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科护理论文

内科护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科护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科护理论文

内科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方法两组入院后根据疾病类型的不同采用消化内科常规治疗方法,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实施治疗和护理工作,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按照常规诊疗流程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组针对消化内科的潜在护理风险,采用风险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护理风险因素分析。科室由护士长、专科医生、病区组长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小组成员通过对患者开展问卷调查、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工作事件,评估消化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有:①部分护士专业知识缺乏,对危急情况、疑难问题的处理能力差。②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为降低工作强度而随意简化操作流程。③对护理风险的认识不够,不能及时预见危险,以及对患者的健康知识宣传不到位。④缺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技巧,态度冷漠。针对风险因素,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并对全科护士进行为期一周的护理风险管理培训,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安全与质量并重”的理念[2],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使护士熟悉、掌握护理计划以及各项管理措施。(2)风险管理。①加强培训:教育护理人员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专业护理知识,掌握消化内科常见病、常用药物等相关知识。日常工作中形成工作资历老的护理人员带领年轻的护理人员,对科室护理操作技能进行抽查考核,尤其是新护士和新设备投入使用时,让大家在考试和比赛中相互学习,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能力。加强对危急重症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消化道危急重症警惕性。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多参观和学习的机会,发现疑难病例时组织查房并进行讨论[3]。②完善制度:完善科室护理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将护理操作流程汇编成册,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办事。制定弹性排班的管理制度,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制定护理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提高护理人员的应变能力。年终将护士在工作中的表现作为评先选优的依据。③强化健康宣教:制定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宣传手册,根据手册内容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医学知识,包括诱因、临床表现、常用药物、预后、不当饮食方式、精神紧张及吸烟等因素与疾病关系。加强常用药物使用的宣教,包括药物的作用、用量、用法、注意事项等,强调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及时告知患者和家属药物不良反应,征求其用药意见,并向患者讲解日常生活中的消化道保健方法。④提高沟通技巧:鼓励护理人员加强自身修养,言行举止要端庄,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要把患者和家属放在首位,对待患者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通过组织沟通能力研讨会[4],掌握沟通技巧,多采用抚触、手势、口形、表情、眼神、肢体动作等非语言形式进行沟通。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改善服务态度,对待患者文明礼貌,语言亲切,多关心、理解患者,对于一些治疗方案等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对于比较重要的通知要进行相关记录。

1.2效应指标与评价标准(1)护理不安全事件:对患者住院期间的危重疾病监护不周、药品应用错误、病情观察不详以及意外坠床和跌伤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2)护理质量:包括护理的熟练程度、护士的责任心、沟通能力、主动服务性、应急能力和护理书写的规范性六个方面的内容,均采取百分制,让患者根据护士的表现进行打分。(3)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该问卷共包括住院环境、健康教育、治疗性操作、心理护理和服务态度五个方面,每个方面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由专业人员指导患者于出院前1天进行填写,采用无记名的方式。

1.3统计学处理数据的录入与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或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不安全事件、患者认可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病情观察不详、药物应用错误、意外坠床和跌倒等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认可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护士的沟通能力、操作技术熟练程度、护理责任心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健康教育、治疗性操作、礼仪服务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护理是一项知识密集、技术优良、充满专业技术性的工作。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患者是否能够康复出院和医院的信誉。近年来,随着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和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在诊疗活动中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会给护理人员和医院带来经济及法律方面的风险。临床护理的质量与组织管理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管理能力在21世纪被誉为重要的功能之一,在消化内科这样特殊的医疗环境中,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护理管理对于提高护理水平和效率、降低医疗成本、减少护理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风险管理是对风险进行预见、发现和评价,并寻找其对策的管理科学。在20世纪80年代,欧美的管理者将风险管理引入医院管理中,在提升医疗护理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报道认为,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减少患者不必要的身体和经济方面的损失,最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满意度。覃文娴对584例消化内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结果发现,护理干预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了显著性的下降。本研究观察发现,对消化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显著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认可度,且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管理(P<0.05)。这主要是由于风险管理的实施,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提高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护理技能,能及时发现和评价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服务能力,从上至下、由点到面地全面覆盖了护理过程中可能的潜在风险,从而采取积极、科学的管理措施将风险降至最低。同时,加强护患沟通,也可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内科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消化疾病患者86例,男48例,女38例,年龄16~74岁,平均(62.4±5.8)岁。86例患者中患有消化道良性肿瘤患者18例,患有消化道出血患者29例,患有消化溃疡患者34例,其他病症患者5例。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性别、年龄、体征、职业、病程以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消化内科药物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要求患者进行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的监测。②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要求患者食用清淡的食物,遵循多餐少食的原则。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马上为患者进行吸氧,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严格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对于患者的出入量以及呕血量和便血量加以记录,在饮食方面针对严重出血患者实施禁食,针对少量出血患者可以给予无刺激以及清淡的流食,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在其病情好转之后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细节护理主要包括:①情感细节护理。护理人员在和患者交流、接触的过程中,应使患者感受到关怀、安慰。②动作细节护理。由于护理工作要求有较强的操作性,所以护理人员在进行每项操作时应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实施。③仪容细节护理。护理人员应使自身每天以一个精神饱满、干净利索的形象出现在患者面前,同时,良好的仪容也将护理人员的白衣天使形象进行了充分的展示,使医院的整体风貌得到了提高。④语言细节护理。由于护患关系较为短暂,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使用正确、良好的语言将自己对患者的良好意愿进行表达。

1.3疗效评定:使用VAS评分表评价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10d、30d的疼痛程度,使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调查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自我护理情况。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10d和护理后30d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内科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采取对比(P>0.05)。

1.2管理方法

甲组60例均接受常规的护理管理,而乙组则均采取组长负责制的分层管理,具体步骤如下。①建立管理小组:根据科室护士的学历、资历以及职称等选择出3名组长,然后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将护士分为3组责任组,分别由3名小组长负责管理,最后由科室护士长领导3个小组制定分层管理方案。要求责任组长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与护理的工作量安排当天值班的责任护理人员实施分管患者,部分并且严重者有责任组长亲自管理。各组责任组长在管理中要对其他责任护士的护理情况、护患互动等进行指导、观察记录,保障本组责任护士的护理效果与质量[3]。②实施方法:由于该院消化内科各责任组及小组组员、患者数量比较固定,因此以双班制进行护理管理,由责任组长副总行政班,且8h务必在岗、24h负责制。同时其他责任组至少每天1名组员整班,责任组组员中午休息时间段则由整班的这名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使一天中的护理管理具有连续性。此外,护士长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各组组员进行合理调配,排班的时候以新老责任组员搭配,并且在护理管理高峰期增加责任组组员数量。上一责任组完成护理工作后,在第二天早晨交班时由下一组接班的责任组组长带领其他组员共同完成上一组未完成的护理管理工作,以便保障患者的护理管理。最后,由3组责任组组长对本组组员进行每月1次考核,最后由科室护士长进行评分,并且对各层组员开展交流学习,加强责任组组员的综合技能与素养[4]。③护理管理质量监控:各组责任组组长对自己组内成员的整体护理质量展开评估,以保障整体护理管理水平。责任组组长每周开展治疗监控并将组员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记录,并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而科室护士长每天对病房加强查房2次,每月组织各责任组展开护士会议1次,对各层责任护士在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改善护理质量的措施,保障护理质量的同时,提高消化内科护理科室的管理水平。最后,由护士长对各组组员绩效情况进行考核,同时给予相应的奖惩[5]。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的投诉率、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整体护理满意度评分。其中,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评分运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程度调查量表进行评分,分值是0~100分,若评分≥90分,则视为非常满意;若评分为70~89分,可视为基本满意;如评分低于70分,则视为不满意。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均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其中,计量资料采取来(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n(%)]来表示,应用χ2来进行检验,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投诉率

两组住院患者均接受不同模式的护理管理后,甲组60例中有5例患者投诉,投诉率是8.33%;乙组60例中无任何患者投诉,投诉率是0.0%;乙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管理的投诉率显著低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14,P=0.0034<0.05)。

2.2对比两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两组住院患者均接受不同模式的护理管理后,甲组60例中有4例患者发生了不良护理事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6.67%;乙组60例中无任何患者发生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是0.00%;乙组患者在该次护理管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36,P=0.0064<0.05)。

2.3比较两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对该次护理管理的满意度评分

该次研究的120例住院患者均资源参与了该次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评分,其中,甲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是(84.6±1.0)分;乙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是(98.8±1.0)分,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然高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7766,P=0.001<0.05)。

3讨论

在医院护理管理中,患者的满意度能客观地表达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与质量[6]。该次研究中,乙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然高于甲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此外,采取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的乙组患者,在护理投诉率、不良时间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的甲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运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能够提高责任组组长的责任心,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对自己、对其他责任组员的护理效果、质量进行纠查,并且在科室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开了护士会议,通过各责任组组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学习,使某些不良事件及时得到预防,达到安全护理的效果。此外,护士长将科室的各护理人员通过资历、职称、年龄等进行细化分组,并且明确了具体的护理工作内容与流程,加强对病情严重者的护理管理,能够显著提升这个护理管理效率[7]。

综上所述,将组长负责制的分层管理方式学科、合理地运用到医院消化内科的日常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护士的护理质量,使患者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保障了该科室的整体护理管理效率,该护理管理模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

作者:李英栋 单位: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

[参考文献]

[1]明晓丽,鲁谨.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农垦医学,2012,22(1):69-71.

[2]李群,黄妙琴,黄转宜.急诊护理管理中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的护理价值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1):176-177.

[3]孔丽梅,余燕,张朵朵,等.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6(9):270-271.

[4]孙梅花,陈华,彭华娜,等.责任组长负责制排班模式在胸外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1(14):66-69.

[5]朱玉培.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5,28(8):119-120.

内科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1.1专科特点神经内科由于专业性特点,其疾病具有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患者病情变化快、病种复杂,临床对细致周到的护理巡视、科学合理的巡视记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神经内科护理巡视现状

1.2.1分析黄玉春等关于《护理巡视记录表的设计及应用》、黄安桃等《分级护理巡视记录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孙爱玲等《分级护理巡视单的设计与应用》等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专家们对护理巡视单的意义、巡视内容、巡视记录的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但在如何根据神经内科特点开展符合患者需要的护理巡视,提高护理巡视记录效率、效用以及减少不必要的护理工作量等方面,尚缺少更明确、更具实践意义的阐述。

1.2.2目前神经内科病房的临床护理巡视工作各家医院的要求并不一致,有的医院侧重患者刚入院时的入院评估记录,加强了对重点人群皮肤、跌倒的安全评估及交接记录,执行分级护理制度,但对巡视记录没有明确要求;也有一些医院围绕患者临床护理有关的翻身叩背、皮肤、口腔、会阴、发热、疼痛、管道、病情观察、心电监护等内容,及健康教育有关的入院宣教、饮食、、活动、术前、术后、用药、出院指导等内容制定成分级护理执行单24h使用,要求护士签字执行,旨在通过护理活动结合病情观察,以体现护理巡视。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对神经内科患者的巡视起到强化推动作用,但对于一些病情复杂、变化快、有合并症的患者,巡视的要求及记录没有明确,也没有考虑到昼夜因素、持续巡视结果等必要项目的影响。

2探索

我院从2012年初开始对神经内科护理巡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根据每位患者入院的评估结果开展护理巡视工作,在巡视中运用更多的病情观察技能,将病情观察与日常治疗护理工作结合起来安排巡视时观察重点,根据观察的结果,做好记录及交接工作。各班次人员须根据前一班次患者的总体情况,安排确定本班巡视重点,动态调整实施每位患者的病情观察。对护理人员进行神经内科疾病观察要点的培训,利用信息系统的先进技术,设计出简单便于护理人员操作的昼夜两种巡视记录单。

2.1白天的护理巡视记录护理巡视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白天集中更多的治疗护理任务,护士如能做到及时巡视病房,不仅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有所观察,而且可对本班次的治疗护理措施落实情况起到督导作用。安排白天巡视工作时需注意①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巡视时间,在执行护理操作(如交接班、发药治疗、口腔护理、输液等)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巡视工作实施病情观察,如发药时可观察了解患者吞咽功能;输液时观察患者肢体活动情况;健康教育时了解情绪状态等。②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有的放矢实施规范的巡视,如患者输液时需加强巡视次数,有的患者输液时容易睡觉,经常巡视可及时发现药液量、渗漏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③简化记录,利于操作,我们将输液、翻身卡、吸氧卡整合于一张护理记录单,加强皮肤、病情及不适主诉的巡视,利用信息技术采集日期、药名数据,制作电子输液巡视卡,每床1份(病危、病重患者记录危重病护理记录单,无需在本单记录)。责任护士按照要求填写护理巡视卡,卧位栏:用“√”示落实,如氧流量、滴速需具体注明;皮肤完好用“√”表示,如破损需注明部位、面积;巡视病情栏:针对神经专科内容,无特殊时用“√”示落实,有特殊时须注明;患者主诉则需注明有无,有需写清具体内容等;填写时7:00~19:00之间用蓝笔,19:00~7:00之间用红笔;停止用氧时,只需在氧流量栏注明停止及具体时间即可;余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填写。护理巡视卡每日收回,按床号顺序装订并保存至患者出院后1周。

2.2夜间的护理巡视记录夜间护理占全天护理工作的1/2,工作任务独立性强,加之值班人力资源少(以年轻护理人员居多)等原因,因此加强规范夜间护理巡视工作是提升夜间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巡视时需注意①考虑夜间工作特点如夜间环境、光线、患者睡眠情况、夜间睡姿,安全护栏使用,如厕情况(神经内科患者如厕时容易发生意外),防盗安全等问题。②要充分利用白天的巡视观察结果,有计划地安排夜间巡视工作,做好轻症患者重点情况及重点人群的巡视工作。一般来说新入院的、特殊治疗的、轻微不适主诉的老年人、无法安静睡眠的、病情变化的、有治疗护理任务的、患有其他疾病及易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等,是夜间病情观察的重点人群。③根据神经内科患者具体情况,结合白天的巡视结果,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自动采集等级护理数据,将夜间病情观察护理巡视记录单设计为表格(电脑根据病员数量调整打印页数)正反面使用(反面时间不同01:00~07:00,其余各项相同)。夜间使用时根据填表说明及具体情况(病危、病重患者记录危重病护理记录单,无需在本单记录),执行分级护理巡视制度,做好巡视记录;观察病情巡视:“√”以示落实,19:00~7:00之间用红笔填写;有其他情况:①表示病情变化;②晚间护理;③翻身护理;④晨间护理;⑤治疗;标入序号即可,两点之间需注明具体时间的,执行体温单时间记录规范;必要时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际情况变化动态调整增加巡视次数。

3应用实施

神经内科护理巡视时必须结合有效的病情观察,如运用基础护理技术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出入量、意识情况;了解掌握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呕吐物的性状与量)、头痛(缺氧及窒息情况)等症状;观察血管通路[留置针、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深静脉管道等]、胃管、尿管、脑室引流管等管道情况;观察患者皮肤、、用药及电解质等检查结果;观察神经专科情况如肌力、肢体功能状态、感觉障碍、活动步态、进食、吞咽功能、口角歪斜、语言表达能力等;在临床实践中,患者主诉对病情观察有重要意义,应重视运用根据主诉内容实施观察技能。但神经内科部分患者会有语言表达障碍,在日常活动中应更加细致入微地通过患者的神态、情绪状态、自理活动能力情况,及通过日常护理接触建立熟悉的沟通方式实施专科观察。患有其他疾病及易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也是观察的重点人群,而对这些特殊的有合并症的患者则需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进行观察。另患者因疾病原因会出现心理情绪状态异常,易引起意外事件如跳楼、走失、跌倒、病情加重等安全情况,应加强护理重点监护。应将观察的结果及时记录于护理巡视单,特殊的、需重点观察的内容可用红笔记录。

4体会

内科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病患100例,随机地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1.5±2.3)岁;高血压12例,冠心病16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心力衰竭10例。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60.8±2.5)岁;高血压13例,冠心病15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心力衰竭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症类型等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以P>0.05有可比性。

1.2人性化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基本常规护理法,操作相对简单,主要包含药物变更,维持病房卫生整洁有序,物品整齐摆放等。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8±2.5)岁,大都为老年群体,不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均有一定的特殊性。例如,老年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极易出现更复杂的精神反应,产生抑郁、焦虑及高度紧张等消极情绪,严重时脾气易怒,极可能发生患者顶撞医护人员的事情。鉴于老年患者对入院治疗较为排斥,护士要始终以温和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位患者,与其主动交谈,尽早了解患者病情进展状况及主治医师的治疗方案,弄清患者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原因,详细解答患者提出的护理或治疗中的每个问题,使患者逐步驱散疾病所带来的心理阴霾,端正患者的心态,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

1.2.2营造人性化的住院环境

对于心内科患者而言,良好的住院环境会加速病症治愈及康复的进程。医院方及护士要千方百计搞好病房内硬件设施的改造和更新,同时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护士每日定点彻底打扫卫生,做到病房内一尘不染,保持室内外通风及空气畅通,完成室内的灭虫及消毒任务,为患者创设温馨、和谐的住院环境。

1.2.3药物护理

心内科患者多数为老年人,记忆力每况愈下,常会发生错服或漏服药物的问题。为此,护士要严加管理患者的用药,对不同疾病类型的患者,要做好相应的服药监督及服药护理工作。例如,服用降压药物易造成性低血压,则要提醒患者起床及变换时动作要轻柔;服用催眠类药物会造成头晕或精神不振等症,护士就需让患者卧床休养,切忌运动。另外,护士要依照每位患者排便的时间特点,科学安排泻药的服用时间,避开夜晚排便,防范患者晚间病情突变。

1.2.4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是人性化护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护士态度要随和,语气要柔和,话语要平和,所选用的时机还要恰当,以尽快赢得患者的尊重和信任,与患者将心比心,提供更优质的人文关怀,使护患融洽相处。

1.3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的指标包含: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本组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并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7.5±2.3)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9±2.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1例(22.0%),满意28例(56.0%),不满意11例(22.0%),护理满意度为78.0%;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18例(36.0%),满意31例(62.0%),不满意1例(2.0%),护理满意度为98.0%。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