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扶贫知识

健康扶贫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扶贫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健康扶贫知识

健康扶贫知识范文第1篇

护理人员是为人们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她们不仅要具备完备的专业素质,更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护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的质量。一个心理健康的护士才能热情又不失温和地微笑面对形形的患者及患者不断变化的病情,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和建议。在工作中积极肯干、认真负责,能避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紧张焦虑,能无微不至地关爱患者、团结同事,能在护理专业方面锐意进取并有所建树。总之,只有心理健康的护士才有足够充沛的精力、细心、精心、耐心热心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整体的护理工作。

1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

1.1身体健康压力

护士工作任务重,护理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部分护士有头痛,部分有睡眠障碍,也有部分感到疲乏,心情不好,易怒,生活缺乏规律,产生长期性的生理性疲劳,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问题。

1.2工作环境压力

护士经常频繁面对饱受病痛折磨、病情变化莫测的人群以及生死弥留、骨肉分离的悲惨场面,让护士感到悲哀、无助、压抑、内疚等悲观消极心理,在短时间内难以摆脱。长期身心疲惫会造成她们对护理工作厌倦,使工作潜能不能很好发挥出来。

1.3社会心理支持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社会偏见,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医疗卫生系统中,护士的工作相对比较辛苦,而报酬却相对较低,其劳动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其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当前的医患问题较为突出,患者和家属遇到医疗问题时容易将矛盾转移到与之接触最为频繁的护士身上。如不分青红皂白的责备护士,甚至辱骂、打击报复护士。这就造成了护士的安全感极低,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工作中容易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

1.4工作要求压力

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对护士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护士所承受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护士既要在每天繁忙的护理工作中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又要在业余时间投入精力去学习新业务和技术。学习与工作不断磨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影响心理健康。

2维护护士心理健康的对策

2.1医院方面要建立合理的排班制度

管理者应该科学的分配人力,力求避免人力资源浪费和过度疲劳。二是护士自身要学会休闲及自我减压。合理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培养多种兴趣。让自己的业余生活过得丰富多彩、轻松愉快,成为恢复体力、调剂脑力、获得健康的美好时光。

2.2应当密切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给予有消极心理的护士以心理指导。培养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保持愉快的情绪和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开展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多开展心理学知识讲座,发放心理学知识健康手册等等。增强护士在心理素质,日常工作中积极应对各种问题的信心与能力,保持良好的心境,用积极的心态去影响患者。

2.3医院关相部门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护理工作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让人们认识到护理工作是区别于一般服务性工作的。护士的辛勤劳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康复。在处理护患纠纷问题上,管理者应该深入基层,倾听护士的心声。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应当多一些关心少一些斥责,设身处地的解决护患问题。

2.4积极满足护士继续教育需求

健康扶贫知识范文第2篇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体育大课间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新课程教学重点计划制定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新课程教学重点计划制定一

一、转变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战:

1、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课改的

指导思想,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组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意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2、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

二、熟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1、课堂的观念变了。

①课堂不在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

②课堂不再是对对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体育教学需要练习,但更需要兴趣。

③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④课堂不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示的场所。

2、教学内容选择余地大。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材处理更加机动灵活。

3、评价方法有所改变。新课程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评价采用自模和常模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通过实践,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意识明显提高。

4、体育与身体健康相联系。提出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和五个领域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的更多、更仔细。

5、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在实践中,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形成特长,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学生在课堂中表现积极、认真,学习效果好。

6、教师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或由学生提供他们喜欢的练习方法,以提高教学实效。

总之,通过这此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新的角色和学生相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把选择权让给学生,授于鱼不如授于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 望,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想,促进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具备现代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让课堂追求一份诗意,让孩子们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新课程教学重点计划制定二

(一)总体思路

20__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x大精神,继续坚持精准扶贫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抓住本市列入__片区的大好机遇,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投入,扎实开展整村推进、搬迁扶贫、科技扶贫、“雨露计划”培训和产业化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认真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加大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度,全面做好我市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二)目标任务

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对4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完成“雨露计划”培训600人,提高贫困农民劳务技能;完成160人独居、散居贫困群众的搬迁扶贫任务,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选择4个村开展到户增收项目,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开展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认真开展老区村建设,改善革命老区村发展条件;扎实搞好定点扶贫,深入持久开展社会帮扶。

(三)主要工作

1.全面开展搬迁扶贫

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扶贫对象实行迁户并村,充分考虑资源及就业条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有序搬迁,把迁户并村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小城镇建设、产业聚集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搬迁对象向中小城镇、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集中。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0__年计划完成搬迁50户200人,同时做好市级搬迁工作。

2.分类实施整村推进

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为着力点,促进贫困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实现贫困村整体脱贫。20__年计划实施4个村整村推进任务,按照规定重点用于村级道路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和小型农村饮水安全配套设备建设。

3.搞好雨露计划培训

加大“雨露计划”培训力度,促进贫困农民就业增收。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为重心,以提高贫困农民职业技能素质为目标,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培训就业农民向城镇转移。结合贫困村产业实际和需求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__年计划培训600人。

4.稳步推进到户增收项目

选择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和具有产业发展基础的村,在改善生产生活基本条件的同时,以村为单位,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实现增收目标。20__年计划开展4个村,实施到户产业发展项目。

新课程教学重点计划制定三

在金秋时节,紧张而忙碌的新学期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年的工作,争取更大了成绩,现制定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小学生体制健康标准》,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深化教育科研,强化学科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抓实传统项目,加强业余训练,提高运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规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体育大课间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本学期,要强化学生体能训练,确保成绩合格率达市规定指标。

2、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

健康扶贫知识范文第3篇

早在2014年,我区就率先实现了“光网城市”,所有行政村和绝大多数自然村全部通光纤宽带。2018年,认真落实国务院提速降费要求,农村宽带网速全部提升至20兆比特每秒以上,城区宽带网速达到100兆比特每秒以上。新增业务以50兆比特每秒和100兆比特每秒为主,宽带+IPTV速率达到100兆比特每秒。到2018年年底全区移动手机用户53万户 ,固定电话2.2万户,宽带用户11.4万户,无线基站552 个,所辖省扶贫工作重点村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智能手机80部,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计算机30台,全部计算机接入互联网。

二、工作机制建设情况

为贯彻《关于印发〈全省脱贫攻坚专项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扶贫组发〔2016〕3号)文件精神,扎实落实《山东省信息化建设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区xx局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区信息化建设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政策研究、综合协调和宏观管理工作,局信息办具体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为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根据《山东省信息化建设扶贫专项实施方案》、《信息化建设扶贫实施方案》,明确了2016-2018扶贫责任目标、主要措施和组织保障,联合科技局、农业局、教育局等有关部门,以及基础电信运营商、广电网络、铁塔公司等相关企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由召集人或召集人委托的同志主持,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阶段性工作要求,协同推进我区扶贫工作重点村的信息化建设。

xx店和xx店两个信息化扶贫示范乡镇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财政所、经管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资金管理、项目实施和资产监管等方面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

三、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宽带网络覆盖情况

我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覆盖面较广,在联通、移动、电信公司支持下,已经实现包括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在内的村村光纤宽带入户,宽带接入速率20兆比特每秒,且资费不变。3G/4G无线网络已经在交通干道、公共区域、各生产重点部位等有效覆盖,实现移动宽带网络人口全覆盖。所有扶贫村固定电话、有线宽带和无线电话接入能力全部达到100%,学校有线宽带基本实现全接入。

四、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信息员配备情况

在村两委人员的推荐下,深入各村挖掘具有致富头脑和为民服务意识的中青年作为各村信息员,现村级信息员队伍10名,扩充至16名,信息员配备率达到100%;两个镇村两委成员培训率达到60%,居民家庭成员参加过信息技能培训率达到20%。信息员多为村两委干部、致富能手、文化程度较高且乐于向村民义务宣教信息知识的村民。同时,对信息化扶贫示范镇的信息员进行了建档,从而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信息员队伍。

五、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农民信息技能培训情况

2017年11月28日-30日,市经信委组织开展了扶贫工作重点村信息员培训和信息技术下乡活动,我区共培训信息员237名,扶贫工作重点村信息员培训率达到100%。

除参加全市统一组织全员培训完,各镇对农民的信息培训分别开展。利用乡镇和村委会会议室,围绕涉及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手机和电脑选购、种养殖知识查询、农资和农产品购销、设施农业网络构建、网络安全防范以及“美丽乡村”等APP的信息采集、、查询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集中培训、远程教育、进村入户等方式进行了分批次培训,累计培训村两委干部300余人次,培训农村居民1万余人。扶贫工作重点村“两委”成员培训率100%,且培训次数均达到3次以上。农村居民培训率达到30%以上。通过培训,使他们全面学习利用电脑和手机上网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农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信息查询、采集和能力。

六、“互联网+”示范建设推广情况

xx店镇建成镇级“互联网+农业”服务中心一处,村级“互联网+农业”服务中心四处,购买了测土配方检测仪、测土配方查询机、三台二维码打印机;在王楼村建设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示范项目,可辐射1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在刘桥村建设了“互联网+医疗”应用示范项示范项目,可辐射省扶贫工作重点村10个。通过“互联网+”项目的实施,既带动了贫困户就近就业,又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xx镇“互联网+农业”示范项目在周海、牛楼成立了信息化服务站,购置了触摸屏查询机,可实现方便快捷的测土数据查询和配方查询指导群众进行农业种植,为润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犇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恒信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配置了二维码打印机并安装了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对农作物种植区域环境信息、种植过程信息、采收包装信息、质量及安全检测信息等进行采集汇总,方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溯源查询。“互联网+医疗”示范项目建在镇卫生院,购置了智能云健康体检仪,为村民提供健康知识、健康查询等服务,该项目辐射省扶贫工作重点村16个。

七、社会力量参与信息化建设情况

获批进行信息化扶贫示范镇创建的乡镇充分发挥省财政奖补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蔬菜大棚、土壤改良、健康医疗、旅游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黄店镇通过组织实施“互联网+农业”,进行玫瑰旅游园区建设,引进玫瑰茶、玫瑰糕点等加工企业,着力打造地方旅游和农产品品牌。

八、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平台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信息化应用的好处,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加大信息化培训力度。鼓励引导各镇街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升信息员和广大群众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大对财政资金购置设备的集中统一管理。指导各镇对硬件设备进行集中统一编号,专人负责,集中管理,确保资产安全。

健康扶贫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字】 白内障; 扶贫工程; 心理; 护理

本院作为洛阳市“扶贫工程白内障复明治疗”的定点单位,已使全市近万名本无力承担白内障治疗费用的患者受益。这些患者因年龄 、经济、文化能力原因,术前心理状态极不稳定 。笔者在护理工作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对该类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有效的配合了医生的手术,逐步探索出一套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0日收入本科参与“扶贫工程”的白内障患者732例,共758眼作为研究对象。该组男245例,女487例,年龄60~84岁,平均(69.4±2.1)岁。术前视力光感~0.3,单眼盲者706例,双眼盲者26例。患者均为单纯性白内障,无精神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史。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14例,中学及中专253例,小学及以下465例。全部患者均确诊白内障,经“扶贫工程”资格审查合格后,在局麻下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2 心理状态分析

2.1 猜疑烦躁 参与“扶贫工程” 治疗的患者,最先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对扶贫工程的怀疑 。这些患者担心费用减免的真实性及术者的业务能力,害怕手术不成功反而使身心及经济方面增加负担,却又没有搜集信息的主动性,导致情绪低落,烦躁易怒。

2.2 焦虑恐惧 焦虑、恐惧是手术患者的共同特点,是老年人进入患者角色的初始反应[1]。患者均为老年人,当得知需要进行手术时会产生本能的恐惧,又处于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导致患者焦虑恐惧,严重者身体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如血压升高等。

2.3 孤僻依赖 “白内障扶贫工程”中患者的视力最高不超过0.3,很多患者只是光感,他们的社会信息被严重剥夺,生活不能自理,加之家庭经济条件差,因此患者易产生两种心理问题,孤僻,觉得自己老无所依,成为家人的累赘;依赖,患者视力障碍,伴有或不伴有听力下降,导致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均下降,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生活管理信心不足,事事都依赖别人去做,希望有更多的亲友来关心他,从中得到安慰和温暖 [2]。

2.4 知识缺乏 接受“扶贫工程”治疗的患者,文化层次普遍偏低 ,加之生活贫困,他们缺乏获得白内障相关的专科医疗知识的途径。

3 护理干预

3.1 树立良好职业形象 取得患者认同 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3] 。患者来院时,首先接触到的是护士,护士接待患者时的态度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对整个诊断治疗的评价。若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要求护理人员在接待患者时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使患者充分感到受尊敬和爱护。特别对于本组研究对象,我们在询问病情时要更有耐心,不能因为患者的理解力有限而不耐烦。

3.2 解除患者思想顾虑 取得最佳心态进行手术 多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眼睛视力长期低下,对手术治疗恢复信心不足。护士要主动和患者交流,认真倾听患者诉说,也可举出以往患者成功治愈的例子以稳定患者情绪,增强其信心与安全感,同时细致解答关于“扶贫工程”相关优惠措施,使患者明白就诊免除后顾之忧。

3.3 创造安静整洁的就医环境 稳定患者心理 本组患者因严重视力障碍,所以对声音、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特别敏感。若环境嘈杂,不断有人大声争论吵闹,患者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会有一些不必要的猜忌,无形中增加了心理负担。保持良好就诊秩序,有利于患者情绪的稳定,缓解就诊及手术时的紧张心理。老年患者对外界温度适应调节功能较差,在寒暑天,一定要调节好适宜的温度,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整洁、环境优美、气氛和谐的就医环境 [4]。

3.4 提高自身素养 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 信任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扶贫工程”白内障手术从就诊检查确认到术后复查,全过程都是在门诊执行,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全面了解白内障相关知识及治疗护理要点,加强业务学习和知识的更新,潜心钻研,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患者才敢放心的把自己交付给你,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

3.5 及时进行健康教育 消除患者的恐惧情绪 恐惧来源于未知。完善的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护士需仔细了解病情,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各种疑问,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详细介绍该项手术的名称、麻醉方式、手术目的、过程及配合要点,根据患者各自特点,选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用适宜的语言让患者明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白内障的最先进、最完善的手术治疗方法。

4 效果评价

4.1 方法 问卷调查。对732例参与“扶贫工程”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由笔者所在医院自行设计,包括干预前后猜疑烦躁、焦虑恐惧、孤僻依赖、知识缺乏等心理状态比较)。调查结果分为5个等级:心理状态非常好、良好、可以、很差、极差。

问卷调查前,工作人员将目的、总的评分方法及要求向患者说明清楚,以取得合作。问卷调查时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提问,工作人员执笔代答。

4.2 统计学处理 对732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有效调查问卷687份。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5 结果

干预前患者心理状态非常好85例,良好132例,达标率为31.6%,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非常好103例,良好268例,达标率为54%,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6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因白内障致盲者为29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白内障发病率有逐年递增趋势,估计到2020年我国白内障人数将达到500万人[5]。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取得更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使更多的白内障患者重获光明,是护理医疗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本组患者研究、分析,可以看出术前护理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术前白内障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时调整其不良心态,使其能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平稳的生命体征迎接手术,从而提高了手术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142-149.

[2] 边素轩,李旭超,张玉兰.老年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121-124.

[3] 符新玲.浅谈首因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 快乐阅读(上旬刊) ,2011,(7):63.

[4] 崔龙荣,张莉萍,邱福香.老年性白内障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J].西南军医,2011,13(5):943-944.

健康扶贫知识范文第5篇

(一)心理机制的欠缺

虽然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备受关注,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也逐步建立起来,但关于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尚需进一步完善,大多数高校还处于探索中,还没有建立一系列相对健全的贫困女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结构。心理机制的欠缺,导致不少本可以预防的不该发生的心理悲剧时有发生,给社会的稳定和高校的教学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完善贫困女生的心理机制,建立一整套贫困女生的心理危机预防体系、预警体系、应急处置体系以及后期跟踪评价体系,将心理危机控制于萌芽阶段,提升其心理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队伍建设的不足

2002年4月,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1]然而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与国家的标准差距较大。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郭念峰教授介绍,目前全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尚不足3000人。全国1000多所大专院校,只有30%建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每所学校专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往往只有几名,远远满足不了需要。[2]据湖北省教育厅2005年的调查发现,有33.73%的省属本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与学生比例低于1:3000至1:4000。[3]显然,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尚在建设中,人员数量上远远不够,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较少,专职专业人员的严重缺乏,大大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加之,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大部分由政治辅导员兼职担任,由于辅导员本身流动性较强,队伍建设的不稳定性,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理工作的成效。因此,着力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

(三)角色定位的偏颇

据河南省2002年的调研发现,省内23所高校共有心理健康教育人员141人,平均每校6.1人。其中,专职仅7人,约占4.9%。[4]由于专职心理辅导员的不足,许多政治辅导员不得不同时兼职心理辅导员,拥有双重角色身份,兼职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但大多数政治辅导员因为心理知识缺乏,也没有经过有关心理方面的实操训练,经验不丰富,在工作实践中,往往不能很好地定位自己的角色,混淆了政治辅导员和心理咨询员的角色。因而工作中,不少政治辅导员往往感觉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区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从而流露出过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干预,严重影响了咨询效果。例如,对贫困女大学生的来访,政治辅导员往往误认为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就是有效的心理咨询,而很少关注其心理的状况与变化,导致咨询效果不能尽如人意。因此,政治辅导员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必须努力避免政治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员双重角色的冲突,认真学习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咨询技术,正确定位自己心理咨询员的角色,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重要作用。

(四)专业技能的缺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要求高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教师必须经过系统培训,恪守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这是教育部对心理工作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真正心理学专业出身,经过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心理咨询实操技能学习,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持证上岗的,只有为数不多的极少数人,大多数工作还是由政治辅导员兼职担任,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培训,由于专业技能的缺乏,他们很难做出卓有成效的成绩。有些政治辅导员为了工作的需要,通过自学心理专业知识,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但由于实操训练较少,也难以取得理想的工作实效。

(五)帮扶形式的误区

调查发现,在处理贫困女大学生的问题上,我们往往重视物质扶贫而忽视其精神扶贫。当贫困女生向我们求助时,我们首先会自然想到尽力解决她的各种实际困难,通过物质资助、助学贷款、社会捐助、助学金以及安排勤工俭学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轻其经济压力,帮助其解决生活问题。在进行物质帮助的同时,我们往往忽视了后期的精神抚慰。长此以往,造成了一部分贫困女生不但没有形成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良好品格,反而对老师过度依赖,要是老师一时没有及时帮其解决实际问题,往往会感觉十分失望,甚至抱怨老师,这极大地影响了其优良品格的塑造,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师生关系。因此,要做好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纠正帮扶形式的误区,在对其实施物质扶贫的同时,也应重视精神扶贫,只有这样,心育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提高认识,重视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社会压力、经济压力、传统文化、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贫困女大学生较之其他学生而言,更易受到情绪上的困扰,更易产生诸如自卑、焦虑、抑郁、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提高认识,重视和加强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其政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的健康和谐发展,满足其精神和心理的需要,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重视德育建设的同时,可以从这几方面开展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诸如帮助贫困女生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培养正确的恋爱观、建立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引导贫困女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重视贫困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5],等等。

(二)建立健全贫困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对解决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经调查,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尚在进一步建设和探索中。譬如有好些高校都没有按照相关要求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有些学校虽然有专职心理教师,但大多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自身水平还有待提高,这大大影响了心育工作的实效。由此可见,要健全贫困女生的心育工作体系,真正解决贫困女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高校贫困女大学生心理教育体系,主要包括贫困女生心理预防体系、心理预警体系、心理应急处置体系以及心理干预体系等。心理工作者应认真做好各环节的工作,对一些心理异常的学生,应及时建档,并加以辅导,缓解其心理压力,提升心理素质,帮助贫困女生健康快乐地成人成才。

(三)加强心理健康队伍建设,把握角色定位,提升专业技能

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由于心理教师师资队伍数量不足,部分心育教师又缺少必要的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作为心理辅导员的角色,因此,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贫困女生的心理问题,从而造成工作失误,带来严重后果。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结构不合理,专职人员少,专业化水平不高等现象,高校应该重视和加强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队伍建设,尽最大的努力按照要求配齐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调整师资结构,使之更为合理。另外,应在心理健康队伍建设的经费上给予保障,采取一些激励措施,鼓励高校心育工作者积极报考国家心理咨询师,积极参加专业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优化知识结构,把握角色定位,提升专业技能。

(四)建立完善贫困女生档案,进行动态心理跟踪关注

及时建立、更新贫困女生的心理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对于贫困女生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关于建档工作,最好是选择新生入学时就开始建档,通过新生心理普查,根据心理测评结果,分级建立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档案,采取相应的心理预防与干预措施,防患于未然。对于心理异常的贫困女生,我们还应定期进行复查。因为心理状况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也应适时测评其心理素质,及时更新其心理档案,对其实施动态心理跟踪关注。发现异常,应给予重点关注,保持信息沟通及时,帮助其查找心理障碍的根源,有效进行心理疏导,优化其心理品质,健全人格发展。

(五)加强人文关怀,丰富校园活动,优化育人环境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尊严、人格和价值的肯定,它的核心是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和激励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工作理念,将人文关怀始终贯穿于工作实践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和影响学生,以真诚的爱去关爱和感化学生,让每一位贫困女生内心感觉温暖,不再孤独,能够笑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学会坚强与奋斗,真正成为一个精神自强、思想富有的独立自主的人。在加强人文关怀的同时,高校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通过一系列的团辅活动、专题心理讲座、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演讲等教育活动来加强贫困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她们找回自信,培养她们健康的人格,提高其心理素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

(六)坚持“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两手抓

物质扶贫只能解一时之困,精神扶贫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要解决贫困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康发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两手抓,将以往单向的物质脱贫转变为物质和精神的双向脱贫,才是帮助贫困女生从根本上真正实现脱贫的关键。物质扶贫,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经济资助系统来实现,要帮助贫困女生尽力解决经济压力,进一步完善学校资助体系,如通过奖学金、助学金、特困补助、临时困难补助、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和勤工俭学等形式,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精神扶贫,主要靠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来完成。心理健康教师和学生工作者要积极发挥对贫困女生的心理辅导作用,指导贫困女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其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掌握促进其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及时疏导和排解不良情绪,实现全面发展。

(七)加强感恩教育,优化心理品质

笔者发现,高校奖助学金评比过程中,不少贫困女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关爱他人的不良心理品质,认为自己贫穷,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少对国家、社会、学校以及他人的感恩之心。还有一些贫困女生,没有及时获得资助,还会表现出愤世嫉俗、怨恨不满的情绪,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因此,对贫困女大学生加强感恩教育,培养其感恩意识,优化其心理品质,是十分必要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根据贫困女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其解决思想和心理问题,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她们常怀感恩之心,化国家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长的动力,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立志成才,以最好的成绩回报国家、社会和学校。感恩教育,有助于培养贫困女大学生的健康心态和健全人格,提高其道德修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拥有一份美好的感激之情和优秀的心理品质,帮助她们健康快乐成长。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