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的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的课程评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课程的课程评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本课程的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的课程评价范文第1篇

校本课程评价的原则

校本课程评价是对校本课程发展全历程的一种质量监控,由学校、教师、学生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借助灵活多样的方法、途径对校本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及结果等进行客观描述和价值判断,旨在实现校本课程的良性运作、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学校教育品质的提升。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校本课程评价大致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意图以及新课程对于评价的要求,课程评价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真实性原则。为了更好地完善校本课程,课程评价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实事求是地对课程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对问题进行挖掘和思考,以此作为制定对策、完善课程的依据。学生和教师评价也需遵循这项原则,客观地评价各方面的成长,既要肯定收获,也要指出不足,从而促进师生发展。二是全面性原则。课程评价的全面性包括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主体的全面性。从内容上来讲,课程评价的各个环节都要成为评价内容;从主体上来看,教师、学生、学校领导、课程专家以及家长都可以介入。其中,课程的直接参与者――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对待学生学业评价也需如此,不但要对学生习得的知识技能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也需要进行评定;既要强调学生之间的比较,也要凸显个人的自我成长。三是发展性原则。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课程评价客观地指出症结所在并进行重建;教师多用鼓励的评价语,多肯定学生的付出,对于有待改进之处也要委婉地提出,促进师生发挥潜能,向良性方向发展。唯此,才能真正达成课程评价的目的。

校本课程评价的实施

笔者在小学五年级进行了“英语绘本”校本课程开发。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精神,笔者从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三方面着手,以学生、教师为主体进行了课程评价的初步尝试。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为了彰显成果,而是为了完善课程,提升其质量,提高其内涵,从而更好地满足教师、学生,乃至学校的发展需求。课程评价既受主体的需要的制约,又受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的制约。因此,在评价课程时,必须坚持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五年级“英语绘本”课程评价主要从参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方面来展开,评价的内容涉及目标、组织形式、内容、评价、学校支持以及个人建议,全面了解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综合师生课程改革建议进行重建,使其真正成为满足师生发展需求、师生共同创生的课程。

教师评价 新课程强调评价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加强自我反思,倡导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多位主体参与的评价体制,使教师多方位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为了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师和课程开发的促进作用,学校尝试建立一种多元、多样、多极的教师评定体系。经过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筛选,以学生、教师和行政为评价主体开展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主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开发教师的态度,如教师对课程开发是否具有激情,教师制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方式、评价方式是否合适等;教师自评则是促进教师进行思考,如课程开发各环节是否适合学生、课程的开发效果如何、教师对课程开发行为的反思等;行政评价则是站在课程管理者的角度对课程进行评定,内容既包括对课程开发教师态度的评价,也包括对其课程开发能力的评价,用描述性语言全面细致地展示各评价主体观点。

学业评价 新课程强调课程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多方面的潜能。在课程推进中要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应该采用发展性评价,具体落实到校本课程“英语绘本”,就是对阅读产生持续的兴趣,爱阅读,会阅读。在评价方面,笔者研读新课程和英语课程标准,对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内容进行思考,确保评价的针对性和发展性。评价主体多元化,有学生本人、小组成员以及教师参与,评价形式多样化,有朗读、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形式,评价内容多极化,既涵盖了对绘本内容的考核和词汇的积累等的评定,也涵盖了对学生学期初自定目标的评价;评价方式整合化,既关注学生平时的积累,也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这种方式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并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结束语

校本课程的课程评价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 开发 评价 思考

校本课程属外来词,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如今,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许多地方已将是否开设校本课程纳入学校统筹考核内容中。然而学校面临的问题一个是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守,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另一个是校本课程大多是与学生的学业考试无直接关系的课程,所以不足以引起校方的重视,以防顾此失彼。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就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谈几点想法。

一、规范、统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一)明确主体

1.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

由于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具体执行者和广泛参与者,他们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有可能更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考虑到特定学校的具体教育环境。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尤其是充分尊重学校师生以及学校环境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因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影响。教师主体性还体现在教师的团结与协作上。只要教师有团结协作精神,就会发挥教育合力。开发出最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而如今的校本课程开发大多成为了“师本课程”,学校根据某位老师的特长或爱好,甚至是某位老师的精力充足,就安排其担任校本课教师,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颇和缺失。

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学生

(1)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要增强课程对所有学生的适应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然而当前的校本课程开发在重视教师和学校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变相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课堂组织形式成了辅导课或专题讲座,提不起学生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这样的课程完全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主动性被严重抑制,主体性严重缺失。

(2)实现学生参与是体现校本课程学生主体性的关键。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发展主体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只有学生亲自参与,在不断合作与探究中自然而然地培养出来,才能形成终身受用的主体能力。

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由于各校情况有很大差别,因而各校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项目及其具体内容与活动方式均因生、因师、因才、因时、因地而灵活确定。校本课是极具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它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说明学校的发展导向。其校本性决定其必须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否则校本课程就会失去生命力。

(二)明确步骤

1.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课程开发的副校长以及教研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的负责人组成。主要任务是做出决策,全面部署,组织人力物力,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必要时聘请相关专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员进行指导。领导小组组织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小组,并按一个项目分别组建不同的开发小组。督促、指导各组制定本科目的开发方案,认真编写《课程纲要》和《教学指导书》。

2.分析学校现状

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深入调查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别需要,可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分别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研究。大致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另外,调查和分析本校的特色优势、资源优势,包括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特殊才能、校园文化生活、图书资料、信息技术设备、活动场地、办学经费以及社区能够提供的课程资源。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科目。

3.制定开发方案

(1)开发方案应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依据。明确体现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期望得到的重要结果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目标。也就是说一定学段的校本课程要力图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充分而各有特色的发展。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校本课程的特点。对校本课程所要达到的育人效果做出的预见性反映。校本课程目标有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之分。总体目标是指导一所学校开发的整个校本课程在促进全体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方面要达到的几项要求。不同学校的校本课程总目标可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2)严格要求教师课程申报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课程申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拟开发的科目,是基于学生怎样的需要而开发本课程。第二,课程设计体现了哪些校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第三,开发小组占有的所开发课程的课程资源是否充足。

以上三个环节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最值得重视的几个步骤。然而,从全国校本课程开发调查反馈的结果来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目标的确立、需求的评估等环节严重缺失,加上一些校领导急功近利的表现和教师认识不到位,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因师设课、因校设课和课程开发不够丰富,而导致学生缺少选择的机会的问题,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并未做到很好地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需求。更因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缺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致使校本课程开发有流于形式、急于求成、缺少个性的现象。

二、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形成性评价机制

在这里必须要明确一个观点:校本课程不属学科类课程。因为校本课程强调学科的实践性,并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所以,对校本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应该首先考查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学习”,是否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得到了独特的自主体验。

其次,要考察开发的校本课程是否具有灵活性和选择性。是否满足全体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需要。是否充分体现了该课程的校本特点。

再次,因为大多数校本课程的评价是在实施一轮甚至几轮之后才逐渐展开,所以评价的目的是要找出课程开发方案和课程纲要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不切实际和不规范之处,并及时予以修正。

最后,评价课程内容是否由综合信息和直接经验有机组成。

总之,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大面积实施,对校本课程的形成评价的研究也会逐日深入,但不论怎样发展演变,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在遵循校本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逐步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辟一条全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魏红.论学生主体参与课程改革[J].教育探索,2005,(1).

校本课程的课程评价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课程评价 学校本位课程 课程评价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423 文献标识码:A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发源于学校,以学校为中心,以教育人员为行动的主体,强调学校的责任和力量,为确保课程的发展的品质,评价成为课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将阐述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提出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途径。

1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概念

课程依循不同的理解角度而存在许多层次,包括理想课程、官方公布的正式课程、教师理解的知觉课程、教学实际执行的运作课程、学生实际学到的经验课程。课程评价可由国家、地方教育部门的层次来执行,也可以由学校或学校内部课程组织、甚至以班级为单位的层次来实施。张嘉育、黄政杰认为,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为发生在学校层级的课程评价活动,亦即由学校成员统筹规划,对学校的课程发展过程或课程成品进行系统而有计划的资料收集与分析,以诊断学校课程的问题,引导课程发展过程,产出优质的课程成品。

2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可以从评价范围、评价动力、评价者角色及评价历程等四个向度依次加以诠释。

2.1评价范围:以学校为中心,不以学校为限

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代表的是以学校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的或以学校为主的,但绝不是学校内部的或以学校为限的。依内外部课程评价的相对性观点,学校内部所有可能担任课程评价者的层级,从教师本身、课程方案设计小组、各学习领域课程小组、学校层级的课程发展委员会等,都存在课程评价的内外部相对性。相对与学校内部,校外尚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校外课程专家等各外部课程评价层级。其次,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学校是培养人的机构,无法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其自身应化为一个自我创生的系统,不断的适应外在环境,为了生存进行再生,为适应需要或有结构变化,而形成学校系统的变革。学校系统应是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属于开放的次系统,须与其他系统彼此渗透、对话。

2.2评价动力:以主动学习为原始动力

教师及学校行政人员对评价的意义及其在学校的重要性有不同的解读,甚至误解,在许多评价情境中,学校成员对评价所表现出的抗拒即可能是由误解造成。因此,必须透过学习,使学校成员厘清评价的意涵,并取得评价在学校中角色的共同理解。如缺乏学习的动力,课程评价的意义无法获得学校成员的理解与认同,即使将学校本位课程评价概念的种子带到学校中,亦很难生根发芽。

在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中,主动学习是须要一些持续动力的,这个动力可能来自专业成长的自我成就感。就学校课程评价的结果而言,一方面能让教师了解课程问题缺失所在,进而谋求改进;另一方面透过对课程的肯定,也能建立教师的信心,且在学校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自我检讨课程方案与谋求改进,并时时和其他的课程发展者、课程专家等互动,因此,在无形中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

2.3评价者角色:教师在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中的行动研究角色

评价不只是一种教育管理措施,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研究,即研究者藉由评价了解方案的问题或成效,在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中,教师同时扮演研究者与发展者的角色,成为行动研究的典型,经由评价发现课程发展问题、研拟策略并加以修正,因此,在学校本位课程发展过程中,评价与研究是交织在一起的。Grundy更认为课程评价除透过教师自我反省历程以改善课程实践外,更期望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刺激他们注意一些课程议题。在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中,教师透过“接地气”,经由对课程发展的认知、反省与实践的循环历程,改进学校课程,并促进教师的专业自省与发展,验证课程评价在学校中的行动研究本质,也可以确立教师在课程评价中的行动研究角色。

2.4评价历程:评价历程中不止歇的沟通与对话

从过去的课程发展经验来看,多数的课程决策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者专家决定,即使在学校中亦多由学校行政者决定,教师及学生只是被告知与执行,真正教育的主体无法参与课程决策,其他的利害关系人如家长、社区等更没有发声的机会,因而课程的规划经常与实际的需求与脉动脱节,致使许多课程改革成为例行的仪式。课程发展若期待有更多的凝聚与共识,并透过评价的历程了解与解决问题,沟通对话是不可或缺的程序。沟通对话能使课程评价更具洞见,并增加评价的有用性。在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中,必须以沟通对话为基础,而非基于描述的主张与权力的判断,评价者则应期待自己成为课程评价对话中建构的参与者,而非资讯查询或权力参考的提供者。学校本位课程评价须听取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各种看法,基于评价发现,经由沟通对话,开展更多可能性及更多元角度之不同观点的交融,以期更了解学校本位课程发展问题加以解决,并使课程评价更具建设性、更具利用价值。

3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途径

3.1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人员应由学校内部成员担任,必要时再由“外部评价”以补其不足

校本课程的课程评价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领导;中小学校长;功能和策略

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但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新生事物,中小学教师仍然苦于理论知识匮乏,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从课程领导角度来看,校长则是影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讨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功能和策略,对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功能

校本课程领导是一个多层次的活动系统,不同层次校本课程领导的有效实施,最终都落实到中小学校层次上来。校本课程领导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在学校层面上,主要的校本课程领导者是校长。

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具有决策、组织、引导三个基本职能,其中,决策职能是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核心。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主要职责是: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确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组织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营造民主、合作、学习、创新的学校文化。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校长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角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作用区域主要是课程和教学,被领导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发展是中小学校长进行校本课程领导的出发点和归宿,最终目标是达成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以及课程品质的提升。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学校校本课程目标的设计。决定学校教育哲学;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课程的衔接;规划学校“最适合”的校本课程开发总目标;设计学校课程开发规划。

第二,决定学校校本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根据学校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校本课程。为了使操作和交流变得简单,应将校本课程适度结构化。

第三,决定校本课程的内容。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组织审定教师提出的校本课程内容和组织校本课程内容的原则、方式。组织课程的修订和改革。

第四,校本课程实施的组织。在教学层面上,教师是校本课程的领导者,中小学校长是校本课程实施最核心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教学领导的主要任务有:①制定沟通目标:领导者会参考教师意见,制定符合学校特性的教学目标,就教学目标与学校成员进行沟通,依据目标规划教学计划,并能带动学校成员落实教学目标。②管理课程教学:领导者会确保各科教学正常进行,统合协调课程与教学事宜,均衡安排师资,保证教师的教学时间,并减少与教学无关的活动。③视导评鉴教学:领导者会观察及评鉴教师的教学,协助教师改进教学,解决教师的教学困难,掌握整体教学的品质。④促进专业成长:领导者会鼓励教师进修,安排各种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活动,对教师的成长有高度的期待,协助辅导新教师的教学。⑤督促学习进步:领导者对学生学习成效有高度期待,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奖励学生学习进步,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采取补救措施。⑥营造支持环境:领导者会建立安全、有序的学习环境,注重学生的纪律,提供适当的教学资源,尊重并支持教师的教学,与家长及社区保持良好关系。[1]

第五,校本课程评价的组织与指导。建立校本课程评价机制,决定校本课程评价的目的、内容、指标、方式。校本课程倡导发展性课程评价。评价体系由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评价、学校发展的评价组成。指导教师开展校本课程评价工作。

第六,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要求和策略。协调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指导校本课程开发。

二、中小学校长有效进行校本课程领导的策略

(一)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绘制校本课程发展的蓝图

校本课程开发规划是学校为实现未来校本课程目标所作的设想和安排,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纲领和蓝图。校本课程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中期规划、短期规划。一般说来,长期规划通常10年以上;中期规划通常为2~7年;短期规划通常为1年。

中小学校长要引导学校领导成员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课程发展目标,规划校本课程设置,并不断完善校本课程的发展方案,指引校本课程发展方向。在制定校本课程规划时,应遵循预见性原则、统筹性原则、重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民主性原则。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的内容主要有:开设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开设校本课程目的和意义、校本课程的总目标、校本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的保障措施等。

(二)再造与重组学校的组织结构,提供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保障

学校组织结构是有效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保证。“课程改革若不同时改革组织的制度特征,将流于表面或无疾而终”。[2]“课程改革不仅只是将一个课程元素代替另一个课程元素,这种新的元素也需要相符合的组织结构才能维持下去。不改变革新方案赖以生存的环境脉络,课程改革将是短命的。”[3]课程专家乔治·A·比彻姆认为,有五类人员参加课程决策:专业人物;团体代表,包括专业人士和一些任课教师;专职人员;非专业的市民代表;学生。[4]这就要求学校内部的组织形成一种合作、开放、多元的权力结构。

中小学校长要设计与变革学校的组织结构,改革学校传统的教导处、总务处等中层机构设置,建立并完善课程研究开发室、课程实施管理室、课程质量评估室等机构;组织学校领导成员建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指导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课程专家、社会人士等组成,校长出任主任委员。在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成员时,要充分体现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特点。

(三)成立校本课程开发指导小组,提供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支持

专业引领是校本课程开发得以深化发展的关键。没有理论指导的校本课程开发是盲目的实践。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之间有一段不容易逾越的“真空地带”,课程专家是引领第一线教师把校本课程理念转化成教育实践的带头人。

中小学校长应积极寻求专家支撑,组建“校本课程开发专业指导小组”,指导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组织校本课程开发专业指导小组专家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开展经常性的研究,及时指导并解决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可创办校本课程开发网站,介绍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国内外的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探讨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四)提升教师课程理论素养,增强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

教师素质是制约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因素。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是否认同和是否积极投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和教学思想,以及课程组织和课程实施的能力水平、研究水平等,都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水平。[5]有人认为,目前我国师范生在大学接受的教师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相比至少落后50年,现在使用的仍是建国初期引进的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偏重书本知识,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控制,以及封闭式的教学方式。用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现在的中小学教学,制约着教师教育的质量。[6]加之,长期以来,教师的课程活动徘徊于“机械化的知识传播”状态,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受到压抑和损伤、甚至正在走向缺失。调查显示:中小学开设校本课程的最大困难是“教师缺少课程方面的培训”;对各种学历层次和教龄的教师而言,缺乏“课程开发的知识与技能”都普遍存在。[7]教师参与课程开发通常要经历个人实验、交流观点、寻求信息、最低责任参与、主动参与、承担主要的领导角色六个阶段。[8]课程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而且也是变革人。[9]校本课程开发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于教师的课程能力能否与之相适应。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校本课程的发展。因此,着力引导教师从低一阶段向高一级阶段迈进,增强中小学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提升教师课程理论素养,是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当务之急。

中小学校长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制定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明确校本课程开发中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针对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不同需求,规划、组织各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活动;给教师留出更多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协调好校内、外课程资源,鼓励、支持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广泛发动教师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研究,鼓励、支持教师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律,提升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定期评估校本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计划的落实情况,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鼓励和促进成员之间交流,组建高素质校本课程开发的团队

中小学校长在这方面要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校本课程人力资源领导的实现是通过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和质量导向的工作环境来完成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校长、家长、学生、社会人士、课程专家广泛参与的活动,因而需要校长充分发挥组织职能的作用,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群策群力、智慧分享,需要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的配合和支持,需要课程专家为学校把脉问诊。

中小学校长一是要建立多方配合的校本课程开发支持体系,有意识地打破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面,整合校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校本课程开发力量。二是要广泛动员和发掘社会力量,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吸纳有识之士,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组建高素质的开发团队──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的类型主要有: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合作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中小学教师与教研员合作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教研员合作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本校部分教师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若干学校部分教师组成的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三是要鼓励、支持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成员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意见。这样,长期以往自然就有利于教师合作精神的发展,提高校本课程开发质量,降低校本课程开发成本。

(六)把好校本课程内容质量关,引导教师开发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校本课程纲要》是课程的重要构成要素。《校本课程纲要》是教师个人或合作小组对任教的某一门校本课程的设计。它是该门校本课程实施和评价的依据,是教师教学的指南。

中小学校长一要规范《校本课程纲要》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让教师明确撰写《校本课程纲要》的基本要求。二要组织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对教师申报的《课程纲要》进行审定,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审定的主要内容有:《课程纲要》与学校办学理念是否一致;《课程纲要》与学校校本课程规划精神是否一致;《课程纲要》对目标的陈述、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是否规范和可行;课程资源是否具备。未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审定的《课程纲要》,不得组织课程实施。

(七)“诊断”校本课程课堂教学,不断提升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活动,是学校实施教育哲学的基本途径。校本课程是直接针对学生的个性而开发、实施的,本质上是人本化和主体化的课程,它彰显个性、差异性、多元相融性、动态性等待性。这就要求校本课程的实施特别强调个性化的教学,注重科学探究的教学,关注体验性教学,提倡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鼓励在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教学。通常采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主学习和主题探究等策略。更应该尝试发现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中小学校长要做好校本课程实施前的评价、校本课程的试验、校本课程的时间安排等组织、指导工作;不断引导教师以新观念、新角色审视校本课程的教学过程,把教学过程演绎成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诠释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倡议并支持教师实施发现法、探究法教学,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随时“诊断”校本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时发现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帮助教师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引导和矫正,引领教师有效实施校本课程。

(八)评价与监控学生的进步,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小学校长校本课程领导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校本课程评价具有导向、质量监控和激励等重要作用,它是一种价值评判活动,制约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是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环节。

首先,中小学校长要建立健全校本课程促进校本课程本身、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诊断课程、修正课程,确认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其次,要定向,即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正确设定评价标准。再次,要校正,即运用评价调适不正确的、偏离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实施行为。最后,要努力把校本课程评价引导到“注重发展评价、注重综合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质性评价、强调多元评价”的正确轨道上来。

(九)重建学校文化,营造校本课程发展环境

加拿大学者富兰认为:重大的改革不是在实施单向的革新,而是在变革学校的文化和结构。[10]课程领导最根本的目的是试图改造学校文化,形成一种合作分享的组织文化,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11]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内部所形成的为其成员共同遵守并得到同化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的总和。学校文化可分组织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环境文化。虽然人创造了文化,但文化一旦形成,也就反过来以隐性的方式,深刻地影响、塑造和改变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大多数学校文化成为考试文化、应试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并非像学校获得课程自主权那么简单,需要学校以异于以往的组织、运作、态度及知能来从事,这会波及各部门各人员的权责、利益、习性、互动方式及价值观,不只是一种文化的改造与重塑。[12]校本课程需要民主、合作、学习、创新的学校文化与之相适应。从控制的课程文化转向自我负责的课程文化。那种把校本课程嵌入旧课程文化的做法,只能使校本课程开发流于形式。

中小学校长应从学校文化的反思与重建入手,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建设。

第一,营造校本课程的教师文化。学校文化的转型,其根本在于教师文化的革新。传统的教师文化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特征。教师文化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会对校本课程的推行造成阻碍。因而校长要着力营造开放的、合作的教师文化。鼓励和支持教师反思,寻找校本课程发展的同行者,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加专业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课堂负责,对学生负责。

第二,营造校本课程的课程实施文化。重视营造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课程文化。在课程实施上,体现以参与、合作、理解、体验等为标志的校本课程实施文化。

第三,营造校本课程的学生文化。倡导平等、合作和交流的学生文化。“从小教育学生具有自我负责的精神,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善于和同伴合作进行探索和学习,无论事情做对做错都能对结果负责。”[13]

(十)建立学校与社区、家长的对话渠道,构建校本课程开发保障机制

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构建相应的保障体系,以保证课程顺利实施和课程质量的不断提高。校本课程需要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如果没有家长、社区的支持难以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涉及学校教育体系的变革,而且涉及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不仅需要转变相关教育主体的教育意识,而且需要更多的时间操作与物质的支持。校本课程的保障体系由观念、制度、操作和物质四个层面构成。这四个功能各异而密切联系的层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指向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

中小学校长要着力建立学校—社区、学校—家长的对话、合作机制,争取社区、家长的支持,发展校本课程公共关系;广泛宣传开设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更新教职工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组织教职工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导向机制、自我约束机制和督评机制,引发教师的内在动力,让教师根据学校的校本课程规划和任务,自主制定开发计划,实施自我控制,实现自我管理,达到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碧娟.校长教学领导之理论与实施[M].台湾淡江大学.教育改革与转型──领导角色.师资培育.伙伴关系学术研究讨会论文集[C].2000.

[2]Fullan M(with Stiegelbauer S).The New Meaning of Edueational Change.New York:Theachers College Press/OSIEPreess,1991.169.

[3]欧用生,杨慧文.新世纪的课程改革──两岸的观点[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84.

[4]乔治A比彻姆.课程理论[M].黄明皖,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39.

[5]顾书明.校本课程发展与教师教育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1,(9).

[6]教师教育课程严重滞后改革时间表初步确定[N].新闻晨报,20051026.

[7]崔允漷.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研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02,(5).

[8]Marsh C,Day C,Hannay L,McCutcheon G.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Z].London:The Falmer Press.1990.57.

[9]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应用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5.

[10]Fullan,M(with Stiegelbauer,S.).The New Meaning of Edueation Change.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OSIEPress,1991.169.

[11]林一钢,何强.学校课程领导、组织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5,(7).

校本课程的课程评价范文第5篇

(一)教材质量良莠不齐

高校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体现在高校校本教材的编写上。 近几年来, 在各地学校领导和学科教师的努力下, 各种高校校本教材的编写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 例如, 一些教材根本没有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 由简单而繁难、 由感知而理解等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序”;有些教材则没有考虑诸如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初中二年级后抽象思维才始占优势等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序”;有些教材虽然照顾到了上述两个“序”却又严重忽视了教材编写理应顾及的渐进性、螺旋性,从而使得所编的高校校本教材因难度过大甚至有些晦涩,导致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

(二)实施过程名实不符

在整个高校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高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应该说,近几年大多数中小学的高校校本课程实施是扎实而有成效的, 但也不能不看到, 依然有各种问题尤其是名实不符的问题的存在。 有些学校在高校校本课程实施中常常会有偷工减料的现象。 教师(多半为有关学科教师兼任)往往只用其中的一部分时间来教授高校校本教材的内容,却以大量的时间“捎带”讲授自己所教主课的内容;有些学校甚至使高校校本课程课变相成为常规学科的自修课、补习课;还有一些学校尽管能依据规定的课程进度,按时按量地实施高校校本课程,但在实施中只是停留于有限的课堂讲授上,既忽视了课后相应练习的设计与安排,也没有考虑到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以及实际应用。 这些名实不符的做法无疑会严重制约学生对高校校本课程的有效学习,进而阻碍高校校本课程的良性发展。

(三)课程评价严重滞后

高校校本课程评价直接关系着高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功与否。 但我国高校校本课程的评价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问题。一方面,高校校本课程的评价并没有列入现今的课程评价范畴中,对一所学校的评价依据也主要是看其常规课程的设置、实施情况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 而且评价的方式往往也是采取考试的形式。这就使得高校校本课程的评价成了课程评价中被遗忘的角落。另一方面,一些地方虽然也在作一些高校校本课程评价的尝试,但往往缺乏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 严密有效的评价程序,评价的体系多半是相对单一的,采取的是与常规课程同样的评价方式——考试, 却忽视了高校校本课程是否与区域经济实际、当地传统文化密切联系等这些重要的评价因子。

二、 高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 教师课程意识淡薄,课程开发能力欠缺

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向了使自己成为学校课程的优秀实施者抑或优秀的知识传递者这一点上。 在他们看来, 学校里应该设置什么样的课程, 尤其是应该设置什么样的高校校本课程, 学生应该学习哪些知识等与己无关, 而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专家们的事情。 他们课程开发意识淡薄, 不会主动地去思考高校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开发问题。 另一方面, 有些教师尽管也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积极性, 但他们既缺少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更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素养, 尤其是缺乏课程编制方面的素养, 因而在设置和编制高校校本课程时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 编制出来的高校校本课程教材既不适合于教师教也难于让学生学。

(二) 教师的“ 专业个人主义”色彩浓厚, 缺少彼此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高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仅仅靠教师的个人努力是不够的, 还需要本学科教师之间甚至是相关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需要建立一种积极合作的集体气氛来保障高校校本教材的编写、实施以及评价的顺利进行。 然而事实是, 在高校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彼此之间学术交流并不充分, 积极合作的集体气氛也多有欠缺。 究其原因, 其一,教师长久以来的“专业个人主义”使教师养成了“独立”的习惯, 他们也很少有机会或是有意愿表达自己在高校校本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惑。 这种“专业个人主义”的存在, 对高校校本教材的研发、 高校校本课程的实施乃至高校校本课程的评价都产生不良的影响。 其二, 教师在教学中的工作特点也影响着教师彼此间在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众所周知, 教师在高校校本课程教学中所碰到的大部分问题都是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解决的, 但教师并未养成交流合作的习惯。同时, 除了上一些公开课或是教研组活动外, 教师是没有机会互相观摩交流的。 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没有培养起来, 在高校校本课程开发中不能及时获得大量宝贵的反馈信息, 以致高校校本课程在教材编写、 实施过程以及评价体系上环环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