分体现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二)K&C课程体系的实施与学时比例
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由于受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的影响,过多地注重理论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比例偏大,约占80%,应用型专业课程偏少,只占20%”,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上,实践环节比重总体偏少,实践环节与专业知识的联系较为薄弱,忽视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需要作出新的调整,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K&C课程体系的学时分配及实施方式力争克服传统课程设置的弊端,一方面根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知识的内部逻辑结构和职业岗位工作程序,合理安排各类课程的开课年限,另一方面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基础知识平台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学科基础知识平台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可以延伸至第三学年的第一学,应用能力平台的课程主要是安排在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基本素质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学时比例为2∶3∶5,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包括课程实验、独立设置的实验课、集中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比例为6∶4左右。这样充分保证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K&C课程体系的特点
(一)职业能力培养系统化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K&C课程体系的核心特征,体系内的课程设置形成了一个纵横交叉的、系统化的、面向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结构。纵向线路对应职业能力培养的层级递进特征,形成按照时序进行排列的阶段课程 ,横向阶段主要是各阶段职业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的内部逻辑结构形成的课程序列。纵向职业能力培养的层级包括职业能力培养的导入阶段、基础阶段、经验和体验阶段、综合开发与应用阶段。导入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对职业的初步认知,对未来成为社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本素质平台和学科基础平台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实现。基础阶段主要是传授给学生学科基础原理、概念、方法及操作技能,为后续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打下基础,主要通过学科基础课程平台实现。经验和体验阶段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阶段,在知识体系上主要传授给工作过程性知识,并在课内实验、课程设计、集中实践等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及一般素养;综合开发与应用阶段更加重视学生对职业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创新,通过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的实验、创新性课程设计,创设真实职场环境中的问题、创新性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专业知识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来进行。
(二)理论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
K&C课程体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将实践性教学环节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四年不断线、与理论教学联系紧密、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统筹安排企业认知、课程实践、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研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既相对独立又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比如企业认知与专业导论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积累对专业知识、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感性认识。课程实践中包含了各类实验、课程设计等,在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性、自主设计性实验及课程群专业综合实验、与工程实际、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设计的学习,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生产实践则是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平台的过程中,与理论教学交叉进行的实践课程,一般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操作后,为提高动手能力,增长实践知识开展的课程。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则主要以素质拓展平台为基础,社会实践以社会问题或专业问题为主题,要求学生深入社会中,进行调查分析,最后形成调查报告。科研实践主要是让学生参加科研课题或者科技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运用跨学科综合性知识的能力,培养其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K&C课程体系以面向工作过程为前提,课程设置是在对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实现的,这一方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契合,另一方面体现出课程体系本身的开放性特征,即在知识选择上,紧紧围绕职业能力要求进行组织,包括学科理论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的选择,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学科知识系统和工作经验,而是注意将前沿专业知识纳入理论知识系统,同时注重行业、企业的工作人员参与,保证及时将企业的主流技术和知识纳入到课程内容,并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企业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真实的职业环境。通过课程体系内各要素与社会的持续性互动,使传统、现代和前沿知识体系不断融合,最后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1]徐理勤.现状与发展——中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丛立新.课设程论问题[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