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期末总结

校本课程期末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课程期末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本课程期末总结

校本课程期末总结范文第1篇

由于计划制定切合实际,指导性强,保证了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促进了校本课程全面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注重课堂教学研究,探究校本课程教学方法。

1、立足课堂,加强校本课程教法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积累古典文化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古诗文积累的方法,教者不但要探索教法,还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积累。如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就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吟诗句,背诗文”的古诗教学四步法。

2、关注方法,加强古诗诵读指导。

掌握良好的诵读方法对学生学好古诗文有很大帮助。本学期中心小学教师就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总结出了“知诗人——解诗意——体诗情”的古诗词学习三步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主要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首先是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要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二是联系扩充法。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杨万里的《新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把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进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三是想象入境法。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边读边想象画面,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如学习《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想象农人艰辛劳作的情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读成诵,自然水到渠成。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内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

1、古诗卡学习达级活动。

以古诗卡中的古诗词为基点辐射,连带出其他相关的古诗来学习。采用自由背诵,注意等级差异。在古诗词背诵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潜力,积极背诵古诗词。每背过八首古诗词,便可获得相应等级的称号,依次为诗客、诗侠、诗仙、诗神、诗圣,学生们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热情参与。家长们也热情配合,学习气氛高涨。有的学生甚至背过了《明日歌》《琵琶行》等难度大的诗词。

2、组织诗朗诵会。根据各年级所学内容,从所学古诗词中精选20首,让各班选出代表参加比赛,通过配乐朗诵,背诵,表演等活动形式,评选出优胜小组和背诵大王。这些活动开展大大调动了学生的诵读热情,学习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于必背的篇目教师们能做到严格把关,确保质量。每一首古诗词的通过,教师们都经过学生自背、家长检查、学习小组检查、课堂抽查的方法,确保背诵质量。

(三)完善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为常规教学提供了文本保证。

实验教材的修订与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是实施校本课程常规教学的基本前提和文本保证。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教学,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古文化底蕴,推进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我校加强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和配套教师教学用书的修订和编写工作力度。

1、按计划完成了校本课程实验教材的修订工作。本着确保实验教材质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年级段文化知识层面,适应教学需要的原则,本学期我们对20*年编写的校本课程实验教材《中华古诗文经典读本》进行了全面修改和全新改版。即对原教材进行了必要的删减和增补,将难度过大的和不适于小学生的部分篇目进行了替换,将原教材的四册改编为现在的六册,即每个年级一册(上写学期合订本)。

2、如期完成了配套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为了解决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疑难与困惑,20*年9月,我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指定专职人员编写配套教学用书。经过不懈努力,截至本学期,历时两个半学期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至六年级全套十二册约五十万字的教师教学用书初稿的编写工作。尽管还很粗糙,还有很多尚需进一步斟酌和完善之处,但我们还是迈出了这既艰难又可喜的第一步。

二、教学计划的精心编制,促进了校本课程的有序运行。

1、继续完善文本教材的修订与编写工作。

首先要抓紧一切时间尽快完成校本教材教师用书的编写印刷工作,为任课教师提供坚实可靠的教学文本保障。

其次要抓紧时间,创造条件,对主教材进行重新修订。

2、、中心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将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工作的全面管理。

首先要定期组织课程实施专题工作会议。

其二要组织必要的教师教材教法专题培训。

其三要定期深入基层学校对全体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必要的业务调研和技术指导。

3、各基层学校学校期初要编写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末要做好专项教学工作总结

4、各基层学校要组织任课教师学期初要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学期末要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并要求撰写一定量的专题经验总结、案例或论文。

5、任课教师要认真规范地编写教学预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校本课程教学,一是要背诵,二是要熟练地朗读,即容易背诵的背诵,不容易背诵的要熟练朗读。中心学校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将定期深入各校检查验收。

6、各基层学校要把本项工作作为一项日常工作纳入教学议事日程,扎扎实实,加强课程管理与教学指导。

三、困惑与设想

(一)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难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与困惑。

1、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现象。如校本课程究竟与国家课程在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思路上有什么异同,校本课程究竟要讲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状态。

2、教材问题。现在,学生手里没有教科书,原因是资金问题,学校承担不起,又不能向学生收费。

(二)下步设想。

校本课程期末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 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11-0129-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逐步成为课程决策的中心,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校长和教师也逐步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它对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教育资源,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富有个性的学生,形成办学特色有积极的意义。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以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师资力量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以办特色学校为动力,以课程内容为依托,以培养有修养、会学习的学生为目的,开设了形体课、古诗诵读课,已有三年的历程。课程开发中,有艰辛,有喜悦,有困惑,有启发。具体做法如下:

一、认识是前提

依据校本课程运作的基本理念,我校首先组织领导班子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有关资料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精神,真正弄明白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原则,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组织教师、家长专题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文件及资料,让教师和家长都动起来,认识到:一是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民主化,有利于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既是培养人的活动,更是发展人的活动,关注学生的发展成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校本课程为提高综合素质,满足学生实际需求提供了探索的舞台。三是课程的开发对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新课程提出,教师不只是一个实施者,也是一个决策者、研究者、编写者、评价者。这一要求强调教师要开展课程研究,把研究与实践结合起来。四是学校通过开发自己特色的课程,有利于形成办学特色。教师通过接受全面、系统的新的课程理念培训,使以前的感性认识很快提升到理性认识,教师的观念发生了质的转化,开发的思路逐步清晰,热情逐步高涨。

二、评估是准备

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是:①学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所开发的课程突出本校特色;②所开发的课程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更是为终生受益打基础;③学校具有校本课程的信息资源、能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经过研究评估,我校具备以下条件:

1.作为基础教育的文明窗口,始终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一直坚持“以人为本树形象,科研兴校求发展”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有修养、习惯好、基本功扎实、素质全面、兴趣广泛、特长明显的合格学生”。办学目标明确,领导重视。

2.我校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学历提高率55%。课改教师有的本身已有比较充足的知识储备,较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有的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她们接受新事物快,科研能力强,课程开发有实力。

3.学校拥有较好的设备,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图书室等40余间专业教室。电脑室24小时可以上网,方便资料的收集查阅,获取新的信息。

4.我校学生以市直机关子女为主,家长综合素质比较好,重视教育,能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学生习惯良好,可塑性强,渴望进步。

三、行动是关键

校本课程的目标要通过具体的教育活动来实现。为使课程开发有较好的效果,我们重视工作的时效性,具体做法是:

1.师资培训

对教师的培训立足于校本培训,内容重点在两方面:一是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基本知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知识面,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为课程开发提供知识和智力上的支持。

2.资料收集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相应的资料、信息作支撑。办公室电脑随时上网,收集和运用具有前沿性的信息。教师外出学习买回有价值的书籍,学校全额报销。

3.组织编写有关教材

根据审定开发的课程,抽出部分教师编写有关教材。形体课由音乐老师负责编写。一、二年级语文教师负责编写讲故事有关材料。

4.为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把校本课程列入课表,采用大课和小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负责校本课程的领导跟班听课,及时和授课教师沟通交流授课情况。

5.学校平时以教导处为主,对校本课程检查评价。每学期有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组织一次验收、总结、评估、分析,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期末,学校依据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的考评结果,对参加实施校本课程的人员进行一次总结表彰,并纳入业务量化考核,实施奖励。

四、评价是完善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通过评价不断完善、修改。评价不是校本课程工作的终结,而是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下一步工作开展的依据。我校校本课程的评价方法是:①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性评价。评价时教师依据学校对课程的评价考核思路,反思过去的工作,对现在的思考,对未来的展望等,把反思作为课程开发的剂。在实践――反思――实践――反思中,激活思维与知识,理论与储备。例如:我是否经常翻阅一些本课程领域的文章?本堂课的成功之处在哪?不成功之处在哪,有什么解决措施?等等。②学校根据课程标准,重视课表的落实。校本课程每周一课时,不得挪用,经常检查落实情况。③学生学业评价。每学期,学校组织一些家长参加学生的讲故事比赛、形体礼仪表演赛等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参与评价校本课程。

五、措施是保障

1.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和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2.建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职责》。

3.人员、经费保障。由校长负责,保障校本课程开发所需的一切费用,并确定一些专项的奖励。

六、反 思

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学习一些书本以外的感兴趣的东西,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体验成长的快乐;希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从我校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评价中看出,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舞台,促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会展示,学会交流,享受成长的快乐。编辑了《校园童谣》一书。学校所编排的舞蹈《新绿》获得河南省小学生艺术评比优秀奖。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内容开发缺乏系统性

由于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的知识与经验的局限、课程资源的限制,课程开发出现了重视活动,而忽视教学内容的现象。

2.课程评价缺少专业引领

由于缺少专业引领,课程评价缺乏从专业的理论视角进行,有一定的局限性。

校本课程期末总结范文第3篇

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1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自主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主要进行了手工折纸和陶泥陶艺教程,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校本教研制度

学校组织并确定研究内容,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研究活动。如:教学年会、论文交流、教研论坛、专题讲座、专家报告。教学分析、课例展示、专题研究、教学工作阶段小结。

其次是“课的研究”,课的研究始终作为我校教学研究的中心活动,包括教师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的全过程的研究,其中教师的备课和说课作为组内教研活动的重点。学期内由各学科分管主任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典型的课进行专题分析和指导。

二、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

教师要形成读书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教师职业合理方式,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的提高,本着以上宗旨,学校具体做法如下:

观念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首位的。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因此,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把打造新课改理念放在了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首要位置。

三、以崭新的教师评价,鼓励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高。

在新课改中做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教学评价也应建立起一种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新模式。

我们认为:新的对教师评价模式,要以事业心、责任感为核心,引导教师结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偏爱和关注,新模式应强调教师评价的建设性和激励性,尤其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因此,我校将“建立以教师自评为核心的教师评价”做为新课改一项重要任务。

总之,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教师则是课改成败的关键,因此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对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长抓不懈,才能为课改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2

一、本人在课程开发和构建上秉承了如下几个原则:本学期担任了四年级《布贴画》的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期即将来临,本人现将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导向性与协调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谋求与国家课程协调一致,防止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简单重复,防止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的随意加深与拓展。

(2)时代性和先进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育内容应及时反映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时代文化趋向,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3)地域性和个性化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具体地区、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利用当地或学校教育资源,反映地方或学校文化,充分体现地方或学校的特色,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4)选择性和灵活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有可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5)简约性和通俗性原则。校本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或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精选内容,合理编排。内容呈现形式应该活泼多样,通俗易学。

二、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本人注意了如下几点:

(1)倡导课程整合,拓宽学生视野,克服由于各学科彼此独立对个体施加影响所造成的知识割裂,让学生眼中的世界更完整、客观、真实。

(2)突出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提供有效的与学生生活情景有关的素材,让学生有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密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3)加强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文字材料、模型、书籍、多媒体等创设情境,并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要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提高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4)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重视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反对教师照本宣科,多采用生活实践、实验操作、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把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和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在学习中整合提高。

三、达到了期初制定的课程目标

1.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2.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本学期的校本课程的实施,以调查活动为载体,提供了学生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探索精神和户外活动能力,养成了环境责任感和环境友善行为。

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3转眼一学期已悄然接近尾声,为了进一步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现总结如下:

本学期,我们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并能认真、耐心地向学生传授数学计算方法和技巧,碰上学得慢的学生,老师能细致地进行个别指导,手把手地教,面对面的辅导。老师们将自己的满腔热忱投入到了教学之中,边教边思索着如何让学生又快又好的掌握基本技能,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喜爱言语交际这门课程。我们组设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轮流研究课程,做课使教师本身得到了锻炼,组内成员也在参与中相互学习、借鉴、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每位教师能够运用趣味思维训练学具或者题目调动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共同收获,体验快乐。根据学校的自身性质、特点、条件以及所教学生的言语交际基础等情况,利用一切可开发的资源自制了独具特色的教具,如我们趣味思维训练组把扑克牌充分利用,让学生在玩扑克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这一新颖教具的开发,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和参与、探求欲望。使课堂生动、活跃、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凸显了人文主义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知识技能,丰富了学生的智识,增加了新的体验。真正的提高了孩子们动脑、动手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智、德的全面发展。

每节课结束后我们都会坐在一起进行反思、评课,明确指出本节课的优缺点,并针对不足之处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手段,以便今后相互借鉴,扬长避短,从而,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总之,我们会共同努力将我校言语交际校本教研推向新的高度。

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4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开展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

本学期,我坚持“以校为本”的教学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教研专业人员的作用,在重视个人学习和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教研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离经验,在多媒体教学上,学校更是大力推广,做课件、用课件,用好课件的思路在教学中广泛使用,效果显著。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 加强理论学习。

教师要学习前沿教育理论,掌握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注重学科整合,教师个人要积极投身到校本教研之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我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学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熟练操作计算机,把自己制作的或他人优质课件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后反思进行经验交流,通过校本教研解决教学疑难困惑,使学习学习、应用、反思、交流提高融为一体。

2. 重视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整理教学效果与反馈信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败与不足的重要过程,常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提高自身水平、优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这一环节。

(1)记自己一节课的成败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实践和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记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从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中的前车之鉴。

(3)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这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4)记教学中学生的独到见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来看,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见解,将这些独具一格的解法记录下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

(5)记教学再设计,每节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总结,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及时修订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要求每节课后要有反思,学期中考后,有阶段性反思,期末有全期反思,学校适时进行经验交流,真正使教学反思成为提高自己业务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并将反思列入教师考评。

3、多媒体教学深入课堂,优化教学

我充分体会到这种方式的优点:课堂容量大,教学方式新,表达思想的方式多元化,直接效果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每节多媒体课都是一节优质课,课堂质量大大提高。校本课程在包组领导的组织下研究教学中的教法、学法,研究教学的重点、难点,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听、评课,吸取经验,找出不足,然后修改,为以后讲课打基础。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我的工作有了方向,思路也清晰了,以学生为本,结合诱思教学理论,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集体教研总结反思教学中的得失,应用于今后的教学中。

4.积极参与培训,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本学年,我充分利用培训资源,多渠道参与培训。我充分利用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课堂教学培训,新课改经验交流等,学校为各科教师提供所教学科初中段的各年级新课改教材,要求教师加强自学和研究,增大对新课改的研究力度,拓宽任课教师的知识面,学校加强检查和督促,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师业务水平测试,考试结果记入教师新课改及业务能力档案,并纳入教师全期考评。这样有效地提高了我的业务理论水平。

校本课程期末总结范文第4篇

一、如何实现学校的新跨越、新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在追求学校新跨越、新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一直在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追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哪些能够成为学校课程的资源?学校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学校发展新的突破点在哪里?

徐特立先生曾经说过:“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经过思考我们看到,红席文化、董家口建设等这些乡土资源,为我们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对这些乡土资源进行开发,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还可以让学生接受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

二、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在明确学生发展需求、学校育人目标以及社区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学校逐步开发与实施了30多门乡土课程,为保证这些课程能够实施下去,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章立制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乡土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建立了校长室、教科室、教导处、教研组、家委会五级管理网络,群策群力,民主开放。建立并完善了《校本课程申报审议制度》《校本课程“选课走班”管理办法》等。

2.组建团队,重视培训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教师是关键。我们成立了10个开发团队,分管学科干部为队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为队员。为了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开发团队,我们深化校本培训,引领专业成长。一是开展以“课程意识培养”“校本课程开发”为主题的培训。二是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三是走出去,学进来。四是举办论坛,思维碰撞。

3.合作探究,走出课堂

为确保有更多的合作探究时间,让师生参与乡土课程开发,我校确立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332、五环节、4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将每节课45分钟改成40分钟。

从2011年开始,每年九月份,学校乡土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历史、思品等学科教师30多人,带领七年级的6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或双休日时间,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探寻“红席”文化。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探究方向和任务,开展问卷调查、走访老人、查阅资料、实地观察、拍照摄影、编席体验,并在筛选、分析、整合大量数据和材料的基础上,师生一起编写出了乡土教材《我的席乡,我的家园》,系统介绍了红席的发展历史。

4.学科整合,回归课堂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了增强乡土课程资源的知识性和实践性,丰富教学内涵,真正实现课程目标,我们要求教师在制定学科教学计划、集体备课、开展研讨活动时,要做好统筹规划,科学整合。集体备课时,坚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依据校本教材,充分利用《备课组工作手册》,精心钻研学科整合。如《我的席乡,我的家园》与《中国历史》《综合实践》学科整合;《崛起的董家口》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太极拳》《太极扇》与《体育与健康》的整合等。

5.家校携手,“选课走班”

我们按照以下流程实施“选课走班”:课程设置编制――开会动员――发放《选课指导手册》――指导教师选课――教师、家长指导学生选课――整理统计调整――确定课程、学生――调配任课教师。

为了给“选课走班”提供广阔的空间,学校投资千万元,先后建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室、舞蹈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功能室设施齐全。截至目前,我们共有30多门课程进行“选课走班”。校本课程指导教师大部分是兼职的,也有专职的。同时,还专门聘请民间艺人作为校外辅导教师,定期进校指导,拓展知识。

6.聚焦乡土,开设讲座

学校定期开展乡土文化专题讲座,介绍家乡的风光、风俗、风情、历史等知识。每年清明节之际,邀请本地的老革命者到校进行抗日宣讲;还邀请董家口相关领导为学生做家乡美专题报告――《青岛董家口港区托起“蓝色”发展之梦》,以此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爱国、爱家乡之情。

7.言情立志,组织竞赛

利用“海之韵”文学社平台,让学生说家乡、写家乡、赞家乡、畅家乡,抒情励志,刊登优秀作品;结合每年的读书节活动,举办“爱我家乡”优秀习作评选;定期开展“家乡美”“烽火岁月抗日情”主题演讲;还组织学生开展“董家口港杯”摄影比赛、“我手绘港口”创意绘画比赛、红席编织大赛、红席文化广告语设计比赛,等等。

8.阶段总结,考评激励

教导处每月对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成果等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其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每学期末,学校组织“优秀乡土课程”评选活动,颁发获奖证书和赠送一年的教育期刊。组织家长、学生调查问卷,满意度达不到半数的课程,下学期取消课程设置。

指导教师每节课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等手段,对学生参与选修课程情况进行A、B、C、D四个等级的评价,评价结果存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和《学生感恩教育――社会大课堂记录手册》。每学期末举办“泊中达人秀”比赛,获奖学生被评为各类素质发展之星,如,剪纸之星、读书之星、科技发明之星等。

三、收获与反思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课程建设和教育改革催生了丰盛的硕果。主要收获是:

1.课程开发成为提升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校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增强了教师课程意识,提高了课程开发能力,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开发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好国家课程,又要做好学校课程,对各级各类课程的理解能力把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学校课程引发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理念等均发生重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教师对国家课程的实施能力,也相伴着获得了各种奖励。

2.乡土课程的开发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校本课程期末总结范文第5篇

一、在思想上,爱国爱党,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学习了,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认真学《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并思考“我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教师人格魅力的构建》等文章,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今年又值新课程改革,为了适应新形式,我认真拜读了《在新课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课改的浪潮所淹没。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参加了“小学教育”的本科进修。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作为一名校本课程教师,最紧迫的问题是具有新的教学理念,刻苦钻研如何把花木文化与校本课程达到有机的融合,从而显现出我校的校本特色。在备课中,力图体现校本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把语文、数学、科学、美术课、音乐等整合进校本课程,围绕“花木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教学目标,有的课堂让学生观察写话,品析优美的文章,有的课堂让学生想象绘画,有的课堂让学生歌唱,欣赏名曲。在低年级尝试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开展探究性学习。现在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根据学校与地方的实际,拓展学生学习资源。我注重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把本地的花木文化资源与网络资源相结合,进行教学资源的重组,尽量使课堂教学效果优化。所以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上校本课的。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拥有自来水。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向吴建平、谢小忠学习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向丁归根和张永苗老师请教自然、科学知识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严谨。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理论知识不够,论文精品意识不强;电脑知识长进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三.在分管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主动

在每周18节课的情况下,要安排好自己的条线工作,的确有时感到力不从心。但在校领导指引、支持下,学科常规性竞赛在各位老师的努力下有条不紊地开展这。分管工作思路清晰,做到期初进行合理计划,实施过程抓落实,及时反思小结,期末总结。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教导处安排了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我尽量抽出时间,按照计划,落实调研工作,及时与教师探讨、交流。教师教学竞赛学能积极的配合上课教师作好赛前准备工作,能帮助教师修改论文案例的。学生学科竞赛也能尽自己的力量,进行辅导。

我们的学校无论是环境还是领导、教师都给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团结的好感,所以在这样的集体中工作虽然有时任务较重,但心理上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所以工作上比较主动,希望自己能最大限度地为学校的建设献出微弱的力量。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同志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四.提高素养,加强计划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