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文化常识

民俗文化常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俗文化常识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第1篇

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涉及的面较广,因此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较高,要求既懂得市场的运作方式,又了解民俗的真正内涵,能将经济利益的获取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协调统一、互相促进。目前,云南这样的人才并不多,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者大多对民俗文化研究不透,而民俗文化研究的资深学者,又大都拘于书斋。人才是发展的关键,只有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创新用人机制,拓宽高素质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人才的就业渠道和发挥才干的舞台,民俗文化的市场化之路,才能平稳、科学,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二、市场经济下的政府适度干预

民俗文化走入市场后,其发展必然要受到市场规律的控制,但由于市场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民俗文化的发展也免不了会出现与市场脱节的情况,或产生片面满足市场以至于无视对文化本身造成损害的倾向,政府从法律法规、角色转变、政策引导、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民俗文化进行适度干预,既能规范云南民俗文化市场活动,也是民俗文化获得健康、平稳、和谐发展的保障。

(一)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并完善可促进云南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改变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的局面,推进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文化开发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程。必须通过法律对物质民俗文化遗产进行管理,从而使对民俗文化遗产进行人为破坏的行为能够得到法律的惩戒和规范,使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进入法制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实现政府角色的转变在政府对文化市场的调控中,要实现政府角色转变。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管文化,而不是办文化,是从事宏观管理,而不是微观管理。政府职能部门应对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进行规划、引导和监管;制定相关政策、培育文化市场;维护健康、公正、公平的文化市场秩序;加强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开发行为的惩处力度,纯净民俗文化市场。

(三)适度引导民俗文化产业在民俗文化的市场化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扶持与政策导向,对民俗文化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政府部门又可以用资金的扶持手段来吸引投资商或民众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根据不同民俗事象的特点,引导开发者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尽量避免对开发地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的破坏。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第2篇

你院陕高法研〔1989〕35号《关于重婚案件的被告人长期外逃法院能否中止审理和是否受追诉时效限制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同意你院意见,即胡应亭诉焦有枝、赵炳信重婚一案,在人民法院对焦有枝采取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后,焦有枝潜逃并和赵炳信一直在外流窜,下落不明的情况下,可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法(研)复〔1988〕29号《关于刑事案件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在法院审理期间潜逃应宣告中止审理的批复》的规定,中止审理,俟被告人追捕归案后,再恢复审理。关于追诉时效问题,根据刑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对焦有枝追究刑事责任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对于赵炳信,只要他同焦有枝的非法婚姻关系不解除,他们的重婚犯罪行为就处于一种继续状态,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随时都可以对他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如果公安机关已对赵炳信了通缉令,也可以根据刑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对他追究刑事责任,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附: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重婚案件的被告人长期外逃法院能否中止审理和是否受追诉时效限制问题的请示

                                   陕高法研〔1989〕35号

最高人民法院:

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就自诉人胡应亭诉焦有枝、赵炳信重婚一案能否中止审理及追诉时效问题请示我院。

该案的案情是:自诉人胡应亭(男,47岁,镇安县人)1969年同焦有枝(女,40岁,镇安县人)结婚,1983年胡应亭因拐卖人口罪被判刑劳改后,焦有枝曾提出离婚诉讼,因故未离。后焦有枝与赵炳信(男,40岁,长安县人)在长安县斗门乡骗得申请结婚登记介绍信一张,于1983年12月29日在长安县引镇乡登记结婚。此后二人长期在外流窜。胡应亭于1985年以赵炳信、焦有枝犯重婚罪向长安县法院起诉。长安县人民法院经审查,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条之规定,认为赵炳信、焦有枝的行为均构成重婚罪,决定对赵炳信依法逮捕,对焦有枝取保候审。但赵炳信一直在外流窜不归,下落不明,逮捕无法实施。焦有枝也在取保候审后逃跑不归。致长期不能结案,自诉人胡应亭又坚持不撤诉。这种情况的案件在其他法院也有。对这种情况的案件能否中止审理?经查最高人民法院法(研)复〔1988〕29号《关于刑事案件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在法院审理期间潜逃应宣告中止审理的批复》规定:“刑事案件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在法院审理期间潜逃,人民法院应决定中止审理,俟被告人追捕归案后,再恢复审理。”我们意见,对这种情况的案件,也可参照上述最高法院批复的规定中止审理,俟被告人追捕归案后,再恢复审理。关于追诉时效问题,我们意见,根据刑法第七十七条“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的规定,除对被告人焦有枝追究刑事责任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外,被告人赵炳信在决定逮捕之前已在外流窜,可以由受理法院通知执行逮捕的公安机关通缉令缉拿,通缉令即可视为对其采取了强制措施,对其追究刑事责任亦可不受追诉时效期限的限制。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第3篇

制约我国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包括表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我们还要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其深层的问题,这样才能在根本上解决文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具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很多国家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却忽视了自己本身的传统文化,没有形成对本民族的民俗文化一个应有的正常化态度,这就导致了很多国家民俗文化逐渐消失,被其他的外来文化所冲击和占据。

1.1对民俗体育文化不够重视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而对于发展和传承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来讲,这不仅仅应该是这个地区人民的职责,也不仅仅是相关研究人员的职责,这同时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携手一起完成这项文化方面的传承。要想真正的帮助中国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得到发展,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应该依赖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奥运会具有不可比拟的影响力,作为一项重大的体育赛事,同时也扩大了其文化的影响范围,包括世界杯或者是美国的篮球比赛等在内,都是我国人民关注的热门事项。面对着这些文化方面的冲击,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中国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知之甚少。在上世纪的发展环境下,由于国内的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青年人士不了解传统文化的具体情况,因此也就不能真正的了解民俗体育文化,更不要说传承这种文化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以及学校的教育,没有将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相关的常识推广和科普,因而人民对这种文化的了解也就非常的片面,最终使得这项体育文化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和传承的意义。

1.2相关理论不成熟

我们国家在面临了文化方面的危机之后,正在积极努力的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推广,并且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我们国家的很多文化知识分子已经意识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流失以及面临的危机,表现出了他们对于维护传统文化的决心,这也能够促进我们国家民众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要实施这项活动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没有一项完善的理论作为支撑。我们国家对于中华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就导致了我们不能着手制定相关的发展和保护策略。我们应该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民俗体育文化和相关理论体系。但是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并不完善的民俗理论已经不能支撑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

1.3对西方文化的过分狂热

据文化部的相关人士表明,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有很多次,这些都影响了我们对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第一次的传统文化冲击发生在清朝末年,那个时候我国刚刚沦为了半殖民地,传统文化受到了殖民侵略者的影响,大家逐渐接受了外来的文化,而对本国文化的了解却没有那么深入。因此中国的有识之士面对这种情况选择了抵制外来文化,不过这种抵制也不是全盘的抵制,是将外来的文化进行有选择性的传承和积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也是选择了继续发扬的态度。对于中国文化来说,第二次受到的冲击是在我国的结束之后出现的,这个时间范围内,我们国家积极的实行对外开放,对于外来文化的引进也比较多,同时也包括奥运会带来的文化。但是这次文化的相互碰撞并没有由我们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选择性继承接收,反而导致传统文化处于弱势的地位,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我们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就受到了冷落,最终被西方文化所超越。

1.4片面重视经济价值忽视文化价值

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对于民俗体育文化并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但还是有一定成就的。我们国家的旅游行业一直致力于开发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尤其是在经受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之后,我们国家的民俗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受到了广大旅游人士的发掘和关注。很多的民俗体育资源被旅游行业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来进行开发,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俗体育的发展。很多地方由于过分的发挥其经济价值,从而忽视了其内在的文化价值。也就是对文化的发展没有以一个正确的方式来发掘,再加上一些不正确的开发方式,就导致了民俗体育文化受到了不小的破坏。由于受到了经济利益的诱惑,现在的很多文化资源开发具有经济性,而缺少了本身的文化性。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现在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二、发展民俗体育文化的措施

只有让人民有了对民俗体育文化的自我保护意识,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的传承。因此,我们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来提升民众的文化意识,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继承。

2.1发挥政府的作用

对于中国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来讲,是必然离不开政府支持的。中国民俗体育文化自己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比较重要,但是同时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策能够帮助其更好的完成弘扬的作用。我们国家在近几年积极颁布新的政策法规来促进中国的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切实的发挥了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任务,仅仅依赖于人民自己的力量实现其传承是不现实的,还是要依赖于政府的积极引导,这样才能向着正确的方式来引导人民传承民俗文化。政府的支持工作做得好,就能够帮助人民群众更好的了解民俗文化,同时也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2.2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中国是一个法制的国家,因此我们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也应该尽快的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才能更好的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权利,减少西方的外来文化对于传统民俗的冲击。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确定它的优势地位。我们国家现在的法律法规有很多项,都是为了保障我们国家文化发展权利而制定的,因此,对于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来讲,也应该设定相应的法规来保障其权利。不仅要在中央制定相应的法律,同时也应该制定具体的地方法规,这样才能够真正的确保民俗文化或者是其他的民间文化得到应有的保护。

2.3加大宣传力度

中国的传统民俗体育文化是在民间大众的支持下得以发展的,同样它的未来发展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需要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也需要一些专业的知识分子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理论上的创新,再加上群众的支持,就可以促进民俗文化保护的进步。怎样扩大民俗文化的影响度和知名度,也会影响这项民俗文化的传承效果,因而我们应该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扩大这项文化的影响力度,促进文化的传承工作的展开。我们实施宣传工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进行社会的教育活动,对人民群众讲解相关的民俗体育知识,增进人们的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出版社或者是媒体等媒介,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宣扬和推广,鼓励人们更多的学习和了解民俗体育文化。

2.4完善管理的思想和相关体制

对于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来讲,需要我们不同级别的政府管理部门改变自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提升自己的行政水平,才能真正的发挥这项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要想充分的发挥管理部门的作用和指导作用,需要我们发挥不同管理部门的作用,将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真正的提到日程上来,这样才能逐步的实现文化的发展。在现在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国家的一些行政部门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误区,因此我们应该从提升他们自身的管理和知识水平入手,切实的提升他们的管理水平,将人才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必须要提升社会管理部门的发展水平,积极的组织一些相应的社会活动,促进民俗活动的发展。在发掘了民俗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之后,依然要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现,这样才能真正的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三、小结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第4篇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是土家族、苗族聚集地,她古老而神秘,拥有丰富而多样的民俗资源。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占重要部分,把湘西民俗资源运用于幼儿游戏中能增强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然而,现在很多的幼儿教师对湘西民俗资源了解较少,随着时代的进步民俗资源也在渐渐流失等原因,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还没有被深度地挖掘。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湘西民俗资源 幼儿游戏 现状

一、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由于科技的进步,网络逐渐普及等,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民俗资源已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笔者走访湘西地区的一些幼儿园发现幼儿的游戏主要是操作幼儿园购买的室内桌面玩具或室外的大型玩具。在家里,孩子们被屏幕吸引主要沉迷于电视机及网络游戏,基本上没有进行其他的游戏。一些童谣、民间游戏等资源被利用得越来越少,民俗资源自身的教育价值远没有在教育中体现出来。

因此,根据目前民俗文化资源流失严重的现状,我们应该以实际为出发点,在遵循幼儿身体发展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的同时,充分运用民俗资源,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幼儿教育。

二、调查结果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湘西吉首市、古丈县和泸溪县的101名幼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主要分析幼儿教师对民俗资源运用于幼儿游戏是否具有教育意义的态度调查和被调查的13所幼儿园中有哪些幼儿园已经开展了具有民俗资源的游戏活动。

(一)大多数幼儿教师对民俗资源运用于幼儿游戏中的意义持肯定态度

表1 关于幼儿教师对开发利用湘西民俗资源的态度调查

上面的调查结果显示,84%的幼儿教师认为把民俗资源运用于幼儿游戏中对幼儿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意义:1.可以让幼儿了解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民俗风情,增强民族意识与民族自豪感,热爱家乡;2.同时增强幼儿对一些民族乐器及民族服饰的兴趣;3.在游戏中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社会性以及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4.还有少数教师提出把湘西民俗资源运用于幼儿游戏中,可以打造出具有湘西民族地区特色的幼儿园,这不仅能提高湘西地区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并对其他地区的幼儿教育具有借鉴作用。

(二)现实中把民俗资源运用于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幼儿园所占数量较少

表2 被调查幼儿园是否已开展民俗资源游戏活动的现状

上面的表格显示,笔者调查的13所幼儿园中有4所幼儿园已经开展了具有民俗资源的游戏活动,占31%,数量较少。其中3所为公办幼儿园,只有一所是民办园,大多民办园存在资金、场地与设备不足等问题。

三、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对湘西民俗资源了解不多

在本研究调查中大多数的幼儿教师对湘西民俗资源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对一些民族服饰、民族舞蹈、民族工艺美术等只是停留在观赏的层面。不了解其历史渊源便不能进行很深刻的欣赏,一些幼儿教师的头脑中没有相关的民俗资源可以拿来运用,或有一些幼儿教师不知道如何把民俗资源运用于幼儿游戏中。调查显示幼儿教师在校学习期间或接受在职进修时,25%的幼儿教师没有学习过关于民俗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问题。

(二)游戏材料不足,道具制作麻烦

把民俗资源运用于幼儿游戏中需要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游戏材料来提起幼儿的兴趣,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一些流传下来的民俗资源已经渐渐流失。把民俗资源运用于幼儿游戏中大多需要教师自制道具,而且制作比较麻烦。

(三)根据幼儿年龄对一些民俗资源进行改编对幼儿教师有一定的难度

一些比较原始的湘西民俗资源具有一定的不科学性及封建性,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幼儿年龄选取或改编成适合幼儿、促进幼儿发展的游戏活动,这对很多的幼儿教师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四)幼儿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有所欠缺

在湘西地区大多数的幼儿园教师是大专学历还有一些中专学历,甚至还有一些没有学习过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知识,这群幼儿教师中有很多对学前教育知识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框架,对幼儿年龄阶段发展的特点不了解,不具备一些简单的通识性知识。还有一些幼儿教师没有给幼儿提供充分地游戏时间,缺乏耐心,没有很好地倾听并与幼儿进行有效地沟通,不能很好地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语言进行保教工作。

除了以上问题之外,还有些幼儿教师要面对幼儿园缺乏资金、场地、设备等;很多民俗资源流失,搜集难度大;幼儿年龄小难以理解,注意力集中短暂,等等。这些原因都影响了民俗文化在幼儿园的利用现状,其蕴含的教育意义还没有被深度地挖掘出来。

四、把民俗资源运用于幼儿游戏的思考与建议

虽然把民俗资源运用于幼儿游戏中有一定的难度,但它对幼儿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具有很深远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共同努力,挖掘出民俗资源对幼儿发展的重大教育意义。

(一)政府及教育部门应该重视民俗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及教育部门应该大力宣传民俗资源、举办大型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和专门的民俗资源的讲座与论坛,让教师及家长能够更加了解民俗资源以及其蕴含的教育意义。教育部门应该组织教师进行该方面的专业培训,参观已经把民俗资源运用于幼儿游戏的幼儿园,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与学习。

(二)幼儿教师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的发展,同时阅读民俗资源相关的书籍,参加有关民俗资源的宣传活动

幼儿教师应该多阅读专业书籍,积极主动地参加专业培训、增强专业能力、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同时不断学习、搜集民俗资源的相关知识,参加民俗资源的相关宣传活动,不断进行反思,为自己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自己。对很多幼儿教师来说在对民俗资源进行改编时有一定的困难,下面给幼儿教师提供三个活动案例。

童谣游戏是一种常见的受孩子们喜欢的一种游戏活动,孩子们边唱童谣边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既使孩子们增进相互之间的感情,从童谣游戏中得到快乐,又能从童谣游戏中学到一些自然科学和日常生活常识。幼儿在学会和玩熟一个游戏后,还能熟练地进行新的玩法,自编自玩、自娱自乐。以湖南湘西古丈县默戎镇中心完小幼儿园龙启忠老师组织的音乐教育活动“老鼠谣”为例:“老鼠谣”可以让小朋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模仿各种动物进行游戏。1.熟悉童谣内容:老鼠,老鼠,它嫁女。它把女儿嫁到窑洞里,猪打鼓,狗打钹,猴子大哥打大锣。又打猴鼓又吹号,抬起一座花花轿。红鸡公,白鸡公,对对鸡公打灯笼。黑鸡娘,白鸡娘,对对鸡娘伴新郎。黑老鹰,白老鹰,老鹰飞来要抢亲。2.配上简单动作进行游戏。3.配上曲谱变成歌曲进行游戏。这可以看作把民俗资源运用于幼儿游戏中需要对其进行改编与创新,使其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能让幼儿轻松接受。在这里不强调幼儿要学会很多的知识,而是让幼儿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全面发展。

把岁时节令运用于幼儿游戏中,过节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幼儿拥有丰富的相关经验,喜欢参与节庆活动。如土家族过年,土家族腊月二十九过“赶年”。传说是土王要与客王打仗,土王闻听客王要趁腊月三十过年这天,偷袭土家山寨和土家兵营,就向土家人传了信,命令士兵整戈待发。于是土家人向土王提出提前过年,以便在腊月三十这天,军民共同奋力,迎战客王,结果客王被打的大败,与土王签定了合约,立铜柱盟誓约,划界分疆、保证再不侵犯土家山寨。在过年时,家家户户把屋内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打粑粑、杀年猪、做豆腐,贴门神纸等。通过过年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到过年的气氛以及所要做的准备,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的能力。故事也让幼儿了解了自己民族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到祖先的聪明与勇敢,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家乡。

把民间舞蹈运用于幼儿游戏中,让幼儿体验艺术的同时更加了解自己民族的内涵。如土家族跳毛古斯,《湘西民俗风情》中写到:土家族跳毛古斯是一种土家祭祖仪式,是对土家先祖的怀念,教育子孙不忘根。跳演毛古斯时浑身都得用稻草、树叶等包扎,甚至脸部也用稻草和树叶遮住。 毛古斯表演的内容相当丰富,往往从《扫堂祭祖》开始,中间有《实姐》(即围猎)、《送坐》(即捕鱼)、《借日》(即做阳春)、《粑粑哈》(即打糍粑)、《接新娘》诸场。毛古斯通过一定故事情节、人物对话、动作等戏剧手法来再现生活。在表演中,毛古斯的动作始终是双膝微屈,臀下沉,摇头斗肩的躅跻而行。教师可以示范一些动作或者给幼儿观看图片视频等,让幼儿对此有形象生动的了解。给幼儿提供稻草、树叶等相关的材料及环境布置,鼓励幼儿自由创作,提高兴趣,并愿意在教师及家长面前大胆表演,增强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三)增强与幼儿家长的有效沟通与合作,让幼儿家长也参与民俗资源的利用

在幼儿园教育中家长的支持对幼儿园活动的开展有很大的影响,家长也应该了解民俗资源的相关知识,了解其对幼儿发展的重大意义。理解并支持幼儿园及幼儿教师进行相关工作,为幼儿开展具有民俗资源的游戏提供材料及物质环境。同时,在家里家长可以给幼儿讲具有民俗特色的童谣、故事等,带幼儿参加地方或社区举行的民俗活动,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虽然,民俗资源的利用现状还不太乐观,但是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教育作用,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体现少数民族的教育特色,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柴明佳,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得开发与利用个案研究 [D], 西南大学,2009.

[3]王蔚,传统民间游戏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

[4]巩玉娜, 传统民间游戏与幼儿园课程构建[D] ,山东师范大学,2012.

[5]黄云, 谈谈如何在幼儿教育中运用民间游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第九期

[6]李颖,游戏活动中的民间资源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0.第二期

民俗文化常识范文第5篇

用;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20―0082―01

民间艺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代表,为了能帮助学生认识民间文化,我们研究分析了民间艺人的发展现状,并在校本课程活动开展中进行了合作。通过民间艺人展示民间艺术,增加校本课程内容的多样性,活动的趣味性,为校本课程的再次开发打好了基础。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

在校本课程的研究中,大多的校本课程内容单一、形式拘泥,与基础教学之间没有一定的界限,只是将其作为语言的延伸读物,将学生需要记忆的古诗词、一些生活常识等作为校本的主体内容。即便是一些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由于课程管理不规范,如今也流于形式,特色不明显。有些学校所确立的校本课程内容并没有满足学生的要求,甚至是由于校本内容的枯燥乏味使得学生降低了学习兴趣。

因此,对校本课程进行改革和二次开发,通过将民间艺人融入校本开发建设中,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了新鲜感和实用性,提高了学生对我国的民间文化、家乡文化特色进行探索的兴趣。不但改变了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单一的状况,而且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充分利用了许多对学生发展有益的社会资源。

二、民间文化及民间艺人的现状分析

民间文化是由生活而产生,为了不使其走向衰竭,有必要在弘扬与传承民间文化、培养民间艺人方面采取措施开展保护工作,除了运用互联网等媒体宣传民间文化,举办民间艺人之间的交流活动,来为技艺的传承扩宽途径外,我们还可以将民间艺人融入到校本课程中,通过民间艺人在校本课程中的作用发挥,帮助学生了解民间艺人,弘扬民间文化,进而帮助民间艺人找到继承者。

三、民间艺人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1.民间文化传承的具体表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媒体的宣传以及举办一些有关于民俗的活动,这远远达不到传承民间文化的作用。将民间艺人纳入到校本课程中,可以提高校本课程的新颖性、真实感,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提高文化素养,也为民间艺人搭建了一个舞台,使学生们可以通过校本课程与民间艺人之间进行“心连心”的文化交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帮助学生深度了解我国的民间文化。民间艺人是校本课程中的一个窗口,学生在认识和学习中,可以达到传承民间文化的作用。

2.提高学生对于民间文化的认识与了解。现在的学生面对许多特长补习,很少有时间去关注民间文化,忽视了民间文化的艺术价值,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情感目标培养的不足,通过民间艺人进驻校本课程,走进学生课堂,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欣赏、审美能力,陶冶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在与校本课程的融合中,让学生走近民间艺人、走进民间文化,可以使学生了解民间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达到传承和发展民间文化、丰富生活、培养兴趣特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