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校本课程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筑材料;实验教学;开放实验
中图分类号:TU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5-0114-04
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为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人才职业竞争力,除了培养少量研究型和技能型人才外,把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放在首位[1],更要注重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2-3]。土木工程材料实验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一部分,要打破原有局限,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综合的实验操作到课外开放的自助式实践训练,形成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应用性的多层次实验体系[4],以体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组成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除了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基础实验外,还包括部分学生为参加学科竞赛而进行的实验,或者与毕业论文相关的实验以及为了创新科研而开展的开放实验。
(一)课程基础实验
各高校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大致10~18学时,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常规实验项目,如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实验;水泥性能实验(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胶砂强度测试);混凝土用砂石实验(表观密度、筛分析);混凝土和易性实验;混凝土强度实验;砂浆性能实验;沥青实验(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虽然各高校都要求课内开设一定比例的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但受到实验学时数、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的限制成效一般。(二)学科竞赛实验
学科竞赛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从2010年开始,“全国大学生混凝土设计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面向全国各高校大学生,由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主办。大赛期间,各参赛队现场进行混凝土设计(包括根据现场材料和混凝土工作性进行调整)、试件成型、快速养护、性能测试等实际操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设计方案修正。比赛最后阶段,各队根据评委会的提问进行陈述答辩。此外,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从201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邀请各地混凝土生产龙头企业、高等院校参加。2011年的大赛主题为“轻质与高强:普通混凝土强度和容重设计”,设计思想为“以最低容重实现设计强度”。这类大赛的举办促进了课堂理论与实验实践相结合,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仅检验了学生对现代混凝土材料科学和制备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促进了混凝土行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三)科研实践类开放实验
开放实验既有教师提供的选题,也有学生自主选题。学生参加开放实验的目的各不相同,或凭个人兴趣,或为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也有纯粹为了拿科研创新学分,但开放实验是课程基础实验一种不可或缺的拓展和补充形式,可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专业技能、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土木工程材料为选题做毕业论文的学生一般都需要围绕研究课题开展实验,完成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原材料选择、实验方法确定、实验操作、测试结果与分析全过程。浙江省面向大学生的“新苗计划”就是以课题资助的形式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开展科技创新。
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基础实验学时欠缺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基础实验以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且目前标准教学班人数均超过30人,甚至达到60人,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台套数难以满足教学要求难。演示性实验效果不佳,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感性认识。而目前各高校对课堂实验部分都要求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必须占到一定的比例,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往往持续较长时间,且所占学时较多,容易影响其他课程实验内容在教学计划学时内的完成。
(二)课程实验内容不足以体现行业发展和职业导向
随着能源的日益紧张以及对能源战略的重视,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更新,土木工程材料不断向绿色化、复合化、多功能化发展。工业废渣在混凝土中被资源化利用;各类高效外加剂在混凝土中广泛使用;传统墙体围护结构粘土砖被新型墙体材料如加气混凝土、轻质小型混凝土砌块、粉煤灰砌块、GRC板等所取代,节能材料迅速发展,而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并未开设相关实验测试内容。
土木工程材料尤其是钢筋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耐久性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除了需要巩固对水泥、混凝土、钢材等结构工程材料基本性能检测外,还需要加强建筑工程材料耐久性和工程特殊要求性能等领域的试验检测,主要包括:抗冻融、抗水渗透、抗氯离子渗透、收缩实验、早期开裂、混凝土碳化、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抗硫酸盐侵蚀、碱骨料反应等。
(三)实验创新性不足
由于课程基础实验部分学时受限,需要完成的实验教学内容较多,创新较困难。开放实验目前常以教师拟定题目为主,学生自主选题很少,且选题范围不够广泛,创新无从谈起。
实验报告是对知识体系的充分体现,通过确定实验方案、了解操作程序、描述和分析实验结果,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验都有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本,学生做完课程实验只需填写实验设备、实验结果即可,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开放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阶段时实习报告、论文报告的独立撰写。同时因为网络化,学生笔头表达能力直线下降,独立撰写的实验报告质量很难满足要求。
(四)开放实验效果不良
开放实验效果难以彰显,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学生参加开放实验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较少考虑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这既受高等教育不良风气的影响,又与部分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有关。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室“开放”程度还不到位,学生并不能随时进出实验室,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协调,实验指导教师与理论授课教师对实验操作或规程要求不一致。
三、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一)加强开放实验,弥补课程基础实验的不足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使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多元化、复合化[5],越来越多的土木工程毕业生将逐渐由设计单位转向施工、监理、房产、质检等部门,这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术要求更高。从建筑材料市场和企业看,国内的合资和外资建材企业越来越多,本土的材料行业小企业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销售、检测人才。根据行业和职业需求,为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开放实验应涵盖土木工程材料制备和加工、宏观微观性能检测、质量评定等方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题,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部分选择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需要以综合性实验或设计型实验为核心,通过创新型实验项目培养其综合研究能力。如了解材料微观形貌,水泥基材料不同水化阶段的物相形成、作用机理,矿物掺合料的作用及粉末材料细度等先进测试技术,加深对综合热分析仪、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压汞法孔结构测定仪等仪器设备的认识和了解,奠定基本的科研实践技能。
针对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在课堂理论教学中要贯彻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理念[6],不断完善传统的土木工程材料测试内容,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把开展矿物掺和料、减水剂、膨胀剂、混凝土耐久性、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等测试内容纳入开放实验范畴。
(二)提倡科学探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要加强综合应用能力和科研训练,将实践教育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建立科研促实验教学的模式,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7-8]。教师通过科研及时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动态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新教学内容,结合行业热点开发开放实验选题,将最前沿的工程技术成果及时引入本科实验教学,使实验内容更具前沿性、设计性、研究性,创新性。
在实验教学中强化科学精神的培养,从科学严谨性、法规权威性、工程技术创新性等方面启发和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鼓励学生在教师设定的开放实验大框架下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规范实验操作流程,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版的异常并客观理性分析,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对于随意变更、篡改实验结果的现象可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实验成绩或重做实验。
(三)改进教学环节,改善实验效果
1.重视实验准备
尽可能结合理论教学,提前布置实验任务,使学生全面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误差的分析及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对于开放实验,更要重视实验目的和实验过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常规数据处理办法,综合分析实验机理和实验结果,并提炼出实验结论或解决思路。2010年全国高校大学生混凝土设计大赛,虽然各组都采用同样的原材料和实验条件,由于配合比设计和调整方法不同,和易性、试块强度及经济性差别很大,只有对相关知识点融会贯通,掌握混凝土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经济性的各项影响因素,才有可能进行正确熟练的设计和操作。
2.保持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要求的一致性
课堂理论授课教师与实验指导教师对相关实验内容、实验规范、操作要求的掌握和理解必须一致,以免造成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的脱节,避免实验室过程中实验操作的随意性。实验员和实验指导教师开展的科研实践相对较少,且以指导课程基础实验为主,随着开放实验的增加,需要经常组织业务培训。新采购的设备要及时提供相应的到货培训,对于一些高端的精密仪器设备,应建立有效的专人负责制度和完善的登记使用与维护制度。
3.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开放式管理
在满足课程实验教学基础上补充部分科研设备,开创先进的实验教学条件,以保证毕业论文、学科竞赛、开放实验等过程对实验设备、实验室用房及辅助配套设施的要求。同时,要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规范化、实验教学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使学生能随时预约并方便地开展实验,提高仪器设备共享程度和利用率。学校除不断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建设校内实验室外,还可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建立校企共享实验室,既可保证教学实验条件,又能降低学校成本。
四、结语
根据行业发展和就业需求,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要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合理组织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基础实验、学科竞赛、开放实验和创新实践,以构成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应用性的多层次实验体系。在保证课程基础实验的前提下,要加强开放实验,强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保持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验室操作要求的一致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以实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改革的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齐平,朱家勇.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及其实现之策略[J].高教论坛,2010(6):51-53,69.
[2]孙泽平.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4):55-57.
[3]张兄武,徐宗宁,付保川.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策略探究[J].教育评论,2011 (2):12-15.
[4]贾艳东,田傲霜,何秀斌.土木工程专业开放实验教学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1,14(3):144-145,149.
[5]张云莲,韩国英.地方院校土木工程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的复合化[J].高等建筑研究,2010,19(4):28-31.
[6]张云莲,李启令,俞春校.土木工程材料教学中的创新理念[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10(4):90-92,98.
[7]金南国,钱匡亮,孟涛.高校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单独设课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9): 111-112,116.
[8]徐文胜,宋象军.土木工程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 128-130,139.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ZHANG Yunlia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23, Zhejiang Province, P. R. China)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校本课程 课程开发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基础教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管理政策,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三级课程的管理政策实施以来,加大了地方与学校对课程的自,对课程和教材的选择也更加灵活多样,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课程中的意义与价值受到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普遍关注。如何在实施好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大前提下,开发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服务于学校办学理念的校本课程,是当前学校课程改革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的思想源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1973年,在英国召开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CERI)国际讨论会上,菲鲁马克(Furumark)等人首次提出“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此后,校本课程开发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受到重视。1974年,日本东京召开的国家课程研讨会将“校本课程开发”当做一个重要的研究项目,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者关注。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菲鲁马克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如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质量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沃尔顿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其结果可以是教材的选择、改编,也可以是教材的新编。”[1]崔允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不但包含由学校完全自主地决定教什么的问题,而且包括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致力于为提供的课程准备教学材料。”[2]2008年6月6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洪志忠、崔允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怎样理解新课程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一文,综合阐述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在国内外都已进行了较长时间,但检索到的资料显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其成果创作的主体更多的是高校教师,其反映的情况更多的是城市中小学,而一线教师和与农村中小学相关的成果则不多,专门针对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很少涉及。
(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步伐加快,农村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日益明显,要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真正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的提高就显得格外重要。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对培养农村学生的家乡建设责任感和使命感都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是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必然抉择,是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通过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课程观念、开发农村的各种教育资源,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其个性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新的课程改革,国家在课程方案中对三级课程的比例有硬性规定,即“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占课程总量的16%―20%,但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对国家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校本课程,甚至有关研究也显示,绝大部分的农村小学没有校本课程[3]。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困难重重,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外部因素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来自于外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第一,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课程的开发需要制度上和经费上的保障,农村小学大部分分布在交通不便、信息资源匮乏的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短缺,部分学校只能维持基本的教学,软硬件上都较城市学校差距很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对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资金投入,且在政策的制定上也比较倾向于城市学校。第二,社会对校本课程缺乏相应的认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依然停留在分数和升学率上,导致大部分学校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师的教学上仍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只是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实施,因此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就没有兴趣可言。第三,缺少课程专家的指导。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课程专家的指导能为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提供理论上和技术实践上的帮助,避免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出现问题。农村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和课程的设置上基本上都是校长或者教师根据自身经验安排,缺少专家指导,从而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二)内部因素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来自于内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第一,校长。有学者提出,校长领导是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关键,校长应充分重视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并做出宏伟规划: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创造条件[4]。也就是说,校长的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制约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发开的成败,决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高低。农村小学校长由于自身因素和工作压力等,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一定的了解和支持,这也是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困难之处和重要问题。第二,教师。如高慎英教授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一书的前言所述:“如果一个教师不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这个教师就是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如果一个学校不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学校就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学校。”[5]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直接参与人和执行人,在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第一学历以中师毕业者居多,部分教师通过进修、函授与自考获得专科、本科文凭,但是普遍的起点都比较低,又缺乏进一步进修提升的机会,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且部分农村小学由于师资缺乏,教师一人兼任几个学科的教学,教学压力大,但是待遇相对城市小学教师来说还存在较大差距,一般同一县域内的农村教师平均每月要比城镇教师少收入200―800元[6]。同时,对于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也缺少相应的奖励机制,种种原因也导致农村小学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不重视也不愿参与。第三,学生及家长。校本课程的开发是需要学校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民主决策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参与其中,但是现在大部分农村学生都缺乏校本课程开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愿望不强烈。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农村学生的家长都进城务工,家里只有老人照顾小孩,留守儿童比较多,家长的参与性也不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只关心小孩的学习成绩,对其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兴趣不大,这些原因都导致在农村小学开发校本课程并实施的难度加大。
三、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有三种,即“需求主导模式、条件主导模式和目标主导模式”[7]。需求主导模式强调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宗旨,条件主导模式强调以学校已有条件和资源为基础,目标主导模式强调优先考虑学校的办学目标。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困难重重,不管从以上哪个模式出发都不容易,要解决这些困难,改变现有的课程实施方式,真正开发出适合农村小学生使用的校本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做好相关制度的保障工作
对大多数的农村小学来说,经费不足是困扰其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需要加大教育部门对农村小学的教育经费的投入,从软硬件上提高农村小学的整体办学质量,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教师保障和激励机制,确保教师能安心工作,进而投入到正常的教学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中。社会也应该进一步关注农村小学的发展,确保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自2006年起,国家多部门已提出了多种农村教师补偿计划和行动:(1)农村教师“特岗”计划;(2)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3)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4)“三支一扶”计划;(5)免费师范生政策[8]。这些政策的实施都是从制度上为农村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从师资上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二)提高农村小学管理者和教师的总体素质
农村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总体比较低,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要从整体上提高农村小学校长和教师的素质,必须做好培训、进修等一系列工作。除了可以通过教师比较熟悉的观摩教学和教研活动等培训方式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外,还可以通过自学、学校外派、专家指导等形式提高其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从时间和经费上做好保障,为农村小学校长和教师顺利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必要保障。
(三)培养合作开发意识
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相比,在各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就更需要注重合作开发的意识,应广泛接触校长、其他教师和课程专家,是农村小学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必要环节。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专家的合作,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都是促进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方法,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更好地开发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特点的校本课程。
(四)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主要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农村小学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农村本地的特色,了解农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同时要兼顾他们的差异性,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目标,设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组织校本课程活动,增强校本课程的可选择性。在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要广泛开发农村现有资源,积极开发和利用农村的乡土自然资源、农村民间文化资源和农村实践活动资源,这些都是城市小学所无法比拟的课程资源。让农村学校学生在学习基本文化知识的同时,能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农村的基本情况,参与到农业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从总体上提高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建立有效的多元评价机制
校本课程的实施作为教师和学生、学生家长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对其的评价也需要在多元主体的全方位参与下进行,以实现信息的有效互动。农村小学生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体,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不具备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能力,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鉴赏和评价能力了,可以从自身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进行相应选择,这种选择其实就是对校本课程的一种评价。同时,可以通过召开各年级的学生代表座谈,或者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评价结果。农村小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家长会或者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的评价,让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提出建议,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和信任,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持续发展提供宝贵资源。
新课程改革于2001年秋季正式进入实验区开始实施,至今已经过了十余年的检验,进入了逐步调适并实现常态化的阶段[9]。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三级管理模式”之一,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在实施好国家课程的同时,能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出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校本课程,并合理实施贯彻,对提高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7.
[2]崔允.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6.
[3]王标.西南农村义务教育三级课程实施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4]王冠明.校长领导: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关键[J].教育探索与实践,2007(3):31-32.
[5]高慎英.小学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6]邬跃,程恒.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J].教育探索,2009(8):84-86.
[7]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125-126.
[8]邵泽斌.新世纪国家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特别性支持政策:成效、问题与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74-79.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农村学生 培养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一门课程。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紧密结合各学科课程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我校编订了以培养小学生学习、实践、创造能力为目标的校本课程,以期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课程主题
让我们插上创新的翅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造、设计、制作、表现能力,让学生尝试对现实生活中物品进行改良,如生产劳动中的工具改造等,培养其敢于设想、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课程背景
秦皇岛市、海港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指导部门多次强调要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落实。结合农村学生知识视野较为狭窄、思维形式不够灵活、创造性缺乏、实践能力差的实际情况,我校于2007年底申报并承担了河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生学、做、创能力的形成与评价研究》,以求科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四、课程实施
本学期的校本课程已经实施一个学期了,在每一节校本课上,学生收获了许多,我们也收获了许多。每节课我们从介绍一种创新思维入手,通过一个与其相关的小故事、小知识、小技能引入课程,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展开教学。如在教授二年级综合实践类课程――《多用途的空水瓶》时,我们首先向学生介绍和矿泉水瓶相关的知识:一公吨的塑料瓶要占用5.6立方米的废物堆填空间;54个塑料瓶可以做出一平方米的地毯……这些知识贴合学生心理特点,学生乐于接受,同时易对创新教育产生兴趣。
(一)每课一题,加深学生对创新思维的理解。
如四年级语文类课程――《长城》,我们设计的问题是:“请你把一盒蛋糕切成8份,分给8个人,但蛋糕盒里还必须留有一份。你应该怎样做?”对于此类练习题,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开动脑筋,认真思索,有的拿出纸笔勾画涂抹,有的三五成群,讨论验证,他们把解决难题作为课堂中的乐趣。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了解了什么是创新思维,还知道了如何运用创新思维来解决问题。
(二)以原有教材资源形成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思维训练。
如学习四年级语文类课程――《鸟的天堂》,当学生读到描写画眉鸟时,个别学生问:“鸟都吓得飞进了叶丛,为什么还会兴奋地叫着呢?”对于这一发现,我即时地给予肯定,并鼓励大家自由地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于是,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他们踊跃质疑提问、敢于批评课文的是与非。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运用了质疑思维。
又如教授六年级艺术类课程――《白雪公主》时,我从欣赏美入手,介绍了《白雪公主》这个脍炙人口的动人童话,让学生欣赏并交流自己的感受。为了让学生了解美,我展示了Disney公司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设计,示范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美是如何展现出来的,建立学生对美的直观认知,并引导学生从自然界认识美。这样学生了解到美到处都有,关键在于捕捉。想象是艺术的教育核心,但想象并非胡思乱想。当学生跃跃欲试准备创作时,我要求他们的作业采用不同处理方法,既有规则又有创新,把握实效性和形成独特的色调。同时,要求以小组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为佳。其目的是在有限时间内,着力培养学生共同出谋划策的协同精神。反馈交流是检验教学目标能否达标的重要一环。我让学生根据各组的作业谈创作思路、色彩运用、表现手法、选材等,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在最后的作业讲评中,我激励学生应将其想象思维迁移到其它学科领域,不断地推陈出新。
(三)利用校本课程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在《蔬果巧打扮》的课堂上,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合作完成了许多作品。不仅如此,每小组还派代表介绍自己的蔬果小朋友,说出都用到哪些蔬菜和水果,用到了哪些制作方法和辅助材料。有学生这样介绍:“我用苹果做头、用白萝卜做身体,再用牙签把它们连接起来,大头战士基本样子有了,我又在头的两侧插了一根牙签,削一小块土豆插在牙签上,耳朵就做好了,然后把两个绿豆按进苹果里做眼睛,我又在头的后面插了四个牙签,让大头战士更加威武。就这样,一个大头战士就做好了。”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十分认真,其他学生也都精神集中,并给做展示的同学以热烈的掌声。
(四)调整抽象的教材内容,使其生活化。
二年级的《观察物体》要求学生认识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并要求学生会画对称图形。我们将此项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出示剪纸作品,发现窗花的特点――对称。欣赏窗花剪纸的图片,让学生惊叹于剪纸的艺术世界,充分激起他们对剪纸如何创作的兴趣,并鼓励学生自己创作窗花作品。学生的作品既继承了民间剪纸的特点,又创造了自己的不同风格,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五、小结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对校本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在动手中自悟,在自悟中创新,协同合作的精神伴随集体智慧的凝结而绽放风采。作为一名校本教师的我,在不知不觉中,越发地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关注学生的生活状态。我相信,随着课程的逐步深入,经验的逐步积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必将不断强化,校本课程必将取得可喜的硕果,学生的思维必将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脱中菲.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8,(9).
[2]郭文良,付翠玲.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农村教育,2006,(9).
关键词:Scratch;“娱教”理念;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8-0031-04
一、引言
寓教于乐是一个古老的命题,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教育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教育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教育方式也越来越人性化和科学化。“娱教”的本质是教育性, 但其娱乐性不可忽视,或者说教育本身的娱乐属性是必然的。[1]教育者应当关注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关注教育本身的娱乐性,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乐教乐学,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有意义建构,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校本课程教学中融入“娱教”理念,不仅可以实现轻松而高效的学习,也是教育适应信息化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体现。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皮亚杰认为:游戏具有发展智力的功能,儿童通过游戏满足对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2] Scratch恰恰切合了这一要求,Scratch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针对八岁以上儿童开发的一套图形接口程序设计语言,它通过玩乐高积木的方式拖拉程序模块方块,让初学者轻松地做出交互式故事、卡通制作、游戏、美工程序。[3]在国内,一些一线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等)的学校已经开始使用Scratch开展小学校本课程的教学研究,但尚未对“娱教”理念与Scratch在小学校本课程中的深度整合进行具体的教学流程、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鉴于上述原因,笔者选择“娱教”理念视域下,探索在小学校本课程中应用Scratch设计教育游戏进行教学。结合小学校本课程的发展特点以及Scratch先天所具有的创新性、娱乐性,实现Scratch在小学校本课程中的应用策略设计,并列举案例进行解释说明,希望为小学教师在校本课程教学中使用Scratch提供参考。
二、“娱教”理念、Scratch与校本课程三者关系分析
在定义“娱教”理念之前,我们不妨先谈一谈“寓教于乐”。“寓教于乐”最早出自于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艺》一书中,指出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把教育和娱乐有机结合,把教育融合到娱乐中,边学边玩,让学习者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理论深度和灵活机智的运用能力,促进知、情、意的全面发展。那么什么是“娱教”理念呢?笔者认为,“娱教”理念的内涵在于尊重学习者的生命体验与学习兴趣,运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将具有教育价值的理念和体验充分融入日常教育实践中,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它是对寓教于乐理念的发展与继承,既包含了寓教于乐教育理念的思想精髓,又是适应信息化社会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体现。
小学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涉及到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的基本问题。这一设计过程要与“娱教”理论深度整合,将具有教育价值的理念和体验充分融入校本课程的教育实践中,实现“娱教”理念与实践上的统一。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具体运算思维不能脱离具体事物的表象,抽象事物要以具体表象为支柱。基于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以学生熟悉的具体事物和生活经验为辅助工具,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下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在其感兴趣的娱乐活动或某些特定的情境中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动力,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表现出旺盛的活力,坚韧不拔、勇于承担责任解决问题的精神,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创新能力等,而这些恰恰也是校本课程教学所要培养的目标。
Scratch语言是可视化的,所编即所得,通过拖曳、组合各类积木的方式来取代直接编写程序代码的特点让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Scratch的下载和使用是完全免费的,并开发了Windows系统、苹果系统、Linux系统下运行的版本;软件是多语言版本,根据操作系统自动会改成中文界面;程序模块分为8大类、100多个功能,包括了一个完整程序的每个环节,甚至数组。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创建互动式故事、游戏以及动画,并且可以上传至网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创作。此外 Scratch软件界面美观,入门比较简单,可以创作出各式各样的蕴含故事情节的动画、游戏等,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需要寻找“娱教”理念、Scratch和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契合点。
三者虽然各自具备不同的特点,但却也有着内在的统一性,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如图1所示。
在三者的关系中,校本课程是本质,Scratch是工具,“娱教”理念是策略。“娱教”理念遵循人类认知发展规律,依据教育的培养目标,符合当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使教学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强调乐学、寓教于乐的思维。而Scratch能够作为一种手段,它是设计“娱教”方案、探索“娱教”策略、创设“娱教”情境的有效工具。通过三者的有效整合,从而促进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以及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娱教”理念通过Scratch这种手段,将这种思维融入小学校本课程设计的体系中。那种脱离“娱教”思维的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只不过是机械的加工,缺乏人文情感的融入,缺乏学生体验的感受,缺乏快乐学习的情境,无法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健康发展和个性发展。
三、Scratch软件实现“娱教”理念的策略设计及案例分析
在“娱教”理念视域下,技术与校本课程整合的本源是课程,过程是“乐学”,实现工具是Scratch软件,三者不是简单相加或者随便堆积就能产生效果,而是需要有效地融合。需要设计者深入挖掘小学生自身认知发展特点和小学学科本身的娱乐性特点,借助技术手段使学科的娱乐性特点得到最大展现,突出学科特色,实现三者的有效融合。
以下笔者将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案例,对应用策略进行详实的解释说明。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指直接影响个体的社会环境,即个体所感知到的并直接影响个体心理活动的社会环境。游戏情境,可以激发学习者产生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物理或社会情境或场景。游戏创设的虚拟情境,使学习者在游戏过程中缓解压力,放松身心。同时游戏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知识载体,游戏玩家可以在创设的游戏情境中学到游戏所蕴含的科学文化知识、生活知识。游戏创设的虚拟情境能够帮助学习者体验权力、成功、名誉以及财富等,满足学习者的情感需要;另外游戏创设的虚拟情境还可以满足学习者的认知需要,使学习者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使用Scratch软件制作教育小游戏,这种游戏是知识与娱乐的融合体,而且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学生利用这种游戏进行课后练习,可以愉快地获取知识和技能。
在小学数学“整数乘法”这部分内容的课程设计中,我们试着使用Scratch制作一个教学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创设一个小猴子摘香蕉的情境,只有答对了问题小猴子才能摘到香蕉。该游戏是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情境中练习整数的乘法,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在程序脚本区更换设置的问题。比如,可以将问题换成整数的其他运算形式,还可以换成打乱的英文字母,让学生组成单词。在游戏过程中,如果学生答对问题会获得奖励,得到一把香蕉;如果学生回答错误,则不能获得奖励。游戏过程中会提示学生细心努力,然后进入下一题。答完所有问题,游戏会反馈学生的表现情况,如“你今天表现得太棒了!”、“平时要勤加练习”等。总之,Scratch这种创设情境的小游戏可以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用玩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游戏的初始界面包括游戏的背景、标题、操作提示等,如图2所示。
卡通图片、标题可以上下浮动,这种界面设置符合小学生的喜好。用鼠标左击初始界面中间的“Help”图标,可以弹出操作提示窗口,如图3所示。游戏界面包括提问者、摘香蕉的小猴子、答题框、篮子、香蕉树,如图4所示,整个游戏的过程一直播放背景音乐,可以使学习者感到轻松愉悦。
游戏操作方法:①用鼠标单击初始界面右上角的绿旗开始游戏;②点击初始界面中间的“Help”图标查看游戏说明,根据提示按空格键进入游戏界面;③学习者根据香蕉树上的小猴子所提的问题作答,用键盘录入答案,答案显示在游戏界面下方白色作答区域;④答案录入完毕,按“Enter”键或者用鼠标单击答题区域右方的“蓝色对勾”提交答案;⑤答对一题会有一把香蕉落入小猴子的篮子,然后进行下一题。答错问题不获得香蕉,进行下一题;⑥答完所有问题,提问的小猴子总结答题者的表现,游戏结束。
学生在游戏情境中完成任务、获得奖励、体验成功,可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很多学生对游戏的兴趣很高,每个游戏都是在情境中进行,不同的情境带给游戏者不同的情感体验。因此将游戏的创情境性应用于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习动机。
2.角色扮演,调动学习积极性
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在游戏中应用比较广泛。将角色扮演游戏与教学相融合,为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赋予学习者不同的身份, 让学习者在体会人物角色、发挥人物作用、体验人物经历的过程当中完成学习。在这种游戏中,由学习者自己确定目的并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有意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主动思考克服障碍,有助于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者在游戏中担任其中一个角色,为完成游戏规定的任务,学习者会集中注意力,主动思考,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使用Scratch创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游戏,学生扮演游戏中一个角色便会对游戏中涉及的学习内容抱有浓厚的兴趣,为完成所饰角色的任务,学生会主动学习这部分内容并且在游戏过程中加深对此部分学习内容的记忆。这种角色扮演游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内容,实现深层学习。
在小学语文《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的内容设计中,我们制作了一款Scratch游戏辅助教学。这个游戏根据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创作而成,包括鸭妈妈、鱼、乌龟、螃蟹、青蛙、小蝌蚪等角色,学生在游戏中扮演小蝌蚪开始寻找妈妈。小学生的思维抽象能力有限,这种角色游戏有助于小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文章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游戏的初始界面包括游戏标题、帮助图标等。
单击“Help”图标进入游戏说明界面,游戏界面包括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所涉及的角色。
在这个游戏中学生扮演的是小蝌蚪这个角色,找妈妈的环节就是用鼠标单击选中的对象,当鼠标移至可选对象时,可选对象会变大,单击所选对象,它就会做出相应的回答。学生玩这个游戏的同时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Scratch所具有的角色扮演性使学生参与并且融入到所学知识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动力,让学生在“玩中学”,体会学习的乐趣。
3.单步跟踪,开展试误探究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联结,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Scratch可以实现单步跟踪,学生使用Scratch自己制作作品时遇到问题,可以用鼠标单击程序脚本区语句块查看每一步的执行效果,找到问题所在,自己尝试改正。利用Scratch能够实现单步跟踪的特点,让学生开展试误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习小学科学课《点亮我的小灯泡》一课时,教师让学生使用Scratch制作一个“简易串联电路”的小游戏。首先教师展示一个范例,学生体验一会儿后尝试自己制作一个简易电路。教师提供的例子,其游戏界面包括一个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开关、导线、灯泡等和帮助图标,如图5所示。游戏说明界面提供了游戏的操作说明,如图6所示。
游戏的操作非常容易,用鼠标左击游戏界面右上角的绿旗开始游戏;鼠标拖动开关、灯泡、电池,将其与导线相连,连接好电路后将鼠标移至开关上,开关会由“OFF”变为“ON”,查看灯泡是否亮起来,灯泡亮起来时会发出声音;连接电路时要注意只有元件两端的小圆圈与导线上的黄色和蓝色圈重合时才算连接好电路,这时打开开关小灯泡才会亮。
学生通过体验教师提供的例子,自己尝试制作简易电路时,首先要确定作品包括哪几个角色,舞台怎样设计;其次是探究如何判断元件是否正确连接,开关的关和开以及如何实现让小灯泡亮起来;最后就是搭建脚本。由于Scratch能够实现单步跟踪,学生在自己制作作品时可以在角色窗口选中一个角色,用鼠标单击程序指令区任意功能模块,即可在舞台上查看执行效果。另外,用鼠标双击程序脚本区的语句块,也可以在舞台上查看该语句块的执行效果。因此学生创作时可以利用Scratch的单步跟踪特性查看单步执行效果,找到问题所在,进行试误探究。学生体会到创作乐趣的同时,还可以掌握电路的组成部分和使小灯泡亮起来所具备的条件。如果小灯泡没有亮,学生要自己找出问题,用鼠标双击脚本区的语句块,在舞台上查看效果,找到问题出在哪部分,最后解决问题,让灯泡亮起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动手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与反思
为了更好地了解Scrach教学前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变化,笔者对任课教师及学生进行了观察和访谈,通过质性材料的搜集和量表的量化分析表明:
(1)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加讨论、相互之间交流学习,并主动寻找各种资源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明显的提高。
(2)笔者采用《威廉斯创造性思考活动》为研究工具,从开放性、变通力、流畅力、独创力、精细度及标题六个维度进行SPSS样本检验,[4] 结果表明学生的流畅力、变通力和独创性的后测成绩高于前测成绩,证明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3)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观察,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这个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就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将Scratch的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合作学习、交流共享等特性应用于教学中,特别是小学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提升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将“娱教”理念融于游戏设计中,符合当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使教学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Scratch具有教育性和游戏性双重特点,它可以提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如何把握好教育性和游戏性的结合程度,避免它在教学中喧宾夺主,过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好它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还需广大学者共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鸿科.“娱教”视角内的信息化教学[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2):115-119.
[2]尚俊杰,庄绍勇.游戏的教育应用价值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9(1):63-69.
关键词:云南民族地区 农村教育改革 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1-161-02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全国掀起校本课程开发的浪潮,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很多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已经开发出校本课程,并取得了一些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云南民族地区来说,虽然政府等相关部门比较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校本课程开发能否取得成功直接关系到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改革的成败。
1 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内涵极其丰富,国内外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说法。首都师范大学徐玉珍教授综合国内外学者和课程文献所描述的各种案例,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内容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生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个人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
2 目前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情况
2.1 取得的成绩
2004年09月13日,昆明市政府下发了文件《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的通知》,该“通知”第六条第二点明确指出:“以新课程深入推进为突破口,深化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地方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时,要紧密联系当地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鼓励农村学校根据当地实际和学生需要开发学校课程。”近些年来,经过昆明市政府、各学校负责人及老师的共同努力,昆明市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部分学校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将部分民族文化课程加入进来,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也使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了传承。
在地方各州,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也逐步展开。例如,2006年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杨福泉主编的《纳西乡土知识读本》是结合纳西族当地实际编写的一部很好的乡土教材,又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钱民辉教授带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学术团队开展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的重点项目,他们照理收藏了3000多册乡土教材,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是在云南进行的。通过近两年的努力,项目组织者与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中学合作开发了《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初中校本教材》,这是很典型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
2.2 存在的问题
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国家课程的影响、资金来源困难、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薄弱等原因,云南省大部分地州的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即便是有的学校已经设置了校本课程,但基本上是形同虚设,课表上这类课程的安排,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实际却被国家课程或升学等考试科目挤占、挪用。另外一部分开过校本课程的,也仅仅限于“丰富”校园文化的活动。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载入,从而导致校本课程目标定位出现偏差,同时也无严格的制度和有效的措施以保障其实施效果;在课程内容方面,既没有内容的系统性,也没有形式的逻辑性,更没有课程的延续性,因此,也就造成了该地区的大部分民族学生中学毕业后既没有成功升入高一级学校而进入主流社会,也因为不具备乡村生存技能而无法融入自己原来的社区,这既不是国家愿意看到的,更不是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农民家长愿意看到的。
3 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 从国家和云南省层面来说,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目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而“三农”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的提高。只有具有创新思维、掌握现代技术的新型农民才能摆脱贫困,才能让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而新型农民的培养需要相应的农村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开发农村校本课程是培养新型农民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功与否关系着该地区新型农民培养的成败,关系着该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败。
3.2 从目前云南民族地区农民的真实诉求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符合民意,符合省情
“学而优则仕”对农民和农村居民来说变成具有“学而优则非农”,“学而优则市民”的实践意义。。一直以来,勤劳善良的该地区农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学习改变家境贫困的面貌,从而光宗耀祖。但是当现实只能让他们中很少一部分人实现愿望时,他们就只能降低“目标”,寄希望于学校,希望学校能够将孩子培养成有一定乡村生存技能的人,从而能成为本社区的“人上人”。在国家方面,一方面鼓励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另一方面是“学而优”的农民被源源不断地通过教育从农村“发掘”和“掠夺”进城市里来,成为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源。问题的关键是农村教育并没有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没有培养更多的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相反是培养了农村社会的“不适应”或“叛逆”者,并一味“追求”为城市的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
李梅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曾指出:目前农村教育在课程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目标定位错误。(2)课程开发的城市价值取向。(3)课程内容脱离实际。(4)评价单一滞后。再结合云南省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此方面的问题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以城市价值取向的错误目标定位。教授用自己的一生的研究得出结论,在中国解决人口占大多数的农民问题,不是将农民送往城市,发展特大城市,而是让农民在自己的社区努力奋斗,发展中小城市,发展农村社区的经济文化。也就是说现在的农村教育应该注重培养的是利于农村发展的“农业干才”或“工业干才”,而不是从众多农民子弟中培养极少量的城市建设人才。
(2)课程内容的选取脱离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农村课程设置基本参照城市发达地区,缺少具有农村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本土课程,与农村建设、农村学生生活、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联系不够密切,不能很好适应该地区学生发展需求。
(3)课程评价体系存在严重缺陷。由于目前从城市到乡村,我国实行的是统一的国家高考制度,评价农村教育质量的标准仍然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准绳,以升入重点高中或升入大
学的学生人数为标准,这就阻碍了该地区农村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也造成了该地区真正急需的农业或工业干才无法得到培养。
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也曾指出“当时中国的教育走错了路,它只教人由乡下往城里跑,只教人吃饭不种田。”经过笔者在云南几个比较典型的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发现,经过金融危机之后的中国,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到工作,有的甚至被部分用人单位视为跟农民工一样的廉价劳动力,在此大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民普遍认为现今与其花大价钱供孩子上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从学校出来,跟着自己一块种地或者让其做生意,这样也可以减轻家庭的沉重的负担,这才是最现实的。
4 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鉴于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如此重要和必要,接下来就是如何开发的问题。总体来说,云南民族地区的校本课程开发不能完全照搬我国发达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经验,而应在考察民族地区农村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制宜,形成自身的模式和特色。
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议一下我们在进行云南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课程目标设置方面
要改变原先的“城市价值取向”,革新原来的为城市培养人才的“精英教育”目标,让现如今的农村学校成为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村人才的摇篮和基地,让民族地区的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一小部分能够顺利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剩下的一大部分弄够回到自己的社区,成为本社区、本民族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骨干和力量。也只有坚持守着这样的目标,云南民族地区的农村教育才能越办越好,三农问题的解决才会成为可能。
4.2 课程内容的选取方面
要从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紧贴农村生活实际,突出民族特色,让学生真正学到本乡本土的实用知识。由于云南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也为该地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具体来说,课程内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第二,农业技术学习和当地经济发展研究:第三,依据当地实际的种植技术或饲养技术的培养。
4.3 课程实施方面
(1)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不能影响国家课程的正常实施,这是一个基线,在做好各科课程学时分配时,不仅要保证一定数量的校本课程执行,还要保证国家课程课时分配的绝对优势。(2)要打破长期以来封闭式的以课堂授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使课程内容与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使学生既学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农村生活实践。(3)在小学阶段可以开设较为少量的校本课程,并且以民族历史文化等内容为主,主要比例控制在:国家课程占总课时的80%、校本课程占20%。到了高中,则应该适当增添校本课程的比例,且在教学方式上要有所改革,即让校本课程占到总课时的四成甚至五成,同时也要革新教学模式,使课程内容与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了解农村,热爱农村,有强烈的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意识,又具备建设新农村的知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