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

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

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实行“组账村”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组级财务管理,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组账村”将坚持“三不变”原则,即坚持组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基本核算单位不变。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巩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一整套符合我镇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把做好“组账村”工作作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有力抓手,让群众积极参与组务监督,提高办事透明度,把群众最关心的事办成最放心的事,以此进一步提高村民小组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基层组织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主要内容

1、各村民小组集体资金收入要及时、完整地上交村组账中心入账,严禁坐收坐支或挪用集体资金。

2、规范支出程序,一切单据都必须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三人签字,方可报销入账。支出在200元以下的,由村民小组长签字批准;200-5000元之间的,应先报村经济合作社审核,同意后由村民小组长签字批准;重大开支(5000元以上的)应先报村经济合作社审核,再提交村民小组会议公决,同意后由村民小组长签字批准。

3、各村组账中心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务管理制度,对各村民小组账务每半年公示一次,接受群众监督。

四、工作步骤

从20*年5月12日开始至20*年5月30日对组级财务进行规范整治,具体工作分5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统一思想(5月12日——5月13日)

主要是召开各村村民小组长会议,认真学习有关文件,领会精神实质,为做好“组账村”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阶段:成立机构,配备人员(5月14日——5月15日)

1、各村选聘总会计、总出纳。总会计原则上由村报账员兼任,总出纳可从村两委成员或原村干部中择优选聘,二者报酬各村视实际情况按每组每年50—100元计付。

2、各村民小组建立财务监督小组,组成人员为3-5人。

第三阶段:财务交接(5月16日——5月25日)

1、各村民小组在结清账目的基础上,开展资产账务自查。

2、各村组织人员对移交前的组账进行审查,重点查收入入账的完整性和支出的合法、合理性。

3、原小组会计、出纳向村中心移交账目,会计要做到资料完整,账账相符,出纳要做到账款相符。

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1.坚持和完善各类财务管理制度

要规范农村财务,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实践证明,已经推行的诸如农村经济合作社制度、村干部补贴制度、财务公开制度、乡镇记账制度和村会计电算化制度等都行之有效,且便于操作,关键是如何进一步做到不折不扣落实执行的问题。

为避免村干部暗箱操作、贪污贿赂挪用等情况的发生,凡涉及工程项目建设、集体资产的发包、租赁及出让必须经两委会讨论,重大项目必要时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讨论表决方可实施,且均应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向村民公开,以彻底改变个别人说了算的现象。对于各类合同文书,建议由农经站和司法所协助审查,以符合法定要求。

2.全面推行电算化

为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我们创新管理手段,从农业部威海财务软件研发基地购买并安装了网络版财务管理软件.并聘请专家对农经人员进行电算化知识培训。把村级账目全部录入微机,自动生成电子账目、现金公开榜。村级财务电算化管理的实行,提高了农经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加了村级财务管理的科技含量,增强了财务公开的诚信度,减少了群众对干部的猜疑。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实现了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化、队伍职业化、计算电算化、管理网络化的四化工作目标。达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干部满意、群众放心”的效果。

3.力口大财务监督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乡镇要成立财务监察委员会,建立审计组织,加大对农村财务的监督检查。由镇经管站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要追究财会人员和村干部的行政、法律责任。加强乡镇监管,做到服务于民。乡镇应站在大局角度重视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农经员队伍建设,选配好村级主要干部,对于在执行财务制度上屡教不改,违法乱纪的干部坚决调整与查处,决不姑息迁就,采取扎实措施把村级班子建设好;财务人员队伍则应强化教育培训,强化检查考核,以提高业务素质,切实履行起审监职责。加大村财务公开力度,财务公开的内容要做到完整、详尽,程序要准确、到位。要按要求公开工程项目预决算情况,公开货币资金盘点情况,公开表格必须填写完整,债权债务情况表原因要填写清楚,最后村民主理财小组要签字确认。

在打击农村干部经济犯罪问题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预防,一手抓打击。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只是其中一手。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不能指望所有的干部都能严格自律,总会有一些干部经不住诱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于这些人,绝不能手软,不能失之于宽。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认识,要以保障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己任,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信念,切实解决查处农村经济问题怕难、怕烦等错误认识;此类案件查结后,还应重视查漏补缺工作,针对引发犯罪的财务管理突出问题,提出有关建议,由乡镇村落实整改。另一方面纪检、检察、公安要加强协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形成合力,管辖权限内的案件不互相推诿,以避免打击不力现象,从而增强法律的威慑力,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4.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对策;贵州金沙

中图分类号 F3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325-02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但农民个体小规模生产模式与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因此,需要增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改变传统的个体农户生产经营,发展产业化联合农业生产,有效解决农村“三农”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有效解决农户分散经营的弊端问题,引导农业产业有序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效农业运作模式[1-2]。

1 金沙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特点

1.1 金沙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自2007年1月1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户作为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联合经营模式,由此金沙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起来。据调查统计,金沙县在《合作社法》未颁布前便成立了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07年7月1日《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后,金沙县迅速发展了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紧紧围绕优势特色农业,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培养并扶持壮大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队伍。截至2013年底全县累计发展合法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86家,注册资金40 116.5万元,入社农户4 66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覆盖了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经果林、生猪、牛、羊等生态畜牧养殖与林木花卉,植物病虫害防治,沼气,农机服务等多个产业领域。

金沙县的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模式,推动了全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2 金沙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点

一是组织方式上坚持农民自愿加入、民主管理的原则。保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遵循农民自愿的原则,促进农民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实行民主管理,主要由农民自己掌握内部管理权,民主选举农民合作组织的负责人;对农民社员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同等重视,努力帮助农户解决问题,开展针对。二是政府引导,民办官助。农民个体力量有限,单靠农民的力量发展好一个专业合作社难度很大。因此,要发展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这就是所谓的民办官助,金沙县目前大部分发展地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起来的。三是产业种类多元化。随着金沙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的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加快了金沙县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许多特色产业带发展势头良好,比如茶叶、经果林、中药材、时令果蔬、水产养殖及稀有野生动物养殖等特色产业。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原来的粮、畜向特色产业拓展;从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拓展;从专业生产向加工、营销流通拓展,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事的产业向多样化发展。四是利益联结机制以松散型为主。目前金沙县虽然已成立了几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但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全县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部分都存在规模小、实力差等问题,并且在调查中发现实行二次返利的合作社数量很少,仅占调查数的1/10,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部分都是通过对农民成员提供技术服务、供销信息,优惠供应生产资料等形式,与会员建立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但这对农民成员来说并未获得最有效的收益,没有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增收的最大作用[3-5]。

2 金沙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根据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发展有一定的成效,但却仍处于初级阶段,尚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难。这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具体总结如下。

2.1 重视数量,忽视质量

金沙县目前已发展几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上很有成效,但部分仍处于非正常运转状态,甚至有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仅仅是一个空壳,起不到带动农户发展的作用。真正有效益或是效益好、带动农户走上致富路的专业合作社数量占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比例不大。因此,合作社的发展不仅要增加数量,同时也要保证合作社质量与数量并进[6]。

2.2 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

一是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章程不够规范,有的仅流于形式;二是组织机构不健全,没有切实履行章程规定的职责,没有按照章程规定开展经营活动,导致入社成员利益得不到保障;三是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专门的财会人员,大部分专业合作社还未建立财务管理制度。

2.3 服务功能差,带动作用弱

目前,金沙县乃至全国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服务功能均较差,不能为农民社员提供优质的生产材料采购渠道和市场销售路径,同时无法为特殊农产品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支持,无法有效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合作社作为一个服务机构,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吸收好的经验,以此来加强合作社的带动辐射效应,真正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让农民致富、农村发展的桥梁作用。

2.4 人员素质低下,缺乏专业人才

金沙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有95%以上均为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大部分都是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其他方面都受到严重的限制;由于资金缺乏,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能力聘用专业人才进行管理,特别是专业财务管理人员,这使得合作社工作运作困难。因此,需要引进相关专业人才,特别是财务专业人才,加强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使合作社健康、正常、有序地发展。金沙县成立的386家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仅有极少部分管理者具有相对较高的管理水平和丰富的业务知识,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和现代农业技术知识,在硬件上制约了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3 发展对策

一个运行良好的专业合作社必须要有一套完善而有效的管理机制,即内部管理机制和外部管理机制的有机结合体。重点是内部管理机制,这就要求强化合作社的人员管理结构,加强人员素质培养。此外,还要建立外部资金互助机构,稳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保证合作社正常运转。合作社健康有序地发展是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3.1 加强专业合作社法律制度方面的宣传力度

目前金沙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还未普及,很多合作社法人及其成员对专业合作社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认识不深刻,应大力宣传,并不定期地开展法律法规培训,使得合作社管理人员在运作中遵纪守法,为合作社正常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建立资金互助机构,稳定资金来源

资金充足是合作社顺利运转的保障。目前,资金短缺是金沙县专业合作社普遍存在的现象,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单靠合作社自身无法解决,需要政府及相关金融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解决合作社短时间资金周转困难问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常运转提供经济支持。

3.3 增强合作社服务意识,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金沙县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服务意识不够强,有极少部分甚至存在着谋私利的现象,同时由于资金困难,相关的服务设施不健全,合作社成员生产的农产品没有相应的技术服务设施支持,无法将有特色的农产品推广出县出省,合作社在这方面需要强化并完善相关服务设施及措施,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农产品销量,从而提高合作社经济收入,保证合作社成员能够定期分到红利。

3.4 积极引进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的人才,同样合作社的发展更是离不开人才,但分析金沙县合作社发展现状,人才不足是个大问题。农民本身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低,如果不引进农业专业人才,合作社难以实现快速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合作社成员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定期开展生产、加工、销售和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生产、农产品加工、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有专业人才指导,为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5 加强示范社建设

加强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动金沙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为构建平安和谐新农村奠定基础。

4 参考文献

[1] 黄祖辉,徐旭初.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J].农业经济问题,2003(5):41-45,80.

[2] 胡来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闽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与建议[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4(3):21-23.

[3] 王厚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5(3):102-104.

[4] 周立群,曹利群.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2001(1):69-75,83,94.

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村级集体 经济 发展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也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的物质基础。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磐安县村级集体经济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磐安县有19个乡镇, 369个农村经济合作社,6.32万农户,18.32万农业人口,土地总面积118.5万亩。其中耕地10.12万亩、林地104.66亩、水面0.22万亩。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4838元,比2008年4508元增7.32%。据县农经统计年报,2009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998万元,比2008年的3735万元减19.73%。集体经济收入50-100万元的村24个,40-50万元的村8个,30-40万元的村8个,20-30万元的村37个,10-20万元的村70个,5-10万元的村73个,1-5万元的村83个,1万元以下的村54个。经调查,集体经济收支大体持平,能够基本维护正常运转的村261个,占村级组织总数的70.73%;收入低于正常支出需要,不能维持正常运转的村108个,占村级组织总数的29.27%。从枯燥的数字中可以看出,磐安县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着以下几个特点:一总量偏小,定力不强;二分布不均;三是增速不快。

二、我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1.发展意识不浓。对发展村经集体经济认识不足:一是“过时”论。认为现在发展个私经济的热潮高于发展集体经济;二是“畏难”论。认为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集体资产管理难度大,发展集体经济办法不多。三是“无用”论。认为现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比例较小,无关于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此外,一些贫困村还存在“等靠要”的心理,自我发展意识不强。

2.基础条件薄弱。全县大部分集体经济薄弱村地理位置偏僻,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交通不便、技术落后。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对集体资产搞“一刀切”,造成原有集体资产流失,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已成为“无米之炊”。此外,部分农户长期拖欠乡村统筹款,村为了完成任务,拿村集体经济收入垫付,有的村甚至办贷款交账,导致村集体背上债务包袱。

3.外部扶持不够。一方面上级机关部门联村帮扶力度不够。另一方面乡镇机关精力没有集中投入应履行的职能不到位,对村经集体经济的考核监管形成了虚设。

4.干部能力不强。许多村干部素质上差距大,对发展农村经济思路不清、办法不多;有的村干部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别有目的,想从中捞取好处,谋取个人利益;不少村党支部书记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存在“小富即安”思想,没有长远的发展计划等等,这些已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障碍。

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考与对策

1.领导班子是关键,政策引导是根本。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班子最为重要,关键是支书。要建立村支部书记级别化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评定考核,结果由县委组织部审批公布,表现优秀的村部书记,可享受副镇级待遇,在身份不变的前提下,还可提拔;对于当年获得县级以上“荣誉称号的,给予级别奖励;对年度考核不合格或被上级部门纳入重点管理的,延缓晋级或减级,各种待遇也相应递减或终止。

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和“多予小取放活”的方针,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策引导,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积极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资源和资金投入等形式参与土地整理、村庄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允许村级组织依法以集体所有与其他投资者共同举办企业,获得土地使用收益。在个体私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村,允许村集体依法利用集体土地建造相对集中具有特色的生活小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和公寓等,从中获取土地经营收益。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导发展农村产业、促进产业聚集实行鼓励政策,县里应拿出一定农发资金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或重点支持“空壳村”发展村集体经费,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2.创新增收是前提,强化管理是保证。对集体的 “四荒”等各种农业资源,通过土地整理由村集体采取统一经营、专业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开发增加集体收入。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山区开发、小流域治理、经济林建设中,实行集体开发或集体农户共同开发建设 ,采取租赁、承包、分户管理,按比例分成收益的方式增加集体收入。

健全村级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村各类集体资产的管理。加强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实行严格的“村筹资筹劳一事一议”,把村级经济发展与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深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村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完善村级财务委托制,探索建立规范化的农村财务审计操作办法,提高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水平。

3.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找准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大部分乡村基层干部认识比较到位,但也有极少数村干部认识不够一致。有些村干部虽然认识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好处,但不能冲破旧观念束缚而立即投入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工作中去。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路子有许多,关键要找准当地优势。发展村集体经济,必须改进和完善管理办法,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与农民利益的关系,找准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与增加农民收入的结合点。要把强村与富民统一起来,保护和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村级集体面向农户的专业化服务,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前提,才会受到群众支持。

经济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 土地经营权流转 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农民增收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09-01

省委、省政府为促进阜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特大力推进“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 必须首先让农民从思想上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和农业生产观念,认识到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优势。这就需要从传统观念上转变,从而提高生产率。可是“沈阜200亩现代化农业示范带”的建设又不能改变原有的土地使用权,要保证农业原有的利用不受损害。这就需要我们科学的对土地流转加以实施。

一、土地流转之前的现状

海州区韩家店镇的自然条件,本来就决定了本地区不适合走传统农业发展,因为本地区的自然条件是靠近城区,人多地少(人均1亩,或不足1亩)所有想要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高效农业,精品农业。那么土地流转是所有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结合“示范带”建设笔者共调查海州区韩家店镇九个村的450户。

要想搞土地流转,首先要农民了解什么是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优势和必要性是什么。笔者对本地区农民对土地流转的了解程度进行的调查。在走访的450户农户中有350户听说过土地流转,占78%。200户对土地流转有兴趣,占44%。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新闻媒体,政策宣传等相关渠道了解的。充分体现了媒体宣传的重要性以及农民思想意识的进步。

宣传具体工作。阜新市海州区韩家店镇土地流转工作列为阜新市海州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及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对土地流转工作的优势、前景、方向以及国家政策、法制法规、流转重要性,都做了突出的宣传,使农民首先了解土地流转,在从思想意识上慢慢的由传统的经营思想理念转变为更先进的理念,以便慢慢的接受并且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工作。各村都在积极宣传。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完善了相应的制度。

土地流转也带来了很大的效益。有些村成立蔬菜经济合作社、食用菌栽培基地、品牌蔬菜及水果等。海州区韩家店镇西瓦村有20户农户拿出自己的200亩土地,加入村集体的圆葱种植基地。同时,这部分土地的农户中又将有30个劳动力转移到圆葱种植中去,其他劳动力可以转为第三产业等方向。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以及效益最大化(土地种植一份收入,劳动力转移一部分收入)土地流转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二、面临的问题

需加大宣传。入户调查的450户中,有30户没听说过土地流转,占6.6%。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低,对相应的科学的制度以及政策不够了解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宣传力度不够,也是事实,有很大一部分农户都没听说过土地流转,或者听说过但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土地流转。下一步应加大宣传,对土地流转的科学性和优势、好处要大力宣传。

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也需重视。在调查中发现,现行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有许多地方很不完善。造成了农民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更多的农民依靠土地养老。认为土地流转出去了,就没有了生活的保障,所有年龄大的农民很抵触土地流转。有些年轻的农民则认为土地流转之后,就失去了土地,自己没有了工作,也就对土地流转失去了兴趣。

基础设施的薄弱也是现阶段的问题。现有的一些农业基础设施的陈旧以及损坏都造成了基础设施的薄弱,现有的一些设施由于服务年限超期加上维修部善,大多都以及不能提供农业生产使用或者维持使用,造成了农业生产力低下。希望结合“示范带”建设,上级部门加大对本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以及资金扶持确保“示范带”建设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

三、解决办法

规范管理,依法行事。农村村委会“财务管理制度”政策的规定使村级的管理更加法制化、科学化。这样就规范了村委会的行为。避免土地流转中的一些违规违法问题的发生。

加大流转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户了解土地流转的优势、好处。改变传统意识,使农户由被动流转转变为主动流转。并科学严谨的制定奖励政策以及流转规程。用奖励去刺激用制度去规范。从而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并保证流转的合法性

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首先要完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要老有所依,这样就不怕土地流转。土地流转之后,一定会造成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这就需要政府以及生产企业,经营大户等充分考虑用工问题,加大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岗位,并向城市有效的输出劳动力以便剩余劳动力能够科学的转移。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这样他们土地流转加劳动所得就可以得到双重效益,从而愿意流转土地。

四、方向以及目的

土地流转的大方向是对的,必须坚持。首先是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导,推进城镇化为目的。不能转变土地流转的方向性。土地流转必须坚持农民为土地流转的主体地位,农民唱戏,政府搭台。土地流转的出发点必须是造福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为了流转而流转,更不能为了政绩而流转。土地流转牵涉的面广而又细,不可一蹴而就,要不断学习新的法规政策,循序渐进,慢工出细活,不能急于流转而不切合实际的去搞,从而违规甚至违法。

参考文献

[1]邓宗兵.罗倩文.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对策现代化农业,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