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课程的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62.2
聋校语文校本课程是聋校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聋生语文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有效途径。本文拟从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基本原则、基本形式三个方面阐述笔者对于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与研究。
一、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
(一)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具有丰富的学科内涵。这一学科性质决定着语文学习的多样性,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不应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以及语文课堂之中。聋校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在观念上实现由"课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向"世界是课程资源"的根本性转变,努力开发并积极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拓展了聋生的语文视野和语文学习渠道,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学语文、用语文,将大大丰富和发展语文教育的内涵,这是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使然,也是解决语文学科内容的丰富性与当前聋生语文素养相对贫乏这对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符合聋校语文教育的特殊情况
聋校语文遵循语文教育的普遍规律,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需要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着语文教学的特殊性,需要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其次,聋校语文教材的特殊性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聋校语文课程呼唤全新的教材,但是短期内国家编写与出版统一的新教材却不太现实,因而优化聋校语文课程,深化聋校语文新课改,需要教师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入手,不管使用的是聋校教材还是普校教师,都需要聋校教师加以改革,顺应本校聋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顺应学生的认知与发展能力。
(三)推动聋校师生发展的重要途径
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师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课程意识,变被动使用为主动开发,变课程"消费者"为课程的"创建者"。开发优秀的语文校本课程需要以教师全面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为基础,包括学科素养、教育理论素养、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教学活动组织能力等,聋校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必然会逐步认识自己知识结构的欠缺、能力与素养的不足,从而加强学习与充电。这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一)整合性原则
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体现整合性原则。首先,教学目标的整合性。聋校语文校本课程要促进聋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具有较强的阅读、写作、口语(手语)交际能力,而且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其次,教学内容的整合性。校本课程可以整合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可以整合信息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整合生活与实践活动内容,让聋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丰富知识,提高素养。
(二)适切性原则
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体现适切性原则。首先,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适切聋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规律。只有适合聋生的课程才是有效的课程,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目标,才能尽可能地促进聋生的全面发展。再次,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适切学校的实际情况。校本课程的真正内涵就是学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以"学校为本""学校为基础"开发的课程,因而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体现学校的特色,不能照搬其他学校的课程,也不能想当然的随意开发。
(三)灵活性原则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决定了语文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应顺应这种不确定性,体现灵活性原则。首先,语文校本课程教学方式的灵活性,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实施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以课堂为主阵地,也可以走出课堂,主动构建语文与社会、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或讨论、或合作、或实践,从而使语文课程散发出生命的活力。其次,学生学习方式的灵活性。语文校本课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再次,教学过程的灵活性。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与生成性,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种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是语文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校本课程灵活性的重要体现。
三、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形式
(一)以教材为依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聋校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从语文教材入手,挖掘文本素材,对语文教材适当延伸拓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形式。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了语言,学习了人际交往的方法与习惯,从而实现了语文课程教学的优化,完成了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
(二)以问题为基点,开展主题探究活动
以问题为课题,围绕问题定向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是提高聋校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充分利用问题激发聋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从而通过自主查阅读资料,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相应的语文知识,发展一定的语文能力。学生通过文本材料的阅读、网络资料的收集、学校周围环境的调查与走访,然后汇报、总结、交流,继而写作成文,设计一期以"环境"为主题的黑板报。在这一系列的主题探究活动中,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意识得到了加强,语文综合素养与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以乡土为资源,开展语文综合学习
乡土资源为聋校语文校本课程提供了鲜活的营养与素材,聋校语文校本课程应将乡土资源作为重要的课程内容,将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将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结合,组织学生走进学校周边的工厂,走进生活的社区,走进家乡的田野,走进自己的家庭,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聋校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自然资源、社区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一系列乡土资源中可以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通过梳理,将这些内容确立为一个个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语文校本课程的编排和实施,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语文底蕴,培养敏锐的认知力、独特的领悟力、丰富的情感力。
总之,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聋校语文教师应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校本课程,为聋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提供帮助与服务。对于聋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本文笔者所述及的内容仅是本人的一己之见,期待能给予同行一定的借鉴与启示,也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特教同行予以关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2001年6月.
2.教育部.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R].2007年2月.
关键词:普通高中;校本课程;评价
从现状看,多重的普通高中,都修正了旧有评判机制的弊病,这就提升了机制带有的可行性。很多高中,都设定出了成体系的内含评判办法,规制了校本课程配有的开发历程及评判对象。在同学选取课程、确认同学学分的层级内,也制备出了很具体的预设方案。然而,普通高中内含的校本课程,还存留着多样的评价漏洞,因此,有必要摸索实效的评判手段。
一、评价关涉的对象
关联着教育评判的现有原理,多归属于普通高中内含的校本课程。这样的状态,是课程与预设的教学彼此分隔的后果。普通高中所设定出的校本课程,经由专家去研发,因此带有凸显的专业属性。高中内的授课教师,只着手关联性的授课流程。
从这个视点看,评判要采纳的侧重点,就安设在对授课教师预设的测评上。此外,惯常的课程解析,还停顿在旧有的层级内,教师会觉得,课程就等同于预设的教学内涵。在这样的状态下,对预设校本课程的评判,也被划归到评判授课规划、评判授课所用大纲、评判校本教材这样的类型中。
校本课程延展了旧有范围,这就融汇起了课程与预设的教学,与此同时,也提升了同学带有的创新认知。在本源的层级内,校本课程可整合研发流程与真实授课:教师应是真实的研发主体,同时还是特有课程的授课者。开发普通高中配有的校本课程,与同学潜藏的需求契合,也能增添同学内含爱好,因此融汇起了研发带有的目标和预设的路径。
对这种课程的预设,应经由普通高中内含师生的协同过程,建构出校本课程所带有的价值。因此,校本课程,应被看成授课预设的手段,与授课融汇在一起。评判校本课程所用的程序,也表征着组织授课所用的程序。由此可见,对这种课程所选用的评判,不能混同于惯常的评判,应被看成课程成效与真实授课的统一。评判的历程,就是测定课程内含质量的历程,也是管控开发的历程。
二、总括的评价路径
在解析了评判对象的认知框架下,应选用全面的视点,去查验校本课程带有的评判路径。有的学者觉得:惯常情形下,校本课程所预设出的开发流程,可分出解析情境、预设目的、制备评判用到的方案、解析方案及接续实施、跟踪成效及重设等步骤。普通高中要解析课程配有的情境,依循这样的情境,确认出适宜的评判目的。与此同时,搭建起课程用到的方案,并历经实施这一流程。最后,经由对反馈数值的解析,预设出修正及重设的可用方案。
校本课程所带有的测评路径,可划分成如下层级:对情境的解析、预设测评目的、评判课程带有的可行性、评判授课所含有的质量、估测出这种校本课程带有的成效。对校本课程选用的评价路径,归属于质量管控的路径。因此,这种评价,应整合起总结特性、延展课程的特性等。
测评带有的目的,不仅涵盖着证明成效这种层级,更涵盖着改造旧有授课的层级。评价的总括程序,应可区分、提炼及辨识信息。校本课程关涉到的信息,能表征出特有科目内含的目的、预设方法、真实的认知成效。这样一来,评判得来的数值,就可指引高中内含课程的预设决策,查验授课带有的效能,以便增添同学对特有科目的领悟层次。
评判的总括功能,应是比对不同类别的授课科目,辨识课程内含的弊病,并设定出修正的路径。应围绕课程内含的改造途径,来预设评判的总框架。
三、可行的评判模式
预设可行的评判模式,应借鉴现有的精准模式,如回应类、差距评判类、CSE属性的评判模式等。在这些现有的可用模式内,选用了CIPP框架下的模式,当成搭建评判架构的可用参照。新颖的CIPP框架下的模式,能改造普通高中旧有的校本课程评判路径,因此延展了采纳范围。这样的框架,可分出面对背景、面对历程、面对授课成效等的评判,从而建构出融汇属性的评判路径。
首先,要面对背景,予以精准的评判。这种评判成分,归属于本源性的成分,应涵盖高中带有的背景框定、对授课对象带有的需求框定等。要辨识出目标与预设需求的契合程度,以便供应预设目标所用的依托。
其次,要录入评判得来的结果。实现预设的课程目的,应依凭独特条件,要评判这些关联条件。录入结果,会关涉到实现预设目标、解析潜藏的成本、比对多样课程带有的优劣、评判课程内含资源的可用性等。
再次,要测评预设校本课程所历经的经过。评判过程,要辨识出这一科目内含的讲授经过,以便确认隐藏着的授课弊病。例如:评判预设的课堂活动,能否依循规划去延展;现存的那些授课资源,能否依循规划被采纳;教师所选定的授课路径,带有怎样的实效性等。这种评判,可供应修正旧有校本课程的依托。
最后,要评判授课得来的成绩。在这一时段内,要选用解析、数值测定和辨识成效等路径,去测定课程内含的真实成绩。具体而言,要搜集到关联性的多样描述,把搜集得来的判别数值,与前述的三类层级相整合,以便估测出特有课程带有的成果。学者认为,评判成绩这一步骤,仍归属于管控授课质量所用的步骤。
新颖的CIPP属性模式,带有凸显的宏观性,也很客观。然而,搜集评判用到的多重数值时,还要选用协同性的多重方法。例如:评判课程所带背景时,可整合起解析、调研及走访、对同学予以诊断等路径。评判操作得来的真实成效时,可接纳档案评判、查验及对同学访谈等路径。
四、建构出的系统
解析了评判实践后,可构建出高中内含校本课程的可用评判系统。具体而言,建构出的评判系统,应涵盖如下层级:
首先,应辨识出开发目标带有的价值。预设的校本课程,应融汇起外部属性与内部属性的多样评价。要考量的维度,涵盖着预设课程与总括方针的契合程度、预设的校本课程带有的价值认知程度、课程所预设的总括目标与同学爱好的契合程度、目标内含多重要素的调和程度等。
其次,应辨识出校本课程带有的可行性。制备校本课程所用的流程,涵盖着设定及拟定目的、选取和重构校本内涵、预设的课程构架、安设的资源选用路径、评判同学作业用到的途径、对特有课程带有的优劣的解析等。可行性归属于很概要的那种指引,可折射总括课程建构的水准。
再次,应辨识出授课流程带有的实效。这样的评判,应涵盖着对授课途径、教师带有的态度、授课预设进度、同学的学习历程、预设目标的完成路径等。它归属于形成属性的测评,能促进教师改造旧有的校本课程,完善现存的校本质量。其中,同学对真实授课流程所带有的评判,具备凸显的精准性。同学是直接接纳授课内涵的那种主体,因此,可经由座谈会、预设问卷等路径,获取到同学内含的授课意见。这样一来,就供应了改造授课程式的依据。
结束语
新颖的校本课程,改造了惯常用到的普通高中内含课程,被划归成总括的课程成分之一。然而,现有的这些课程,没能被预设出很完善的评价途径。普通高中内的师生,应增添新的评判理念,摸索延展课程内涵的路径。只有这样,新颖的校本课程,才能促进普通高中内授课质量的升高,激发出同学潜藏的课程爱好。■
参考文献
[1]刘雪冰.职业规划: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视角 [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2]逢淑萍.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及发展设想 [J].山东教育,2011(10).
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选择以民间游戏为核心,以校(园)本课程为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一些效果。
一、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校本课程的原则
我们不可能直接将某种资源引入到校本课程中,而是以幼儿园校本课程的标准不断优化,力求资源和校本课程相符合。同时,我们要不断调整校本课程,让校本课程和资源不断吸收与契合。对于民间游戏同样如此,我们不能直接将民间游戏拿来作为校本课程的资源,而是不断选择和融合。要保证民间游戏的有效性,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其一,适合幼儿发展。幼儿心智尚未成熟,虽然大多数民间游戏简单易懂,和生活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自由行和开放性,但是部分民间游戏内容烦琐复杂,难度较大,如果让幼儿参与这种民间游戏,他们很难达到游戏目标。因此,选择民间游戏要保证其难度、内容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合,对于部分难度较大的民间游戏,我们可以适当改编,降低难度。
其二,要注重两者融合的科学性。幼儿阶段的教育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因而,我们要尽力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将民间游戏引入到校本课程中,前提条件之一就是民间游戏形式和内容的科学性。很多民间游戏出现时间已经很长,一些内容可能已经无法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还有一部分民间游戏甚至包含迷信等不健康思想,我们要针对幼儿特点进行适当改编。例如有一个名为“捉鬼”的游戏,迷信色彩浓厚,不利于幼儿教育,因而,我们可以将名字改为“抓影子”,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基本没有改变,同时充分保证了其科学性。
其三,要注重课程的娱乐性。娱乐性是民间游戏最大的特性。现在大部分幼儿园都是将游戏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教师只是将游戏作为一种工具,目的性较强,因而无法很好地发挥游戏的娱乐性,民间游戏失去了本质。可以看到,优秀的民间游戏大多内容健康向上、活泼生动,还配合简单易懂的歌曲。对于一些不具很强娱乐性的民间游戏,教师要适当改编。例如常见的“踢毽子”,这个游戏更注重的是锻炼身体。因此,教师可以为这个游戏配上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们跟随儿歌的节奏踢毽子,让这项民间游戏更具娱乐性。
简单来说,将民间游戏引入到幼儿园校本课程中,一方面要以民间游戏为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创新。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民间游戏的内容、形式也应有所改变;民间游戏形式要跟随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变化,教师要灵活选择和校本课程及幼儿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民间游戏。
二、校本课程和民间游戏融合的步骤
要实现幼儿园校本课程和民间游戏的有机融合,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注重民间游戏的收集。每个地区都有颇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孕育出很多民间游戏。所以,我们先要做的就是加强民间游戏收集的力度。一方面,教师可以查阅关于民间游戏的资料。资料有两个来源,一种是文献资料。在区域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将民间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记录下来并收集成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文献资料。另一个来源,是网络资源。近年来计算机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给幼儿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互联网上有多达上千个民间游戏网站,教师可以从这些网站中获取丰富的资料。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家长以及其他教师的力量。民间游戏数量较大但是比较分散,教师可以向家长宣传民间游戏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帮忙收集;也可以和民间传统文化研究组织联系,综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收集民间游戏。收集工作完成后,要分析幼儿园和每个班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创设校本课程。以民间游戏为基础,幼儿教育为目标,将民间游戏和幼儿园的其他活动相结合。在运用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创新,同时要将民间游戏作为幼儿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其次,民间游戏的整理和加工。需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是要保证民间游戏的整体性。民间游戏和幼儿课程之间有摩擦,是不可避免的。民间游戏代表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或者说是民族文化,在运用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保证这部分文化的整体性,做到民间游戏和幼儿课程最佳配合。其次是保证民间游戏的发展性。如果民间游戏的内容、形式长期不变,幼儿势必产生厌烦感。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应加强创新以保证民间游戏的发展性,主要是创新游戏形式和内容。例如,部分民间游戏都有歌谣,而有些歌谣已经和当今时代不相符,教师可以用更加合适的歌曲替换。在形式上,民间游戏要尽量满足幼儿需求。例如在“踩高跷”的游戏中,如果只是一味玩高跷,幼儿会感觉单调,教师可以组织比赛以增强孩子们的积极性,保证民间游戏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收获与反思
让地方民间游戏成为校(园)本课程的一部分,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幼儿成长的故土所能够提供给幼儿的,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影响。而地方游戏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由于幼儿喜闻乐见,因而其能产生的影响更大。因此,将地方游戏进行适当改造,并使之成为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实际上就是给幼儿施加一种积极的文化影响,从而可以给幼儿的成长奠定一种文化基础。
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指学校为了进一步达到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的音乐需求为中心,根据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办学理念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多样性的、可供选择的课程编制活动。
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对于工作在一线的小学教师来说,更新教学观念对校本课程开发尤其重要。目前,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虽说已经在部分发达地区开展,但是由于我国起步较晚,依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二、小学音乐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有利于贴近学生生活,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是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办学条件,为了满足每一位受教育者的特殊需要和兴趣爱好而开发的课程。它尊重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力。因此,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施。
(二)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各地区的小学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为我们进行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一是搜集当地流传的民歌、戏曲、童谣等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二是根据学校周边社区的一些可利用资源,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创造出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
(三)有利于完善学校音乐课程结构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了课程管理的一个整体。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利用了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使音乐课程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同时,它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的催化剂,实现了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和延伸,使得学校音乐课程的整体结构更加丰富和完善。
(四)有利于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首先,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它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对音乐的需求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其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调动音乐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为发展创新型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机会;最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是需要教师们一起共同思考与探究,在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针对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国家统一的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体制,使得大部分音乐教师都习惯于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不愿意主动思考、自主创新,不愿意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尽管2011颁布的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留给了音乐教师很大的施展空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大部分音乐教师始终仍然喜欢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也是音乐校本课程开发难以全面落实的主要原因。
(二)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长期以来受智育第一、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使得不少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直到如今, 音乐课程在学校所有课程中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局面。在毕业班体现的最为明显,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把音乐课的时间都改上了文化课,使得音乐老师根本没有上音乐课的机会,更不用说进行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了。以上对音乐课程不够重视的局面,必然导致学校音乐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丧失积极性,直接阻碍了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步伐。
(三)升学需要和音乐需求两者相矛盾
音乐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音乐需求,充分关注到学生间的个性特征为首要出发点。但事实上,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追求成绩和考学无形之中已成为了家长、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重要目标,而没有多余的时间用来学习音乐。因此,如何调节学生在升学需要和音乐需求之间的矛盾,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音乐课程开发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认识不足、专业技能较差、开发能力欠缺
在我国21世纪推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使得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意义以及实施的途径等认识不足,导致在理解上存在着很大偏差。如有的老师简单的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有的老师认为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按照教师的特长或意愿开设一些音乐欣赏课或技能、技巧课,还有老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的教师自编教材,教师根据学校已有的乐器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等。如今,许多小学的音乐教师都不是音乐专业的,他们的演唱技能和演奏水平都普遍较低,仅仅是略懂皮毛而已。因此,上音乐课也只是教唱几首歌曲,缺乏自主开发和创新的能力。导致有的音乐教师即使已经意识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专业水平有限,加上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也没有能力进行,这也是造成音乐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
[论文摘要]校本课程在我国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也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以及未来的创新型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校本课程的ff-~与利用本身就具有探究的性质,文章从创设适宜探究的课程开发制度、创生多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习惯三方面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探究性实现的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本身就具有探究的性质,校本课程在我国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也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以及未来的创新型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探究本性及其意义
探究就是探索研究、探寻追求的意思。即通过调查、探讨等方法获取事实、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方案的活动。所以,人们解决问题的活动就是探究,无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还是个体的成长史,都是在探究和学习中不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后,发达国家开始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道路,由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参与开发课程。英国学者斯腾豪斯所领导的“人文课程计划”及随后编制的“种族关系”的课程方案,其实质就是倡导一种教师成为探究者的校本课程开发,这就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具有探究性的历史的必然性。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源头,有的学者认为,早在古希腊时期和我国东周时期,苏格拉底和孔子就以学校为场所,透过教育现场中的师生互动设计课程。
其次,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来看,它不是以理论上的建树为主要任务,而是以直接服务于实践,改进实践为目的,它的特点是应用性与情景性。不是为了寻求与国家课程的一致性,而是充分考虑一个学校独特的课程环境。校本课程三种以实践为宗旨的特性决定了探究是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它要求课程开发者从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所处的环境的实际出发,运用恰当的方法收集必要的事实材料,研究的结果要回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
第三,探究是一种过程,有一定的活动程序或阶段,无论那一个领域的探究都要经历以下的活动过程或阶段: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作出结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正好体现了这些过程。这种探究性表现在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之中。塞勒等人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一般遵循以下过程:感知问题,即学校人员要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分析问题,即发现问题后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确立目标,即制定一个可行的目标~寻找解决途径,即寻求可能的解决对策——找到解决对策——采用或改变现成的课程或新编(开发新课程)——开始使用,即经过试用后推行新课程——评价——继续采用。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研究。通过对问题的分析、选择和整合,对重组后的课程进行反思与评价,从而进一步完善课程,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
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一种探究活动。我们知道,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主动发现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集资料,运用合理的方法、手段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经验,这就是一个探究过程。对于教学的探究性,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做过生动的阐述,例如,孔子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思、习、行的过程,“思”和“行”就具有探究的性质;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实质上也是强调学习的探究性,美国的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杜威的“做中学”就是要求教师应创设或提供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自己构建知识。
综上所述,可见探究性是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本性,她不仅表现在教师自身在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探究,也包含了学生学习探究。今天我们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探究本性,既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课程活动自身本性的反映。
二、校本课程开发利用探究性实现的机制
在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创设条件和机制,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层次性、有效性。
1.创设适宜探究的课程开发制度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和氛围给予支持。现实中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在许多学校,大多表现为教师个人行为,层次水平较低,或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的积极性不高,这与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目标上过分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关,因此我们的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没有时间精力、也不愿意去开发新的课程。为了让教师们有效开发利用校本课程,首先就要从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人手。
第一,学校要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组织相关人员组建民主化、制度化的团队和管理机制,营造团结合作的氛围,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集体的事业,需要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的合作、理解、支持与交流,只有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才能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学校应打破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为主的教研活动,实行跨年级、跨学科的教研活动,组织观摩、评议、经验交流、案例研究等活动,开展优质课评比、提供展示集体智慧和个人风采的舞台,并形成制度化。
第二,鼓励教师求索与创新。一方面,要把校本课程的开发纳入到教学研究中,积极广泛地开展研究活动,鼓励教师将研究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边研究边反思,使教师从被动的课程执行者逐步转变为课程的研制者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另一方面,对教师选用、改编、新编的又能形成序列的校本课程教材、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以及教学反思给予适当奖励,并作为教师科研成果记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考核、晋级、评优的重要条件。
第三,课程开发是一种专业活动,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培训,正是这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学校要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工作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如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应的校本培训,支持他们外出学习,培养课程开发并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另外,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而教师平常的工作繁忙,授课负担重,因此,学校应对参与教师的工作进行调整,保证教师的研究时间和空间,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提供物质条件等。
2.创生多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发展教师与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程对学习方式的选择产生影响。长期以来,人们把课程的概念窄化为课程表上的教学科目,认为课程就是教材,甚至认为课程就是书面的“教科书”。因此课程的实施就成了讲授书本的内容,课堂教学就成了“填 鸭式”的灌输;另外,课程评价的标准就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熟练程度。如果我们的评价侧重于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考察,那么就会促进教师积极探究新的课程类型,引导学生参与,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学生由接受式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需要一定的课程载体的。对于那些注重学科知识体系,逻辑严谨的课程,学生采用以接受式为主的学习方式可能更合适,对于一些活动类、实践类的课程,就应采取以自主探究和发现式为主的学习方式,新型的课程形态的开发能够为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开发着眼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新课程,如校本德育课、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或主题实践活动课等,这些课程的核心领域就是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它有四个最主要的特征:一是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利用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整体性发展。二是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来发掘课程资源,构建校本课程,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生成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四是自主性。即活动的自主性。从主题的选择、活动的设计、到开展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完成的,遇到困难需自己去克服,在克服各式各样的困难中去探索去创造,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培养。活动的成果往往也是创造的结果,是学生开动脑筋、创新的成果。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利用是实现课程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最好途径,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开发利用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师探究的过程,教师通过参与课程开发而拓展知识增长能力,提高专业形象,不断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3.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习惯
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起点,探究活动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有人曾对学生的“主动探究”问题进行了调查表明,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与能力越来越差,这与我们传统的、整齐划一的分科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探究氛围。实践证明:要让学生有探究的欲望,首先就要有安全的心理环境。新课程非常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与老师在平等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能力,给学生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在宽松、自由、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共同交流、共同发展”。第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能力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认识活动;探究需要对所面临的对象进行系统、周密、精确、审慎的观察,从而探寻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第三,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能力就是把调查的目的、对象、方案、范围、注意事项等具体化,完成一个调查任务的过程。通过适当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与整理资料,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获得能力的发展。第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综合实践能力是在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获得信息,解答问题中的问题,综合能力无一例外地遵循科学探究的一般规律。教师在坚持组织实践活动中,始终以学生亲历的探究过程作为主线,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放在第一位。第五,持之以恒,深化探究效果。对陌生知识、未知领域的自主学习,从不懂到懂是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当这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要不怕失败、勇于向困难挑战,培养吃苦、独立的精神,克服胆怯,增强自信心。在实践中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不断发现在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为解决这些问题去观察、对比、综合分析、判断,创造性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