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辅导员工作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辅导员;学生工作;管理能力;队伍建设
一、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辅导员工作定位不清晰,工作职责不明确
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是辅导员展开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存在错误的认识,辅导员的工作较为繁琐,很多只要与学生有关的事情,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都会习惯性的要辅导员去做,久而久之,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职责缺乏清晰的认识,甚至很多辅导员都把自己的工作形象的比喻成“学生的保姆”。由于辅导员工作职责的不明确,工作定位不清晰,很多辅导员在自己的工作上缺乏明确的方向,容易导致辅导员工作的程式化,更容易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上不踏实,做事毛躁,脾气差,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的学生工作者,与学生接触最密切。辅导员既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纽带,也是学校和学生沟通的桥梁。同时,辅导员又肩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相对于学校其他教育工作者而言,辅导员的工作较为繁琐,枯燥。因此,在这种相对枯燥、单一、繁琐的工作环境下,辅导员工作很容易缺乏积极性。
(三)辅导员工作队伍缺乏稳定性,人员流动性较大
在高校中,辅导员队伍一般都是由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或研究生构成的,辅导员工作只是他们人生职业规划的一个阶段,因此,很多辅导员在做了几年的辅导员工作之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就会转入到其他行业或其他工作。有人认为辅导员的工作是吃青春饭,甚至也有人认为辅导员工作只是简单的学生“保姆”,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同时,很多高校在招聘和运用辅导员的时候,缺乏严格的管理规范。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和人事编制的改革,高校辅导员数量在不断减少。再加上辅导员工作缺乏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多辅导员不愿意把辅导员工作作为终身职业来规划。因此,辅导员工作队伍缺乏足够的稳定性,人员流动较大。
二、改进辅导员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的主要引导人,辅导员的知识、经验、情感等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辅导员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就是用自己的实际经验来指导和帮助学生,因此,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辅导员既要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又要求辅导员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通过辅导员培训来增强辅导员的业务素质,以此来帮助辅导员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定位。除此之外,还应该努力提升辅导员队伍的地位,让辅导员在其工作中能够深刻感受到自己对工作的认同感和成就感,让辅导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忠于自己的工作。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素质和学生就业指导以及学生管理方面的队伍建设,力争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辅导员队伍。
(二)优化辅导员入职门槛,提升辅导员队伍结构
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入职门槛不高,辅导员队伍结构主要以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为主,由于辅导员入职门槛低,很多高校又缺乏完善的辅导员管理规范,导致辅导员队伍人员流失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高校应该不断优化辅导员的入职门槛,严格通过考试和面试的程序择优录取,选拔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能力强、做事认真严谨的人员来担任辅导员工作。同时,做好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建立完善的辅导员绩效考核标准,定期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及时发现辅导员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便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改进辅导员工作,提升辅导员工作质量。
(三)稳定辅导员工作队伍,解决辅导员工作的顾虑
辅导员工作队伍缺乏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辅导员工作发展空间较小,工作不稳定,工作变动频率较大,辅导员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容易动摇。因此,在改进辅导员工作的同时,还要采取一些措施解决辅导员工作的顾虑,稳定辅导员工作队伍。一方面,学校应该重视辅导员工作,关心辅导员生活,在情感上给予辅导员更多的关怀,让辅导员在心灵上得到支持和慰藉。另一方面,还要多给辅导员制造一些研究性和晋升的机会,鼓励他们多做调查,多做研究,提高辅导员研究能力和实践水平,为后期的提升创造更好、更大的空间。
三、结束语
辅导员工作关系着高校发展和稳定,伴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辅导员工作应该得到高校的足够重视。因此,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应该努力为其创造更好的空间和平台,重视辅导员工作的心理需求,提升辅导员工作的时效性。力争建设出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辅导员队伍,为高校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未来几年,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发展,相信辅导员工作也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辅导员工作将会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 何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员工作[J].科技信息,2010,(34)
[2] 姜冰冰.辅导员工作方式方法思考及探究[J].今日科苑,2010,(14)
[3] 李冬杰 .新时期辅导员工作方法研究 [J].民营科技 ,2010,(6)
[4] 杨帆 .浅谈当今高校辅导员工作 [J].青年文学家,2011,(5)
【关键词】课程化 辅导员 工作绩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36-03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展开,高等教育领域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教育环境趋于复杂,知识获取渠道多元;教育客体以“90后”新生代为主,他们个性突出;教育手段发生深刻变革,在线教育异军突起。上述这些新问题都给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特别是高校的辅导员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试图将课程化理念融入辅导员工作,改进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模式,突破工作困境,提升工作绩效,强化工作效能,充分体现辅导员的工作价值。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特征分析
(一)辅导员工作职业影响深远。《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意见》明确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要完成上述工作,高校辅导员就必须深入学生中间,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赢得大学生的信任。然后凭借角色优势,完成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辅导员工作对学生个体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辅导员工作素质要求专业。根据彭庆红的研究成果,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呈现出三个维度,即个人思想政治素质、管理能力素质、专业知识素质。个人思想政治素质要求辅导员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管理能力素质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危机管理能力等方面;专业知识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的研究能力、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新知识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但笔者认为,还应增加第四个维度,即要求承担辅导员工作的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三)辅导员工作技能要求多维。工作技能是指完成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它是岗位胜任者和卓越绩效者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覆盖点多面广,涉及不同的学科与领域,其所需具备的工作技能呈现多维化的特点。例如辅导员工作中涉及的团队管理、心理咨询、生涯规划、职业指导、新媒体应用等诸多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相应的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锻炼。完成上述工作,辅导员必须具备多种职业技能,但以个体为单位学习掌握上述诸多技能具有很大的约束性。
(四)辅导员工作服务对象多元。辅导员的服务对象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其服务对象包括自己所带学生、同部门专任教师、部门上级主管、校内行政职能部门。服务对象的多元化使辅导员工作呈现出复杂的网络结构,其本人处于工作关系网的主节点位置。由于服务对象多元化而产生了工作任务的反馈性要求,反馈性是指辅导员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或过程后,他们需要向学校、院(系)主管领导、校内职能部门、学生家长、学生本人进行信息反馈。基于辅导员工作的反馈性要求,产生了辅导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多向信息沟通,这些信息的正向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它可以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实时信息情况,即时传达给上级、家长,亦可将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收集,反馈给学校决策层,方便学校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但其负面作用同样存在,多向沟通存在大量的无效沟通与时间、精力浪费。
(五)辅导员工作职业环境延伸。当前辅导员工作所面对职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网络的普及、办公工具的升级,各种电脑端、手机端的即时通信工具以及衍生的群组工具被普遍使用。此类沟通工具的应用,可以轻松实现辅导员对学生需求的了解、对学生动态的实时掌控,还可以即时收集到网络舆情以及通知公告,极大地方便了工作。但此类通信工具在提供便利化的沟通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它将辅导员的工作空间与工作时间进行了极大的延伸。将辅导员工作地点由传统的办公室延伸到全空间,工作时间由传统的朝九晚五延伸到24小时不间断。
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概念及思路设计
(一)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概念。针对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特点及工作内容的变化,有学者提出了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它是指把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转变成一门课程的形式,并按照课程的实施要求和规律加以建设。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它以课程为工作载体,按工作内容制订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对不同阶段的教学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科目,达到相应的教育目的。教学内容针对工作内容设定,课程设置依据教育规律而定,课程进度遵循工作需要。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辅导员通过“授课”的方式实现对全体学生的有效教育、管理和服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具有教学对象广、教学内容杂、教学安排活、教学效果优的特点,可以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绩效。
(二)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思路设计。具体如下:
1.工作部署系统化,工作流程精细化。高校辅导员工作普遍存在任务导向的工作模式,辅导员根据上级部门或领导的工作部署,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工作内容表现为非计划性、随意性较大,而工作方式主要依据个人经验。依据课程化理念,可对辅导员工作进行系统化部署,可以根据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及规律性工作,提前制订以年度、季度、月度为周期的工作安排,使工作具有计划性、前瞻性。同时根据工作积累,可将相应的典型工作明晰化,将相应的工作规范汇编成工作手册。
2.工作机制长效化,工作内容模块化。将辅导员工作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将有利于辅导员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战略化、精准化的方向前进。具体做法是对辅导员工作内容进行科学梳理,并进行整合分类,将辅导员工作内容划分为工作模块,然后根据工作模块的需要以及工作目标,结合课程化的理念,将工作模块转化为相应的教学任务书或教学大纲,再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规律,制作相对统一的教案,经过一定的积累,可以编制相应工作模块的教材。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展开相关的教研工作。
3.日常管理结构化,课程设置灵活化。当前辅导员工作最大的困境当属其日常管理工作的繁杂,如能以课程化理念对辅导员工作内容进行科学分解,将可课程化的工作内容按课程要求进行有序化管理,实现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结构化,将不可课程化的工作内容进行探索性创新,灵活安排。由辅导员工作内容转化而来的课程不一定完全遵循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可以因时、因事的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确保工作效果。
4.绩效考核多维化,自身建设协同化。辅导员工作的绩效考核是当前高校管理的一个难点问题。针对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可以突破传统的教师考核方式,引入服务对象满意度测评,即围绕辅导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展开绩效考核,考核的主体可适当扩展,合理设置各服务对象的权重分值。以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促进辅导员的能力提升。对于辅导员的能力建设不但要通过绩效管理加以引导,还需要强化其自身建设,通过外部压力与内在需求共同助推辅导员工作技能的提升。
三、以课程化理念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的具体路径
针对辅导员工作“见效周期长,成果无形化,绩效非显性”的特点,以及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思路设计,我们建议通过以下四条路径来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
(一)科学合理地整合辅导员工作内容。根据辅导员工作内容以及课程化的要求,将辅导员工作中的共性内容,可以划分基础辅导课、专项辅导课和特色创新课等三大模块进行整合,然后再将三大模块细化为若干子课程,并按照课程的属性,制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统一纳入全校教学管理系统,按教学课程统一管理、考核、计酬。这将有利于辅导员的教师身份的体现,也有利于辅导员工作共性教育问题的解决,必将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绩效的提升。
(二)搭建辅导员与学生沟通互动平台。新媒体技术在不断发展,辅导员也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模式,拓展工作途径,以提高工作绩效。辅导员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沟通平台开展互动。首先,辅导员工作中通知公告类的内容充分网络的通信工具,例如QQ群组、微信群组加以传达,达到有效提升效率的目的。其次,还可充分利用自媒体技术提升思想教育与引领的水平,具体可通过开通工作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高校学生较易接受的方式展开工作。再次,可以通过周班会的形式,强化传统面对面的沟通。最后,可以通过人人网、易班网络平台,打通线上线下的沟通渠道。通过多维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辅导员工作中的时空约束与精力约束,可以有效解决师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辅导员可以充分掌握学生的需求,主动做好工作计划,通过把握学生关注的焦点与动态,将相关的教育、管理工作内容以微课、慕课的形式开展,以取得工作绩效的有效提升。
(三)打造专业化教学型与研究型团队。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模式基本上为个体辅导员按要求带一定数量的学生,这种工作模式有其优势,但对于辅导员工作中的共性问题的解决略显不足,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根据其个人的学科背景、兴趣爱好、工作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将一定数量的辅导员个体组建专业化的授课与科研团队,既可以充分发挥个体辅导员的学科优势、兴趣优势、能力优势,还可以解决个体辅导员工作中的能力短板问题,形成专项工作有专人的局面。例如,可以组建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生涯规则、就业指导、学业指导、创新创业等专项工作团队,专项工作团队可以提前集中备课、制订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将专项教学内容编入教务系统,在日常教学中合理安排。根据学生的反馈,团队可以展开相应的科研工作,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教研相长的工作局面,有效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绩效。
(四)围绕课程化理念重构绩效管理。当前多数高校开展了绩效管理工作,也针对辅导员开展绩效考核工作,但在绩效目标、绩效考核、绩效改进、绩效使用等方面存在不足,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革绩效管理方式。首先,在管理方式中,可取消原来以个体为主的管理方式,改革为以团队为主的管理方式。其次,在绩效目标的设定上,以团队工作为落脚点,即在绩效目标的设定上,不再以个体为考核单位,而以团队为考核对象,结合辅导员工作属性与课程化的效果来确定绩效目标。再次,要强化绩效改进,绩效考核完成后,考核者要向被考核者进行信息沟通,将绩效结果进行反馈,让辅导员了解其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最后,要全面应用绩效考核的结果,在评奖评优、职称、职务、职级晋升中得到合理体现。
以绩效为导向的辅导员工作课程化设计思路,将繁杂的辅导员工作以课程化的方式进行整合分类,再以绩效管理为手段,可以有效提升辅导员工作绩效。此举将有利于辅导员工作价值体现,同时也搭建出学生成长成才的支持平台,从而实现高校、辅导员、学生的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彭庆红.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
[2]王林清,马彦周,张建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3]邓文卓,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
[4]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第1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顾培熙.成长与沟通为导向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6)
【基金项目】2012年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基于组织行为视角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管理研究”(2012MSZ016)
关键词: 辅导员工作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思考
当前的状况决定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只能是一个过渡时期的工作,不可能有人把它当成一项事业去经营。
毕业于东北某高校的硕士窦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此作了一个佐证―――大学毕业后的他留校担任辅导员并攻读硕士学位,拿到硕士学位的当年,窦勇顺利地实现了胜利大“逃亡”―――跳槽到了重庆一家高科技企业担任行政主管。“和我同届的同学留校担任辅导员的有十多个,到现在除了有一个因为没有拿到学位还留在学校的外,其他人都已经离开了大学。”窦勇说。
笔者发现,窦勇现象在当前高校十分普遍。现在乐意在辅导员岗位上干一辈子的人微乎其微,原因有三点:一是高校辅导员地位尴尬。专业教师不把他们看作老师,专职行政人员不把他们当作行政人员看。辅导员自己也很无奈,就现在的体制来讲,说自己是老师吧,可能自己永远就是一个助教,至多一个讲师,没有自己的专业,也没有晋升高级职称的希望;说自己是行政人员吧,可能永远就是一个被人呼来唤去的学生王,行政级别最多是个科级干部。二是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待遇低。说压力大,就是80后、90后学生思想开放复杂,加之扩招带来学生素质降低,以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矛盾激烈,高校维护安全、稳定的任务非常繁重,作为处于维护稳定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必然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大部分辅导员都觉得身心疲惫,精神紧张,原因之一是当前学生工作领域宽,高校学生的贷款、就业、素质拓展、日常管理、评优评先、社团党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辅导等繁杂事务;原因之二是绝大部分高校根本没有按照教育部200个学生一个辅导员的配备比例安排辅导员的数量,往往一个辅导员管理700―800个学生,一个人完成2―3人的工作量;原因之三是辅导员白天要和行政人员一样正常上下班,晚上还要继续履行工作任务。说待遇低,就是他们的工作与他们的付出不成正比。没日没夜地工作,可是因职称低,没有任何补助,因而所得报酬低下。三是没有提高成长的空间。由于学校为辅导员岗位配备的人员少,所以根本就不可能让辅导员有时间外出学习、培训和进行科研活动,辅导员整天忙于日常事务,难得有自己的时间,还有什么提高的空间呢?
高校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高校要科学发展,就必须改变当前的状况,让辅导员工作成为一项神圣的工作,加强改革。
一、岗位职业化是高校学生辅导员成长的必由之路。
高校要优化人才培养工作,需要一支职业化、专家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科学认识和把握辅导员工作在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的作用,才能懂得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化、规范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的意义。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按照对文件的理解,辅导员不再仅仅是高校的一种工作岗位,而是一份社会职业,一种需要较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特殊职业。
根据徐文雄等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与归属感的调查研究表明,高校辅导员们对于辅导员工作本身并非不喜爱,但对当前辅导员岗位职业前景持悲观态度。影响辅导员工作满意度与归属感的因素是工作的回报、工作的价值和工作的条件[1]。这项研究启示我们,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关键不在于辅导员本身,而在于外部条件,只有加强制度建设,以一种职业化视角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遇到的困境,才能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首先要明确身份专职化、岗位专门化、建设法制化的建设思路[2]。身份专职化就是要组建一支身份专职化的辅导员队伍,改变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现状。身份专职化意味着辅导员是一项独立的职业,有自己专门的职业要求和规范,并负担相应的职业责任。岗位专门化要求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设置相应的岗位,强化辅导员的岗位责任意识。从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现状来看,必须严格落实辅导员的比例要求配置,细化岗位分工,提高辅导员工作的专门化程度。建设法制化要求在法律法规中对辅导员的任职条件、准入资格、专业学历、职级待遇、考核、培训、晋级、奖罚、淘汰等制度作出明确规定,以明确辅导员的身份、岗位责任、权利和义务,保持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建设法制化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对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经验的一个总结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要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就要建构一套适合高校辅导员队伍成长的机制。一是要严把入口关,建立职业准入制度,选拔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一支负担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特殊队伍,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我们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选拔一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背景的高素质人才进入辅导员队伍,实施辅导员岗位聘任制、考评制和职级制,建立和规范辅导员选拔途径、招聘制度、管理程序,杜绝随意安排高校富余人员从事辅导员工作现象,纠正“辅导员工作人人都能做”的错误观念,鼓励辅导员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二是要统筹规划,建立健全对辅导员工作的职业管理制度。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方位、整体性思考和规划,建立制度管理体系。首先要细化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责任。当前学生工作范围广,并有进一步拓展的趋势,为了适应日益复杂的形势,辅导员岗位设置应当按职责设置不同的岗位,如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岗位、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岗位、人生规划与就业教育辅导员岗位、生活辅导员岗位、班级与社团管理辅导员岗位等,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和工作背景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根据高校各单位学生人数所确定的辅导员编制,在编制内进行兼职。其次要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和管理制度,建立一套以定性评价制度和柔性管理制度为主的科学考核管理制度,以适应辅导员的工作性质,促进辅导员工作科学可持续发展。三是要加强培养,提升素质,不断拓展职业发展空间。高校要把辅导员的发展培训纳入整体教师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要定期对辅导员进行脱产、半脱产、在职培训,以加强其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使其享受与专业教师同等的待遇。设立辅导员职称系列,专职辅导员可以按照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评聘学生事务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术职务,以此提高学术发展空间。要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在他们相关的学科领域中接受高层次教育,积极选拔优秀辅导员进行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学习考察或挂职锻炼,使辅导员队伍成为一支专家型队伍。
二、培育职业荣誉感,树立职业价值观,让辅导员在实际工作感受到工作快乐。
辅导员岗位是一个特殊的岗位,它将教育、管理、服务三种功能集合在一起。这个岗位的性质决定了它肩负着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辅导员工作的这一特殊性质要求辅导员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综合的理论素养、较强的业务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乐于奉献、热爱学生管理事业的工作热情。辅导员工作的这一特殊性质决定了辅导员的事业,不仅是传道授业、解疑答惑的知识传授事业,也不仅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进行管理辅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事的事业,更是指引人生,开启未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生命教育事业,是一项具有“教育”本质意义的教育事业,是一项具有综合意义的教育事业。这项工作因其岗位的综合性、特殊性而显得崇高、伟大。这项工作在当前科学教育日益得到强化,人文教育日益式微的状况下更加具有无可比拟性、不可替代性的特殊价值。
辅导员工作是一种寓教育于管理、于服务和直接的教学活动于一体的特殊教育活动,这项工作最完整地体现了教育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也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教育的价值观。要树立辅导员职业价值观,就要从最全面的意义上理解教育的价值,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和谐发展”的理念和教育价值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复杂而全面,对上,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管理制度;对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休闲、娱乐,可以说包罗万象,内容庞杂,但是,落脚点只有一个――全面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一切为了学生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教育管理理念,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形成适合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和谐人格人才的基本要求,其实质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技等方面全面而自由地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首先要求辅导员关注学生发展的潜力和发展的多样性,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才,从而尊重、关心、激励和引导好每一个学生。其次要摒弃过去模块化的僵硬管理方式,把辅导员工作的教育、管理、服务的功能“三位一体”,强化管理、服务的育人功能,营造全方位、不间断的教育氛围,把每一项学生工作都转变成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以及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和谐道德人格的手段与方法,从而达到教育培养目标。
要寻求辅导员职业的乐趣,就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体验职业荣誉、感受成功的喜悦,领会辅导员工作的价值,让工作充满了激情。辅导员工作是因其职业的伟大、崇高而充满乐趣、幸福感的。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或因为给学生提供一条信息让学生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而感到高兴,或因为通过自己的心理辅导而将学生带入正确的人生轨道而喜悦……崇高的职业感、工作的价值感是让辅导员们感到幸福、快乐的源泉。
三、改进考核评估,促进柔性化管理,和谐校内关系。
要创造一个让辅导员干事业,以及一个和谐的校内关系的环境,就要完善考核体系。辅导员工作内容庞杂,涉及范围广,要对辅导员的工作作出一个正确的定量分析评价很难。对辅导员的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关键是看学生满不满意、喜不喜欢,学校稳不稳定,校园生活是否丰富多彩。建立一套适合辅导员岗位性质的柔性管理和以定性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制度,是和谐校内关系,促进学生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一套柔性管理和以定性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制度,就是从目标使命上强化辅导员的责任意识,从管理方式方法上解放辅导员的手脚,鼓励他们探索适合自己的科学工作方法,并根据岗位要求科学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地点。强化使命目标意识,让辅导员选择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和根据岗位要求确定自己的工作范围,是发挥辅导员聪明才智,增强其工作乐趣的关键。
采取柔性管理和定性评价的管理制度,是加强辅导员工作,促进辅导员工作更加顺利开展和可持续进行的两个方面,采用柔性管理模式是要在实际工作中拓展辅导员工作的范围,克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采用定性评价的考核方法就是要服从辅导员岗位的工作性质,面向学生对辅导员进行科学考察,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其是否合格。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对辅导员工作进行考核,能增强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能从根本上促进辅导员工作的深入发展。
四、加大投入,构建管理平台,促进科学管理。
高等学校要认识到辅导员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想方设法,加大投入,改善辅导员工作的条件,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从而稍稍将辅导员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节约辅导员的时间,让他们抽出时间思考问题。
当前学生工作事务繁杂,辅导员耗费精力多;各项管理考核与检查多,辅导员疲于应付;80后、90后学生个性强,管理难度大。高等学校要想方设法减轻辅导员的工作难度和强度,要购置必要的设备,建设好几个平台,如招生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学生素质拓展认证平台、党建团建管理平台、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日常管理信息交流平台、学生助学金贷款保险信息管理平台等管理平台,以消除学生事务管理中的管理瓶颈,减轻辅导员工作的负担。
科学管理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技术设备的采用和技术管理平台的构建为基础。辅导员面对日益繁杂的任务和层出不穷的新问题,需要高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管理平台为支撑。网上课堂管理、网络心理咨询、网上就业信息统计与查询、现代通讯联系、网上素质认证、网络党建与团建、网络社团管理等新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的采用,使传统面对面权威式的管理方式,向平等互交式的管理方式转变,方法更加科学,评价更加客观,手段更加灵活,视野更加广阔,效果更加显著,适应了80后、90后学生追求“新”、“奇”、“异”的思维方式,适应了日益复杂的社会对学生工作新的要求。
五、加强科学研究和职业培训,提升素质能力。
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和职业培训工作,是辅导员提高职业能力,造就专家型辅导员队伍的关键。要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能力,首先就要加强科学研究活动。高等学校要针对学生管理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拿出专项经费,鼓励辅导员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实证研究,如90后学生的人生规划趋向性研究、现代班集体凝聚力研究、个性化班集体研究、贫困地区高校助学金的作用研究等与辅导员日常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的课题进行研究,以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空间。其次要选派优秀辅导员外出考察、挂职锻炼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以提高辅导员的眼界,增强辅导员与社会的交流能力。现在许多高校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还没有提高,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就是传达政策、日常课堂与生活管理,认为“辅导员工作人人都能做”、“专业上不去的人就去做辅导员”,认为辅导员的工作是高校工作中最没有也不需要技术水平、理论素养和学术价值的工作,对辅导员只重视使用,不重视培养。实际上,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只有不断地进行研究、学习、交流,才能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高校人才的培养。最后要加强对辅导员的职业培训,制定专门针对辅导员的培养计划,建立分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辅导员队伍培训体系。我们要按照职业化标准对辅导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完善辅导员自身素质结构,如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思想政治理论、法制安全技能、管理能力和管理知识、社区环境与高校学生活动、就业指导、学生工作技能、现代科学与教育技术等专题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另外,还要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学生就业、社团管理、学生素质拓展等学生事务管理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支持他们在某一领域或学科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获得某一学科的学位,成为学生管理领域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管理水平,这也能为辅导员个人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
(一)职业认知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对其职业认知程度直接关系着内在职业认同状况,调查显示,72.25%的辅导员对其角色定位准确,但同时,也不容忽视,繁琐的工作让越来越多的辅导员认为自己就是事务性工作者,工作压力大,内容繁重,是当前辅导员获得其职业认同最大的障碍。
(二)职业情感
当前,全国高校专职辅导员由2004年的4万多人增加到12.7万人,对面这一庞大的职业队伍,深厚的职业情感是保持辅导员队伍稳定的重要保证。调查显示,52.15%的辅导员对其所从事的职业感到满意,但却有62.68%的在面对是否会再次选择从事辅导员这一职业时态度不明确,反映出不少辅导员对其职业的困惑以及职业情感缺乏稳定性。
(三)职业价值
辅导员的职业价值直接关系着辅导员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对其职业的选择,而外在的表象和内在的认同驱使着辅导员对其职业做出准确的评判,调查显示,当前辅导员在面对自身价值这一思考时,更多地集中在内在认同上,不被理解,地位较低以及人生价值难以实现等问题相对突出,这也是导致辅导员职业认同较低的重要原因。
(四)职业能力
2014年3月教育部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对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参照标准,61.72%的辅导员自身定位为初级,这也反映是辅导员队伍的现状,而影响辅导员职业能力提高,92.82%观点集中在事务性工作压力过大。
总体而言,调查反映出高校辅导员对其自身定位准确,并能按照岗位职责和能力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此同时,职业情感不深,职业价值不高,职业能力不强等因素直接导致辅导员职业认同不高的现状,当这种状况反映在工作上,势必会影响到辅导员队伍的稳定性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辅导员职业认同低的原因分析
党的十八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力量,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要完成这一任务,实现这一目标,辅导员对其职业认同的高低程度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调查,将辅导员职业认同较低原因进行分析。
(一)事务性工作繁重,工作压力较大
高校辅导员主要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和班级建设、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方方面面的事务,而绝大多高校难以达到1:200的辅导员师生比例,造成辅导员工作日渐繁重,“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辅导员工作的真实写照,而学校教务处、招就处、保卫处、组织部、宣传部等众多职能部门的指令无形中给辅导员造成更大压力,“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学校只要是和学生沾边的工作,总是离不开辅导员的身影,调查显示70.81%的辅导员将自己定位为事务性工作者,这一定位,极大的阻碍了辅导员对其职业的认同。为此,高校要进步一明晰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让广大辅导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重新定位,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在辅导员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与归属感,达到对辅导员职业高度认同这一目的。
(二)工作稳定性较差,社会地位不高
高校辅导员流动性较大,稳定性较差,一方面受到当前就业环境影响,不少辅导员选择这一职业只是当做过渡,一有出路,纷纷转行,要么成为专业教师,要么进机关成行政,另一方面,不少辅导员专业背景复杂,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组织管理的技能,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心有余而力不足,畏难情绪导致心理上的不安与压力,最后选择离开辅导员队伍。同时,整个辅导员队伍地位不高也是造成辅导员职业认同偏低的重要原因,辅导员工作被形容为“白加黑”、“5+2”,工作量之大可见一斑,但和专业教师相比,工资待遇较差,不被理解,总是被认为从事着琐碎的工作,可有可无,长期得不到领导重视,这些现象让广大辅导员感觉自己长期处于学校底层,对其职业持否定态度。为此,高校要适时解决辅导员待遇偏低的问题,使得辅导员收入不低于同级别专业教师的平均水平,充分意识要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和职业价值,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让其真正热爱辅导员职业。
(三)培训教育机会少,职称晋升困难
辅导员从事人的思想工作,人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辅导员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要与时俱进,然而,当前辅导员培训学习和继续教育机会较少,实践技能的不断丰富与理论知识的日趋匮乏,无形中影响着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挥,同时,当前高校对教学、科研乃至学历的重视又影响着辅导员职称的晋升,辅导员忙于事务性工作,无心也无暇从事科研,更别说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学历提升更是无从谈起,而绝大多数高校在职称评定时,对辅导员的要求和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一致,加之辅导员地位不高,直接导致辅导员在职称晋升上困难重重。为此,高校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职级的辅导员提供培训教育机会,让其理论素养不断提升,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学生思想实际,同时,建立一套专门的高校辅导员职称晋升体系,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纳入到职称评定的权衡范畴,通过职称评定,对辅导员的工作以肯定和认可。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课程化,专业化建设
“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是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创新发展辅导员工作方式进行的全新探索。“课程化”就是用课程的理念定位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用教学的标准规范辅导员的工作行为、用科学的方式评价辅导员的工作效果。辅导员工作“课程化”,就是辅导员工作要像专业教师“上课”一样,具体包括: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要进教材,工作方式要进课堂,工作安排要进课表,工作时间要算课时(学时),工作节奏要坚持教材的稳定性与学生工作实际的变化性相结合。从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的新课程观角度和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角度出发,构建领域广泛、复合交叉、点面结合的若干课程模块。“课程化”工作模式的推广使得辅导员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课程化”搭建团队合作式的知识管理平台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多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从学生入学直至毕业管理,从学生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到常规检查,事无巨细,凡是涉及学生自身的各个方面的工作最后都要落在辅导员身上。这一方面说明辅导员地位突出,作用重要,其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大学生的成长,另一方面也使得辅导员工作显得繁琐零碎,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当前,辅导员工作的组织基础一般是级队的形式。“课程化”工作模式改变辅导员原有独立的工作方式,促进了辅导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通过成立课题组和项目研究组,搭建课程交流平台。辅导员之间可以分享关于学生工作的经验、知识、技能积累,实现资源共享,有效解决目前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促进形成“知识管理”的规模效应。
二、“课程化”促成规范系统的知识积累习惯
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多样,繁杂琐碎,无论事务性工作还是发展性工作,在面向个体开展时都较为重复、耗时、费劲,严重降低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面向个体一一开展的覆盖面和受益面都较为低下。
“课程化”工作模式要求辅导员随时注意信息挖掘和精细化梳理,将具有共性的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建立工作体系让工作更加规范、有效,实现系统化输出。比如,通过将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格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学业规划与学法指导职业规划指导与就业服务、班团组织建设、安全稳定工作、助困工作、院系相关日常事务、学生档案管理等工作内容中,将具有“发展性”、“知识性”的内容合并纳入“课程化”体系,使得这些工作内容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在操作上具有重复性,在知识和信息梳理上形成体系,面向学生集体以授课的形式“批量输出”,提升教育管理服务效率。
三、“课程化”形成科学发展的知识传承机制
高校辅导员工作虽然在校园各方面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工作的种种特殊性使得很多辅导员难以长期从事这项事业。而转岗作为现阶段高校辅导员晋升和发展的重要路径,造成了辅导员群体频繁的“人事流动”,这一现状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每一个高校辅导员都会在从事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新人快速成长的知识基础。但是由于学生工作的知识和经验零散、片段,缺乏传承的载体,很容易遗失。而“课程化”所需的大纲、教案、讲义和授课素材等则是承载学生工作知识和经验的最佳形式之一,“课程化”所形成的“知识传承”机制将有效抑制因辅导员转岗等原因造成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进程的中断,有助于形成科学发展的知识传承机制。
四、“课程化”打造理性成熟的知识工作者职业外观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指出,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因此,如何切实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是值得辅导员深思和广泛探讨的问题。
现实情况下,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严重失衡,一名辅导员甚至同时面对几百名学生,导致辅导员指导学生成长的随意性较大,缺乏计划性、连续性和系统性。“课程化”工作模式有助于梳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将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的各种资源知识化、系统化,使得教育和服务学生成长的方式方法不仅感性而且理性,不仅依赖行政管理的刚性手段,而且使学生对辅导员形成基于知识不对称的信赖和敬仰。这既解决了工作的分散性、碎片性问题,增加了辅导员工作评价的“知识化”标准,也将大大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课程化”工作模式对辅导员的知识水平、创新意识、沟通表达等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辅导员这项工作成为一个成熟的职业奠定了基础。
五、“课程化”促使高校辅导员工作衔接第一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方法引导、校风学风建设等各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以“隐性课程”的形式支持着学校第一课堂的教学工作。而“课程化”的工作模式将这种“隐形课堂”显性化、规范化,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切切实实地引入第一课堂。
“课程化”工作模式将这种“隐性课堂”纳入学校正式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扩大辅导员工作的覆盖面、受益面,提升辅导员工作的展示度、贡献度。这不仅有利于大多数学生系统、规范的学习,也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自身地位,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总之,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有助于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辅导员专业化队伍,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稳固和有序发展的需要,探索高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叶芜为.工作课程化: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3):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