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课程的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研究背景
在湖南省长沙市湘郡未来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校本课程“乐学有才”的育人理念引导下,2013年下学期,本人以人教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中的“华夏民族服饰”这一概念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演变历程与发展规律,初步尝试开设了为期16周,共计两轮、8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的“中国服饰史”历史选修课。授课对象为遵循自愿报名原则集中的56名(中途1人退出)七年级新生。但由于课程自身的不足以及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调整,后期该门历史选修课并未连贯实施。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从个人角度分析,希望通过对以往历史选修课不足的总结归纳,尝试制订开设历史选修课程的自我预估评价标准,以期积累经验、调整方向,使自身在校本课程中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从学科角度而言,有了初步明确的历史选修课程评价标准,能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优势,提高历史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可行性与实施质量。不仅能丰富校本课程的种类,也使广大师生共同受益。
2.研究意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对国家、地方课程的一种补充,三者相互依存。我校的校本课程遵循“乐学有才”的育人理念,针对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时做出调整,并切实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教师的特点,有效地安排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协调的发展。
历史选修课作为我校校本拓展课程中的一部分,对丰富和充实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的顺利、高效实施对于学校争办特色学校,丰富学校校园文化,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此及彼,明确其课程评价标准势在必行。
三、问题呈现
1.课程设置阶段不够“乐”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设理念是“乐学有才”,“乐”即快乐、愉悦。尽管本人很快乐地开设了这门课,但在历史选修课开设之初,部分学生是受最初所报课程的人数限制而被调配到本课程中来的,因此,该部分学生尤其有5名男生对“中国服饰史”是不感兴趣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降低了该课程的开设可行性,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历史选修课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性别偏向性。
2.课程设计阶段太仓促
从通知开课到实施相隔仅一周,上课时间固定在每周一的第八节,本人将“中国服饰史”的课程内容做出了如下具体安排(见下表)。
由于准备时间不充足,首先,从上述“中国服饰史”课程内容的安排表格中就可明显看出三大问题:一是课题名称不严谨;二是课程内容较零散;三是仅借助已阅的一些主要参考书目,没能编写出自己的特色教材,缺乏创新性。其次,尽管本人充分备课、制作精美课件、印制学习资料,但在课程教学设计上仍然准备不充分,例如缺乏相关参考书籍、详细图片资料、服饰道具、动作分解视频资料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课堂中的“乐”,增加了实施课堂教学的困难度。
3.课程实施阶段欠会“学”
除了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们“学”的积极性之外,本人过于严肃的教学风格与课堂活动形式的欠缺也致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从而出现学生语言贫乏、小组展示不积极的现象。选修课不同于通用课程,应充分让学生表达出自我见解,应是师生互动活跃,让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的课堂。
4.课程反馈阶段不完善
尽管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考勤考核评价,从反馈的整体授课效果来看,已初步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培养历史研究兴趣,正确引导学生审美价值取向的既定目的,且第二轮授课在第一轮授课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因此效果更佳。课后学校也对选课学生就该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但本人对学生的考勤考核评价体系仍然不完善。当时本人对学生的评价虽然包含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课堂检测四个方面,但在课堂表现方面仍有遗漏之处,例如学生的课堂参与广度与深度、精神面貌与人文素养等。
四、研究结论
据上述研究分析,为了保障历史选修课这一校本课程的可行性与实施质量,教师可在正式开课前试行一节课,请学校领导、老师试听,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课程评价。评价时应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参与性及全面性原则,以本人曾开设的历史选修课“中国服饰史”为例,详细评价内容及所占分值如下:开课与选课10分,教案与教具10分,教师引导15分,学生参与15分,拓展整合10分,学生评价20分(其中课堂效益与学习表现各10分),教师评价10分,学校评价10分。
以上结果仅供参考,如若评分在80分以上为优秀,可行性较高,反之则有待改进。欢迎广大同行提供多方评价意见或建议,以便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孙世圃.中国服饰史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
[2]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关键词]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县域高中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和社区资源为基础,在尊重学生发展需求的前提下,由教师自主研发与实施的课程。它是学校落实课程赋权的一种行为,是体现学校办学目标、表达学校教育价值追求、提升学校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县域高中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力量。探索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管理和评价方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切入点。如何研发高中学段的校本课程?如何加强过程性管理?备课组和年级分权下各自承担什么职责?只有明晰课程管理的这一主线,才能使校本课程管理成为真实的校本行为,从而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一、校本课程研发
在分析学校发展情况、调研课程需求的基础上,学校针对教师课程能力制订有效的《学校校本课程方案》是研发校本课程的前提。校本课程形成过程是:依据学校的校本课程目标制订各领域的课程规划;各学科从教学实际来定位科目框架下的校本课程目标,从而选择有效的校本课程内容;通过校本课程教案的编写来保证校本课程规范执行,从而形成不同科目下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块。
(一)校本课程研发方式
目前校本课程研发方式主要有课程选用、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选用和改编是校本课程研发的最低层次,改编、整合和补充是依据学校需求选择性使用已有校本课程的过程。
有效拓展国家课程是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的主要形式,它是在学科框架下对基础型课程的有效拓展。研发校本课程必须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通过拓宽课程范围为学生提供较多信息,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开发校本课程还必须基于教师能力制订可行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否则,不顾教师专业能力盲目开设课程,由此带来的过重教学负担会引发教师抵触心理,这将打乱日常教学秩序和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它会将校本课程实施引向误区。
校本课程研发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类。
1.国家课程的延伸
国家课程的延伸是指在全面领会国家课程纲要、课程目标和教材要求基础上,改编、新编和拓编国家规定课程,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拓展学科。它的特点是采取学科分层教学,实施学科联动,统整学习内容,革新并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增加选择性空间。这类课程是基于时代性、发展性和生活性的特点,选择最新的事件或政治、经济、科学和技术发展成就作为校本课程的主体内容。它解决了学科内容单一的问题,使课程走近学生生活。
2.个别化拓宽
为体现学校文化,发挥不同学科的特点,在不耗费教师过多时间也不影响学生常规学习的前提下,为少数学有特长的学生开设超越《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如奥数、竞赛辅导活动和各种创新设计等。这类课程是校本课程目标之外的课程,如果随意增加这类课程的课时数量,将会把学校教育引向误区。
校本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基于国家课程的有效拓展和创生性整合,校本课程的实施就必须依据国家课程的质量要求,并沿国家课程呈现的顺序来开发。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必须顾及学生的认知、技能与情感的发展水平,尊重学生发展兴趣和需求,从而使校本课程从研发到实施都能遵循国家课程的规范运作和质量要求。这应是目前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的主线。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推动教师将经验性知识自觉上升到课程意识,县域高中从而推动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校本课程研发模式
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是“自上而下”的演绎模式,其基本过程为:确立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一进行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一领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形成校本课程的思路是“自下而上”的归纳模式,其基本过程为:围绕本学科《课程标准》,教研组研制校本课程科目规划备课组基于科目规划研发《学科校本课程纲要》年级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议形成年级校本课程内容和规划课表备课组进行校本课程实施年级进行过程性管理并组织学业评价。
校本课程研发管理的思路是:校内外专业力量学校课程委员会《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具体来讲:学校课程委员会审议学科框架下的校本课程规划年级以领域和学科管理审议《学科校本课程纲要》备课组制定《校本课程纲要》并撰写校本课程教案。
年级负责校本课程的研发、实施和评价工作,即:年级备课组教师个体或团队《校本课程纲要》和教案。
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可分为三类:教师个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与校外机构合作。现阶段主要倡导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与校外专家联合开发这两种主体类型。基于上述管理框架,教师依据自身专业特长和发展兴趣,组建校本课程研发和实践联合体,承担备课组的校本课程任务,研读校本课程学科目标,撰写《校本课程纲要》,提交备课组进行合作性研究。形成一致认识后,备课组将《校本课程纲要》提交年级进行审批。年级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定并给出指导意见,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向学校课程委员会提交校本课程纲要和校本课程教案,待审议批复后编入《校本课程选修》中。校本课程选修介绍包括该模块开设的课时量、内容、评价方式、执教教师、上课地点和课程形式,这是保障校本课程实现选课走班的前提。
二、校本课程管理
为保障校本课程有效研发和规范运作,学校必须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其顺利运行。相关的管理制度有:校本课程审议制度、校本课程教学管理条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培训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和评价方案等。承担不同管理职能的处室和年级只有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才能使校本课程管理成为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实践校本课程目标。
教务处是校本课程管理的行政机构,对“学校校本课程专业委员会”负责。教务处主要职责是严格执行《学校校本课程方案》,检查年级实施情况,协同年级对课程、教师和教学成效进行评价。组织协调各教研组与年级组之间的关系,从而落实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年级、备课组、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与学生的职责如下。
(一)年级的职责
年级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订学年及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校本课程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和学生的校本课程选修管理等各项工作。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指导备课组以国家课程计划为校本课程研发主线,形成学期或学年的校本课程表。
第二,指导备课组形成《校本课程选修介绍》。在开学第一周发给学生,便于做好选课登记。
第三,年级对各学科预定开设的校本课程进行统排,依据各学科的资源状况、任课教师情况、学生选修的数量,对不同校本课程模块教学的实施,选择不同数额的班级作为选课走班的管理单元。同一年级某一学科校本课程时间安排必须相对集中,具体时间由各年级自行安排。
第四,年级对教师开展的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给予指导,联系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保证课程合力的有效形成。一门规范的校本课程必须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实施教案、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校本课程阶段性教学评价表、校本课程学分评价表和校本课程绩效评定等七种管理材料。
第五,调研学生选修校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以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需求,同时为学校课程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备课组的职责
备课组是组织教师开发和申报校本课程的管理组织,是落实《学科校本课程规划》的具体单位。它的职责包括:制订校本课程目标,选编校本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时数等。它的职责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每学期开始,组织教师学习《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研究《学科课程标准》,依据国家课程的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发展基础制订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第二,邀请学科教研组和资深教师审议校本课程规划,分析讨论,确立校本课程主题单元。
第三,依据校本课程主题单元的要求,尊重备课组内不同教师的专业特长,对任务进行分解,确立校本课程教学单元的主备和从备教师,并组织教师向年级申报校本课程。
第四,备课组形成《校本课程介绍》,进行选课指导后形成《学科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
第五,备课组依据年级校本课程课表,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实施,包括选修管理、学习量统计和学分认定。
第六,组织教师反思性研究本学期校本课程研发和实施的成效,向学校提交研究报告。组织教师参加阶段性的校本课程成果评比。
第七,每学月组织教师核对并填写《校本课程评价量规表》,统计校本课程研发工作量和实施工作量,并对校本课程实施绩效进行评定。
(三)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的职责
教师与具有相同发展意愿的同伴组成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是教师互助型组织的有效方式。他们是研发并执行校本课程的承担者,主要担负以下任务。
第一,依据《学校校本课程方案》和备课组内校本课程主题单元计划,承担校本课程不同模块的研发和教学实施任务。
第二,完成《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和相关教案的编写工作。
第三,待年级审批通过后,进一步丰富并规范研制《校本课程单元教学实施纲要》,撰写校本课程教案,编印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组织学生选课走班,通过实施《校本课程选修登记》,对选修学习过程进行规范记录。
第四,指导任教班级的学生对本学科拓展性的校本课程进行选择,对任教班级学生选课情况进行统计,并以班级为单位,组建选课后的学习管理小组。为加强学生对选修学习过程的自主管理,教师要制作选课花名册,汇总后报年级组,形成年级总的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以便于选修管理。
第五,加强对校本课程选修过程的管理,包括记录学习量、评价学习态度和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它主要有书面和实践活动等形式。
第六,参与年级校本课程阶段性的教学评价,完成校本课程学业评价。
(四)学生的职责
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填写选课志愿,确定学年或者学期内校本课程的选修表。校本课程每一选修模块结束后该教学班解体,学生自动进入下一模块选修的管理过程。
整合当前国内学者的观点,我认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该坚持“四位一体、互补整合、实用可行”的原则。“四位一体”,是指在思想品德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促进学生发展、体现学校特色、彰显学科价值和发挥教师优长四个方面协调统一的原则。
“互补整合”,是指必须坚持校本课程与国家必修课程在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互补,既不能简单重复,更不能相互矛盾的原则。当然,这里的“互补整合”也包括整合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实用可行”,是指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一味追求文本教材的开发、课程方案的完整、课程形式的新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课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为解决本校学生在社会化成长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学校特色发展中需要实现的学生培养目标做点实事。
二、课程开发的依据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和地方课程补充的定位,决定了思想品德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要遵循本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在充分研究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关于校本课程基本理念、性质、目标、内容和实施的相关要求基础上寻找校本课程开发的学科理论依据和方向;更要在对学生、学校、教师和社会等多维度现实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之上寻找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依据和切入点。只有当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吻合的情况下,才能确定某一具体校本课程开发项目的可行性,从而开展进一步的开发工作。否则,就应该当机立断放弃,从而避免南辕北辙、脱离校本课程开发的正确轨道。为此,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必须应用“四位一体”的开发原则,确定思想品德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和方向。
1. 课程标准的解读。思想品德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基本精神指导下,从与国家课程在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形成良性互补的角度寻找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方向,并以此保证该门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思想品德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符合校本课程在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在《中学生礼仪》校本课程的开发初期,我们首先深入研究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从其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等方面寻找关于在思想品德学科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中学生礼仪校本课程的学科理论支撑。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门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符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2.5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必要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这一课程内容的规定以及“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这一课程总体目标的规定;更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这一基本理念。
2. 中考趋势的分析。思想品德学科虽然作为国家必修课程,但是在目前的中考体制下,其弱势地位却越来越明显,不仅中考分值比例由原来与语数外平等降到了只有60分席位,相当于主科的50%,而且考试形式也由原来的闭卷变成了开卷。近年中考命题的难易程度更是逐年降低,所有这些都在无形中削弱着学校、学生和家长对思想品德学科的重视程度。而据2009年9月23日中国经济新闻网讯:继山东省济南市取消中考制度后,云南省从2012年起也将全面取消这一制度。照此趋势,思想品德学科的生存和发展仅仅依靠国家课程服务于中考的定位必将成为历史,而思想品德学科国家课程由于其统一性特点,如果仅以此为依据进行常规教学改革,又无法完全满足本校学生的成长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只有在中考视野之外,从积极服务学生和学校发展的角度抓住校本课程开发的契机,才能为本学科和自己的专业发展拓展新的舞台。
3. 实际需求的调研。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只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新知识,才能构成有效的学习。因此,思想品德学科校本课程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实际需求调研,系统考虑学校内外部诸因素,做到“认识自我”,了解学校课程开发的现实基础和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教育资源状况,做到促进学生发展,体现学校特色、发挥教师优长和彰显学科价值四个方面的协调统一。为此,可以针对预选的思想品德学科校本课程开发方向,通过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其社会需求;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其学生需求;通过座谈、理论分析等调研其学校需求。
4. 课程资源的评估。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在前期调研阶段还必须在调研分析学生、学校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校乃至本学科教师的现有课程资源评估,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彰显特色。
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思想品德学科组早在学校2004年开设校本课程之初,就指导组内教师积极参与,先后开设了《漫画中的哲理》、《校园文明礼仪》、《小故事大道理》、《身边的礼仪和品质》、《趣味逻辑》等多门校本选修课。特别是组内两位老师累计开设的29节礼仪校本选修课,为我们进一步尝试开发《中学生礼仪》校本课程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使组内教师初步具备了开发学科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能力。而从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的优长考量,他们从形象到人品等各方面礼仪修养普遍较高,自身就是很好的文明礼仪典范,其中又有多人兼任学校年级主任、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团委书记、班主任等管理岗位,一方面更为直接地了解学校和学生的双重需要,另一方面又便于我们整合年级和学校管理的课程资源。这为我们开发《中学生礼仪》校本课程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障。
正是所有上述这些理论与实际、主观与客观条件的一致关联性,让我们最终决定将《中学生礼仪》确定为我校思想品德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
三、课程目标的确立
在整个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清晰的目标在操作中显得很实用。当然,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不断提炼和逐渐建立的,预先设计完整的课程目标根本上是难以做到的,如果一味强调预先完整目标的设计,反而易对课程开发活动带来限制。
在实践中,思想品德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确立应该基于学生的教育需求满足,为了学生长远利益,不能仅仅关注学校特色形成、关注教师个体发展、关注学生一般需要的满足,必须从“教育”意义上思考学生需求。学生的教育需求,兼顾了学生的特点、社会和学科知识发展,是学生发展的真正需求,是课程开发目标研制的唯一指向。
初中阶段属于基础教育,它要为学生发展奠定基础,不仅包括知识、能力、方法等的基础,还更应该通过教育培养学习、发展的意愿。因此,思想品德学科校本课程目标的确定也应该遵循本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确立的一般原则和三维目标构成。坚持基础性和发展性相结合,应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放在核心地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全面发展。
同时,由于校本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属性,在同类校本课程开发中,课程目标的制定必须为本课程特色的凸显服务。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我国广大中小学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开发校本课程的范例很多,但往往都单一侧重于礼仪知识的讲授或礼仪活动的开展,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此,我们决定侧重于从“礼仪行为的修炼”角度开发礼仪校本课程,并力图将传统僵化的礼仪要求赋予时尚的色彩和生活化的美的形式呈现,以突出《中学生礼仪》校本课程的特色——礼仪修炼的情境化和时尚礼仪的生活化!
四、课程内容的设计
在思想品德学科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应该遵循多元智能理论围绕课程目标的实现,坚持以下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一是实用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实用性的课程内容便于课程实现其社会价值,发展性的课程内容便于课程实现其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价值,在课程内容的选择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方面相统一的原则。二是学科化与生活化相统一的原则。依据学科结构选择的学科化课程内容有利于保持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结构性:依据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现实世界选择的生活化课程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的选择过程中,必须坚持两方面统一的原则。
而思想品德学科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则须要遵循两个原则,即两个“结合”、两个“统一”。两个“结合”是学科性的内容与非学科性内容相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两个“统一”是知识逻辑与心理逻辑的统一,课程内容的直线性与螺旋性的统一。一线教师不可能像由专家主持开发的课程那样专业和规范。因此,建议采用“纵横观看”的办法来组织课程内容。若以课程目标为线索组织内容,则横向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以及基础性发展目标的培养,纵向看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进步情况;若以知识体系为线索组织内容,则横向看课程与有关国家课程之间的联系,纵向看课程本身的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发展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特定校本课程的自身特点又可以各有侧重。
【关键词】 校本课程;价值取向;开发原则
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问题。目前,在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忽视过程性和功利主义的严重倾向。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应遵循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价值取向。在开发过程中清除功利主义倾向、正确认识校本课程的“独立性”,注重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性。使校本课程开发满足学生需要,有利于学习和教学。
一、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校本课程就是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的宏观指导,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主体,通过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课程专家的合作与交流自主研发的适合本校实际并能促进学校发展的课程。校本课程可以是对国家课程的改编,也可以是开发出新的课程;可以是学科课程,也可以是活动课程或综合实践课程。
1.以人为本。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之间在自然地理、历史传统和风土人情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同一区域内不同的群体之间也存在着各个方面很大的差别。显然,国家课程在确保全体学生都能接受统一标准课程的同时却无法照顾到受不同地理历史文化影响的学生对课程的需求,地方课程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缺憾。立足于本土文化和学校实际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恰好能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这方面的不足,在促进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更好地实施的同时不仅彰显了学校自己的特色文化,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做到以人为本。
2.密切联系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主导下多样化发展的社会,多样化的社会发展需要多样化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实践证明,多样化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有赖于学生特长的充分发展,有赖于富有特色的学校教育。今天的教育应该是使每个人的特长得到充分发展、潜能得到充分挖掘的教育。作为学生发展“跑道”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它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模式,决定着富有个性特长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然而,那种统一的、单一的、标准化的国家课程作为一种普适性的课程显然在密切联系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满足学生多样化全面发展的需要方面是存在缺憾的。
3.促使教师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生活得更美好。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和人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的多样化,教育多样化的发展必然要求学校课程体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来说,不仅要密切地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更要能适合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要做到这一切,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最主要参与者,必然要在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中进行教育行动研究,持续的行动研究又一步步地促进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校本课程要实现以人为本、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价值诉求,在其整个开发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一些原则。
1.满足学生需要,符合学生兴趣。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学生的需要,二是研究学生的兴趣。“学校没必要重复学生在校外已获得的教育经验,学校应将精力集中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教育者就必须深入地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并让学生和家长都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来,利用那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世界的资源来开发校本课程,做到既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又利于彰显学校的特色文化。这样开发的校本课程,才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课程,才是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
2.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主体,通过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课程专家的合作与交流自主研发的适合本校实际并促进学校发展的课程。教师在整个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处在最为重要的地位,教师的行动研究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的必需条件,并且贯穿于整个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态过程之中。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需要而且必须是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学校要给予每一位教师充分的课程自,尊重教师的主动精神,建立良好的机制激励教师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总之,教师是校本课程最主要的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没有教师积极主动的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不可想象的。
3.有利于学习和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从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上来看,凡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资源都可以作为校本课程资源来开发,但是究竟哪些资源是最适合学校开发、最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的课程资源,还必须经过教育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筛选。利用教育哲学筛选的目的是过滤出那些对美好生活来说不可或缺的价值观,体现出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反映出教育追求的理想。通过教育心理学筛选的目的是要使课程符合特定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特定教师群体的教育教学现实水平相适应。
三、对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建议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严谨的过程,因此,绝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学校随便规定一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的“课”,或者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在校长或教师的主张下编制学生人手一册的“校本教材”。然而在实践领域,特别是在小学,存在着以上对校本课程严重的理解误区和操作失范,鉴于此,我们提出一些当前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1.消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形态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学校教育有“课程”,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目标。学校教育也是最容不得带有丝毫功利性的教育,然而当前一些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
一、校本课程的规划
学校要建立的是校本课程体系,要注意区分体系和课程的区别,体系是一个系统,是多个校本课程相互关联的整体,而不是多个相互独立的课程。一般来说,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需要以下三个阶段。
1.摸索中稳步推进
校本课程毕竟不是必修课,学校应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这些课程要充分体现学校特色。同时,要加强校本课程的宣传,引导教师开设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同时引导教师深层体会课程建设的原则,杜绝同质化校本课程,杜绝以师为本的授课方式,重过程,轻结果。在这个阶段,要强调课程的量,在推进中对各课程做好分析评价,对于同质化的课程必须积极进行优化,甚至取消。
2.丰富中强化规范
随着学校校本课程的丰富,要积极建立校本课程管理办法,强化教师和学生校本课程的操作规范。要积极开展优秀校本优质课展示活动,在学期末要开展校本课程互评和学生评价,结合教师的课程设计、课堂状况、教材教案情况,对校本课程进行量化,推行精品校本课。与此同时,坚持多元化校本课程原则,保持校本课程建设发展的活力。
3.提升中进行整合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积累,学校应强化校本课程分类,提倡多学科整合,坚决杜绝同质化课程。要注意,不要将这个阶段的校本课程建设和研究性学习及社会实践必修课混淆。国家设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划。而校本课程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多样化状况,强调的是个性培养、特长培养。另外,校本课程还要形成自己学校特有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
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和流程
要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要有明确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小组。一般来说,校长或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要统筹校本课程建设,有明确的校本课程规划思路。教务主任任副组长,是校本课程建设的积极推进者,要坚决贯彻课程规划思路,通盘考虑社区、学校、教师和学生特点,及时召开课程启动会、反馈总结会等,实时监督课程建设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校本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具体执行者,在教研组会上要充分讨论,建立符合学校情况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班主任要做好学生选课的引导工作,要特别注意学生本身个性特长和学生兴趣的情况,千万注意不要搞一刀切、包办学生选课。各部门要明确分工,相互协作。校本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流程如下:
1.申报
由教研组长召开组会,充分讨论校本课程建设思路,抓住工作重心,组织教师申报课程,填写申报表。申报表中要有课程提出背景、完整的课程内容、授课计划和课程的考核方式等信息。由教研组汇总后统一上报教务处。
2.审核
教务处是校本课程建设的主要工作部门,要组织力量认真审核,并及时、充分地和教研组交流,确定下学期最终的校本课程,并将全校的校本课程进行汇总和分类。
3.选课系统准备
将校本课程的详细内容导入网上选课系统,明确校本课程的学分修习政策、选课对象(如果有多个校区的要分开,尽量避免跨校区选课)、上课时间和地点。在此期间,班主任通知学生查看相应的课程介绍,引导学生做好选课准备。
4.网上选课
在指定时间段开放选课系统,学生选课后,可以锁定选课信息。在第一轮选课结束后,对于开课人数不足的校本课程,教师要进行反思,同时取消该课程,让选修该课程的学生进行二次选课。整个网上选课结束后,要形成总课程表,教师课表和学生课表。给教师和班主任提供校本课程学生花名册。
5.授课和结业
教师根据选课系统确定的时间、地点上课。教务处组织督学,对教师的教材、教案、课堂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学期末,选课学生修满国家规定的学时并通过考核的,给予相应的学分。
6.校本课程考核评价
学期末,教师上交总结。教务处组织开展教师网上互评和学生网上评价。结合日常学生反映情况,充分讨论后,评选出星级校本课程,并在下学期进行校本课程展示。对于评价不及格的,教研组和上课教师要拿出整改意见,直至取消该课程。校本课程评价结果要作为校优秀教研组和校优秀教师评选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