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点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点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 英语 语境教学

语境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运用语言时的具体环境,可以指文章的上下文和口语表达中的前言后语,还可以指交流过程中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多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话题、谈话者的身份、地位、谈吐、文化背景、交际方式等。因而,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境无处不在,两者是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忽略了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人们的言语交流就无法顺畅实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学英语、说英语的语言环境,以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境实践内容是以教材为本,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适当向课外延伸,就能使学生把一种情景中学到的语言材料运用到另一语境之中,从而培养语言应变能力。笔者就此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1.课堂教学时的语境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使用全英文式的课堂用语来组织教学。英语作为一种交流信息的工具, 中国学生之所以学起来困难, 主要是因为缺乏运用的环境, 不像婴儿学习母语, 生活在所学的语言环境中, 直接接触信息源。根据教材内容, 我们把语境实践课分为室内语境实践课和室外语境实践课, 两种教学互含互补。恰到好处地使用简单易懂的英语来组织课堂教学,不但可以烘托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还能激发学生模仿教师用英语组织语言的欲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对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实践过程中并不是盲目地追求“全英文式”,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难易程度不同的用语。特别是在面对新生时,教师可以从最简单的日常用语开始,然后再逐步加大难度,将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等循序渐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大多数学生在最初的时候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全英文式”的教学模式,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辅以眼神、手势、动作、表情、以旧内容替新内容等形式来做适当的解释说明,但尽量要避免用汉语解释。

2.渗透活动, 延伸语境。我们在语境教学实践中, 界定知识主题, 寻找渗透点,实现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 界定能力主题, 利用切合点, 实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 界定情感主题, 培植生长点, 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鲜明个性。如在进行第二课堂活动中, 按照“室内与室外并重, 课内与课外并举”的基本要求, 尝试推行了多项教学活动, 初步形成了英语语境实践教学由室内向室外延伸、课内向课外发展、单学科向多学科渗透的发展格局, 确保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 使他们“得法于课内, 受益于课外”。因此, 我们将语境教学的范围更多地定位于课内外衔接、多学科渗透的教学模式, 组织了英语角、英语广播、英语沙龙、英语演讲、英语课本剧、故事会、英语手抄报、英语磁带作业、英语卡片的手工制作等多项活动。尤其是《学英语》报赏析栏目的开播, 不但丰富了广播内容, 也优化了学校英语橱窗的创办质量, 使其成为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线。几年来, 笔者一直坚持“办好一份英语手抄报”“抓好节日英语活动课”“设立校园英语广播站”“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等一系列活动, 拓展语言实践的空间, 丰富语言实践活动的内容, 切实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使学生在互动交际的实践活动中, 不断提高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3.课前热身, 营造氛围。课前五分钟的英语歌曲接唱、问候、轮流值日报告、对话、表演、游戏、单词接龙、传话竞赛、猜谜语等, 都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这些热身活动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营造一种英语氛围, 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其内容一般在上一节英语课结束时,教师根据所教内容进行布置。学生自由结合,联系生活, 充分准备。如: 学过“im' s FamilyTree”师就布置学生第二天介绍自己的FamilyTree。诸如自我介绍、介绍别人、请求、提供帮助、问路、在车站等。没有考虑语境的作用,结果学生常常记住了句型和意义,但不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也仅对句型进行讲解和练习,没有让语境产生效果,这种训练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在口语上教师应首先讲解基本句型,然后对基本句型进行操练,接下来设计语境让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把刚刚学到的基本句型运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点范文第2篇

一、参与式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前准备和预习参与、课中的学习参与、课后的作业参与和评价参与)教师的参与和学生参与,真正体现“教”和“学”的双向互动,尤其对学生参与更为详细具体,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变过去重知识传授为重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光是要传授文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学好、接受和掌握文本知识。因此,“参与式的活动教学”就是教师重在参与“导”,学生重在参与“学”

3.“政治课参与式的活动教学法”注重学生学习政治课的过程及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理解知识,促进思维,提高能力;在长期的潜移默化、逐步内化中形成一整套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行之有效的独特的思维形式,从而终身受益。

4.政治课参与式的活动教学,师生参与互动,教师以“知”促“能”,学生以“智”提“能”。在学生知识能力提升的同时,势必带动学生的“情、意、行”,这样,以本导情,以智力因素带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提升,反过来,非智力因素的提高又能促进智力因素的提升,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用新课标的话说,就是既要重视知识能力,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参与式教学主要做法

1.课前学生准备的参与。教师首先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好导学提纲,有时要进行资料的收集,有时要进行小品的演练等。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纲可依,有事可做,有的放矢,从而提高预习的效果;否则学生在预习时只能浏览一下课文,不作深入,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2.学生在活动中合作探究。课堂活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参与和教师的导,学生在参与中的学是关键,教师的导是契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动起来,要授之于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这一方面一定要强化。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点范文第3篇

一、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引入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所谓个性化教学,就是教师针对自身的综合特质,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独特个性、能力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整体教学思路和教学程序。这里有四个要素:教师的特质、学科的特点、学生的情况以及整体的教学设计。每一个因素都很重要,它们共同构成了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整体。

通过对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理解,我们认为没有个性的教学就会索然无味。不仅对学生而言,对教师则更有感触。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经验得出,如果课堂中按教材写什么教什么来进行的话,学生久而久之会失去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因为中职的专业课,尤其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相对抽为抽象而且专业术语、专业理论分析较为深奥的内容,对于初中上来的学生,他们相对逻辑思维、学习习惯等方面较为欠缺,让他们去学习难懂且苦燥的理论知识,势必会逐渐失去学习动力。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学好此课程的学生不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究其原因有:教材本身偏重理论轻实践,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职高学生对于抽象性较强的学科缺少有效地学习方法等。因此,笔者认为,若采用个性化教学却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不足,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所以,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引入个性化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根据个性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内容的递进性、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等多方面结合,把现有的知识体系架构重组成教师能教、学生乐学的个性化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个性化教学在《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训》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策略应用

首先,对教材进行个性化的知识结构重组,不仅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能提供教师清晰的教学思路。

《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训》课程是一门将集分析性、计算性、知识点相互交融的课程,其分为两部分:模拟电路部分和数字电路部分。原有的知识体系是先模拟后数字;先单个元器件学习再电路学习;先简单后复杂;偏理论内容缺实训操作内容等。那么在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架构下,对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如何来重组,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保证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专业知识;淡化过难且理念性偏强的专业知识;增加实训操作内容;根据学生认识特点,在苦燥的电路学习同时增加电路本身的趣味性现象。在此基础上,该课程的知识体系编排如下:一是读电子线路图的理念要求,即单管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反馈概念类型判断、振荡电路概念类型及原理、功放电路类型原理以及稳压电路原理;二是电子线路的安装调试与排故要求,即RC组容放大电路、晶体管稳压电路、RC桥式振荡电路的结构与原理,各种简单电子线路的调试方法,故障现象的分析与排除方法,各种简单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等。三是信号灯的制作,包括抡答器、LED灯;通过各种趣味的电路,如叮咚门铃、闪烁灯等制作,来学习编码器、译码器、555电路的相关知识。

通过这样的知识体系编排,把过难的知识,如倍压整流、过流型稳压电源、触发器的内部结构等作淡化处理;把学生感兴趣的,如趣味电路的制作、简单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等作了重点的讲解;把教师的专长予以充分发挥,教师可以从教材编排的思路中走出来,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思路,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补充实训内容。如:稳压电源一节时,可以增加手机充电器电路的制作等,充分体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思路。

其次,课堂引入要有个性化,使之能达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的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好的导入方法,能够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能动性,从而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并针对教学任务,引入不同的导入方法。如《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这块内容时,就采用温故导入法,指通过复习旧知来导入新课。这种方法也能在其他章节中采用,但需注意知识的连续性。如笔者在传授功率放大电路时,就采用生活现象导入法,教师抓住学生较熟悉的生活现象,运用讲述生活中音箱或者收音机播放音乐时出来效果的差异进行导入,适时提问学生:不同的地方听到同一首歌,但音乐的效果却是不同,这是为什么?从学生口中得出不同的答案的同时,也就为我接下来的教学作了良好的辅垫。如笔者在讲授《负反馈放大电路》章节时就采用直观形象导入法,把书本抽象的知识形象法,一开始便提出反馈的内涵,即“回送”,直接明确了反馈章节里对于反馈的理解和解释,让学生从抽象的知识中解脱出来,从而更好地接受了新知识的学习等。

课堂导入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格式,如何导入,时常会因教学的对象、内容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要想设计出好的导入方法,教师必须根据所教学生的心里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围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设计好导入。

再次,深入研究并合理设计课堂讨论题和课后拓展题,使这两题的内容针对性更实用有效。

作业包括课堂讨论题和课后拓展题。要使这两题内容的更有效,那势必要求教师必须设计出有个性化的作业,作业的设计即能体现教师的设计独特、也能使学生能够较好完成、同时也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设计个性化的作业也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它是充分结合学生的差异、教材编排的不同、教学进度的安排而设计的。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作业的兴趣,切实锻炼学生能力,启动学生学习的生命因子。

一般在设计个性化作业时,可以考虑把作业分为基础型作业,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掌握程度,让学生自我监控、自我巩固、自我反思;多样性的作业,主要是培养学生探索专业知识的能力和兴趣,让学生通过作业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个体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当然,对教师而言,个性化的作业的批改和反馈也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起到正向激励、及时反馈的作用。

最后,评价机制的个性化,最终是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使评价的方式更能让学生接受,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每个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每个学生在各种智能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作为个体,其优势智能领域也是各不相同的。因而,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所以,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呈现个性化的评价目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还应该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即自评、互评与师评有机结合,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师是评价的主导者和权威的格局,讲究讲评的方式,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达到个性化评价的目的。

体现个性化的评价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是课堂内容的评价,即设计学案;二是课堂学生接受知识程度的评价,即自我评价表;三是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即满意度调查表。这三类表格并不是都需要每节课堂上完成,但学案必须是每节课都要具备的,因为这是学生能够跟随教师授课思路最好的表现形式,通过学案中一步步的抛出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最好的教学表现形式。而且它还能一改以往学生不肯记笔记的不良习惯,把被动的记笔记改为学生主动的摘录行为,从中体现了有效教学的内涵。自我评价表的设计则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根据学生上报上来的自我评价表的内容,教师因人而异,进行单独指导或采取小组合作,确保将学生中的一些困惑得到较好解决。而满意度调查是经过一个单元或一个知识体系之后,教师适当需要采取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满意度调查,教师可以将学生反馈上来的一些问题进行汇总,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完善和提高,不断改正自己的教学不足,从而让课堂更充分生机和活力,达到师生相互愉悦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能激发学习兴趣,而教师也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三、个性化教学对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

目前中职专业课堂中引入了理实一体的教学形式,这是符合当今职业教育特点和专业所需,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个性化教学则是一个概念很广且没有固定细化的教学模式,它表现的形式有很多,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个性化教学的一个表现形式。因为,个性化教学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能够引导专业教学向更有效地方向发展。当然,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对教师要求提出了较高目标,它并不是随意的一个教学表现形式,其实质是在有一定教学能力基础上,结合教师自身素质,灵活地处理教材,从而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专业教师能否有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灵活地应用个性化的教学形式,使课堂教学更为有序有效,将成为衡量的主要指标。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士官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教育模式是当今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其科学性在于它打破了以传统公开课、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电工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相关的应用学科,它更注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电工基础》课程的学习,学员需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基本的实验过程,具有电路实验的基本技能。传统的《电工基础》教学模式以教员为主体,往往是理论知识讲得多,实际应用讲得少;课堂教学多、实验实习少;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都很缺乏,面对实际工作困难较大。针对这种情况,在《电工基础》教学我们引入CBE教学模式,加强对学员能力的培养。

一、在士官职业教育中突出岗位能力的培养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军革的蓬勃发展。随着我军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我军武器装备也将有较大的发展,高新武器装备的投入使用,就迫切要求高层次、高素质士官人才的出现。大部分士官岗位不仅要求具有大专以上,更要求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维修技能,而且随着武器装备不断的更新换代,士官人才还应该具有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适应新装备的使用和保障要求。

二、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士官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它强调岗位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士官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以提升士官人才能力和素质为核心的教改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2.1 改革课程教学要求

在教学要求上,从提高士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和后续发展考虑,改变原有的以学科为本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强调“实用、够用、适度兼顾发展”为度,重新整合知识结构;同时弱化对定律、定理证明与推导。,淡化计算技巧训练,种地啊加强学员对知识的理解、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加强学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掌握辩证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士官一个大专业类中常有多个专业方向,虽然都开设《电工基础》课,但是不同专业对知识要求的深广度不同。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教育的要求,就要特别强调“实用、够用”原则。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到专业教研室座谈、借阅参考相关专业课对《电工基础》的需求,大胆得打破了传统教材的固有结构,对教学内容体系进行重新优化。

2.3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一是突破传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的教学内容程序,根据学员的知识背景、专业特点和后续课程需求,重点突出“怎么用”;二是突破在学历教育过程中强调掌握理论推导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主的教学内容目标,突出以强化知识运用,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为主的教学目标;三是突破以往“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课程设置,增加学员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学时,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

2.4 改革课程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传授方法和思想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提高学员学习能力上。CBE特点之一是在教学上的灵活多样化,形式不一。根据这一特点教员在电工教学中应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加强直观教学,并安排必要的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做实验,以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从而改变过去学生为考试及格而消极学习的态度。例如在讲解三相对称电动势时,将发电机模型展示给学生,且将发电机绕组的输出端接一电流计,转动绕组时,三相对称电动势的幅值、频率及相位就在示教电表中显示出来,学员一看就明白。

2.5 改革考核方式

中学教育基础知识点范文第5篇

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等基础知识。这些知识都属于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进一步了解与地球相关的例如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地图的运用,地图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和感性的知识,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看地图可以了解中国地形的三个阶梯的形状,知晓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可以知道造成一个地区水资源分布的地理原因。明白在一个地区工业分布的现状合理与否,如何合理地布局生活区与工业区等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地图教学。地图有教学挂图,课本中的地图,还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可以使用。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对于传授基础知识相当重要,可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要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深深地根植于心中,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解宝岛台湾的时候,不但要讲台湾的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资源,还要讲解台湾的历史。从1894年讲起,中国战败后被迫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1943年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宣言》中,明确指出,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这其中就包括在内。是中国固有的领土,日本近来却要实现“国有化”从而导致中日关系跌至冰点,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为所有炎黄子孙所不能容忍,问题完全由日本方面挑起,日本应该深刻反省其战争罪行,军国主义行径遭到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日本必须正视现实,取得包括中国在内的曾深受其害的亚洲邻国的谅解,这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也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安定与发展。在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又渗透了有关的时事和热点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广大教育者的青睐。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比如,在讲解水循环的时候,单纯地水循环分解为海陆间大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三个部分来讲,只看课文上的图例,收到的效果不尽人意。这时候就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进行情境展示,通过动画展示海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水汽经过冷却形成降水,降到地面,形成地表径流,然后下渗再形成地下径流回到海洋,从而完成海陆间的大循环。经过Flas的逐步演示,让学生看清了海陆间循环的几个环节,既清楚又生动,有助于学生对水循环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对这一地理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再如在讲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时,“褶皱”“断层”“海底扩张”这些知识点单纯通过文字表述还不好理解,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制作一些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和视频动画把这些知识点都变成动画显示,学生通过观看动画后,对这些知识点所涉及的内容就一目了然了,而且动画展示形象、直观,印象深刻,清楚易懂,使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如何对地理学科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