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自由贸易

现代自由贸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自由贸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自由贸易

现代自由贸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东亚 自由贸易区 优劣势 途径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在世界经济三大板块西欧、北美、和东亚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成立,而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比较松散,作为实际经济三大重心的东亚地区其经济合作发展趋势如何?有哪些优势基础的障碍?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途径?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是建立自由贸易区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西欧、北美建立了自己的区域经济集团,拉美地区也在大搞自由贸易区,而东亚的发展却相对缓慢,根据当今国际经济合作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可知,建立区域性的经济合作一般要步骤是: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全面的经济与政治同盟。按照东亚当前的经济状况应该是建立自由贸易区,这是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二、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分析

1.东亚各国在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产业之间有极强的互补性。中国、东盟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农业、矿产资源相对丰富;中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而日本、韩国、东盟的劳动力相对不足,成本较高;在产业结构上存在明显阶梯性产业转移,根据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作为东亚地区经济最发达的日本,拥有大量的盈余资金和研发高新技术的能力,在机械电子和钢铁业有很强的优势,但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劣势较大;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特区拥有大量的中间技术,在机械电子、钢铁和纺织业也有比较优势;中国、印尼等国在制造业具有优势,但在机械电子等行业竞争力较弱。这表明东亚国家经济的合作互补性明显,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打下了客观经济基础。

2.东亚各国之间贸易依存度很高,这是建立区域性贸易集团的关键。目前,日本、韩国、东盟是中国第一、四、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是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日本、韩国、东盟也彼此是主要的贸易国。东亚国家密不可分的经济和贸易联系有利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3.东亚各国经济合作领域不断增强,东盟、“10+1”、“10+3”合作机制有很大发展,为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为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三、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障碍分析

1.东亚各国相互不信任和争夺经济合作领导权是自由贸易区建立的一大障碍。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实践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面临这一个主导权问题,即以谁为核心来组建。东亚各国组建自由贸易区的战略目标不尽相同,中国希望借助东盟来提高与美国抗衡的能力;日本则希望确立自身在东亚的霸权地位;东盟希望借助中日韩三国提高与美国交往。正因为这样,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尽力必然会出现主导权问题,所以阻碍了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进程。

2.东亚地区整体经济实力不高,对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依赖程度较高,阻碍了东亚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合作。

3.东亚国家在经历金融危机后,经济复苏虽有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东亚银行业不良债权仍未彻底清理,呆坏账数额惊人;金融改革步伐缓慢;同时美国经济放缓;东亚各国的经济实力大打折扣,投资与贸易自由化程度不进反退等。总之,从经济恢复的角度考虑,建立自由贸易区仍要有一段曲折之路。

4.东亚各国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东亚国家中,既包括日本这样的人均GDP已经在33000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也包括越南这样的人均GDP在350美元的国家;既包括初步实现现代化的“四小龙”,也包括正在处于起飞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还包括现代化进程未启动的国家。因为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对市场开放的承受能力不同,在关税和产业保护等方面的政策也不同,所以,各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对东亚经济的进一步合作而言是一种现实的障碍。

5.东亚仍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民族、宗教、文化上的差距妨碍了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

四、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途径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在整个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难度很大,许多学者也提出了不同途径,我们认为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有两个途径:

一是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三个自由贸易区整合再建立整个东亚自由贸易区,即三个“10+1”模式,形成以东盟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

日本受中国影响,积极谋求在中国前面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与东盟在2002年11月签署了《日本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03年10月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同时韩国与东盟也于2005年12月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框架协议。

二是“10+3机制”,即东北亚国家在三个“10+1”的基础上再实现东北亚的自由贸易区。从东亚各国经济互补性来看,中国和东盟大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其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而日本和韩国属于发达国家,其比较优势在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如果在东亚地区实现贸易自由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中日韩和东盟国家的优势互补,利用日、韩两国的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中国可以更好地促进自身的经济发展;日本、韩国也在“10+3”自由贸易区中获益,而且获益程度远远超过三个“10+1”自由贸易区的情况。“10+3”自由贸易区会使得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进入自由贸易区的实质性合作,从而使日韩两国获得比三个“10+1”更多的好处。从东盟国家来看,“10+3”也会使得所有东盟国家的福利水平高于最惠国条件。然而,与东盟充当东亚区域贸易合作领导轴心的三个“10+1”相比,“10+3”条件下中日韩三国的合作会削弱东盟作为轴心所获得的一些好处。

参考文献:

[1]凌江怀董春柳: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动因、可行性及模式分析,《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2]安雪梅阙哲云:东亚新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与模式,《经济论坛》,2004(5)

现代自由贸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保税区;转型;战略

中图分类号:F7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99-02

1 国际经验的分析和借鉴

1.1 美国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借鉴

美国的自由贸易区在许多方面都堪称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典范。

在对外贸易区发展政策方面,美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措施,包括:(1)税收优惠政策。(2)货物流通管理政策优惠。如不对区内产品销售作内销比例的限制、不对原材料国内采购比例及本国就业人员的比例做出规定、不对货物在区内的储存时间做出限制等等。(3)加大对外贸易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

1.2 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

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自由贸易区,位于巴拿马运河大西洋岸入口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属于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东西南北货物集散中心,因而转口贸易是其主要业务。

在巴拿马,美元是其流通货币,贸易结算使用美元,投资者不用为货币的贬值和升值而担忧,这是其它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金融服务业发达,在巴拿马有100多家国际银行,世界各大有实力的银行在巴拿马均设有分行或代表机构。另外,巴拿马无外汇管制,利润汇入汇出自由,进口或转口自由、无配额限制、不缴进口税,贸易区管理方只征收管理费和摊位费,所得税仅为8.6%。与自由贸易区往来的国家也多, 而经济荣枯期不一使区内厂商可以取长补短, 维持业务稳定发展。

2 借鉴经验及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战略

2.1 国际成功范例对我国的启示

纵观世界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范例,对比我国保税区的具体发展现状,可以得出:第一,经济实力是很重要的外部环境,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能促进我国经济实力的壮大;第二,必须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健全的法规法制、配套的政策措施;第三,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水陆交通设施以及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进行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独特的区位优势;第四,便利的基础设施是发展自由贸易区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离不开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的支撑。

2.2 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战略分析

就自由贸易区而言,投资环境包括优惠政策和基础环境两个方面。

下面来构造一个博弈论模型。

首先借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和基础环境与企业投资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K=APαBβ

B和P分别代表基础环境的优劣程度和优惠政策的优惠程度;α和β分别表示由于优惠政策和基础环境在吸引企业投资量中相对重要性。令α+β=1,α和β分别表示由于优惠政策和基础环境的作用而吸引的企业投资量占企业总投资量的份额。参数A表示跨国公司投资量对东道国优惠政策和基础环境的依存度,反映了企业对自由贸易区投资环境的偏好自由贸易区的净收益函数可以表示为:

π(K,P)=R(K)-PK

K为企业的资本投入量,P为国家关于自由贸易区优惠政策的幅度,则PK为自由贸易区的引资总成本。

从而,自由贸易区与企业的动态博弈模型为:

Maxπ(K,P)=R(K)-PK

ST: K=APαBβ

P、K、A、B、α、β≥0

解这个博弈模型,分别得到自由贸易区和企业的反应函数:

P=R′(APαBβ)(1)

K=A[R′(K)]αBβ(2)

得到了这个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解:

P*=P*(A、α、β、B)

K*=K*(A、α、β、B)

①根据公式(1)(2),分别求P和K对B的偏导,可得:

P*B =AP*αβBβ-1R″(AP*αBβ)1-AαP*α-1BβR″(AP*αBβ)

K*B=AβBβ-1[R′(K*)]α1-AαBβ[R′(K*)]α-1R″(K*α)>0

由此可得,自由贸易区对企业的优惠程度与基础环境的优化程度呈反方向变化,企业的投入量与基础环境的优化程度呈正方向变化。这一结果表明,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政策幅度与其基础环境的优化程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替代关系。

②根据公式(1)(2),分别求P和K对β的偏导,可得:

P*B =AP*αβBβlnBR″(AP*αBβ)1-AαP*α-1BβR″(AP*αBβ)

K*B=ABβlnB[R′(K*)]α1-AαBβ[R′(K*)]α-1R″(K*α)>0

当B>1时,lnB>0,则有:

P*B 0

以上博弈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进入自由贸易区的投资决策是建立在综合的投资环境基础上的,优惠政策并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自由贸易区的持续发展,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环境的不断优化。

因此,改善基础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比提供优惠政策对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更具有战略意义。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政策体系,包括:①要统一制定完善的自由贸易区法律法规;②改变海关监管模式,提高海关效率,减化保税仓储手续和程序;③对各保税区重新进行功能定位,靠近优良港口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常定位于综合型,而不靠近优良港口、不处在国际贸易主航道上的,其功能通常定位于贸工型,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④中央政策要实行“境内关外、四大自由”的自由贸易区政策:货物进出自由;企业经营自由;投资金融自由;人员进出自由。

(2)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立现代化的运输以及通讯等设施,方便物资、人员出入自由贸易区,保证电讯、信件的传递迅速、准确,为高新技术人员配套相应的生活设施,留住、吸引外来人才。

(3)发展离岸金融业务。

实践证明,发达的金融业对国际资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也是对国内外企业在保税区投资经营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对企业用汇采取严格限制,造成了企业外汇来源的单一,这必然给企业的合理用汇造成不便。在不对当前外汇管制的大环境带来很大冲击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区内企业自有外汇,开展离岸金融业务。

(4)选择试点逐步转型。

我国众多保税区不可能做到齐头并进,同时使其转型,只有通过试点逐步进行。在15个保税区中,有6个设在广东省,其中3个――深圳沙头、福田、盐田港均在深圳,经济成就均在前列,尤其是福田保税区有专用通道直接与香港相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达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具有更大的相似性。三个区连成一片,易于形成规模优势,这是其他保税区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可以从深圳三个保税区开始,延伸到广州黄埔、珠海、汕头保税区,最终实现全国所有保税区的成功转型。

3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保税区已不再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向自由贸易区的转型成为我国保税区发展的无可回避的任务。通过借鉴世界成功自由贸易区的经验,逐步实现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的顺利转型。

参考文献

现代自由贸易范文第3篇

记者: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猛。然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时代,为生产、销售的国际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商务、无纸贸易等新手段的运用使传统的国际贸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率。在这种条件下,WTO成员的关注焦点转向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双边FTA)。汪先生,请您给我们简略地谈谈双边FTA的特点。

汪巍:双边FTA的特点是两个经济体商签双边FTA,而不仅仅是局限于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层面自由化的区域贸易协定。从经济效应看,双边FTA通过相互间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特殊优惠安排,促进了成员方有利自身的贸易转移,使成员方货物进入彼此市场的机会大为增加,从而促进成员方的贸易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双边FTA推行的贸易和投资优惠措施,减少了相互间的投资障碍,降低了投资成本,有利于提高彼此的工业化程度与水平,发挥一体化市场的规模效益;双边FTA促进了成员方技术和人才流动,弥补了各自技术和管理人才的不足,提高了彼此的科学技术水平,推动了成员方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记者:自由贸易协定可以采取那些形式呢?

汪巍:自由贸易协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特惠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它们依次构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在特惠贸易区中,成员之间实行部分特惠关税减让。在自由贸易区中,成员之间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但每个成员有权对非成员设定各自的关税税率。关税同盟也是自由贸易区,但成员对所有非成员采取共同的对外关税。共同市场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形式,除拆除成员之间所有贸易和投资障碍外,还允许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经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它包括各成员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体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体化。包括双边FTA在内的区域经济合作并非新事物,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已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记者:请您谈谈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双边FTA的发展趋势。

汪巍:从FTA的进展看,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最早的双边FTA是1983年签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紧密经济关系协定,据APEC统计,目前为止,APEC成员间已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有27项,成员与非成员之间达成的FTA有33项,正在谈判的有42项,正在构想中的有6项。

2.美洲地区。近年来,加拿大与智利达成了双边FTA,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双边FTA谈判已经接近尾声,与南锥体共同市场的谈判正在进行中;2000年7月墨西哥与欧盟达成了双边FTA;美国在2000年与约旦达成了双边FTA。在加勒比地区,有13个成员的加勒比共同体与多米尼加和古巴达成了双边FTA。

3.欧洲地区。中欧自由贸易协定成员为: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波罗地海自由贸易区成员为: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随着欧盟东扩进程的加快,欧洲地区的双边FTA将逐步向外伸展。

4.非洲地区。非洲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将以自由贸易区为主,非盟委员会与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非洲开发银行等合作伙伴近来提出了建设非洲自由贸易区的计划,并制定“四步走”时间表:2014年完成东非共同体、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三方自由贸易区计划;与三方自贸区平行,2012年至2014年完成非三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2015年至2016年巩固三方自由贸易和域内其它地区自由贸易区,并逐步对非洲各次区域自贸区进行整合;2017年建成非洲自贸区。

总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全球贸易自由化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尽管各国由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差异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国家贸易利益,但在WTO的积极推动和各成员的努力配合下,从双边FTA走向多边贸易体制的道路成为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重要一环。

记者:当前,通过商签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推进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增长,已成为国际贸发展的重要趋势。双边FTA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汪巍:双边FTA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1.“双边”易于推进。两个国家(如日本—新加坡)或地区(如欧盟—墨西哥)的经济联系相对较为紧密,易于形成较为合理的协作体系,贸易自由化范围相对较小并易于推进,所以一些经济体转向双边FTA。

2.对外经济战略调整。在现代科技发展推动下,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及利益的驱动,一些国家进行新的战略调整,以拓展发展空间,获取更大的利益。

3.产生了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随着双边FTA的签署,内部贸易壁垒逐步消除,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更趋合理,规模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记者: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双边FTA的商签呈现出那些特点呢?

汪巍:从双边FTA的发展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

现代自由贸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进,世界各地的贸易形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各国和地区之间纷纷开始采取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方式来实现贸易自由化,实践表明建立自由贸易区也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好方式。伴随着自由贸易区数量的增多,自由贸易协议的内容和范围也有了新的变化,尤其随着服务业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也更加重视发展本国服务业,服务贸易在自由贸易协议中的比重也在增大。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概述

(一)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状况

我国服务贸易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兴起的,由于起步较晚,技术较低,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低下,但在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服务贸易市场对外逐步开放,在规模、结构等方面都有了迅速的发展。

2001年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为719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为2.4%。2010年的总额为3624.2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为5.1%,比2001年增加力2.7%;出口额为1702.5 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为4.6%。比2001年增加了2.4%;进口额为1921.7 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为5.5%,比2001年增加了2.9%。而且2010年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比重的5.1%。

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贸易总额在逐年的增大,但是逆差严重。从2000年到2010 年我国服务贸易一直逆差,从2007 年开始逆差更加加剧,虽然在2009年以后有回升的趋势,但是2010年的服务贸易逆差仍然达到220亿美元,这说明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不强,仍然处在劣势。

(二)我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发展状况

从服务贸易出口额上看,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一直是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主要部门,近些年建筑服务、计算机和咨询方面也有较快的发展。而通讯、保险和金融服务等方面虽然有所增加但所占的份额较少。

从服务贸易进口额上看,我国服务贸易进口仍然集中在运输和旅游行业,而且进口额在逐年增加。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及其他商业服务所占的份额也比较大,但是相对于旅游和运输来说份额较小。

在对我国服务贸易总量、行业结构分析后,发现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非常的迅速,在世界的排名不断的上升。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严重,整体的竞争力不强,贸易结构不平衡,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服务部门。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影响

马来西亚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三个部门,这三个部门的贸易额占到总体的80%以上。马来西亚在通讯、建筑、保险、金融服务和专有权利等方面都比较薄弱,发展的比较缓慢,其中金融是其发展最弱的行业。

印尼的服务贸易也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上,但是份额照马来西亚要少的多,而且印尼除了通讯和旅游是贸易顺差,其余均是贸易逆差。近几年,印尼运输出口逆差非常的严重,而且出口发展的非常缓慢。

菲律宾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其他商业服务,顺差额在逐年的增加,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也表现出来良好的发展势头。像旅游和运输虽然所占份额比较大,但是发展很缓慢,运输的逆差很严重,旅游在2009年也出现了逆差。

新加坡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要高于东盟的其他国家,也是东盟唯一的一个与中国服务贸易额比较接近的国家。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决定其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运输、其他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所占份额较大。

泰国的服务贸易的核心部门是旅游,旅游的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40%多,在2010年顺差额为46.6亿美元,而且发展的非常迅速。其他商业服务、文化和娱乐服务的逆差比较严重,逆差额在不断的增加。

比较来看,东盟五国的服务贸易结构和我国既有相似性又有互补性,双方服务贸易的主要部门集中在旅游和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和东盟之间旅游合作非常融洽,并且有很好的发展趋势。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是我国居民出国旅游的主要国家。在运输方面,我国的运输行业发展前景要好与东盟,东盟五国中除了新加坡的运输业是顺差,其余国家均是贸易逆差,双方的合作机会很大。

三、自由贸易区战略指导下我国发展服务贸易面临的问题

从上述的讨论中我们能够看出,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非常迅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要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从我国服务贸易角度来看,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较小、行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多元化程度不够、竞争力偏低、逆差严重及法制不健全,这些对贸易自由化都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尽管我国可以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议来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结构不完善,国内市场竞争不充分,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四、自由贸易区战略指导下我国发展服务贸易应采取的对策

我们已经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我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第一,当务之急就是要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优化服务产业结构,改组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把重点放在信息、咨询、科技、法律服务等行业上,对于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房地产、旅游、教育等行业要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和重视度,使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运用高科技的服务技术,改造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从而拉动服务贸易整体水平的提高。

第二,完善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布局,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积极参与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加大我国服务贸易的开放力度。确定贸易伙伴的选择标准,要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考虑,拓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重点放在周边国家,加快与日、韩的谈判进程。同时向四周发展,扩散到全球。

第三,制定完善的法制体系,提高政府制定政策的透明度,建立新型的科学管理制度。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之所以快速发展,与其有一套完整的法制体系和高效的政府管理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国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借鉴其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立法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以提高国家利益为前提逐步加大对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的支持力度和开放力度。(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卜国琴.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动因与前景分析[J].时代经贸,2008(97):94-95.

[2]蔡洁,蒙英华.贸易自由化福利收益模型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实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07(05):84-90.

[3]陈力菲.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战略研究[J].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01):55-58.

[4]陈妙英.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法律规划探析[J].东南亚纵横,2009 (01):29-32.

现代自由贸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期状态;国际货币;东亚共同体;自由贸易;民族自决权

中图分类号:F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3-0188-03

国际货币量与国际贸易的总量呈正比关系,国际货币使用量与国际贸易自由度成正比关系,与国际贸易保护程度成反比关系,是在国际货币的四大特征制约下有规律产生量的扩张与收缩运行模式,对全球经济贸易文化总量起调节作用。东亚共同体标志着东亚国家在探索工业化道路上达成了一致共识,公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威信,公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2005年以来取得了伟大成就,成为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榜样和楷模。2008年10月3日,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会报告,受内需带动,中国经济将在2050年左右赶上美国,并在本世纪中期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这种鼓励表明中国经验对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自由贸易联合体(1+10)东亚共同体初期运行有明显的指导和经验作用,发展雁序结构,共同运作东亚共同体的健康成长。

一、东亚共同体初期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东南亚国家联盟正式签约建立包括十九亿人民在内的拥有较大区域的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国家国际新动向的主要特征,是东亚国际新动向的主要成果。东亚共同体已经成立,就必然代表着东亚人民巨大的利益,就必然代表着东亚人民21世纪百年的历史发展方向,就必然代表着东亚人民要完成工业革命的决心,就必然代表着东亚人民要求分享现代文明成就的信心。

但是,这个巨大的自由贸易区完全是新兴发展中工业国家的联合体,是实力、资金、技术、知识都有赖于继续发展的新兴发展中工业化国家的自由贸易联合体,是全球工业革命以来第一个发展中新兴工业化国家自己联合谋求完成工业革命的自由贸易联合体,是较为稳妥、较为自信、较为民族的发展联合体。

从东亚历史来看,东亚尚未形成经济贸易秩序的内在结构和稳态,东亚由于历史原因尚有发达的日本和较发达的韩国未加入东亚共同体,而且,发达的日本要在2012年才加入东亚共同体,较发达的韩国要在2011年才加入东亚共同体,而后,朝鲜(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蒙古才会在适当的时期加入东亚共同体。这就表明东亚共同体初期需要对东亚(1+10)共同体内部经济贸易秩序进行整合,一个扩大的东亚共同体市场内部完全自由的贸易竞争关系适用于WTO发展中新兴工业国条款规定的发展待遇,完全自由的经济贸易活动会导引发达国家继续增加大量投资,东亚共同体内部市场会开放的更加适宜于发达国家追加资本活动。这在自由贸易条款执行规范状态中产生双向加速的作用:一是东亚共同体内部经济贸易文化交往会在健康自由的经济环境加速活动,产生东亚共同体在走出跨越09年10年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前后扩大东亚共同体内部的贸易量;二是东亚共同体内部自由、开放的经济环境由于东亚经济贸易秩序的整合日益稳健,适宜于国际资本主义资本分工和国际资本主义贸易分工,吸引发达国家在“转让国际资本分工管理经验”、“转让经济国际资本分工产业、技术和专利知识”、“培训适应国际资本流动及产业、技术转移活动所需的员工”和“发达国家增加资本投资活动”会有加速现象。

因此,东亚共同体初期状态是东亚共同体内部经济贸易秩序尚未建立,东亚共同体内部自由、开放贸易环境是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较大吸引力的状态。笔者提出:应设雁序结构的东亚共同体。经过若干年自由贸易实践,仍需回到《东亚经济贸易秩序的整合》立场,有必要确立东亚共同体内部的领导体制,理顺东亚经济贸易秩序,确定东亚共同体作为自由贸易区的性质、特征、一致政策和立场。

二、东亚共同体内质、基础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的东亚共同体作为自由贸易区建设是要有长期的政府合作心理准备。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发展史来看,地缘政治是长期起作用的要素之一,族情血缘是长期起作用的要素之一,参加国际资本主义分工是近现代以来长期起作用的要素之一,谋求工业化和谋求分享现代文明权利是近现代以来长期起作用的要素之一。四大要素构成东亚共同体的天平。笔者认为,东亚共同体兴起和发展自由贸易是东亚人民地缘、历史、族情、血缘联系的优势起了主要作用,是东亚人民地缘、历史、族情、血缘联系长期发展并正视工业革命的利益和前景作出的正确选择,是东亚各国人民适应国际现代化发展潮流作出的最新选择。

1.国际社会应当承认东亚人民享有谋求工业化和现代化文明的权力,用普遍人权原理,东亚人民理应获得追求发展民族生存权、工业化权、现代文明权和人类现代化成就平等共享权。

2.国际社会应当鼓励东亚人民民族发展权和文化多样性,鼓励东亚各民族从事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现代化、民族人民现代化。

3.东亚人民自1945年来复苏的民族意识和东亚人民逐步达成的地缘、历史、族情、血缘共识是对东亚共同体起基本作用的主要因素,增加自主成份,积极发展东亚各国人民互信、合作事业,升起民族自豪感是发展东亚共同体的主要动力和内在动力。

这样一来,东亚共同体就能受到国际社会鼓励,免除自卑心理,增加东亚有历史以来民族的共同优秀品质,增加东亚各国民族优秀文化的交流和交往,扩大东亚各国人民生存、发展的基础,深入发展东亚共同体内部经济贸易文化往来,不断提高东亚共同体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东亚共同体一体化水平。

三、东亚共同体的国际资本分工和领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