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疾病预防控制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流行传染病;预防控制方法
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流行传染病包括有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若是传染病没有得到良好控制,则很容易造成暴发流行,最终给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需要注意的是,新时期具有新特点传播途径的传染病依旧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文出于对目前的常见流行传染病的控制与预防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从传染病的发病特点、流行传染病的类型以及传播方式、流行传染病的控制预防方法几个方面展开了综述,详见下文。
1传染病的发病特点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交际日渐频繁,人员流动增加,使得传染病的控制愈发困难,传染病的发现也越来越困难。近几年一些全球性的传染病有呈现流行、回升的趋势,譬如说已经得到良好控制的结核病、疟疾以及霍乱等。并且,目前诸多新型的传染病不断涌现,增加了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难度。目前新时期的传染病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2]:①病原体变异以及抗菌药物的滥用。经研究发现,造成传染病死灰复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病原体发生变异,并且抗菌药物在临床上过度应用,诸多病原体对抗菌药物产生了明显的耐药性。曾有调查发现,2006年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达到了86.23/10万,并且其病死率超过了0.26/10万,发病率处在传染病的第二位,死亡率则居于首位。②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全球性气候的恶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诸多已经得到良好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更增加了诸多新的具有致病性、传染性的病原体。曾有研究报道,近20几年来,新发现的传染病超过了30种。这些现状均使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难度增加。
2流行传染病的类型以及传播方式
现阶段我国规定的流行传染病类型包括有甲乙丙三类,共计39种流行传染病。多数情况下,传染病经唾液、血液以及接触进行传染,并且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的话,便可以将其称为瘟疫[3]。对于甲类传染病而言,其主要包括有鼠疫、霍乱等,这一类的传染病在发生后,应对患者强制执行隔离、疫区处理以及及时有效的治疗,因此目前将甲类传染病称之为强制管理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主要为狂犬病、非典型肺炎、血吸虫病、炭疽等,这一类的传播的预防和控制均需要严格的按照国家或者是当地防疫工作站的规定、安排,并保证及时发展及时处理,避免发生扩散流行。对于丙类传染病则以流行性和地方性的斑疹伤寒、流行感冒等为主,这一类的传染病应以国务院卫生部门的规定要求进行检测盒管理。
3流行传染病的控制预防方法
对于流行传染病的控制预防工作而言,首先要求政府等管理部门要做好未雨绸缪,指导其正确预防传染病,并将传染病并不可怕,只要正确对待,注意预防[4]。对于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三个要素,若是将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便可以实现传染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3.1传染源的控制 在传染源的控制过程中应首先对患者进行隔离。研究发现[5],在疾病的高峰期会出现大量排细菌或者是病毒的现象,但是很多情况下传染病会在症状出现前排毒或者是排细菌,譬如说腮腺炎就是如此。研究证实[6],腮腺炎患者在腮腺肿大的前6d便已经将传染性的病毒排出,这就是将腮腺炎患者隔离后依旧会出现腮腺炎感染病例的主要原因。
除了传染病患者是传染源外,病原携带者也是可怕的传染源,譬如说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菌痢的带菌者等[7]。这类人群本身有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的症状,不容易被发现,但是却能够较自身携带的细菌、病毒传染给孩子。
3.2传播途径的控制 冬季和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因此定时开窗通风,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对室内进行有效的消毒。冬天外出应戴口罩。肠道传染病多是由于"病从口入"引起的,因此应做好个人饮食卫生,在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彻底消灭四害,特别是应注意灭蝇工作[8]。
3.3对易感人群进行保护 在保护易感人群中,老人和小孩由于体质相对较弱,因此应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在易感人群保护工作中,预防接种以及预防性用药史主要手段。
4结论
综上所述,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应注意建立长效机制,对传染病实施科学有效的控制,从而获得更加理想的防控效果。动员全社会参与到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中,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做好全面传染病的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穆子林.新时期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其预防控制的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05):112-114.
[2]王鲜平,杨慧宁,高敏,等.构建综合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1):3389-3391.
[3]应信忠.慈溪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季节圆形分布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11,23(06):35-36.
[4]张伟松,徐晓燕,陈旭辉.浅谈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21(01):224-226.
[5]孙智慧,王芳.流行性传染病的控制预防方法浅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7(12):1098-1099.
[6]高颖,王钢.传染病在现代社会能够流行的原因及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11,25(09):1176-1179.
关键词:疾控中心中心;服务为本;思想工作
中图分类号:R1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8-0131-01
思想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迎合市场经济,那么该如何加强疾控中心职工“以服务为本”的思想观念,我们就此问题探讨出以下解决办法。
1 改变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在不断发展,人们的各种观念肯定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观念发生变化固然是好的,它让人们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有了更加先进的思想,但是也会有负面的影响,比如疾控中心的员工开始出现了思想上的问题――以服务为本的观念弱化。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会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下降,从而影响整个工作团队的名誉与整体质量。所以要对职工进行适当的、稳妥的、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并且要做到因人而宜。一定要从根本上改变职工的思想观念,就要让思想工作做到有针对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职工的创造能力。单位的角度上,更有助于提高单位职工的凝聚力,促进事业高效率的发展。
对于少数职工受到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如拜金主义、滥检查、大处方、收受红包礼金、回扣等现象,非常不可取,这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做思想工作也是有难点的,最突出的一点就体现在职工们参差不齐的想法。
自从市场化以后,各个行业逐渐变成了利益至上的情况,会导致本身并非利益至上的人的心理扭曲。这样的话,职工价值观就随波改变,成为了利益的追求者。与原本应该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观念相违背了。很容易导致拥有好技术的职工跳槽,导致相当多的人才损失。
2 认真学习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也是相当重要的,对个人来讲,是一次进行自我省视与反思的好机会,并且还能提高自己个人能力;对单位来讲,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单位名誉与社会形象。应该把学习活动与疾病防控工作结合起来,用智慧充当大脑的武器,可通过学习实践来增强四种意识。
2.1 增加政治意识、提高自身修养
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让自已拥有我党提倡的正确观念,做出正确的决定,付出正确的行动。
2.2 树立学习意识、提升业务能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要像其他单位学习,谦虚请教其优秀的管理经验。
2.3 要树立责任意识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一丝不苟,严谨慎微,增强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2.4 要增强服务意识
领导们要自觉地把具体工作、日常小事溶于大局之中,真正做到有心干事、热心干事、用心干事,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这样就可以从直接与间接两方面提高职工的服务意识。
3 法律意识
疾控中心职工是受法律监督的,并非普通的第三产业。用法律来树立他们的服务意识,让职工们明白自己的工作是与法律相关联的,使得他们有法律的约束感,他们必须对自己不规范的行为负责任。用人单位也要严格按照法律条列来管理职工,坚决按照国家要求执行。既然已经做了疾控中心的职工,就要接受服务对象提供的法律效力,执法部门也会为此提供法律依据。随着法律条规的不断完善,群众的法律意识也在各方面得到了增强。自然也为我们疾控中心的服务工作提出了促使职工更行为更规范的要求。目前卫生机构最需要解决的薄弱的问题是服务法律意识。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法律意识,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总之,由于不遵守工作规范而为以后埋下隐患是非常不值的,能够避免出现责任承担就尽量避免,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4 管理创新
强制的管理制度与惩罚的管理形式是传统的、刻板的没有根据当今发展实情,他们不会起到引导或更有效管理职工的作用,这只会使职工受到压迫,比如压迫中的员工从心理上的排斥、反感与恐惧的心理。而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被动的受管理、受监督,这样很容易产生逆反和抵触情绪,与领导发生矛盾冲突的情景已经不少见。如果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被引导出来,不能充分发挥,这如何使其产生以人为本的观念。因此人性化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让职工成为单位上掌握主动权的人,才会避免职工滞怠的问题。那么就要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理念。
比如在人才方面进行管理突破。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充分熟悉各类人才,要大胆的尝试用那些优秀的中青年人,不要受年龄影响,认为年长的更有经验,让人才不受学历、职称、身份等客观因素影响。创新是管理制度的新起点,创新能够提高用人的效率。要建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全透明平台,以能力、绩效为选择标准,提出全员聘用制,促进竞争上岗的方式。像那种罕见的优秀人才,要尽全力去引导、去挖掘并使其发挥他的特长,这样的人一定要格外珍惜与重视。要努力发掘他人的特长,努力营造一个平台,让职工展现自己,发挥自己。想要挖掘出优秀的人才,创新是不可忽视的方式。可促使人才尽快成长,这更有助于职工从被动变成主动,并拥有较强的积极性。另外,鼓励和奖励这样的制度也是不可少的,这非常有助于鼓励职工,从而创造新业绩。
5 结 语
在企业中,领导的作用是最大的决定因素。只有在大家关系融洽、感情深厚的情况下,所有人的工作热情才会高涨,心情舒畅,工作自然轻松协调一致,减少不规范的、错误的情况,那些曾经以为达不到的业绩也不会成为问题。领导作榜样,营造良好人际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了。只要职工的心理与意识得到了有效的调整,以服务为本的工作性质也就不是值得一谈的问题。疾控中心就是能营造出团结、温馨、文明、和谐的良好气氛。
参考文献:
[1] 杨冰华.浅谈疾控中心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管理[J].南方论刊,2009,(S1).
关键词:分布式数据库;并发控制;时间戳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2-0016-02
集中式数据库因为其管理方便得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信息的增多,若是频繁地访问某个数据库,将给中心服务器带来巨大的负担,同时,若中心服务器发生故障,或者导致数据的丢失,整个系统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而分布式数据库的诞生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分布式数据库是将数据分开存储,这大大加快了数据的访问效率。然而,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并发控制却一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并发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分布式数据库的性能优劣。本文就分布式数据库中并发控制的几种常用方法进行了描述,并用实例实现了按时间戳顺序处理并发冲突的问题。
一、问题的引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并发地对数据库中的同一数据进行读写操作导致数据不一致,这时就需要通过并发控制来处理这种问题。常见的并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丢失修改
它是指两个事务读入了同一个数据,其中一个事务对数据进行了修改,这种修改的结果破坏了另一个事务对数据的修改,导致数据的丢失。
(二)不可重复读
不可重复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事务对同一个数据库进行了读操作,其中的一个事务对数据库进行了修改,导致其它事务读数据时与前一次读的数据不一致。
(三)读脏数据
当两个以上的事务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其中某个事务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了修改,其它事务读取到的是新修改的值,但是当那个事务因某种原因撤销,导致修改无效,则其它事务读取的数据与数据库中不一致。
二、并发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比较
(一)锁
通过对表或记录加锁,可以保证事务的串行化调度。锁的类型可分为两类,共享锁和排它锁。共享锁也叫读锁,当一个事务读数据时,其它事务可以对数据进行读写操作。排它锁也叫写锁,当一个事务写数据时,如果它没有释放该锁,其它事务都不能对该数据进行读写操作。
根据锁的两个极端,又产生了悲观锁和乐观锁。悲观锁是指给某个事务分配了锁后,其它事务都不能对这个数据进行操作,只有当锁释放之后,才允许其它事务进行访问,它的时间比较长。乐观锁是指只有当用户对数据进行修改时才加锁,并且等到该操作完成之后才释放,它的时间相对于悲观锁较短。
运用锁技术时,必须有相应的锁管理器对其进行管理,同时它还要解决可能产生的死锁问题。因此,虽然锁能较好的实现并发控制,但是由于其成本高,实现难而并没有全部应用在解决并发冲突的问题上。
(二)时间戳
时问戳的并发控制方法与锁不同,它是在事务建立时,为每个事务分配一个唯一的时间戳。事务的执行按照时间戳的顺序来执行,从而实现多事务的可串行性。
时间戳的基本思想为:在数据的操作过程中,每个数据都存在着时间戳。时间戳又分为读时间戳和写时间戳,读时间戳是数据上一次读出的时问,而写时间戳是指最近一次写入数据的时间。只有当读时间戳大于或等于数据存取的时间戳时,才能执行写操作。当读取的时间戳与数据存取的时间戳相等,说明数据没有发生更改,这时不会导致并发冲突。而当读取的时间戳小于数据存取的时间戳时,说明数据已经发生了更改,这时,如果再对它修改,可能会导致并发冲突。如果发生冲突,则撤销原有的事务,并重新启动一个事务来解决。当事务重新启动时,再赋给它新的时间戳。
运用时间戳来解决并发冲突问题时,它的最大优点是无须设置锁,因此,也不会有死锁的现象发生,但是它要求时问戳在系统中是唯一的。
三、在VS2008中采用时间戳顺序的方法来解决并发冲突
依照时间戳运用的原理,时间戳在整个系统中必须是唯一的,因此可以根据VS2008中的DateTime.Now可以获取系统的当时时间,而SOL Sever 2008中的DateTime类型也可以精确到毫秒,用于存取系统的时间。具体设计如下:
(一)在SQL Sever 2008建立表
在设计数据表时,因为要把时间戳考虑进去,可以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设置一个全局的时问戳,让这个表中的数据都只有一个时间戳。第二种是为每一个数据设置一个时间戳。第一种设置减少了数据表的存取,但是当多个事务不是对同一个数据进行操作时,并不需要并发控制,因此它大大降低了数据访问的效率。在这里,采用了第二种设计方法,每一个数据都对应一个时间戳,这个时间戳是数据最后一次修改的时间。见表1:
在表1中,行号作为主键,用于标识唯一的一条记录。数据是存放具体的数值大小,用于测试修改时,检测修改成功与否的问题。时间戳列用于存取数据最后一次修改的时间,不能为空,每一条数据都存在一个时间,它可以精确到毫秒。
(二)VS2008具体实现过程
并发冲突主要发生在读写不一致的情况下,当多个事务进行读操作时,并不会导致并发冲突。因此,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有读写操作。在整个界面上,还有一个dataGridView用于显示数据库中的数据。
读操作因为不涉及到数据的修改,因此,直接将数据表中的信息显示到界面上即可。它可以通过点击dataGridView中的一行,取得这一行的所有数据,此时取它的时间戳,把它存取在一个变量中,在这里称它为读时间戳。它的代码如下:
SqlConnection eonn=new SqlConnection(constr)://建立连接
SqlDataAdapter ada
new SqlDataAdapter(“select术from myTable”,eonn):
DataSet ds=new DataSet():
ada.Fill(ds):
dataGridViewl.DataSouree=ds.Tables[0].DefaultView://将数据表中的数据显示到界面上
int index=dataGridViewl.CurrentRow.Index://取得当前选中的行号
string @Date dataGridViewl.Rows[index].eells[2].Value.ToString()://获得读时间戳
写操作首先需要读取界面上的值,然后将该值写入到数据库,由于对数据库进行了更改,此时有可能数据已经不是原始读出的数据,因此其它再读写数据库时,可能存在并发冲突。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这里引入一个判断条件,比较数据库中存放的时间戳与之前读的时间戳是否一致。当不一致时,说明这条数据已经修改,不能对它进行写操作,若此时再对它进 行的写操作就不成功。当一致时,说明这条数据没有发生修改,即可以对这条数据进行写操作。写操作中的核心代码为:
SqlCommand cmd new SqlCommand(“updatemyTable
set
Number=’”+txtNum.Text+”’,Date=’”+DateTime.Now+”’where ID’”+@ID+”’andDate=’”+@Date+”’”,conn):
通过行号和时间戳的一致来对数据库实现并发控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当写入不成功时,MessageBox.Show(“更新失败!”)来确认没有更新成功。若更新成功,也同样有相应的提示,此时数据库中的数据和时间戳都发生了变化,时间戳是写入数据时系统的时间,因此它是唯一的。
四、结果测试与分析
程序运行成功后,在多台计算机上运行,对同一数据库进行操作,首先进行读操作,每个计算机上面都能得到相应的表,各台计算机上面的读操作不会受其它计算机的影响。这也验证了读读操作不会发生并发冲突,也不需要使用并发控制来处理。
程序在进行写操作之前,会先获得读间时戳,这时再来看写操作是否能执行成功。例如:A和B分别表示两台计算机,当A获得了读时间戳,B也获得了读时间戳,同时B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了更新操作并写回到数据库,这时数据库中该数据对应的时间戳会发生变化,A想要进行写操作,会提示更新失败。分析如下:A想要进行写操作时,因它获得的时间戳为未修改之前的时间戳,与该数据对应的时间戳不一致,因此不能更新到数据库,它的操作也就不会成功,而只能再次读取,获得新的时间戳才能修改数据。这样就确保了写操作不会产生并发冲突。
五、结语
运用时间戳顺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并发冲突,完成了并发控制,保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参考文献
[1]王元恺.降低分布式数据库并发冲突的数据模型研究
[D].上海师范大学,2009.
[2]弓耀龙.分布式并发控制技术[J].山西电子技术,2010,(4)
[3]贾智平,崔文静.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系统中基于Web的
并发控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3,(10).
[关键词] 食蟹猴;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试验
[中图分类号] R184.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a)-132-04
Investigation on etiopathogenisis and disease control in a large-scale dysenteria outbreak in cynomolgus
GAO Jiahong, TONG Pinfen, KUANG Dexuan, SUN Xiaomei, LUO Zhiwu, DAI Jiejie*
Institute of Medical 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ine Sciences (CAMS) &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PUMC), Kunming 65011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auses of dysenteria outbreak in cynomolgus (macaca fascicularis) and to formulate practicable measures for controling the disease and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large laboratory animal cultivation. Methods: We carried out On-site inspection in the nursery where dysenteria outbroke, including the origin of cynomolgus, transportation, quarantine, information of onset, diet and drinking, sanitation, feeding, environment, symptoms, treatment, prognosis. Anus swabs were collected in typical invasion animals to culture, separate and identify. After identifying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e simultaneously teste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ies on ongoing drugs and other susceptible drugs to direct clinical treatments and finally formulat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disease. Results: One enteropathogenic E.coli was identified as the cause that result the dysenteria outbreak in this nursery by investigation and laboratory diagnosis. It resulted coincidence pneumonia in some cases, the pathogen is Klebsiella pneumoniae. The enteropathogenic E.coli has an unknown serotype that couldn't be agglutinated by 1, 2 and 3 group sera. According to investigation, laboratory diagnosis and several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s of the two pathogens, therapeutic regimen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planed again to carry out. After that, this disease had been gradually controlled to achieve good effects. Conclusion: Enteropathogenic E.coli is the radical cause on this large-scale cynomolgus dysenteria outbreak. Klebsiella pneumoniae is the pathogen that causes few cynomolgus pneumonia. It is the key that we adopted the drugs were selected by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 and used scientifically to control the disease. It plays the important role to quarantine new comers and promotion of knowledge for personnels on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prevention of large-scale dysenteria outbreak.
[Key words] Cynomolgus; Enteropathogenic E.coli;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
食蟹猴(macaca fascicularis)属于猕猴属,生物学特性很多方面与恒河猴相似,并可在温带饲养和繁殖[1]。食蟹猴由于来源相对容易,体型小,性情温顺,实验用药量少和便于操作的特点在国内外医学研究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疟原虫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本文报道了某大型饲养场大规模食蟹猴痢疾暴发的基本情况、采取的应对措施和预防控制效果。同时采用传染病调查方法培养分离鉴定了导致本次疾病暴发流行的病原菌,并得到了相应的药敏试验结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食蟹猴猴场基本情况
该猴场为专业饲养繁殖食蟹猴的大型猴场,常年进出食蟹猴数万头。疾病暴发时饲养规模约15 000头。饲养方式约60%为单笼隔离饲养,35%左右为繁殖群半开放方式饲养,余下5%左右为圈养繁殖方式饲养。饲料由于当地条件所限采用商品化猪饲料作为主食,辅以当地青饲料饲喂,一日三餐。饮水方式隔离单笼用不锈钢水盒人工加自来水,群养和圈养方式配有自动饮水,人工定期加酸制备酸化水。卫生主要用扫帚每天上午清扫粪便,较少用自来水冲洗地面。
1.2 猴场痢疾暴发基本情况
2008年12月上旬开始,单笼饲养间陆续发现散在死亡病例,以新进猴场不久的猴子为多,后来逐步迅速扩散,蔓延至其他房间和较为稳定的老猴群。调查最多时每日达到二三十只猴子发病,死亡5只左右,并且由于没有明显先兆次日会有不确定的病例发生,形势十分严峻。食蟹猴不分年龄、体重、性别均有发病。
1.3 食蟹猴发病基本情况和初步诊断
食蟹猴发病前活动性饮食饮水正常,典型发病特征为一旦起病则较急,发病时初期表现为厌食或突然不进食,活动量显著减少,精神下降或萎靡,常呈蜷缩状蹲于笼子一角,个别甚或突然躺倒。次日腹泻,粪便较少带黏液,个别呈水样,颜色较正常粪便为深,无特别异常气味。第3日便中带血或脓血便,由于极度虚脱,常躺于笼内,四肢无力,体温下降,眼神呆滞,面色苍白,当日或第4日即死亡。尸体解剖后,主要内脏心、肝、脾、胰、肾均正常,肠胃空无,无肠套叠,外表肠炎不严重,除少量猴有肺炎外其余肺部正常。基本上可概括为发病突然无先兆、起病急、死亡快、死亡率高。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初步判断为肠道细菌传染病的可能性最大。
1.4 病猴治疗情况
在该猴场痢疾暴发期间,工作人员使用的主要抗生素有头孢唑啉、头孢拉定、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使用剂量均按人千克体重使用量换算成猴子用量后肌内注射治疗使用。由于病猴较多,所选抗生素则根据个人所好和疗效观察结果在上述几种中选用,并未统一。由于病猴过多,有时疗程难于充分保障。大部分猴子无明显治疗效果,少部分猴有一定疗效,但只是普遍能多延长存活时间3 d左右,之后死亡。个别猴治好后(粪便、精神观察正常)停药1~4 d(通常2 d左右)又复发,同样用药则无效,一般当日或次日死亡,表现出复发即死亡的特点。
对于腹泻严重的动物则适当补液,补液用生理盐水加碳酸氢钠注射液混合注射于皮下,10 ml/只,每日1~2次,纠正酸碱失衡,据技术人员观察有一定效果。
1.5 病猴采样
对发病初期的猴子5只、中期5只和后期4只以及2只正常猴用肛拭子采样后插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中,4℃保存,送到本中心进行肠道细菌培养分离鉴定。
1.6 培养基、主要试剂和细菌生化鉴定系统
1.6.1 培养基S.S琼脂、三糖铁培养基、中国玫瑰蓝培养基、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管,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Cary-Blair运送培养基购自上海科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6.2 主要试剂氧化酶试验试剂盒、革兰染色试剂盒,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6.3 细菌生化鉴定系统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系统。
1.7 治疗方案修改
由于猴场员工所用抗生素多达6种,且使用剂量为参照人体公斤体重换算为同等体重动物的用药量,鉴于发病猴体重基本上在2~4 kg之间,剂量上显得欠缺和过分保守,不利于迅速控制病情。因此,根据我们对本次痢疾的初步判断,用药统一改为头孢哌酮钠,剂量为不到3 kg小猴每日0.5 g,3 kg以上大猴每日1.0 g,外加地塞米松注射液1 ml,碳酸氢钠注射液1 ml,给药途径统一改为静脉输液,输液量视体重约100~200 ml/只,每日1次。稀释液用氯化钠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同时取消皮下补液。人手不济时直接用4 ml生理盐水稀释头孢哌酮钠后肌内注射,1支/d。疗程视大便正常饮食转好后继续给药1 d,实际治疗时间一般为3~5 d。该方案主要特点是兼顾了抗菌消炎、纠正电解质失衡,防止酸中毒和适当补充体液。根据现场情况判断,我们认为能够对症治疗。待病原菌培养鉴定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再根据情况调整。
1.8 细菌培养、分离、生化编码鉴定
从运送培养基中取出肛拭子,在S.S.琼脂糖培养基边缘上涂抹一个圆点,再用无菌接种环于圆点上涂抹后以“之”字形分三区划线,置37℃恒温培养箱培养18~24 h观察。用三糖铁琼脂和中国玫瑰蓝鉴别培养基作单个菌落的分离和初步培养特征鉴定。纯化的细菌按鉴定适用方法依据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或实验要求进行革兰染色、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和细菌生化编码鉴定。
15种肠道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为:硫化氢、苯丙氨酸、葡萄糖酸盐、蛋白胨水、葡磷胨水、枸橼酸盐、尿素、半固体、赖氨酸、鸟氨酸、氨基酸对照、棉子糖、山梨醇、侧金盏花醇、木胶糖。
16种葡萄球菌生化编码鉴定管为:尿素、蔗糖、精水、木糖、乳糖,甘糖、木醇、麦芽糖、甘醇、乙酰葡胺、硝还、蜜二糖、果糖、V-P、山梨醇。
1.9 药敏试验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判断标准按WHO质控标准菌株的敏感性及抑菌环测量大小解释[3-4]。本次所用药敏试纸片如下:头孢他啶(CAZ 30 μg/片)、头孢唑啉(CZ 30 μg/片)、妥布霉素(TM 10 μg/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M 20 μg/CA 10 μg/片)、环丙沙星(CIP 5 μg/片)、亚胺培南(IP 10 μg/片)、庆大霉素(GM 10 μg/片)、磺胺甲唑/甲氧苄定(SXT 23.75/125 μg/片)即复方磺胺(SMZ/TMP)、阿米卡星(AN 30 μg/片)、头孢哌酮(CFP 75 μg/片)、氨苄西林(AM 10 μg/片)、头孢拉定(CFR 30 μg/片)、小诺霉素(MCR 10 μg/片)。
为了确定猴场药品仓库的药品是否有效,我们将猴场所用药品头孢唑啉、头孢拉定、阿米卡星、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和小诺霉素按药敏纸片含量标准用手工方法制作药敏纸片使用。同时也按猴场实际使用治疗浓度制作阿米卡星、氨苄西林药敏纸片进行抑菌试验,则阿米卡星猴场使用浓度约为1 μg/片,氨苄西林猴场使用浓度约为2 μg/片(猴子体重以4 kg计算)。
2 结果
2.1 培养观察
所有16个样品接种S.S.琼脂都只有1株优势菌生长旺盛,呈粉红色、湿润、隆起、表面光滑、不透明,有云雾状。在发病猴样品中有4个样品尚有数个相同的其他菌落生长,该菌菌落小,湿润,隆起,表面光滑,不透明。优势菌进一步分离接种三糖铁琼脂和中国玫瑰蓝鉴别培养基显示均能生长良好,三糖铁琼脂上产酸和少量产气,中国玫瑰蓝鉴别培养基上为淡灰白色、湿润、隆起、表面光滑、半透明。提示为明显的致病性细菌。
2.2 细菌生化编码鉴定
按细菌生化编码鉴定方法进行。经鉴定,优势菌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另一种为肺炎克雷伯菌,鉴定符合率为100%。
2.3 Vitek-2系统鉴定
Vitek-2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系统鉴定两种菌ESBLs试验均为阴性,其中优势菌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另一种为肺炎克雷伯菌,鉴定符合率均为100%。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与大肠埃希菌Ⅰ群、Ⅱ群和Ⅲ群均不发生凝集反应,显示为未知血清型。
2.4 药敏试验结果
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见表1。表1表明,本株大肠埃希菌对所试11种药物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妥布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复方磺胺均敏感,其中头孢哌酮最敏感,氨苄西林则最差。肺炎克雷伯菌仅对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头孢哌酮、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亚胺培南敏感,其余则均为耐药。
表1食蟹猴肠道细菌药敏试验结果
Tab. 1Results of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
on cynomolgus bacteria
2.5 猴场所用药物药敏试验结果
我们采用手工自制药敏纸片的方法根据猴场兽医所使用的药物种类和实际使用的浓度制作了药敏纸片,用K-B法得到的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猴场所使用的药物中对于该株大肠埃希菌来说庆大霉素和小诺霉素完全耐药或已失效,敏感药物为头孢唑啉和头孢拉定,在使用标准浓度时阿米卡星和氨苄西林也敏感,但是猴场使用的药物治疗浓度对氨苄西林完全耐药,阿米卡星虽仍然敏感,但效果下降明显,显示药物标准浓度和实际使用浓度在疗效上存在较大差别。对于肺炎克雷伯菌来说除头孢唑啉和头孢拉定敏感外,其余情况下为全部耐药。
2.6 治疗方案纠正后效果
治疗方案改为我们推荐的方案后,输液后治疗效果明显,猴子精神不再下降,症状逐渐改善,一般连续给药治疗3 d后痊愈。同时对整个猴房尤其是粪便用生石灰进行了彻底的消毒。在得到细菌药敏结果后进一步确认了使用高敏感的抗生素进行静脉输液和肌肉注射治疗,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控制了疾病流行,猴群健康状况得到了稳定,恢复了正常,无新发病例产生,疾病流行最终得到了控制。
3 讨论
本次调查中,我们体会到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操作技能对动物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饲养人员对疾病预防的重视和治疗技术的掌握程度是影响大规模疾病预防控制的关键。饲养人员培训和不断的知识更新是提高从业人员技能素质的较好方法。
从最先发病的是新进动物来看,猴场引进动物的管理有必要加强。该猴场引进动物方式主要为当地农民捕到猴子后先短暂饲养到一定数量再自行运到猴场,由于饲养设施不足,常与老猴群饲养于同一房间。这是本次痢疾发生后迅速扩散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新进动物捕获方式、运输方式和进场前的饮食饮水、来源地疫情状况都有必要作详细的了解,并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动物分别进行隔离检疫,这对潜在的疾病流行控制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志贺菌在食蟹猴中自然感染率较高,可达11%以上,通常情况下是引起菌痢的主要原因[5]。志贺菌也可导致金丝猴传染性菌痢[6]。大肠埃希菌是肠道内的正常菌群,通常情况下不会引发机体疾病[7]。但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某些条件致病菌却可能因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或环境剧烈改变应激反应而诱发疾病。尤其是野外猴子新进入猴场时神经高度紧张,饮食饮水、行为习惯环境、肠道微生物微生态环境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引起腹泻,腹泻进一步加剧了肠道微生物生态的失衡,最终诱发了肠道疾病。所调查的猴场无专门的检疫隔离饲养房间,新进猴与原有猴群混养于同一房间。这次大规模疾病暴发提示我们必需设立单独的检疫猴房,对新进猴必须严格隔离饲养至检疫期满,检疫期间对肠道带菌的情况进行培养分离鉴定,及时了解致病菌的情况。同时,应让新进猴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减少猴子的应激反应,待猴子状况稳定下来后再转移到其他猴群中。
根据药敏结果,对于该株大肠埃希菌来说庆大霉素本来为敏感药物,但猴场使用的庆大霉素为完全耐药或已失效,敏感药物为头孢唑啉和头孢拉定,在使用标准浓度时阿米卡星和氨苄西林也敏感,但是使用猴场药物治疗浓度时氨苄西林则完全耐药,阿米卡星虽仍然敏感,但效果下降明显,这说明药物的保存也十分重要。猴场使用的小诺霉素虽然显示为完全耐药,但无新鲜药敏纸片作比较,是否确实耐药尚需作进一步实验确定。对于肺炎克雷伯菌来说除头孢唑啉和头孢拉定敏感外,其余情况下为全部耐药。药敏结果证实,原来猴场使用的治疗药物和剂量只有头孢拉定和头孢唑啉为敏感,阿米卡星药效下降,氨苄西林则显示为“耐药”,不能达到治疗目的。这与现场边治疗边死亡的情况是相符的,造成这种效果的主要原因是使用剂量严重不足。这提示我们虽然有些药物标准浓度药敏试验显示敏感可用于临床治疗,但如果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浓度达不到治疗要求显然是没有疗效的,同时还会造成该药物不敏感或无效的假象,严重干扰了治疗药物的选择。庆大霉素对大肠埃希菌显示敏感,但猴场提供的庆大霉素则完全耐药,表明猴场提供的庆大霉素可能由于气候炎热和储藏的原因已经完全失去药效,不能再用于治疗猴子。 另外,依据药敏结果采用的抗生素在实际工作使用中发挥了预期的效果。这提示我们在猴群发生菌痢时,应及时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在筛选出高敏的抗菌素的基础上对病猴进行治疗,方可提高治疗效果[8]。这充分说明药敏试验对指导用药的积极作用。在本次调查中,我们根据实际治疗用药情况手工制作了相应的药敏试纸纸片,为药物的选择和确认药物的效果提供了科学的指导,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值得在类似工作条件中加以推广。
本次培养分离得到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血清型不在Ⅰ、Ⅱ和Ⅲ群之中,尚需作进一步的实验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花秀春,时彦胜,孙兆增,等.人工饲养恒河猴、食蟹猴的繁殖性能初报[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9,17(3):219-221.
[2]盘宝进,罗兆飞,符明泰,等.出口食蟹猴志贺氏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定[J].广西畜牧兽医,2002,18(2):6-15.
[3]李影林.临床医学检验手册[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716.
[4]孔繁林.实用临床细菌鉴定[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7:64.
[5]杨宇蓉.食蟹猴肠道志贺氏菌感染情况的调查[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0,8(1):31-35.
[6]刘文旺.一起金丝猴传染性菌痢的诊断和防控[J].动物医学进展,2009, 30(10):115-116.
[7]赵铠,章以浩,李河民.医学生物制品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16-1027.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1(b)-0163-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急剧上升[1],发病率约为每年2%~3%,其治疗周期较长,医疗费用也高,最主要的是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和沉重的精神、经济负担,如何预防糖尿病足或者减轻患者足部病情继续发展,是长期以来医护人员重视及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对医院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在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及观察组65例,其中,观察组,男38例,女27例,年龄29~80岁,平均50.5岁,病程1~21年,平均7.5年。对照组,男33例,女32例,年龄31~78岁,平均51.5岁,病程1.6~18年,平均9.5年。入院后根据检查确认是否合并有糖尿病足分为:糖尿病足组65例,非糖尿病足组65例,糖尿病足分级标准根据Wagner标准 [2].纳入标准:糖尿病足患者,无合并慢性并发症如严重肾功能衰竭或肾移植及视网膜病变。130例患者中,1级64例,2级38例,3级20例,4级8例,5级0例。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足部感染部位,感染程度级合并疾病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措施
1.2.1 对照组 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病情评估对入院患者配合医生进行病史的采集,进行体格检查及各项辅助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热情对待患者,关心患者,改变患者的戒备心理,使患者能详细告知病史,从而了解患者的足部病损程度,如: 有无皮肤瘙痒、肢端发凉、感觉迟钝、水肿,双足麻木,痛觉减退或消失,患处局部疼痛,夜间加重,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检查双足:查看足底皮肤有无红肿、皲裂、水疱、破溃及足趾变形等,并做好详细的记录。②健康教育护理,由全科的医护人员共同完成。通过科室定期举办糖尿病墙报专刊、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发放糖尿病知识小册子及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的讲解等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糖尿病健康知识宣传,包括饮食和运动、药物治疗,尤其是胰岛素治疗的必要性及应用的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预防及血糖的自我检测等。③日常检查,护理人员每天巡视病房,进行足部检查,了解无损伤,告诉患者及家?偌觳樽悴康哪康模?同时也应教会患者及家属,每天检查患者的足部、脚趾是否红肿、是否有皮肤破溃,是否有鸡眼、足癣、趾甲变形等,询问或者检查患者是否出现足部感觉异常,及时发现异常症状及体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告诉患者出现足部破溃时不能帖敷有损皮肤的胶布,不可用力抓搔皮肤表面,修剪趾甲不要太短以免皮肤摩擦受伤,趾甲也不要留得过长,避免自我刮伤;加强防护,避免皮肤损害。指导患者保持足部的干净、温暖,穿柔软、宽松的袜子,鞋子要方头,不宜过宽或过窄,鞋面应柔软透气。不可赤足行走或光脚穿鞋。冬天注意足部保暖,认真洗足每日用35~37℃温水泡脚,浸泡时间以5~15 min为宜。洗脚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彻底擦干,特别是趾间。对足癣患者每次洗脚或洗澡后用毛巾擦干脚趾间的水分并扑上爽身粉,保持局部干燥,避免真菌生长,不能抓破皮肤,以免加重感染。使用热水袋温度不超过50℃,电热毯睡前要关闭电源,保护足部避免损伤;④血糖监测:如何控制血糖的平稳是糖尿病足防治的关键,我们对患者入院当天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此后每日嘱患者自我监测某个时间点的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并做详细记录,力争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护士要严格执行医嘱,掌握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的时间,剂量一定要准确。指导患者识别低血糖的症状,若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等;⑤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配合医生对合并疾病进行相应的处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⑥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避免高糖,油腻食物,以清淡为主。瘦弱伤口不易愈合者,适当多食含糖蛋白和胶原蛋白食物。糖尿病足部坏死的病人因感染消耗大,应当增加热量10%~20%[3];⑦足部皮肤护理。糖尿病患者在洗完脚或者温水泡脚后,洗足后用纯棉毛巾轻轻擦干,涂抹适量的护肤膏,但不要涂在足趾间或溃疡伤口上。同时做适当的足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局部血液供给;当足部发生鸡眼、脚癣、溃疡及局部破损时,要及时就医[4]。采用局部清创的方式去除坏死组织后再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进行湿敷;选择质地柔软、透气的布鞋、软皮鞋,袜子要宽松、平整,无褶皱[5],防止因过紧血液循环受阻发生或者加重足部的受损。
1.3 疗效判定
根据DFWagner 分级好转情况及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判定疗效。显效:足部创面愈合90% 以上,Wagner 分级下降2 级,自觉症状消失或已不明显;有效:足部创面愈合50%以上,Wagner分级下降1 级,自觉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在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显示:观察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89.23%)高于对照组(58.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