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旅游市场规模

红色旅游市场规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红色旅游市场规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红色旅游市场规模

红色旅游市场规模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了解游客对北京文化旅游的深度需求,探讨整合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完善北京旅游品牌形象、丰富旅游地品牌定位,增加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和发展深度旅游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北京旅游 品牌创新 深度游

近年来,北京旅游业稳步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同时也表现出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旅游收入增长有限和竞争力逐渐下降的趋势。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从游客终生价值角度看,单纯的观光产品已不能满足不同参与度的游客体验需求,因而也不能带来旅游消费的激增。游客对城市旅游的品牌文化体验感知对复游行为和支出行为均有重要影响。

北京游客的文化感知程度与复游行为调查

近年来,在京游客的消费行为正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观光式旅游逐步向文化旅游、度假旅游过渡。游客越来越喜欢体验与感受景观背后的文化意味。为获得北京市各种类型的文化旅游产品给游客带来的文化感受,2008年至2009年,课题组进行了“北京游客文化感知程度及复游行为调查”。

调查以针对游客发放问卷为主,兼以与游客及当地居民的深度访谈、调查人员深入体验当地生活并作为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等多种形式展开。问卷调查选择了北京市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文化旅游景点6个:以故宫为代表的皇家园林类人文旅游景点、以首都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博旅游景点、以中华民族园为代表的民族民俗文化景点、以世界花卉大观园为代表的生态植物文化景点、以中国科技馆为代表的科技与文化旅游景点、以大观园为代表的文学与影视旅游景点。共获得有效调查问卷402份。

(一)游客总体特征分析

旅游者个体特征问卷数据统计表明,在这些游客中,本地游客占71%,外地游客占29%;45.8%为男性,54.2%为女性;年龄层次主要集中在25-55岁,占51.6%,其次为15-24岁,占26.2%;55岁以上的游客占22.2%;游客职业以公务员和专业/文教科技人员居多,共占45.5%,学生占29.9%;受教育程度为大专/本科及以上的共占71.8%;月收入水平在2000以下占样本总量的43.2%, 2000-4000元的占45.8%,4000元以上的只占11%。

游客主要构成特征总结如下:旅游者受教育程度较高;以中等以上收入的本地中、青年为主;职业构成上主要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学生为主。

(二)调查内容

1.文化旅游种类偏好。在众多的文化旅游产品中,游客的喜爱程度依次为:自然环境和地理文化类、皇家园林类、历史遗迹文化类、文化主题公园类、民俗风情与老北京市井文化类、宗教文化类、节庆文化类。尤其突出的是,在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的背景下,奥运体育文化类的旅游项目特别受到追捧。虽然游客对自然风光的偏爱占主体地位,但在传统的旅游主题之外,奥运会带给北京新的文化、休闲、旅游元素和新的市场机会。

2.文化感知评价在对北京市现有的文化旅游产品中文化体验环节设置的评价时,59.3%的游客认为参观性质多,参与项目少;33%的游客认为参与性与参观性相结合;仅有7.7%的游客对文化旅游体验环节设置给予了较高评价。这说明面对游客旅游文化体验需求的变化,北京现有旅游产品的设计有些显滞后了。

3.文化旅游消费水平。在对本次景区游览的消费调查中,64.8%的游客实际消费在100元之内,30.5%的游客实际消费在200-500元之间,仅有4.7%的游客实际花费在500元以上。这与目前门票支出在景点全部支出中占绝对地位的现状相吻合。

4.影响文化感知因素。影响文化旅游体验和感知的因素按选择频度排序主要有:服务水平、拥挤程度、设施设备、环境设计、景点管理、导游讲解、居民友好和品牌。

5.文化体验付费意愿。在“是否愿意为专门设置的文化感知体验环节付费”问题上,78%的游客表示愿意,其中有3/4的游客希望支付水平在30元以下。22%的游客不愿意额外支付费用以丰富旅游中的文化感受。

6.文化体验产品需求。在文化题材的旅游产品中,37.3%游客期望有详细深入的导游解说,36.3%的游客希望能亲身参与文化体验活动,33.1%的游客认为有参观游览即可,22.4%的游客期望观摩重大仪式或反映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12.7%的游客期望有完备的导游手册或自助导游解说设备。

7.复游率。在景区现场调研中,有53.2%的游客表示是第一次来所在景点,34%的游客游览过2-5次,还有12.8%的游客表示他们常来景点。这个结果显示观光旅游并没有很快失去市场,但同时也反映了很多的游客在游览过后,还愿意再来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感觉和体验。因此,游客需求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旅游市场有潜力可以进一步挖掘。

8.复游意愿及原因。问及是否愿意再次来本景点旅游时,82.1%的游客表示愿意再来,按选择频度排序吸引他们的分别是:风光优美、文化氛围好、对文化的景仰、历史内涵深厚、参与活动有意义、有学术探究价值、导游服务好。仅有17.9%的游客表示不愿意重复旅游,具体原因按选择频度排序分别是:看过了就没必要再看、本身游览意义不大、景区年久失修、不了解文化背景、导游服务跟不上、相对票价而言不值。

9.复游消费预算。在预计下次本景点消费支出水平时,53.7%的重复旅游者会把消费控制在50元以内,40.3%的游客愿意消费50-100元,仅有6%的游客愿意消费100元以上。这个结果说明大多数游客有再度体验的意愿,但由于目前景区景点文化环节和体验环节设置较为单一,除仅愿意支付门票外,没有更多可以愿意并为之支付的环节。

(三)调查结论

观光旅游时代并没有过去,但游客对使人置身其外的旅游方式逐渐失去兴趣,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文化旅游市场消费能力没有得到释放,发展潜力巨大;目前旅游产品设计中文化体验环节设置较少,能散发人文气质的景点不多,对游客的文化熏陶和人文关怀不够;文化气质和体验环节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和游客的精神交流,间接影响了消费投向和消费积极性;服务、拥挤程度和景区维护等影响了游客对文化的感知和满意程度。

北京文化旅游的特点与问题

(一)北京文化旅游发展特点

1.历史文化遗产独具魅力。皇家文化气势恢弘,内涵广泛,富有艺术情趣,艺术水平很高,环境赏心悦目,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历史遗址凝聚人类智慧,见证历史发展轨迹,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十分珍贵的有形文化旅游资源。目前这两类文化旅游是北京旅游中最具浓墨重彩的特色部分,声誉在全球都有广泛影响。因其资源的独特性和垄断性,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很多,经济效益突出。因国家定期投资修缮,景区建设和环境良好。

2.民俗文化旅游内容广泛。主要有饮食、婚丧寿诞、岁时节庆、服饰、居住、交通、贸易、信仰禁忌、娱乐游戏等,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北京民俗旅游有聚集性,主要集中在东城、宣武和运河一带。其中宣南文化区是目前发展最集中的区域,有繁华的娱乐、商业场所,和以戏曲文化、民俗文化为代表的平民文化。胡同游能从独特的视角,比较集中地领略北京的风貌,浏览北京的人文景观。节庆文化既能表现某地区民俗又有很强的可参与性,庙会是北京最具特色的节庆文化活动。各种小吃、传统技艺表演、演出和各种商品展销,可以让游客感受到熙熙攘攘的热闹气氛和和谐吉祥的民俗传统。有的庙会甚至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表演,如:中幡、抖空竹、五斗斋高跷秧歌、赛活驴等。北京厂甸庙会、天桥庙会、地坛庙会、龙潭湖庙会、红螺寺庙会,大观园庙会等已具有一定良好口碑。

3.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中国革命的每个重要阶段都与北京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北京发展红色旅游不仅具有政治意义,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4.文博旅游异军突起。2008年,充满艺术气息的798艺术区已经超过故宫成为外国游客来京的首选旅游地。目前,北京地区共有各类博物馆143家,所含博物馆种类包括历史艺术、自然科学、民族宗教等多种门类。北京市的博物馆旅游一般文化主题鲜明,接待方面软硬件齐全,设施智能先进,大型展览馆体现人文关怀,配套设施功能完善,服务到位。举办的展览和活动文化特色鲜明、动手体验项目丰富、互动多媒体项目设置合理,游客游兴较高。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特定的群体往往具有吸引力,但交通不便影响了游客到访。

5.奥运旅游方兴未艾。2008年,伴随奥运会举办,国家旅游局以北京为中心,推出了32条奥运精品旅游线,把奥运会协办城市周边以及国内传统的自然、人文、历史经典线路囊括其中。北京旅游市场规模庞大。体育娱乐休闲旅游渐成气候,这也是体育旅游的效益推广,以奥运会赛事为载体,具体内容包括娱乐、时尚和运动等。旅游、休闲、娱乐、商务等产业产生源源不断的丰厚利润。奥运会不仅给北京旅游业带来一个庞大的市场,还会将中国的旅游品牌引向世界。

(二)北京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1.民俗旅游有待规范经营。“胡同游”运营线路不规范,客运三轮车数量太多无序发展,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因抢客造成过度服务,“接待户”没有经过准入也可以接待游客,入户就餐无健康证。讲解人员无正规的岗前培训,讲解内容不严谨。庙会的经营管理还有待加强,包括招商、交通疏导、环境维护,市场管理、节庆旅游形式单一,文化习俗传统的挖掘提升还有很大空间。传统民间习俗还有逐渐涵养和恢复的任务。

2.红色旅游有待加大投入。北京红色旅游有较高的政治性,但重硬轻软,文化挖掘和资源整合有待提高。有的红色旅游景区尚未开发到位,不具备接待能力,基础设施有待改善。有的景区商业化氛围浓重,影响了红色旅游的严肃性。面向学生的红色旅游价格方案和安全措施有待进一步规范。

3.创意旅游有待深化内涵。工厂艺术区管理服务与经营、建筑的修缮与拆除、氛围维护与设备更新始终充满矛盾与冲突;博物馆类景点存在展馆空间闲置、有些设备没有及时修理或更新换代,体验项目数量不多,排队现象严重,操作说明笼统、不好理解,讲解人员主动服务意识薄弱。展览介绍字体小、导航图少且摆放位置偏僻,有些博物馆经营管理不善,交通不便等现象;主题公园仅仅是游乐园区,主题不鲜明,缺少文化内涵的支撑与主题特色的宣扬,没有动漫、玩具、影视等相关产业的扶持与互动。

4.旅游商品有待增强特色。产品无统一品牌,缺少地方特色,企业经营定位模糊,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改造后新的商业生态需要恢复和重建。

北京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及建议

(一)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1.从“观光旅游”到“文化旅游”的必然性。近年来,随着旅游者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提高,人们出游机会增多,对一些重点旅游城市的重复游览行为增多。由于旅游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游客已不满足在各个景点走马观花,在传统的参观名胜古迹、欣赏自然风光之外,人们开始熟悉和推崇旅游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开始注重寻找更有文化特色和接近生活本质的旅游方式,文化旅游逐渐盛行,并成为未来旅游发展的潮流。

目前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孤立的景点已经很难吸引游客,旅游必须做文化,为人们提供具备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体验消费,把单纯的观光旅游上升到文化经历、文化体验、文化欣赏的高度。

2.旅游创意整合旅游文化。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是最基本的价值因素,而将这种价值因素升华为旅游吸引力的,是构筑在这些资源禀赋之上的独特的、强烈的社会文化特色。丰富多资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东方文化的魅力为北京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文化竞争。旅游形式相对单一、参与性不强,游客消费机会不多,旅游收入徘徊不前,这是传统旅游模式带来的尴尬。缺少文化的旅游很难获得游客身心的愉悦。新经济时代的现代旅游业,人们的消费活动越来越个性化,旅游必须深化人文色彩,挖掘出更加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更加注重旅游的文化性、主题性。

3.创意思维将助力北京旅游突围“红海”。未来北京旅游的跨越式、突破性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对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以及市场推广。以文化整合自然历史景观,以发掘文化、表现文化、营销文化来升级旅游产品,才是未来发展的出路。

文化体验是人们现代旅游需求的重要内容。作为六朝古都和现代首都的北京不缺文化,关键是怎样把古老的历史价值和现代的文化价值自然地融合起来,让城市由内而外自然尽情地展示独特的气质和风骨,并凝聚成强大的吸引力和包容力,让游客浸润其中尽情感受和抒发。更关键的是如何由旅游牵头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让文化创意又反过来促使旅游实现产品升级;如何将旅游产业资本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找到成功的旅游市场开发模式与市场运作经验来进一步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联动发展深度游的建议

文化创意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以人的创造力对既有文化进行创新和突破的基础上,依托差异文化对经济发展进行支持与推动的理念、思潮和经济活动。未来文化休闲旅游业将和文化会展业、信息服务业等其他门类一起,列为重点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对文化创意产生深层次需求。

1.旅游文化创意要通俗化。在避免与其他旅游产品同质化的前提下,文化创意将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和表现手法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开发体现文化精髓的旅游产品既宣扬文化,又收获效益。

2.旅游文化创意要集中化。充分考虑文脉特征,恢复原生态风貌,把不同特色的建筑、服饰、生活形态、民族艺术通过实景演出、文学、历算、音乐、建筑、工艺美术、雕刻绘画等进行集中展示。尽可能让游客在一条线上就可以观赏、领略到丰富多彩的民族历史、文化多元人文气象。以适应现今旅游者的高层次需求 。

3.旅游文化创意要特色化。对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深度开掘,大大丰富了休闲旅游的内涵,延展了旅游产业链条,旅游留客能力明显增强,将特色风貌和文化传承结合起来。传统习俗、服饰、舞蹈、音乐、仪式、建筑、医药、手工艺品以及民族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尝试开发成各类旅游产品。

4.旅游文化创意要参与化。游客需要有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希望能亲身体验到当地人们的生活状况,希望通过参与和交流得到感情的慰籍和好奇心的满足。因此,各国在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中都注重安排丰富的娱乐活动,改变旅游方式,增加旅客的参与性。同时将旅游与企业、单位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结合起来,鼓励带薪休假旅游和奖励旅游。开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北京旅游的品牌价值创新是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北京旅游业应当进一步加强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关系,积极开发文化创意元素,进行文化重组与整合,摸索市场运作模式,实现旅游产品价值创新,不断调整和完善旅游产业结构,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使其在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志海.对中国特色旅游文化建设的深度思考.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2.秦炳旺.旅游产品文化层面的深度发掘与广度拓展.中国商界,2008(1)

3.黄月玲,张瑾.城市旅游文化的深度开发―以桂林“老街”旅游项目为例.城市问题,2008(10)

红色旅游市场规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行社;山西省;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我国旅行社作为一个行业的形成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期以后我国旅行社发展非常迅速,80年代末期达到了以大量旅行社设立为代表的旅行社业的发展高峰。1999年,我国延长了节假日的休息时间,随着旅游市场规模扩大,一些非政府的投资机构开始进入该领域,主要集中于国内社领域,行业规模扩大,数量增长,市场集中度降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在政府政策允许旅行下,外商开始介入中国旅行社市场,国家相关法规、政策积极出台,确定了旅行社经营范围,包括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为我国旅行社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市场在不断扩大,正在强有力地推动着旅行社产业的全面发展[1] 。

2 旅行社业发展现状

2.1 行业规模

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旅行社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许多企业、个人纷纷开办旅行社,使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我国大大小小旅行社近2万多家,同比增长了5.24%。再加上近三四千家的相关机构,我国旅行社的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从地理分布情况来看,我国旅行社在全国的分布不均衡,东中部7个省的旅行社数量均超过1000家,其中山东和江苏均超过1800家,增幅最大的为海南;少于500家的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宁夏、不足100家;有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旅行社数量减少。

随着我国旅行社数量不断增加,旅行社的从业人员数量总体上也在逐年上升,2008年我国奥运会的举办使旅行社从业人员达到顶峰,截止2009年底,我国旅行社从业人员高达31万人,这对我国旅游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2]。

2.2 经营规模

根据《中国旅游年鉴》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度全国旅行社营业收入总计1806.53亿元,其中北京、上海两个地区的营业收入合计536亿元,所占比重达30%;全国旅行社固定资产达585.96亿元;利润11.48亿元;利润率0.64%,各指标比2008年有明显增长[1]。

根据各省份旅游统计资料,显示出2009年我国各省份旅行社主要经济指标,其中营业收入排名前6的地区依次为: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

2.3 主要业务指标状况

2.3.1 国内旅游

2009年度中国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10123.47万人次、30018.97万人天,接待13696.04万人次、26339.34万人天。

2.3.2 国际旅游

根据历年中国旅游统计公报和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旅游数据进行整理, 我国旅游业要持续发展, 真正跨入世界旅游强国的行列, 必须重视国际旅游业的发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过近30年的发展, 我国入境旅游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入境旅游人数不断增加(图1)。

3 山西省旅行社发展历程

山西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其旅行社业发展较晚, 在1958年至1977年长达23年的时间里,只有4家旅行社,其中3家是70年代初、中期成立的;从中国国际旅行社太原分社成立时的1958年冬至1973年6月,山西省只有中国国际旅行社太原分社这一家旅行社,职工几十人。在之后的发展中,山西省的旅行社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

3.1 产业孕育阶段(1978~1989年)

在这发展阶段山西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设施建设突飞猛进。1989年山西省有旅行社36家,各个一、二、三类旅行社主要分布在省内的太原、大同、临汾、运城、忻州、晋东南等地(市)县,其有组织接待的海内外旅游者占到全省有组织接待海内外旅游者总数的80%左右,翻译导游人员发展到328人。

3.2 产业形成阶段(1990~1998年)

山西的旅游设施建设持续发展、逐年完善,逐步步入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经过整顿旅行社和实行政企分开,旅行社业发展迅速,1995年山西省各类旅行社一度达到99家。之后,经整顿、规范,1997年山西省共有国际旅行社11家、国内旅行社64家,有组织接待的海内外旅游者人数占到全省有组织接待的海内外旅游者总数的50%以上,拥有翻译、导游1384人,旅行社已分布于全省11个市(地)[3]。

3.3 快速增长阶段(1999~2005年)

1999年,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经济工作会议上,有明确把旅游业定位,全省重点发展的七大优势支柱产业之一。因此1999~2005年,在“十五”期间,山西省累计旅游总收入820.18亿元;海外旅游接待128万人次,年均递增20.8%;创汇3.68亿美元,年均递增18.2%;国内旅游接待2.35亿人次,年均递增16.9%;国内旅游收入累计789.2亿元。旅行社数量急剧上升(图4),2005年底,全省旅行社549家,旅行社从业人员7830名,持证导游4803名[4] 。

3.4 全面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近年来山西旅游业已经形成集“行、 住、 食、 游、 购、 娱”六大要素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山西省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山西旅行社业规模日益壮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9年,山西省共有旅行社712家,其中国际社52家,国内社660家,旅行社从业人员8778人,入境旅游累计接待人数106.8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13.7%;入境旅游创汇3.78亿美元,增长26%。全省国内旅游接待1.06亿人次,增长13.1%;国内旅游收入865.85亿元,增长20.1%。全省旅游总收入892.53亿元,增长20.7%,最新数据显示,到2011年,山西省共有旅行社780家,数量分布大体均衡。

4 存在的问题

4.1 旅行社数量逐年递增,但规模较小

随着山西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行社数量增长较快(图5)。

从旅行社静态资产与人员构成情况看,2009年《中国旅游年鉴》显示2009 年底全国家旅行社21649家,共有从业人员308978人,拥有总资产589.96亿元人民币,平均单体旅行社资产总额272.51万元,从业人员14.27人;而山西省712家旅行社拥有总资产7.09亿元 ,从业人员8778人,平均单体企业资产99.58万元,从业人数12.3人,同全国行业的平均状况相比较,山西旅行社行业平均单体规模较小(表1),只有少数旅行社属于大旅行社集团的控股或参股公司,如山西康辉国旅、大同康辉、运城康辉、晋城康辉属中国康辉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和参股企业;大同京铁国旅、太原京铁国旅和临汾京铁国旅是北京京铁国际旅行社的参股企业;港中旅、和平国旅是总社的控股公司。还有一些旅行社组成了松散型的联合体,但由于没有资产纽带关系,只是临时业务协作伙伴。而多数旅行社未加入大旅行社集团,还是各自为营,未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网络化经营的格局[5,6]。

4.2 旅行社业务量不断增大,但经营效益较差

根据山西省旅游局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山西省旅行社组团接待国内游客数和外联接待入境游客数总体上不断上升(表2),说明山西省旅行社业务量在不断增加。

由于山西省旅行社整体上规模较小并且业务范围相同,距离专业化分工 、集团化规模效益和高效率还相去甚远,山西旅行社业正逐步成为一个低利润行业,旅行社利润额却已连续5年出现负增长(表3),因此,山西一些旅行社经济效益较差,某些旅行社的利润几乎为零, 形成了恶性循环,很多小旅行社难以继续生存。

以上这种业务规模增长而利润水平下降的事实,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现在存在的激烈竞争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山西省旅行社业目前存在着普遍的管理上的漏洞,即企业的利润存在被吞噬的现象。因此,旅行社必须加大自身企业管理的力度。

4.3 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多,导游素质偏低

由于旅游业过低的进入门槛,以及市场需求引力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员进入旅行社行业(图7)。

4.3.1 导游等级结构不合理

旅行社从业人员数量虽然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旅行社业属于一种智能型的企业, 需要高素质人才。目前在山西旅行社就业的人员构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7]。

以当前山西导游队伍为例,2011年,山西省注册导游16000名,其中高级导游37名,占总数的0.23%,中级导游所占比例不到3%(图8)。

4.3.2 外语导游严重缺乏

山西省导游人员与海内外游客市场对导游的知识和阅历要求明显不相适应,不利于旅游服务质量的整体提高 ,外语导游人才缺乏,从 2002年开始到山西省观光的来自德国、法国的旅游团就不断增多,但是相应的外语导游严重不足,根据山西省旅游局资料统计,2002年山西省外语导游所占比重不到10%[8]。

历年所参加外语导游资格考试的人员中,英语导游占绝大部分,小语种导游极其缺乏,根据2005年山西省旅游局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旅游局举办的外语导游专项资格考试中,共有788人报名参加,其中报考英语导游有739人,占总人数的94%;其他语种导游49人,仅占6%。最终经考核,221人取得外语导游资格证书,其中英语201人,日语10人,法语8人,德语2人。

2008年统计资料显示,参加2008年导游资格考试合格的有1776人,其中外语导游107人,英语导游90人,占84%,剩下的17个其他语种导游仅占16%。

以上资料显示:山西省外语导游不足,语种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山西新兴客源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4.3.3 导游学历普遍较低

进入旅行社业的从业人员所需的学历不高,导游人员一般只需高中或同等学历即可。从山西省导游人员的学历结构来看,导游学历普遍偏低,抽取山西省20个旅行社作为样本,通过对学历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山西省导游学历状况,本科及其以上学历仅占9%,专科27%,高中及其以下学历占了64%。另外,山西省旅行社员工专业化程度也较低,业务交叉重叠现象常有出现,一个员工身兼外联、计调、导游、销售数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业务混乱。很多导游人员取得从业资格后,不再注重业务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注重个人经济收入。而且绝大部分导游人员缺少专业素养,很难胜任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9]。

5 对策与建议

5.1 加强旅行社之间的联系,加快旅行社集团化步

伐,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从山西省旅行社的现状来看, 基本上是规模小、经营效益差、竞争能力弱的旅行社,组团能力与市场销售能力弱,采用“作坊式”经营方式。面对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周边旅游产品的客源市场竞争,小型旅行社之间要加强横向联合,扩大自己的规模,实现优势互补,保证较大的客源市场,实现“1+1>2”的协作效益[10]。旅行社也可通过联合、 兼并或其他方式重新组合,形成一定数量人、财、物为一体的紧密型旅行社集团,发挥其在采购、预订、营销、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实现规模经营;充分发挥整体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逐步做大、做强。在加强旅行社之间的横向联合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旅行社与旅游企业的纵向联合。鼓励大型旅行社进行关联型多元化发展,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进入交通、景区景点、饭店等企业,才能增加收入,提高企业集团的实力。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引导和扶持大型旅行社集团还包括综合利用各类政策促进山西旅行社业的国际化经营。

5.2 加强旅行社从业人员管理,提高导游人员整体素质

随着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人才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导游队伍学历偏低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山西作为国内著名的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对导游讲解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议加强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1)各旅行社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在招聘员工时尽可能从旅游专业院校毕业生中择优选拔。

(2)制定企业培训教育制度,把对员工的培训作为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资格培训等级培训,组织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通过各种方式的培训教育,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11] 。

(3)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增强旅行社对员工的吸引力,提高企业凝聚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共同创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5.3 推出山西特色旅游线路产品,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旅行社应当充分利用山西省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入研究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在深入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找准市场切入点,明确自己的目标定位,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和特色包装,丰富产品的种类,增加产品的吸引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山西旅行社目前以提供观光型产品为主,而休闲度假、商务旅游、红色旅游、修学和体育探险等多种旅游市场开发得不够;同时,散客旅游和自助旅游将逐步成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旅行社应根据不同旅游者的差异,将旅游服务面向每个个体,提供个性化服务。

目前,山西省在整合山西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开发具有山西特色的旅游线路:以五台山、云冈石窟为龙头的晋北宗教旅游线路产品。以平遥古城、晋中大院为龙头的晋商旅游线路产品。以运城后土祠、临汾尧庙为龙头的晋南华夏祖基文化旅游线路产品。以临汾黄河壶口瀑布为龙头的黄河文明旅游线路产品。以长治武乡八路军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经典旅游线路产品。以太行山大峡谷为龙头的体育探险旅游线路产品等。

参考文献:

[1]李 宏. 我国旅行社业发展趋势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1(1):78~79.

[2]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0~2010) [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3]梁修存,安虎森,郑柄熊,等. 山西省旅游开发模式的反思——山西省旅游经济问题研究之一[J]. 生产力研究 , 2004(9):14~17.

[4]刘秀英,张小明. 山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J]. 生产力研究 , 2005(8):187~189.

[5]王朝辉,王 莉. 安徽旅行社行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56~58.

[6]刘改芳. 山西旅游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分析[J]. 经济问题, 2007(2):44~47.

[7]周晓梅. 简析我国旅行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 当代经济, 2009(14):123~124.

[8]张江涛. 关于山西旅游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J]. 沧桑 , 2006(5):98~99.

[9]郅润明. 浅析山西旅行社业发展对策[J]. 经济问题 , 2006(2):67~68.

红色旅游市场规模范文第3篇

内容摘要:本文从价值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结合入手,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景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例,在论证乡村旅游价值增值的基础之上,提出对乡村旅游价值链的创新性构想,以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乡村旅游 价值链 增值 虹口

“价值链”指的是企业通过一系列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的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分析价值链的目的在于实现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来源于价值链上各价值活动间的联系。“价值链”理论揭示了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旅游产业综合性强的特点决定了价值链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是多向度存在的。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农村设施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特色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农村人文风俗等资源,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和农村的休闲旅游功能,形成旅游消费的一种新兴旅游业态。

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的低成本、地方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在短期内发展迅速,但多为零星布点,不成规模。区域内乡村旅游点的粗放式增加使得特色丧失,同质化竞争导致农户收益必然下降。针对此,本文以四川省都江堰市虹口乡为例,通过引入价值链的理论来深入探讨乡村旅游的价值增值脉络,试图挖掘各个环节的价值增值点来实现乡村旅游的更进一步发展。

乡村旅游的价值链分析

乡村旅游的产业价值链主要是指区域地农户利用自身的农业产业资源,在经过包装以后,转化为旅游产品,使价值增值或者是价值转换的过程。都江堰市虹口乡以自身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为中心,重点打造以乡村农家乐为基础,乡村酒店、乡村连锁客栈等新兴旅游产品的乡村旅游业态,打造区域旅游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主要集中在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乡村旅游的市场推广、乡村旅游的服务三个方面。在基本的价值增值之外,各乡村旅游发展区还依赖当地的各种环境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等因素,形成了乡村旅游在竞争上的优劣势,即乡村旅游价值链的辅助增值因素。

(一)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分析

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指的是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般价值增值过程,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在基本价值链体系当中,旅游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得到了增值。在基本价值链发生过程当中,与地方性、民族性结合好的区域,其价值增值幅度较大,结合虹口乡乡村旅游发展实际,这里的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笔者重点从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见图1)。在图1的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当中,其增值部分有三处:

第一,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农乡风俗、农村生态等在成为旅游资源以前,充其量是作为相对吸引物而存在的,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资源。虹口乡得天独厚的纯自然农业生态对于周边区域的人来讲,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在当地农民自觉地、自发地进行吸引物的包装后才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在吸引物转化为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人为的因素参与进来,形成乡村旅游的第一层价值渗透。

第二,市场的推广与宣传。在农业旅游资源的包装基础之上形成了农业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销售并形成价值是需要市场推广与宣传的。虹口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虹口乡村旅游节”和“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等推广营销形式为区域客源地游客所认识,促进了乡村旅游产品价值的实现。此为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第二层渗透。

第三,乡村旅游的服务。旅游业同其他服务业一样,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游客在消费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也感受了乡村旅游的服务,作为服务业的乡村旅游产业的价值增值过程离不开服务链条。虹口在生产销售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也注意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服务,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的无形增值。此为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第三层渗透。

(二)乡村旅游的辅助价值链

乡村旅游的辅助价值链(见图2)指的是乡村旅游产品的具有竞争力的价值增值部分,是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的附加值。笔者主要围绕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分析对基本价值链的三个层面有重要影响的要素。

第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大环境分析。旅游产业其涵盖范围之广、关联带动性之强是其他产业所不能比拟的,其发展环境除去一般产业所面临的一般环境外,其他产业的发展情境也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独特环境。虹口乡村旅游区依托于四川都江堰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成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和城乡统筹的机遇,使得虹口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优于其他区域。虹口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又使得乡村旅游的崛起成为必然,优越的地理交通位置又使得虹口乡的农户经济意识超前,社会性发展较好,这些都使得虹口乡村旅游资源的竞争力较强。

第二,市场营销与推广的附属价值增值。市场营销与推广在乡村旅游价值增值过程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价值链组成要素的价值实现需要市场营销;乡村旅游价值链组成要素的整体价值实现需要市场营销;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实现也需要市场营销与推广,因此,作为不独立产生价值的要素组成部分,其在乡村旅游的附属价值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这方面“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成功地将虹口乡村旅游推入市场,成都、都江堰客源市场对虹口乡村旅游的认知也极大地推动了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周边丰富的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推出又使虹口乡村旅游成功融入了区域旅游产业。

第三,乡村旅游基本价值链末端(乡村旅游服务)的附属价值增值。作为乡村旅游价值实现的载体,乡村旅游服务的基本价值贡献显而易见,但除此之外,乡村旅游服务又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隐性价值增值点。在充分挖掘其他乡村旅游链价值点的基础上,乡村旅游服务的特色、创新、可持续成为乡村旅游取胜的方式之一。因此,本文认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意识是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乡村旅游产品的一部分,其服务质量的高低也是乡村旅游价值链增值的关键。

乡村旅游的基本价值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增长主轴线,辅助价值链的提出有助于增强区域乡村旅游的竞争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成为区域乡村旅游的主要经济增长点。

乡村旅游价值链各要素的整合创新

(一)城乡结合、统筹发展环境下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乡村旅游的客源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其周围的城市群,城乡统筹发展的大环境改变了城乡结合带农村的传统产业思维,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村特色,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又成为农户寻求新型产业的基础。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农户的自发行为,形成乡村吸引物转化为旅游资源的直接动力。例如虹口乡村旅游区域的成功打造与成都现代田园城市打造、都江堰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建立密不可分。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价值增值还突出表现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层面。对资源相对比较集中、市场影响力大、发展基础较好的项目,要优先规划、优先发展,形成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良好局面。整合相关旅游资源,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型、复合型的旅游产品,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另外要依据各地方经济状况、发展水平、交通状况等来确定乡村旅游目标客源市场区域和开拓市场的先后顺序。要改变由空间距离一种因素决定目标市场的做法。在目标市场选择过程中,要从营销主体资源、目标、竞争优势和市场规模等方面对细分市场进行评估,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必须与乡村旅游市场营销主体的经营目标、产品形象、所拥有的经营资源等相符合。

(二)乡村旅游产品的独创性、地方性和参与性

目前阶段,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缺乏个性地重复性开发容易使游客产生审美疲劳,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够,难以对游客产生真正的吸引力。在此条件下,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色,开发独具特性的乡村旅游产品。虹口乡结合地方特色打造的虹口AAAA级漂流景区吸引了较多游客,是虹口乡村旅游产品的一个有力补充,与虹口猕猴桃种植、三文鱼养殖等形成了较之其他区域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谱。

实现乡村旅游参与性的途径之一是发展社区参与性旅游。基于乡村旅游资源和农户的特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与社区相结合,是一个好的实现乡村旅游独创性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社区参与型旅游是指乡村社区,包括村民个人和集体,能够参与旅游开发决策全过程,能够合理分配到乡村旅游收入,以乡村社区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旅游形式。社区参与型乡村旅游保证社区成员可以获得旅游发展带给本地区的利益和福祉,当地政府部门通过旅游业税收渠道而进行的旅游收入分配应该优先用于发展社区成员参与旅游业的能力(付宇光,2009)。

(三)多渠道、多方位的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在其临近城市群,一个成熟的乡村旅游发展区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客源地的拓展,最大程度地吸引游客,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为此,就需要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有效的营销体系,实现客源地的最大程度地覆盖。乡村旅游区域的营销在融于主体旅游产业营销网络的同时,应该有更加细分化的营销模式。

(四)乡村旅游服务的多角度提升

在旅游产品特色化打造的基础之上,乡村旅游的服务也应该突出地方性,有所创新,成为乡村旅游产品价值的有力延伸。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可以从人员主体,服务方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多角度提升,满足客源地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和乡村旅游游客的体验型需求。

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问题探索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旅游产业集群当中与旅游价值链要素相吻合的那一区间。乡村旅游价值链的直接和间接要素都是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一部分,对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可以有效发挥乡村旅游价值链各要素的价值。虹口乡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涵盖了虹口乡区域的所有旅游价值单体、旅游企业和旅游要素单位。虹口漂流、三文鱼养殖基地、猕猴桃种植园、虹口乡村农家乐等是虹口旅游产业集群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潜在关键组成。创新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优化组合可以更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链各要素的潜在价值,提升乡村旅游产业,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乡村旅游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是全方位的,基本的价值流通过程已被最大程度的挖掘与提炼,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依赖于有创新性的价值链增值点的挖掘,依赖于辅价值增值要素的最大化提炼,使辅价值增值点转化为基本的乡村旅游价值增值要素,突出乡村旅游的地方性,与旅游资源地方性的内涵相契合,地方性与创新性的结合有助于实现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最大增值,从而实现地方经济产业的转型,实现真正的城乡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小军,张霞,甘永萍.基于红色旅游价值链的理论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红色旅游市场规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速公路;经济影响;评估

高速公路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要先行,高速公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先行建设,但现行的速度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既要适当超前又不能无限度发展,因此,合理安排地方高速公路的建设规模,使之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江西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11已达3642公里,2012年底有望达到4000公里, 2014年将接近5000公里,提前6年完成原高速公路规划的2020年建设目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明显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2014年后要不要大规模投入,如何投入,如何与江西经济发展相适应,需要我们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一、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高速公路建设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高速公路建设影响经济的发展。“要想富,先修路”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畅通的交通运输条件是经济发展的前提,高速公路以其快速、便捷、环境优越的特点在整个交通运输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高速公路建设越多越好,相反,若建设高速公路过分超前于地区经济,必然存在投资效益不佳的问题。目前每建设1公里的高速公路大约需要6000万元的投资,按此计算,若某地区超前建设了100公里的高速公路,就意味着大约有60亿元的投资是属于提前投资而近期无效益或效益甚微的投资。把这些投资放在更适宜的项目建设上,其带来的效益及其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要比建设高速公路大得多。此外,由于大量的资金投向了高速公路建设,必然会使他项目建设受到资金制约,进而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地区经济发展同样影响高速公路建设,雄厚的经济实力是高速公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后盾,高速公路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回收期长,目前我国财政资金不足,基本建设资金缺口大,仅仅依靠国家财政资金不能满足需要,必须到资本市场融资,而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是融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由以上分析可知,高速公路建设与地区经济之间可以有两种发展趋势: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如何合理安排高速公路的建设规模,使之与地区经济发展相适应,形成良性循环,走上互动发展的道路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它对于保障国民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及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

从高速公路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无论是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角度进行宏观分析评价,还是对某一条具体的高速公路进行分析评价,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无非是两个方面:其一是公路建成通车后,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促进作用;其二是公路建设过程本身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

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促进作用而言,一般主要包括下述两个方面:一是道路条件改善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如运输成本降低产生的节约效益;行驶里程缩短产生的运输效益;拥挤状况缓解、车流增多产生的增流效益;行车速度提高、时间减少产生的时间效益;交通事故减少及货损率下降产生的减损效益。二是在上述直接经济效益的影响下派生出的间接经济效益。如扩大了市场边界,增强了区域经济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快了市场流通与交换的步伐,促进了市场竞争和选择淘汰过程;加快了交通运输、房地产开发、商贸流通、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区域投资环境,调整了生产力布局,提高了区域范围内的聚集经济效益。

在高速公路建设期间,其建设投资活动对国民经济具有“即期拉动”效应。首先是高速公路投资在建设过程中直接创造的经济增长;其次是由于高速公路建设工人因消费需求而引起的相关产业部门乘数扩张带来的经济增长;再次是因各类需求进一步扩大,而生产部门生产能力饱和,需进一步扩大再生产时,经济活动加速扩张所引起的经济增长。

(一)高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高速公路建设不仅消除了部分地区交通运输的“瓶颈”问题,提高了公路等级标准和行车速度,而且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国内外调查资料显示,高速公路的最佳效益体现在高速路网及其配套设施的建立和完善之中。高速公路成为地区经济主动脉的作用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首先,高速公路建设大大缩短了各设区市、各市县之间及其与外界之间的空间距离,使不同地区各种潜在和闲置的生产要素得到重新组合和高效利用,各类基础设施的服务半径拓宽延伸。各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加速了不同地区的专业化协作和劳动分工,使不同区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得到重组,使比较效益原则下的优势互补和产业关联达到新的状态,经济运行的水平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其次,高速公路建设减少了生产环节中原料和制成品的在途、存贮、积压、占库时间,缩短了产品生产流通周期,加速了资金周转,特别是对一些鲜活、易损等农副产品和高科技产品提供了高效的运转通道,提高了用户对运输的及时性要求,改善了运输市场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

第三,高速公路所特有的封闭性、无干扰和快速度,大大节约了运输过程中的各种消耗,降低了运输成本,减少了事故发生率,提高了运输部门的产出效益。

第四,高速公路改善了投资环境,促进了企业的集聚,吸引了发展资金。高速公路的修建可以改善投资硬环境,促进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各种开发区、工业园沿路而建,三资企业、高新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带动沿线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如昌九高速公路通车运营10多年时间,沿线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从少到多,发展迅速,先后兴建了10个工业园区。

第五,高速公路与其他各类快速运输方式的连网结口,加快了区域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使一些新兴产业得到振兴发展,如土地升值开发引起的房地产业,旅游资源开发激活的旅游业,商品流通加快活跃了商贸流通业以及一些鲜活农副产品加工业等。

第六,高速公路以快速直达、安全舒适的优势,将铁路、水路、航空多种运输方式有机连接起来,加速了地区立体交通格局的形成,促进了沿线路网布局的改善,提高了整体运营能力,为各设区市与外界沟通,建立起一个高效的通道。

(二)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1.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总量产生的推动作用

江西省最早的昌九高速公路于1998年全线通车,其直接影响的区域为:南昌、九江。1998年南昌GDP为1.43亿元,占江西的GDP比重的8.3%,而到2008年南昌的GDP为1660亿元,占江西省的GDP比重为25.6%,比1998年提高了17.3个百分点。

2.高速公路的直接经济效益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直接效果,既包括由建设投资产生的需求效果,也包括因交通服务水平改善而给道路直接利用者带来的行驶费用(时间、行驶费、事故等)的节约效果。

高速公路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承担了大量的交通流量。由于高速公路快速、高流量的特点,与一般公路相比,高速公路所承担的交通量远远超过了其在交通网络中所处的地位。

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建设投资反映出来,建设投资产生的需求既可以是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可以是对原料的需求,有资料显示,每亿元公路投资可投入45万个工日,这相当于增加2000个就业岗位,同时可消耗沙石15万立方米,木材0.04万立方米,水泥1.17万吨,钢材0.1万吨,沥青0.14万吨,由此推算可知我国公路建设平均每月吸纳劳力约253万人,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就业压力。

由于道路技术状况的改善,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相比,单车耗油量同比降低20%~30%,轮胎使用寿命增加了一倍,汽车大修行程可缩短1/3,事故死亡率仅为普通公路的1/3~1/2,运输成本可比普通公路降低17%~20%。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北京至上海邮政航空快递需时约为48小时,而以高速公路为基础的公路快运时间也可以做到48小时,但公路运价仅为1.2元/公斤,而航空运价为6元/公斤,运价的差别为4倍多;同时,与铁路相比,北京至上海货物的公路运价约为0.5元/吨公里,而铁路的全程运输(含两端的装卸及汽车运输)费用平均也达到0.3~0.4元/吨公里,但从运输时间来看,铁路的全程运输时间是公路全程运输时间的4倍左右。据估算沈大高速公路综合节约的运输量和各种消耗,全年达4亿元以上,;而沪宁高速公路通车不到一年估算,每年可节省行车时间和行驶费用等直接经济效益即可达8亿元。

3.高速公路的间接经济效益

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在上述直接经济影响下的派生效益,主要是由于高速公路的运营改善了区域运输条件,使区域社会发展的空间结构趋于更加合理,从而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所产生的综合效益。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由于地区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交通紧张状况的缓解,促进区域市场规模扩大、扩大生产活动范围及种类的效益,还可以使区域的区位优势增加,在有利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道路沿线地区成为投资发展的热点,导致沿线土地升值,诱发了沿线影响区域潜在资源(如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等)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区域经济超常增长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由于间接经济效益波及面很大,效益的形式又往往受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很难在短期或予以量化地加以全面概括,但其间接效益较直接效益而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

有关研究表明,在一定时期内,中国公路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最终乘数效应约为2.63,即1个单位的公路建设投资最终将增加国内生产总值2.63个单位,当年的乘数效应约为1.27,其他部分表现在以后的各年中。王元庆、张志敏等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出高速公路建设投资60 226.76万元(1997年价格),由此带来国民经济增长为115 635.38万元。

三、高速公路建设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一)高速公路建设有利于推进大都市区的形成

高速公路以其优越的交通优势对广域空间要素进行了整合,如产业和人口的集散,以及资本流通和资本聚集等,形成更大的城市发展空间。如在昌九高速公路和其它交通方式的串并连接下,南昌、九江基本形成了以都市区为核心、布局形态紧凑的放射状城镇发展体系。昌九沿线形成了高人口密度城镇带,促使了沿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二)高速公路建设促进了沿线小城镇和工业园区的发展,形成纵横交错的城市带

高速公路是城市带形成和发展的先导、动力和纽带。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交通条件的明显改善,在若干“点”上形成区位优势(如高速公路两端和沿线的出入口附近),资金、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向这些点位聚集。畅达的交通和通讯带来了高强度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为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高速公路沿线其他待开发地区也将成为新的增长点,金融、保险、商业、运输、咨询、饮食、医疗等服务行业也会聚集到附近,形成一种强大的集聚效应,并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推动以城市带和城市圈的形成。

从江西的情况来看,依托昌九高速公路南起南昌向塘、北至九江,以新建、湾里、永新、共青城、德安、九江为主要节点,长160公里,形成了昌九城市带,沿线有英雄、昌北、桑海、共青、宝塔、八星湖等16家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了飞机制造、汽车和船舶制造、医药、食品、重化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为主的完善的工业体系。

依托梨温高速公路,以玉山、广丰、上饶、弋阳、贵溪、鹰潭、余江、东乡、进贤等为节点,长250公里,形成梨温城市带,沿线有12个工业园,已经形成有色冶金、轻工、医药、建材、食品等在内的产业体系。

依托赣粤高速公路,以赣州、南康、信丰、龙南、定南为主要节点,长130公里,形成赣南城市带,沿线有6个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了有色冶金、纺织服装、食品、电子信息等在内的产业体系。

(三)高速公路建设能够促进城市间经济合作,加速城市圈和城市群的形成

高速公路的建设有利于形成城市间的经济合作。昌九、九景、梨温高速公路的通车,将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5个城市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5个城市间经济的合作,形成环鄱阳湖城市群,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地理空间相互毗连、社会经济结构融为一体、若干功能互补、经济上相互依赖、社会发展趋同,以南昌市为核心和依托,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为副中心所组成的城市网络群体。以高速公路为轴带、加速区域内交通、产业、商贸、产权、电力、金融、人才、信息和环保一体化进程。

(四)高速公路的发展促进了中小城镇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别

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城市不断扩张和向外延伸,城乡之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城乡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尤其是城乡之间良好的“交易”环境对城乡连缘区的形成起着主要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的依附关系,乡村工业具有与城市工业实行专业协作的行业结构和以城市为导向的产品结构。在农村,各种轻纺、食品加工、建村、建筑等都为城市服务,且越是这种为城市服务行为发展快的地区,城乡边缘区的形成就越快。同时,委托加工、专业化协作、城乡联营以及集团经营等各种经营形式也加速了城乡边缘区的形成和发展。而城乡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必须依托高速公路的支持,高速公路的发展,使得城乡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差别越来越小,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城镇的发展和崛起。

(五)促进了卫星城和其他小城镇的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建设

高速公路在沿线地区都设置了出入口和联络线,通过提供便利、快捷、安全、舒适的道路交通服务设施,方便了沿线地区城镇间的交通出行。便利交通条件加上郊区生活居住环境等其他有利条件,位于高速公路沿线郊区居民住宅区吸引了更多的城市人口。另外,城市相对集中、过于密集的工业企业因市中心地价过高等原因也有向郊区转移的趋势,带动了卫星城的形成与发展。

例如,南昌市周边乐化、湾里、向塘、罗家集,通过昌九、黎温两条高速公路通往南昌市区。2011年城区规划控制面积已扩大到250km2,常住人口220万人,流动人口35万人。近几年来,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卫星城的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借助于连接中心城区的快速路和轨道交通系统,使得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六)促进城市新区的形成

高速公路具有的特有优势,促使在高速公路路口或附近产生了诸多具有资金密集、知识密集、体制灵活或者专业性强的各类开发区,城市新区一般也会沿着高速公路方向扩张,这使高速公路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影响越来越突出。高速公路使城市经济结构向“高级化”转型,即以高新区为例,高新区一般建立在高速公路附近或者路口,而高新区在各地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加大,高新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城市势能的提高、增强城市的辐射力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城市交通地理的区位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城市互动发展的必要因素,而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距离”是以这两个城市之间能量的互补性、运输的时间性和安全性等作为衡量尺度。一旦高新区在城市中形成,由于利用先进的高新技术信息手段,所形成的高质量、高效率的经济运行模式缩短了人们的时空距离,所生产的高附加值的物质产品等促使城市“场”迅速壮大,地理空间距离被“场”距离所代替。

(七)推动人口城镇化及促进人口合理布局

近代社会的城镇化具有多方面的特征,但其本质是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一般仍多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衡量城镇化水平。

高速公路的建设,加速了城镇化进程,特别是显著改善了城乡结合部交通条件,提升了其区位优势,使沿线地区城镇人口“极化”速度大大加快。沿线的一些重要城镇,其中心城市功能和职业特色不断加强,强化了这些城市以经济开发为基础的对人口的吸引能力,促使了高速公路沿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城镇化的进程,使区域人口布局和城镇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另外,高速公路的建设与发展也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合理布局,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中心城市的卫星城镇和沿线其他小城镇的建设发展,吸纳了很大一部分从农村转入城市的人口,利于城乡间人口的合理流动。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也减缓了中心大城市人口的膨胀速度,减轻了中心大城市的压力。其次,完善的城镇交通体系,加上快速高速公路网络,有利于吸引市区的人口迁移到高速公路沿线新建的小区居住,使沿线人们可以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去工作。从而满足人们白天在城市里上班,晚上居住郊区和周边卫星城的要求,从而利于城镇人口的合理分布。

四、高速公路建设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一)高速公路对物流业发展影响最大

据调查,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商品流通的平均速度铁路为46小时,海运为20.4小时,空运为17.8小时,而高速公路由于转装环节减少,平均仅为7.9小时,因此高速公路运输减少了商品流通时间,加快了商品流通速度,减少了货物积压,控制了物流成本,增加了企业利润。表1是各种运输方式经济、技术指标综合得分,得分越低表明该运输方式在综合运输中越具有优势。

由表1可见,在运输能力评分中,铁路和高速公路最低,铁路主要承担长距离、大数量的货物运输,由于其运输最大、价格低,安全性高等特点,是目前中国整个物流市场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但由于高速公路的出现,改变了一般公路与铁路在中、长途运输的不利因素,已经使公路承担起越来越多的物流流通,公路运输难以到达地区的中小批量货运,因此,公路运输特别是高速公路运输是物流中运输流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已开始选择高速公路运输作为其主要运输方式,而物流园区的选择也越来越重视高速公路的区位。

(二)高速公路是物流园区规划的重要选择

物流园区经济布置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物流园区(Distribution Park)是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指一家或多家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较大规模和综合物流功能的物流集中用地。物流园区的建设可以在各种优惠政策环境下,通过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物流企业发挥聚集效应,实现物流业与社会效应的可持续发展。

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除了要具备充足的货源外,还必须有便利、高速的交通条件为其提供发展的机遇。高速公路具有的独特优势,使其已经成为物流园区区位选择的必备因素。

例如,江西“十一区”物流专项规划建设的四大物流基地之一——南昌物流产业园就位于昌九和黎温高速公路的交汇处,交通十分便捷。据介绍,各个方向的货物,包括集装箱,可以往这里储备,然后经过分拆和分拣,从外环迅速进入南昌市内公路网,以最快的速度抵达零售商和顾客们的手中。

目前我国之所以出现了与物流园区建设如火如荼相反,物流园区空置率60%以上的情况,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许多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不合理,物流园区建设既无交通枢纽优势,又无足够运输力量的地区所致。

五、高速公路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高速公路以其快速、安全、舒适、通行能力大等特征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十分广泛。高速公路的建成使出行时间缩短,都市度假旅游圈的半径也因此得以扩大;理论与实践表明,高速公路的建成可对推动沿线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旅游产业带的形成产生直接的促进作用。

(一)扩大都市度假旅游圈半径

“都市旅游圈”一般是以某个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借助发达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在较短时间内(通常为1~3年)内可到达的区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的整体。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出行时间极大缩短,过去很多“远郊区”成为“近郊区”,主要景点与城市的距离也随之缩短。在汽车普及率不断提高,大城市逐步进入汽车化社会的时代,高速公路影响区域内各个景点成为区域内居民短期出游的目的地,各地区旅游资源互补,旅游特色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居民对于旅游休闲的不同需求。

以鄱阳湖旅游圈为例,随着高速公路的修建,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抚州等环湖城市之间车程只有1小时,其他设区市距南昌车程也不超过3小时。都市游、会议商务游、休闲度假游等产品得到充分开发,并有效带动了鄱阳湖与其他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满足了南昌等城市居民对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需求,促进了江西及高速公路沿线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人数和收入大幅度增加。2011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585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79.2亿元;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35.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15亿美元。

上述这些区域以都市旅游资源开发为特色的新经济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高速公路为主现代化快速交通体系的支撑和依托。

(二)促进沿线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

高速公路所提供的便捷的运输条件必然加快其沿线地区潜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为沿线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景区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旅游客流的输送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出行条件,带动了沿线地区旅游业的繁荣。

通过旅游区域合作,可以集中人力、财力,打破地区和部门的限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管理、市场影响,形成区域整体特色,提高区域旅游整体竞争能力,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例如,环鄱阳湖区域内昌九、九景、景鹰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为环鄱阳湖地区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环鄱阳湖地区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带动了集商贸、服务和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区的建设。

赣粤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使南昌与沿线风景区的时空距离大大拉近了,荟萃江西旅游资源的精品旅游线路得以成型,历史文化厚重,人文景观遍布。高速公路不仅把这些风景区连成一线,而且大大缩短了各景点之间的距离,使得沿线众多知名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大通道。

(三)加快沿线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借助高速公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高效通行条件,各旅游区开始立足特色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培植旅游精品,完善服务体系,构建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特色旅游产业体系。同时大力培育和完善旅游市场,加大旅游市场开拓力度和促销力度,形成区域性旅游大市场,充分发挥各地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众多的名优土特产品优势。重点开发名优土特产、特色保健食品、民间工艺品、书籍影像等旅游商品,实现旅游商品生产经营的特色化、基地化、规模化和系列化。

高速公路开通后,各地旅游人数都在两到三年内出现大规模的增长,这说明高速公路的建成对于各地的旅游资源吸引力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旅游出行人员的层次与结构也有所改变,人均旅游出行消费正大大增长,这主要是由于高速公路的便捷交通使得自驾车旅游越来越多,大量具有私家车并且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居民旅游出行几率越来越高,旅游消费自然也会随之增长。国家高速公路吉泰段把井冈山众多的山水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串联起来,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了经济优势,编织成一条条独具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四)开拓了自驾车旅游市场

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国的普通家庭,以各大主要旅游城市为目的地的自驾车旅游将成为“有车一族”的旅游新时尚,高速公路的建成开通,所形成的通达的快速交通网络,为许多居民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开拓创造了条件。

时间有限的城市居民可以选择城市周边游。如汽车普及率较高的上海居民,借助沪瑞高速中黎温段进入江西,方便地实现周边自驾游,大大促进上饶、鹰潭、抚州市以及周边市县旅游资源的开发。福建的居民则可以沿京福高速公路开始具有特色的龙虎山、三清山游。广东的居民可沿赣粤高速公路进入赣南、井冈山进行红色旅游。

【参考文献】

【1】牛树海.高速公路建设对区域发展影响研究【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刘明臣.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J】.

China's Foreign Trade.2012,(10).

【3】刘江艳.交通运输需求的产生和影响因素【J】.民营科技,2012,(6).

【4】白占辉.浅谈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

【5】罗志平.高速公路经济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科技与生活【J】.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