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音乐校本课程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本课程建设是教育革新的客观要求。我国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存在教师资源相对薄弱、学生厌学情绪蔓延、课程开发负担沉重的现实困境。面对压力与挑战,济南西营镇南营小学积极与镇教育办公室合作,以跨学科整合的思维探索并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中草药课程”。该课程结合乡村实际,制定课程目标;融合不同学科,设计课程内容;引领多方参与,构建评价体系,在困境中做出了全新探索,也为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乡村小学 校本课程 跨学科 课程整合
校本课程建设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受到欧美国家的广泛重视,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和推进,这一策略在我国也备受关注。早在1999年,我国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的举措”。[1]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2]乡村小学在教育资源短缺的现实条件下,校本课程建设逐渐面临困境。尽管如此,一些乡村学校仍然结合自身实际,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济南市西营镇南营小学采用跨学科整合的方式来开发中草药校本课程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其课程设计理念对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困境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总体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条件优于欠发达地区;城市学校的教学资源优于乡村学校。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成为难题。
1.教师资源相对薄弱
乡村小学教师资源比城市学校薄弱,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乡村教师水平较低。大部分教师长期工作在乡村,这里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家长对教育关注度低,很多教师不思进取,工作缺乏激情,难以专心教学。其次,乡村教师数量紧缺。2001年起我国乡村小学进行了撤点并校,并没有取得整合教师资源的效果,反而因为辞退大量代课教师而使教师数量更加紧缺,乡村小学尤其缺乏英语、音乐、美术学科的教师。再次,乡村教育条件和工资待遇依然较差,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依然较弱。“调查显示,农村教师队伍中有51.2%的人被初次配置到乡村学校,但在二次配置中有56.9%的教师调进了县城,有36.7%的农村教师‘想要离开’现在的岗位。在县域教师流动中,有67.3%为‘向上流动’,28.2%为‘平行流动’,只有4.5%为‘向下流动’,而且流动者多为年轻教师、高职称教师和优秀教师。有77%的城镇教师不愿意交流到边远艰苦农村学校任教;有80.2%的师范生‘愿意当教师’,但‘愿意去农村当教师’的仅有38%。”[3]教师流动的单向性造成农村学校已多年没有补充新教师,特别是部分有一技之长的优秀青年教师不断流向城区学校,使得农村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失衡,中老年教师占多数,非语数学科教师难以专业化。
2.学生厌学情绪蔓延
乡村小学生主动性的丧失,也同样使校本课程设置举步维艰。乡村小学生相比于城市孩子,缺少了更多自我发展的平台。在偏远山区,他们很少能充分享受城市学生司空见惯的互联网资源,很少有机会参加素质拓展培训班,他们寻求自我发展的最主要场域就是学校,而城乡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依然存在较大差距。“2013年小学各类器械配备达标率,乡村仅为42.2%,镇区为59.6%,城市为76.5%,城乡差距依然较大。”[3]乡村学校环境的落后,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影响;在原始的包班教学和管理体制下,学生们往往面对一成不变的教师。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各科教师,不仅教师疲惫不堪,学生对此也倍感厌倦。面对没有任何新意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在课程实施中逐渐丧失主动性,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3.课程建设负担沉重
遵循国家课程设置标准,乡村学校既要考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全面开展,又要考虑学校自身建设。伴随课程开足、开全的压力,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负担沉重。音乐、美术课程缺少专业教师,学校开足这些课程都很困难,只能安排其他学科的教师代课,这些教师由于没有受过正规训练,课程实施缺乏专业素养,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更谈不上课程资源开发;而乡村优秀教师的教学负担本来就重,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更加力不从心,在提出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时,多是从互联网上搜集现成资料,很少有自己的建设思路,课程内容往往平淡如水,起不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二、跨学科整合:困境中的有效探索
尽管校本课程建设是困扰乡村学校发展的难题,但是体现特色、内容充实、促进学生发展仍是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努力方向。南营小学立足现实,积极思考:设置综合课程可以缩减学科门类,减轻教师的负担;课程内容贴近乡村生活,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此,学校决定采取跨学科整合的设计思路,建设综合化的乡土课程。
1.结合乡村实际,制定课程目标
为了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南营小学课程建设团队根据乡村实际,从乡土文化传承、国家课程拓展、学生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出发,规划设置了“中草药课程”。其课程目标为通过中草药课程,使学生认识身边常见药材,知道它们的生长环境、药性、药效;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部分劳动技能,培养观察、分析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造力;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家乡资源的丰富,增加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从而激发他们研究事物的信心与决心。
首先,立足乡土文化传承。中草药课程建立的最初原因是校领导充分考虑了当地资源和文化环境,西营镇位于济南南部山区,群山林立,是济南市拥有药材最多的乡镇,仅植物药材就有千余种。镇里人熟悉百草,有着丰富的药物学经验,当地也孕育了诸多老中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南营小学尝试设置“中草药校本课程”。在对课程进行跨学科整合的实践探索之后,学生可以通过“中草药歌谣诵读”、“中草药的采集”、“中草药文化探究”等活动了解家乡文化。使学生打开生活视野,从不同方面学习中草药知识,促进乡土文化的保留与传承。
其次,推动国家课程拓展。南营小学试图将该课程打造为国家课程的拓展平台。中草药课程面向三至六年级学生开设,设置系统的总教学目标和阶段性教学目标,自主开发教材,每个年级以主题的形式开展教学,并设有系统的课程评价制度。西营镇南营小学,在国家要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必修课的前提下,积极考虑把两门课程融合在一起,开发中草药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素质拓展的机会。运用课程综合化的方法不断对课程内容做体系化开发和深化,打破该课程建立初期单一传授药物知识的局限,使国家课程的相关内容在本门课上得到深化和拓展。
最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乡村小学地处山区,有广阔的活动空间,与其把学生禁锢在书本和教室中,不如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近自然。儿童和成人一样,他们所认知的周围世界不是以学科的形式出现,而是以综合的、整体的自然事物或社会现象呈现。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共设九门课程,加上省级地方课和乡土课,多达十几门。就小学生而言,学了这么多课程,念了这么多知识条条块块互相割裂的书本,很难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们加工整理,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4]中草药课程的开设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感知自然地理,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提高自己的劳动技术、社会交往等多项技能,实现自身素质的综合发展。
2.融合不同学科,设计课程内容
目标的制定为内容的安排提供了依据。南营小学课程建设团队在课程内容的深化和拓展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最终方案:课程设置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在每个主题的框架内筛选和整合其他学科内容,逐渐走上了课程综合化的道路(如表1)。在目前的中草药课程中,主要实现了四个学科的有机整合。
(1)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稿)》中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校本课程共占总课时的比例为16%~20%。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南营小学在建设中草药校本课程中,将国家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其子学科来开发。目前,已经开发了四项较为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分别为野外中草药采集活动、中草药香包制作活动、药膳加工活动、中草药民间故事搜集活动。中草药采集活动与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中草药香包制作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药膳加工与社区服务相结合,民间故事搜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
(2)音乐学科的融合。中草药课程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一个活动主题的教学设计中,整合了小学音乐课程的相关知识,本主题设计有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为“中草药谚语精选”、第二课时为“中草药歌”、第三课时为“西营中草药赞”。由于在小学一二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了沙锤这一简易乐器,并注重打节拍的训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动引入沙锤等小型打击乐器,与学生同唱歌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一二年级学到的乐理知识付诸实践,进一步提升个人素质,这一课程设计对一二年级学生的音乐素养起到检测和拓展作用。
(3)历史知识的渗透。中草药课程在开发的过程中,也注重与历史学科的综合。例如,三年级第二学期前两个模块由两大活动主题,八个课时组成。第一主题为“中草药的起源”,分为两个课时:“原始群时代”、“神农尝百草”;第二主题为“医药名人”:分为六个课时开展,依次为“华佗――麻醉散”、“药王孙思邈”、“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扁鹊的传说”、“皇帝的传说”、“医圣张仲景”。学生通过在课外阅读相关书籍,在课上小组汇报的形式,系统学习与中草药相关的历史知识。
(4)品社课程的拓展。品社课程在中草药课程中以隐性融合的方式存在。中小学品社课程是小学高年级的必修课程,其课程设置具有三大基本理念: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核心,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基础,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在中草药课程中,教师积极思考,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合作的平台:在中草药采集活动中,学生之间劳动合作;在药囊香包制作中,小组之间协调分工;在药膳烹饪中,家长与学生沟通交流;在民间故事收集中,学生与社区积极互动。参与这些合作交流活动,学生能始终与同学、班级、学校、家庭、社会保持良好关系,使他们真正在生活中学、在做中学,无形中提高了德育修养,激发了他们的生活热情,这是对纯文本授课的品社课程的深化和拓展。
3.引领多方参与,构建评价体系
南营小学采用跨学科整合的设计思维打造“中草药课程”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不断反思和总结,立足于课程的长期规划和建设。为此,学校构建了一套多方参与的课程评价体系。
首先是学校领导的评价,这一评价贯穿于整个学期。在每学期开学前,中草药课程的指导教师要撰写好本学期的活动预案、活动计划,经过学校领导审核后方可开展活动;在学期中,分管领导通过公开课加强指导检查,关注课堂中教师的组织能力,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发展,监督教师积累学生活动过程的资料或素材,建立综合活动学生档案;在学期结束后,学校领导要审阅授课教师整理的经典案例、特色作业和撰写的课程论文。学校领导通过整个学期的监督和评价来筛选课程内容,不断修正和完善新学期的课程内容。其次是师生互评,这方面的评价主要集中于每个主题的教学结束之后。依据是学校编制的“学生自我评价单”,该评价单分为七部分“活动参与”、“体验获得”、“方法运用”、“能力发展”、“学生反思”、“小组评语”、“教师评语”。前四部分共设置17个标准,每个标准都有相应的分数,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给自己打分即可;后三个部分,属于开放性的评价,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学校课程建设团队,通过学生的打分和评语,进一步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修正新的活动主题。最后是校外专家的评价。一方面,南营小学聘请当地优秀中医作为课程顾问,为中草药课程建设提供思路;另一方面,南营小学积极寻求高校专家的指导,希望通过专家的观察与评价发现不足,为校本课程长远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保障。
三、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启示
济南市西营镇南营小学中草药课程资源还没有达到精细化开发的程度。但是,学校扎根西营镇独特的乡村环境来建设本门课程,已经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通过现有成果,我们深刻体会到“跨学科整合”是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1.制定长期规划,打造课程特色
采用跨学科整合的设计思路建设校本课程之前,乡村小学需要制定长期规划,这是本门课程资源进行有序深化和拓展的保障。校本课程建设不能一蹴而就,要经过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从粗略到精细的过程。
学校立足于自身实际,制定校本课程建设的长期规划。首先,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团队。乡村教师资源缺乏,校本课程开发不能仅仅依托个人力量,需要教师群策群力。课程开发团队建设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专业教师的参与、校外专家的指导,还要充分考虑到课程的传承性,使本门课程的师资能够长期保留,并不断得到建设和完善。其次,要规划课程开发的阶段性目标和实施策略。南营小学将校本课程建设规划为三个较为合理的阶段:第一阶段为2008~2009年是中草药课程的探索建立阶段,主要目标是打造单一科目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中草药课程;第二阶段为2009~2013年处在课程的规范实施阶段,主要目标是建立和完善活动课程,规范主题教学,做好课程计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第三阶段为2013年至今,主要目标在于保留经典活动,建立课程的主体框架,并尝试以跨学科整合的方式,拓宽课程内容,做好校本课程的长期建设。
2.有机整合资源,深化课程内容
乡村小学采用跨学科整合的思维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条可行性的路径,但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要认真考虑整合哪些资源,如何整合的问题。
跨学科课程整合,绝不是机械拼盘――将学校任意几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拼凑在一起。一门优秀的校本课程应该充分整合资源,深化内容。南营小学的中草药课程融合了音乐、品社、综合实践活动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但这种融合并非机械整合,而是保持了多门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如,目前南营小学的中草药课程将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为子学科,把中草药课程本身规划为音乐和品社的拓展学科,将来进一步精细化设计之后,中草药课程也完全可以将自身设计为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拓展学科。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始终要以学校为本位,学校要积极考虑在现实条件下建立自己的课程体系,而不是对国家课程全盘照搬、机械实施。倘若,乡村小学能够找到一门课程作为彰显自身特色的平台,并以此为焦点,进行课程的有机整合和规划,学校课程建设将不再是难题。
3.完善评价方案,促进学生发展
学校采用跨学科整合的思路建设校本课程,离不开完备的评价方案。由于各校的特点、情况不同,校本课程评价方案的制定不可能有统一标准,而是要因校而异,采取适合本校特点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但是,无论采取何种评价方案,校本课程开发离不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
“校本课程评价方案的制定,要综合考虑评价对象的全面性,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标准的差异性,评价活动的及时性和全程性”[5]。南营小学首先遵循了三个基本评价原则:注重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注重描述性和等级性评价的统一,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与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其次,在评价主体方面作了规划,学校领导参与课程评价,主要通过开学伊始的材料验收,与学期期中之后至期末前一个月的校本课程公开课两个环节来监督;学生在进行完每个活动主题之后进行自我评价;授课教师制定了课程评价单,在每次活动主题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打分,并为每位学生写评语;学校还组建了由校领导和专业教师、家长组成的7~8人校本课程评委会,通过每学期的公开课展示对本门课程做出评价。再次,在评价标准方面,学校根据课程中的活动内容设计标准,并通过打分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总之,乡村小学的校本课程建设应该是学校为解决自身的教育问题,根据国家或地方课程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结合现实条件,以学校师生为主体进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3]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课题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Z].2014.
[4]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综合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校本教材;定瓷;适用性;调查
一、特教学校艺体校本教材现状
(一)特殊教育学校艺体校本课程的面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1307年国家出台了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课程设置方案虽然出台了,教材却还是1995年人教版实验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聋生生活现实和社会发展,不能满足聋生的实际需要。
目前我国已有部分特殊教育学校成功地开发了艺体校本课程,按校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可以分为:美术类(如:串珠、剪纸、脸谱绘画),音乐类(如:钢琴、架子鼓、萨克斯),职业技能训练类(如:刺绣、缝纫、中国结艺、彩泥),体活动类(如:足球、乒乓球、篮球、游戏)。有些类别的课程虽然包含的具体课程名称不同,但是课程内容往往大同小异。
由上可以看出特教学校校本课程呈现出课程内容广,课程数量多的整体面貌。同时,校本教材的开发促进了特殊学生整体素质发展,带动了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
(二)《定瓷制作》校本教材开发的意义
保定市是中国五大名瓷定瓷的发源地,制作技艺精湛,造型纹饰明丽,风格古朴高雅,是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定瓷制作》校本教材把陶瓷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完美结合的产物。陶瓷艺术创作是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有意识的设计和制作,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手指的灵活性,还可以启发大脑的敏感性和创造性,让特教学生从朴实的泥土中感受愉快和惊人的美。
二、特教学校艺体校本教材《定瓷制作》的使用现状
(一)课程使用的基本情况
(1)课程使用班级:聋1---9年级。(2)课时安排:4课时/周。(3)课程性质:艺体选修课程。(4)课程培养目标:把陶瓷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让特教学生从朴实的泥土中感受愉快和惊人的美。加强特教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艺术联想力和创造力。
(二)课程的实践效果
l_问卷调查项目:(1)校本课程对学生实际帮助程度(大、一般、小)。(2)学生对定瓷制作课程的兴趣(大、一般、小)。(3)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业务能力促进作用(大、一般、小)。(4)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好、一般、差)。
调查样本数量:30人。
调查结果:在校本课程的使用中,63%的教师认为该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实际帮助程度大、37%认为一般,87%的學生对该校本课程的兴趣大、13%一般,93%的教师认为该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业务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57%的教师认为该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好、43%认为一般。
结果分析:该校本课程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由于该教材信息充足,提供了大量陶瓷知识以及相关文化背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地认识世界有很大帮助,为特教学生以后的社会工作和生活起到一定铺垫作用。但只有57%的教师认为该校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好,说明教材本身、教学方法或评价机制存在问题。
三、对特教学校艺体校本教材《定瓷制f乍》的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经过综合评析,《定瓷制作》在特教艺体教材的适用性上有良好的体现。该教材适应聋生视觉语言特点,编排图文并茂,结构轻松明快,易读、易懂、易操作。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理论中渗透着实用,实用中又不乏高雅的艺术气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促进了学生素质提升,加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创建了学校特色,。但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还不是很科学规范,教材本身理论深度不够,趣味性不强,对学生吸引力小。
(二)建议
目前特教学校的校本课程是边开发边使用,在校本课程的质量的控制上以学校自我评价为主,在学校评价中又偏重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缺乏对校本课程的全面评价,缺乏校外的机构和人员对本校的校本课程进行评价。这就使校本课程的基本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办学特色;提高品味;素质教育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s the school implementing the education policy, the real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futur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a concrete manifestation of talent. The reason why a school with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other schools, the core lies in its uniqu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s to upgrade the school's quality, and strengthen internal organs, thereby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quality education, to form their own important way to school characteristic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into the school the focus of the past, no longer the only teaching resource for training students for this particular resource based curriculum into the classroom real.
【Key words】School characteristics;Improve taste;Quality education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他是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创办学校的办学特色,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重要课程。为了打造出我校独有的校本课程品牌,我校经过多方谋划、深入思考,开发出了独属于我校的两本校本课程教材。本人现将编撰的过程、内容和实施结果简写如下。
1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成书
11成立课程开发小组,把握整体方向。校领导充分重视,认真研究,挑选骨干,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并制定出《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由组长杜秀华校长亲自带领课程开发研究组成员,进行研究、分析并制定了具有长白山和我校特色的课程纲要。经过反复学习、讨论和论证之后,分别把《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东方神韵——长白山》作为学科拓展型的校本课程进行研究开发,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加深认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使用的重要意义,它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的拓展,应是综合、立体的工作。在有关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使我们的编写工作不断向纵深,多角度去探索、开发出了既联系学校实际,又着眼于对教育资源的综合性、应用性、趣味性及动态性的开发利用,同时又注意了学科整合的校本教材。
12结合实际,确定校本课程的内容。根据课程开发方案,从学校现状、学生需求、教师资源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并在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体能发展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确立校本课程系列,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池北二中,感谢你们选择了池北二中!衷心地祝福你们在三年的初中学习和生活中健康快乐、平安美好。”这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特色校本教材热情洋溢的开篇校长寄语,从中可以看出,该教材的使用对象是由小学刚刚升入中学的新生。其编写宗旨是:通过我们全体教师的努力,使学生们不仅在知识面方面将有更大的拓展,而且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思想也日臻成熟,较好地完成由懵懂的少年向青少年及成人的过渡。在这里,他们不但应努力学习文化课,更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努力,他们要开始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活,为他们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诗情画意融入历史与现实的悲欢,长白山从遥远的天际向我们走来,有多少悲壮幻化成起伏的血脉,有多少崇高演绎出庄严的风采,有多少神奇弥漫着英雄的气概,有多少神秘摇曳出粗犷的豪迈。”这是《东方神韵——长白山》特色校本教材其中一章的开篇辞。该教材的编写就是要通过中国名景——长白山,来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从而为将来建设家乡打下良好的理论及技术基础。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加强调控,实施校本课程
随着校本课程的内容的确立,校本课程也悄然地开始了运作、实施。
21在实施过程中,加强调控指导。校本课程作为课改的新生事物,又是学校自行选择和开发的课程,在实施之初出现些困难:有些学生、家长会提出一些异议;或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不合理,影响实效等等,这时学校都给予了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开设课程一段时间后,我们便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大多数同学喜欢上校本课,认为对学习有益,扩展了思维,让自己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校本课程实验之初,就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使教师们更加坚定了“校本课程能办特色学校”的认识。
22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兼顾课程互补,增强实效。任何学科的课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学科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联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自行开发的课程,同样与国家课程存在一定的联系。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它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利用好这一点,使它更好地弥补其他课程的不足。《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就整合了思想品德学科,《东方神韵——长白山》整合了音乐、美术、历史、生物等学科。课程主要以做活动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思维和行为都得到锻炼。这样,使校本课程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起到补充作用,从而增强校本课程的实效性。
23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校本实施过程中,教师不拘泥于以往的“课堂、教师与教科书”,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注重开发学生的潜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探索,使学生学有所长,人人获得成功。
24开展各种活动,促进校本课程的实施。在校本课程实施到一阶段时,学校适时组织一些活动。如学生书画、摄影作品展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他们乐于参加,尽情展示自身风采,使同学们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实践本领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把校本课程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实施。
3校本课程开发的显著成果
31学生思维活跃,能力增强。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们对实践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具有了较强的观察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独创性都相对增强。如学生们在实践走访中的书画、摄影作品成果显著,实践报告大多有独到见解,受到广大教师和专家的好评。
32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全面的发展。校本课活动不但内容丰富,更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广阔时空。我们将每一课学习后都有一小活动,每一章都设定一项大的实践活动,将学生们自然分组,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反馈、交流信息的能力。
实践活动给学生们带来的可喜收获是:①能力迅猛发展,学生特长体现明显。②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实践本领、认识水平均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③心理素质、承受挫折的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
一、根据师资情况,准确定向
学校在确定校本课程发展方向的时候必须考虑学校的师资,校本课程在实施初期是一个反复实验探索的过程,需要参与实验研究的领军教师不仅要有高涨的工作热情、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反思、创新能力,只有在这样的领军教师的带领下,学校的校本课程才能向着一个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加强家校联系,贴近生活
我们之所以要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资源,目的就是通过校本课程在校内的全面实施使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来,同时实现由参与到喜欢最后演化成自身特长的过程。但是,在现实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并不一定每个学生都喜欢我们确定的校本主题,这样一来,怎样保证我们校本课程实施的品质就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外更多的时间接触的是日常家庭生活,学生在“家”的环境中身心是最放松的时候,所以我们立足营造浓郁的、贴近生活的学习氛围、教室环境、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如家的环境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品味生活。
比如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美术作品、书法作品或是自己满意的作业带回家与父母分享,将自己学会的歌曲教给父母,同时倡导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每个学期,我们会利用例如“五一”“国庆”“六一”、元旦这样的节日展出学生的家庭作品,同时也邀请家长代表与学生同台演出,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也能展出精彩的剪纸作品、手工艺品,家庭才艺表演能带动更多的学生和家庭参与到表演中来,很多家长表示,学生学习成长的同时,父母也在不断提高。
三、用兴趣推动,确保每位学生参与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总伴随一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样心理倾向,激发每位学生参与到学校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来。所以,我们实施校本课程和校本教研均应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并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保证校本课程的学习和校本教研的不断发展。
在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课前进行民间走访、查询资料、搜集素材,课上采用小组交流、大组汇报、自行归纳、教师引领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总结归纳学习成果。比如,“民间艺术进课堂”系列的艺术校本课程可以从学校附近的传统老民居入手,引导学生将其与现代建筑对比,同时结合走访和查阅资料,得出“这些建筑在结构上属于江南民居的造型特点,因为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温和,季节分明,雨量充沛,所以构造为瓦顶、并且屋顶倾斜角度很大,这有利于雨水的流淌”的结论。学生还可以将其与其他地区的民居进行比较,从而不仅了解了我国不同地区民居的特点,还可以总结出各地区民居的建筑特点与当地的民俗文化、自然环境、物产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此为契机,美术学科可以设计“中国结”的校本内容,音乐学科可设计民间歌曲、民间舞蹈的赏析,品德与生活学科可设计民间习俗、春联赏析,并注重寻求歌曲、舞蹈、服饰、建筑、风俗之间的联系,使之成为真正的“民间文化系列”课程。
四、结合品德教育,注重实效
长期贴近生活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孩子养成注意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同时,贴近生活的宽松学习氛围让学生更愿意和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例如,学校所在小区的居民卫生意识差、环保意识差,引起了学校师生的共同关注,大家认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必须从每人自身的健康出发、从每人的一言一行开始,从人们的意识转变开始。围绕“以人为本”的主题,学校德育处、大队部与相关学科的老师设计了与环保、节能有关的德育校本学习内容。其中,科学老师和美术老师联手设计了“废旧材料的再利用”系列校本内容,于是,废弃的纸盒、塑料袋经过孩子们灵巧的双手摇身一变成了机器人、时装、装饰品,这些作品还在学校大队部的组织下进入学校所在的社区进行展览,由担任“社区小卫士”的同学对前来参观的社区老百姓进行介绍和环保知识的宣传。在此系列的校本内容中,语文学科、音乐学科、数学学科的知识都运用了起来:同学们通过撰写“环保小短文”的形式唤醒更多的人从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开始关注环保;同学们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些歌曲的歌词换成了有关环保、节能的内容,并自行编排成“表演唱”的形式到社区广场演出;同学们将在各种资料中搜集到的有关环保的数据进行推算和比对,列成表格制成展板,拿到社区给人们以警示。
由于学生的选题贴近百姓生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活动得到了社区百姓的支持与欢迎,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还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从带动自己的父母开始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五、教科研支撑,和谐发展
任何一种教学行为或是任何一种尝试探索只有在理论的支撑和科研的保证下才能健康、和谐地发展下去。
首先根据不同阶段确立不同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案,有了方案才能给所有的实施者行动的指针。研究方案的最初阶段主要以宣传、观摩为主,让教师和学生形成最基本的也是最感性的认识,以打消主题研究高深莫测的“假印象”。紧接着以教师问卷的形式了解一线教师对学校校本教研主题感到普遍困惑的问题并举行主题沙龙,由市区科学教研员等其他专家进行专业的引领。实施阶段则以不同学科的研讨课拉开校本教研的新序幕,通过观摩不同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找出现阶段校本教研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学校教科室要及时了解、归纳具有共性的问题,并以课堂观察、沙龙研讨等形式展开有效探讨,结合教师们“广泛阅读、终生学习”的精神,倡导教师课后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并及时邀请教育教学专家开设针对性的讲座和实地指导,当老师们感到深有启发的同时,及时组织其将学习所得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情况撰写成听课感想、学习心得,确保研究重过程、有实效。作为学校、教研室,需要及时跟进校本主题研究的管理工作,要及时组织展示校本课程观摩课和校本教研成果,与参加听课观摩活动的各位同行、专家分享的过程即是一种再学习、交流、接受指导、提升的过程,在对活动充分肯定的同时,针对实际情况给予一些指导,这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和校本教研的前行过程中点亮的一盏明灯。
关键词:校本课程 研究开发 成果探讨 建议
一、导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问题陈述
2010年秋季,甘肃省全面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按照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修两部分组成,选修分为选修I和选修II。其中必修和选修I为国家课程,选修II为学校课程,至少6学分。学校课程也称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利用当地和学校课程资源,以学校为主导,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由学校或学校与外部教育科研等单位合作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英语校本课程是以英语为载体,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特长为目的,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使学生热爱英语学科,并形成良好英语素质的一门课程。英语校本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建一个五彩滨纷的英语学习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各省教育部门对校本课程研发和开设都做了统一规定,但只是最基本的原则要求,无法照顾到各类学校、各个学科的特殊性。因此,本校本课程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转化,发挥学校办学特色。
(1)本课题实验的理论意义:随着新课程的推广与实施,英语校本课程的研发在全国各普通高中已经广泛开展了起来,但研究的大部分成果来自中东部发达省市,本课题实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本地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空白,进一步拓宽英语校本课程的研究领域,从而为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形成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内容开放的三级课程体系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2)本课题实验的方法论启示:目前我省各普通高中的英语校本课程开发都处在论证、探索、开发阶段,本校本课程教学要求教师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表演等教学方法,通过该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不断增强教师的课改意识,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我省高中英语教师探索新的教学领域和教学模式,进而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更多的方法论支持。
(三)相关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综述
随着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推广,针对普通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专项研究也随之成为新课程研究的亮点之一。来自华东师大一附中的黄光炜以本校实践经验为基础,从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和问题、文化视域下的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影响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及要把握好的几点原则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文化视域下的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证研究方面,我国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学在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很多学校还编辑出版发行了自己的校本课程。例如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刘少文老师所开设的校本课程《感受英国》,依据其本人在英国学习期间所走访的20多个城镇和拍摄的图片,引导学生多方位、全面而具体地了解英语背景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进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浙江湖州二中英语组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走遍美国》、《走马观花看英伦》则以特写镜头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美国和英国的人文、地理名胜古迹,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二、研究过程
(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课题主要围绕课题“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一游遍英伦”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组根据主持人王振强老师在英国留学期间所参观的英伦三岛各个名城及周边名胜古迹为线索,选编介绍这些城市概况及名胜古迹的文章,结合其本人在英国所撰写的留学札记和所拍摄的5000多张精美图片,向学生全面展示英国的人文地貌、名胜古迹,帮助他们更加直观的了解英国,强化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进而为深入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坚实的文化背景基础。
校本课程《游遍英伦》(Travels around the UK)课时规划:本课程设计为1个学分,用时18课时,每周2课时,9周时间完成,1周时间复习考查。本课程总共由18个章节组成,分别为:联合王国简介、英格兰、伦敦及其名胜古迹、温莎宫和伊顿公学、古城巴斯和布里斯托尔、索斯伯里平原上的古巨石阵、布莱顿和朴茨茅斯、莎士比亚的故乡――艾汶河畔的斯特拉特福、牛津、剑桥、坎特伯雷和多佛尔、伯明翰和诺丁汉、曼彻斯特和利物浦、英格兰北方明珠――约克、苏格兰、爱丁堡和格拉斯哥、威尔士及其首都卡迪夫、北爱尔兰及其首都贝尔法斯特。每一章由读前、阅读中、读后三部分组成,“读前”主要设计2道思考题,鼓励学生开动思维机器,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收集相关背景知识;“阅读中”主要精选介绍相关城市的文章两篇,配备精美图片若干张,向学生全面展示相关城市和景点的信息;“读后”部分每篇文章设计练习题5道,用于检测、巩固、加深学生对于所读文章的理解。
教学模式和方法主要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多采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讨论结束后小组推荐代表向全班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合理评价。课程评价主要通过检查、课后作业等手段重点评价其学习的过程。具体包括:①出勤情况(10%)。②课堂表现(如发言、讨论和主题演讲等)(20%)。③平时测试成绩(20%)。④终结性考试(50%)。
(二)课题的研究步骤和经过
第一阶段(2010.6―2011.6)课题论证和申报阶段
首先由课题负责人牵头,全体成员集体行动,通过图书馆查阅、网络查询、购买相关资料等途径搜集校本课程相关资料,初步设计并提出校本课程纲要。与此同时,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科学性、可行性论证,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并据此制定出校本课程研发实施方案,选编、印制校本课程初稿,并邀请市教科所教研员对初稿进行审定。其次,按照中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研究2010-2013年资助金项目的相关要求填写课题立项申请书,申报课题审批立项,2011年5月课题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并在《中国教育报》等媒体上公布。第三,按照实施方案的规划,课题组编制问卷调查,发放、收集、积累问卷分析结果,为课题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2011.8―2013.6)实施阶段
本阶段课题组首先组织撰写开题报告,并召开了隆重的课题开题会,会上课题负责人宣读了实施方案,并提出严格的规范和要求。随后校本课程《游遍英伦》被统一纳入3所实验学校课程体系,进入学校整体课程表,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开始开设,每周2课时,每学段共计18课时,1个学分。通过1年的开设,课题组广泛征求参研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归纳总结相关建议,并依据相关建议修改完善校本教材,颁布、出台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案、学分考核办法以及教学指导建议。同时课题组开始收集、整理反馈信息,各学校之间交流研究材料,撰写完成了课题实验中期成果报告,2012年7月课题组顺利通过了中期验收。
2013年8月开始,课题研究进入第二轮实施阶段,本阶段主要在第一轮校本课程试用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规范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并对过程性评价、终结考试、学分认定等环节提出更加详细的规则,确保本校本课程符合新课程实验的要求。同时,课题组多次召开各个参研学校教师联席会议,收集本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途径,并进行了精品课程展示,使每一位参演教师都对于本课题研究有了更多的思考,也有了更加丰富的收获。
第三阶段(2013.6―2013.8)归纳总结阶段
在前两个阶段顺利完成之后,课题组再次编制研究效果调查问卷,检验两年来校本研究的效果,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同时采用跟踪调查、访谈记录、整理分析个案资料等方法,收集、筛选和审核各项研究资料,积极组织论文投稿,交流推广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成果,分析统计数据,撰写课题实验总报告,编辑出版校本课程《游遍英伦》。2013年8月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了鉴定,鉴定小组对课题结题材料进行了认真的评定,一致同意课题结题。
三、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本课题研究从开题到结题,已经3年有余,我们认为:“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一游遍英伦”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实现了研究的目的,成效显著。
1.参研教师教学理念得以更新,教学理论水平显著提升
作为国家新课程三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前很多教师对校本课程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各参研学校通过专家引领,细化教师培训,通过实施校本课程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随着教师英语教学理论的提升,他们的课堂教学能力也获得了提高,教学行为得到了改变。如今,各参研学校教师在课堂上更多扮演的是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对话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成为反思型教师,成为英语个性教学风格的铸造者,各校英语课堂教学面貌正以全新的姿态出现。
2.通过课题实验,各校教师科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通过三年多的课题研究,从搜集整理各种资料到课堂教学的贯彻实施、问卷调查材料的统计分析、结题材料的撰写等,使得各参研学校的英语教师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每位教师在讲授校本教材中研究,在研究中改进校本教学,边教边研,走教学与科研相结之路,不但取得了优异的英语教学业绩,而且在校本教学研究上成果颇丰。参研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和自己的研究探索撰写出多篇教学论文,并有8篇论文正式发表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其中《英语课堂教学巧用音视频资料》一文还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转载于《中学外语教与学》(2011.7)。课题组所开发编辑的校本教材《游遍英伦》在2012年白银市中小学优秀校本教材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3.构建了校本课程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本课程严格贯彻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课堂上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每节课先由各个小组讨论学习,集体研究解决各节的重难点,借助提前做好的幻灯片由一位代表向全班进行展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的模式进行,选修校本课程《游遍英伦》的学生们学会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方式,上课时不再消极等待,而是积极动脑,积极思维,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去获取知识,大家争先恐后向全班展示本组的学习结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对英国的了解得到进一步深入,家长对实验的效果非常满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随着对英国地理、历史、人文等方面知识的增加,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兴趣的也得到了正迁移,这一点在问卷调查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而通过前、中、后测等得到的数据对比分析,课题组发现各实验班学生的英语平均分比对比班有显著的提高,差距最大的达到10分之多,3所实验学校的英语高考成绩也都有了新的突破。
四、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反思以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由于受教学理念、授课时间、课时设置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课题实验中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待高效使用
通过问卷调查,很多学生反映要求增加视频资料和更多的音乐、图片等,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趣味性,而受课时量约束,再加上下载相关视频介绍资料并不容易,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在今后的课程准备阶段付出更多的努力。
2.缺少人文方面的内容
受课程开设时间和体系约束,本校本课程内容多涉及英国的历史、地理、建筑等,缺少人文方面的内容,例如英国历史上的名人传记,普通英国人的生活方式、习俗、美食等,需要增加这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英国风情。
3.学分认定需要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