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由贸易港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历程
纵观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自由港阶段。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园区以自由港的形式出现。自由贸易园区发展进入第二阶段是在二战之后,即出口加工区阶段。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园区大多以出口加工区的形式出现,即在一国领土内划出特定区域进行出口加工,进行隔离管理,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欧洲的香农自由贸易园区是最早的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园区的第三个阶段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即自由贸易园区阶段。
二、自由贸易园区的典型模式
由于各国存在着历史条件、地理位置以及经济环境的差异,自由贸易园区的发展现状也有所不同。
(一)欧洲物流集散模式,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条件是这一模式的首要因素。西欧沿海城市充分利用其便利的航运条件,通过设立自由港来发展其港口贸易。
(二)亚太型综合型模式,即园区内功能多样,不再是以出口或是物流等单一的业务作为园区发展模式,涵盖了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及金融、商业、旅游等各种服务业。
(三)美国商贸结合模式,其典型特点便是园区的主区和辅区制度。即在主区内,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而在辅区内,则简单进行加工和装配制造。
三、国外自由贸易园区主要法律制度
(一)管理法律制度
对自由贸易园区的管理一般采取国家管理和园区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以美国对外贸易区为例,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对外贸易区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市场为辅的管理模式。联邦政府设立对外贸易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国的对外贸易区进行管理,在海关监管方面,主要有海关部门负责对进出境内的货物进行监督。对外贸易管理委员会与海关是联邦政府授权的中央管理机关,即体现了美国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体制。其次,在园区管理方面,美国采用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在对外贸易园区内,由园区所在地州政府与园区内企业分工管理体制,政府充分相信企业能够依法经营管理,政府起到是事后监督管理的作用。此外,美国最具特色的管理制度为口岸关长制。其最典型的特点在于由关长负责对外贸易区进行管理,同时也是具体执行管理职能的机构。
(二)税收法律制度
税收优惠是自由贸易园区的优惠政策之一,通过关税豁免和其他关税减免,可以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吸引境内外投资,促进了经济发展。
1.在关税豁免方面,根据园区“境内关外”的法律特征,只有货物从园区进入本国市场时,才征收相应关税,外国或本国产品进入园区或从园区运入境外,则不征收任何关税。
2.在其他相关税收减免方面,以美国为例,美国在税收减免方面设计的税种较多。例如,免除州和地方的从价税,出口退税等。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均为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在欧洲,以香农自由贸易园区为例,国际上通常以香农自由贸易园区作为首个以出口加工为主的自由贸易园区。相对于美国来说,香农自由贸易园区的税收优惠主要以补助的形式进行减免。
四、启示与借鉴
在自由贸易园区建设过程中,需要立法来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在法律制度的建设方面,主要涉及的是管理、海关监管、投资以及税收等法律制度。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达到扬长避短的作用。
(一)在管理法律制度方面,在我国成立首个自由贸易园区之前,我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际上发挥着自由贸易园区的部分功能。但是,我国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管理出现了部门职能交叉的现象,全国并没有统一的管理机关,地方政府分工不明,管理出现矛盾现象。因此,我国在建设自由贸易园区的过程中,需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可以美国为参考,引入市场管理体制,实现分工有序管理。
(二)在海关监管法律制度方面,传统的海关监管程序繁琐复杂,通关效率较低,不仅浪费了海关资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企业利益。因此,在海关监管方面,我国要进行不断创新,学习国外便利化制度,简化通关手续,提高海关监管效率。
(三)在投资法律制度方面,我国传统的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单一,缺乏吸引力,因此,我国应该在充分了解外商需要的基础上,参照欧美国家经验,采用多种税种优惠政策,以降低投资成本,增强吸引力。
(四)在税收法律制度方面,我国建立与国际接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系列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完善国内关于关税、区内企业经营税收、所得税等相关法律制度。
关键词: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港区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01
1月8日,舟山港综保区封关运作,夏宝龙书记在现场提出要集全省之力把舟山港综保区建设成为舟山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设先行区。研究好综保区与自由贸易港区的区别,对我们下一步加快舟山港综保区建设,推进舟山自由贸易港区申报,具有重要意义。
综保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在港口作业区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为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按照海关合作理事会1973年订立的《京都公约》:“自由区系指缔约方境内的一部分,进入这一部分的任何货物,就进口税费而言,通常视为在关境之外,并免于实施通常的海关监管措施。”自由贸易港区是自贸区的一种类型,具有范围更大、开放程度更高的特点,指将港口及所在城市全部地区划为国家关境之外,不纳入国家海关管辖范围,全部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出。
一、综保区与自贸港区的内在关联
综保区、自贸园区和自贸港区三者是发展递进的过程,自由度呈明显上升趋势,综保区是自贸港区的一种过渡性阶段,自贸港区保留综保区的许多特征,但在区域性质、区域功能、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从国际经验上看,没有综保区一说,大多是自贸区的说法。因此,舟山港综保区可以为舟山自由贸易港区建设作有益探索,但我们也可以三步并作一步走,直接建设自由贸易港区。
一是区域性质转变,提高开放程度。综保区设定为“境内关内”,其本质应该属于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而自贸港区为“境内关外”,在区内转运货物的装卸、转船和储存不受海关的任何限制。
综保区突出区内的监管,而自贸港区则突出区内与境外流通的自由。综保区表现为开放型经济,既鼓励向外拓展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意利用保税区先行开放国内市场、服务国内经济的发展。
二是区域功能转变,包容力增强。综保区主要围绕货物贸易的功能定位,而自贸港区则兼具促进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合作的综合功能。
综保区的基本功能围绕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和商品展示这四个方面展开,近年来的综保区建设促成了口岸物流加工的兴盛。具体而言,综保区企业的国际贸易功能以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为主,少数情况可间接从事进出口贸易。自贸港区的功能则更为宽泛,以转口贸易、进出口贸易、加工贸易为主体功能,以保税仓储、展示批发、商业服务性为辅助功能,是一种以贸易为主的特殊经济区域。自贸港区也承担了一系列社会服务和经济改革的功能。旨在吸引投资,发展国际贸易,并允许和鼓励外资设立加工企业和金融机构,促进区内经济全面发展。
三是管理模式转变,向市场放权。综保区是“正面清单”的管理模式,重在事前监管,属于审批式;而自贸港区是“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重在事中和事后监管,如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的实施等。这种模式转变能够增强经济变动的抗冲击能力,以及降低经济运行成本。
正(负)面清单一字之差,从限定企业“只能做什么”,到规定企业“不能做什么”,无疑可以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也与政府正在推进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向一致,也暗合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思路。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对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国务院规定对国内投资项目保留核准的除外);将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同时在自贸试验区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对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对境外投资一般项目实行备案制,提高境外投资便利化程度。
四是政策法规侧重点转变,重在制度创新。综保区以贸易政策为主,而自贸港区则具有更加开放的贸易政策、投资政策和金融政策等一揽子优惠措施和制度创新。为适应建立国际高水平投资和贸易服务体系的需要,创新监管模式,促进试验区内货物、服务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和货物贸易深入发展,形成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同时,在维护现行税制公平、统一、规范的前提下,以培育功能为导向,完善相关政策。例如“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监管服务模式创新,以及一系列促进投资和贸易的税收政策的实施。
二、对我省的启示
相比较而言,自贸港区的设立能够为企业营造更好的国际市场对接与国际产业链嵌入的贸易环境。对我省而言,加快建立自由贸易港区有如下建议。
第一,做好综保区建设与海岛开发开放模式创新的递进与转换。在科学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海岛资源的基础上,发掘具有特殊区域特征、符合特殊区域发展规律的新增长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丰富“海洋经济”自然、贸易和科技的内涵,提高自贸港区建设的国际化水平。第二,开放服务业并探索改革创新。加大突出地方特色,围绕舟山优势,推进海洋经济服务业,发展海洋类服务贸易,在这方面加大创新力度。第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一是建立综合高效的大部制行政管理体制,最大限度地避免职能交叉和多头管理;二是建立政企对话协商机制,构建互动平台,建立争端协调处理机制;三是建立决策评估和监督机制,实现监督权、投资权和处罚权分离,提高自贸港区政策评估质量和效率。
不难发现,综保区向自贸港区的转型是我国综保区发展过程中的新问题(国外不存在这个问题),就是要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我国加入WTO后,这已经是势在必行之事。建立自贸港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寻求发展本国经济、抵御经济衰退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双向辐射功能的自贸港区,将有利于尽快改变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推进我国全面进入世界经济、金融、贸易体系,构筑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桥梁,更加积极有效地利用国际经济的互补性,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是中国面临全球经济格局重构,亟须搭建适应国际规则变化的新平台。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格局进入加速调整期,全球经济重心东移,区域性经贸一体化日趋明显,全球金融、贸易、投资治理结构出现大调整。由美国主导的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快速推进,同时传统的WTO体系局限性日益突显。在新一轮全球经济“游戏规则”的重构中,中国须尽快抉择。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就是一个对接窗口,中国通过推进贸易、投资和金融体系的自由化,来适应国际规则的变化,有助于我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二是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亟须通过扩大开放来倒逼改革。目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旧的思想观念阻力尚未完全突破,新的思维定势开始形成,既得权力和利益也有形成固化的趋势。在这种形势下,依托自贸区建设所掀起的新一轮对外开放浪潮必将加强我国与国际接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力度,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外促内,内外互动的突围能力,推动改革发展。
三是中国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挑战,亟须寻找新的发展路径。长期以来,中国依靠“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等在制造业方面获得快速发展,但在服务业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目前中国周边国家,如孟加拉、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成本优势进一步显现,并且中国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严重。未来中国必须改变现有发展模式,摆脱对于低端制造业的依赖,在提升制造业价值链环节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基于这种背景,上海自贸区承载着中国服务业崛起的重要职责,承载拓展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使命。
四是上海创新转型进入攻坚期,需要有新的增长动力,以确保上海快速可持续增长。首先,上海在以往几十年的工业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近年来服务业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需要提升服务业发展的质量与能级。其次,随着上海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资源正受到严重的压力,根据中央精神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最后,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全国各地纷纷提出申请成立自贸区,加剧了上海与全国其他地方的竞争。所以,上海自贸区是上海服务业扩张及质量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是深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上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二、上海自贸区制度框架及建设特征
1、上海自贸区建设制度框架设计
总体目标。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和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新型贸易业态,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探索建立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模式,努力形成促进投资和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培育国际化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国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探索新思路和新途径,更好地为全国服务。
五大领域改革任务。紧紧围绕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战略要求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战略任务,按照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分步推进、逐步完善的方式,把扩大开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把培育功能与政策创新相结合,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具体说来,五大领域的改革任务包括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推进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以及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保障。
2、上海自贸区建设五大特征
(1)聚焦制度创新,而非政策优惠
自贸试验区不限于保税区的一般做法。1990年以来,我国的保税区主要以特殊政策为特点,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的减免以及外汇、监管、投资政策的便利等;2009年以来,上海综合保税区以功能创新为重点,着力推进经济功能和商业模式创新突破,满足跨国公司国际化运作需求,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贸易便利化环境。而此次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秉承“可复制、可推广”原则,通过带动投资、金融、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变革,培育我国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构建与各国合作发展的新平台,而税收优惠已被明确不是自贸区的改革重点,力度将低于预期。
(2)关注服务贸易,而非传统货物贸易
自贸试验区不同于传统的自由贸易园区。试验区积极借鉴欧美自由贸易园区的经验和做法,在提升对外贸易、航运服务、便利化环境等传统自由贸易园区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服务贸易、金融领域的扩大开放,为自由贸易园区增加了新的内涵和发展空间。
(3)注重倒逼改革,而非完全自由特区
自贸试验区不同于新加坡等自由港模式。新加坡发展的特色是自由港政策和制度,包括贸易自由、融资汇兑自由、航运自由等,通过开放、高效、低税负形成自由港的国际竞争力。自贸试验区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但主要目的还是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为全国的改革开放积累经验。
(4)追求复制推广,而非止于自身发展
自贸试验区不止于自身的建设发展。自贸区的名称就表明这是一个国家试验区,建设目标是成为我国推动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寻求能够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建设,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青岛黄海学院财经学院,山东 青岛 266427)
摘 要:在现实的世界经济舞台上,自由港正以方兴未艾之势,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中国有必要在沿海港口设立自由港,其中青岛是较好的选择。2014 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六位,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四位,加快建设青岛自由港意义非常重大。通过对青岛建设自由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使青岛能够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机遇和挑战,从而可以制定合适的战略措施,为建设自由港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 :青岛;自由港;区位优势;经济腹地
中图分类号:F5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244-02
收稿日期:2015-02-15
基金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13WF74)。
作者简介:闵素玲(1979-),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一、引言
自由港又称“自由口岸”,是全部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免税进出的港口。这种港口划在一国关税国境( 即关境)之外,外国商品进出港口时免交关税外,且可在港内自由改装、加工、长期储存或销售。从设港的地理特征来看,自由港一般具有优良港口,这类自由港除海港外,还有众多内河港口和空港,可深入大陆内部。中国有必要在沿海港口设立自由港,其中青岛是较好的选择。
二、建设青岛自由港的必要性分析
(一)从国际环境分析
1.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发展机遇。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内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贸易的全球化。目前,中国的国民经济保持年均7.5% 以上的增长速度,外贸进出口总额的高幅增长,这些必将推动中国港口的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方向的持续快速发展。
2. 顺应世界港口的发展趋势。
港口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和窗口。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与世界经济联系的窗口或连接点的港口重要性日益凸现。[1]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意义上只作为运输中心、承担货物装卸功能的港口,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国际贸易发展的需求。港口功能必须在具备国际货物装卸运输中心功能的同时,还至少要具备国际物流、信息、商贸、金融等服务中心,即自由港。
(二)从国内环境分析
1. 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世界贸易中心向亚洲转移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海运需求越来越大。据统计,2013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16 万亿美元,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截至2013 年11 月,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7.49 亿吨,同比增长9.3%。[2] 经济的崛起使数个自由港的诞生成为可能。实施“青岛自由港”,不仅可以优化国际物流运作流程,简化通关手续、加快物流速度,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步伐;而且可以使环渤海地区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我国外贸出口,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 区域一体化的需要
青岛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以青岛为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立足东亚,面向世界,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成为山东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区域综合竞争力强大的国际化都市连绵区和城市空间联系密集区,全国乃至环黄海经济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服务基地之一,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区,带动全省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 提升在东北亚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北亚地区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东北亚地区,韩国釜山已经发展成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青岛港口由于没有相应的自由贸易政策,大量本来可以在青岛港口中转的货物流失到日韩港口中转,使青岛港口变成了日韩港口的喂给港。因此,面对日韩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在我国北方沿海城市加快建设一个自由港势在必行。从经济发展基础、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青岛符合建立自由港的各项要求。
三、建设青岛大自由港的可行性分析
世界港口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自然禀赋和经济腹地。青岛自由港所在的青岛市具备了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
(一)独特的区位优势
1. 优越的地理区位
青岛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位于环太平洋经济圈最活跃的东北亚经济区,濒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峙,西与我国能源基地中原地区接壤。青岛是中国沿黄河各省市最大的出海口岸,也是世界各国进入中国中西部内陆的海上通道,具有内外双向辐射的功能。另外,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 完善的基础设施
青岛不仅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基础设施也相当完善。青岛有着世界上少有的天然良港,域阔水深,终年不淤不冻。以青岛港为代表的山东半岛港口群位于东北亚海上交通要冲,是南来北往国际航线的必经之地,临近亚欧、亚美和亚澳三大国际主航线,是我国大陆距离日本和韩国最近的港口。青岛港由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新港区和董家口港区等四大港区组成,目前拥有码头15 座,泊位72 个,包括可停靠18000TEU 船舶的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40 万吨级矿石码头、30 万吨级原油码头。将青岛港建设成自由港,将大大提高青岛港在东北亚港口中的竞争能力。而且这一“自由港”的目标,又将带动沿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使青岛经济、乃至半岛经济的影响力直达我国中西部纵深地带。
3. 便捷的交通网络
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影响自由港各项日常经营活动的环境和载体。目前,青岛港已经形成了以港口为枢纽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高效畅通的集疏运网络。首先在海运方面,青岛港口海运十分发达,国内外旅客运输航线有近十条,货物运输航线几十条,开辟了青岛至东南亚地区的集装箱班轮直达航线,青岛至韩国仁川的客货航线,青岛港可以通达世界各主要港口。在陆路交通方面,通过胶济线、胶黄线与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大动脉相连接,可直接与广阔腹地实现对接,盘活腹地资源。在航空方面,青岛空港口岸流亭机场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空港,已开通定期航线108 条,基本形成“沟通南北、辐射西部、连接日韩、面向世界”的开放型航线布局,货物网络亦日臻完善,能够为青岛港提供及时高效的运输服务。
4. 完善的金融保险业
金融业的支持是自由港建设的基本条件之一。近年来青岛市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扶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支持金融机构在青岛开拓业务,截至2013 年末,青岛市共有金融机构193 家,数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截至2013 年底,青岛外资金融机构已拓展至26 家,占山东省的90% 以上,成为山东省外资银行最密集的城市。截至2012 年底,青岛市已开业市级保险分支机构59 家。青岛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主体并存、竞相发展的市场格局,能为中外客商来青投资提供全方位保险服务,尤其是为自由港区内的跨国运输提供办理保险和再保险的方便条件。
(二)广阔的经济腹地
港口运输的区域性特点决定了它对腹地经济的高度依赖性。青岛自由港区所在的青岛市经济腹地广阔,包括青岛市、山东省、河南、河北和山西省部分地区。腹地经济发达,有较强的消纳和输出能力,能为外贸出口提供充足的货源。
1. 山东省经济特点
首先,山东省自然资源丰富。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其主要农作物中的棉花的偿产量居全国之首;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全省工业实力雄厚。
其次,山东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山东省的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0% 左右的速度递增。2013 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GDP)54684.3 亿元。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8.6:51.4:40.0 调整为8.7:50.1:41.2,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再次,山东省对韩日经贸合作日益活跃。目前,山东正在打造山东半岛都市群,以承接日本、韩国产业转移,将山东半岛变成我国北方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这将使青岛港拥有一个经济发达、货源充足的腹地。2013 年,山东省进出口实现2671.6 亿美元,同比增长8.8%,这为青岛自由港创造了巨大的物流需求。
2. 青岛市经济特点
青岛市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成为拉动青岛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3年GDP 达到8006.6 亿元,其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对外商外资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建设国际自由贸易港区的有力支撑。沿黄流域九省区以青岛为主要进出口口岸,其货物量的70%商品经青岛口岸进出口。据青岛海关统计,2013 年青岛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567.3 亿美元,增长5.2%。其中,出口额770.9 亿美元,进口额796.4 亿美元,分别增长8.2%和2.5%。2009-2013 年青岛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逐年上升,物流需求的腹地支撑效应非常强劲。
3. 间接腹地经济特点
青岛自由港的间接腹地包括河南、河北和山西省部分地区,纵横连接华东、华北、中南等地区。腹地资源优势突出,煤炭、石油、铁矿石和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开采程度较高,调出量较大。其中山西是我国最主要的煤炭基地,河南、河北分别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和重化工业基地。近年来,随着腹地重工业的深入,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原油、铁矿石为代表的原材料外贸进口和煤炭、焦炭、粮食等物资的外运需求在稳步增长,对青岛港及沿海港口运输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三)宽松的政策优势
各级政府对自由港建设态度积极。首先我国政府积极推动自贸区建设。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批复》,同意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服务于青岛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城市。这一系列的举措为青岛建设自由港提供了机遇。其次,省市各级领导对于青岛的发展都非常重视。2013 年12 月13 日,山东省政府向国务院呈报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试点建设青岛贸易自由港区的请示》,拟申请青岛自由贸易港区总体规划面积26.9 平方公里。2013 年10 月8 日,青岛市正式《青岛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纲要(2013—2020 年)》,青岛将实施电子商务引领发展、国际货物贸易提升发展、国际转口贸易突破发展、国际服务贸易跨越发展、国内外贸易融合发展“五大行动计划”。通过“五大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创建青岛自由贸易试验区,争取试办自由港。
综上所述,在青岛建设自由港区,其硬件和软件条件已初步具备。建设青岛自由港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肖建兵. 青岛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研究[D].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2006:23.
关键词:东北亚,经贸合作,自由贸易协定,基本走向
一、东北亚政治形势有利于本地区经贸合作
目前,与西欧国家相比,东亚地区国家间的政治关系处于一种较低级状态。在亚洲范围内,与东南亚地区松散联盟的国家关系相比,东北亚地区国家间的关系更落后一个层次。在欧洲,类似于中日、韩日之间的历史纠纷已不可能发生;日韩两国那种在海上剑拔弩张的军事对峙局面,在西欧更是不可想象。欧洲有柏林墙的倒塌和东西德的和平统一,而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南北分裂与对峙的紧张局面依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如果在这种反差强烈的东西方对比的背景下观察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政治形势,结果就可能使人感到有些失望。
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扩散与深入发展,使东北亚区域内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而区域外单打独斗式的双边结盟或合作,无助于自身政治、经济安全的建立。所以,政治对话和经济合作是区域内各国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同样,在东北亚地区,韩国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准发达国家的崛起及其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中国作为最大后发经济体的和平崛起及在国际事务中大国地位的日益凸显,也是当今东北亚国际政治关系的重要特征,是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东北亚国家和世界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现实。新势力的崛起使区域内的发达国家再也不能以传统的心态看待邻国,也使区域外的发达国家不能再以高人一等的心态蔑视东北亚国家。新的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加之新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催生了当今东北亚国际政治形势的新特点。
东北亚地区的信任缺失状况在全球具有代表性。当今世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东北亚地区都有突出的表现:朝鲜核问题久拖不决、六方会谈时断时续、朝鲜半岛南北的长期分裂与对峙、日本与中韩关系的长期恶化、朝鲜与美日关系的长期僵化问题等,都与国家间缺乏相互信任有关。可喜的是,现在有关各方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全球化和区域化时代,共同利益和相互依存仍然是谋求合作、促进互信的主要依据。过去东北亚国家在强调国家利益时,往往忽视国家间利益的重合点和价值的共享性——共同的安全利益和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新安全观认为,国际安全的基础是共同的安全利益和政治上的相互信任及经济上的相互发展。同样,经贸合作也是如此。虽然在国家间关系处于正常状态时,政治上的矛盾和分歧不会遏止经济合作,但当国家间关系处于僵化状态时,国家在政治上的信任缺失就会导致经济合作陷入低谷。因此,无论是实现东北亚各国共同的安全利益,还是推动经济互惠合作,相互之间的信任都是基础和前提。东北亚各国的合作虽然是从经济领域开始,但终究要向政治合作发展,而相互信任是实现地区安全的政治条件。目前,东北亚国家对建立信任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所以在近期才出现越来越多的可喜变化。
二、东北亚经贸合作的主要特点
近几年,有关“自由贸易协定(fta)”的讨论,已成为亚洲政治、经济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去年失败以来,协商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则成为当前亚洲经济贸易合作的主流发展趋势。据亚洲开发银行2007年4月10日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仅在东亚地区,已签署或正在谈判、有意研究的自由贸易协定就有109个,而在整个亚太地区,这种自由贸易协定共有192个。亚洲各国似乎都在以焦急的心态努力寻找各自的贸易伙伴。尽管有舆论一再提示应留意和警惕这种自相矛盾的“自由贸易”协议的扩散,因为它可能导致混乱,而且在最坏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形式。但这种趋势丝毫不见减弱。2007年4月,对亚洲经济融合心有不甘的美国也迫不及待地与韩国在最后期限内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欧盟与韩国有关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谈判也随后于5月拉开帷幕。
自由贸易区建设之所以在亚洲如此走红,欧美之所以也不肯缺席这次“盛宴”,首先与亚洲目前的地缘政治格局有密切关系。冷战结束后,亚洲尚未形成一个政治经济合作的新格局。要在现有的地缘政治格局中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利益、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对外寻找稳定而互利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其次,亚洲国家经济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以出口为主导。所以,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和相互影响也在不断加深。很多亚洲国家面对全球化和区域化的残酷竞争,都产生一种不稳定感。再次,亚洲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自身市场容量的扩展,使之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也出现变化,如何确保相互间的经贸往来,直接牵扯到亚洲国家未来的发展。另外,欧洲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等,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亚国家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谈判进程。
在东北亚地区,这种趋势也同样表现的特别突出。虽然中、日、韩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尚未签署,但协商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虽然“10+3”或“10+1”并不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最佳选择,但这种次优性选择也正成为通向最优组合的途径。当前,东北亚地区围绕fta而展开的经济贸易合作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一)政治考虑大于经济考虑。国内外有分析表明,在东北亚各种自由贸易方案(东盟方案、中国方案、目标方案)中,中国方案是韩、日受惠最大的方案,而韩、日等国家宁可选择次优的一小步——东盟方案,而不愿意选择最优的一大步——中国方案,很重要的一点是出于政治的考虑,而非出于整体经济利益的考虑。这样既可顾及本国农民利益集团的压力,又可避免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经济合作体制;既可享受中国中心市场的好处,又可不承认中国市场的中心地位。但这种现象不会长久,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中国经济与周边国家经济的不断融合,中国经济的中心地位特别是市场的中心地位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替代的。
(二)开放式考虑大于区域性考虑。在这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在自身次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尚未签署、自贸区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却不断向外拓展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范围,形成一种“先外后内”的发展走势。当然,整个东北亚合作从一开始就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灵活性,合作进程表现为一种“多层次”、“多取向”、“多方式”的结构。但从根本上讲,这主要还与地缘政治考虑有关,也体现了东北亚区域合作脆弱性的一面。
(三)软约束大于硬约束——进程比制度更重要。一般认为,欧洲一体化是区域化合作中最具组织化、制度化的代表。但在东亚地区,已覆盖整个东亚地区合作的东盟模式所强调的却是“非正式性和最小限度的组织性”。对于制度主义者而言,“10+3”机制不过是一个松散的合作框架,而非建立在法理之上的正式制度安排。东北亚这种既充满活力又不以硬性规定约束参与者的做法,可称之为软地区主义。因此,东北亚区域合作更像是一种价值理念,而不是一种制度安排,表现为“强理念、弱制度”。实际上这也与东北亚地区合作的脆弱性有关。
(四)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东北亚区域合作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寻求不同于其它地区的发展道路与模式。所以,东北亚区域合作是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发展的。当前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具有明显的“脆弱性”:东盟作为推动者,对完全融人到东北亚心存疑虑,中国和日本作为大国也依然不敢当头。区域合作形式不仅限于一种东南亚与东北亚的对话架构,它还有大到“亚太经合组织”、小到“10+1”、中间还有“10+6”的首脑对话形式。
尽管上述脆弱性有其副作用,但总体来讲,并不影响区域合作与整合的大趋势。虽然无法预测东北亚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何时、如何建立自由贸易区,但现在这种从东盟开始的多层次、多形式、多进程的自由贸易安排的谈判和为此而达成的协定,最终都将为东亚区域经济的整合进程提供动力。
三、东北亚经贸合作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互补性不等于合作性。在未来的一段时期里,新旧保护主义都将继续发挥作用。这是出于一种政治、经济上的担忧。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止步不前的根源就在于此。
(二)要看清楚韩国、日本对外加快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本质。它们的目的是让中国在未来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时做出更多让步,最终的目标是与中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因为它们主要的贸易市场在中国。韩国已明确近期分三步走的自贸区建设战略——美国、欧盟、中国。日本虽然在韩美签署自贸协定后也迅速与泰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但其实质作用有限。目前,在韩日对外签署的协定中,例外条款较多,实际上自由度已大打折扣。我们对这种协定也不必急于求成。中国的市场中心地位决定了主动权在我们手中。
(三)我们应看护好、利用好自己的市场优势。对一个过于开放或完全开放的市场,别人还需要与之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吗?日本已有学者提出:东北亚已有中国这样一个大市场,完全可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因此,没有必要再通过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而组建更大规模的市场。换言之,有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就够了,不需要日本市场的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