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无偿献血的用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血荒逐渐蔓延至全国
随着各类手术量的增加,血液供不应求、择期手术需要排队的现象更加突出。用血量较大的手术,多需患者家属“互助献血”
春节前夕,河北廊坊的杨先生因患胃部肿瘤,住进北京某三甲医院。手术至少需要使用1200毫升血浆,没想到医院竟然没血。近几年,北京各大医院“缺血”情况一直存在,用血量较大的手术多需患者家属“互助献血”。
杨先生的儿子和他的一名亲属分别提供了400毫升血液后,还缺400毫升。打遍电话,再也找不上一个能献血的人。最后,还是花了1500元,从“血虫”那里买了400毫升血。杨先生虽然心疼儿子,但还是无奈地接受了现实。
据了解,在血荒最严重的时候,云南昆明血液中心血液库存不足2万毫升,是应达库存的1/20。医院每天储备血量,连一台手术都满足不了。无奈之下,有的医生亲自带着危重病人的申请,来到血液中心取血。
从2011年12月开始,南京一些医院陆续接到“限血令”。南京市第一医院一天的用血量最少要1万多毫升,A型血和O型血最缺乏。血库负责人介绍,原来向血站申请多少,就会给送多少,但现在最多只给1/3的量。
南京鼓楼医院血库负责人介绍,去年医院只有春季和秋季大约两三个月时间不缺血,血站每天只给少量的急诊用血,只能满足车祸、大出血病人的紧急用血。
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的网站上,A型、O型血轻度紧缺的黄色预警信号一直醒目地滚动着。上海市医院都在根据预警减少源头支出,但这只是缓兵之计。随着各类手术量的增加,血液供不应求、择期手术需要排队的现象更加突出。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梅雪说,用血限制得越来越严了。一般来讲,当患者每100毫升血液中血色素的含量低于6克时,就属于贫血,需要输血。但现在一些慢性贫血、血液病、癌症晚期患者只有当血色素低至两三克,甚至危及生命的时候,才可能输上血。在处理急诊大出血病人时,以前有可能给患者一次输800~1000毫升的血量,现在一般只有两三百毫升。很多时候,不得不让患者通过互助献血的方式保证用血量。
血荒年年有,今年更严重。血荒逐渐蔓延至全国,一直未能得到根本缓解,血荒已经成为常态。
无偿献血“靠天吃饭”
血液供给量增长的速度,不及临床血液需求增长的速度。按医疗服务量的增长测算,到2015年,每天需要约12万人献血
春节前夕,由于高校学生放假和农民工返乡,南京街头采血车的业务冷清了许多,血库也再度紧张起来。南京市新街口一辆采血车上的工作人员介绍,从上午9点半到晚上9点半的12小时内,一般只有20~30人献血。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血液中心分布在城区和郊区县10多处采血点,每天只能采集100人左右的全血,有的采血点甚至一天采不到1人。
血液是一种特殊的稀缺资源,目前还不能利用科学技术人工合成,不能大规模生产,适龄健康人群的无偿捐献是临床病患用血的重要来源。卫生部医政司副司长郭燕红强调,血液不宜大规模长期贮存,血小板最长保存5天,全血最长35天。血液的特殊性在于人体是唯一的供给渠道, 血液供应紧张的情况不易缓解。
目前,我国血站的库存血液100%来自无偿献血。无偿献血被认为是“靠天吃饭”,天气好坏对献血量多少有直接影响。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西单图书大厦采血点算是北京献血量最大的血站之一,一般来说,天气好的时候,每天会有100人左右献血。若碰上下雨、下雪、刮风等恶劣天气,献血人数会骤降到40人左右。“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因人流量增加,献血人数高的时候能达到每天300人以上。
“靠天吃饭”的街头采血量,在逐年递增的用血需求面前捉襟见肘。郭燕红说,血液供给量增长的速度不及临床血液需求增长的速度,我国无偿献血的工作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血液的需求区域和流向不太均衡,这与医疗资源的布局不平衡是相关的。
安徽省血液中心主任冯书礼认为,由于血液资源和库存时间的有限性,临床用血的供需矛盾仍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短期内临床用血紧缺的情况也无法避免。随着医保体系的完善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量逐年增加,临床用血需求量也在迅速增加。
冯书礼坦言:“从安徽的情况来看,2011年1至11月份,血站总体采血量和献血人次比上年增长了5%和8%,但是这一速度仍然远远赶不上临床用血需求的增长速度。由于人员、设备、采血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采供血资源配置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期。以目前的硬件条件看,安徽整体采供血的增长几乎到达极限。”
“十一五”期间,我国自愿无偿献血人次由2006年的675万增加到2010年的1180万,增幅达到74.8%;年采血量由2006年的2295吨增加到2010年的3935吨,增幅达到71.5%。临床用血中自愿无偿献血比例达到99%。然而,血液供应增长仍跟不上需求增长。2010年与2009年相比,手术人次增长18.6%,而采血量增长只有7.7%。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指出,目前,全国年采血量为3935吨,每天需要约7万人献血,按医疗服务量的增长初步测算,到2015年,每天需要约12万人献血。但目前供需之间尚存在较大缺口。
我国的人口献血率仅为0.87%,这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的标准仍有差距。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刘江介绍说,我国血液事业发展需要经
历五个阶段:血液买卖、以计划为主的义务献血、以流动献血为主的无偿献血、以预约献血为主的无偿献血、以固定献血为主的无偿献血,而目前我国刚刚基本实现自愿无偿献血,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献血容易用血难
医保政策和献血政策没有接轨,导致了异地用血报销困难等问题。建立公开、透明的献血用血机制迫在眉睫
5年来,家住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的李先生在广州、北京等多个城市献过血,每次都是200毫升。但爱人手术住院想用血时,却发现优惠政策很麻烦。李先生必须先支付近千元的用血费,再拿着身份证、献血证、住院明细等到区县献血办报销。
“献血容易用血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献血者的热情。在不少献血者看来,让自己和家人免费用血是主要的献血理由。但实际上,因缺少全国联网的献血信息系统,献血者用血时不能在医药费中直接扣除,而需先垫付用血费,然后拿着献血证到献血地区的卫生部门报销,整个过程非常繁琐。此外,城市居民大多享有公费医疗或医保,免费用血的激励制度对这些人群没有吸引力。
刘江指出,医保政策和献血政策没有接轨,导致了异地用血报销困难等问题。将来可考虑简化程序,例如采取网上银行支付等。
在秘鲁如果你患上感冒,许多人会告诉你一个小药方,就是用一个比乒乓球小一点的秘鲁绿皮柠檬,连皮带核用榨汁机打烂,加温水喝下,据说这种方法治感冒百试不爽。若是去海拔4000多米的南部古城库斯科时,因为高原反应发生头疼,当地人会用古柯叶泡的水治头疼。
在秘鲁街头,一大清早就能看到很多出售草药热饮的小车,还有人叫卖自家制作的草药袋泡茶和草药化妆品。秘鲁市场里有许多专卖草药的摊位。上百种药,哪种治什么病,摊主会给你讲得非常清楚,价格也很便宜。秘鲁百姓身体有点小毛病,自然而然就会想起用水泡点草药喝,这种古老的治病方法既简单又有效。
在秘鲁几乎没人不知道猫爪藤。猫爪藤是秘鲁热带雨林中的一种藤类,因为长着一对弯曲的大刺,看起来颇似猫的利爪,因此而得名。猫爪藤的根、茎、皮、叶和汁都可以做药,能治关节炎、哮喘和湿疹。还有人正在研究把它用到癌症治疗中。
此外,玛卡也是一种家喻户晓的高原草药,新鲜的玛卡散发出强烈刺鼻的气味,但经过三四个月的日照后,味道就变芬芳了。因为玛卡含有很多蛋白质和氨基酸,秘鲁的男女老少都把它当成提高免疫力的天然补品。在街头就能买到用玛卡做的太妃糖、沙拉、饮料和点心。一位来华的秘鲁朋友说,看到中国也进口了秘鲁玛卡药,他特别高兴,但他发现一些商家把玛卡当成“伟哥”来卖,这实在是个误解。“玛卡和提高性能力没什么关系,我家的小孩吃玛卡粉就好像吃油炒面一样。”
秘鲁人对草药的利用源于印加时代,当时的印加人相信任何植物都蕴含着女神的能量,所以在给病人“驱邪”的过程中,巫师会利用一些植物进行烟熏或让病人口服。
早在印加帝国时代,出征的战士就靠咀嚼古柯叶来保持战斗力。古柯还是各地向王室缴纳的正式赋税。不仅如此,印加还存在一种特殊的“王室医生”,他们懂得用独门草药给国王看病,为了保密,他们不使用“印加的普通话”克丘亚语,而是使用一种专门的“草药语”。那个时候,最神秘的草药都掌握在祭司阶层和“王室医生”手里,不过这一阶层在殖民时代逐渐消失,许多草药的用途也就因此失传了。
一位草药专家拿秘鲁草药与中国草药对比发现,中药讲究互相搭配,而秘鲁草药虽然丰富,却只是单个使用,药效不如中药强:此外,中药讲究煎服,而秘鲁人只是简单地用水煮或用温水泡,器皿也不讲究,这是与中药最大的区别。不过在秘鲁前总统藤森的推动下,玛卡等草药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得到很大推广。尤其在日本,用玛卡粉制成的保健品相当畅销。
(摘自《东南西北》)
国外如何避免闹“血荒”
宗 合
英国:带着孩子去献血在英国,父母献血时一定会带着孩子一起去。为方便带孩子的家长来献血,不少献血站及献血车里都没置了儿童活动室。从小学开始,英国就将无偿献血的内容写入了教材。
捷克:增强献血荣誉感捷克红十字组织每年都要对义务献血者进行隆重的表彰活动,表彰制度共分3等7级:对首次义务献血者,授予“血滴型”金色徽章;对义务献血10次、20次和30次者,分别授予以捷克著名医学家扬・扬斯基教授名字命名的铜、银、金“扬斯基奖章”;对义务献血80次、120次和160次者,分别授予三级、二级、一级“金十字”勋章。
日本:鼓励年轻人献血今年10月1日,一座形似宇宙飞船的献血室亮相日本秋叶原街头,里面还摆设了许多动漫人偶,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年轻人无偿献血。不久,日本第一部宣传献血的电影《八月的二重奏》也举行了首映仪式。制作方希望通过这部影片增加年轻人对于献血的认识。目前日本各地的献血室已开始陆续放映该片,日本民众还可以免费借看这部电影的DVD。
1.1加强血液管理工作
血液为生命之源,临床釆血以及用血质量对患者生命健康可产生较大影响,相关部门应对采供血以及临床用血等工作做好规范化管理。输血科应将临床用血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正确管理卫生安全以及用血安全,并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升输血科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做到科学规范用血,坚决禁止不规范临床用血情况[3]。输血科可采取随机抽查以及不定期检查等形式对工作中采供血情况进行监测,将整治工作与输血科日常规范化管理结合,不断改善采供血工作中所产生问题。与此同时,可建立无偿献血制度,无偿献血可对临床用血安全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应正确发展无偿献血以及相关工作。做好釆供血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操作的环境应保持卫生清洁。相关部门应协调临床采供血基础工作,提升群众的卫生意识,使其不良采供血观念得到改变[4]。采供血时应严格根据规范化流程,确保采供血工作安全完成,与此同时,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1.2完善血站血液管理体系建设
随着相关血液管理规范的,釆供血机构已逐渐靠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目标,从而保证采供血质量安全,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做出保障。输血科应完善对血液进行管理制度,依据情况对采供血点进行合理安排[5]。血站还可对输血科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流程指导,使输血科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化。输血科应定期对其血液、试剂以及温度等情况进行检查,保障所用血液质量安全,对采供血种类、时间以及数量等均做好规定,使工作轨道正确运转。血液质量可对受血者以及供血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影响,因此,输血科应保证采供血质量绝对过关[6]。针对此问题,输血科可组建管理小组,对血液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纠正,保证工作中各个环节以及流程的安全性。与此同时,用血安全可受试剂质量问题影响,应将试剂放置于规定位置,对其所处环境的温度进行严格把控,标本在运输以及存放的过程中均应维持无污染状态。对相关仪器定时进行维修、保养以及调试等工作,以保证其工作状态维持在良好水平上,从而维持诊断结果的稳定性,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1.3强化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的管理
临床应合理安排血液的使用情况,避免发生血液被浪费状况。保护血液的关键点在于对血液用途进行合理分配,输血科应将临床采供血安全以及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保证输血过程的规范化,确保用血质量的安全问题。对于输血者以及供血者进行采供血的过程应严格要求,坚决不允许输血机构发生自采血以及自供血的情况,禁止工作人员对临床用血进行变动。输血科应组建管理小组,定期对输血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纠正与督促,对于违反用血规范的人员进行严厉处理。开展关于用血安全的培训活动,鼓励医护人员多学习,提升工作技能,制定科学采供血计划[7]。将可输血液与不可输血液分开进行管理,输血过程中,应秉承禁止过量输血的原则,同时做到科学合理用血以及禁止浪费血液的基本要求,可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与此同时,输血科还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定期对相关设施进行维修以及保养,确保硬件设施完好无损,可保障血液质量的安全。
2影响临床输血质量及安全的因素
2.1免疫性与非免疫性反应
因输血所引发的疾病,其病因大多与患者所输血液中含有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等微生物有关,可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细菌感染可导致患者产生输血反应以及溶血反应等症状,临床上因输血而导致的疾病中,肝炎以及艾滋病较为严重,且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确保血液安全与质量的关键点在于防止输血产生不良反应以及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临床输血工作中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点。
2.2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以及梅毒等疾病均通过血源进行传播,在釆血以及输血过程中,患者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肝炎病毒与HIV等疾病感染均有窗口期,若供血者于窗口期进行采供血工作,其血液虽为阴性,但输血后仍有发生感染的可能性。
2.3血液免疫学的因素
红细胞具有26个血型系统,400多种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具有148种抗原,其成分中的每种抗原都可当作免疫原,可导致患者产生对应抗体,引发类型相同的免疫性输血反应。部分抗体浓度较低,不易被检测且进行交叉配血时不易凝聚,患者输血5~14d后,可产生延迟性溶血反应。2.4输血科工作质量问题输血科工作人员应以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对待标本采集、核对、血型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等工作。在临床配合抢救或手术中需紧急用血的情况下,应正确规范完成相关工作,做到争分夺秒。必须依据规范化程序,工作中细微的错误都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导致严重后果。
3加强血液质量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3.1严格把握血液制品交接手续
为确保血液质量的安全可靠,应严格把控血液制品出、入库关,各项交接手续应齐全。血液制品从中心血站取回后应认真核对并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是否有破损或漏袋,标签填写是否清楚等。对于不符合规范的血液应严禁接收。
3.2输血科应能满足不同血液制品的储存要求
输血科进行储血的环境应达到相关卫生要求,储血设施应满足临床上各种类型不同血液制品的存放条件。工作人员依据血液制品的种类、存放条件以及有效期长短等区别,将其分别存放于合适的专用设施中,设施上应标有显著的血型标记,使用时应轻拿轻放,防止对其造成破坏。2~6℃冰箱内可存放全血以及红细胞悬液,-20℃冰柜可存放血浆,-38℃冰柜可存放冷沉淀,应在冰箱内放置温度计,对冰箱内温度每日定时进行监测。随时对所存放血液制品进行监测,注意其是否产生脂血以及溶血,血浆颜色是否呈铁锈色,是否产生絮状物以及凝块等变化[8]。如发生上述情况,应尽早与中心血站进行联系,将不过关的血液制品以及过期的血液制品存放于单独专用冰箱,等待中心血站对其进行处理。
3.3防止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为避免因血型不合而导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输血前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以及血型鉴定。对曾有妊娠史、输血史以及近段时间内多次进行输血的患者,还应进行抗体筛查试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进行交叉配血以及血型鉴定,可受到冷凝集影响,因此,实验室温度应维持于20~24℃为最佳。凡血袋产生以下状况中的一点,严禁对其进行使用:血袋有漏血状况;标签字迹模糊;血液中产生凝块;血浆为乳糜状;血浆中产生较多气泡以及絮状物;红细胞与血浆层的分层界面模糊不清;过期等情况。临床上使用血液前,发血人员应与取血人员同时对血液进行核对。所核对血液应无溶血、无污染、无凝块以及无破损,且与受血者血液进行配血试验后无配血禁忌。发出血液应立即进行输注,严禁将所发放血液存放于临床,血液一经发出后一律不得返回。
4结语
输血疗法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以及预防均需利用到血液。若临床对用血工作管理不规范或采供血某一环节发生错误,可对患者造成较大痛苦,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临床提供质量安全、合格的血液以及相关血液制品,满足临床工作需求,为输血科主要工作。因此,为保障输血科所用血液质量安全,应加强临床对输血科工作相关管理,对输血科工作进行严格把控,制定规范化管理措施,保障临床用血的规范与安全。
作者:宋惠英 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输血管理科
参考文献:
[1]顾红.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2,18(8):1178-1180.
[2]李文静,蒋学兵,王燕菊,等.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输血安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7):2065-2066,2068.
[3]鲁君艳,姜志刚,谭正芳,等.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234-235.
[4]陈荣仓,陈筱华,林碧,等.RhD阴性血型抗原分析在临床输血安全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2011,26(2):105-107.
[5]王志红.Rh血型c和E抗原配合在输血安全中的价值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2,14(3):231-233.
[6]吴海波,张亚文.建立输血科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输血安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7):133-135.
关键词:血站;财务成本核算;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血站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公共卫生机构,其工作内容包括采集、制备和存储血液,并根据需要提供血液。血站由几个部门组成,包括血液中心、中心血站、中心血库等。血站在我国属于行政卫生事业单位,因此财务成本核算方式上一直以来都是按照上级部门所制定的标准和要求来执行的。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血站在日常工作中通常将重心放在采集血液、存储血液以及相应的供应工作上,在财务成本核算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从而导致财务成本核算工作存在秩序混乱、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当前,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血站的正常运行,因此相关部门亟需寻找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血站财务成本核算的特点
1.血站财务成本核算属于一种不完全的成本核算
血站是一个非盈利的公益性卫生机构,其工作内容包括血液的采集、检验、存储和运输等环节。血站的财务成本包括管理、材料、设备、人工等方面的费用。其中,有些费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可能并没有发生,部分费用尽管发生了,但是难以进行准确的计量,因此血站的财务成本核算属于不完全成本核算。
2.血站成本核算方式多种多样
进行血站财务成本管理的最终目的是真实有效的反映血站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不同的血站采取的财务成本核算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当前,我国血站主要采取的财务成本核算方式是按照工作性质或收入方式进行核算单位的划分,然后各个部门独立进行成本核算。
3.血站财务成本核算具有较强的支出控制性
血站进行财务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成本的分析来明确血站的支出与收入,进而为血站的各项财务活动提供参考依据。其中,财务支出是血站财务成本核算中的重点。
二、血站财务成本核算问题分析
1.血站财务分析不完善
财务分析是财务成本核算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掌握血站财务状况的有效手段。但是我国的血站当前在财务成本核算管理上缺乏科学完善的制度,财务成本分析不足,无法对血站真实的支出和收入状况进行细致有效的反映,从而导致血站的资金管理和运行效率十分低下,对资源的配置也不够合理。
2.血站财务成本核算机制不完善
当前血站财务成本核算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核算机制的不完善,尚未形成标准、科学、合理的核算系统。正是由于在核算机制上的缺陷,导致在血站的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违规行为,如成本数据与实际数据不一致,财务成本核算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际作用等。
3.血站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有待健全和完善
我国血站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会计核算工作上,而没有充分的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对部门内部监管的作用以及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作用。我国大多数血站都存在内部管理力度弱,成本核算工作质量低、效率低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成本核算对财务控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血站财务成本核算完善措施研究
1.强化血站的财务成本分析工作
要提高血站财务成本核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须首先对财务成本分析工作进行强化。在进行血站财务成本分析时需要根据血站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方式的合理选择。血站的财务成本核算方式主要有直接成本分析和间接成本分析两种方式。其中,直接成本包括血液采集成本、样品检验成本、血液存储成本、运输成本、宣传成本等。间接成本则包括设备购买和检修成本、水电成本、人员报酬、管理成本等。财务成本分析为血站的财务成本核算提供参考资料。
2.完善血站成本核算体系的设置
血站财务成本核算工作的实质就是对血站各项成本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分析,进而对血站的支出和收入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和平衡。为了确保核算的科学有效性,必须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明确各个部门的成本核算标准和要求,并对不同部门的收入和支持进行归纳和总结,汇总成完善的成本信息,便于血站展开其他的财务管理活动。
3.充分发挥财务成本核算对血站管理的优化作业
血站的财务成本核算对于血站的内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很多血站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进行财务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各个科室部门都应当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并进一步明确自身在财务成本核算过程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各个部门的责任心和凝聚力。与此同时,良好的财务成本核算工作还能帮助各个部门及时的发现财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日常的管理模式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
4.完善血站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建设
在我国,血站属于十分重要的公益性卫生部门,同时血站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站的内部管理质量对其运行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血站应当加强其内部的管理和控制,重点完善其业务水平。此外,血站还应当根据具体的运行情况和财务状况,细化出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等管理项目。血站应当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对血站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合理的评价与反馈,从而对日常管理模式和措施进行调整,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血站财务成本工作打好基础。
5.做好血站资金及资产的核算管理
血站财务成本管理的重点是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在实际核算过程中必须对两者进行细化。在进行资金成本核算管理时,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来执行,尤其是预算外的资金,必须明确资金的来源和用途,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资金管理的清晰透明。在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则需要将重点放在设备的更新和折旧成本核算方面。
四、结语
血站的财务成本核算是血站管理的重要内容,此外,血站的财务成本核算为公众提供了了解血液采集、存储、使用的途径。为了确保血站财务成本核算的质量和效率,血站的财务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首先要明确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可行的改善措施。
参考文献:
[1]陈黎军,王晓蓉,肖勤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改革的实践及思考[J].卫生经济研,2011(6):64-66.
一、固定资产清查的定义、形式、目的和意义
固定资产清查是指:上级主管相关部门对单位(企业)固定资产数额、种类等情况,做全面的清理检查。由资质评审单位(公司)通过财务盘点,账目核算,做价评估等手段进行评估,提出完善意见,出具审计清查报告。目的在于了解各单位(企业)的资产情况,加强管理和完善。这有利于认清自身不足之处,完善本单位资产管理,提高资产运作效率;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国有资产情况,重新认识国有资产在各单位各部门的分配情况,完善资源配置,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二、固定资产清查与资产管理
(一)现金管理现金管理常见的问题在于:收入是否合理,支出审核是否完整无误,盘点记录予否等。由于现金的收入是比较零星,零散的,因此面对各种各样的资金,收入记录会有不尽全面的情况,会有模糊不清之处,莫凌两可的情况出现。因此,收入是否按规定进行,是否按会计要求和法律要求成为审核的一项关键。对于每一笔收入,出纳人员都应该做到分析把握现金来源,从凭证中把握其用途和作用,结合自身收入情况及范围,认真查看,切实以规定要求为根本,做到行为有所依,确实合乎规定,合乎法规。作为财务人员,更应严把质量关,不合规定的收入,违反财务制度的收入等都坚决不应做为收入所得,必须给予退回或退还。对凭证的细致审核要注意很多细节,要注意把握很多规定性的东西,所以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仅是一笔小数额的收支工作项目,都要同时经过好几位财务人员的经手,这就是财务收支的过程,这就是财务工作。因此,财务人员对凭证的审核应做为一项重要工作,这也是财务人员工作的起码要求和工作原则。对于细致财务工作而言,工作者始终应有尽力尽心尽责的态度和精神去对待工作,去完成工作,必须努力确保凭证的合法性,完整性,真实性。同样,就上级领导对出纳人员定时或不定时的现金盘点情况而言,财务人员及时准确记录也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出纳人员一天工作下来,都要求清点现金,确保现金账实相符。有时,上级领导,主管也会对出纳现金进行盘点,同样要求确保现金账实相符。日日清点现金,常规中的现金账实相符似乎成为一种常态和必需,而往往使定期或不定期现金盘点记录成为易乎略之处。因此,从规范的角度,完善现金清点盘点来讲,这就要求出纳人员在定期或不定期现金盘点中形成完整记录,以保证科学工作的记录性,可查性和可靠性。只有这样才根本上解决清点数不记录的问题,真正做到对这一不足之处的补充和完整。
(二)应收账款管理对于应收账款的存在,它应收而未收的特殊性值得探究。由于历史原因,坏账原因,遗留问题等,使得应收账款的情况始终得不到很好解决或全面解决。在审计审查过程中,审核人员都会确切地了解历史情况,是什么导致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对于计提的坏账,在计提时是否合理合法。对于遗留的问题,要把握它现有的原始依据,根据其全面性,完整性做出合理判断。就解决问题而言,历史原因的形成的应收账款,需要立即对其进行追收,可以以发函的形式电话联系进行处理。同时还需更多了解和把握对方情况。做到可以收回的尽量收回,最大限度的追回国有资产。对于坏账情况的,可以向上级反映情况,若得到批准后,也可以对其进行会计处理,以免长期挂账,使得账户不能足够清晰明了。对于遗留的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加以解决,合理解决。例如:我中心应收柳州市百货批发站献血用品少量余款,就是属于历史问题。形成时间为1997年以前,主要为原隶属区血液中心的柳州市血液制品所经营时预付货款,未及时索取发票冲账等原因所致。审计时,也细查单据凭证,由于时间久远,数据不全,现仍是挂账。具体情况已向上级相关部门反映,望予妥善处理。总之,各部门都得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的态度处理,最大限度的保存国有资产,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完善财务工作管理。
(三)对外投资的管理在现在资产的情况下,一些单位存在对外投资的情况。例如:有价证券的投资、增资扩股的投资、无形资产的投资等等。这对于财务管理而言同样不可小视。同时在这方面管理内容中,结合科学管理,财务制度管理来看,也有不尽完善全面的地方。正是需要对这一工作的专项管理,而平时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工作频率来看,不是很多,因此工作中有不尽完善的地方。使得工作的全面管理,高效管理有待更进一步的提高。在平时的在这项工作中,集体就应该加强领导管理,加强资产增值的监督和管理,严格要求管理人员,相关财务人员,要以全面管理的内容加以约束和要求。在管理中体现出应有的制约作用,管理效能。同时必要时可以使用专人对其管理,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向领导或上级反映情况;上级也可定期不定期的对其工作进行抽查,了解实情。做到上传下达一致性,有依据,有成效。还可以财务的形式加以完整记录,做到工作可查有依据,处理有原则,制约有体现。由于历史原因,我单位少量金额入股广西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同时其公司也租用我办公楼、生产楼进行企业经营生产。我们对于股权管理,对于其公司水电支出等情况的管理,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十分重视,领导时常亲自与会,参与管理,了解情况。单位以专人管理,专项管理为形式,做到工作项目重视,工作内容落实,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同时单位领导也定期不定期地向上级反映相关事项,管理情况等。对于这些特殊方面的工作管理,平时处理的业务,数据都不是很频繁。如果没有具体落实,没有专人专项科学管理,那就难以使工作完整,科学,规范。这些都值得借鉴、思考和完善的。
(四)应付账款的管理应付账款与应收账款应有得到同样的重视,形成单位负债,是与资产相背的形式。这同样也是历史原因,坏账原因,遗留问题所致。问题摆出来了,要认真了解情况,细致分析原因,把握工作关键点,加以解决。该付的,可以支付的要立即付款;对于不能解决的可以向上级反映情况,寻求解决;若是可以进行会计处理的,应该及时解决加以完善。例如:我单位应付衡阳医疗器材厂材料余款,就是历史问题。形成时间为1997年以前,主要为柳州生物制品所经营时预收的货款,由于该单位以前会计核算不规范,记录不是很完整,现难以按规定要求取得足够证据做收入处理。审计时,具体情况已向上级相关部门反映,望予妥善处理。至今我单位仍已挂账处理。
(五)固定资产的管理在整个资产清查管理中,对固定资产的清点,计量,核算成了其重中之重。一开始,这就需要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点,看是否做到账实相符。对于平时的固定资产盘点中,相关记录是否完整和齐全。对于该处理的情况,是否进行会计处理。在整个对资产的管理中,管理到位与否,重视与否。随着固定资产清点的结束,我们可以从中得知资产盘亏,盘盈,报废,盗窃等情况。这就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以合理科学解决。首先,对于出现上述的问题和情况,是由于管理不善,管理中不尽科学,不尽合理所致。这同样也是财务中存在的问题。资产管理正是单位中的管理大项,理应充分重视,科学管理,做到对家底心中有数,合理有效配制资产,充分发挥管理在资产分配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出高效,有序,合理的资产应用面。对于问题的解决,也应以实际出发,科学统筹解决。对于盘亏的资产,其去向何也,要具体了解把握。须查看其处理的完整原始凭证。了解盘亏的原因。该报案则报案,都需要及时解决。必要时,可以尽快以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完善资产管理。对于盘盈的资产,必是存在未入账会计处理的问题,以相关具体资料为准。切实了解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财务没及时发现,还是相关经办人的问题等等。可以以行政手段对其进行处理,以体现高效管理,科学管理之原则。同时,在资料文件完整的前提下,可以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和补充。对于报废的资产,了解其使用的有效期,及其使用年限,了解有没有非正常损失,是否按正常程序报废,管理。同时在管理上和财务上都应以相应程序科学处理。对于盗窃的资产,重点在于查看报案记录,人为管理不善的处理和解决方法。从管理的高度,体现单位管理的统一性、一致性、科学性和和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