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俗文化变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汤瓶;变迁;内外因
中图分类号:K8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0586(2012)01-0137-08
就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内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回族汤瓶民俗文化进行了研究。除了一些官方的穆斯林网站上刊载的少量关于汤瓶来历及其功用的随笔杂谈外,还有几位学者解读了汤瓶民俗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汤瓶对回族穆斯林生活的影响及作用。虽然研究成果不多,但是都表现出了以下特点:1.以中国回族汤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多,以国外汤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少;2,“以田野为基础的汤瓶个案研究少”,以西方国家穆斯林社区汤瓶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个案研究几乎没有。鉴于此,笔者尝试着以英国牛津市考利(Cowley)印巴穆斯林社区的汤瓶民俗文化为个案,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国外移民社区汤瓶民俗文化的变迁进行梳理,同时,借助田野资料来探究该社区汤瓶民俗文化发生变迁的具体原因。笔者将田野点选在了英国牛津市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牛津郡的大部分穆斯林都居住在牛津市。调研发现,在英国牛津市,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是唯一一个穆斯林相对集中的聚居区,在英国已存在70年之久。据当地的穆斯林群众讲,这里的移民80%来自巴基斯坦,信仰伊斯兰教。在英国北部虽然也有一些印巴穆斯林聚居区,但是当地汤瓶使用的风俗与牛津市考利社区的情况相似。
2.国内外汤瓶民俗文化个案的差异引起了笔者的研究兴趣。笔者在中国西北穆斯林社区纳家户进行过为期2年多的汤瓶民俗文化变迁研究,对当地汤瓶民俗文化变迁的轨迹做过比较系统的梳理。2010年12月至2011年7月在英国牛津大学访学期间,笔者接触到了牛津市考利穆斯林社区的汤瓶民俗文化,发现那里的汤瓶民俗文化和国内纳家户的汤瓶民俗文化有很大差异。因此,笔者利用半年出国的机会,在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进行了田野调查。
3.20世纪60年代初移民到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的一部分老人依然健在,他们经历了汤瓶民俗文化变迁的轨迹。被访谈的穆斯林表示,除了回国探亲外,他们从未离开过这里。为了在半年的时间内充分了解当地穆斯林汤瓶使用的风俗,笔者选择了寄宿在第一批移民到牛津市的78岁的穆斯林老人家中进行田野调查。经过这位穆斯林老人的引荐,笔者接触了终身使用汤瓶的老年穆斯林和中途放弃使用汤瓶的青年穆斯林,并与他们进行了访谈。在半年的时间内,笔者大体掌握了整个穆斯林社区家庭的分布情况及其汤瓶的使用情况,重点了解了上世纪60年代初到现在,移民到英国的印巴穆斯林的使用汤瓶情况以及他们始终坚持或者中途放弃汤瓶使用的具体原因。
4.位于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附近的牛津大学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伊斯兰文化研究专家和学者,他们当中已经有一些学者在该社区做过社会学、人类学的调查研究,为笔者从事汤瓶民俗文化变迁研究提供了帮助和指导。另外,闻名世界的牛津大学图书馆就在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附近,它为笔者深入研究汤瓶民俗文化提供了大量图书参考资料。再者,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附近的牛津市穆斯林协会、牛津市伊斯兰文化研究中心、牛津市政府等单位积极为笔者提供了有关汤瓶民俗文化研究的必要资料,并为笔者进入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进行调研提供了官方支持。
以上是笔者选择英国牛津市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为田野调查点的原因,下面笔者对牛津市穆斯林的分布情况以及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的基本情况作简要介绍。
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位于牛津郡牛津市考利路。据牛津郡2001年人口普查的档案资料显示,牛津郡的穆斯林人口仅占总郡人口的0.3%。在牛津市,穆斯林人口占总市人口的0.8%。但是据当地人口普查的工作人员反映,由于一些居民不愿意透漏自己的,这些调查数据并不十分准确。为了找到更加准确的数据,笔者到牛津郡政府、牛津市政府、考利社区中心查阅牛津市穆斯林的人口分布情况,但他们都提供了牛津郡2001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据中心牛津清真寺(Central Oxford Mosque)“伊玛目”(教长)讲,牛津郡穆斯林占郡总人口的2―3%,大约有10 000人左右,大多数穆斯林居住在牛津市。从牛津郡的穆斯林人口分布情况来看,考利穆斯林社区的确是牛津市大多数穆斯林聚居的场所。清真寺教长还讲到,20世纪40至60年代,大量的印度公民因劳动输出定居在英国,长期从事汽车制造和纺织工业。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输出的劳工在称谓上发生了变化,从印度和巴基斯坦移民到英国的穆斯林被统称为印巴穆斯林,这个称谓一直延续到现在。
笔者调研发现,在考利社区,大多数穆斯林妇女身着巴基斯坦服饰,脚上穿着各种西式鞋,仅仅有很少一部分穆斯林妇女身着黑色长袍,头戴黑色盖头。据当地的穆斯林讲,这些穆斯林妇女大多来自沙特,是严格遵守教规的穆斯林。这里的男性穆斯林大多身着白色衣裤或者长袍,有的还带着白色圆顶帽。在考利社区外,牛津市的大多数市民都是基督徒,穆斯林相对较少,而且居住得非常分散。在牛津市大街小巷里,一条街道上最多有一到两户穆斯林家庭,有的街道上,甚至有的小区连一户穆斯林家庭都没有。考利社区的穆斯林除了在工厂工作外,还有一部分穆斯林从事服务行业。被访谈的印巴穆斯林表示,英国的汽车制造工厂和纺织工厂大多集中在纽卡斯尔、布拉德福、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牛津等城市,印巴移民来到英国后逐渐在这些地区形成了聚居区。自1940年英国在印度建立了东印度公司以来,很多印度劳工完成了国内的工业生产后就被输送到英国,从事纺织品、摩托车、汽车、轿车等制造业。后来,由于工厂扩大再生产,需要大量的海外劳工长期在英国工作,很多印巴穆斯林通过优惠的英国移民政策移民到了英国。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为了帮助英国工业扩大生产,提高产量,同时弥补夜间生产劳动力的不足(当地的英国本土劳工拒绝在夜间加班),一大批廉价印巴劳工被输入英国。
20世纪60年代招工到这里的穆斯林现在大多已经70岁左右,笔者房东的父亲就是第一批移民到牛津市的劳工,今年80岁。他回忆到,当时虽然工作条件很差,工资很低,但是印巴劳工工作都很努力。他们到英国后,通常会和工厂签订劳动合同。按照合同规定,他们必须服从劳工负责人(the minister of labour)的安排从事各种工作。据这位老人讲,印巴劳工通常在这里工作5―6年就有经济能力买房并将自己的亲属移民到英国共同生活。由于汽车工厂坐落于考利社区,为了方便工作,移民到牛津市的穆斯林大多就近购置房屋。除了来自巴基斯坦和印度的穆斯林,目前居住在考利路上的还有着来自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利比亚、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他们与巴基斯坦穆斯林接触较多,关系紧密。
目前,牛津市有4个礼拜寺,其中在考利路的中央牛津清真寺是牛津市穆斯林经常礼拜的地方,其他3个礼拜的地方分别为Bangladesh清真寺,Madinah清真寺和在建的伊斯兰文化研究中心(Oxford Centre for Is―lamic Studies)。伊斯兰文化研究中心距笔者居住的小区仅300米远,是集伊斯兰文化研究、礼拜、交流访问为一体的综合性机构。居住在中央牛津清真寺附近的大多数老年男性印巴穆斯林,只要能抽出时间都会到那里礼拜。尤其是每逢周五(伊斯兰教聚礼日也叫主麻日)12点左右,牛津市考利路上随处可见穿着白色长袍或者白色衣裤的男性穆斯林前往礼拜寺礼拜。清真寺设立男女礼拜殿,前来礼拜的教民最多时可达到1500人,牛津市的女性印巴穆斯林大多在家中礼拜。
以上对牛津市穆斯林分布情况和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介绍。下面笔者以英国牛津市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为田野点,梳理汤瓶民俗文化在英国70年之变迁。笔者之前未曾去过印度、巴基斯坦和英国,因此无法亲眼观察笔者来到印巴穆斯林社区之前当地穆斯林使用汤瓶的情况,也无法搜集他们曾经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使用汤瓶的情况。本文的第二作者马少云曾经去过巴基斯坦访问,他为本文提供了一些巴基斯坦穆斯林使用汤瓶的田野数据。此外,关于考利社区汤瓶民俗文化的梳理除了少量资料来自于笔者的实地观察外,大部分资料都来自调研对象的口述史。被访谈的穆斯林大多在英国生活了20多年,都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虽然印巴穆斯林的英语发音带有严重的方言口音,但是笔者从事英语语言文化研究lO余年,在英语语言沟通与理解上不存在很大障碍,这为笔者顺利完成该课题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一、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汤瓶民俗文化
(一)洗涤文化
汤瓶在印巴穆斯林社区除了用来在大小便后洗涤身体隐私部位之外,人们几乎不用汤瓶洗身体的任何部位。据笔者了解,在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纳家户村,穆斯林在做每天的五次礼拜之前要用汤瓶盛水洗“阿卜代斯”(小净)或“乌素力”(大净),而且有严格的洗涤顺序。有些地方的穆斯林不用汤瓶,直接用“自来水”来洗大小净同样也十分方便。
也就是说,人们入厕的频率和汤瓶使用的频率几乎相同。这里的百姓称汤瓶为“plastic can”或者是“pot”,考利社区穆斯林使用的汤瓶大多为白色,瓶体上没有任何文字,但是有线条状的花纹。这里的汤瓶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纳家户的汤瓶外观几乎相同,大多体胖而圆,盖呈椭圆形,壶体转折圆润,形状似壶,平底。壶颈很短,有把手,把手成耳状,在壶嘴对面,有的汤瓶没有把手。在牛津市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有一个专门销售各种塑料和铁质汤瓶的印巴店,那里的汤瓶零乱地摆放在橱窗和门外的货架上,以白色和金属色为主。汤瓶价格不一,塑料汤瓶2.5英镑左右,金属汤瓶4―6.5英镑。当地穆斯林在洗浴容器的种类和质地上没有任何要求,只要可以装水,便于拿放即可。
刚移民到英国的印巴穆斯林大部分保持着用汤瓶或者其他塑料容器清洁的传统习俗。移民初期,几乎每个穆斯林家庭都会在家中的卫生间里备一个公用的洗浴汤瓶或者带把的大塑料容器。由于英国的公共卫生间内没有汤瓶等洗浴器具,印巴穆斯林外出时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塑料杯子,在人厕后,及时冲洗。就连刚来到英国或者在英国出生的印巴穆斯林儿童都会在父母的指导下入厕后用汤瓶洗。
据当地穆斯林讲,在印巴穆斯林社区,人们在入厕后用汤瓶洗身体时对站姿、坐姿、洗浴顺序等都没有严格规定。这一说法引起了笔者的质疑。因为笔者在中国宁夏永宁县纳家户调研多年,发现那里的汤瓶洗涤文化和穆斯林从事的宗教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穆斯林礼拜前必须使用汤瓶进行洗浴,而且使用汤瓶洗浴的程序严格受到伊斯兰教教义规定。例如用汤瓶洗浴时,必须蹲成南北方向,右手提汤瓶,左手洗浴身体的两便部位。同时,洗浴身体各部位时,嘴里都会默念经文。纳家户穆斯林表示,如果不用汤瓶或者不按照严格的洗浴规则洗涤身体的各个部位,即便做了礼拜也不会被接受的。也就是说,纳家户穆斯林对汤瓶的使用很严格。然而,在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汤瓶并不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必要条件。考利社区穆斯林讲,他们用汤瓶洗浴时,人体可以朝向任何方向,对洗浴的顺序也没有严格限制。听到纳家户汤瓶洗浴民俗文化和礼拜的宗教活动发生联系时,他们表示好奇与不解,认为汤瓶不应该和礼拜有必然联系。经常使用汤瓶的印巴穆斯林也做出类似解释:1.《古兰经》告诉我们要保持身体的清洁,因此我们用汤瓶在内的任何器具洗身体。汤瓶只是洗涤工具之一,任何干净的器具都可以,只要把身体洗干净就可以了。即便不做礼拜,我们都会在人厕后清洁的(是属逊乃――编者注)。2.清洁只需要水,因此汤瓶作为洗浴器具可以有替代品,例如瓶子、带把的杯子等等。由于塑料制品经久耐用,塑料容器深受当地穆斯林的喜爱。如果没有水,他们甚至用沙子代替水洗浴。考利穆斯林社区的百姓还提到刚到英国时他们一直保持着巴基斯坦的洗澡习惯。他们在卫生间准备一大桶水放在凳子边,然后坐在一个小凳子上用容器舀水洗浴周身。除了洗涤两便处的汤瓶外,有的印巴穆斯林家庭还从国内带到英国用于饭前洗手用的铜汤瓶。这种铜汤瓶可以装2升水左右,他们表示,洗手必须要用流动的干净水,洗过的水不能够重复使用。
(二)作为“隐私”的代名词
被采访的第一批从印度和巴基斯坦移民到英国的穆斯林及其成年子女都表示,由于汤瓶和人的隐私部位有关,所以在公共场合,为了避免尴尬,人们很少提及汤瓶以及用汤瓶洗浴的细节。在考利社区,这是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相处的一大禁忌,就连穆斯林自己也很少在公共场合谈及汤瓶。在考利社区,只有穆斯林在人厕后使用汤瓶清洁。笔者发现,住在考利社区的非穆斯不使用汤瓶,对汤瓶的功用也不大了解,尽管他们和穆斯林长期居住在同一个社区,大多数都不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能够提及汤瓶禁忌。这里的非穆斯林告诉笔者,汤瓶的英译是can,can可以浇花、洒水。笔者住在传统的印巴穆斯林家中,在调研之前并不知道这一禁忌,因此在房东家的一次家庭聚会中向众人询问了关于用汤瓶洗身体的细节。虽然他们都间接回答了笔者的问题,但是后来女主人告诉我,她家里的成员均因我提出的汤瓶问题感到十分尴尬。她还表示,汤瓶涉及人的隐私,不能随便谈论,尤其不能在异性面前提及。她强调这个话题轻则会引起穆斯林的尴尬,重则会冒犯穆斯林教民。因此,汤瓶在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一度成为了隐私的代名词,而这种隐私在考利社区只有穆斯林群众知晓。
(三)作为装冷饮的器具
在当地,虽然煮咖啡、煮茶的器具外形很像汤瓶,但是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作茶壶。据当地穆斯林讲,印巴穆斯林刚移民到牛津城时,每逢夏季,在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的大街小巷里总有叫卖冷饮的穆斯林商人。他们通常背着一个体积很大的汤瓶。这种大汤瓶壶体有半人高,壶体中央有一个大约80公分的细长的壶嘴,大多是用铜制作的。卖饮料的商人通常将壶嘴贴着后肩,有人来买饮料时,商人连人带壶一齐前倾,饮料就
会顺着壶嘴从后背流出,直接流入杯中。考利穆斯林群众还说:“过去有钱的人都用纯银或者纯金的汤瓶盛饮料招待客人,以显示自己对客人的尊重和自己的体面,而普通老百姓大多用铜汤瓶和铁汤瓶盛饮料。后来有钱人也不用纯银或者纯金的汤瓶了,一来因为《古兰经》不允许使用,二是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穷苦的人,连饭都吃不上,他们不应该如此奢侈地生活。”现在在考利穆斯林社区很少能够看到印巴穆斯林使用汤瓶来装冷饮的现象。
二、汤瓶民俗文化之变迁
居住在牛津市的印巴穆斯林长期生活在异国他乡,生活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带来的汤瓶民俗文化也经历了很大的变迁。作为现代文明标志的淋浴洗方式在印巴穆斯林的生活中普及后,汤瓶的传统文化功能开始弱化并全面退化,同时呈现出新的形式。
(一)洗涤文化的弱化
20世纪60年代移民到英国考利印巴穆斯林及其子女只有很少一部分还保持着在入厕后使用汤瓶或者带把塑料容器清洁的传统习惯。这些坚持入厕后洗浴的穆斯林当中,大部分是中老年人。随着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家庭放弃了使用汤瓶等容器洗浴的传统习惯,他们在卫生间便池旁边安装了一根大约一尺长的金属细水管,水管的一端末梢有个连接着自来水的水龙头。这种管子专门用于穆斯林入厕后随时放水清洁。几位老年巴基斯坦穆斯林表示,在考利社区,老年穆斯林几乎一直保持着用汤瓶洗涤的生活习惯。但是在第二代、第三代印巴穆斯林家庭中,由于自己不使用汤瓶洗,他们也没有意识去教育自己的子女履行这一生活习惯。因此,在考利社区使用汤瓶洗身体的印巴穆斯林越来越少。
在考利社区,除了少数穆斯林仍然使用外,其他非穆斯林并不使用它。由于英国的公共场所卫生间内不提供洗的设备,印巴穆斯林无法在每次人厕后清洁。目前在外工作的印巴穆斯林当中,还有很少一部分穆斯林坚持老一辈的生活习惯。他们通常提前准备一个洗浴容器放在单位以便在人厕后及时冲洗。大部分在外工作的印巴穆斯林都接受了西方的入厕习惯,大小便后用手纸清洁。也有少数穆斯林觉得手纸不能彻底清洁身体,他们会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用家里的洗浴设备再次清洗。据考利穆斯林社区的百姓讲,现在几乎没有印巴穆斯林用汤瓶或者带把的水杯舀水洗澡,除非停电无法使用电热水器洗澡时,他们才会坚持传统的洗浴方式。虽然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使用汤瓶清洁的人数逐渐减少,但是汤瓶作为洗涤器具依然存在,并得到传承。
(二)逐渐演变为工艺品
据当地穆斯林讲,一度成为考利社区穆斯林隐私的汤瓶经过现代工匠的艺术包装,在牛津市作为工艺品摆放在家里或者一些商店、酒店、饭馆里。人们不再称其为汤瓶,而是改称为“pot”。例如在考利社区有一个利比亚老板开的饭馆,那里的橱窗里、餐桌上就摆放着各种汤瓶形状的“pot”。饭店老板为笔者做了介绍。一种是阿拉伯人煮咖啡用的铜汤瓶,体积较大,也叫咖啡壶,目前在考利社区仍然有一些穆斯林家庭用它来熬制咖啡;一种是镀金的体积较小的铁汤瓶,虽然体积小,但是很重,拿放不是很方便,过去人们通常用它来熬制土耳其咖啡,现在几乎没有人使用。店老板还说,过去很多有钱人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尊贵和对客人的尊敬,选择用纯金或纯银制作的小汤瓶装咖啡招待客人。后来,由于纯金和纯银的汤瓶价格较贵,处于轻便、安全考虑,大家都使用铁、铜制的小汤瓶在火上熬咖啡。在这个饭店里还摆放了一种体积很大的玻璃汤瓶,大约有半人高。店老板说:“过去在夏季,大街小巷里总有商人背着这种大汤瓶叫卖冷饮料,现在没有人再干这个行当了。我搜集了一只汤瓶放在店里当工艺品。现在到了夏季,没人再喝这种瓶子装的饮料了,人们都爱吃冷饮汽车卖的冷饮。”谈及背着汤瓶叫卖饮料的场景,只有老年人还有记忆,一些中年人、青年人并没有见过。
由此可见,印巴穆斯林移民到英国牛津市后,在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下,在与当地社会交往的频度与广度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在英国存有70多年的印巴穆斯林汤瓶民俗文化正在逐渐淡出当地穆斯林的生活。
三、汤瓶民俗文化变迁的成因
导致印巴穆斯林社区汤瓶民俗文化发生变迁的原因很多,以下笔者运用系统科学的分析方法,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来探讨汤瓶民俗文化在印巴穆斯林社区发生变迁的原因。
(一)外因
1.工作、生活、社会环境的变迁
在新的生活环境下,刚来到英国的印巴穆斯林对英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程度有了全新的认识。很多中青年印巴穆斯林感受着英国现代文明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捷和舒适,很快主动放弃了国内传统的洗浴方式,接受了代表现代化的淋浴器等洗浴设备。谈及中青年一代放弃入厕后使用汤瓶冲洗的原因时,一些老年穆斯林讲,在国内,无论是工作单位还是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都设有供穆斯林洗的器具或者水管。而初来到英国的印巴穆斯林通常住在集体宿舍,宿舍条件差,没有独立的洗浴设备,无法保证大小便后及时洗涤,因此被迫放弃了传统的入厕后洗涤两便处的生活习惯。再者,一位在牛津市政府工作的人员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自大量印巴穆斯林劳工移民到英国后,英国社会上出现了很多针对印巴穆斯林的社会怨恨情绪。甚至在同一车间工作的英国劳工也对印巴穆斯林的生活方式嗤之以鼻,种族歧视严重。为了躲避同事的歧视,很多穆斯林劳工放弃了用汤瓶洗涤两便处的生活习惯。一位曾经在汽车加工厂工作过的老年巴基斯坦穆斯林说:“老年人可以待在家里不出门,可以在人厕后用汤瓶清洁身体。但是青年一代融入到西方大社会当中去了,他们工作单位的同事和领导大多是非穆斯林,如果他们在工作单位入厕后还使用汤瓶清洁,一旦被同事发现就会遭到冷眼和嘲讽。所以中青年印巴穆斯林在英国社会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主动放弃了国内的生活习惯。”另外,很多被采访的印巴穆斯林表示,移民到英国后,印巴穆斯林的子女很早就离开父母单独生活了。男孩子一般不上大学,他们接受基本教育后就到汽车、摩托车等工厂上班赚钱。女孩子和男孩子有所不同。愿意上学的女孩子都能够在英国接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不愿意上学的很早就到纺织车间工作了。孩子们一旦离开家,无论去学校还是工厂,都离开了使用汤瓶洗涤两便处的生活环境。一位印巴穆斯林母亲讲,她的子女离开家后,入厕完洗不洗也没有人知道,长此以往,没有人督促,子女就放弃了家里的生活习惯。
2.自然环境的差异
据印巴移民穆斯林讲,巴基斯坦属于热带气候,气温普遍较高,降水比较稀少,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3/4以上。汤瓶体积小,用汤瓶洗浴不但卫生而且节约用水,因此,在巴基斯坦用汤瓶等容器装水清洗符合当地水资源紧缺的自然条件。然而,牛津市的年平均最高气温约为56华氏度,年平均最低气温约为42华氏度,牛津市的年降水量为642毫米,全年降水比较平均,水资源充足。当印巴穆斯林移民到英国牛津市后,不再受水资源匮乏的限制,他们逐渐放弃了用汤瓶装水清洁的生活习惯,改用淋浴器或者拿自来水管冲洗。由此可见,自然环境的差异也是汤瓶民俗文化发生变迁的原因之一。
(二)内因
除了以上外因导致汤瓶民俗文化发生变迁外,还有众多内因导致了印巴穆斯林汤瓶民俗文化的变迁,包括穆斯林个人的、文化教育程度、个人对《古兰经》的理解等。
1.的淡化
印巴穆斯林社区中央牛津清真寺的教长讲,《古兰经》强调穆斯林要讲究饮食、服饰、居住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清洁卫生。例如在入厕后清洁在《古兰经》中就有相关规定。然而,一些印巴移民到英国后,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传统的清洁习惯。有的印巴移民依然信仰伊斯兰教,也有的改信了其他宗教。伴随着生存空间的变迁,一部分印巴穆斯林的逐渐淡化。一位第二代印巴穆斯林告诉笔者:“我们家族是巴基斯坦穆斯林。父亲60年代从巴基斯坦来到英国,5年后母亲也来了。父亲全天都在汽车工厂上班,在上班时间,甚至是主麻日,父亲从未被允许过做礼拜,其实回家后也很少礼拜。后来哥哥也来了,因学习不好就到父亲工作的工厂上班了。参加工作后,哥哥和同龄的其他印巴穆斯林子女天天混在一起。这群社会青年根本没有,天天抽烟喝酒,不礼拜,人厕后也不清洁,为此母亲非常生气。我出生在英国,母亲要求我每次入厕后洗浴,但是不强求我做礼拜。我没有读过《古兰经》,对伊斯兰教的认识都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在英国接受的学校教育。我有我自己对《古兰经》的理解,我信仰,但是我没有严格遵守教规。我不想纠缠自己是好穆斯林还是坏穆斯林,但是在家里我总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入厕后清洁。当然他们总是趁我不注意的时候上完厕所不洗就跑掉了。就像我们在工作单位没有条件洗浴一样,孩子在英国幼儿园也没有条件人厕后洗浴。英国老师们也不大了解穆斯林孩子需要在人厕后清洁两便处的生活习惯。我想,第二、三代印巴穆斯林子女,在英国接受10到20年的西方文化的教育以后,会对自己的传统民俗文化越来越陌生。他们没有意识或者不会再坚持诸如在人厕后洗涤大小便处的宗教生活习惯了。”
2.对《古兰经》认知的多元化
众所周知,《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是伊斯兰法的渊源,是穆斯林宗教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然而,不同国家的穆斯林对汤瓶这一实体的理解有所不同。笔者翻阅了几本汉语《古兰经》译本,在这些汉译《古兰经》里均没有穆斯林必须使用汤瓶进行洗浴的文字规定,但是在国内,一些清真寺对教民宣讲《古兰经》时,对如何使用汤瓶洗小净(即用净水按程序清洗身体的局部)却有细致入微的解释,甚至对用汤瓶洗浴的水量也做过规定。被采访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纳家户无论妇女在家里礼拜,还是男人到清真寺礼拜,所有礼拜的穆斯林必须在礼拜前使用汤瓶洗小净是每个穆斯林礼拜前必须遵守的。中国穆斯林对汤瓶的使用仍然是严格的。
而牛津市考利印巴穆斯林社区的穆斯林对汤瓶的理解与中国穆斯林关于汤瓶的理解大相径庭。调查发现,大多数印巴穆斯林通过阿拉伯语版本和乌尔都语版本的《古兰经》了解伊斯兰教。他们从未读到过关于汤瓶与穆斯林礼拜发生关系的文字。他们认为汤瓶不应该和宗教发生联系,只要是干净的器具都可以用来装水清洁,因为《古兰经》只规定了作为穆斯林必须保持身体清洁,而对清洁身体所使用的容器没有明确规定。因此,汤瓶不是穆斯林清洁的必要工具,用汤瓶洗涤并不能构成穆斯林普遍遵守的规则。由于印巴穆斯林居民对汤瓶的宗教用途没有概念,他们到达英国后放弃用汤瓶清洁的生活习惯也就不会产生负罪感。被采访的印巴穆斯林讲,来到英国后,不用汤瓶洗并不影响他们作为穆斯林的身份和自己的信仰。汤瓶只是为了个人讲卫生,没有宗教方面的规定,是否用汤瓶洗涤对穆斯林没有约束力,用不用都是个人的生活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对《古兰经》的不同理解也导致了汤瓶民俗文化的变迁。
一位出生在英国的巴基斯坦穆斯林说:“我没有读过《古兰经》,但是我病故的母亲曾经告诉我,没有读过《古兰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做善事,对人要好。我出生在英国并且在英国长大,我已经彻底接受了西方洗浴文化。用淋浴器洗浴身体既方便又卫生,达到了清洁的目的。还有很多像我一样出生在英国但是没有读过《古兰经》的穆斯林,他们入厕后几乎不使用汤瓶洗涤。有些穆斯林移民完全接受了西方生活方式,从不礼拜。他们可以结婚、离婚几次,买肉也不去印巴穆斯林店,生活比较随意。”
3.受伊斯兰文化教育的程度
汤瓶民俗文化的传承是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实践层面的教育。印巴穆斯林移民到英国牛津市后,不打算回国的移民大都通过各种途径在考利社区购置了住房,并且陆续接来了自己的妻儿老小。通常,家里的成年男性都去汽车工厂参加工作,养家糊口,女性都留在家里照顾家中老老小小的饮食起居,包括对孩子的教育。被采访的印巴穆斯林妇女表示,移民到牛津市的妇女大多没有在国内接受过学校教育,也没有完整地读过《古兰经》,她们对伊斯兰文化的了解多来自家族内部的言传身教,更谈不上对其子女进行系统的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教育了。此外,在英国的公立小学,印巴穆斯林学龄儿童大量接触西方文化,没有机会接受伊斯兰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也就是说,自启蒙教育到高等教育,印巴穆斯林子女没有学习伊斯兰传统文化知识的条件和环境,也就无法系统了解伊斯兰文化当中诸如入厕后清洁的宗教规定。笔者的房东对出生在英国的第三代印巴穆斯林子女的伊斯兰文化教育问题十分担忧。他虽然年事已高,但还是坚持每周二的下午5点给自己的孙子和孙女教授阿拉伯语,传授《古兰经》里的知识。孩子们每周二都坚持去老人家里学习阿拉伯语和《古兰经》,但是放学回家后,如果父母不在,孩子们入厕后仍然不用汤瓶洗。
四、结语
20世纪60年代,移民到英国牛津市考利社区的穆斯林带来了汤瓶传统民俗文化。然而,工作、生活、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对汤瓶传统民俗文化的经验和理解差异等内外因使得印巴穆斯林移民对西方便捷的生活文化理念产生了认同,印巴汤瓶传统民俗文化在英国发生了变迁。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穆斯林作为汤瓶民俗文化传承人逐渐离开人世,中青年以及下一代穆斯林逐渐放弃了汤瓶传统民俗文化,生存在牛津市印巴穆斯林社区的汤瓶传统民俗文化会渐渐消失。这里,笔者有必要特别指出,本文关于汤瓶民俗文化的变迁研究仅具有个案价值,不代表一般情况。据笔者了解,在国内外其他一些穆斯林社区,汤瓶在日常生活中依然被广泛使用。
汪释:
①据汉典记载,汤瓶是一种煮茶水用的瓶,用铁、瓷或金、银制成。中国古籍中有很多关于汤瓶的记载,元代关汉卿《四春园》第三折谈到:“今日清早晨起来,烧的汤瓶儿热,开开这茶铺儿,看有甚么人来。”明朱有墩《柳摇金・诫风情》套曲:“想汤瓶是纸,如何煮茶?”《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迎春抱着银汤瓶,绣春拿着茶盒,走来上房,与月娘众人递茶。”关于汤瓶的来历,国内说法不一,目前尚无统一的说法。
②本文中的“印巴穆斯林”是指从印度和巴基斯坦移民到英国的穆斯林,信仰伊斯兰教。在印度,约有80%的居民信奉印度教,约有10%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而在巴基斯坦约97%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本文的研究对象仅指信仰伊斯兰教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移民。
③牛津郡(Oxfordshire)是英国英格兰东南部的郡。牛津郡下辖5个行政区(非都市郡区):牛津、查韦尔(Cherwell)、南牛津郡(South Oxfordshire)、白马谷(Vale 0f White Horse)、西牛津郡(WestOxfordshire),其中牛津市是英国英格兰东南区域牛津郡的行政总部。据2006年人口普查,牛津市拥有149 100人口,按人口计算,牛津市是第一大也是唯――个城市、自治市镇。
参考文献:
[1]丁超,解读回族为何把汤瓶作为“清真”图案[EB/OL],搜狐网,2008―01一13,(http://travel,sohu,com/20080113/n254626127,shtml);回族舞蹈《汤瓶舞》[EB/OL],2009―08―31,(http://www,56,com/u39/v―NDYxMjE3MDg,html);回族武术汤瓶功[EB/OL],中国清真网,2009-06-26,(http://www,musilin,net,cn/zhuanti/2009/0626/article_3866,html)
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
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
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中国传统节日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
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措施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
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
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
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文化人类学是关于文化的起源和演进的科学”,它“不仅研究原始文化、部落文化,也研究现代文化和城市文化”。随着现代社会学术研究向开放性、多元性发展,文化人类学这一学科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各个研究领域,音乐研究也不例外。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因而,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这一音乐形态的影响,管窥文化人类学对中国民间艺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二、什么是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是指或由于民族社会内部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文化的改变”。它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是人类文明的恒久因素。而且,文化变迁与社会变迁是密切相关的。“社会变迁通常指社会各方面现象的变化,更确切的说是指社会制度的结构或功能发生的改变”。文化变迁总是与之相随的,所以文化变迁也常常称作“社会文化变迁”。它可能由社会内部的变化引起,也可能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引起。“创新是文化变迁的基础”,它所包括的进化、发现和发明、传播或借用、涵化是文化变迁的主要途径。原生态民歌作为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音乐形态,必然也会因文化变迁而引起生存及发展状况的变化。
三、原生态民歌的现状
原生态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是以口头创作、口头传唱的方式存在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筛选、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日趋完美的声乐形式。是一种以原生性为主、衍生性为辅的,以古朴的风格向人们呈现各式各样源于乡土的鲜活艺术形态。中国原生态民歌的种类非常丰富,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朝鲜族的抒情谣,陕北和山西的山曲、信天游,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陕南、川北的姐妹歌、矛山歌,江浙一带的吴歌,赣、闽、粤交界地区的客家山歌,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以及其他民族的山歌等。[1]
原生态民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的内容贯穿人生的各个阶段,涉及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了解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原生态民歌也是中国民族声乐创作的源泉;同时,它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在“青歌赛”上的倍受瞩目就是有力的证明。然而,从目前的音乐现象来看,原生态民歌的现状并不乐观。随着社会的发展,碾米的石磙、笨重的水车、手划的渔船等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引退,与此相随的是劳动号子的逐渐弱化并消失;现代的恋人们已不再爬上山头、用对歌的方式来谈情说爱了,手机、电脑等现代化的工具使人们的联系更为便捷;日常生活中自娱自乐的小调也受到了流行歌曲的冲击,并渐渐被人们所冷落;节庆、歌会、及各种仪式中原生态的歌唱也越来越多地被现代化的音乐手段所代替,等等。从这些现象中,不难看出我国的原生态民歌处于没落的边缘,且有失传的危机。
四、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生存的影响
原生态民歌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状况,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学院派”演唱标准对原生态民歌生存的压制,使得它难以得到专家的认同、社会的支持;原生态民歌本身与现代社会不协调的内容及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流传和生存发展。除此之外,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生存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甚至可以说是促使其没落、消亡的本质的、主要的原因。
我国原生态民歌主要是华夏农业文明的文化结晶,过去的农业社会的各种民俗生活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以农业结构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受到了改革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全球化的力量的猛烈撞击,由自给性组织向商品性组织转化。与此相随的是文化的变迁。
首先,民俗文化的变迁导致原生态民歌逐渐失去生存的根基。在经济改革、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中,生产民俗文化首当其冲地发生变化。由于现代化生产秩序的建立,旧有的生产方式逐渐被摒弃,与之相依的原生态民歌所特有的组织和鼓舞劳动的功能随之消退,原生态民歌本身作为农业文明时期的文化产物也渐渐失去存在的价值。如:公路的修通、机动船的使用使曾经气吞山河的船夫号子一去不复返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生活民俗文化发生巨变也是不可避免的。电视、电话、网络等现代化的产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缩短了人们的距离,与此同时,同落后、艰苦的生活条件的民俗文化模式。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年轻恋人不再通过唱情歌来互诉衷肠使对歌的形式悄然消失;用流行音乐为节庆、婚礼助兴又使得传统的民俗仪式及与之相随的原生态民歌渐渐退出主流。正是民俗文化的变迁使原生态民歌的实用功能渐渐消退,并最终失去生存的根基。
其次,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原生态民歌的传承者趋于萎缩。原生态民歌作为我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交流、互动中形成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在其特有的生态“土壤”中形成了自然传播的方式。这是一种没有技术媒介的介入,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的一种面对面的、直接的传播方式。通常是年轻人向自己的长辈或当地的歌师、民间艺人学习,由这些人把他们知道的民歌传播给年轻人。在现代文化意识的支配下,农村的年轻一代——原生态民歌的传承者被五彩斑斓的消费文化所吸引,审美取向发生了转移。他们不再像上一辈的老人一样,将演唱原生态民歌视为传承祖辈荣誉的历史责任,而是沉醉在流行音乐之中,充分享受其带来的与单调、乏味的原生态民歌完全不同的新奇。我们不能责备年轻一代“败家”,是社会的转型、文化的变迁构筑了一个新的、不适于原生态民歌的文化语境,农村年轻一代新的选择是对历史发展的一种适应。
此外,文化变迁使现存的原生态民歌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近年来,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大潮中,原生态民歌因其所独有的文化韵味正在悄然复兴。但因文化氛围的不同,此民歌已非彼民歌。一方面,原生态民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实用性文化产物,更多的具有表演性、消费性,在日渐兴旺的旅游、商业演出中成为一种谋利的商品。
另一方面,由民间转向舞台,原生态民歌离开了与其唇齿相依的生态环境,其行为不再是自然的民俗事象,而是供人娱乐消费的谋生手段。这样,它便失去了特有的真实质朴与原汁原味。当然,这样的转型使濒临灭绝的原生态民歌有了一线生机,使祖先的这份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但是,它毕竟是“流”而不是“源”,文化变迁对原生态民歌性质的改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
五、结语
1民俗文化的概念与类型
民俗文化,是以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为主体,在物质、精神以及制度上展现的民间文化传统形态。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岁时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文化是各个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民族亲和力凝聚力的载体,保护重视、开发整合那些最具民族风格、地区特色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民俗礼仪等文化资源,对于弘扬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民俗文化也被称为“民俗旅游资源文化”。之所以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紧密相连,是因为旅游本身就和民俗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旅游发展对一个地区的民俗起着至关重要的传承作用,浩如烟海的历代游记文献不仅是我国旅游发展史的见证,更保存了大量不同朝代的民俗资料,为今天民俗史的研究奠定基础;旅游是旅游者对旅游地景观的观赏行为,又是一次对旅游地的认知过程。民俗既反映了旅游地的历史,又体现了旅游地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丰富有趣的民俗知识开拓了旅游者的视野,使之得到更佳精神享受。
2安康地方民俗概说
安康民间习俗、民间文化的历史背景比较复杂,呈现出多元性。这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受巴、楚、秦三地文化影响;宋元以后战乱连年,经济凋敝,民间文化习俗渐趋淡薄;明清以来湘、鄂、晋、川、滇及关中等地流民为避战乱纷纷迁入,四方人士杂处,各地风俗与安康本土民俗长期交融演变,最终形成今天的安康地方民俗。
2.1 岁时节令民俗活动
除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祖国各地通行的传统节日,安康本地民间极具特色、广受重视的节日还有以下几项。
龙头节。农历二月二这一日,是安康民间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人们代代相传地下冬眠的龙会在这一天被春雷唤醒,赶上天去行云布雷。民间传统习俗,这一天要打扫房舍、清洁卫生、驱逐害虫等。
晒衣节。时间是农历六月初六。相传这一日是佛祖释迦牟尼晒经的日子,故民间认为这一天要曝晒使衣物干燥利于保管。每年此日,只要天晴,家家户户晾衣晒粮。晒衣节一大风景是老年人晒寿衣祈求长寿,年轻人晒书本祈愿学业有成。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俗称“七月半”,也叫鬼节。传说祖先及亡灵鬼魂都要回家团聚,家家要焚香烧纸。尤其放河灯,更是安康江河沿岸一带的民间习俗。用以祭拜河神,求他不要动怒兴风作浪弄翻船只,并祈祷永无水涝,五谷丰登。
祭祖节。农历十月初一,又谓“十月朝”。这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愈渐寒冷,人们怕阴间的祖先缺衣少穿,所以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供物外,还要烧送冥衣,名曰“送寒衣”。
祭灶节。腊月二十三祭灶爷,旧称“扫尘节”、“扫灶节”,又称“过小年”。这一天城乡户户“打扬尘”,打扫室内外卫生。晚上各家焚香敬神,祭灶台,供奉“灶师爷”,请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2.2 婚丧礼仪文化
婚俗礼仪:婚嫁风俗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安康旧时的婚嫁程序相当繁琐,如《礼记》所载“婚有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一样都不能少,时代变迁,这些礼仪现在已得到大大简化、变革。
丧葬礼仪:葬仪是安康人最看重的人生大事之一,丧葬礼仪讲究一定的程序和场面。如提前准备“寿料”(棺材);寿衣讲究“上七下四”或“上四下三”“穿单不穿双”;子女向亲友报丧头戴孝布;死后三天或七天下葬,入土为安;藏地及出殡日期由阴阳先生选定,选择山势好、向阳开阔地作为坟地;出殡时由长子举灵牌在前引路,其他孝子举花圈跟随;灵柩至墓地下坑后以五谷撒向棺盖;丧葬结束,后人要守孝三年,守孝期间过年不贴红对联等。
2.3 生产生活民俗文化
生产习俗包括栽秧酒、守号、狩猎、饲养等。例如“守号”,每年秋季庄稼收获之季,为防野兽糟蹋,庄户人家在地里用茅草搭盖棚子守护即将成熟的庄稼。夜晚在棚前点燃篝火再吼几句山歌,以驱赶偷食庄稼的野兽。
生活习俗主要有饮食、待客、茶俗、酒席等方面的内容。如饮食上汉江谷底和月河平川地带以大米为主,面粉次之,玉米、豆类等杂粮是调剂食品。山区主食苞谷、洋芋、红薯、豆类,山珍野味佐餐;重视饮茶,每家存放茶叶,客人登门好茶相待;坐席“三杯酒”(酒席上敬或罚三杯酒)的劝酒方式等。
3安康民俗文化的渊源与发展
安康地处秦头楚尾,是我国东西南北文化交流聚散地,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随着人口的流动、时代的变迁,安康民俗文化显现出厚道豪放、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的多元化风格和旺盛的生命力。
探寻安康民俗文化的发展,其渊源复杂,构成因素极多。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地域的关联;既有民族渊源,也有宗教的影响和侵蚀;既有神秘色彩,又有实用价值。是羌人和巴人的娱乐遗风,是荆楚、巴蜀、关中三方文化的重组、融合。从起源看,一是起源于劳动。如采茶歌、薅秧歌等,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歌舞;二是起源于巫术或古老的图腾崇拜。如玩龙灯最初源于对龙的崇拜;三是起源于节日庆贺。如春节贴对联、团年、守岁,端午节吃粽子等。
我区的民间传统文化,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民间戏曲,以汉调二黄、安康道情、八岔、大筒子等为代表;二是歌舞类,以龙舞、狮舞、采莲船、扭秧歌等为代表;三是民间音乐,以民间小调、山歌、情歌为代表;四是节令性民间文化活动,如春节放鞭炮,元宵节放焰火、端午节龙舟竞渡等。
安康的地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汉调二黄、紫阳民歌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安康小场子、平利弦子腔、安康八岔戏、安康龙舟风俗、安康道情、旬阳民歌入选“陕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安康民俗文化前景展望
要害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胜利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造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实,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非凡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保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要害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爱好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非凡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治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央。建造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央,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央、研究中央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治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调解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治理,治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保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调解机构,建立定期调解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胜利的要害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治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非凡注重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造,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9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导、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