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高校办学方向,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校园安全稳定。因此,研究如何进一步增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一、切实提高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敏感中心,建设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党对高校的领导,关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关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一是高校党委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坚决抵制错误思想和言行,同时加大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考核力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二是高校党委要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如个人自学、集体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领会系列讲话精神,确保高校党委干部忠于党、忠于人民,加强高校党委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时高校各部门和各学院要像抓教学科研一样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
二、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能力建设
第一,着力提高专职教师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一方面,教师自身要主动加强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做到真信真懂真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系列讲话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另一方面,高校要对教师加强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培训,强化他们的政治意识、底线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明白“大学的学术自由并不等于‘任性’,学习西方的知识,其目的是为我所用,而不是被西方知识特别是其中价值观操纵,教师不能把课堂当做个人随心所欲的秀场”[1]。
第二,着力提高辅导员和行政管理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一方面,高校要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使其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建立辅导员选拔、考评、发展等方面的长效机制,实现辅导员队伍由量到质的提升,由组织推动到自我发展转变,切实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政治意识。另一方面,高校要对行政部门的管理干部队伍进行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培训,使其掌握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规律及要求,增强他们依法开展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的能力,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顺利开展。
第三,着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一方面,高校要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长期化、常态化。采取师德师风模范评选、师德师风宣讲教育等形式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同时建立高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多方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体系,搭建投诉平台,形成有效的师德师风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加强师德师风考核。“全面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把好教师聘用政治关,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引导广大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2]。将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作为师资引进、职称评审、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
三、切实提高对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监管能力
第一,强化课堂纪律。一方面,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守从教的政治、法律和道德底线,强化课堂中的纪律意识,坚决杜绝课堂中出现去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和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否则,严肃处理。另一方面,应注重对教材政治思想水平的审查,杜绝进入大学课堂的教材出现传播西方政治观点和普世价值的现象,同时,以创新话语体系为着力点,进行以为指导的教材体系建设,确保在大学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第二,提升对新媒体的治理水平。首先,加强舆情引导。对于网上的错误观点和舆论,高校有关部门要及时发声,引领舆论的正确走向,并且针对网络上的热点问题采取“网上舆情,网下处置”的有效方式,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其次,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强化法制理念,着力制度建设,对于网上的错误言论和观点要及时引导,对传播错误观点并造成严重后果者要依法严肃处理。除校园网外,高校要建立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官方微博和微信,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时有效地传播出去,并且利用这些公众平台引导大学生理性上网,同时,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网络传播规律、网络新技术,真正使网络空间一片清朗,促进高校校园和谐发展。
四、切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学习、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为此,一要创新教育形式。既要发挥校园网、宣传栏、广播站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又要有效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反映大学生思辨能力增强和社会经验日趋丰富的特点,抵制错误思想,针对高校师生作为社会知识精英群体的特性,传播正面声音,畅通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主渠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生中的传播力。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载体作用。学校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以学生社团为核心开展活动,学校党团部门要做好对各项活动的审批,不断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生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三是改革创新理论宣传方式。理论宣传要客观、真实、全面地解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理论宣传过程中将党和国家的利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增强理论宣传的亲近感和真诚感,通过提高理论宣传的可信度增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随着高校办学越来越融入国际化和社会化,大学的任务早已不止单纯地进行学术研究。特别是当前西方国家和敌对势力的渗透、多种文化和思潮的交融交织交锋、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国内改革的矛盾和利益冲突、网络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等,都使得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方面,高校需要采取更加有效、更加多元的形式加强意识形态的教育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张力与合力。为此,高校可构建“防、管、控、导”四位一体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确保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动权、话语权、知情权和主导权,以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防――争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
高校的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逐步成熟的重要阶段,对涉世未深的青年来说,好奇心的驱使会让他们极易受到各种诱惑的影响。特别是大学校园的开放特征,会让学生接触到形形的各类人员。同时,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传播极其迅速的信息时代,网络和新媒体的运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学生接收到的各类信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因此,大学生所接触的环境,无论是现实环境还是虚拟环境,都需要进行过滤和净化,就像保护未成年人的“净网”行动一样,要尽可能筑造一道思想上的防护屏障,不能等出了问题再来解决,必须争取主动,预防在前,做好防范工作。
(一)注重防范意识培养
当前,部分高校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安全防范认识还不到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或者重视只停留在表面和口头上,没有层层落实在行动上。学校要加强全校师生思想上的安全防范教育,针对学生,要把意识形态安全防范纳入新生始业教育,让学生刚进校门就树立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对西方错误思潮、极端民族主义、宗教和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等提高警惕;结合时事形势,经常开展专题性的意识形态安全防范知识讲座,使学生对传播错误观点和思想文化的人和事增强判断力和鉴别力;通过课堂、网络、移动通信等多种途径进行提醒,通过互加微信朋友圈转发警示案例,防止学生卷入社会矛盾或被错误思想利诱参与非法活动;建立与家长互动沟通的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对倾向性、苗头性的不良思想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针对教职工,要加强新教师入职培训,将意识形态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培训内容,使新教师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将意识形态教育作为教研活动的一项研讨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对策;将意识形态安全防范纳入工作职责或考核内容,增强教职工主动承担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注重防范外来人员
大学校园中,外来人员进出校门的情况往往较多,意图不轨人员混入其中往往带有隐蔽性,难以识别,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虽然高校一般都设有门卫,一些高校也实行外来车辆、外来人员入校登记制度,但仍有漏洞。学校要注意防范,一方面可加强保卫人员的培训,强化校园进出物品的检查,并邀请国安、公安人员传授经验和技巧,提高对不法分子的辨别能力,对高校中曾发生的不法分子散布信息、组织活动等影响意识形态工作的案例进行梳理,摸清其特点和规律,使保卫人员和学生安全员对类似情况提高警惕;另一方面,也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根据本校实际安装多功能门禁系统和识别系统,减少人工管理的漏洞。同时加强校园巡逻,及时发现和制止不法活动,增强防卫针对性。
(三)注重讲学内容审核
高校崇尚学术自由,一些人认为学术报告对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不大,往往对报告、讲座等疏于管理,缺少审核,对报告人的讲课内容未进行严格把关。学校可组织各类报告、讲座,请在学生当中威信较高的主讲人作为学术知名专家,其言行将直接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不经意的几句话可能就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学术研究可以有批判,但对一些所谓的“学术专家”打着学术研究旗号极不负责的言行必须遏制,对于这些情形,教师也要正确引导学生,以免被这些思想影响。为此,要拉紧意识形态安全这根弦,一方面,要对校内举行的各类论坛、讲座、报告等进行严格把关,建立政治审查制度,并安排政治立场坚定的师生参与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介入;另一方面,高校之间可建立联盟,建立讲座、报告“白名单”和“黑名单”信息库,建立信息共享和通报制度,防止因讲座、报告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不良影响。
(四)注重网络信息防护
网络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虽然给高校的电子办公、管理服务等提供了便利,但各种有害信息的泛滥,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4]。由于高校一般都建有校园网,网络端口是校内网与校外网互联的大门,高校要通过技术防护手段,严把网络传播信息的入口关。如可加强校园网信息的安全监控,对于以互联网为主要途径且必须经过校园网络端口传播的一些明显带有抨击、肢解、遮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息,学校可通过设置关键字、链接举报和自动记录等方式,对此类不良信息开启自动过滤功能,并定期通过一定的关键字扫描网络信息,及时发现和消除不良信息,净化学生所接触到的校园网络,尽可能保护学生的思想,使其远离不良信息的侵蚀和蛊惑。
二、管――提升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话语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决定行动。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摩擦和碰撞,不能听之任之,不仅需要引导,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高校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不仅承担着为全社会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责,更要为学生启迪智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人格的影响者,更是思想的启迪者和示范者。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有为师者应有的形象,要在道德上、思想上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发展目标是一名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为此,高校应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情况作为衡量师德师风的首要条件,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形成规矩写入大学章程和师德规范,对教师中出现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违背的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加强学术规范管理
高校倡导学术自由,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借学术研究的途径传播错误思想。特别是对一些有争议观点或是明显带有误读、曲解观点的研究,应慎重对待,防止大面积传播,在批判基础上加以引导,并尽可能减少其影响。要遵循“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保持政治敏感性,禁止将尚未定论、正在研究中的涉及政治敏感问题的学术课题作为教学内容,防止学生参与政治敏感问题的课题研究,保护学生不受偏离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同时,要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严厉惩处学术不端行为,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引导学生在良好的学风下成长。
(三)加强重点人群跟踪
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思想观点,往往是从少数人开始发端,如果不引起重视,任其传播不及时制止,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高校应在苗头信息刚出现在少数人身上时就要给予特别关注,要在平时工作中多途径了解教职工中有无偏激思想和言论,发现问题时要有针对性地及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对师生当中经常出现不良情绪、心理健康呈现不良趋势、负面思想和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重点关注和跟踪,通过多种形式给予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出现苗头性问题及时介入;对学习困难、生活困难的学生,采取结对帮扶等措施助其进步,避免引发其他负面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和情绪;对思维活跃、思想成熟度处于上升期的青年教师,特别是精神压力和生活压力较大的教师给予更多关心,多提供针对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和空间,使青年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更多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氛围。
(四)加强媒体阵地建设
当今社会,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使得传统媒体的作用逐渐削弱,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和新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变得越来越强大。当前大学生已成为一支数量庞大的“网络力量”,他们更乐于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表意见,大学里处处可见“低头族”。于是新媒体必然会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手段和工具。为此,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探索更有效的方式,使新媒体为我所用。[3] 当前高校已经开始重视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建设,并将新媒体平台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但吸引力还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高校对传统媒体阵地要继续坚守,继续抓好校刊、校报、宣传栏、广播、电视台和其他校园自媒体的建设;另一方面,要积极向互联网和新媒体等舆论阵地延伸。如加强各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统筹管理,进行网站建设整体规划,建立统一管理的校内网站群系统和微博、微信官方平台;加强网站和新媒体的内容审核和建站审批,丰富正面引导的传播内容,通过网站、QQ群等传递正能量;积极开发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中国梦教育的新媒体应用,开发在线微课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在网络信息时代努力提升互联网和新媒体阵地的话语权。
三、控――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知情权
及时掌握校园动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建设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不及时掌握动态信息或是问题处理不及时,某些事态极可能扩大影响,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因此,高校必须主动及时掌握各类信息,把控意识形态的动态和变化,监控和及时处理不良事态的发展,保持校园的稳定。
(一)全面研判思想动态
全面了解师生的思想动态可以让高校领导者更好地把控工作的全局。学校一方面要加强与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可定期安排管理者去教室、寝室和其他学生学习生活场所调研,定期安排管理者和管理部门与师生面谈的接待日活动,也可召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师生座谈会,通过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师生的所思所想,知道师生真正关心的事,在哪些问题上存在不满,及时处理一些矛盾和问题,避免不良情绪积聚而引发更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可进行层层发动,逐级落实责任,在各个层面经常性开展思想动态研判活动,通过讨论会等方式多方听取意见,多渠道了解师生思想实际,以前瞻性的角度对当前的状况和下一步的趋势进行科学预判,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二)全面监控舆情动态
在当前互联网和新媒体信息传递极其迅速的情况下,特别是一些虚假信息真假难辨,广泛传播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网络和媒体舆情进行监控,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信息传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可通过校园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发言人及时师生所关心事件的权威信息,杜绝影响稳定的各种猜测流言的传播和蔓延;可广泛发动党员和学生干部,留意校园网、外部互联网和新媒体当中的舆论动态,织密舆情监控网,及时在各个层面沟通汇报,掌握最新情况;可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邀请专家对他们加强舆论引导能力的针对性培训,在突发舆情危机时参与讨论,发表评论,进行正面引导,尽可能消减负面信息的影响,避免事态扩大。
(三)全面延伸信息员队伍
意识形态工作除了要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外,也要关注发生在师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其他情况,这类信息往往需要通过各个层面的信息员来收集。一些不稳定因素往往从小事开始发生,小问题不引起重视,往往会由小变大,扩大影响。为此,需要全面延伸信息获取的覆盖面,可在各个专业、各个班级、各个寝室、各个学生组织和社团组织当中,广布“眼线”,建立纵横交错的信息员队伍,协助意识形态安全工作,通过信息员及时掌握和了解师生当中涉及政治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有效发现和处置隐患问题和突发事件。
四、导――发挥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权
(一)增强思政课改革的灵活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是当前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两课”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的主力军。在课堂上传递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引导大学生确立基本思想及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最直接的途径。但理论教学往往枯燥乏味,加之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没有将理论结合实际,也没有从身边的事物切入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对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不够重视,不能启发学生思考,“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改革,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业务培训,提升教学能力,推行课堂教学创新,将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网上自学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采取更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方法,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开设一些结合时势的讲座、专题报告,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和解读当今热点时事,引导大学生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对形势发展和焦点问题进行审视和判断;改革思政课考评方式,突出形成性考核,并优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构建以行为养成为核心的学习生涯考评体系;将中国梦教育纳入思政课内容,组织多形式、接地气、符合学生接受特点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不同专业(群)特点定制思政课学习辅导书,结合专业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育的针对性。
(二)增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大学生认识现实社会、培养优秀品格、增强自身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结合社会实践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体验感,相比理论教育更贴近生活,更具吸引力。但目前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形式往往较为单一,对经费的支持也比较有限,常常会让人觉得“为实践而实践”,而没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开展社会实践的真正意义。同时,实践活动的安排有较大的随意性,实践过程也缺乏监督考核机制,社会实践真正起到教育人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为此,高校应积极拓展普适性的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将课堂实践与校内外实践相结合,根据目的意义设置学生社会实践体验需要完成的主要指标,增强社会实践考核的针对性。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体验,感悟生活,通过社区服务、社团活动、创业活动、企业调研、职业规划、热点讨论、体会分享、演讲赛、辩论赛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教育途径,增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三)增强自我教育的生动性
在校大学生大多都已是成年人,应当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目前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通常以树典型的正面教育为主,形式单一,激励作用和影响范围有限。此外,高校通过学生组织进行自治,通常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方面做得多,自我教育方面做得少,学生自我教育的载体仍有所欠缺。因此,高校需要创新形式载体,使学生的自我教育更有效地开展。如可组建“学生讲师团”,通过一定的方式选拔学生骨干,组建宣讲队伍,通过思政课教师的引导和省市讲师团专家的培训,使学生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国梦教育的主人翁和践行者,扩大“学生讲师团”巡回宣讲的覆盖面,用学生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经历、感想体会等来教育同龄人,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产生自我教育的共鸣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 辅导员 大学生 意识形态
“新媒体”一词,已经融入现代社会,并深深的扎根在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深受大学生群体的热捧。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伴随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历程中,迎来机遇,同时面临困难与挑战。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大学是重要时期,外界的各种信息袭来,造成思想冲击,而这一群体使用新媒体的频率高、时耗长、地域广,获取信息的渠道纷杂、内容繁多。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引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必须发挥的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中产生的影响
1.1 产生诸多挑战
不同信息充斥而来,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而这个所谓的“天下事”,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天下事”,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容易错误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思维导向,需要辅导员来及时发现并修正;表达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大学生在虚拟生活找到情感、语言宣泄的途径,现实生活中欠缺语言表达、思维成熟的能力,怎样来提高辅导员在网络层面的话语啵成为一个命题。
1.2 模式发生变化
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大学生”的角色模式均发生变化。辅导员的主导角色地位面临冲击,大学生解决困难,多从网络寻求办法,较少地选择与辅导员面对面沟通;鉴于“传统――现代”模式的转变,要求辅导员善于利用网络媒介,拥有“公关”的意识,能够在众多人监督、可看的新媒体中解答现实问题,扩大工作的实效性。
2 进一步引导意识形态的重要性的举措
2.1 对引导重要性的分析
“立德树人”――仍然是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现今而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就是培育、践行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工作,在实现人生目标、树立理想信念有重要意义。
2.2 增强辅导员对于阵地与政治的意识
(1)提高政治敏感性。辅导员拥有牢靠的政治敏感性与意识,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学会善于发现、运用理论来指导工作、看待问题,对涉及到问题发展方向能够进行预判,错误言论、原则问题严肃对待,不能听之任之、含糊其辞,并做好相应的对策。(2)加强阵地意识。随着信息化的发达,大学生在网络阅览、查询、探讨各类信息,同时接收到不同视角的意识形态研究,网络无疑已经成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只有牢牢把握住新媒体阵地,才能更好地吸引“大学生群体”,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明确网络阵地的重要性、实际性与迫切性,学会建立、管理、运用好网络的阵地,加强校园对网络信息内容的甄别,强化网上积极、正面的引导与宣传,倡导健康文明的网络文明行为。
2.3 进一步提升新形势下的能力建设
(1)建立有效、完备的信息宣传机制。针对大学生群体在网络社会的占有量,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载体的使用情况,抓住关注的集中点(具体媒介,如微信、微博、QQ),建立有效、完备的信息宣传机制,有效把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波动、对信息处理的情况,尊重对国家重大事件、校内的公共事件的参与、知情权利,建立良好的沟通媒介与关系。(2)加强对新媒体掌握程度。只有适应新媒体环境,才能进一步发挥辅导员的教育、引导、服务能力。提高辅导员对于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了解、掌握、运用新媒体的知识与功能,加强对新媒体工具的认识,建立个人的网络沟通系统或媒介,善于总结各种信息,并利用好学生组织的新媒体平台,及时传播给学生,学会在新媒体建设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诸多势力来“抢”回大学生群体。
2.4 创建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激励机制
高校在引导辅导员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角色转变,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做好辅导员在新媒体素养的相关培训等工作,提升整体素质,避免与大学生群体形成“对立面”。鼓励、强化辅导员对新媒体的使用频率,对在新媒体环境下有突出表现、典型代表,要进行内部经验交流、形成氛围。
2.5 树立新媒体环境下的“榜样”
学会在新媒体环境下,挖掘先进典型,加强对“意见”统一的主渠道,通过“榜样”群体、“榜样”语言提高新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加强群体的带动作用,注重将传统班团组织与新媒体形式结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校园网络信息的公信力。
2.6 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
辅导员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介入,学会净化网络平台,密切关注大学生在网络内、外的思想波动,及时掌握动态;利用自身网络互动平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并加以引导。
3 结语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者,辅导员在新媒体环境下,要学会用战略性的眼光看问题、创新教育形式,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在新媒体环境中的话语权,巩固和强化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引导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刘运显,舒大凡.论如何提升辅导员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8):66-68.
[2]朱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02):96-99.
[3]陈楚瑶,陈振浙,秦立卿.高校辅导员新媒体素养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J].科技视界,2015(17):140-14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等教育;路径
一、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研究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主流价值取向对各种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的整合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和价值意识,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一)凝聚社会共同意识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价值理念的集合体,是最深层的精神内核。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刘云山同志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任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举措。在文化多元背景下,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有利于引导广大师生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有利于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
(二)巩固主流社会思潮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以及价值观领域的渗透,高校作为巩固意识形态的文化阵地,必须把握好意识形态的主动权,以为指导,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上下足功夫,及时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价值观渗透,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因此,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巩固主流社会思潮,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
(三)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需求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总体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然而,少数高校在加强大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同时,容易忽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造成有些大学生思想品德不高,政治意识淡化甚至异化,核心价值观“缺位”。因此,基于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双重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更加“主流”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有效路径。
二、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性研判
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传承科学知识和思想文化的主要场所,担负着向广大青年大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职责。但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面临诸如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等方面的挑战。
(一)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此带来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中既包含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积极因素,也包含逐利、拜金等消极因素。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青年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识产生的分化,给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干扰。大部分大学生能辩证看待问题,能准确定位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部分大学生还不能熟练的进行政治判断,难以抵御新奇有趣的新事物新思潮,从而出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的持中立态度、少数持冷漠态度的现状。另外,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不断向纵深拓展,各种文化思潮涌人我国,客观上也为多元价值取向的滋生提供了思想土壤。文化价值观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价值观的主导作用,使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冲击和淡化。
(二)网络新媒体的影响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社会的进步,新兴传媒手段不断涌现,网络新媒体以其自由、快捷、交互、开放等特点,成为社会发展的新时空。借助新媒体,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获得了技术支持、传播渠道和言论空间,有助于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传播力、吸引力和凝聚力。然而,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及时传播社会正能量的同时,也严峻考验着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控制力。特别是大学生富有激情、接受新事物快,很容易被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念、思想理念和意识形态所诱导,模糊了自我认知,弱化了是非观念,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起到了阻碍作用。
(三)传统教育观的束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阶级阶层的变化和利益的分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社会成员更多地把维系和维护所属社会群体的利益,关注和重视个人的利益和感受,作为价值评判尺度。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缺乏适应期和缓冲期,特别是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教育渠道相对狭窄、教学资源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针对当前的学生价值选择和评价多元化、双重性的现状,如何做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统一,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与职业理想相互融合,是高校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必须思考的课题。
三、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分析
指出:“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高校应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融入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精神世界,使之成为全校上下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深化宣传教育,坚守认同自信
有自信才会有自觉,有自信才会有清醒,有自信才会有定力。增强价值观自信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关键因素。“价值观自信”从何而来?这份自信来源于党的坚实领导,来源于党员干部的坚定认同,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因此,高校要把加强教育引导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重要环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宣传、党校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主动谋划,各司其责,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组织生活、党校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使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评师评教的重要标准,主动挖掘各个工作岗位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采取哲学研修、课程培训、教学竞赛等方法,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师资队伍,要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特别是要纳入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建设,融入教师职前准入、入职培训、职后管理的全过程,融入学生全面发展的全过程,细化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促进人人知晓、人人践行。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师生的灵魂和血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常修道德修养,磨砺嘉善言行,让人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实践者、发扬者。
(二)强化笃行实践,坚守行动自觉
实践是检验价值的标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脚点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扎根实践,使之成为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高校要要立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在履行高等教育四大职能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守立德树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生活、扎根师生、融入实践,让师生员工在日常学习、工作实践中获得价值目标和文化储备,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价值自信和行动自觉。要发挥人才聚集和知识创新的优势,鼓励广大师生深入开展社会调查,为政府决策和社会管理发挥智库作用。要发挥学科优势和技术力量,鼓励师生参与科技转化,帮助形成产业优势、增加经济增长点,在科技服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实践锻炼和志愿服务的全过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社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积极巩固和扩大实践成果,形成理性共识,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应用到日常管理和学习生活,促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追求和行为准则。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3)06-0084-04
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当今教育乃至社会的最主要特征之一,已然成为时代的潮流和趋势,它代表着人类社会教育事业现实化和科学化的发展方向,是社会生产力和人类实践进步的反映,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标和形式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正面临着复杂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等多重挑战。因此,有必要立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视角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遇到的现实困境进行新的认识,提出具体而微的问题规避和应对策略。一、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
时代境遇1.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高等教育重要的发展标志,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所属的国际大学联合会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是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1]但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并非恒定不变,而是随着其自身持续演进不断丰富和深化。国际化一词最初多用于研究政治学和政府关系,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被普遍用于教育领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最初更多的是强调“包括学生、研究、项目和提供者的跨境学术流动,且主要指商业化和市场化活动而非传统的发展项目”。[2]6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加强高校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确立国际化理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国际合作意识的人才;积极地在世界范围内开放教育资源,充分吸收和利用国际教育资源等。
2. 高等教育国际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境遇
首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催生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与经济历来就是联系密切的一对范畴,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成为一种必然。“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国际化,经济全球化使高等教育国际化形成的直接原因,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3]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西方各种政治、文化思潮的影响继续加大,且通过媒体以不同于传统的方式走进大学生的思想生活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和道德环境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客观上对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思想风貌产生了深刻影响。鉴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等方面也正在不断创新和丰富,许多学者纷纷倡导高校要树立国际化的理念,要充分考虑如何结合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特点并在国际框架内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次,人类的现时问题发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吁求,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精神家园是人类生存和安身立命的场所,是人类发现生命的意义之所在,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当今社会中,诸如环境危机、能源危机、社会动荡、国际争端、精神生活荒芜等问题正在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困惑,冲击着人类的精神家园。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素养和政治素养较高的优秀群体,他们承担着学习专业知识、传播科学理念、传承先进文化、塑造高尚精神的历史使命。因此,如何化解人类的精神困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亦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国际意识,了解国际动态,致力于人类社会和平发展事业。再者,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现代化的“数字化院校”( international ‘click’ institutions)补充和扩张了传统的“实体化院校”的功能。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将人们带进了一个大规模生产和传播信息的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与传统社会不同,人们可以借助网络得到任何想要的信息,传统封闭式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方式正逐步过渡到新的网络化的教学方式。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高等教育国际化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开放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1. 意识形态间的斗争使维护国家高等教育的任务更加艰巨
高等教育是国家的重要构成,“维护国家高等教育是国家保证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前提,是建设本民族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4]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之下,各国纷纷开放本国的高等教育市场,各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更加激烈,在教育领域维护国家的任务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同时,意识形态间的争斗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丝毫没有被遗忘和淡化,而是日趋激烈强化。学校一直以来就是敌对势力通过意识形态渗透,实现其西化、分化乃至和平演变的主要目的。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中国高校更多的是引进西方国家教育经验和教育模式,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高等教育西化,这必然会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所以,重视意识形态教育也就不约而同地成为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肩负的维护国家高等教育的任务更加艰巨。
2. 现代信息手段的广泛运用挑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信息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人们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高校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方式提出了挑战。在世界知识体系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直存在失衡的现象,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占据着统治地位,主导着国际知识的发展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间合作办学步伐的加快,西方国家在思想文化与价值取向等意识形态方面的输出也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部分发达国家正是企图通过争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来削弱发展中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主体意识,逐步诱导发展中国家自觉不自觉地走入“西方中心主义”的误区。他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有的平等性、超国界性、无政府性、异质性和互动性特征,对高校师生的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造成冲击。“新技术的运用是提供与获得远程教育和跨境教育的机会在迅速增加。然而,毫无节制的热情就像是怀疑论者的犬儒主义一样”。[2]11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来维护高等教育国际化主体性,以及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如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也就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3. 多元价值观的碰撞加剧了大学生的道德选择困惑
高等教育国际化必然意味着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也必然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一定的影响。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道德教育途径,诸如通过学校的教学和实践活动都更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但高等教育国际化也加剧了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也意味着传统一元道德观的解构,使得大学生遭遇多元化道德选择的疑惑。虽然,多元选择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个特征,“我们的许多日常活动事实上变成是可以选择的,或者更确切地说,选择已经成为义务”,[5]但多元道德选择也会导致大学生道德观念淡薄、道德辨别能力下滑,从而导致生存焦虑和自我认同困境。因此,如何改变现状,如何让大学生能在多元道德环境中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三、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对策1.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
国际化与民族化并不是对立的一对范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都必然面临着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和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困境。中国香港学者金耀基指出,“应该建立‘民族的文化认同’。全球化虽然为世界带来了一些普遍的现代性格,但并未出现单一的现代文明。正是由于全球化,亚洲及其区域因为现代化上的成功,激发了自觉与自信,而寻求文化上的身份与认同……”。[6]中国的大学一直承担着将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的使命,在借鉴西方文化的同时,努力弘扬东方文明。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领大学生重视中国文化和价值的主渠道和高平台,实施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是其基本职能之一。只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才能确保中华民族在国际化进程中不失民族特色,并保持必要的张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应该将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使大学生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注重对大学生的实践养成。要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问题,正确对待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历史实践证明,无论是抛弃中国的文化传统全盘西化,还是自我封闭和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思想都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健康表现。只有在坚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与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加强世界范围内文化的交流合作,才能在交流中体验民族文化认同,从而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人类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 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意识形态平等对话机制
随着国际化的深入和意识形态间的激烈争斗,传统的意识形态对话平台受到不同社会思潮的挑战。面对这一现实困境,我们需要合理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构建意识形态平等对话机制,才能维护的指导地位,才能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已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输出的新途径。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必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网络新媒体,则可以更好地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新平台。而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对话平台建设,意味着“要摒弃无知与偏见,转换思维范式,让对话成为当今各种意识形态相遇时的主要选择,这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要求,也是人类追求和谐的内在价值体现”。[7]
3. 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理念,加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政府以及各大高校高度关注的问题,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复杂开放时空境遇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据主体性理论来建构的旧有模式并未真正改变,时过境迁,难以适应时展的新要求。所谓主体性理论,指的是由笛卡尔、康德等近代西方哲学家基于对人性的肯定和褒扬而确立的一种哲学范式,它建立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型中,通过张扬人的主体性来推进人类历史进步。而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等哲学家对主体性理论展开了深刻批判,并从存在主义、对话主义以及交往行为等理论视角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性理论超越了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旨在确立以人为本、人与人之间平等合作的核心理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相当长的时期里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主体性理论为核心展开工作,但随着国际化的逐步深入则丧失了其合理性。克拉克・科尔(Klark Kerr)曾明确指出,“我们需要一种超越赠地学院传统的新的高等教育理念”。[8]主体性道德人格是符合现时代社会需求的理想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可以引导人对物化的抗拒,走向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最终实现个体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具世界视野,重塑主体间性的核心理念,指导培养学生形成健全高尚的主体道德人格,道德人格决定思想行为,健全高尚的道德人格可以指引他们在面临多元的道德选择时不至于思想式微、迷失自我,从而摆脱困惑,做出恰当的道德选择,在其个得到成长的同时,亦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既定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芹.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标准与实施对策[J]. 继续教育研究,2005(1):86-89.
[2]简・奈特. 激流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变革与发展[M]. 刘东风,陈巧云,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林元旦.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J].广西社会科学,2005(1):184-186.
[4]吴坚.当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8.
[5]贝克,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代化[M].赵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96.
[6]金耀基.大学的理念[M].北京:三联书店,2001: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