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课程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资源优势
思想政治课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法律和哲学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是由于它涉及面广、联系社会生活密切,所以就决定了它在校本课程开发资源上具有其独特而丰富的优势。如果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能够充分把握思想政治课这一独特而丰富的资源优势,既可以使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发挥得更好,也可以为校本课程开发拓宽资源领域。我认为,思想政治课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独特而丰富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文本资源优势
思想政治课新教材所涉内容丰富,几乎涉及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所选材料生动,运用了丰富的数字、图表、图片和漫画等表现主题;联系社会生活紧密,许多案例和问题探究都来自于社会生活。我们可以从这些丰富、活泼的教材文本上获取校本课程开发的动因和资源。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经济生活》中有关货币的文本介绍,开发有关“货币收藏”之类校本课程;通过《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有关民俗文化的文本介绍,开发有关“世界民俗、风俗”之类校本课程;通过《参与政治生活》有关政府职能的文本介绍,开发有关“了解我们的政府”之类校本课程等。
二、生活资源优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这一要求出发,我们新课程下的思想政治课内容大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的,是对社会生活和学生自身生活的一种提炼和升华。正是由于思想政治课源于生活且生动地再现了生活,所以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就必须充分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为校本课程开发服务。比如某中学开发的校本课程《股票趣谈》、《我是公民我参与》、《民族节日趣谈》、《生活中的哲学小故事》等,其素材都是来自于思想政治课,都是从思想政治课中一些生活化素材中加以提炼而开发出来的,因而都是学生感兴趣和较为熟知的。
三、德育资源优势
地理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 设置 关系
校本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的必学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各地的自然地理区域存在差异性,所以校本课程要求自行设置,这既给各地编制校本课程带来了不确定性,同时也给各校编制校本课程留下了想象和创新的空间,体现了校本课程的区域性和具体操作的可实践性。
对校本课程缺少明确而又详细的统一要求,有的学校在编制本学科的校本课程时对校本课程存在理解偏差以及对其系统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校本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厘清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
一、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在形式上的关系
1.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既不是国家教材内容的补充,也不是国家课程的翻版。它首先是国家课程中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实践,通过国家地理教材的学习去认识、感知、评价我们的生活环境,并在生活中发现、认知以前没有关注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认识区域环境的美,让这些来自生活的地理认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环境。同时,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环境来认识国家地理课程中那些抽象、枯燥的地理现象和事物,让地理事物和现象变得形象、具体、生动、鲜明,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家课程中的地理知识。
2.编排体系
根据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以及区域的实际情况,在编排设计方面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人文特征
主要是当地交通、建筑、服饰、经济、饮食、民族及其他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习惯、人文景观等。
(2)自然现象
区域内的地形地势、地貌特征、自然景观、河流分布、气候等特点。
(3)社会实践
包括对当地地形特征的考察;风俗习惯等人文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资源分布的特点及与经济产业之间的关系;生活环境的污染状况及保护情况的考察;气象观测等。
校本课程毕竟区别于国家地理课程,在设置上更强调个性化和创新性,突出校本课程的可读性和通俗性,主要区别在以下三点。
①突出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在保证知识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的同时,突出教材的可读性、可探究性,在阐述当地区域的一些自然或人文特征时,通过大量学生们熟知的具体案例入手,经过探究、分析而获得乡土地理知识。
②影视的欣赏。在介绍部分区域知识时,可安排有针对性的影视欣赏,通过近些年各地各单位宣传、展示昔日皇家猎场而拍摄的各类专题片,通过优美的视听画面来介绍区域的地理特征,有助于理解课程中的知识并收获新知识,内容生动、形象。
③注重实践性。根据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校本课程的特点,除了教材中阐述的一些知识外,许多知识的形成来自学生们的实践活动,包括气象观测及其他乡土地理的考查,学生感兴趣的乡土地理课题等等。
(4)素材来源
校本课堂教材所用素材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的搜集,通过网络、走访、调查等方式,多渠道采集课程所需的素材,二是学生提供,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县各地,他们对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特点、经济建设中的问题以及风俗习惯等一些人文特征比较熟悉,而且利用假期要求学生利用走访等形式,向家里的老人了解当地的习俗等。然后,将搜集到的素材集中到课程组,经整理、选择使用。
3.实施的效果
通过这种编排设计,通过学习将从国家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应用到实际,能更好地了解家乡、认识家乡,并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家乡的发展献言献策,反过来,又可以通过那些熟悉的事物、现象、案例来更好地学习、诠释国家地理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
二、地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理课程在内容上的关系
1.内容的一致性
国家地理课程与校本课程在相当多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致性。为了让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有更多的通融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对校本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上就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两者之间互为范本,通过对其中一种的学习,从而掌握此类知识的方法、技能、要求等,作为经验对另一种课程的学习就变得容易了。
例如,七年级地理下册,主要学习世界不同区域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国家的课程内容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做了具体的规定。
(1)在地图上指出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5)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6)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7)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8)用实例说出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9)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在国家地理课程的设置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本学期对校本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设置。
(1)围场的地理位置、相邻的县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根据相应的资料概括围场自然环境的特点。
(3)根据相应的资料,分析围场的农业特点,并能简要的说出围场薯(马铃薯)、牛(肉牛养殖)、菜(时差菜)的分布特点,能分析自己家乡的农业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4)根据资料说出河流的分布及特点。
(5)根据资料分析围场民族的构成,并通过实例说出围场的民俗。
(6)通过实地考察家乡的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7)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围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围绕这些设置上的要求,地理教研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七年级地理校本教材下册进行了认真的编制,全册围绕设置要求,共设计了5章10节内容供学生们学习。
校本课程在使用过程中,学生活动的空间很大,大部分内容完全可以通过课上学生间的交流得到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没有压力,能畅所欲言。
2.校本课程的前瞻性
既然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在内容上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那么为了让校本课程为国家课程的学习提供借鉴,校本课程的内容进度相比国家课程的进度要稍快一点。国家地理课程内容枯燥,一些概念、术语内涵深奥,对知识的阐述概括性又强,缺少生活实践的对比分析,因此国家地理学科被认为是最难学的学科之一。而校本课程主要介绍的是学生们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因此对里面介绍的山山水水、地形地势、植被特点及各种风土人情都比较熟悉,这样就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学习来理解国家课程里面所不能理解的知识,让校本课程的学习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课程。也就是说,先从校本课程的“易”入手,然后再到国家课程的“难”。这些前瞻性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概念的理解
国家课程对概念的描述抽象、概括,缺乏形象性和具体性,学生们难以形成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如果将这些概念引入到校本课程,通过家乡熟悉的案例来诠释这些概念,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对学习国家地理课程中相关知识也有好处。
例如,初一上册国家地理课程就有了山地、盆地、高地、平原等地形概念,而校本课程里必然也会出现这些内容,这样在授课时间的安排上排在了国家课程之前,在初一上册校本课程的第一章第一节就是围场的地形地势,让学生从围场的自然特征来阐述这些概念:围场是典型的山地地形,学生可以直接对实物的观察来概括山地的定义,另外,围场的北部是坝上地区,相当多学生都去游玩过,这样通过学生的描述以及图片的展示总结坝上的地形特点,并告诉学生坝上其实就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这样学生们就对高原有了深刻的认识,并概括出高原的定义。同样,利用实例并从中概括出盆地、丘陵等地形的概念。
(2)现象的分析
校本课程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编著强调可读性和通俗性,而且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阐述、分析主要以案例分析和学生活动的形式,通过对地理现象的分析来引导出对相关知识信息的学习,这种方法易于掌握和理解,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校本课程知识以及学生探究活动的难度,注重学生学习情感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例如,学习“围场的农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时,教材首先介绍了农作物的种类,并设计了“围场农作物分布图”,学生观察、了解分布情况,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内容:请班里家在农村的学生说出家乡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及自然条件特征。然后,通过家在农村学生介绍的案例,讨论分析围场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既了解了本县的农业发展状况和前景,也为国家地理课程中类似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借鉴。
3.校本课程的拓展性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编排,必须要与本县的实际结合起来,内容的设计必须针对本区域的特色,因此在内容与空间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拓展,体现出与国家课程的差异性,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校本课程中对于拓展部分有许多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形式出现的。
(1)国家课程知识在乡土地理活动中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了初二地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中“北方地区”之后,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校本课程里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学生们利用假期或活动日,通过对县资源局以及实地走访调查,围绕县域在自然资源开发、节能减排等方面,开展调查活动,可以用小论文、展板、图片等形式,宣传节能减排,增强环保意识。
(2)县域经济中学生对家乡综合发展的关注
这是校本课程里很重要的内容。围场是农业大县又是旅游大县,作为清代皇家猎场,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为了打造旅游强县,恢复重建了一些历史遗迹及其他一些旅游基础设施。另外,围场是马铃薯大县,西部和中部有广泛种植,并对马铃薯进行深加工。那么初二上学期的校本课程里就设计了这样两个社会实践活动。
①为吸引八方游客,打造旅游强县,仅县城西部的庙台沟,就重建了一座古庙、三处农家院和一处度假村,修建了广场和停车场等设施。这些年游客明显增加。但也带来一些问题,旅游设施的修建、游客的增加,给环境带来了压力;由于配套设施没有跟上,造成住宿难、停车难、交通难;另外,大量黑导游、黑出租,甚至街道两旁、景点出现私搭乱建现象,这些都有损于围场旅游形象。请你通过走访、考察等方式,以“如何净化旅游环境,提高围场旅游知名度”为题,以调查报告、图片等形式,为县域如何打造旅游强县献计献策。
(一)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在发达国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概念的正式提出皆可以追溯到1973年的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它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二)学生个性
“学生个性”是指学生身心、意志、品质、特长等方面的状况。学生的个性,不仅包含学生个人个性,它还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时代的特征。这里强调的个性,并不是自由放纵,而是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有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展示自己鲜明的个性。
(三)校本课程发展学生个性的理论基础
1.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加德纳还认为人至少同时具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而大多数学生的很多潜在的智能有待于我们教师和他自己去认识、挖掘、开发。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目的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四)实施校本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由学生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出发,自主选择校本课程的学习。教师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引导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激发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难问疑;激活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思维发散力。
二、发展学生个性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
(一)重视学生个性,开设学生需要的校本课程
了解学生的需要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鉴于此,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切合实际,更能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我们实施了《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问卷调查》,其中对学生需要的化学校本课程内容进行了统计。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学生期望在校本课程的实验中能观察到丰富多彩的现象,获得实验成功的成就感,并且能就实验中的问题,产生假设,不断探究研究,最终解决问题。
2.化学知识广泛、深刻地渗透进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校本课程,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兴趣的有效方法,更能锻炼其观察生活的能力,保持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
3.校本课程应该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存在。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教师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在充分研究调查的基础上,选择课程资源,开发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校本课程要以学生合理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开发。
(二)关注学生差异,实施个性化的校本课程
1.选择合适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环境。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想学的内容作系统安排,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在校本课程中,教师是组织者与指导者。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需要及个性特征,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提供有差异性和针对性的教育。而所有措施的共同目标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展示个性。
2.充分实践因材施教。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他们展现出不同的个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给予他们不同的指导与分析,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校本课程。例如,对于动手能力强、善于质疑和思考、化学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我们开设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化学》,课程设置了资料查找与整理、实验设计和实践、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着重培养这些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关注其发现、提出、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
(三)引导交流合作,注重团队化的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有关研究表明,如果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心理气氛,自由而没有压抑感,学生可以就相关问题与同伴自由地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在研究学校垃圾资源回收调查时,我们让学生自主组成学习调查小组,开展调查活动。学生调查小组中有的专门负责记录学校一天垃圾产生总量;有的按照废纸、金属、塑料、树叶等分类统计;有的根据收集的数据制表和绘制条形统计图。最后小组成员汇总数据,集体分析学校垃圾产生的数量、分类情况、最终去向的统计图。学生从中学会了分享成功与合作,培养尊重他人、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同时也关注校园里面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几点启示
(一)学生需求是校本课程的出发点
知其所想,才能给其所需。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阅历、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正是这些不同的个性组成了完整的学生个体。我们应当承认这个差异,所以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注意研究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需求情况,制定课程规划,这样的校本课程才具有生命力。
(二)发展个性是校本课程的制高点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就校本课程开发而言,开始就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制高点应该是: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全面的发展。所以,校本课程开发应当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张扬为根本,以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为终极追求。
(三)与国家课程相辅相成是校本课程的落脚点
“校本课程”简单地说就是以学校为根本,学校能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在对本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依据学校本身的教学特点去选用适合本校实施的校本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20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兴起“校本课程开发”思想,它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全国范围内课程开展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学校为根本,开展课程研发,使课程政策的制定能够全民参与或者多数人参与,通常是由学校校长、专业科任教师、课程研究员、学生以及其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制定、实施和评估的活动。
当前大多数高中虽然有能力开设生物校本课程,但学校选用的校本课程的内容大多老套或者直接套用现成的网络资源,从而使校本课程内容的开展不具有学校自身的特色和多样性。同时部分偏远地区的学校由于高科技信息设备的缺乏,他们也无法很好地开展生物校本课程。
二、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高中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有助于教师突破传统生物课程模式,机动灵活地进行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生物校本课程开发还能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教师对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进行不断的再挖掘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同样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学生来说,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由、全方位发展。
三、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随意进行,特别是对生物校本课程内容的选定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生物校本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引起学生对生命科学知识的兴趣,而且要有助于使学生掌握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知识,提高探究生命现象的能力,这就要求生物校本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自主性。在生物校本课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要赋予学生发展的主动权,给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促进生命自由地、个性化地发展。
3.灵活性。在选择生物校本课程的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灵活地作出内容、形式上相应的调整。
4.有效性。生物校本课程的教学要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这就要求生物校本课程与高中生物教材具有一定的衔接性,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积极性,体现出校本课程的意义。
5.因地制宜性。以教学资源和教学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生物校本课程的内容应整合区域资源,这样才能使生物校本课程的内容能在生活化的基础上为学生所接纳和采用。
四、生物校本课程的总教学目标
生物校本课程的内容应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本门课程的三维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初步概述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阐明每个课题的背景知识;总结生物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尝试使用和操作一般实验器具和器材的技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验操作并完成设计简易的实验方案;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立关注科学、关注生命的观念,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认同生物科学和技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生物学乐趣,养成质疑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五、生物校本课程教学内容选定
考虑到上述科学性、自主性、灵活性、有效性、因地制宜性的生物校本开发原则以及生物校本课程的三维目标,选择下面所展示的课题作为高中阶段适用的生物校本课程内容的一个参考。
生物校本课程课题三维目标:
1.课程内容:酸奶的的制作。知识目标: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了解酸奶发酵的原理。能力目标:尝试进行酸奶制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关注生物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2.课程内容: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知识目标:说出显微镜的主要构件和用途;了解显微镜的使用过程。能力目标: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尝试用显微镜观察简单的生物制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细心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课程内容:辨认校园植物。知识目标:了解常见校园植物在外观和形态特征上的差异;辨认一些常见的校园植物。能力目标: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运用和分享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身边的植物,进一步形成保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4.课程内容:叶脉书签的制作。知识目标:学习叶脉书签制作的原理。能力目标:掌握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制作叶脉书签的乐趣;养成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5.课程内容:观察果蝇的生活史。知识目标:阐明变态发育的概念;了解昆虫变态发育的生活史。能力目标:通过饲养果蝇,发展科学探究和动手实践能力;强化对信息加工、整合和处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对昆虫世界的兴趣和学习生物的热情;体验观察的乐趣。
6.课程内容:干压花的制作。知识目标:认识花的一般形态特征;阐述花的基本构造。能力目标:尝试动手进行干压花的制作;绘制花的一般结构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7.课程内容: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知识目标:阐明种群和物种丰富度的概念;了解土壤中动物分布情况。能力目标:掌握采集土壤样本的操作技术;使用吸虫器目测估计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培养实践创新的科学精神。
8.课程内容:关注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目标:了解合理营养的概念;举例说明如何做到合理营养。能力目标:尝试动手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收集整理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健康饮食的生活习惯;关注食品安全;了解食品安全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9.课程内容: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知识目标:识别什么是生物性污染;概述生物净化原理和方法。能力目标:搜集整合生物与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提出一种生物净化的方法并设计实验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深化保护环境、珍惜地球资源的意识。
六、反思与展望
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校本课程建设对于学校发展的战略意义。我认为,学校建设的灵魂是文化建设,而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校本课程文化则是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课程不仅传递着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我们要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文化提炼和加工的过程。同时,新课改要求学校发展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而校本课程则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特色的一张亮丽名片。
其次,我们要明确校本课程建设的具体策略,将校本课程建设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我认为,校本课程建设应采取以下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整体规划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校本课程属于一个宏观课题,要调动学校多方面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进行整体规划,特别是校本课程建设规划方案,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心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将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学校的宏观课题进行专项研究,以保证校本课程进行有序的理论研究、课程开发和动态管理以及实施评价。
二、目标定位策略
校本课程建设,从形式上看是“以校为本”,而隐藏背后的哲学理念则是“以人为本”。因此,校本课程建设的立足点应是关注“人”的生活,关注师生的发展。校本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尊重和满足每个孩子的发展需要,尊重和满足每个教师的发展需要。这是校本课程生命力的根本保证。从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设置而言,必须明确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人文精神,还是培育科学素养;是突出地方特色,还是彰显时代特征;是学科知识扩展,还是思维能力训练。
三、制度保障策略
在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往往是:课程意识淡薄、课程理论水平偏低、缺乏合作精神、缺少动力等。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除培养教师的责任感与合作精神外,最根本的是建立和健全校本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变“人治”为“法治”,为校本课程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其实,这也是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从具体的操作而言,应建立校本课程三级负责制,即:教务处和科研处负责校本课程的建设管理、规划审定、监督检查和考核验收等工作;年级组和教研组全面负责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的制订工作并组织实施(包括教学设备、师资结构、教学组织等工作的落实);备课组和课程责任教师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直接负责人,是校本课程建设的坚实主体。另外,要设立校本课程建设专项基金,拨专款于课程的基本建设,主要用于重点课程必需的资料费、学术活动费和评审费。
四、专家引领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教师有新的思想、信念、热情和能力,需要教师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开拓进取的精神以及课程开发的能力。而现实情况是,许多中学教师对校本课程建设感到力不从心,不知所措,从而拒绝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工作。针对这一问题,除加强校本培训外,可采用专家引领的策略,即向高等院校“借脑”,聘请专家学者指导本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甚至请专家学者直接走进中学课堂,讲授校本课程,例如,可聘请大学教授作为校本课程主讲教师,开设现代传媒、播音主持、舞蹈艺术、美术设计等课程,来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名师示范策略
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变革的主体,是校本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教师对已有课程的领会与实施,也取决于教师对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教师群策群力,相互学习,共同分享资料与灵感,发挥教师集体的合力。但是,教师集体合力的形成,需要“引头雁”,需要学科带头人。我们应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本校名师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六、过程优化策略
课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不断变化的教学事件,是“活”的课程。根据后现代课程观,校本课程不是跑道,而是跑的过程与轨迹。我们不能只盯住校本课程建设的最终结果,或只看是否编写了校本教材。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校本课程建设需要校本教材,但校本教材不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目的。从中学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不是所有的校本课程都需要编写出校本教材。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是学校文化形成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成长的过程。我们要在保证各教学模块教学秩序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校本课程的研讨、观摩活动,鼓励教师发展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
七、行动研究策略
行动研究既是教师进行课程研究的重要方式,也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策略。行动研究是一种旨在改变行动的研究,它的核心是“反思”。校本课程建设,可以借鉴行动研究法,以实现在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人的发展。虽然行动研究的主要成果是行动的改进,但教师行为改进过程中的一些轨迹性资料及成果的物化将为校本课程建设奠定基础。所以,这种校本课程,不是编写出来的课程,而是做出来的。
八、分步推广策略
校本课程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采取“滚雪球”式的策略,将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果分步推广。我们要基于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利的教育资源,选好校本课程建设的突破口,一旦校本课程建设取得初步成果,就应及时总结经验,扩大宣传,推广应用,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校本课程建设中来。这样,注重积累,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九、多元评价策略
多元评价是一种多元的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在内的一种动态评价。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就教师而言,校本课程建设中的评价应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目的,而不是简单地对教师的工作划分等级和评定优劣。就学生而言,学习校本课程的评价应以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作为考试考核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