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课程建设汇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开启记忆的闸门,从2006年的一人太极演变到2009年的千人太极;从感悟太极到求索太极到特色太极,我校的特色文化如同一个步履蹒跚的娃娃逐渐成长为步伐稳健的少年。如今当你走进我们学校,看着一幅幅“心中的太极”,读着一句句“太极感悟”,赏着一件件太极作品,禅武诗意,天人合一,油然而生!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人,随着校本课程的推出,无疑为一个学校打造了品牌,也为学校的少先队提供了最积极、最活跃的教育资源。作为一个少先队工作者,感受着这浓烈的校园文化特色,让我深思:怎样利用校本课程为少先队活动注入活水,打造具有少先队特色的品牌呢?
深思一:变革少先队教育活动模式。
我们可以依照“给学生以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的理念,设计“小课题研究”的活动操作模式,以更多地关注队员在活动参与中的真实感受,让队员亲历研究探索的整个过程。例如:队员们提出了“太极拳的神奇与魅力”、“练习太极拳的体会与心得”、“我心中的太极”等贴合校园特色的小课题研究活动,让他们带着课题,通过了解、走访、调查、查阅资料、搜索信息等形式,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记得杜威曾指出过:“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更新自己。”少先队教育可以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营造少先队教育的文化,对队员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施以影响,为队员营造一个真实的、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
深思二:变革少先队教育活动评价机制。
新课程要求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生命意识的主体,具有独立个性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主体。但学生又是发展中的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需要督促、引导,更需要扶持和激励。因此,辅导员要为队员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探索合理的评价方式,让每个队员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1、构建自己的“成长记录袋”。
辅导员要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记录袋”中及时补充自己参加少先队活动的档案资料,及时收集和保存活动中教师、同伴、家长、社区有关人员对自己的评价;随时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点滴收获和体验,学会用发展的眼光评价自己和同伴。
2、举办成果汇报展。
举办“学太极成果汇报展”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使他们把在活动中取得的经验、成果与人分享,将他们的活动成果或体会,以汇报展示、答辩、演示等形式进行公开交流,帮助学生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3、重视学生参与实际活动的自我体验。
主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较大发展,引导学生对自己参与活动前后的“成长足迹”进行纵向比较,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
文化立魂:“微生活”课程建设之根
学校从“水利万物而不争”中提炼出了“成全教育”思想,以“成全美好童年”为发展愿景,建立了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为体系的“源泉”基础课程,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一生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以“游文、游艺、游戏和游历”为内容的“生活”特色课程,该生活课程涵盖了家庭、学校、社区等教育空间,发展儿童的个性、爱好和特长,培养合作和规则意识。
学校“游文、游艺、游戏、游历”的四游主题活动已经实施多年,获得了学生和教师的认可和支持。但在实践过程中,老师们对“四游”课程的理解还比较模糊和零散,不知道如何具体实施。“微生活”课程就是该“生活”特色课程在学校空间实施的具体化运作。
顺应学情:“微生活”课程建设之本
在建设“微生活”课程之前,我们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广泛征求了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意见。从学生“最喜欢的学科”“最喜欢的社团”“最喜欢的活动”三个方面收集了学生需求,并收集了师生对于活动开展的若干建议。
其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依次是体育、信息技术、语文、数学、美术、音乐、书法、品德、科学。学生最喜欢的社团,分别是遥控赛车、水墨画、篮球、巴乌、课外阅读、传统游戏等。除此之外,学校以语言、健体、生活、艺术、实践、科学、益智等为维度,汇总了学生建议增设的社团,数量接近50个。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包括野炊、游泳、游园活动、篝火晚会、远足、参观机器人基地、书画节、艺术节、生日晚会。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动手实践、体验性强的学科、社团、活动是非常喜欢的。
在“微生活”课程建设中,教师个人的优势和特长是重要的资源。教师在“微生活”课程组织、实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师特长调研中,学校总结出言语实践、健体、生活实践、益智、交往、艺术、科技和数学共八类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微生活课程资源。
目标导向:“微生活”课程建设之的
“微生活”课程以“课程是成全生命成长的旅程”的理念,为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程视野、多元选择、广阔空间,达成“为成长奠基,育生命自觉”目标。
学生培养目标是“成全自我、成全他人、幸福童年”, 培育“生命自觉”。教师发展目标是“修身自觉、学习自觉、实践自觉”,成就“专业自觉”。
丰富内容:“微生活”课程建设之实
“微生活”课程从内容体现了课程的丰富性、自主性、选择性和适切性等特点,将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明晰开来,为课程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详见表一)
深度融合:“微生活”课程实施之道
“微生活”课程的实施,作为生活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学校为课程开展的主要场所。在时间选择上,主要集中在每周五下午和其他课余时间。有必修、选修两种类型,以年段、年级为实施主体。学校以“微阅读、微展示、微锻炼、微课堂”四种有机结合的形式推进“微生活”课程,并且强化了部门负责制。
以微阅读为例,该项目由学校语文教师主导,分为三种主要形式。
自主微型晨诵课。早自习之前(8:20之前),各班级内,自由阅读。
社团微型共读课。星期五的“2+2活动”,间周一次必修课,学习《阶梯国学》等国学内容,低段还可补充儿歌、中段补充童话、高段补充儿童戏剧和小说;间周一次社团选修课,德育处安排好选修社团,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实施人,抽查效果。
班级微型读书会,午休时间(13:00~13:30),按德育处安排,教师带领各班轮流阅读。在“游文轩”设立微型图书馆,进行书籍信息交流、阅读、微型戏剧表演等。
微阅读的成果展示,在低段,采用背诵表演、讲故事比赛形式;在中段,选用好书推荐、读后感、班级读书汇报会的形式;在高段,选取辩论、演讲、读后感、班级读书汇报会等形式。
创新评价:“微生活”课程实施之力
为推动学校“微生活”课程的开展,学校借鉴搭积木游戏方式,创建了“积木式”积分评价体系,构建课程实施动力机制。
方式一:该体系以“做最好的自己”为目标,按照“人格与品德”“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五大领域,依据“微展示”的数量和质量,评选学校“最美花朵”,分别授予“美德”“美学”“美玩”和“美做”等“四美”少年,激励孩子成长。
一、课程素材――向学生广泛征集
学习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自然会自觉去学,主动去学。所以,在开发实践中笔者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搜集素材:一是向学生征集对家乡研究感兴趣的话题,如“过春节有哪些风俗习惯”“家乡有哪些古民居”“家乡有哪些土特产”“家乡有哪些自然风光” “家乡有哪些书画家”等,并对这些问题加以整理、归纳、筛选,选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二是通过举办主题为“美丽缙云”的摄影比赛向学生征集照片,如“国家级4A级风景名胜区――仙都”“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河阳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山寨庙会”“丽水市首批最美丽的乡村――壶真岩下村”“缙云麻鸭”“缙云烧饼”等。除了组织评奖展览外,还在校园网站上建立了“美丽缙云”资源库,做到资源共享,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素材。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确定
乡土资源很丰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也很多,但我们不能求大、贪多,不能泛泛而谈,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围绕学生与自然、他人、社会以及自我关系的均衡发展为线索,以《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纲要,以发展学生美术素养为目标,搭建校本课程的框架。笔者经过筛选整理出四个活动主题:“家乡的植物花卉”“家乡的名胜古迹”“家乡的传统节日”“家乡的土特产”,并制订了学习目标(见表1)。
这些主题活动初步搭建了乡土校本课程的框架,而活动的具体内容、具体方式,则需要学生在开展美术小课题研究时自主选择。
三、课程内容――由学生活动生成
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生成课程内容。小课题研究,是指在师生的共同策划下,从感兴趣的问题出发,通过自由组队的合作形式,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选择并确定小型美术课题进行研究,主动地探究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通过学生小课题研究生成校本课程内容,可以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让构建的课程内容更受学生的欢迎,更适合他们的发展。小课题研究生成课程内容的主要步骤如下。
1.讨论形成主题
上好活动开题课。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美术学科的特点出发,围绕主题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并组织全班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并、整理,对没有条件研究、研究意义不大的问题进行删减,再把问题转换成选题。如“家乡的古民居”之一“河阳古民居”的开题课上,关于河阳古民居(被列为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学生就提出了很多感兴趣的问题:河阳古民居村庄的布局是什么样的?最具代表的院落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建筑装饰?有哪些历史典故和风土人情……通过整理筛选,最终形成小选题:考察――建筑特点,写生――民居特色,画画――历史典故,学学――民间艺术,倡议――合理开发。
2.制订活动方案
学生按自愿组合的原则,组成合作小组,选择感兴趣的选题,并制订出具体的活动方案。教师要做好对活动步骤安排的指导工作,及时组织学生讨论是否合理可行,对不合理的安排教师要逐组指导修改。活动方案可以是文字型的,也可以是表格型的,如考察河阳古民居小组制订的活动方案(见表2)。
3.开展实践活动
在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探究之前,教师还要进行“过程与方法”的指导,着重围绕如何进行调查、访谈,如何利用网络开展活动,如何处理资料、撰写活动总结或报告,如何表达与交流等。
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方案进行有重点的研究。如指导“民居特色写生小组”时,笔者进行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指导:(1)哪些角度你最感兴趣?是气势恢弘的建筑群,还是四合院,抑或是建筑的局部?(2)观察和分析翘檐、斗拱、廊柱有什么特点?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3)观察范画,你最喜欢哪些作品,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欣赏,理解范画的取景构图、表现方法、主次虚实处理等。通过线描写生,加深了学生对河阳古民居特色的理解,也更进一步训练了他们的造型能力。优秀的学生作品(见图1、图2)我们都把它录入“美丽缙云”资源库里。
4.评议活动成果
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结束后,要开展成果汇报活动。各个小组上台汇报活动的经过,展示活动的成果。研究成果可以通过调查报告、图表、画册、网页、电脑小报,甚至小品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示。同时小组成员认真听取同学们的建议,并进行改进完善。各班的小课题研究成果经过修改调整后发表在校园网“美丽缙云”栏目,学生们浏览到自己的创作成果倍感自豪。
四、课程编写――师生共完成
在师生一起编写教材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依据自己活动的经历从已构建的校本资源库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主题和最喜欢的活动形式(见表3)。
编写时,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编写,激发他们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意识。由教师编写样章,引导学生探讨、交流,制订出更为合理的编写计划、构成要素和呈现方式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保证编写的校本教材形式统一。教材里的图片、文字介绍、佳作欣赏、技法展示,甚至学习建议都基于学生活动生成。例如在探究活动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特别喜欢用硬笔线描的形式画仙都的山石,所以在“仙都风光”一课,精选了学生拍摄的7张照片,编入了硬笔淡彩画山石这一技法,效果很好(见图3)。每一主题还设计了辑封和单元拓展(见图4)。
基于学生的乡土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其价值并不仅仅在于课程资源开发本身,而是学生与自然的对话、与历史的对话、与社会的对话,加深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理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基于学生的乡土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有利于校本课程建设,凸显校园文化,提升办学特色,更有利于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校本教材《美丽缙云》已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实践也证明,基于学生的乡土美术校本课程很受学生的欢迎,请听孩子们的声音――
我很喜欢上“美丽缙云”校本课程,从活动中我了解到了我平时从书上学不到的知识。(毛科颖)
我的美术水平提高很快,创作的《我爱吃烧饼》获浙江省第十四届电脑绘画一等奖。(李文颖)
每当在学校网站上看到自己的作品,就感到无比的自豪。(丁奕宇)
我最喜欢做的事是:约上几个好朋友去写生,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一边在画纸上随心所欲地涂抹。(丁榕)
一、基本情况
目前学校教学设备在逐步完善中,拥有微机室、自然实验室和仪器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功能教室和少先队室等专用教室,本期已建成班班通工程。
学校坚持三个面向,秉承 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和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课程建设,推进课堂改革,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二、课改措施与成效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认识到位
领导重视是推进 两课顺利进行的首要因素。每学期伊始,学校领导就召开教研工作会议,商议本学期的教研思路。指出学校发展一定要让教研先行,要放开手脚大胆实践,力求闯出一条既省力又有效的路子。学校成立了以校长饶东南为组长,由学校分管教学业务的副校长徐德刚任副组长的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并结合本校实际,建立了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成立了文理科、艺体科共计5个课改实验组,组织教师开展课标培训、课程建设、课堂改革等活动。
(二)全员培训,全体参与,着力抓好队伍建设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我们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扎扎实实 、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教师业务学习,利用多渠道、多种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培训,给教师洗脑、充电,彻底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学习培训方式注重四个结合:一是集中引导和分散自学相结合;二是读书活动与网络教研相结合;三是专家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四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
(三)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我们将课程开设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来对待,按照市区的相关文件精神开设各类课程、开齐各类课程,开足各科课时,坚决杜绝随意增减周课时数的现象发生,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安全一致。学校每周进行不定时巡查,对违反课程设置计划、私自调课的现象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按要求、按规定进行正常开课,从未发现任何违规现象。
(四)认真落实地方课程,积极研发校本课程
按照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地方课程,将环境教育,法制教育、信息技术等学科开齐上好,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工作考核。我们立足学校和学生实际,在实践活动中针对不同年级开设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近三年来主要开设了乒乓球、小制作、《一日常规歌》、《美丽南川我的家》等校本课程,学生们在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中,自己动手,搜寻各种废旧材料,创作了各种器材,且行之有效。学校乒乓球队在区十届乒乓球运动会获小学男子团体第四名,单打第二名的历史性好成绩。在片区、区才艺展示中十几人次获奖,小制作与小论文也有2人在区获奖。按规划,来期将开设群文阅读指导课这一校本课程。
(五)善思善研,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
1.模式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在课改小组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前提下,探索适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教科室根据建设生长式卓越课堂要求,结合各组研究情况,总结构建了导、探、拨、练、思五字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全校模式推广。模式要领为:导,即激趣导入。高速度、强有力,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同化。探,即探究新知。大密度,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精神,指导学法。探的步骤:①明确研究探讨的问题、目的,创设探讨的条件。②提出引导探讨研究的具体指引和要求。③让学生循序渐进开展探讨活动。④让学生有序有据地发表自己研究问题的结果和意见。拨,即点拨释疑。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练,即巩固运用。设计要精,既有针对性,又有充分的练习量、多层次、大容量。既巩固新知识又发展能力。既抓重点又有梯度。思,即反思评价。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归纳知识,自我评价,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教科研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领导亲自抓教科研工作,从分析教学现状入手,找出教学工作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确立研讨课题,学校领导干部带头上课,经常深入一线听课、评课,学校各部门紧紧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开展工作认真履行课改职能。
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研究制度、研究机构;有针对性地制定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教学研究计划;定期开展主题明确的、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如每学期都进行听评课活动、人人一节公开课活动、课堂教学示范研讨活动、讲课比赛活动、课堂教学质量考评活动,并详实记录活动开展情况,并及时进行总结,不断积累丰富经验,使我校的课堂教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教师上课,备课上能够把握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对重难点的分析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目标;比较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练习安排适当,绝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加大经费投入,为课程改革提供保障
教学手段的变革,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对教育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课改实验更需要现代化教育技术力量的支持。几年来,学校争取上级投入建成多媒体教室、班班通工程、六大功能室。
【关键词】地方文化;语文教育;校本课程;综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135-0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为实现“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的课程目标,教师应善于挖掘优秀的当地文化,将其作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建设。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优秀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人文素养,传播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一、薪火相传颂文化
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地方文化底蕴丰厚,承载着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当地自然和人文课程资源,将其融入语文教学中去。
以黄冈市红安县为例,该地区不仅有秀美的自然风光,更以红色文化闻名全国,素有“中国第一将军县”的美誉。教师可以将这些优秀的地方文化有效地利用起来,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拜访身边的长辈,组织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当地的民俗风光,让学生在优秀的地方文化熏陶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有助于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潜移默化促德育
小学阶段是实行德育的最佳时期,而德育是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肩负传承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任,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接受思想熏陶。素质教育要求“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从中不难看出德育工作的普遍性与重要性,尤其是语文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都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创设情境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把地方优秀文化引入语文课堂之中,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智育与德育得以并用,真正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
地方文化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影响着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地方文化中丰富的课程资源,因材施教,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将地方文化有机地融入语文教学,因为地方文化具有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地理等课程资源可供开发利用。红安县具有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在教学中可将红色文化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如教学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可适当引入红安县卧龙洞的背景资料,使学生在欣赏壮美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能了解到灿烂的人文景观,以及当地名人的成长事迹,更能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两地不同美景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将当地优秀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不仅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语文,还可接受润物细无声般的德育。
三、润物无声育审美
当今时代的美育有其特殊性和紧迫性,学校需要为学生营造健康、良好的审美环境,然而学校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学生会接收各种各样的信息,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尤其是审美性很强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地方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包含着许多高雅文化,其底蕴深厚,能陶冶情操,教师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对地方文化有效地加以开发利用,在课堂中展现不同形式的美,使学生感受自己生活地区独特的人情、人性之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本地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感受美、鉴别美,通过文艺作品的熏陶,使W生在审美实践中认识生活、陶冶性情、塑造美好的心灵,使学生的审美情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将军故里等,通过瞻仰烈士陵园,学习先烈事迹,阅读烈士的诗词、书信,使学生受到教育时感到振奋,直观地感受高尚的人格、精神之美,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最有利的课程资源。不仅仅是人文特色,当地的自然特色也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格调。因此,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美,更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美的创造,通过举办具有地方文艺特色的节目等实践中创造美,在受到地方优秀文化熏陶的同时,将地方文化发扬光大。
四、校本建设创特色
语文教学提倡大语文教学观,教学视野不应只局限于教科书,而应该走出课堂,与学生的课内外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基于地方特色,积极开展语文校本课程建设是回归学生生活、促进个体发展的需要,因为地方文化不仅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而且本身就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重要作用。红安县有许多学校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编写了一些语文读本,如《红安县革命传统教育读本》《将军的童年》《红色的土地》《大山的骄傲》等,既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又能全面、系统地展现当地文化,使课堂教学更富活力,教学视野更加开阔,使教学与课外生活联系紧密,进一步推进语文校本课程建设。
地方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也丰富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很多学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逐渐成为学校的名片。比如,实验小学就依托本地优秀的红色文化,创办了“小小铜锣”艺术团,每年组织大型演出,逐渐成为其品牌特色;詹店小学创办的“乡村少年文化宫”,在依据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学生视野,这是在地方文化融入课堂后所得的启示……将地方文化引入教学之中,都会为学校的课程建设增添光彩,每个学校也在摸索中开辟了一条具有办学特色的道路。
五、培养探究促实践
素质教育应秉承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综合性实践活动,而地方文化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适时进行校内外联系、课内外沟通,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方文化,发现、整理、归纳、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也会进一步体验生活,不知不觉拓宽了知识面。比如,在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组教材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当地抗战小英雄的资料,让学生在单元后的语文实践活动课上进行展示,这样既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以“寻找小英雄”综合性实践活动为例,学生通过实地走访、上网查阅资料、与长辈交流等多种方式可以获取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小组合作,最后以黑板报、主题班会、手抄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做学习的小主人。最重要的是,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分工协作、自主探究、交流分析、汇报成果等实践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张中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