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研究报告

校本课程研究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本课程研究报告

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2003年秋季起,新课程、新教材在甘肃省张掖市五县一区陆续实施和使用,从这一年开始,高台县小学和初级中学开始大规模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教师培训和高效课堂的打造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各学校也开始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借鉴优秀学校的成功经验并付诸行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一大批校本教材走进课堂。综合性语文校本课程作为语文校本课程的形态之一,它以语文学科为中心,侧重语文学科,同时又兼顾其他学科,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是多年来开发较多的校本课程形态之一。学校从学生与文化、社会、自然、时展等几个方面,以开发研究学习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点,站在创建学校特色的角度,着眼学生的兴趣、需要,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逐步实现了学校课程体系的完善和特色发展。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当然,我们不能被“胜利”遮住眼睛,为了更好地开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不仅要以语文学科为中心,还要覆盖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

叶圣陶提出:“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而这生活中的语文是通行的国家课程所不能提供的。以浓郁地方特色为基础的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其选材贴近生活实际,从而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中使学生融入地方生活发展的历史文化过程之中,对于拓展补充和有效衔接语文校本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针对性、生动性,结合当地实际培养和提高本区域内学生的语文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我们在开发《北凉古都骆驼城》时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感受河西走廊文化(饮食、 山水、传说、语言等)的博大精深,提高人文素养;(2)掌握初步的探究能力(搜集、整理、归纳、利用网络、实物资源,形成研究成果);(3)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开发过程中,即有研究方法的指导(如何确定研究计划、如何搜集教学资料、如何共享研究成果),其中有骆驼城人物研究(了解对本地的发展有杰出贡献的人物)从其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提纲我们可以看出,课程要求学生获取大量河西走廊文化有关的信息。为此,学生必须搜集大量的与河西走廊有关的资料。有的信息的获取很可能需要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个章节都以书面的研究报告作为课程的阶段性总结。《北凉古都骆驼城》校本课程中既包含了大量语文学科的读写,又覆盖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河西走廊文化是历史学科的内容,河西走廊山水则是地理学科的内容。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了丰富的学科知识,还受到了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从而挖掘出民族文化的信息,挖掘出优秀的文化传统美德。

二、以学生能力为依据,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重视实践的价值,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形成真正的语文能力。而这种能力更适用于未来的社会实践。《北凉古都骆驼城》一书中就有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涉及各学科知识的问题,需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才能解决。而在《北凉古都骆驼城》的学习中,学生综合运用了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而且每一阶段资料的收集、整理不是学生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多人共同合作,只有学生之间的细密分工,协调配合,才能写出每个阶段的研究报告,在研究报告的撰写过程中又会面临一些问题或困难,学生要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学会同伴间的合作。所以,《北凉古都骆驼城》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合作、探索、创新的实践过程;当然,中学生写的报告有些稚嫩;但是,他们却学会了研究的方法。

通过科学探究,自己的研究报告,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探索的欲望,还实现了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需求,大语文的教学观也易于形成,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相结合,共同服务学生发展的功能得到初步体现,有效促进了师生共同进步,且有利于形成内容丰富,结构均衡,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家校配合,以研促教,拓展研究主体

从学生角度来看:一方面,综合语文校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学生不仅要有各学科的知识,还要有其他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而且只有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才能体现出具体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要到校外进行一些调查,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因此,学生自身能力,学校、家长的支持,都将影响课程的学习。

从教师角度看:《北凉古都骆驼城》要求教师有丰富的河西文化知识,要熟知骆驼城的历史人物、山水等河西文化。教师要知道怎样搜集骆驼城的资料,并会分析且能形成有一定价值的论文。

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校本课程一词来源于西方教育术语“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以学校为依托,根据学校自身条件特点及地区环境,由教师参与决策编制的适合本校情况的课程,它也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长期以来,由专家编纂的国家课程一直居于教育的主导地位,这种一刀切的教育模式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与教育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不能充分利用地区、学校的课程资源,造成教育单一化的弊病。而语文学科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广泛,教学形式丰富多样,学科优势更应被充分发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一节中提出,各地区、各学校的课程资源是有差别的,应该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本地和本校的资源特点,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立足校情及地区自然人文资源,开发凸显学校特色、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对推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系统性、理论性

当下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缺乏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校本课程设置没有内在逻辑,没有形成体系,开发多于实践,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的探索和指导。我国课程开发专家把“校本课程开发”界定为: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和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革的过程。

这就要求学校组织教师或校外团体加强合作,共同制定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具体明确指导思想、开发依据、课程设置、教学设计、评价管理等方面内容。并且要设置课程开设的中长期目标,使之形成内在逻辑性和统一性,避免以一学期为单位,每学期教学内容无承接联系,或由教师一时兴起凭个人偏好制定,造成学生不买账,开展效果不能达成预期目标。

在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任务的情况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身发展需求,注重个性化发展,依据学生的需要进行课程选择,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从学生需求出发,提供差异性课程,作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这样才能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需求、尊重学生主体学习地位,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自动自发的精神,又能促使教师积极开发优质资源,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二、结合地区与学校特色

校本课程开发强调以学校为开发主体,各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具体特点和条件,结合地区资源特点,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长,使学校拥有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为更快、更多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了保障。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校情特点开设课程,创建学校的特色,培养学生的鲜明个性和独创性。开发校本课程,其最终目的就是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使他们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还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通过课程设置,彰显独特的学校特色。例如民族中学要设置一些与本民族相关的课程,特长类中学可设置开发与特长培养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校根据自身实际,通过设置特色课程,实现办学特色。

三、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培养,课程形式灵活多样

在授课形式上,校本课程的设置要避免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被动局面。要在确定了需要研究的问题后,通过学生亲自实践、搜集、体验,形成一定的认知和观念,要注重让学生了解掌握资料搜集的方法,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问卷调查等基本获取信息的方式,并能有效识别有价值的资料,形成自己的逻辑判断、归纳总结。

在交流形式上,要避免统一格式,鼓励个性化表达。学生可以提交书面研究报告,也可以进行课堂陈述发言,展板展示、小组作业、研究笔记等形式,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与经验积累,吸纳不同的观点,学会辩证、全面的思考问题。

在评价形式上,要避免教师一人评判、学生之间毫无交流借鉴学习的单一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学生作业互评、小组互评,家长参与评价、成果发表展示等形式,注重学生实践探索的情感体验养成,让学生学会形成并培养互相学习欣赏、全员参与的意识,以鼓励为主,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及表达展示能力。

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世界发达国家都在加强道德教育研究,加快德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为我国小学品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丰厚的借鉴经验。例如,*年*文布省颁布的新教学大纲,对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均进行了调整。为培养具有"自主性的*人",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现适切性,力求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相吻合;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体现阶段性,由低年级体验性活动逐步向高年级反思性活动推演。1994年,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将品格教育列为各国教育应进一步努力的首要方面之一。*年*的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年总统的《国情咨文》都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英国在1999年9月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肯定真理、正义、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

我国一贯有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传统,从*年开设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以来,品德教育改革无论在理念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始终没能有效地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实践性整合,成为导致品德教育实践中的知识化、简单化、去生活化、成人化倾向的原因之一。课程作为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必然承担着改变德育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偏低的责任。值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小学品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小学品德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势在必行。

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研究将以在实验区试教的新教材为依托,围绕小学品德课程建设展开,验证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探索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体系。

(一)品德教育的模式

目前国外影响比较广泛的德育模式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体谅模式等,对于这些模式我们应合理地进行借鉴,使其成为我国品德课程改革的推动力量。国内现已被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情感道德教育模式、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体验道德教育模式等,各实验区应灵活地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任何一个模式不可能就道德教育的全过程进行阐释,因此,在小学品德教育中不能采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任一德育模式,而应以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将德育模式运用于具体的儿童品德培养中,并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新教材的编写和实施新教材是课程改革教育理念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又是教学实践工作的工具,因此,本课题将借助新教材推动实验区的课程改革,同时积极吸取实验区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推进新教材的编写,使实验区工作和教材的编写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对品德课程本质特征研究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品德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新进展

(2)现阶段品德课程发展呈现出的新特点

(3)适合我国国情的品德课程的构建方式

2、小学品德教材编写研究

(1)教材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方式的研究

(2)教材的形式问题研究

(3)教材综合资源体系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3、小学品德教材实施研究

(1)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新教材与生活性特质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完全生命投入、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新教材与民主参与的品德教学研究

(2)教材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

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教材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对教材的评价

学生对教材的评价

不同实验区对教材的评价

4、评价研究

(1)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

品德评价的本质研究

品德评价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评价的功能研究

(2)品德评价实施工作的研究:

明确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设计评价工具

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四)品德师资的培养和培训

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课题将探索有效师资培养和培训的内容、途径,提升教师的品德课程开发参与意识,确保培养培训工作与新教材开发实施的同步进行。

(五)品德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被列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和课程形态,在品德课程开发中也应突出地方品德课程和校本品德课程的有效开发,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

1、品德地方课程的开发

2、品德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品德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品德课程资源是品德课程建设的基础,除去教材以外,还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多种资源。

1、品德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2、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七)品德课程内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1、《品德与生活》与《品德与社会》的衔接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与中学品德课程的衔接研究

3、品德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研究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由于我国的课程开发一直存在"大一统"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关于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熟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虽然国外已经有一些相关研究可以为我们借鉴,但对于国内课程领域的研究而言,本课题的研究是全新的,我们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学、品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以期填补我国课程研究领域的空白。本课题研究的应用价值在于促进我国教材开发的多样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增强教材的适应性,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四、研究方法

(一)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二)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三)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四)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五)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六)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年12月,开题会。

20*年1月~20*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年3月~20*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年7月~20*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二)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五)典型课例集

(六)品德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精选集

(七)调查研究

通过实地的调查获得新课程开发实施的情况和数据,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不断完善新教材。

(八)行动研究

本着从教育教学的实际

中发现问题,并在教育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开发实施工作与实验区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系统。

(九)个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学个案,通过个体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实现课程开发实施的最优化。

(十)经验总结研究

对品德课程改革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

(十一)比较研究

比较分析国内外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从中获取可供借鉴的经验。

(十二)实验研究

按照教育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新教材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骤

20*年12月,开题会。

20*年1月~20*年2月,各实验区申报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

20*年3月~20*年6月,各实验区根据子课题计划开展实质性研究,整理典型课例和品德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体会分别成集。各实验区每半年报送一次研究成果。

20*年7月~20*年12月,各实验区对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相应的子课题研究报告,总课题组以此为基础撰写"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一)"小学品德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总结报告

(三)小学品德的实验教材系列:

教材

教师教学用书及相关辅助材料

教师备课系统(CD-ROM光盘)

研究课(VCD光盘)实验教材通讯

(三)系列论文

(四)教师培训资料

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 学校发展 学生发展 另一扇窗

曾读过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小女孩心爱的小狗死了,她非常伤心地趴在一扇窗边,看着别人慢慢地掩埋曾经朝夕相处的小狗,不由地流下了悲伤的眼泪。这时,她的爷爷走过来,轻轻地对她说:“宝贝,你为何不打开另一扇窗呢?”小女孩听了,便一边流泪一边慢慢打开另一扇窗。突然,她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窗外各种各样的鲜花竞相开放,美丽的蝴蝶、辛勤的蜜蜂,还有很多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小鸟,正在热闹地穿行其中。看着看着小女孩不禁破涕为笑,心情好了许多。

这位孩子的爷爷无疑就是一位充满教育睿智的教育家。他的一句话,就改变了孩子当时的心情,甚至可以改变孩子的一生。如果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像这位孩子的爷爷一样,为学生多打开另外一扇窗,引领学生过一种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那教育该是多么崇高、美好的事情。

农场小学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小学。近年来,学校以“培养有智慧的实践者”为培养目标,实施“错位发展、特色发展”策略,发掘、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开发具有农村特色的校本课程――《尚农》,为学校和学生的多元发展、健康发展打开了“另一扇窗”。

一、校本课程:为课程实施开一扇窗

(一)在课程内容上补充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管理体制”。地方课程作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开始进入学校的教育实践。

钟启泉教授在《课改纲要》中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两类。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这两类课程必须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但是长期以来,学科课程占据着课程核心地位,而“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的经验课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变得可有可无了。学校开设校本经验课程,可以拓展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空间,弥补学校经验课程的不足。

(二)在课程运行形式上补充

课程运行主要是依托师生双边合作的教学过程来实现的,而真正的师生合作应该建立在双方平等对话之基础上。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合作、自主、探究”式学习,“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但是,教师在课堂里的“讲风”涛声依旧。学生总是被教师有意无意地看成“一张白纸”,他们好奇心、探索欲被无情地忽略,课堂也因此失去了生命活力。而校本课程由于缺少了考试的压力,师生之间反而可以形成真正的对话,使教学也容易达到互动生成、共享发展的境界。

(三)在课程评价上补充

课程评价与课程内容、课程运行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教育部门、社会舆论在评价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质量等方面,往往抱有急功近力的心态。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校质量好坏、教师水平高低、学生素质优劣的唯一标准。如果有了校本课程,评价学校就多了一把尺子。

二、校本课程:为学校发展开一扇窗

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两类课程必须并举互补,不可或缺。如果只重视学科课程而忽视经验课程,办学之路就会越走越逼仄,最后步入发展的死胡同。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开设经验课程,学会用两条腿走路,是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为学校发展注入活力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依托地域优势,在加强综合实践场所的建设的同时,深度挖掘本校以及本土的资源,开发本土资源的潜在价值,形成有价值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了“尚农”系列校本课程,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真实有效。

1.建设“尚农”基地,搭建活动载体。学校充分利用校内空地,建设校内综合实践场所。此外,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人人r ro.Q5U p[)^7t-种一株青菜,或栽一棵盆小花苗,建一个家庭微型综合实践小基地,从而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2.编写“尚农”教材,开设校本课程。《尚农》系列校本教材以“尚农”为主题,分为“爱农篇”“知农篇”“学农篇”,供四、五、六三个年级使用。每册教材都以24节气为主线,分成“秋收”冬藏”“春耕”“夏种”四个板块。校本教材内容板块有主要农作物、蔬菜水果的种植方法,辅以传统节日、农谚、经典小故事。学生的实践作业,具有可操作性与实践性的调查报告、种植、观察日记等。

3.整合学科资源,构建课程体系。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开发中,通过课程实施方式的变革和课程结构的优化,在尊重学生的独特的生活体验、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基础上,整合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形成校本课程的开发体系与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校三次成功承办了连云港市小学综合实践第六共同体研讨活动。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经验《种我们自己的园地要紧》在全市交流,受到普遍好评。

(二)为教师发展提供动力

《尚农》系列校本教材的启用,促进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批教师也在综合实践研讨评比中成长起来。青年教师张晨、徐曦在市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郑亚军撰写的《立足校情,发展特色》和《从本土资源到课程主题: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连续两届代表新浦区参加连云港市小学校长论坛论文评比,并被评为优秀论文。《从本土资源到课程主题: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获得2012年省师陶杯二等奖……

三、校本课程:为学生发展开一扇窗

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独特的办学历史,孕育了学校独特的“尚农”文化,也孕育了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尚农”校本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有效载体。

(一)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建了“尚农”综合实践社团,重点打造根雕、豆贴画、种植和养殖等具有农家风味的精品社团。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校园风筝节、采摘节、收获节等特色实践活动,为学生的特长以及个性发展搭建广阔舞台。

(二)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学生很少甚至从未经历过完整的实践过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在实践场所中,指导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认识”,或“假设―验证”的方法,真正参与发现和认识事物规律的过程,学习观察、探究的方法,学习写观察日记和撰写研究报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让学生的个性在深度上获得充分发展,在广度上获得多元发展,在整体上获得和谐发展,让自己的童年生活丰富而多彩。“尚农”校本课程为学校、师生的发展打开了另一扇窗。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简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校本课程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立场;生态道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阅读课程;艺术课程;影视课程

当今社会,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社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对小学生展开生态道德教育,不能是枯燥乏味的说教,也不能是生硬呆板的规定,而是要基于儿童立场,发现和保护童心,理解并顺应天性。基于儿童立场的生态道德教育,是指以儿童的认知水平及生活实践为起点,关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努力从生态问题出发,引领儿童以儿童的方式亲历自然,体验感悟,使生态认知、情感和行为等自然地建立和生长,从而提高儿童的生态道德素养。事实上,课程是实施生态道德的载体。如果没有相关的生态道德教育校本课程,那么相对应的生态道德教育策略方法研究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应将研究的着力点放在基于儿童立场的生态道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上。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以校本课程开发为抓手,开发和构建基于儿童立场的生态道德教育校本课程体系呢?

一、挖掘生态德育内涵,开发“古典诗词”“动物小说”阅读课程

许多古典诗词、动物小说作品均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素材,这些素材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渗透和熏染的良好载体。为此,笔者搜集和系统地阅读了古典诗词、沈石溪动物小说等,研发了富有个性特色的生态道德教育的阅读课程,旨在阅读中渗透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1.古典诗词感悟生态美

许多描写自然风光的古典诗词情景相融,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赞美。如果从生态美学的视角来审视这些作品,不难发现其中描写的种种生动鲜活的生命形象和清新雅致的自然风景,往往隐藏着生态美学的意蕴。古典诗词的教学,教师要善于挖掘其生态美学价值,引导学生发现隐藏于诗词中的生态美,感悟其所揭示的生命意义,让古典诗词教学成为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一条新路径。不妨从美形、美情、美理3个方面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生态美。例如,体现鲜明的色彩美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通过由表及里、以浅入深,从感性认识至情绪体验,循序渐进地以板块组合法推进教学,引领学生感知、领略和欣赏古诗中生态美的情愫,发展他们的审美情趣。

2.动物小说亲近自然

儿童是大地之子,较之成人,他们与大自然、与动物世界靠得更近些。儿童阅读动物小说,更容易走进动物故事中的情境,更容易破译动物故事的情感密码,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儿童会在不经意间受到故事的感染和熏陶。在《沈石溪动物小说》阅读课程开发中,笔者精选《狼王梦》《第七条猎狗》《保姆蟒》《刀疤豺母》《鸟奴》《最后一头战象》6本小说作为生态道德教育阅读课程选读书目,组织学生展开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围绕“怎样关心和保护动物”“怎样理解动物之间的情感”等主题进行阅读交流。在动物小说中,相亲相爱的情豹布哈依,对主人忠心耿耿的保姆蟒,让孩子改变了对动物的“成见”,原来动物也是有情感的。孩子们还学到了多样的生态环境,那里有高山深涧,有森林湖泊,还认识到各种动物的不同生活习性等。教师引领学生在阅读中领略大自然的神奇、生命的瑰丽,促进学生对动物故事的深入解读,触动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和意识。

二、凸显生态道德教育元素,开发“‘护生画集’欣赏”艺术课程

艺术课程中含有大量的生态德育元素,在对儿童展开艺术欣赏时,渗透生态道德教育非常自然、适切。如丰子恺先生的《护生画集》,不仅具有巨大的艺术审美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因素,对当下的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以丰子恺的《护生画集》为依托,凸显生态道德教育元素,开发生态道德教育艺术课程——“护生画集渗透生态德育案例”,精选《护生画集》中20个适合高年级学生欣赏的作品,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反复观察、品味、表达,准确理解画面和文字的内涵,引导学生将作品欣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深入其境,感受画面的生态美。具体地说,如在《护生画集》第2集中的“襁负其子”这一画作的欣赏中,教师首先让学生理解配文“母鸡有群儿,一儿最偏爱,娇痴不肯行,常伏母亲背”的含义,让学生感受动物之间的亲情和母爱,让学生由物及人,思考人间的真情,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振,触动儿童心底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再如,在“蝴蝶来仪”画作的欣赏中,教师可先让学生说一说在画面中观察到哪些事物,这样的情境让你有怎样的感想?接着让学生理解配文“不为瓶中花有蜜,只缘听读护生诗。欲去又迟迟”的内涵,引导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蝴蝶为什么迟迟不愿离去”,并在班级内讨论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体验愈加强烈,在无形中激发和陶冶了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由于画集中的有些文字偏深,教师在编写生态道德教育案例时须查阅相关资料,给学生难以理解的字词加以注释,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读原文,在文本的逐层理解中感受和欣赏画面的生态道德意蕴。对于作品中经典的诗句,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吟诵,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拓展生态道德教育题材,开发“绿野寻踪”影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