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病案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建立病案质量控制与评价组织
我院针对病案质量与医疗安全建立专门的病案质量控制与评价组织:简称为“一个体系、四级质控”。一个体系:完善院、科监管组织体系的建设,对病案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分析,拿出针对性措施进行全程监督、考核、评价、反馈、总结,持续改进并组织实施。四级质控:一级临床科室对运行病案进行质量自控;二级医政办、职能部门对运行病案进行质量监管;三级病案室对归档病案进行质量评估;四级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对病案进行质量监督。实行院级、职能部门、科室自我检查管理的监控网络,落实层层有人负责、环环有专人管理的责任追究制。确保病案质量有人管、有目标、有检查、有结果、有奖惩。保证病案质量监控工作落到实处。
2 建立病案质量控制与评价评估系统
3 建立病案质量控制与评价管理目标
3.1 一级临床科室对运行病案进行质量自控:
自控时间:每半个月
自控范围:临床科室100%的病案
具体办法:每个病区指定主治医师为质控医师,由质控医师轮流进行病案质量控制,由科主任、护士长协同进行监控。对不规范或缺页缺项的病案,及时通知医师完善。送交病案室的病案不能缺页,不能有丙级病案。质控医师认真填写《临床科室病案书写质量自查本》,并每半月将自查情况汇总一次,通过内网上传医政办和病案室。由医政办将病案自查结果和医院职能部门的日常业务评估成绩相结合,作为科室工作评定指标。
3.2 二级医政办、职能部门对运行病案进行质量监管:
监管时间:每月一次
监管范围:临床科室10%的运行病案
具体办法:医院职能部门组织抽调主治医生以上医务人员组成检查组对临床科室运行病案进行质量抽查。每份病案每项错误扣罚10元,没有错误的病案每份奖励50元。检查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以简报和院周会的形式反馈。监控的结果与医师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相结合。
3.3 三级病案室质控人员对归档病案质量评估:
监管时间:日常工作日
监管范围:100%归档病案
具体办法:我院病案室从病案管理阶段过渡到了病案信息管理高级阶段,负责为科、教、研、职能部门提供医疗信息服务,同时负责归档病案书写质量质控工作。病案室病案质控人员严格按照河南省卫生厅颁布的《河南省病案书写基本规范实施细则(试行)》(卫办综发豫卫医〔2011〕107号)要求,准确评估每一份归档病案。认真记录每位临床医师病案书写存在的问题,填写《临床医师归档病案存在问题记录表》,及时通知督促临床医师到病案室完善病案,同时要求临床医师认真阅读《临床医师归档病案存在问题记录表》内容并签字。通过查找病案质量缺陷分析造成病案缺陷原因,最终能达到弥补病案缺陷,避免病案缺陷再次发生。
病案室质控人员对归档病案质量评估分为两个部分:病案首页填写和病案医疗记录。对病案医疗记录质量控制与评价是永恒的主题,任何阶段都是重点监控的部分。现阶段电子病案、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及未来按病种付费的一段时间,要求医师准确填写病案首页,特别是诊断与手术、操作名称的完整填写,主要诊断与主要手术正确选择,要求病案室编码员对诊断与手术准确编码。因此,现阶段,病案首页填写和病案医疗记录质量控制与评价同样重要。我院对病案首页的填写加大管理力度,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严格按照卫生部的统一标准上报数据:我院使用的病案首页格式是由卫生部统一制定,很多项目是为了满足医院统计信息要求设定。因此,病案首页信息是医院统计最重要的基本数据,保证基础数据的质量,做到规范、准确、及时和完整,提高全院医疗工作人员的认识和责任感,规范制度、强化目标、细化流程。自2012年2月起,我院病案室正式使用全国新版病案首页,将住院病案首页内容录入医院信息系统并保存。同时期,根据卫生部要求更换《全国最新国际疾病分类词库》,并印成册发放给临床科室,作为各临床科室国际疾病和手术操作分类工具书,病案室定期对临床医师进行疾病分类和手术分类的培训,使临床医师熟悉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分类,对病案疾病诊断编码有了进一步的正确认识。2013年起,根据国家卫生部医管司要求,更换《北京最新手术操作分类词库》,对手术操作进行编码,配合卫生部医管司开展的医疗服务监管信息网络直报工作,实现了病案首页数据和卫生部医院质量监测系统自动对接。
②保证病案首页信息的正确性:对病案首页质量控制是现阶段病案室工作重中之重,通过病案质检人员、编码人员、录入人员三个工作环节进行把控。首先,病案室质控人员通过查阅病案医疗记录,核对病案首页基本信息填写,存在问题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完善,完成第一层的把关。其次,病案室编码员通过重点查阅入院记录、出院记录、手术记录、检查报告单、病理报告单,核对病案首页疾病诊断、手术操作名称和主要诊断、主要手术选择,并进行正确编码;对疑难疾病与手术,通过和主管医师、科主任沟通或查阅有关医学相关专业资料等方式,确定正确编码;对编码员自己不能确定的编码,通过大家分析、讨论方式,确定正确编码,完成第二层的把关。最后,病案首页编码录入员通过病案首页录入质控系统纠正错误编码,并将正确的患者基本信息和准确编码录入病案首页管理系统,完成最后的把关工作。
③努力提高病案首页编码的正确性:病案室提高编码员编码质量分为四步。核对疾病分类编码:每月定期抽取每个编码员一定的数量病案,对照编码员在系统中编码和病案进行核对;分析编码员存在问题:把核对编码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整改,并记录形成病案室疾病分类学习内容与相关医学基础知识学习相结合,进行内部业务培训;指导编码员进行编码:对出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对每个人进行教育,避免其他编码员再犯同样的错误;制定评价编码员正确率图表:为进一步提高编码准确率,病案室将编码员编码的病案数量和编码员编码存在问题用柱形图表示,对编码员的准确率进行追踪评价,通过这种方法,编码员的准确率平均达到99.7%。我院病案首页基本信息填写完整、准确,主要诊断选择正确率达到100%,编码准确率高达99.7%,为医院医疗基本信息能顺利上传国家卫生部医管司,通过“三甲动态评审”奠定了基础。
3.4 四级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对病案质量监督:定期对病案管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收集临床科室对病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病案书写规范,及时提出对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写好、用好病案的要求。组织各种形式的病案书写质量检查,评选优秀病案,交流病案书写和病案管理经验。
4 制定多种病案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医院出台了多个管理办法,包括《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案控制和示踪制度》、《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案评比办法》、《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案归档奖惩办法》等规章制度,确保病案质量控制工作持续有序地开展。
5 开展病案管理持续改进工作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中,我院取得了好的成绩,病案质控工作方面展现了许多工作亮点,为了持续改进,进一步提高病案书写质量,医院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统一了检查检验报告单电子版格式,完善了输血病程记录、介入治疗记录等电子病案模板。职能部门加大了病案书写监管力度,由主管院长带队,各职能部门联合定期对临床科室进行检查,评估是否达到标准。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嘉奖鼓励先进,对不断发现问题随时对质量目标标准和制度进行修改,确立新的目标,促进病案质量管理良性循环,保证病案质量控制的效果。
【关键词】 电子病案;医务管理;优越性
【中图分类号】 R-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296-02
电子病案是指计算机化的病案,电子病案是医疗信息发展的必然趋向,也是病案管理的发展方向,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整个医疗成本,合理使用资源具有重要作用川。应用电子病案提高临床效率和医疗质量是不可缺少的环节,电子病案不仅是记录医疗过程的新工具,还将为医疗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
1传统纸张病案存在的问题
1.1效率低传统病案仍然处于单纯的资料保管、等待索取与被动提取状态,没有充分履行病案管理为医、教、研服务之职能,病案储存分散、占用空间大、保存残缺、数据保持时间较短,使医疗文档缺乏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给临床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降低了工作效率。
1.2人力、物力、财力耗资很大。
1.3传统病案管理方式的局限性病案找起来困难、档案存储空间大、病案安全性差、大量的医学信息无法萃取利用。
2电子病案的优越性
2.1信息集中、使用方便,易检索电子病案管理系统只需一张光盘或一个服务器,就可以把纸病案记载的各项内容输叹电脑,将各科室患者信息汇集在一起存储起来,并且采用先进的数据检索技术,在网络上能快速检索住院患者信息、住院患者管理等动态数据,医生能在任何时间、地点为任意一个授权者提供任何所需要的患者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得到科学客观的结果,可以通过电子病案管理资源追踪患者疾病的发展情况,电子病案还方便医生查阅同一个在不同科室的患者诊疗情况。电子病案的省力性、规范性是最大的优点。人到哪家医院,都能提出自己的病案,为病案的使用带来便利,提供了更准确的患者信息,减少了医院差别,打开了分析资料的大门。
2.2病案具有共享性、二次开发享有医疗保险的患者在医院通过计算机网络与银行、医疗中心、保险机构发生关系,使医疗活动变得方便、快捷、简单。电子病案能增加医疗机构内部和外部的沟通,各部门能从电子病案中获得医嘱,医务人员能解释医嘱,回答有关患者的治疗问题,并获得资源。
外部医生可以互相联系,与其它机构分享彼此患者的信息、协调治疗,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将一些著名专家的成功病案整理公开出版,使这些专家学者的成功经验得以发扬。电子病案是医院较高阶段所要执行的功能,也是国内外医院管理者和信息开发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2.3病案保存完整、内容全面电子病案不仅包括纸张病案的全面内容,还记录了CT、MRI、核医学、超声波等影像、图片和声像动态、心电图、脑电图等,集文档病案、图像病案、影像病案为一体,运用了多项计算机技术,保持了病案的原始性、完整性、真实性、实用性。一方面,从根本上解决了病案储存占用空间大、难以长期保存等问题;另一方面,使病案在医疗、教学、科研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4数据利用广泛、保持时间长电子病案在诊疗、医学研究、统计分析、预防保健、医院经营等广泛利用,采用光盘作为数据备份介质,光盘可以保存100年。电子病案实现了病历信息的采集、存储传递、表现和加工利用的资源化。
3运用电子病案的对策
3.1转变观念、主动适用、更新知识病案管理人员必须全方位积累和掌握多方面的经验和技艺,既懂计算机,又有一定的医学知识,使自己成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探索有效的管理办法,缩短实施电子病案的磨合期。
3.2完善管理制度为了确保电子病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一定要完善电子病案的归档管理,实施电子病案的分级保密管理,做好电子病案的调用和交换管理,采用实时检查与终末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形成全过程管理川。
3.3打印病案,内容要准确完整,规格统一,字体统一,纸质统一,页眉统一,装订统一,行距统一。未按规格操作等应及时上报医院管理职能部门解决。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病案形成了传统病案所不具备的特性和优点,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最近几年也很快发展起来,电子病案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在医院领域应用的必然产物,是医院病案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刘爱民,陈玉才.国际病案管理[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91一199.
[关键词]电子病案;规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2-0020-02
电子病案的实施,将以其独特的科学化、现代化的运作方式向现有的传统病案管理模式提出重大挑战。这是病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如何使电子病案真正发挥其优越性、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和安全性管理,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严谨的电子病历管理规范。这是摆在我们病案管理人员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1 电子病案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1.1 电子病案的标准化问题:电子病案的标准化包括技术标准化和代码标准化。电子病案技术标准化困难在于各家开发的软件不统一,又想保持自己的优势,而不愿统一;其次,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往往要建立一定的惯例,开发软件时要适应这些惯例都很困难。而作为电子病案,其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服务病人,服务全人类”。没有标准化的信息技术,各个医院都是单独的独立单元,无法达到信息共享。要发挥电子病案的作用,首要的问题就是电子病案的标准化问题。现在电子病案在我国,仍至在全球,没有一个国家实现电子病案管理标准化。电子病案的目标是实现网络共享,但目前的电子病案许多还只是局限于医院的医生工作站、护理工作站,甚至在全院内连统计、查询还不能实现。
1.2 电子病案的立法问题:电子病案面临立法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①法律效力。②隐私权。电子病案的法律效力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也是最重要的问题,电子病案是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数据,具有可分离性和易更改性,改动之后无痕迹,社会上许多人不认同它的法律效力。由于电子病案还存在医护人员与病人谈话内容的记录、病人无法做到亲手签字等问题。病案作为法律文书,在医患纠纷的诉讼中是判明责任的重要法律依据。牵涉到病案资料的举证,病人与医院双方利益的处理问题。纸质病案是由医务人员亲手书写并签名具有法律认可的病案,而电子病案是由计算机技术生成的病案还不确认它的法律效力。在研制电子病案的同时法律部门应当制订出技术保证和切实可行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电子病案产生以后的法律认可程序。
1.3 电子病案的规范化管理:目前电子病案的开发建设中仍缺乏配套的系统管理的整体框架。由于对电子病案质量(包括从电子病案的录入、签名到存储调用等)没有相应的管理目标索引,仍有较多人存在对
电子病案的模糊认识,尤其有相当一部分医院及信息的管理人员对建立什么样的电子病案,怎样建立电子病案系统认识不清,从而影响了电子病案的正常发展及电子病案优势的发挥。及时制订与新手段相适应的医疗流程规范、系统功能规范、病案信息安全规范等一系列制度,以确保医疗安全和病案的提高。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鼓励引导维护电子病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是当前我国电子病案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2 电子病案的管理措施
2.1 加强电子病案管理的制度化建设:由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务部、各科室质控人员组成质控组织,负责对电子病案质量实施管理、督导和检查。细化病案管理规定,依据国家卫生部《病历书写基础规范》,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具体要求,对病历书写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和把关。电子病案在国际上已经由研究阶段进入了实用阶段,成为新世纪的新病案。电子病案其意义广大,它可以使医院实现从管病到管人,从管医疗到管健康的转变,真正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它可以使区域性医疗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检查、重复用药,降低病人费用,最大程度方便病人的设想得到实现。它不单是医疗记录的新工具、新技术,而且以其实用、精确、规范、快捷,共享,极大地提高医院的工作质量、劳动效率、管理深度和服务水平。它组合了临床不同工作体系(如实验室检查、放射检查、药品管理和财务系统等),提供电子通信环境,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更大地促进病案管理的科学化和高效率。电子病案为病案管理实现信息交流网络化、咨询业务智能化、质量管理标准化、病案工作程序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医院病案;效果评价
病案管理指对于每个病患的病情用药情况、医药处方以及检查结果等重要的信息进行记录管理的过程,对于医院进行其他工作、分析医院医疗水平以及协调与患者之间关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1-2]。以往的病案管理仅仅是对病患案例进行简单的保存和分类,随着近年来医院病案数量的增加以及对新医改的响应,精细化管理在病案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我院在2012年下半年度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旨在探究该管理方案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5年收治的6000例患者的病案根据不同的管理方式进行分组,其中上半年度3000例病案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传统的病案管理;将下半年度的3000例病案作为观察组,并对其采用精细化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在进行本次研究前均排除了影响病案及调查结果的因素。此外,两组的病案在内容方面无明显的差异(P>0.05),同时对我院进行病案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评价,对比两种管理方案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1.2管理方法
1.2.1对照组管理方法 本组共3000例病案,由我院病案科室工作人员16人采用传统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主要是对病案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做好保管工作。
1.2.2观察组管理方法 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案对3000例病案进行管理,具体的管理方法包括:①病历首页细化:患者就医时要凭其个人的有效证件进行实名制办理,急诊病患可先治疗后补办,在病案首页要仔细填写患者的住址、单位及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同时医生要在首页填写相应的治疗方案、疾病分类及诊断结果,并由管理人员进行编码管理[3]。②管理流程化和量化:对于大量的病案的管理要形成自回收、整理、装订到编码录入的完整流程,流程中每个环节都由专人负责,避免病历缺页的出现,在病历的回收和移交过程,经手人员均要签字,并对病案起始页及化验单进行记录。③建立电子管理系统:对所有的病历进行编码储存录入电子档案,以便日后可及时查询。④标准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遵循ISO标准对病案进行管理,并制定严格的借阅复印制度。
1.3观察指标 将病案管理实施情况作为考核标准,具体包括对病案首页合格率、医患纠纷发生率以及病案缺页漏项情况的评价;另将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作为评价的另一指标,主要包括技术、理论和日常绩效的考核(百分制,60分及格)。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进行数据的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
2结果
2.1两组病案管理效果 观察组的首页合格率达99.3%,缺页漏项和纠纷率仅为0.1%和0,相比较另一组差异明显(P
2.2两组的管理工作效率 观察组在以下三项考核中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病案是医院方面对患者的治病过程、处方制定以及检查结果等重要信息的记录,它同时也关系到患者以及医生自身的合法权益[4]。
以往的病历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病案管理的杂乱化和不重视,其次表现在病历的首页中患者重要的信息并未得到重视,在病历的转移和借阅过程不够严谨和标准等问题上,这也直接导致了医疗纠纷问题的显著增高以及纠纷发生后责任无从查起等一系列问题[5]。本次研究中我院病案科工作人员对病案进行标准化、精细化、量化及录入电子档案等管理。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人的身上,切实的提高了对于大量病案的管理、录入以及核查等工作的效率。
通过比较两组的调查结果,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一组在首页合格率上高达99.3%,明显的高于传统组,在缺页漏项以及医患纠纷方面发生率仅为0.1%和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管理人员考核成绩也明显高于另一组。
综上所述,对医院中的病案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医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的降低病案的缺页等情况,对于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孔立志,刘丹,李娓,等.住院病案精细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5):42-45.
[2]梁喜.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提高医院病案管理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9):103-105.
[3]黄先彤,杨凤林.精细化管理理论在医院病案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3):152.
关键词病案远程调阅;商业保险;安全性
1病案远程调阅及其应用现状
在病案远程调阅的发展过程中,曾有医院将原始病案的影像存于U盘介质,审核人员可通过电脑异地查阅,提高了病案利用的质量和效率,杜绝了纸质病案的丢失或毁损,减轻了病案搬运的工作强度[6],但这种利用U盘介质异地查阅模式,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病案远程调阅,数据管理存在安全隐患,病案数据可能泄露。真正意义上的病案远程调阅是依据国家病案管理规范制定电子病案数据规范,对电子病案进行集成和标准化交换,通过医疗数据集成系统,借助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实现远程音视频的传输和临床信息数据共享,安全传输数字化病案,从而实现异地查阅,已经广泛用于远程医疗,包括远程诊断、会诊、临床教学及远程教育等方面[7-8]。也有学者认为远程病案复印可有效解决异地病案调阅和复印问题,是一种成本不高但效率高、方便客户异地调阅和复印病案的新模式,但认为这种新型病案复印模式势必带来病案信息安全的潜在风险[9]。目前尚未见病案远程调阅应用于商业保险的报道,某医院联合商业保险公司推行线上病案远程调阅的勘察模式。首先商业保险公司调查任务,勘察员上传5项证明材料至调查平台,路由器分配到接入平台;然后医院病案管理人员审核证明材料,通过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检索病案并模块上传到接入平台;最后商业保险公司通过调查平台接收数据。
2相关的法律法规
依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第二十条的规定,公安、司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保险以及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部门,因办理案件、依法实施专业技术鉴定、医疗保险审核或仲裁、商业保险审核等需要,提出审核、查阅或者复制病历资料要求的,经办人员提供保险公司介绍信、身份证、工作证、商业保险合同、患者身份证5项证明材料后,医疗机构可以根据需要提供患者部分或全部病历。某医院病案管理员通过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的图片分类功能,开放对某商业保险公司特有模块(病案首页、出院记录、入院记录、检查结果、医嘱单、护理记录单等客观病案资料)权限,对满足勘察条件的病案资料,系统自动传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的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者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某医院与商业保险公司签订病案远程调阅协议,规定勘察人员提供的5项证明材料图片须与原件一致,且原件可获得。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2013年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医疗机构不得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某医院严格遵照各项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并落实各项病案管理制度,确保数字化病案与纸质病案完全一致,并将纸质病案妥善保管。数字化病案符合民事诉讼的证据要求,具有法律效力。根据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商业保险公司进行病案勘察时将5项证明材料的图片传送到安全信息系统,病案管理人员核对无误,将客观需要的数字化病案资料回传给保险公司,实现了病案远程调阅。此模式下,证明材料和数字化病案与原件一致,且原件可获得。将商业保险公司线下勘察移至线上是可行的,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是病案管理现代化的体现。
3数据安全
3.1协议及流程
某医院和商业保险公司签订了安全协议和信息保密条款,明确双方的法律责任和义务,确保数据不做他用。制定了标准化操作流程并定期评审和更新。通过组织全员培训,熟悉操作流程,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3.2数据格式及加密
某医院数字化病案是对原始纸质病案的高清、无遗漏、无损翻拍,实现全部历史病案数字化和在架病案的实时数字化;某商业保险公司将勘察所需的5项证明材料高清翻拍。数据格式均为图片格式(.jpg)。在接入平台之前,前置机对数据进行转换和认证。数据的各个字段采用3DES(又称TripleDES)对称加密,符合信息安全标准(ISO8372:1987、ISO/IEC9797:1993),较数据加密标准(DES)更为安全。
3.3身份验证及权限设置
病案管理员和保险勘察员通过单独的账号密码及系统发送到该用户备案手机号的动态密码进行身份验证。遵循最小权限原则,严格控制系统权限,科学设置保险勘察员和病案管理员的职责权限,不容许任何人员单独进行整个业务的操作。
3.4日志追踪和网络安全体系
所有系统操作都完整地记录在日志中,并能追踪操作过程,可确认及追究责任人。日志记录的信息包括用户ID、日期时间、终端身份和位置、行为(登入、登出、创建、删除、修改等)、主要标识(客户号码等)、行动记录(事前及事后的数据传变)。日志保存按照相关法律及监管要求,至少保存1年。禁止非授权用户访问日志设备和日志信息;禁止编辑或删除日志文件;任何对日志文件的访问(如读、写、删除)尝试都会被记录;将项目系统的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并定期测试。用户端应用防火墙,对网络、外设接口、存储介质和打印机等4种泄密途径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全面防护,确保用户端数据安全,与防病毒、外部安全产品一起构成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屏蔽向外拷贝功能,防止文件从存储介质外泄。仅具有打印权限的员工账号才可进行打印操作。
4信息安全保障
4.1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
依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第七条的规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分为五级,第三级为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由于该项目涉及患者的隐私且覆盖面广,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造成广大群众的隐私及医疗数据的泄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危害,项目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为第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