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春节民俗文化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晋中社火节;民俗文化;动画剧本改编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51-02
社火,亦称“射虎”,又称“耍社火”、“闹红火”,作为最古老的风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源于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的宗教活动。①“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②社火活动正是将火的精神内涵融入其中,逐步演化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它寄托着人们对未来一年生活诸事顺意的美好期盼。正是这种期盼,使社火活动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也使社火文化成为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晋中社火与社火中的民俗活动
山西是一个资源大省却不是一个文化强省,它有很多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亟待开发。晋中市正是抓住这一契机,将本地区的春节社火活动作为当地的重要文化品牌进行打造。它将各个县区村落、社区街道自发组织的社火展演活动,从时间、场地以及展现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有效整合,逐步形成时间周期固定化,视觉元素统一化,社火活动系列化的晋中社火节。晋中社火节作为晋中市的文化品牌形象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也使之走在全省诸多民俗文化品牌的前列。
在晋中一带的春节社火活动中,除了与中国传统春节民俗活动的主要内容大致相同外,还有一些特色鲜明的地方性活动。例如,在春节和元宵节期间用煤块、土坯、干柴来“垒旺火”,又叫做“棒槌火”“绣球塔塔火”。有些地方还要让孩子拿着馒头到旺火上烤着吃,企盼一年不生病。又如,正月初五将家中的破旧杂物收集后拿到野外焚烧,并备以贡品烧香磕头,名曰“送穷”。又如到了正月十六这天,在南庄要摆设“架火”。架火要将十二张桌子逐次叠高,制作成塔式。垒十二层高代表着常年十二个月,如遇闰月则垒十三层高,寓意月月红火高升。整个架火用多种彩色的纸张进行装饰,离地高达十余米,其造型好似楼阁或古塔。塔基装饰人物山水,塔身花炮成串,塔顶则旌旗飘扬。还有很多社火节目与表演形式,更是不胜枚举。
正如前文所述,社火活动本身是一种源自于人们对于火的崇拜,进而延伸到对火的内涵意义以及对未来红火生活期盼的祈福活动。同时,社火的节目表演自由不羁、形式热情奔放,无论在何种场合进行表演,都突出了一个“闹”字。“闹”不仅代表着喧闹热烈的社火表演场面,在晋陕语系中,还有着主动参与的意思。而“红火”一词,代表着人们心目中理想化的生活状态。这就意味着“闹红火”活动本身不仅具有热闹、朝气蓬勃的活动特质,而且背后还蕴含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祈福的意义,并促使更多的人们主动参与并乐在其中。
二、晋中民俗故事剧本化改编的禁忌
这是一个民俗文化发生剧变的时代,现代生活方式与文化传播所带来的是多种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冲击,进而趋于同化。这使得民俗文化的保留显得更加急迫,同时,对民俗文化品牌传播的要求更加细化。它既要将民俗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基因保留下来,又不能简单死板地封闭起来,而是要利用它的优秀基因,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价值。结合晋中社火节文化品牌的核心理念,利用晋中社火活动中的民俗故事进行动画故事改编,正是将晋中社火节文化品牌进行有效丰富的很好契机。但是,民俗故事的动画剧本改编也有着必须注意的地方。
一是拿来主义,片面追求“原汁原味”。有观点认为,民俗故事通过改编后,破坏了故事的原貌,使民俗故事发生了变异,就是破坏传统。我国的传统节日源于农事,是在岁时节令和气候、物候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的积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一定时代人们的心理活动、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用今天的眼光看来,这其中的某些观念暗含着封建礼教、迷信与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些“原汁原味”的故事内容,既不能反映当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又会将错误的观念传播出去,反而使社火节活动的核心理念带来危害。
二是肆意改编,“借壳上市”。有些剧本看似依托于民俗故事,它拥有着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意味的角色形象设计与场景设计,但架空的故事内容放到任何时空都可立足,也因此丧失了民俗故事的地域文化特质。如此这般的改编,如果只是一次独立的试验性习作倒也无妨,但如果将其作为晋中社火节整体传播推广规划中的一部分,就值得商榷了。失去地域文化背景的改编,也就失去了晋中社火故事的民俗特征,既让本地人很难接受又让外地人无法了解晋中社火的真正内涵。
三、晋中民俗故事剧本化改编的建议
导演万籁鸣在谈到剧本编排时说:美术片工作者在改编古典文学作品时当然应该忠于原著,忠于原著的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忠于原著的主体,忠于原著的浪漫主义色彩。但这个“忠实”并不等于照抄照搬,不应该拘泥于原著。因此,在剧本故事的改编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是立足社火民俗本身,提炼精神内涵。例如有些晋中社火民俗活动的故事背景,来源于神话传说或是原始的民间信仰崇拜。这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知识体系与生活理念。但是社火活动中所蕴含的人们渴望生活红火向上的积极热情,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朴素情感,则是值得弘扬的主题。从这一方面入手,可以使社火民俗故事带来积极的立意,也与晋中社火节的主题相呼应。
二是利用民俗故事基底,进行有益改编。有些社火活动中的民俗故事,其本身源自于历史典故或民间野史。这些故事通过逐渐演化,往往会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就需要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有机地保留和提取故事中地方特色的同时,再利用编剧手法将这些故事内容丰富起来,使其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情趣。这不仅使晋中社火故事能够变得更加鲜活,而且便于晋中社火文化能够突破地方文化的藩篱,达到向外界传播推广晋中社火文化品牌的作用。
目前,山西省诸多地方都开始打造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也纷纷将民俗文化作为其中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在山西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推动下,晋中社火民俗文化品牌的树立与发展,也将带动当地经济进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民俗是随着社会发展逐步消长的。立足于当地民俗文化,结合晋中社火节的核心理念,用发展的眼光将民俗故事用动画这种表现方式呈现出来,使晋中社火节民俗品牌变得更加丰富多元,为山西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提供新的立足点。
注释:
①②马汉臣.春节社火[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
参考文献:
[1]马汉臣.春节社火[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1).
[2]闫艳.谭达先.后殖民语境下的海外中国民间文艺学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4):136-140.
关键词:中国民俗 广告创意 传播
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趋同化大潮的冲击下,表现人文底蕴和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的广告犹如给广告界吹来的一股清风,在带给人们震撼的同时,也使人耳目一新。广告创意的风格和题材都离不开其深厚的文化根源和社会背景。
民俗与广告传播的关系
民俗与广告传播的联姻可以说是由来已久,并将长相厮守。
民俗与广告传播的联姻。在国外,作为学术术语的“民俗”是在英国首先出现的,它是由英国民俗学会创始人之一、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s)用“Folk”和“Lore”两个词合成的,其本意是指“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作为学科名称可以译为“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民俗文化是一种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①
综观古今中外广告发展史,都能发现民俗文化在广告中的身影。广告创意的表现形式和表现主题都反映出民俗文化的深刻影响。我国宋代的广告把原始的吆喝叫卖声与歌谣、快板、词曲相结合。如卖糖的商贩靠吹管箫乐器来招徕顾客。卖梅花酒的,吹奏《梅花引》叫卖。
近些年,国内外的广告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广告作品中借助民俗文化来传递商品、服务的信息或企业理念。在这类广告创意中也不乏优秀之作,有些是反映本国民俗文化的,如反映美国西部牛仔文化的万宝路香烟;还有反映他国民俗文化的,如日本丰田汽车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并且在画面中出现孙悟空的形象,用中国文化中熟悉的语言和形象来打动中国消费者的心。
广告传播要遵循民俗文化。广告传播之所以要遵循民俗文化,是因为广告活动是以民俗文化来确定广告目标市场的基准之一。只有充分尊重社会大众中不同民族、种族的传统特点,充分利用不同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艺术形式来传播广告信息,这样,才可以让本国市场的受众或目标市场国的受众喜爱和接收广告信息。
“广告创作者一方面从礼仪风俗文化中获取素材、灵感,催化出惊人的创意,另一方面利用风俗文化所具有的魅力、号召力来征服大众。如上所述,同一民族、同一地区的人们长期在一种环境中生活,具有共同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这样就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区域特色的风俗文化。风俗文化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传承性,规范甚至制约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性格气质、思想感情,影响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观照、功利评价。”②
广告创意中的中国民俗
参考《中国民俗》③,把民俗划分为以下六种类型,由此我们进一步探究广告创意中的中国民俗:
广告创意中的岁时节日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是由岁时民俗与节日民俗两部分组成。岁时民俗指的是一年中伴随着季节和时序的变化而相继出现的一些风俗。节日民俗是指人们约定在某些具体日期进行某种活动和仪式的民俗。可口可乐创作了多则反映春节民俗的广告创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可口可乐的“贺岁”篇:一个身着红色小肚兜、头顶一撮头发的小阿福在一派红彤彤的欢乐景象中,为大家表演中国民俗剪纸,并祝来年喜庆吉祥。中国移动通信贺岁剪纸篇系列广告通过剪纸这一形式,利用年年有余、天降财神、左右门神等在中国人心中极具吉祥意味的形象,以及中国人在春节走亲访友的习俗,结合现代商品特征,既充满喜庆气氛,又增强了广告的感染力。这类广告创意迎合了中国传统民俗,渲染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以唤起观众对于传统民俗的认同,将传统节日民俗与所宣传产品联系起来,使产品带上了浓厚的象征意味,增强了受众的消费欲望。
广告创意中的人生礼仪民俗。人生礼仪民俗指的是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与之相应的仪式和礼节,主要由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葬礼等民俗仪式组成。奥斯曼生眉笔的“摇篮篇”表现了眉毛乌黑浓密、形如弯月的新疆维吾尔族母亲为摇篮中新出生的女儿用乌斯玛草生眉的世代相传的民俗,从而传达出含有该成分的产品神奇的生眉特点(新疆维吾尔族历来有举行摇床礼为孩子祁福的民俗)。立邦漆的“哈萨克婚礼篇”是表现地域民俗文化的佳作,教室里年轻的女教师演奏手风琴乐曲,新疆少数民族小朋友欢快地歌唱。村民有秩序地传递漆桶,用立邦漆在墙面绘制的红白相间的哈萨克民间传统图案。接着是一幅幅色彩亮丽的画面:红色的屋顶、蓝色的椽子、橘色的烟囱、蓝色的窗子……马队载来了美丽的新娘,载歌载舞的婚礼场面,尤其是女方德高望重的老年妇女向新郎身上撒“喜食”(哈萨克语称“沙修”,即糖果、奶疙瘩等食物)把广告推向了。受众在领略鲜明地域特色的婚俗文化的同时也接受了创造多彩生活的品牌精神。
广告创意中的物质生产民俗和消费民俗。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民俗、渔业生产民俗、畜牧业生产民俗、林业生产民俗、手工业生产民俗、商业生产民俗以及工业生产民俗等。消费民俗是由于人类的基本日常生活需要,满足人类起码的生存条件而产生的一系列民俗事象。消费民俗主要包括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和居住民俗。如,伊利“黄金牧场”版广告中身着蒙古族服饰的小男孩从蒙古包中跑出来给挤奶的奶奶送木桶。伊力特白酒广告中新疆牧民在广阔的大草原骑马放牧的场景。广告创意集中体现了物质生产民俗和消费民俗。
广告创意中的社会组织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是指传统社会中所形成的各种较为稳定的人类共同体。如家庭、家族、亲族、村落和行会、帮会、秘密结社等民间组织。中国历来是崇尚礼仪的文明之邦,广告中也经常表现社交礼节(待客)。在我国的广告创意中有许多表现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欢聚一堂的情景,特别是日常消费品的广告创意,如食用油、水饺等商品较多采用这类创意。这与我国历来推崇的“和”文化是相吻合的。
广告创意中的信仰祭祀民俗。民间信仰,指的是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民众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等民俗事象。按照民间信仰的内容和方式,可以划分为信仰对象民俗、信仰媒介民俗和信仰方式民俗三类。例如,我国优秀的廉政公益广告“门神篇”,在铿锵的戏曲声中门神出场,接着传来话外音“浩然正气,廉洁奉公”,左右门神挥舞着鞭锏高呼“手莫伸,伸手必被抓”。最后,屏幕上出现对联“共守清廉,以正驱邪”。此广告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信仰民俗元素门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严形象来提醒和震慑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
广告创意中的游艺竞技民俗。游艺竞技民俗是一种以消遣和调节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民俗活动。从其内容和性质上分,游艺竞技民俗包括游戏民俗、竞技民俗、杂艺民俗三类。例如,在立邦漆广告“高空王子阿地力篇”中,高空王子阿地力身着色彩鲜艳的维吾尔族传统民族服饰在没有安全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表演惊险的达瓦孜,脚下就是万丈深渊,惊险刺激的新疆传统杂艺民俗和品牌给受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达瓦孜”是维吾尔语“高空走绳”,是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
在广告创意中运用民俗的作用
借助民俗文化的新奇性提高广告的注目率。民俗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石。民俗文化是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多民族、多自然生态、多文化形态的民族民俗特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地域文化特征。对当今现代社会的许多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同时这种新奇性也让人们有极强的好奇心。
多年沉积的民俗文化,增强了受众对广告的记忆效果。远离都市现代人的民俗文化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深厚的底蕴。从广告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越是司空见惯的广告表现,越不能形成很好的记忆效果;反之,越是新奇独特的广告表现,越能让广告受众形成良好的记忆效果。
在传播商品信息的同时让受众了解民俗。尽管借助民俗文化来表现广告创意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传播民俗文化,但是,在这个广告过程中也间接起到了传播民俗文化的作用。许多受众通过观看具有民俗文化特色的广告,在接受商品观念的同时,也领略了民俗文化的魅力。当然,对于现代人而言,挖掘民俗瑰宝,传承民俗文化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
如何在广告创意中运用民俗
深入挖掘民俗文化与广告创意的关联性。在广告传播过程中若要借助民俗文化提高传播效果,首先,就必须对民俗文化有深入的理解。其次,产品或服务的广告定位应和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性。立邦漆草原篇与哈萨克婚礼篇正是凸显了内蒙古牧民与新疆哈萨克牧民服饰、居所色彩丰富的特点,以及地方民俗文化所体现的鲜明个性,这恰好与立邦漆处处放光彩的广告语传达出的核心理念是完全吻合的。
在传播过程中正确理解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广告传播的本质目的是要追求销售目标或建立企业知名度,不是传播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在广告中的表现是广告传播的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广告传播过程中要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要有技巧地借民俗文化传递广告信息,实现广告传播的效果。
成功运用要建立在把握民族心理、理解民俗文化的前提下。不同国家和地域的民俗文化都存在着很大差异,表现在、饮食禁忌和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在我国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谚语。并不是所有借助民俗文化来表现的广告创意都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这类广告中也不乏失败的案例,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多是基于对民族心理的忽视和民族文化理解上的偏差。这些广告的失败,正是由于没有准确把握民族心理、理解民俗文化,在广告传播过程中,引起了歧义,使受众产生了误会,甚至是反感情绪,极大地影响了广告效果。
结语
广告创意中借民俗文化来表现创意的优秀作品多为以下情形:广告创意在体现商品产地优势时,可利用代表地域文化的民俗符号;借助民俗文化的元素来展现商品的特殊工艺、悠久历史等特征;消费对象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征,如我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单纯借助民俗文化的新奇性来吸引受众关注品牌。
广告要遵循民俗文化的规律,充分尊重社会大众中不同民族、种族的传统特点,利用不同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艺术形式来传播广告信息。广告创意在借助民俗文化来表现商品特性时,必须巧妙地构建两者的关系,要表现得自然、妥帖,要以突出商品定位为目的,才能获取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为新疆大学校院联合项目,项目名称:新疆民俗与广告传播效果研究)
注 释:
①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导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②肖建春、傅小平、陈卓、吕晖、王萍:《现代广告语传统文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叶涛:《中国民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1.1我国民俗旅游研究现状。
近年来,民俗旅游已经成为被广泛关注的旅游热点问题。众多学者做了许多有关民俗旅游的研究。例如,山东师范大学李东成的《论山东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1],作者侧重于探讨山东民俗旅游发展中产生的具体问题,以及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陶思炎的《略论民俗旅游》侧重探讨民俗旅游的定义、分类以及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原则[2].王祥玉在《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作者首先介绍了我国民俗旅游广阔的发展前景,又具体阐明了如何抓住重点开发地方性民俗旅游,最后阐述了开发民俗旅游的必要性[3].而广西师范大学彭谊的《民俗旅游开发的社会价值》则主要阐述了民俗旅游开发的意义[4].以上诸例充分说明民俗旅游正成为越来越热的研究话题,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民俗旅游的开发建设事业中来。本文是在综合介绍山东民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2民俗及民俗旅游的界定。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民间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旅游形式,开发利用独具特色、旅游功能强大的民俗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和经济的发展,这已成为旅游界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民俗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活动,是一种体验异地民俗风情的旅游活动。同时它也以强调旅游活动的体验性而与其他类型的旅游相区别,这包括生活方式、生活背景两方面的体验。民俗旅游是人们以享受文化和了解民俗风情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通过这种旅游活动,可以使人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获得旅游的乐趣[5].
2、山东省的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2.1民俗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山东省的民俗旅游资源传承性强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影响广泛、开发较早、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以山东文化为主体。山东文化又称齐鲁文化,齐鲁文化又包括齐文化和鲁文化。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在齐鲁大地上,涌现出孔子、孟子、曾子、子思、墨子、管仲、晏婴、孙子等贤哲圣人。他们是齐鲁文化的奠基人。
齐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齐鲁文化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和”为贵,以“礼”为形式,以“天人合一”为目标,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其中孔子创始的儒家文化影响深远。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爱国诗人辛弃疾、李清照,短篇小说家蒲松龄等,既是齐鲁文化的继承人,也为丰富发展齐鲁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山东人诚实守信、热情好客、礼让待人、吃苦耐劳、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扶弱济贫等传统美德,其源盖出自齐鲁文化[6].
2.2民俗旅游类型多样。
民俗旅游以民俗生活空间角度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市井民俗游、水乡民俗游、山村民俗游、渔村民俗游等环境类型;以产品性质为标准,将民俗旅游划分为观赏型、参与型、休闲型、运动型等类型[2].根据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山东的民俗旅游可以划分为民俗博物馆旅游、节庆民俗旅游、婚俗旅游、渔家乐、农家乐、民俗村(民俗主题公园)旅游。
3、山东省各种类型民俗旅游的开发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民俗旅游蓬勃发展。省内推出了许多民俗旅游精品线路。例如,日照市王家皂民俗旅游度假村、淄博市周村民俗游、岱岳区下港乡马蹄峪民俗旅游村、济南市九顶塔民俗风情园、章丘市朱家峪民俗旅游区、莱芜王石门民俗村、滨州惠民县胡集书会、泰安市邱家店镇生态民俗旅游,日照市山海天乔家墩子民俗旅游度假村、日照市董家滩旅游度假村、日照市吴家台民俗旅游度假村、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潍坊国际风筝节、潍坊市安丘石家庄民俗村等。山东省民俗旅游主要分布在日照、淄博、泰安、济南等地。根据山东省的民俗旅游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山东的民俗旅游分类如下。
3.1民俗博物馆旅游。山东省在地方风俗集中而独特的地区,专门成立了民俗博物馆,供旅游者集中观赏。如安丘的石家庄民俗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青岛民俗博物馆、淄博陶瓷博物馆、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等。目前山东已有170多个民俗博物馆,数量多,种类全。
3.2节庆民俗旅游。山东的节日民俗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它们对于旅游者都有着极高的观赏和品味价值。为满足中外游客的需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山东每年都举办一系列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会、泰山国际登山节、荣成国际渔民节、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等。此外,还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济南千佛山庙会、泰山庙会、淄博灯会、滨州胡集灯会等。其中济南千佛山庙会,每年庙会期间,从山脚下到闪耀兴国寺间一公里多的山路两旁,有固定和流动摊位1000多个,经营日用百货、土特产、风味小吃、工艺美术品等。来自省内外的民间艺术团体在庙会上表演杂技、马戏、歌舞等,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泰山庙会则是以帝王的庆典活动,佛道的传教活动为主要内容。在岱庙一带还形成了许多贸易活动和娱乐活动。
3.3婚俗旅游。婚俗旅游一般有三种行式:一是参观婚俗博物馆等景点陈列的有关婚姻习俗的器物,二是观赏婚俗表演,三是参与婚俗活动。曲阜于1987年推出的古典婚俗旅游独具特色,微山湖举办和表演水上人家婚礼。这些活动都极富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3.4渔家乐。渔家乐的民俗旅游活动让游客观赏渔家民俗文化,品味渔家生活风情。游客还可以参观渔民网箱养鱼和筏式养殖项目,观看并参与渔民舞龙、扭秧歌、吹渔家号子、尝渔家风味小吃等民俗活动。日照王家皂民俗旅游村推出了以“吃渔家饭,住渔家屋,干渔家活”为内容的民俗旅游。自1990年开始,举办的荣成国际渔民节融文化、娱乐、经济为一体,以弘扬海文化为主题,以体验荣成渔家生活为基调,以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为目的。荣成渔民节举办了耍龙、划船、海上灯会、文娱晚会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演出了“渔鼓催春”、“群龙闹海”、“八仙过海”等海味十足的游艺节目,吸引了广大海内外游客[1].
3.5农家乐。参与“农家乐”旅游活动,旅游者可以住农家炕,吃农家饭,做农家活,欣赏农家小戏,体察民风乡情,领略田园风光。“农家乐”在泰安、枣庄、临沂开展的比较好,其中泰安的埠阳庄开展的“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旅游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3.6民俗村、民俗主题公园旅游。山东的民俗村民俗主题园有济南的朱家峪、九顶塔民俗游乐园、潍坊的杨家埠、青云山民俗游乐园等地。这一类型的民俗旅游在山东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景点景区还不多,但是发展潜力很大。
4、山东省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民俗旅游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比较高的民俗旅游品牌。但是目前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对民俗旅游资源重开发不重保护,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和社会效益,有些景区(景点)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4.1市场调研少,产业化程度不深。民俗旅游活动都或多或少地带有长官意识,忽视了民间节庆活动的自发性、群众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主办者、协办者和承办者往往都采取“拉郎配”的形式,不了解广大参与者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情趣[6].
4.2忽视地方特色,创新内容不多。较长时间以来,许多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人文旅游资源改造建设相结合远远不够,一些主办者也很少考虑这一点,盲目模仿。民俗节庆活动相似化和庸俗化严重,某些景区(景点)的民俗节庆活动大同小异,大多是一些类似的民间艺术、民间绝活、民族歌舞。缺乏创新,而且品牌意识不足,有些民俗节庆活动的时空布局不合理。以济南为例,春节黄金周期间,大明湖春节民俗文化旅游庙会、趵突泉灯会相继登场。两大名胜都打民俗牌,一个有“乾隆游大明湖”一个有“乾隆游趵突”两个名胜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两者黄金周的收入都没有大的作为。
4.3民众参与不多,营销手段有待提高。许多民俗节庆活动的参与者都以当地市民为主,外地乃至海外旅游者很少。参与的形式也以散客为主,团队很少。这说明山东民俗旅游在宣传、包装、促销上都有待提高。山东省虽然已经意识到对外宣传的重要性,打出了“好客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口号,但有些富有特色的景区、特色节庆活动仍不为人所知,或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极小。例如肥城桃花节的宣传力度不大,导致不能很好的吸引外地游客,使得肥城桃花节不能很好的吸引外地游客,走出山东走向全国。此外,山东的民俗旅游活动大多以观赏为主,真正使得游客参与其中的旅游活动很少,这也是山东民俗旅游吸引力低的重要原因。
4.4民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山东有多处景区(景点)出让经营权限,把景区(景点)交给公司经营开发,由此导致了诸如文物保护、收益分配等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三孔”管理体制变更带来的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问题。在2000年12月6日至13日的卫生清理活动中,孔府、孔庙、颜庙等处出现了用水冲刷硬物摩擦擦拭文物的现象,使三处古建筑群的22个文物点不同程度受损,有的损坏严重。很明显,“水洗三孔”的做法不是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的做法。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的谢凝高教授也认为“把世界遗产和国家文物交给旅游管理部门管理是不正确的,不符合国家文物保持法”.事后曲阜市委市政府对文物管理体制也进行了重新确定,“三孔”文物景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由曲阜市文管会统一负责,孔子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对“三孔”的管理工作立即停止[7].[ LunWenData.Com]
4.5“内讧”式的不规范竞争。相似区域共享的民俗旅游资源被不规范的内部竞争分割,不仅抹煞了民俗旅游的特色,同时分流了客源市场。济南春节黄金周期间的“乾隆游大明胡”“乾隆游趵突”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之争”.安丘石家庄民俗旅游村被誉为“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日照王家皂民俗旅游村却定位在“山东民俗旅游第一村”.首先,二者都以“民俗旅游第一村”命名,不利于突出特色;其次,石家庄民俗旅游村既然被誉为“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毫无疑问,它也是“山东民俗旅游第一村”,王家皂以此定位,不但重复,而且笼罩在石家庄民俗旅游村的“阴影”之下,给旅游者的印象是:王家皂民俗旅游村只是山东第一,石家庄民俗旅游村才是中国第一,如此以来,不利于对外宣传促销[1].这些也都存在景区(景点)各自为政,重个体得失轻共同发展的问题。
4.6门票定价缺乏全局思想。很多地方只重经济利益,忽视游客的可接受能力和景区景点的可持续发展。以“蓬莱阁”为例,2001年11月,蓬莱阁景区宣布门票涨价,不少游客只远远看看就算到此一游了。景点不断涨价,使得景区旅游总体报价提高,反而降低了旅游收入[8].
4.7民俗旅游纪念品欠缺。现在许多旅游纪念品质量粗糙,工艺水平不到位,而且大同小异,真正作为民俗旅游纪念品使旅游者欣赏的很少。而像捏彩人、剪纸等以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工艺则陷入了后继无人的窘境。缺少能够突出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也大大降低了旅游地的经济收益。
4.8景区(景点)季节性太强,旅游发展滞后。山东省四季分明,旅游地季节变化性强,也就造成了山东旅游具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山东民俗节庆活动众多,但很多都集中在春季或黄金周期间,其余时间游客稀少,门庭冷落。
5、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5.1解放思想,努力开拓山东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可开发的民俗活动比比皆是,论文格式但如果我们思想不解放只会坐失发展良机。民俗旅游的实质就是追求文化差异和文化认同,是文化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文化特质也必须是积极向上的。
5.2突出独特性原则。民俗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这是它们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根本所在。因此,突出民俗旅游资源本身原有的特征,有意识地保存和增强这些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开展工作中,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
5.2.1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的原始风貌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本土特色,任何过分修饰和全面的毁旧翻新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特别是对于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旅游资源来说,这种做法只能消弱它们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而且,有关实物的重建也应注意尽量反映其历史风貌,而不能代之以现代的建筑风格。
5.2.2尽量挖掘当地特有的民俗旅游资源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应以特色为依据,突出各地区的民俗旅游特点,设计和推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购物品。否则,总是跟在别人后边亦步亦趋,弄得一样的景观到处建,一样的产品遍地有,这样的旅游产品很难具有什么特色,当然也谈不上长久的吸引力和长远的效益[8].
5.2.3努力反应山东的文化特点在民俗旅游资源项目的开发中,强调地方化、民族化,保持当地传统风格,也是为了突出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也有利于当地旅游形象的树立。对山东民俗旅游业必须突出文化特点。首先,开发和经营者应该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对民俗文化有较全面的理解,对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能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各类民俗事象,发掘民俗旅游资源。其次,民俗旅游项目应创造民俗文化的氛围,以便让旅游者能得到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文化感受。最后,民俗旅游项目开发不仅要具有民俗的“神”,还应具有民俗的“形”,做到“神”、“形”合一,从而把民俗文化的精华完整地表现出来。
5.3观赏性和参与性并重的原则。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不应只停留在观赏的层次上,应注重开发新奇、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民俗旅游产品。当然开发旅游产品要以游客为中心,根据游客的需求进行开发。
5.4分期分批有重点的开发原则。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对有关开发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预测,分期分批有重点地优先开发某些项目,而不宜无计划的盲目开发。
5.5注重保护与合理开发原则。所谓合理开发主要体现在其开发规模不得超过该地的旅游承载力,并且有关建设项目的性质布局、规模、高度、造型、色彩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等都应与周围的景观和环境相协调。在山东民俗旅游规划和开发中,更要注重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抢救和保护,要有长远眼光,保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统一原则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充分协调经济发展、资源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促进山东省民俗旅游健康、持续、高效的发展。
6、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6.1全省统一规划,开发民俗旅游精品。
全省要在“千里民俗旅游线”的基础上把全省民俗旅游进行统一规划,山东东部注重海洋民俗旅游,西部重于发展运河民俗旅游、水浒民俗旅游和菏泽民间艺术旅游,形成横贯山东的旅游线。整合民俗旅游资源,把民俗旅游做大做强,促进山东民俗旅游的发展。山东省各地区应该积极实施民俗旅游精品战略,加强旅游深度的开发,了解游客的需求,开发独具特色的,对游客具有极大吸引力的民俗旅游活动,满足广大参与者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情趣。同时民俗旅游项目开发也应该从大区域来考虑,树立区域一体化的思路,加强联合,共同发展,努力避免投资浪费和恶性竞争,促进民俗旅游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如果没有全局观念各自为政投资开发民俗旅游项目,可能出现重复建设、重复宣传、互拉客源、两败俱伤恶性竞争的局面。
6.2大力发展民俗节庆旅游。民俗节庆旅游是山东省民俗旅游的主体,山东省的民俗节庆数量多,规模大,效益好。要想把山东民俗旅游办的更好,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6.2.1民俗旅游产业化,以节创收要使节庆活动能真正吸引广大旅游者参与,一定要了解潜在参与者在该地区的流向、逗留时间、消费能力、交通工具及相关情况。在政府扶持调控下,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团体等机构的积极性,利用经济手段,运用市场机制,将民俗旅游活动与农工商贸文化等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民俗节庆活动的知名度、美誉度为重点。带动企业效益和商贸发展,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6.2.2合理进行时空布局。以节促旅从时间安排来看,民俗活动一般应控制在8~15天,太短无法产生规模效益,难以回收投资;太长又会使工作人员疲惫不堪,公众产生厌倦、反感,给附近市民带来不便。从季节分配来看,要一年四季民俗活动不断,营造出浓浓的民俗文化氛围,使民俗旅游魅力长在。从空间布局来看,应注意如何划分活动地点,如何呼应。可以把民俗旅游活动分布在旅游区和新景点内,也可以在旅游集散地进行民俗表演,把民俗节庆活动与旅游促销活动融为一体。要注重保护环境,避免该旅游者带来不良印象,败坏民俗节庆形象。
6.2.3增强民俗旅游节庆的娱乐性和大众参与性。山东民俗节庆旅游要在保持民俗真实性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运作方式,挖掘民俗节日的娱乐成分,增强民俗旅游节庆的大众参与性。
6.3重视对山东民俗的提炼和升华,不断进行创新。山东各地都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因此,在确定当地民俗旅游活动的主题时,应重视对当地民俗风情的搜集、整理和挖掘,在民俗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提炼升华,避免对传统民俗的异化和商业化,只有真正融合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民俗旅游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不断发展[9].
6.4打造民俗旅游品牌,树立旅游形象。民俗旅游品牌能够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产品各要素布局趋于合理,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改善投资环境,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像青岛国际啤酒节、孔子文化节、泰山国际登山节等等已经形成节日品牌,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而像杨家埠以特色民俗为主题的“中国民间艺术遗产村庄”也突出了自己鲜明特色,推动了山东民俗旅游的发展。
6.5完善民俗旅游的管理体制。良好的管理体制是保证民俗旅游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加强管理方面的分工负责,统一协调,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培养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加强监督,避免“水洗曲阜”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关键词】山东;文化资源;旅游产业;问题及发展研究
随着中国的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但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观光型旅游产品的不断老化,同质化旅游已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广大旅游爱好者越来越青睐于更具个性、更有特色的旅游项目,于是文化旅游悄然兴起,成为旅游产业的新宠。
山东省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可行性,而深度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走文化旅游的道路也是山东旅游产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文化旅游是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趋势。国外的旅游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地位也在实际的应用中不断提高。如英国利用电影《哈利・波特》的热播,积极展开了对哈利・波特拍摄地旅游,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古堡文化。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各地区域文化才逐渐得到重视。80年代后期,我国大量的市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大多是出于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方式、习俗的动机。
其次,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徐通过“从旅游看文化”和“从文化看旅游”两个相对角度的审视,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也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文化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山东旅游产业的吸引力,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能促进山东文化资源的宣传与影响。
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深化文化元素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的应用,是提高山东省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因此,对于山东省旅游产业进行文化的深度开发,进行文化旅游建设是顺势应势的举措,也是山东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出路和发展方向。本文从分析了山东旅游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并从文化资源开发方面提出可行性意见。
1.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资源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经营范围的不断拓大,文化旅游作为专业名词出现。但对于文化旅游概念的界定至今未形成定论。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美国分会(USICOMOS)认为,文化旅游是由多种产品、多种体验构成的,它对于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因而其多样性也是必然的。
本文则倾向于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文化为旅游对象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旅游者通过各自的审美观和亲身体验,得到一种文化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内涵的研究国内外很早就开始了,但都未达成一致的看法。本文认为凡能使旅游者生成旅游动力的,能够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的,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使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物质,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侧重点和研究重点不同,旅游文化侧重点在“文化”,广义上是关注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狭义层面上是关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而文化旅游却正好相反,侧重点在于“旅游”,是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的特点、管理体制、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问题等。但二者也有其内在联系,都是对旅游和文化的结合点的研究,旅游文化的研究对文化旅游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能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而文化旅游的现实发展和理论研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2.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2.1 山东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根据我们前文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以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可利用程度的广泛性、必须性、可行性和可利用的程度不同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我们可以将山东省文化旅游资源分为以下三大类。
(1)古代建筑文化资源。山东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俗独特,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古代建筑文化。这些古建筑之中包含着许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精品。例如,济南长清孝堂山石祠、孔林、田齐王陵、曲阜的孔府、栖霞市的牟氏庄园等。山东处于中国北方和南方不同建筑风格的交汇处,因而在园林建筑上也体现了南北兼有的浑厚雄壮、精巧玲珑的齐鲁艺术风格。
(2)中外交汇的宗教文化资源。山东省的宗教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中国四大宗教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山东省都有其文化载体分布,而且根据各种宗教文化兴建了各种特色的建筑和形成的各种文化遗址。如泰山经石峪、历城柳埠千佛崖造像、崂山、沂山、五峰山、昆嵛山、峄山、济南清真南大寺、青岛市区的基督教会等。
(3)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齐鲁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世人还称山东为“齐鲁文化之邦”。山东某些地方的特产造就了地方特有的风俗和习惯,如烟台的苹果、莱阳梨、菏泽牡丹、潍坊风筝等,都在当地形成了与之有关的风俗习惯。另外,具有山东特色的戏曲曲艺文化,如山东快书、山东大鼓、吕剧等多达30多种。以上各种民俗文化在不同地域是相互交融的,这种交融促进了山东民俗文化的不断发展,并加强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可开发性。
2.2 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山东省旅游产业走了一条不断加快发展的道路,成为持续增长最快的产业,旅游收入已成为山东省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表1、表2来分析。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山东旅游业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旅游总收入、旅游人数以及旅游占GDP的比例都逐年增加,山东旅游业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随着山东旅游产业的不断提速,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旅游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十一五”是山东旅游业提速跨越的五年,不仅有了质的跨越,而且“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成为中国旅游业品牌打造的标杆范本。由此,山东的文化旅游产品日益丰富,体系逐渐成熟,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要素健全、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旅游产业体系。
(资料来源:《2010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3 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山东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根据对三大类旅游文化资源的分析,可以提炼出以下问题。
2.3.1 山东省古代建筑类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历史建筑、古迹类旅游开发虽然相对成熟,但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进入管理有序、内涵丰富和可持续开发的成熟阶段,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开发中文化资源的挖掘深度不够。虽然山东省历史建筑、古迹类旅游资源的文化积淀深厚,然而在各地的开发建设中,对这种文化深积的挖掘不足造成了开发的深度不够,有些旅游区资源仅仅依托资源本身有形的物质进行产品开发,而缺乏一些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包装,缺乏精品意识,造成了一些传统建筑、古迹类旅游产品呈现出老化现象。例如,曲阜的“六艺城”的开发,由于文化内涵的挖掘深度不够,导致开发比较粗糙,只有冷冰冰的建筑,而没有对“六艺”文化的深层挖掘,游人的可感受性与可参与性差,文化品味不足,这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地位是很不符合的。
(2)开发中缺乏保护性措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处理不当。古建筑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文物,它的保护需要适时地对其进行修缮,但修缮工作中的粗制滥造,对古建筑的整体构造造成重大影响与破坏。比如,建于1964年的福州华林寺大殿中国南方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有着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但在进行修缮工作时,无充分根据地“复原”其外观,建筑内外的油饰掩盖了原有古老的彩画和历时千年形成的木材表面的色泽质感,完全丧失了其“饱经沧桑”的历史面貌,以致外国专家在参观时都不相信它们是历时千年以上的建筑物。
(3)山东省文物古迹的管理体制混乱。山东省大部分县市的文物古迹管理往往分属旅游、文物及建设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职责不明、分工不清、管理混乱的情况。各地文物部门虽然是文物的直接管理部门,但它同时又受到地方政府的领导,而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旅游、繁荣经济,往往随意变更文物的管理权,把文物交由旅游部门来管理,而旅游部门并不十分熟悉文物的保护工作,往往造成严重后果。例如,2000年发生的曲阜的“水洗孔庙”事件,便是这样造成的。
2.3.2 山东省宗教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山东越来越重视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主要概括了以下几点:
(1)对宗教文化的挖掘程度低。宗教文化与旅游活动之间结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内容单调肤浅,宗教中启迪智慧、呼唤道德以及重塑人生价值等功能被挖掘的程度很低,没有展示出其精神层次的价值。总体来看,山东省宗教旅游还处于较低的开发层次上,尚未进入深层、可持续开发的阶段,很难令游客满意。
(2)旅游的开发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场所往往选择在安静的深山老林,目的就是为了脱离世俗,避免外人的干涉。而旅游开发的目的正好与此相反,这样,宗教与旅游就形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山东省内众多的宗教活动场所,已经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其接待人数不断增加,而宗教场所宁静的环境与纯朴的风气也慢慢消失。
(3)部分宗教场所存在过度商业化的现象。宗教信徒参与旅游经济活动,虽能从经济上改善信徒们的生活条件,但却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宗教本身的纯洁性。随着各地宗教旅游的开发与兴起,一些宗教景观地开始从事高价卖香火、兜售纪念品,甚至从事“算命”等非法活动,有的地方还存在强拉或诱导游客花大钱烧高香现等象,扰乱了宗教旅游场所秩序,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宗教本身的庄严性、神圣性
(4)宗教旅游中的导游还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宗教文化博大精深,如果对其误读和歪曲,则会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目前,山东省的宗教旅游之地,还不具备专业的导游队伍。导游对宗教的哲学思想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在讲解过程中只能简单地介绍各种建筑、文物、遗址的历史传说,而不能进一步阐述宗教的内涵,更加不能引导游客进行着理性思考,无法向游客传播宗教博大精深的智慧。通过开展宗教专题旅游培训,增强导游人员宗教文化知识,才能针对不同的客人采取正确的接待方案,这对树立良好的宗教旅游观念有重要意义,也才在最大程度地促进山东省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3.3 山东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山东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与问题,妨碍了民俗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山东很多富有竞争力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滞后,对外竞争力不强。例如,南方的苏州、扬州等地,运河文化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而山东的运河民俗旅游已经远远地落后于他们。水体污染、经费不足等众多因素制约了运河民俗旅游的发展,也使相当数量的运河文化遗迹得不到有效保护。又如,山东省是水浒文化的源头,但中央电视台却把《水浒传》拍摄基地选在无锡,无锡的“水浒城”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而扬名,而且,在各种旅游产品推介会上,无锡都打出了以武大郎、潘金莲等水浒人物为代表的水浒牌,源源不断的客流随之而来。而山东省却没有把握住机会,浪费了这一民俗旅游资源。
(2)民俗旅游节庆出现了“千人一面”的不良竞争现象。很多景点的庙会、灯会等的旅游活动大同小异,大多是一些类似的民间艺术、民间绝活、歌舞表演等,同质化的不良竞争导致了很多问题,甚至造成多败俱伤。例如,济南的春节民俗文化旅游庙会和趵突泉灯会,两大旅游活动都大打民俗牌,展卖的传统小吃、手工艺品以及民间艺术都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分流了不少游客,两大名胜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两者黄金周的收入都没有大的作为。
(3)开发格调低俗,甚至把民俗“庸俗化”。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有些旅游从业者不去尽力展现民俗的真、善、美,而是刻意追求原始、落后和愚昧,回避精华,偏爱糟粕,专门把一些已经被社会扬弃的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展示给旅游者。有些旅游从业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打着一切为了旅游者的旗号,不择手段地策划与开发不健康的民俗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刻意把质朴、高尚的民俗庸俗化,最终转变成圈钱的工具。甚至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误导旅游者。
3.山东文化旅游资源三大主要类型的深度开发对策
3.1 山东省古代建筑文化资源的开发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开发策略。
(1)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高古建和文物古迹的文化韵味。追求文化底蕴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历史建筑、古迹类旅游的开发必须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以提高其文化韵味。山东省古代建筑类旅游资源的灵魂所在就是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则是深入挖掘古建和文物古迹文化韵味的关键所在。与孔子有关的修学、养生、饮食、服饰及生活习俗等旅游项目都是应该重点推出的,而齐鲁文化中的运河文化、齐文化等支脉,都应当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依托它们所积淀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进行相关的深入挖掘,从而提升整个山东省古代建筑旅游产品的文化韵味。
(2)对古代建筑及文物古迹进行保护性修缮,处理好修缮与保护的关系。鉴于在修缮历史建筑中出现的问题,梁思成教授在1964年曾撰文精辟地提出维修历史建筑应以“整旧如旧”为原则。他认为要在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信息的前提下,尽量低调处理人为的干预。主张在建筑遗产面前,尽可能弱化在修缮时所不得不加上去的内容和修缮的痕迹,使之只起陪衬作用,以凸显古建筑本身“饱经沧桑”的历史风貌。而他主张的修缮古建筑应做到“有若无,实若虚,大智若愚”的规则,经过长期的实践应当成为我们维修古建筑的共同准则。
(3)建立有序的、高效的旅游开发管理体制。在旅游行业管理中,要贯彻政企分开的原则,旅游行政部门应制订和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将建筑、古迹类旅游资源的所有、管理权与开发经营权分离,行政管理机构要严格审批建筑、古迹类旅游开发项目,应保证任何开发项目都必须经过各级专家学者严格的科学论证和验收,而旅游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带有事业色彩的古迹旅游景点要迅速完成向现代旅游企业的过渡。简言之,就是理顺山东省的旅游开发管理体制,动员各部门的力量,综合开发山东和建筑、古迹类旅游产品。
3.2 山东省宗教旅游开发对策
如何正确处理好宗教与旅游的关系,促进宗教与旅游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旅游界、宗教界人士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1)要大力弘扬有积极意义的传统宗教文化。弘扬有积极意义的宗教传统文化,是促进山东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例如,佛教文化中宣扬“报佛祖恩、报国君恩、报师父恩、报双亲恩”的四报理论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对今天提倡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道教养生和健身的理念,对今天的人们也是一种需求。
(2)突出特色,深入挖掘宗教旅游的文化内涵。宗教旅游,不能单单理解为到宗教旅游地观光这一表层的观光性旅游,宗教旅游的魅力,不仅仅是宗教教义的哲理性、道德观,还有宗教建筑文化,宗教音乐,仪式,宗教区民俗活动等多种来源。只有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内涵,充实宗教旅游内容,提高品位,重视软项目的综合化开发运作,采用“宗教搭台、旅游唱戏”的综合性活动才是发展宗教旅游之意,维护客源之本。
(3)把宗教文化旅游开发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宗教文化圣地山清水秀,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可将宗教文化与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将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尽量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增强组合性旅游的整体吸引力。例如,佛教与茶道的结合,道教与武术的结合,道教与气功、养生的结合,佛教与书法、绘画艺术的结合等形式,从而形成独特的宗教文化旅游,进而提升宗教旅游文化的品位。
3.3 山东民俗旅游的开发对策
民俗旅游开发前景广阔,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发山东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坚决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节,同时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扩大客源市场,使山东省民俗旅游健康、快速的得到发展。
(1)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扼制低格调,标新立异、生搬硬套而造成的民俗庸俗化。高品位开发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示出来,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在举办端午节活动时,领导该如何发表讲话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端午节领导讲话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端午节领导讲话稿范文1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是端午节,我要给大家讲以下内容: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办好端午文化节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__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国家级的端午文化节,实践证明,办好端午文化节,是更好地宣传__、推介__,让世界了解__、让__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是扩大招商引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契机,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深化文明创建的有效载体,是推动__跨越赶超、科学发展的大事要事、好事喜事。我们要精心筹划、精巧构思、精致打造、精彩展现,力争把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办成精彩、难忘、成功、节俭的盛会。
我们要通过端午节的成功举办和持续开展,做旺__的人气,做大__的名气,做浓__的文气,做活__的财气。
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是经国家清理和规范节庆活动领导小组批准,将在__长期举办的国家保留的重要文化活动。
今年的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活动由文化部和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国家部委领导,港澳台相关人士,省、市领导及省直、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将参加开幕式。这是展示__形象、扩大__影响、提升__美誉度的最佳时机。
我们要看到,端午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世界性的节日。__有地缘优势,有历史文脉优势,但是对端午文化品牌的打造,无论是从文化内涵挖掘、文化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动等方面来看,我们还做得不够好,特色还不鲜明,品牌还不够响亮。而国内许多城市如浙江的嘉兴、广东佛山等对端午龙舟文化的挖掘做得很好,值得我们借鉴。
我们要形成这样的一个理念和共识:“世界端午看中国,中国端午看__”。要在这样的理念下,创新有__特色的端午节庆文化。要尽可能地调动我们的文艺工作者、__的一切力量和智慧,甚至全国的才智,共同来为__特色端午出谋划策。只有特色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特色的才能走向世界。
同时,我们要加强世界各地知名端午城市与__的紧密联系与友好合作,让__端午发源地成为世界的声音。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让__端午文化扬名全国,走向世界。
当前,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在中央关于转变作风“八条规定”的前提下,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背景下,从__发展的全局出发,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研究,下决心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把端午文化节办好,目的是把__的文化旅游业进一步推向前进,使__文化旅游的优势进一步得到强化。同时,通过节会进一步扩大__影响,树立__形象,以节庆促进各个方面事业的发展。
现在,____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总体方案已经敲定,这个总体方案是前期筹备组反复征求意见,认真谋划后形成的,内容详细,分工明确,责任清晰。
相关部门的同志们一定要把行动统一到这个总体方案上来,认真学习研究总体方案,认真研究制定执行方案,同时充分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力争把此次端午文化节办成一届雅俗共赏、精彩纷呈、令中外来宾流连忘返、难以忘怀的文化盛会。
二、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确保端午文化节各项筹备工作顺利推进
(一)要抓紧做好具体筹备工作。
端午文化节的筹备工作已进入紧张的倒计时阶段,必须做到重点突出、有条不紊。当前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具体工作。
一是要根据总体方案迅速制定各项活动的执行子方案。各相关责任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倒排时间,把任务明确到人、落实到天。
二是迅速加大对上争取和协调工作。要抓好对上活动衔接,力争早日得到文化部、省政府批复文件和对本届端午文化节的具体要求和支持措施,便于尽快转入实施阶段。同时,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弥补本届活动经费不足的问题。
三是要切实做好联络接待工作。参加端午文化节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层次高、人数多,联络接待工作要做到科学安全、热情周到。联络接待工作由县委办公室牵头抓总,县政府机关事务局具体负责,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统筹做好联络接待工作。
(二)要搞好迎节庆项目建设和市容环境整治。
要将办节与项目建设、城市整理相结合,与文明县城创建相结合,按照“绿、洁、畅、亮、美”的要求,确保建成一批文化、旅游、交通、城建、园林等项目,使市容市貌明显改观,为端午文化节营造一流的节庆环境。
5月份要集中开展好市容环境的整治,住建局要大力开展城市道路沿线景观绿化、建筑物综合整治、灯光亮化、围挡设置整治、店面招牌整治工作,城管局要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各相关部门都要想在前,抓在前,抢时间,抢工期,抢进度,确保端午文化节顺利举办。
(三)要大力宣传造势。
要坚持“全媒体、广覆盖、大影响”,为端午文化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城管局和相关单位要在机场、车站、码头、高速公路出入口、城区各主要道路、公园广场布置广告宣传牌,为端午文化节营造简朴、热烈的节庆氛围。宣传牌和标语要至少提前一周布置到位,同时要做到多而不乱,精而不杂。
要坚持两个宣传主战场一起抓,一是报纸、电视和电台等传统媒体要组建宣传专班,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开辟专版、专栏、专题;二是要积极调动县内外新闻网站、知名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参与端午节宣传,加强议题设置和推送,全方位、多角度宣传端午文化节的各项筹备工作和节庆盛况。
(四)要全力做好安全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
逐一排查全县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和治安综合治理。要开展全面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治事故隐患。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营造安全和谐的节日气氛。
公安、交通、旅游等部门要对车站、码头、机场等重要窗口进行专项检查,严格规范交通秩序和客运经营秩序。
三、强化责任,统筹协调,确保端午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个工作组的牵头县领导和所有涉及到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既要当指挥员,又要当战斗员。各工作专班要及时向领导小组或主管领导通报相关进展情况,遇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协调解决。
(二)统筹谋划,系统推进。
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既要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又要统筹兼顾、通力合作,不等不靠、不推不让,确保各项筹备工作无缝对接、有效推进。要对照总体方案要求,进一步细化目标、明确责任,查漏补缺、强化措施,做到节奏紧凑,环环相扣,不掉链子、不留死角、不留空白。要切切实实各炒一盘菜、办好一桌席、招待好客人。
(三)节俭办节,文化惠民。
今年的端午文化节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筹备工作中的每项具体工作、每个环节上都要做到好上加好,精益求精。对每项工作都要多思考、使真劲,用新招。各责任单位一定要增强效率意识,科学组织,精心调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要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县委关于转变作风的各项要求,要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的要求体现到办节中去,坚持把节俭办节、文化惠民贯穿于活动始终,力求在“办节为民、简约办会、创新提升、突出实效”等方面取得实效。
同时,要统筹抓好当前各项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为完成全年双过半的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端午节领导讲话稿范文2
尊敬的各位来宾、老年朋友们:
大家好!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飘香时。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进庆祝端午节文艺活动。
首先我代表特__镇向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前来参加活动的来宾、老年朋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诗人节等。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中华传统节日还有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这些都是我们的节日。
它凝聚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部分,是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
端午节作为我国人民对以爱国诗人屈原等为代表的爱国先驱表达缅怀之情、崇敬之意的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特点,深深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成为人们抒发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节日。
明天就是我们的传统佳节——端午节了,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传统佳节——端午节,文化社区积极响应,广泛开展庆端午节文艺活动,紧紧围绕“迎端午、送温情”这样一个主题,组织辖区内各单位共同过组织生活,共同关爱老年朋友们。
引导大家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加深居民、各单位之间的感情,增加爱国情感,提高科学意识,共树文明新风,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希望社区与驻区共建单位利用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佳节,积极开展各类民俗文化活动,努力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要将热闹过节与科学过节、文明过节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入推进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
最后,祝大家端午节快乐!合家幸福!祝大赛圆满成功。
谢谢!
端午节领导讲话稿范文3
各位员工、同事们:
大家好!
五月莺歌燕舞,又到粽味飘香时,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提前预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今天,我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召开我们泽强监理公司全体员工大会,在此我向付出辛勤努力的公司员工,我的同事们以及关心支持公司事业的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真挚的敬意,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全体员工群策群力,克服了种种困难,虽然离公司的目标和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目前公司的业绩是我们在坐大家的努力及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公司现在的员工已经达到100多人,我想说你们选择泽强监理公司是你们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职业经历,也会是你一生无悔的选择,我也同时希望你们能够证明选择你们是泽强监理公司明智的选择。
我们在公司实行层级管理:“垂直领导、层层负责、分工合作。”公司管理团队希望从自己的言行举止出发,以身作则,高标准,严要求,将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充分发挥出来,因为只有做好了榜样,才能培养出我们公司所需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只有公司的服务水平提高了,才能与我们“严格监理,热忱服务的服务宗旨相匹配,公司将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监理专业知识,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人
平等,个人才智与团队协作相结合。同时我们还要加强沟通与协作,保证沟通畅通,做到上传下达,员工之间,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相互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全力以赴迎接我们的每一天。同事们展现你们的聪明才智的时候来临了,发挥你们创新能力的机会来临了, 同时我更希望你们在事业上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从现在开始,是你们发挥才干的良好开端,我们不仅是在选择优秀员工来我们公司工作,也是在培养优秀员工,机会在每个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如果你勤奋、努力、勤学、好问,那么总会有伯乐发现你的存在。
公司的未来就是我们员工的未来,而员工美好地未来就是公司辉煌的证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怀揣着对公司的热爱,所以今天才能相聚在这里,团聚在这个大家庭里面,新的开端已经开始,我们每位员工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只要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专业水平和技能,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相信大家一定会创造出更好的成绩,让大家共同目睹你的风采,把你们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让业主感受到泽强公司的“品牌定义”,泽强监理公司用心经营的一种管理方式,相信你们将是泽强公司未来最闪亮的精英。
以上是我作为__公司总经理对大家的感谢及公司发展与员工未来的良好祝愿。
下面我向在坐大家提出四个希望:
希望一: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涌现的优秀员工越来越多,业务骨干越来越多。
希望二:通过你们的努力,尽快地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壮大公司发展,同时也增加你们的收入。
希望三:大家群策群力,多多提供合理化建议,为监理行业激励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四:全体员工一致,要有凝聚力,才能有战斗力,不断提高每个人整体素质,加强意识,逐步完善以公司为家的员工意识。
凡事皆如耕耘,都有它播种、浇灌、收获的过程。回顾过去,我们几经磨砺,风雨如晦;
我们的团队在磨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壮大;在各种磨炼中受到考验, 在考验中总结经验,在经验中再创新绩,勇往直前,义无返顾;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泽强监理公司和企业品牌逐渐形成和巩固的开端,也是泽强监理人卧薪尝胆再开新篇、再创辉煌的序曲。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
新的起点,新的任务,让我们继续保持和弘扬我们的团队意识、敬业理念,继续用诚信谦和的态度努力工作,以契而不舍、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谱写新的篇章!
__公司以对国家负责,对工程负责为宗旨,以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为监理目标,以客户满意为关注焦点,竭诚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
公司本着“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信守合同”的原则,向社会承诺:“合约履约率100%---全面兑现合同承诺,顾客满意率100%---全面实现顾客的合理期望”。
市场是海,理念是舵,人才是桨,诚信是帆。“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公司在公司同仁的努力下,在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下,会走的更稳更快。
端午佳节,粽叶飘香,今天我们将全体员工聚集在一起品粽香,习惯传统让我们共同庆祝吧,庆祝这一年度的传统佳节!
让我们共同祝愿吧,祝愿我们的公司蒸蒸日上,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谢谢大家!
端午节领导讲话稿范文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居民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一个令人激动和难忘的日子。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在全区有关部门和驻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居民的热情参与下,__区端午节日俗文化大展示活动于今天正式启动。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__社区党委、居委会及社区各群众组织,对各位领导、各新闻媒体、各位来宾以及居民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驻区各单位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向全体居民致以节日的祝贺!
区委、区政府把__区端午节民俗文化大展示活动的现场,安排在我们__社区,是对我们的信任和鼓舞,也是对我们南山社区民俗文化的促进和支持。
近年来,我们社区的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我们的好邻居同乐会已经发展了18个分会,我们的包粽子比赛也已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且受到新闻媒体的关注,我们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也积极融合了民俗传统的内容,挖掘民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已经成为我们践行“三个代表”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友爱好邻居,建设好家园”已经成为全社区居民的共识。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将举行包粽子、书画、手抄报、国际象棋、祈福荷包、五色祈福线等项目的比赛和展示,同时我们还举办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展示民俗文化》的专题宣传栏。希望参赛选手积极努力、沉着细心、赛出水平、赛出风格,预祝大家取得优异成绩。
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契机,积极唱响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健康向上、爱国爱区的美德之歌,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让文明之花开遍南山社区,开遍整个四方大地!
谢谢大家。
端午节领导讲话稿范文5
尊敬的各位朋友们: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在此佳节来临之际,我祝所有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端午节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每年的固定日,共同举行的仪式或庆典。全民认同并参与,一年一度,周而复始。
我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蕴涵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影响广及东方,乃至世界。中国的节日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节日,从元日到除夕,计十四个,其中最盛大的节日是端午、中秋、年(春节)三节。
端午节起源,传说多种。五月正值仲夏,“端”即“初”,端午既初五,古人“俗重五日”。又当“夏至”,汉初定五月五为节日,为逐疫辟邪。唐宋时称为“端午”(“五”“午”相通),别称端阳节、重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成为端午节中国两大民俗。
五月五日又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殉国之日。每逢此日,屈原家乡人民以竹筒盛糯米,投江中纪念屈原。后演变用竹叶或苇叶代替竹筒并系以彩绳,即“粽子”。于是,端午节包粽子纪念屈原,为广大人民所认同,两千年来,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任楚国左徒,世称三闾大夫。他对内主张举贤任能,改革弊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兴邦强国。因遭谗臣嫉谤,被楚怀王蔬远,后又放逐湘沅,虽辗转艰辛,仍忧国忧民。闻秦军攻破郢都,忧愤交加,投泪罗江以殉国难。
屈原心系国运民生,是爱国爱民的贤臣,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一生写下《离骚》、《九章》、《九歌》等二十余篇诗歌。
屈原诗歌表现出强烈爱国精神,具有巨大艺术魅力,是高度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是中国古典文学遗产中的瑰宝。屈原和他的学生作品结集《楚辞》。《楚辞》与《诗经》并称中国古典诗歌璀灿星空中“双子星座”。
屈原代表作《离骚》,是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眷恋故土的深挚感情和忠诚正直追求光明的高尚品质。《离骚》诗句优美,想象丰富,开中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之先河。诗如其人,屈原的崇高精神和屈原诗歌的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哺育着中国一代又一代诗人和文学家。
屈原热爱祖国,关怀人民,忠诚正直,信守芳洁,追求光明,舍生取义。他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屈原精神就是表率万世、积厚流光的中华民族精神。
古往今来,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情怀,已成华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共识,这就赋予端午节爱国主义情结,既“端午情结”。
我们永远纪念中华民族之魂,不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