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唐林娟:女,本科, 主管护师
唐林娟
摘要目的:调查妇科门诊疾病分布情况及患者对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2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5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疾病种类分布情况及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患者的疾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及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以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阴道炎发病率最高,且以41~5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而大专及以上学历和31~40岁患者对疾病预防知识掌握程度最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妇科疾病以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阴道炎为主,且年龄和文化程度对疾病预防知识掌握程度也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 门诊;妇科疾病;疾病分布;预防知识;掌握程度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5.085
Investigation on the situation of disease distribution and mastering degree of prevention knowledge of patients in gynecologic clinic
TANG Lin-ju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aikou city,Haikou570208)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disease distribution and mastering degree of prevention knowledge of patients in gynecologic clinic.
Methods:1512 patients in gynecologic clinic of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1 to February 2012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and the disease distribution situation at different ages and mastering degree of prevention knowledge at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The rates of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hysteromyoma and vaginitis of all the patients were the highest,and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at 41 to 50 years old was the highest,the mastering degree of prevention knowledge at junior college or higher and 31 to 40 years old were the best,all P<0.05,there were al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nclusion:The disease of patients in Gynecologic Clinic are mainly ,hysteromyoma and vaginitis,and the ages and education level have bigger influence for the mastering degree of disease prevention knowledge.
Key wordsOut-patient;Disease of gynecologic;Disease distribution;Prevention knowledge;Mastering degree
妇科门诊患者中所患疾病种类较多,加之其中较多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且其中较多疾病早期的诊断治疗对于预后影响非常大[1],因此认为对妇科门诊患者疾病分布情况及特点进行调查可为疾病的治疗及相关宣教知识的制定提供依据[2,3]。现就门诊妇科疾病分布情况及患者对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调查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2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5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7~70岁,平均(42.3±5.7)岁。其中>60岁116例,51~60岁232例,41~50岁545例,31~40岁486例,≤30岁133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282例,高中和中专586例,初中及小学644例。初诊患者1012例,有过就诊史者500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并且签署同意书的情况下参与本次调查研究。
1.2方法将所有患者疾病分布情况进行分类及统计,主要为将不同年龄段中患者的疾病分布情况及各种疾病总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所有患者采用问卷形式调查疾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然后将调查结果根据文化程度和年龄段进行分类统计。
1.3评价标准对患者疾病预防知识的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上涉及的内容包含可能诱发疾病的不良习惯、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的相关措施及疾病自我检查了解的方法内容等,总分以100分为最佳,0分为最差,其中≥90分为优秀,70~89分为良好,60~69分为尚可,<59分为较差。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不同年龄段和文化程度患者疾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比较采用K-WH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不同年龄段患者疾病分布情况分析所有患者中以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阴道炎发病率最高,并且以41~5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详见表1。
2.2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患者疾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比较所有患者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和31~40岁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其他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妇科门诊是对妇科疾病进行前期诊断治疗的部门,来此就诊的患者多出现明显不适,且多对疾病不甚了解[4];另外,有些患者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后才来就诊,这种情况的出现多与患者对预防及早期自我诊断知识的不了解有关,并且对疾病存在较多疑虑,其治疗态度和治疗时的心理状态均处于相对较差状态,而这种状态对于治疗效果的不良影响非常明显,因此认为对本部门就诊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也非常重要,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治及预防知识的宣传提供依据。
表1显示,妇科门诊就诊常见疾病有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阴道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卵巢肿瘤,其中以乳腺增生发病率最高,其次依次是阴道炎、子宫肌瘤、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卵巢肿瘤,以41~50岁患者的发病率最高,提示我们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而对不同年龄段及文化程度患者的疾病预防知识的调查显示,31~40岁和文化程度较高者的掌握情况较好,分析原因为:40岁以下患者接受知识能力相对较好,从医院宣传及其他媒体等获得的知识相对较多,同时此类阶段的患者之前多有过妇科疾病史,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也较高,较30岁以下患者的经验性知识又相对较高[5,6],因此此年龄段患者的相关预防知识及重视程度均较佳。另外,文化程度较高者获取知识的途径及接受知识的能力均优于其他文化程度的患者,当其出现相关疾病的症状体征时其可从多渠道获取相关知识,对于知识的理解情况也较好,故其对预防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较高[7]。上述调查结果提示我们应重视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种类患者的疾病预防知识宣教,尤其应加强乳腺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的宣教,而对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及经验相对较少的患者也应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引起其对相关知识掌握的重视程度,以达到降低发病率和及早就诊的目的[8,9]。
参考文献
[1]欧海恩.某院210名妇科疾病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408-4411.
[2]刘玲瑛.我院2006~2009年妇科门诊疾病谱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102-103.
[3]殷建武,赖淑珍,杨超.某区已婚农村妇女乳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74-75.
[4]杨立琼,谢桂林.11084例已婚妇女妇科病普查情况分析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15):193.
[5]Kang JL,Wang XX,Nie ML,et al.Efficacy of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 and an extended-interval dosing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enomyosis and endometriosis[J].Gynecol Obstet Invest,2010,69(2):73-77.
[6]麻玲玲,肖玉红,孟培,等.5313例妇科门诊患者疾病谱调查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8,26(2):126-127.
[7]薛莹.徐州市区1386名在职中小学女教师妇科健康体检情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6):337.
[8]王静,张琳,路朝彬.368名患妇科疾病已婚妇女患病情况及保健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1,2(6):276-278.
[9]许林芬,付丽冬.强化生殖知识宣教对育龄妇女性知识掌握情况及生殖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0):152-153.
关键词: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教学方法;共生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127-02
Analysis of oral medical courses in clinical medicine(general direction)symbiosis provided teaching
Peng Chun1,Song Jin-lin2
(1.Affiliated Yongchuan Hospit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2160,China
2.Affiliated Stomatology Hospital,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1147,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Song Jin-lin,Email:.
Objective:Clinical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necessary oral medical knowledge supplement is of important value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skill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and comprehensive,has the good symbiosis. At the same time,in the stomatology clinical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practitioners should follow the prevention,diagnosis,diagnosis and reasonable principle,choice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Clinical medicine;oral medicine;teaching methods;symbiosis
临床医学中全科医生是以门诊形式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是在社区医疗机构执行全科医疗的卫生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不可避免地面临常见口腔疾患甚至是口颌系统的急症处理。因此,临床医学全科医师十分有必要掌握口腔疾患急症处理原则和常见口腔疾患的转诊建议。一般而言,临床医学全科医生的培养正逐步规范为“5+3”模式,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经过5年的本科学习,再进入临床医院进行3年规范化培训后,方可取得全科医师执业资格。根据我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试行)》中全科医师技能标准的规定,并未将口腔医学的技能纳入规范化培训的标准,结合当前医疗卫生改革和社区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口腔医学教育在临床医学全科医生培养中不容忽视,需要高度关注口腔医学课程在临床医学(全科方向)教学中设置的共生性。
一、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全科医师培养的重要环节
1.当前我国人口中的口腔卫生水平较低。高发病率的口腔疾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我国在口腔保健意识和口腔健康水平方面和欧美日等国家相比,差距十分巨大:青少年龋齿率平均高达80%以上,成年人牙周病患率平均高达90%以上,老年人牙齿保有率少于40%(60岁以上,八个牙齿以上)。特别是儿童口腔卫生状况更为严重,大量的儿童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儿童由于对口腔卫生的保健、口腔疾病的预防等知识教育基本为空白,在乳(替)牙期,出现了大量的龋坏、口腔溃疡、牙周疾病等状况,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治疗,极大地影响了儿童身心健康。注重口腔预防保健是社会发展、人们健康水平、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因此,全科医生都有义务担当起宣传口腔卫生知识,在临床实践中重视对患者的口腔预防保健的职责。
2.因口腔疾病带来的全身的其他疾病患病风险认识不足。俗话说“病从口入”,口腔疾病引起的感染和炎症造成咀嚼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消化系统,会加重一些病症。有科学家研究证实,牙周病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另有研究表明:牙周病患者口腔内细菌产生的致癌化合物会诱发体内组织出现炎症,是牙周病可能导致胰腺癌风险增加的原因。还有研究表明口腔卫生差者患肺部感染及肺功能降低的几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77倍,口腔感染还会引起肾病及一些皮肤病等。正因为对口腔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足,所以在社区人群中对口腔疾病不重视,口腔卫生保护知识淡薄,加上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中全科医师对口腔诊疗知识掌握不足,无法有效的分诊和治疗,所以增加全科医师口腔医学课程教育显得更为迫切。
3.执业口腔医师严重不足且区域分配不均。执业口腔医师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专科口腔医院或综合医院口腔科,以及部分非公立医疗机构。据资料统计,受过正规口腔医学教育(本科)的口腔医师不超过3万人。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500~600人一个口腔医师的比例,我国口腔医学卫生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严峻的口腔卫生需求,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当前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全科医生扮演着重要的“守门人”角色,全科医生在掌握了口腔医学基本技能后能有效缓解口腔医师不足的矛盾。
4.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中口腔诊断治疗不可或缺。我国医疗体系中最基本的结构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具有分布广泛、诊疗质量能达到一定水准、服务比较周全、完善和方便病人就诊的特点。同时,由于90%左右的常见和多发口腔疾病能在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得到治疗,这样既可以满足对不同层次的口腔卫生服务的需求,又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临床全科医生应完成所辖区域内居民日常口腔疾病的治疗,进行口腔疾病预防、口腔健康保健、口腔健康教育等工作,使社区居民都能获得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口腔卫生保健服务。
5.口腔医学教育是全科医疗特点的需要。强调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是全科医疗的一个重要特点。全科医生要具备丰富的综合性知识,能对常见多种疾病作出预防意见和早期治疗。大多数口腔疾病是可以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和预防方法的指导而减少患病风险的。全科医生可以利用其接触人群广泛,覆盖面大的特点,有效地宣传口腔卫生保健、口腔疾病预防、儿童口腔疾病预防等知识,使社区不同类别的人群都能得到一对一的口腔卫生知识指导,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口腔疾病,特别是牙周疾病是可以通过早发现和早治疗来治愈的。全科医生可以通过掌握的口腔医学知识,尽可能早的发现社区人群中的口腔疾病,并通过病例的判断提出合理的诊疗建议和诊疗方法。对于不需要专业设备要求的常见口腔疾病,如:牙周炎、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就可以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中完成治疗;对于需要龋坏、牙列缺失、错颌畸形、牙髓疾病等需要专业设备诊断和治疗的病症,可以提出转诊意见,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社区整体的口腔卫生水平,减少专科医院的就诊压力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更能体现出全科医生在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价值。
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口腔医学课程设置
口腔医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总时数的控制,通常将口腔医学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在全科医师的培养中也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根据全科医师的工作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取舍和课程设置。
1.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全科医师通过口腔医学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口腔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应急处理原则与方法,认识到口腔是全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疾病也可以引起或加重全身其他器官的病变,对全身造成明显的影响,全身系统性疾病可累及口腔,并在口腔出现各种临床症状。因此,全科医师对口腔医学的知识理解与掌握,不仅能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还能增长他们的医学知识更新。
2.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内容。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内容,应根据全科医师在将来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来确定,不能等同于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根据全科医师预防和发现口腔疾病、口腔保健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内容应从口腔预防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儿童口腔学入手,结合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和人群分布,选择重点内容对口腔常见病、多发病、易发病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讲解内容要根据全科医师的特点,选取不同的侧重点。例如,讲述牙体牙髓病等内容时,并不是要强调具体的治疗方法等,而是重点讲授该类疾病的临床表现、预防和作为病灶对全身机体功能的影响;在口腔颌面部感染讲授中,除了要讲解一般临床表现外,还要对口腔颌面部炎症的特有特征:如,牙源性感染,要尽早消除病灶牙对恢复颌面部的功能带来的影响等。此外,增加介绍咀嚼习惯养成和儿童口腔卫生,牙膏、牙刷、牙线的选择及正确使用方法等教材中没有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3.全科医师的口腔医学教学方法。①宜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画面新颖、注释明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拉近了学生与临床实践的距离。通过多媒体的图片、视频、动画可使一些在教学中遇到的比较抽象的知识点、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问题一目了然,大大增加了课堂知识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另外可以将大量的临床典型图片资料,充实到教案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②宜采用PBL教学,PBL教学模式即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 based learned,PBL)。PBL教学模式可以从一个或多个临床病例出发,做到以切合实际、解决问题为根本,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实现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的教育目标。在临床专业全科医师教学体系中,更多强调的不是“教”,而是“学”,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利用PBL教学方法对口腔常见疾病教学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口腔粘膜病”这一章节中,我们可根据学生们已有的医学知识加以引导他们如何去理解发生在口腔粘膜这一较特殊部位的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
综上所述,口腔疾病发病率高,国内口腔健康水平整体较差,而专业的口腔医疗机构严重缺乏且分布不均,人民群众对口腔疾病的认识不足,是造成国内口腔健康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从业人员以临床医学全科医生为主的社区医疗服务工作者,十分有必要掌握口腔疾患急症处理原则和常见口腔疾患的转诊建议,预防和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也可以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来保障口腔疾病带来的一些对其他疾病的负面影响,临床医学与口腔医学在教学和实践中并不排斥,具有很好的共生性。因此,在建议临床医学全科医生培养中,适当增加口腔医学部分的教学。
参考文献:
[1]胡德渝.我国口腔健康、疾病趋势及发展方向[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9):64-65.
[2]黄实华,徐仙星,郑静,等.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03):153-155.
[3]李正阳.牙周病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关系[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07),576-580.
[4]吴王喜.牙周病可能增加胰腺癌患病风险[J].广东牙病防治,2007,(4):192.
做为学校的后勤部门,对于学校的卫生今年要进一步的清楚,把一些杂草进行清理,垃圾桶的摆放进行规划,以下是我们的工作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卫生学期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校卫生学期工作计划一
以xx大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教育局卫生工作要点为依据,认真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健康教育、卫生工作的管理,创新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方法,以"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努力提高全体师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一、工作目标
为全面贯彻实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校积极做好常见疾病的群体预防,重视学生心理和生理健康教育,做好学生卫生监督检测工作,加强学校的饮食、饮水、食品卫生检查力度,防止和杜绝食物中毒,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和预防接种工作,切实抓好学校卫生工作。
二、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日常卫生
1、划分卫生包干区,责任落实到班级。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美观,教室窗明几净。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营造健康优美的育人环境。
2、作好日常检查巡视工作。坚持一天一早扫,一周一次大扫除,大扫除有重点、有要求,值周、值日教师及时检查、记录、反溃
3、各班做好教室、包干区清扫,做到教室、包干区无纸屑、无垃圾,发现有以上现象,值日老师、学生及时向班主任反馈,并及时清理。
4,专用教室卫生责任落实到人和班级,要求做到整洁美观。由专用教室负责老师管理日常保洁工作。
5、搞好学生个人卫生。学校每月进行不定期的学生个人卫生检查,检查内容:头发、指甲、坐姿、衣着等,检查情况由校值日生记录和反溃
(二)学生健康教育、预防保健
1、开展各种活动,大力宣传卫生知识。利用夕会、板报、宣传橱窗、录象等大力宣传有关卫生知识。对高段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方面的教育,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身心变化。通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竞赛,向学生宣传勤锻炼有益身体健康。根据不同季节,开展季节性卫生知识教育,按规定开设卫生健康教育课。
2、加强保护视力的教育,督促近视学生进行治疗。落实检查,组织学生正确地做好眼保健操,监督学生做到读写姿势的"三个一",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课间休息时间。
3、培养学生个人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卫生的好习惯。不定时抽查个人卫生,做好"龋齿、沙眼、肠道蠕虫、营养不良、贫血"等预防工作。
(三)常见病防控工作:
1、开展卫生保健活动,卫生知识宣传活动,做好学生预防接种及学生常见病的防治工作。
2、加强学生疾并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教育学生经常注意天气变化,做好保暖防冻工作,保持教室通风,防止流行病的传染。密切关注流感、水痘、肠道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加强日常的卫生监督与管理,便于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治,以防传染病的传播。
3、学校制定《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遇到学生中出现有传染病的紧急情况及时与家长联系给予隔离治疗,并上报疾病防疫中心,对各室及时消毒。
4、配合土城乡卫生院做好学生的卫生防疫接种和体检工作。对于卫生院的反馈情况,及时联系学生及其家长,给予及时治疗。特别对一些先天有生理缺陷的学生(如先天心脏病),还联系其任课教师,注意不要他们参加各种剧烈刺激的活动,避免偶发事件的发生。
5、配合医疗机构做好新生的预防接种登记工作,进一步做好学生的预防接种工作,继续开展学生预防接种的查漏补种工作。
(四)、学生饮食、饮水卫生
1、协助后勤做好食堂、小卖部各项卫生工作,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2、做好学生的饮食健康营养工作。不定期的对食堂的卫生情况、菜谱进行检查、监督与指导,保证食堂的环境整洁,用具卫生,学生营养多样化。
3、学校供应学生饮水必须充足、安全、卫生,以满足学生的健康需求,有专人负责,定期做好清洁消毒、严格把好饮食、饮水卫生关。
学期中,及时做好各种卫生资料的上报工作,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争取在新的学年里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更有实效。
学校卫生学期工作计划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切实保障全体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卫生安全,医务室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学校的工作布置,现将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加强校园传染病防控的监测工作,定期向学校汇报校园的卫生工作
牢固树立“健康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指导方针,建立和完善学校预防传染病的监测制度,对全校学生认真做好健康状况的晨检工作和因病缺课统计。做好常见季节性传染病的预防和预报工作,如:春秋两季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夏季预防肠道传染病,夏秋两季预防虫媒传染病等。协助学生科对班主任进行动员和培训,坚持学生晨检工作制度化,强化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追究制。
二、进一步开展学生卫生防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的健康教育工作
针对传染病流行特点,学校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活动,保持校园和班级环境卫生整洁。医务室将认真进行卫生防病知识宣传,通过健康教育专栏、广播、专题讲座、班级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疾病预防知识,提高师生自我保健的能力。四月份拟定协同学生科和教务处,由医务室牵头开展“预防艾滋病”专题知识讲座,主要面对中专一年级学生,地点拟定在学校阶梯教室。
x月份开展一次心理健康辅导,主要针对我校高考学生,拟定由张丽老师主讲。下学期还将安排开展“预防肺结核”专题健康讲座,并对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争取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增强学生预防疾病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三、认真进行学生门诊登记工作
做好医务室卫生消毒工作,确保师生用药安全和医疗用品安全,努力提高工作服务质量,日常工作中发现异常情况时积极配合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妥善处理好各种情况。
四、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工作
通过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知识、卫生知识的培训,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能够深入大家的心田,让食堂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能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医务室和总务处将定期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去年已经开展了两次有关培训,效果很明显,拟定下学期开始还将开展一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还将进一步施行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从源头抓起,建立经营者采购食品时索取产品合格证制度,严把进货渠道关。协同总务处把好食品采购、储存、餐饮具消毒、食品留样等主要工作环节,强调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才可以上岗,不得供应凉拌菜,禁止向学生出售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依法强化学校食品卫生后勤管理,让学生吃上放心的饭菜,坚决控制学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继续加强和完善食堂的软件建设,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配合总务处做好进货台帐的查验工作,将材料及时整理归档。
学校卫生学期工作计划三
以《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为指针,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健康知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加强对传染病、常见病的预防和防治,不断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监测,全面提高卫生工作水平,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工作目标
1、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2、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落实卫生包干责任制,形成校内网络化管理机制,加强检查督促。
4、完善卫生检查制度,由强化的管理逐渐转为内化的习惯。
5、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
二、主要工作
1、建立健全的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到“谁管理,谁负责”,并将卫生工作列入校内各项先进评比的重要条件。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切实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
3、开设健康教育课。教师要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到有计划、有备课、有考核、有分析、有记载。定期组织卫生知识讲座,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4、根据学生的年龄,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对参加劳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供必要的安全和卫生防护措施。
5、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对相关学生及时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从学校人文精神的培养要求出发,切实解决学生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心理问题,真正使校园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6、利用橱窗、宣传栏、学生自编小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卫生知识专项宣传活动。
7、实行环境卫生包干责任制,确保校园环境净化、美化。
(1)、全面落实环境卫生包干责任制。制订出环境卫生具体要求,重视过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发挥少先队、团委、学生会协助管理的功能,设立“卫生监督岗”,切实做好环境卫生的检查督促和评比工作,确保校园全天候卫生、整洁。
(3)、学校卫生检查小组有专人负责,进行抽查,并及时公布检查情况。
各年级安排好值日老师,做好办公室内外的卫生保洁工作,并把值日表写在黑板上,便于检查当天的值日情况。办公室将在每天上午及下午第一节课后进行定期检查(随时抽查)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后以整改通知书的形式下发到各部校长室,并扣除该部教师考核奖金每次10元,由各部再按情况扣除相应教师考核奖。
8、建好校医室,切实提高学校综合卫生水平。
(1)校医室配备专职校医。校医要加强自身业务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加强责任性、确立服务意识,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
(2)加强校医室器械、常用药品的添置和配备,能满足学生常见病治疗的需要。
(3)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卡,切实做好学生中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杜绝传染病在校园内流行;加强教学卫生工作的检查督促,严格控制近视眼的新发病率;定期对饮食饮水卫生、体育教学等进行监督监测与管理。
9、加强后勤管理,确保饮食、饮水卫生。
(1)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2)食堂从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检。
(3)严把食堂食品采购关,不让过期、变质食物进入校园,进入食堂。
(4)合理安排伙食,确保学生吃得卫生、吃得放心、吃得称心。
(5)食堂加强经常性的灭鼠、灭蚊蝇、灭蟑螂等防疫工作;公用餐具确保一洗二过三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三、具体要求
(一)教室内外卫生
1、教室及相应走廊地面保持整洁,无纸屑、无杂物。
2、教室及走廊墙壁上、窗台上无球印、鞋印、无积尘。
3、门窗保持无积尘,玻璃明亮干净。
4、课桌椅排放整齐,学生外出上课或活动,椅子要塞至课桌下方,课桌上无东西,课桌内学习用品摆放有序。
5、讲台上保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无积尘。
6、黑板及时擦干净,粉笔槽内无积尘,卡片、小黑板等摆放整齐统一放在黑板下的北侧。
7、清洁工具排放在教室指定角落,排放整齐,保持干净
8、各班教室内及走廊墙上宣传字画表面无明显积尘,阳台栏杆及内侧表面无鞋印、球印、无积尘。
(二)包管区卫生(注:包管区内有垃圾箱的由该班负责,及时清除及保洁)
1、包管区域为水泥路面的班级应保证全天整洁干净,无纸屑果壳及其他废弃物(雨天不例外)。
2、包管区域为花坛、草坪的班级,应保证花坛内无杂物,基本无杂草。花坛四周表面基本保证无明显污迹。
3、包管区域为走廊、楼梯等的班级,标准同教室要求。走廊包括墙面及宣传字画、阳台栏杆。楼梯包括台阶、扶手及楼梯墙面。
4、包管区内有宣传栏、橱窗必须每天擦拭一遍,应保证其干净无灰尘。
(三)办公室内外卫生
1、地面干净,无纸屑、无杂物。
2、墙壁、阳台、天花板、日光灯管、电脑台、饮水机、标语牌等无积尘、无脚印、无蜘蛛网。
3、门窗无积尘,玻璃明亮干净。
4、办公室内桌椅整齐,离开办公室时,办公桌上教师用品和学生的作业本摆放整齐。
5、物品柜上无积尘,无杂物。
6、卫生工具摆放有序,垃圾袋装化,并天天清理。
(四)学生个人卫生。
1、坐立读写姿势要正确。
2、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动作准确到位。
3、勤洗澡、勤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
4、带好清洁的水杯和手帕(或面巾纸),注意饮水卫生。
学校卫生学期工作计划四
为营造学校良好教学环境,稳定学校教学工作,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拟定2021年xx市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xx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预防为主、常抓不懈、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紧紧抓住关系教职员工身体健康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学校传染预防工作,为促进学校教学稳定工作提供有利保障。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切实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领导。各教育部门和学校成立食品卫生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责任细化,层层抓落实,有关部门参与,聚为合力,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危害,组织、协调指导应急处置工作,把危害后果控制在最小范围,并降到最低程度。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街头食品管理办法》和《全市学校内外饮食商品摊点专项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队会、讲座、板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使学生学会识别并自觉抵制不和格食品,增强学生的预防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四、突出重点、很抓落实
今年,我局将坚持把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治工作作为大事来抓,紧紧围绕确定的工作目标,很抓落实,力争取得明显效果。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学校食堂安全监管,提高餐饮质量
学校食堂监管从源头抓起,建立经营者采购食品时索取产品合格证制度,严把进货渠道关,加强食品卫生日常管,;并有专人负责,积极配合卫生监督部门落实卫生防病和食品卫生管理措施,规范食品烹饪方法选择的科学性,禁止向学生出售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依法强化学校食品卫生后勤管理,让学生吃上放心的饭菜,坚决控制学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事前预防工作,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为进一步落实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工作方针,我局逐步完善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和急性传染病在学校爆发流行的管理措施,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定食品卫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治预案,同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制定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能力。
(三)加强校内外门前摊点治理,营造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
学校门前、周边普遍存在大量食品经营、摆摊设点叫卖的现象,多数卫生状况较差,制售伪劣食品,只图营利,不顾学生健康,是隐患的源头,必须堵住。学校门前和周边环境卫生治理涉及到很多单位和部门,教育部门和学校主动与有关执法部门联系,密切配合开展专项治理,坚决取缔学校门前、周边无证非法经营的食品销售摊贩,杜绝以各种方式侵犯学生健康权益行为,在突击检查的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防止反弹。其次学校可以同周边摊点签定“搞好卫生责任书”,并把学校保安人员维护校门前安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委以重任,要求保安人员要担负每日校门前流动摊点、小贩的驱赶清理工作,对不听劝阻者,及时通知市食品安全协调办协助执法,使教学环境得到净化。
五、加强业务培训工作、提高监管水平加强校医
专职管理干部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依法管理的水平。同时对经营食品的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让其弄懂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的食品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烹饪方法,以免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坚持培训上岗、执证上岗制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六、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推动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