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资源调配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启动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履行本职工作能力(4月-12月)。通过开展素质提升工程活动,形成一支政令畅通,运作高效,廉政规范,技能高超的优秀卫生队伍。
(一)提升政治素养和行政管理水平:通过开展典型事迹报告、座谈授课等方式,增强广大干部职工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行政管理水平,增强科学执政,依法能力。
二、完成六大课题调研,推进卫生跨越式发展(4月-10月)。
(一)完善卫生系统监督体系的思考与建议。当前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监督体系不健全,还存在许多管理漏洞,迫切需要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以保证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健康医疗服务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和健康发展。由邱向真局长牵头,政工科负责,开展完善监督体系的调研。
(二)乡镇、街道卫生院的职能定位及人员编制配备。当前的基层卫生院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外来人口的冲击、疾病谱的改变,原有运作方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重新职能定位及调整人员编制配备。由吴昌黎副局长牵头,政工科负责在21个乡镇、街道卫生院开展职能及人员配备的调研。
(三)直属医院的功能定位及应对措施。双层制卫生服务已经成为世界卫生发展的先进模式,我区高层次综合医院已饱和,区级医院走综合性发展道路日显艰难。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将区级医院及时进行科学的定位和功能转化,致力创建惠民医院、专科医院,走出在夹缝中求发展的路子。由叶洪康副局长牵头,医政科负责开展区级医院功能定位及应对措施的调研。
(四)外来人口的防保长效机制及信息化管理。我区有居住6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80多万,这些免疫屏障较差人员的流入,对我区的计划免疫、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大挑战、大考验,如何对他们进行信息化管理是当前面临的重大任务。由褚坚副局长牵头,疾控监督科负责开展外来人口的防保长效机制及信息化管理调研。
(五)国有资产的现状及处置方案的研究。卫生系统国有资产较多且存在分布不均衡、所有权不清淅情况,如何规范管理,盘活国有资产,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升值,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公益性价值,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由邱向真局长牵头,办公室负责调研国有资产的现状与处置方案。
(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与发展策略研究。我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所,其中6所为社会资本所办,2所为国有资本所办。如何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发展,走鹿城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之路。由叶洪康副局长牵头,医政科负责开展此方面调研。
三、促进八项工作的开展,解决基层实际困难(9月-12月)。
(一)确定八医的发展方向。20*年12月30日,八医和附一医的合作即将到期,充分分析继续合作和分开的利弊,确定八医发展之路。
(二)明确红旗医院的建设方案。红旗医院拆迁已经4年多,目前红旗医院新院建设还没有落实,完成新建工作已迫在眉睫,尽快制定相关建设方案,启动新院建设工作。
(三)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划方案。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划方案,以此为契机,理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种关系,完成全区9个乡镇卫生院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工作,建成2所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20*年度“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的目标。
(四)出台人员编制调配方案。当前,卫生系统人员编制还存在不合理性,明显制约卫生事业的发展,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人员编制调配方案,提请区编委会审定。
(五)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管理是卫生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体现,要整合利用现有的传染病、计划免疫、新农合、社区卫生服务等信息管理资源,形成一个整体平台,并向外拓展,实现与公安、民政、计生等部门信息共享,进一步方便群众,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六)拟定卫生系统用人制度。依据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拟定卫生系统用人制度,为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七)优化服务,提高效能。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办理时间,向社会广泛宣传“0358”制等行政审批服务承诺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八)明确责任分工,制定考核机制。依据科室职能和工作分工,明确岗位职责、量化目标,制定相关考核机制,通过考核出成效。
四、采取十项措施,为民办实事办好事(4月-12月)。
(一)奉献爱心,结对60名辍学女童。积极响应区妇联号召,充分动员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关爱女童,帮助60名特困职工家庭品学兼优的子女完成学业,让他们重返校园,安心学习。
(二)回报社会,百名医生下基层。积极响应卫生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以组织部提倡的高级人才和拔尖人才汇报社会行动为契机,组织百名优秀医生下基层服务,加快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三)树立典型,表彰10名农村基层老卫生工作。农村是卫生工作最重要的地方同时也是卫生工作的薄弱之处,优秀卫生人才匮乏。表彰在农村基层卫生一线工作时间25年以上的职工,营造热爱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良好氛围,推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
(四)倡导公平,帮助2万名新温州人建立医疗保障。新温州人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弱势群体,加快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帮助2万人新温州人建立医疗保障,让他们更好的融入温州的生活,努力实现“人人享受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目标,实现社会公平。
(五)以人为本,救助1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贫困精神病患者因贫不能得到有效救治,肇事事件常有发生。以人为本,为1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医疗救助,给辖区居民提供一个更安全、更和谐的居住环境。
(六)执法前移,为10家企业提供上门服务。进一步转变执法观念,倡导以人为本的文明执法。执法单位主动上门,为10家企业提供执法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力所能及实际的问题,促进企业发展。
(七)防范疫情,为1000名对象提供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深入实施艾滋病综合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大免费咨询检测宣传工作,为1000名提供免费自愿咨询检测(VCT),有效遏制艾滋病在我区的传播。
(八)服务农村,为5万名农民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扩大受益面,为5万名农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让农民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使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摘 要]通过对入院一体化流程的再造,从预约入院、床位调配、合理安排术前检查等方面,有效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加快病床周转,以便收治更多患者,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管控,提高医院的床日收益。
[关键词]入院一体化;住院费用;床日收益;医疗资源管控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05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02
“公平可及、群众受益”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以提高居民健康素质和水平是本次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
当前,群众普遍感觉大型医院存在住院难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平均住院天数过长,在保证医疗质量的情况下有效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不仅可以降低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提升居民看病就医的可及性,有效缓解居民看病、就医难题,在充分体现便民、利民、惠民的同时也降低了医院的运营成本,实现医患双赢。
近期,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本着“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载体,根据现有入院流程及患者的实际需求重设了入院一体化流程。在整合门诊就医流程的同时,重点对患者预约入院、床位调配、术前检查等环节的业务流进行梳理,对存在的信息化欠缺、管理不精细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优化措施。
1 择期手术病人入院流程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手工入院证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顺畅
传统的住院流程是门诊医生手工开具住院单、患者病区护士站登记信息、有空床后病区电话通知患者、患者去住院登记处办理入院手续。由于入院证手工书写无法将患者的基本信息传递至住院登记处,病区也无法获知入院患者情况,造成入院登记需重新录入基本信息,病房无法实时推送床位信息给病人,流程的每一步都需由患者及家属来回排队完成,再加上医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较低,导致患者等候时间长,服务满意率下降。
1.2 传统床位调配方式导致床位利用率较低
病区按照某类疾病发病部位的不同或治疗方案的不同又分为一、二、三区,传统的床位调配由各区主任管理,各区之间原则上不进行床位调配。这导致当一区有床位空置时,等待入院的择期手术病人非本区治疗范畴需继续候床,患者治疗周期延长,病区床位的周转率降低,床位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1.3 术前检查项目缺乏统筹合理安排
患者到病房病区入住、建立患者的专科病历,医生通过诊间工作站下达相关辅助检查治疗医嘱,患者凭检查申请单至医技部门做相关检查等一系列工作较为繁琐。虽然检查过程中医技部门给予住院患者适当的优先权,但各检查项目之间没有合理的统筹安排,造成检查顺序与时间安排不科学,术前等待时间较长。
2 入院一体化服务流程优化举措
2.1 电子入院证取代传统手工方式
电子入院证大大规范了医生的开立行为,使填写更加规范化。同时,大量类似于职业、身份证、联系方式、居住地址、入院病情、疾病诊断等基础数据在源头即能得到完善,保证了后期各类统计数据的准确性。门诊接诊医生亦可根据手术要求,直接开立常规术前检查、化验等项目,为缩短术前等待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提高床位利用率奠定了基础。
入院登记处只需要录入入院证号或查找入院预约信息即可得到原先需要手工录入的姓名、年龄、入院科室、联系方式等基础数据,经过核对和必要的修改即可完成办理流程,大大减少了纸质入院证手工录入带来的不准确性。病区根据系统推送的数据还可获取患者信息,及时安排床位,提高工作效率。
2.2 病区床位统一调配,信息及时推送
门诊接诊医生开具的电子入院证信息通过院内系统,直接推送至病区护士服务站,病区总护士长可根据一、二、三病区实际床位的占用情况,进行统筹安排,打破单纯根据床位的划片划区,医生跟着患者走,患者住哪个区,医生查房就到哪个区,充分调动医生的工作竞争意识,使床位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最大利用。
科护士长排摸当天或近期待出院的患者,合理安排待入院患者床位,及时通过院内信息系统推送至入院处,入院处根据住院号可在系统中直接提取电子入院证、术前常规检查项目及患者基本信息,信息系统根据全天需要办理入院总人数,自动判定办理入院时间段,再由入院处通知患者入院,减少患者的排队等候时间。
2.3 构建术前检查项目预约系统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合理的流程设计,通过辨识、简化、整合业务流程中各环节,重组住院病人术前常规检查流程,旨在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真正益于广大患者。择期手术患者在办理入院手续时,入院处就依据门诊医生开具的常规检查项目、医嘱完成预约,患者只需入住病区后,依据预约时间、地点、检查项目到相关医技部门进行检查即可,有效减少了检查预约的等待时间。
3 入院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和关键点
图1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入院一体化流程图。
3.1 术前常规检查项目医嘱下达工作前移至门诊
择期手术病人的术前检查常规项目,一般在患者办理入院后,从病区医生工作站下达,再根据当天的预约情况安排检查项目,手术平均等待时间为3天。入院一体化的构建,使检查项目的医嘱下达任务前移至门诊接诊医生,在确诊并开立入院证的同时,下达常规检查项目的医嘱,为一站式平台的预约系统提供基础信息。
3.2 检查项目预约前移至入院时间点
入院处根据病区推送空床通知后,联系患者确定办理入院时间并提取该患者所需执行的检查项目连接预约系统,预约信息及检查注意事项可借助微信公众号等手段推送给患者,提醒入院及检查等注意事项。患者在办理入院手续后,可直接根据预约单的时间及地点进行必要的常规检查,这有效缩短了术前的等待时间。
4 入院一体化信息平台取得的成果和意义
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某科室为例分析构建入院一体化后所取得的成果。平台构建前,该科室2015年度入院病人6 687人,床日收益27.95元;平台构建后,由于合理的环节链接和紧凑的预约安排,每位患者平均术前等待时间缩短了0.5天,2016年的床日收益29.24元,上涨4.61%,而患者负担的均次住院费用则较同期下降1.78%,真正做到了医患双赢。
结合门诊医嘱系统提取患者术前常规检查项目,通过检查预约系统,实现预约智能化,自动判断各种检查之间的禁忌,以最优路径合理安排检查、化验的顺序和时间段,以最大限度缩短患者检查的等待时间,所有预约信息和操作由预约系统进行统筹安排和管理。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可以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也可以加快病床周转,由此带来医院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高。
5 结论与展望
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医院能为更多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有效缓解住院难的现象。由于本文仅涉及入院环节中的平台建设,并未形成出入院全流程,将在二期开发中结合医院的空间资源配置、病区床旁结账、支付宝自助结账等功能进一步以“建立一个新机制、构建一个新格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为指导思想,有效解决患者住院难问题,同时保持院方在支付方式改革、取消药品加成等一系列政策影响下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b)-137-02
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病人受到的最常见的治疗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安全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公众健康问题。理想的药物治疗是使病人在最低的用药风险下,治愈或缓解疾病,达到维持或提高其生活质量的预期效果。大多数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被告知该药有助于其生命质量的提高,然而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许多病人曾因用药而造成伤害,甚至有病人因用药致死。国外统计,药源性损害可占到住院病人的 6.5% 。而高达 19% 的医疗致残是药物不良事件引起,其中又有 45% 与用药失误 (ME) 相关。
1 ME的概念
1.1 ME的定义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医学会、美国药学会、美国药典委员会等 19 个国家级单位组成的国家 ME 报告与防范协调委员会( NCC MERP )对 ME 定义如下:在药品为医务专业人员、病人或消费者控制时,任何可以防范的可能引起或已经造成不恰当地应用药物或伤害病人的事件。此类事件可能与职业活动、医疗产品、程序和制度相关,涉及处方、处方传递、产品标签、包装,以及名称、调剂、配方、流通、管理、教育、监测和使用等方面。
1.2 ME与ADE的区别
ME是影响病人药物治疗质量及安全的问题,不一定都会产生不幸的结果,即不是真的发生了不幸的结果才称为ME。如医师开具处方时写错了剂量,但在配方时被药师发现,并在得到药师通知后作了改正,病人最终得到的是正确的剂量,但在过程中已出现了错误,虽然没有导致不良事件,按定义也属于ME,但不属于ADE;ADE是adverse drug event的缩写,即药物不良事件。不良事件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利的临件,但该事件未必与药物有因果关系。不良事件也可理解为new clinical incidents and/or adverse reactions,即它包含临床新出现的偶然事件及不良反应,例如在使用某种药物期间出现的病情的恶化,并发症,就诊或住院,化验结果异常,各种原因的死亡,各种事故如骨折、车祸,或导致这些事故的原因――瞌睡、眩晕、晕厥、视力障碍等,以及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应。如误将氯化钾注射液当作碳酸氢钠注射液,导致肠炎脱水患儿高血钾症死亡的不良事件,是ME,亦是ADE。两者相互交叉,相互区别。ME不一定引起ADE,ADE不一定由ME导致。
1.3 ME与ADR的区别
ME和ADR的含义不同,ME是一种失误、差错,而ADR不属于差错,是药品固有的属性,或由于机体原因所致。但两者有一定的关联。例如,已知病人对青霉素过敏而仍用青霉素治疗,导致过敏性休克。有些ME引起的ADR是可以预防的。例如,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引起的肾损害等不良反应,可调整剂量来避免。
2 ME造成的损害及其分级
2.1 ME的危害
ME是医疗差错的主要部分,超过60%的医疗差错与ME有关。ME可造成药源性疾病,甚至死亡,增加医疗成本,浪费医药资源,影响医疗机构声誉。根据有关单位统计,每年因ADE造成病人瘫痪的医疗伤害约为19%,其中因ME而导致者高达45%[1]。美国医学研究所(IOM)2006年7月公布研究报告称,全美每年共有150万人深受ME之害,由此造成的额外花费高达35亿美元。
2.2 ME造成的损害分级
美国用药失误报告系统将用药失误按病人机体受损害程度而分为9级(A~I),其中,A级无损害,B~H级有损害,I级死亡[2]。A级失误:环境或事件有可能造成失误的发生;B级失误:失误未累及病人;C级失误:未使病人受损;D级失误:未使病人受损,但需进行监测;E级失误:造成病人短暂损害,需要治疗或干预;F级失误:造成病人短暂损害,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G级失误:造成病人永久损害;H级失误:引起危及生命事件,如过敏性休克、心律不齐;I级失误:造成病人死亡。
3 ME出现的环节
ME可发生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据美国药典会2000年报道,用药失误发生率以给药为最高,其次为抄写,配方,处方。用药失误大多是由于违反治疗原则和规定所致,有较多的人为因素,是可以预防的,仅少数是受现有科学技术条件限制所致。
3.1 处方失误
包括以下几方面。①药物选择不正确:存在适应性、禁忌证、已知变态反应而用药致敏等问题;②处方书写错误:药物剂型、剂量、给药剂量、途径、速率、药物含量、用药次数、用药次序、用药指示不正确或书写不清楚等,导致药物治疗失误。据Abood的研究,最常见的处方差错是剂量不当(56.1%),开具病人引发过敏的药物(14.4%),剂型不当(11.2%)。此外,还有选择药物不适宜病症及疗程不当等。
3.2 调剂失误
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剂量不当:剂量计算错误或剂量单位搞错或药物取量不正确,用量一次大于或小于规定的容许范围,一次或多次给药。②剂型错误:给病人非处方或医嘱规定的剂型。③药物调配错误:给药前,未能正确地调配药品。
3.3 给药失误
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给药技术错误:给药的程序、途径、部位、速度等不正确。②给药时间错误:未按规定的时间或间隔给药。③遗漏给药:未按医嘱给药,病人没有得到应该给予的药物治疗(排除病人拒绝接受药物治疗)。④药物给错病人:将药物误给予其他病人。⑤依从性失误:用药者未遵从医嘱用药。⑥非医嘱给药:病人自行用药,缺乏医师或药师的正确指导。⑦监测不当或失误:未按药物治疗方案监测或评估用药的适应性,忽视了药物治疗的潜在风险。如病人使用香豆素类治疗时,没有执行凝血检查以评估病人的临床效果及反应,造成病人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又如医师或药师没有注意病人的用药史,或未详细评估病人现在的用药情况而忽略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 导致ME的原因
ME来源于多专业、多因素、多部门,造成ME的原因也有多种,有人的因素、药品的因素,也有环境、系统及社会的因素。其表现形式基本上有两种:其一为疏忽,是由于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分心所致;其二为错误,是由于专业知识不足或采用了不当的信息所致。医疗单位导致 ME 的原因中常见的是注意力分散( 47% )、工作量增加( 24% )、人员调动( 36%)。
4.1违反工作规范
在配方与给药阶段,违反工作规范是常见导致 ME 的因素。有研究披露了 42%~60% 的药师认为不核对是配方出错的主要原因,其实也是给药出错的重要原因。不管是药师还是护士都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某些药品的使用制订特殊的个体化规定,把 ME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限度。
4.2缺乏沟通
与同事或医务人员疏于交流也是 ME 的重要因素。如当医师的处方有疑问时,药师不去澄清,就很可能发生错误。医师字迹潦草也常会导致沟通或交流障碍。
4.3疏忽
不是理解出现问题导致的错误,指的是专业人员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发生的错误,如写错姓名或标签。疏忽往往是因为认知功能与个人的或环境的因素相互作用或为之干扰 , 从而造成。一些专业相关的特殊因素以及工作环境都可能造成错误。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认知的因素有多种,如工作负担过重,工作环境过差,个人情绪低落或激动,药名相似,包装雷同等。
4.4知识缺乏
与疏忽相比,误解更是知识缺乏直接导致的后果。如刚毕业,尚无工作经验的住院医师如处在无法得到有经验医师指教的环境中作出治疗决定,就可能容易发生错误。不是专科医师却参与一般应是专科医师参与的医疗活动,也可能导致错误。
4.5疏于对病人的指导
曾有一种说法:对病人的指导是配方前最后一次的安全核对。与病人交谈有利于药师根据病人的状况核对药品与剂量,有利于药师发现药物在处方和调配过程中的错误。曾有研究, 在社会药房中, 89% 的错误是在对病人的指导过程中发现的。当然,如对病人提供了不正确的信息也会导致错误。提供不正确信息的实质一般是知识缺乏。
5 ME的防范
5.1加强管理
认真落实《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保证本机构内药品质量,从源头上防止因药品质量造成的ME。制定并推行本机构的基本用药目录和基本处方集,执行国家或有关专业学会制定的“药物治疗指南”,诊疗常规和诊疗流程。实施临床用药的监测和评价,确保院内药物治疗有效、安全、经济、优质。尽力防范药物不良反应和临床用药错误。以病人为中心建立安全的医疗环境,制定切实可行的用药管理制度、标准规范、作业流程、质控指标和监测方式,监督执行并不断完善,持续改进。加强对医师、药师的继续教育,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5.2 重视ME
领导者应关注ME,重视本机构内的ME数据分析和评价,促进医、药、护协同工作,对发生率高的部门作现场调研,调查研究ME问题。营造主动报告ME的氛围,不以惩罚为手段,鼓励工作人员报告ME,营造病人安全文化,灌输“病人安全人人有责”的信念,建立从ME中学习的机制。对因不遵守操作规程发生ME的人和部门,应严肃批评教育,对责任重大者可停止其处方权或处方调剂权,督促改正。
5.3 建立临床药师制
充分发挥临床药师在防范ME中的作用。
5.4 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
建立机构内的电子处方系统,应用资讯科技中的专家系统,如用药安全防火墙、自动配方机等,使医务人员在微机终端前得到详尽的药物信息、病人资料,训练医生电脑开处方,消灭手写处方书写潦草、不规范书写等问题,避免药品名称类似导致混淆,应用电脑作治疗决策分析,系统改变减少事件发生。
5.5 改善工作环境
对与药物治疗有关的部门、科室,如药房、病区治疗室、输液配置室等的工作环境作认真的检查,发送那里的工作室的面积、布局、光照、通风等易致ME的不良状况,改造和添置必备的硬件条件。
6 小结
总之,ME是医疗机构中普遍存在的、影响和威胁病人安全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期待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发展,期待政府重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实施全局性的国家合理用药规划,尽早建立国家ME报告制度和报告体系,努力提高整体医疗质量,确保民众临床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Rich DS .A process for interpreting data on adverse drug events: Determining optimal target levels[J].Clin Ther,1998,20(Suppl c):59-71.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护理
甲型H1N1流感是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人畜共患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病毒主要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儿童、老年人、孕妇、肥胖者以及慢性疾病患者是甲型H1N1流感的高危人群,极易演变为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甲型H1N1流感重症患者[1]。自2009年5月—2010年2月我院共诊治甲型H1N1 流感确诊及临床确诊患者2千余人,其中重症患者13例。在甲型H1N1 流感病情暴发初期、疾病流行期和危重症期护理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立了一整套有效工作机制,确保防控制度落实,加强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救治,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护理人员严格培训
根据卫生部的要求,跟踪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护理人员必须不间断地医疗护理知识培训,学习甲型H1N1 流感流行病学特点、预防和控制技术、科普卫生宣教内容,自身防护知识以及对甲流病房标本采集,呼吸机、监护仪等进行专项培训,做到会操作、会应用。
2 护理人员合理调配
护理资源要建立适应自己医院特点的有效的护理人员的紧急调配方案,是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关键。护理人员要保持高度敏感性,在疫情流行期间,随时有暴发的接诊任务,作好应急对接,在接收危重症甲流救治阶段,应采取集中在医院技术力量强、护理人员技术过硬的独立医疗单位进行,降低患者死亡率,保证护理质量的安全[2]。
3 落实医院内感染防控措施
3.1 实行分诊前移 门诊、急诊分诊关口前移到大厅入口处,引导患者走规定区域去发热筛查门诊,并电话通知发热筛查门诊护士准备接诊。
3.2 采用不同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及教育 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患者;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避免医院内发生交叉感染:患者之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医护人员与患者等交叉感染。
3.3 对于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进行隔离并佩戴外科口罩,并分别有单独区域进行治疗 病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按标准进行消毒;建立住院快速通道,如需住院观察的患者先由筛查门诊医生填报患者基本信息传送到病房,护士电话通知病房准备。由筛查门诊护士护送患者走规定区域进入感染科病房专用电梯到达。
3.4 隔离病房实行三区三线管理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进行院内感染控制,隔离区域布局合理。三区划分清楚,设置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三线无交叉,有患者和医护人员专用通道和污物专用通道。病室有独立卫生间,人流物流有严格出入口标识。
3.5 个人防护 根据不同区域工作要求进行个人防护要求,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筛查门诊急诊的医务人员。穿着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强调每次接触病人后洗手或进行手消毒。二级防护使用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感染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病人标本和排泄物等医务人员、转运病故的司机。穿着工作服、防护服、戴医用防护口罩、鞋套、手套和工作帽。三级防护为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戴防护眼镜,用于近距离给患者进行操作时,如为患者吸痰、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
3.6 医疗废物管理 病人被服和工作人员隔离衣等装入污衣袋内,禁止翻动,送出病房时外加一层布袋,采用消毒后再清洗。患者的生活垃圾和一次性医疗用品如帽子、口罩、手套、防护服及患者使用的输液用品等放入密闭防渗双层垃圾袋内并严密包扎,由垃圾专职人员运送。
4 密切观察
病情,加强医患沟通、医疗护理沟通,促进疾病康复发热期应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保持鼻、咽、口腔清洁,预防细菌感染,合理应用奥司他韦。加强与患者沟通,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客观正确面对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发现新问题及时与医生沟通,配合医生做好治疗。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精神状态等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危重症患者,尤其高危人群警惕发生肺炎、原有基础疾病病情严重,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等并发症。患者呼吸困难、发绀,明显气急应给予氧气吸入,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如缺氧不改善,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无创有创呼吸机等[3]。5 体会甲型H1N1流感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病情发展快,传播性强,及早发现及时得到正确治疗,合理护理非常关键,减少患者在人群传播,避免医患之间交叉感染。疫情爆发后对于医院迅速启动护理应急预案,组建应急分队和准备后备病房,根据医院的情况迅速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救治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加强病情观察,注意氧合指标,并及时发现危重患者并给予及时有效护理及治疗,合理应用机械通气,提高危重患者救治的成功率,加强用药护理及营养支持,以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10年版).
【关键词】中级 中药调剂员 资格考试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80-02
目前,中职药学学生拿到了毕业证书却不能上岗的原因较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毕业生无法通过上岗资格证考试。中级中药调剂员职业资格技能操作考试由中药调剂、饮片鉴别、药品陈列三大项目组成,满分为100分。其中,中药调剂、饮片鉴别、药品陈列成绩分别占总分的50%、30%、20%,考核时间均为15分钟。本文以北海市卫生学校为例,分析学生在中级中药调剂员资格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对策。
一、学生在中级中药调剂员资格考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药调剂员资格的培训与考试是北海市卫生学校药学专业教学中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项有效举措。北海市卫生学校安排充分的时间,对学生加强考前辅导和技能训练的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但学生在中级中药调剂员资格考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中药调剂方面。中药处方调剂过程是由药房调剂人员依照配方原则和程序及医师处方要求,将中药及时、正确地调配成可供使用的药剂,它是一项专业操作技能及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技术工作。实际工作中调配中药处方的程序分为: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5个环节。通过对往届参加考试学生考核成绩的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学生在处方审核、处方调配、处方复核3个子项目上操作容易出现问题。
1.处方审核。中药处方审核是指中药调剂人员在调配药方之前,对药方进行审阅核准的行为。这是中药调剂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提高配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临床中药处方审核讲究严格按照“四查十对”认真核对处方。“四查十对”是药剂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包括查处方(对姓名、科别、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其中,查处方、查药品是审核处方完整性的具体要求。查配伍禁忌、查用药合理性工作开展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为支撑。合理、有效地审查中药处方,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治疗效果,关系到诊疗的成败。因此,中药处方完整性审核及专业理论知识的熟练应用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要点。一是中药处方的完整性。完整的中药处方格式由前记、正文、后记三部分组成。学生审核中药处方时,必须仔细审查处方各项是否填写清晰、完整。特别是在实践技能培训前期,学生因信心不足或急于调配处方而容易忽略对处方进行全面审核,特别是忽略对处方前记和后记进行审核。在临床上,会有导致医疗差错事故的风险,应引起教师的重视。二是相关专业技能知识欠缺。正文的审查是审核处方的核心关键。中药饮片处方调配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这是由中药饮片处方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说它具有特殊性是因为中药饮片处方所产生的预期疗效,取决于处方调配中中药材产地、品种、质量、剂量和炮制与否的正确调配。因此,要求从事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的专业人员要具有娴熟的中药、中医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等综合能力。学生要顺利完成中药处方的审核工作,需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熟练掌握中药饮片的用法用量、配伍禁忌、毒麻性质、妊娠禁忌、特殊的煎煮等知识。对学生中药调剂审方综合能力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因对相关专业技能知识欠缺造成练习及考核过程中思想压力大,而成为顺利完成审方的最大难题,需引起教师的关注,完善教学方法,解决难点。
2.处方调配。中药处方的调配是完成医师对病人辩证诊治,正确用药的环节。它习称“抓药”,是把斗内药物按处方要求调配齐全并集于一处的操作。调配须做到准确、快速、连贯。中药处方调配的流程是:收方、持戥、对戥、逐药称量、分剂量、正确摆放。调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再次审方(四查十对)、持戥、对戥、分剂量、调配顺序、特殊药品的处理。指导教师经分析研究发现这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多在一些细节上:(1)遗漏对戥。学生持戥便开始抓药称药,造成对戥被遗漏。(2)称量不准确。分量存在偏差。(3)调配顺序。药味按上至下或从右至左调配。为了利于核对,需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以利于下一步复核处方。因此,实践教学中需注重细节指导。
3.处方复核。处方复核是降低医疗事故,避免医疗纠纷,保证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许多学生在调配处方后,因为考核时间有限,急于举手示意操作完毕,所以处方复核成为学生考核时容易遗漏的环节,教师在学生操作练习期间需加强培训练习。复核工作包括:(1)复核药片与处方所开药味和剂数是否符合,有无多配、漏配、错配、掺杂他药或杂物。(2)药片的用法用量、配伍禁忌、毒麻性质、妊娠禁忌、特殊的煎煮等。(3)药片有无发霉、虫蛀、泛油、变色、以生代制、未捣碎等。(4)特殊煎煮的药物是否按要求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冲服等。(5)抽查剂量准确度、重量差异合格度。处方复核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复核工作要求认真、细致,精通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强。
(二)饮片鉴别方面。中药鉴定的目的在于辨别药材的真伪、优劣,澄清用药的混乱现象,防止伪劣药材的产生,保障用药安全、有效。对饮片性状进行正确的鉴别是药剂专业实践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环节,更是药剂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按《中药调剂员》考核的要求,学生需要掌握三四百种常用饮片或药材性状特征。性状鉴定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需要加强快速记忆。并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规范书写药名。考核时,学生未能快速鉴别出饮片的性状特征并写出正确的药名,成为不能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障碍。如何指导学生快速、正确辨识中药饮片成为教师不断努力探究教学方法的课题。
(三)药品陈列方面。药品(中药饮片除外)陈列就是把药品按一定的规则有规律地展示给顾客,选择合适的药品,并用合适的方法摆放、展示,从而有效地利用资源。药品分类陈放是中药调剂员考核的要点。药品分类陈列要求做到:药品与非药品分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区;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区;易串味药品专柜;拆零专柜;按功能与主治分区;按剂型分区;按储存要求进行分区;特殊药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存放。经往届参加考试学生的成绩反馈,学生对药物的功能与主治掌握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考核时最易失分,影响成绩。因此,教师需加强对学生进行药品功能主治的知识培训,从而提高熟练度。
二、对策
(一)形成有效的职业实践教学方法及实施方案。中职教育教学方法是贯彻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在职业实践教学中,可采取以下有特色、有成效的方法:(1)“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它鲜明的特征是把学习任务引入实训教学中,即以完成任务为目标、突出岗位能力的训练、目标明晰具体、做学一体的学习方式。(2)团队式学习教学法。它是以学生全体参与为特点,通过集体的大量交流(讲做结合、正式和非正式交流)和适度的竞争(组内竞赛、组间竞赛、个人之间竞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3)“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它是指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习知识、通过讨论运用并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判断、分析、综合能力。其学习方式是在“做中学”、“学中做”。(4)单项攻克教学法。也被称为“技能提升平台期”。它帮助学生建立信心,缩短训练过程,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在实施这些教学方法时,可采取以下方案:(1)形象教学——直观形象讲解。(2)精讲多练——多练不是数量上的简单堆积,更应该注意练习的质量,只有善于从练的角度、形式、方法诸多方面下工夫,才能达到练习效果。(3)培养实践学习兴趣。(4)要充分相信学生。(5)学生的气可鼓而不可泄,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二)针对中药调剂、饮片鉴别、药品陈列三大项目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着重培训。具体如下:
1.中药调剂方面。一是审核处方完整性。笔者在培训中,组织学生分组练习,采用互相监督、互相考核、教师当堂抽查等方法强化训练学生。学生对处方完整性这一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后,能够养成接到处方第一时间审查处方各项是否填写清晰、完整的习惯。经过培训操作中的反复练习,审核处方完整性成为学生收到处方习惯性操作。二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娴熟的中药、中医理论基础等专业知识的记忆、理解、消化需要学生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把药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技能。同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事先设计四五百张处方,同时还从学校附属医院取来三百多份中药处方进行复印后,将这些处方交给学生课内课外查找出不合格处方并指出原因,反复练习。这种与临床挂钩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考查学生的审方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牢固掌握中药专业知识。学生对自己能顺利通过考核充满信心。三是处方调配。学生对中药处方调配流程的熟练程度是解决处方调配中的问题(遗漏对戥、称量不准确、调配顺序不当、处方复核)的关键。应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尝试、相互配合,通过反复练习,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笔者通过指导、协助、了解学生遇到问题后,提供有的放矢的帮助,从而加强学生对中药处方调配流程的熟练度,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掌握中药处方调配的流程。
2.饮片鉴别方面。饮片正确的药名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取得好的考核成绩。首先,教师在平日要注意规范书写药名。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强调规范书写药名,并鼓励学生相互检查药名的正确书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就有了第一印象,反复练习后,学生都能做到规范书写药名。此外,饮片性状鉴定技术教学中,学习知识需要记忆,在理解的前提下也需要记忆。很多中药特征相似,药名也容易混淆,这就要求教师提供尽可能快速记忆的方法。笔者采用多种导记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找到速记方法,达到快速记忆、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导记法的应用包括:分类归纳法、比较区别法、实物对照法、提问强化法、联想法、歌诀法、图表法、趣味法、图文并茂法、目录标注法。导记法能将抽象知识变形象,复杂知识变简单,分散知识变集中,便于学生分辨易混淆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增强了教学效果。
3.药品陈列方面。药品陈列中,药物的功能与主治是药剂人员必须掌握的要点。此项目涉及的专业知识大部分在前期的专业课程中学生已学习过,但是在实训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只是机械记忆,不会灵活应用专业知识。笔者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一边直接把学生带到模拟实验室,练习药物的功能与主治分类,一边采用多媒体课件投放影像并讲解,攻克了以往学生感到难以区别、难以辨认的难题,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这个项目的信心和积极性。
(三)对接受能力欠缺的学生进行耐心的培训指导。当前生源基础知识参差不齐,又大多是大课教学,学生得不到个别的针对性指导。这对成绩比较落后,水平比较低、接受能力方面有欠缺的学生影响很大。把他们编为一组,给予更多的关心,贯彻针对性指导,强化教学。教师用赞赏来激发他们的热情和潜能,不排斥学生的失败和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得经验,从而使接受能力欠缺的学生树立能考核过关的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1]许锦柏.中药调剂员(中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梁春贤.药品店堂推销技术[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
[3]王平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李云兰.导记法在中药鉴定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